1961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加速提高煤矿新工人的技术水平
本溪矿务局采屯煤矿一采区认真抓紧新工人的技术训练。他们定期举办技术讲座,发动老工人和新工人签订师徒合同,组织这伙师徒同那伙师徒开展竞赛,使许多新工人在短期内达到熟练工人的水平,还有八十四人被评为生产标兵和模范。
湖北加紧修农具造配件
湖北省地方工业部门加紧修造春耕农具,制造农业机械配件。据襄阳、黄陂、麻城等四十一个县的统计,已经修好耕作工具和运输工具四百八十二万件,新制工具一百四十多万件,并给拖拉机、内燃机提供了大量配件。各地还有计划地把铁、木、篾、石等工匠下放到生产队,使农具修配更加及时。
增加兽药品种 提高兽药质量
武汉久安制药厂专门设有畜牧试验场,不断通过试验来提高兽药的疗效。他们试制成功的一种强力抗菌药品——呋喃西林,治疗仔猪痢疾的平均治愈率达90%以上,并能作为预防药品。他们还派人到各地收集民间医疗单方,增加兽药品种。目前全厂生产的兽用药品有二百六十五种。
苏州加强维修港口码头的革新机具
苏州市港口装卸工人去年设计制造了大批新机具。为了维修好这些机具,运输公司党总支一面依靠群众建立新机具的维护检修制度,一面组织工人学习使用技术和检修技术,做到会修会用。现在,95%以上的革新机具都能正常使用。
整顿市区短途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中共广州荔湾区委加强对市区短途运输的领导,把过去分散的短途运输队伍集中起来,经过整顿,成立了搬运站,并且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运价。搬运站还积极推广先进经验。车船周转加快,运输效率提高,运价降低20%到30%。
抓紧时机加工野生植物
浙江省安吉县报福人民公社抓紧时机采集和加工野生植物。全社合理安排了劳动力,并且实行了以小队集体经营为主,集体采与社员个人采相结合,超额奖励的办法。为了节约用于运输的劳动力,各生产小队尽量利用水碓、石磨等就地加工。公社党委派技术人员分头传授加工技术。供销部门除到队上门收购外,还增加了收购站。
改革加工工具多产油脂
四川省忠县油脂加工企业抓紧改革碾、筛、剥、蒸、炒、装等工具,不少设备实现了联动生产或半联动生产,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目前,全县平均每天加工的油料,比1959年同期提高17.6%。桐子和菜子出油率平均提高1%到1.5%。


第4版()
专栏:

为维修设备立功 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出力
汽车修配部门抓紧生产配件
重庆机械厂和机修部门一个多月生产五万多件配件备品
新华社3日讯 各地汽车配件工厂积极当好“配角”,千方百计地增加配件生产。上海市自去年10月份以来,一般汽车配件的产量都比以前提高10%到20%。北京市汽车修配厂去年9月份生产的配件比前8个月的平均产量提高两倍多,10、11两月又比9月增加26%,配件品种也增加近一倍。
由于新汽车不断增多,车辆利用率日益提高,汽车配件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各地都把汽车配件的生产放在重要地位。交通部不久前已经具体安排了1961年的汽车配件生产。第一机械工业部也加强了对所属工厂生产汽车配件的领导,对二十个主要工厂和十三种主要配件已经作到按旬掌握生产进度。许多地区对汽车配件生产所需原料材料的货源、交货时间、接货工厂、生产配件的品种等等,大多是逐项具体安排。去年入秋以后,国家向各地增拨了一些生产汽车配件所需的钢材,仅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机械厂近几个月来接到国家增拨的钢材就有三千多吨。许多修配工厂职工也都采取措施,节约原料材料。湖南省衡阳汽车修制厂职工推广的一套制造齿轮的技术经验,就使原来作三个齿轮的胚料作出了四个齿轮。
各地注意加强汽车配件的生产,对于保证车辆完好和货运工作,起了积极作用。贵州省从去年秋天开展“修旧百万件(汽车配件)”运动以来,
已经修复旧废配件数百万件,从而使许多车队的车辆完好率比运动前提高三分之一左右,货运量也提高50%左右。湖南、河南、上海、北京等地一部分车队由于配件供应比过去及时,车辆完好率、货运量和周转量都比过去显著提高。
新华社重庆3日电 重庆市机械工业和许多厂矿机修部门,最近一个多月生产了配件和备品五万多件,供给各厂矿企业和农业机器设备维护检修用。
全市各机械厂除了教育职工树立全局观点,重视配件、备品的生产以外,把配件、备品的生产计划和措施落实到每个小组、每台机床,保证按时、按质、按量、按品种完成。各机械厂在抓产量、品种的同时,特别注意提高质量,积极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并且与使用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反复试验研究,使出厂的配件、备品件件合格。如化龙桥机器厂在生产发电机配件过程中,一面将生产的配件送到使用部门试验,然后修改、提高;一面在厂内建立一套检验制度,严格进行质量检查,保证了所制造的配件都合格好用。
许多钢铁厂、煤矿等厂矿企业的机修部门职工,也都挖掘生产潜力,扩大配件、备品的生产。南桐煤矿集中修配厂和井口检修队的力量,分批突击赶制主要的配件,保证了检修的需要。


第4版()
专栏:

贵州省交通厅运输公司公私合营汽车场职工在“修旧百万件”运动中,结合革新技术。这是节油辅导组老师傅孙松涛(左)、刘大全(右)在改进旧化油器,使修复后的旧件比新件更能省油。
 新华社记者 陈登庸摄


第4版()
专栏:

主机虽重要 配件不可少
中共上海有色金属螺丝厂支部委员会
我们厂是一个生产有色金属螺钉、螺帽的小厂。每月生产螺钉、螺帽六十多种,经常为一百六十多家生产主机的大工厂企业服务。
过去,我们厂里有一些人对生产螺丝钉、当“配角”不很安心。大跃进以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飞跃发展,许多行业对螺钉、螺帽的产量、质量、品种要求愈来愈多,愈来愈高。在上级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下,通过访问用户、征询意见等活动,职工们逐步认清了生产螺丝钉的重要意义。大家感到“主机虽重要,配件不可少”。全厂上下以做“配角”为荣,以做“配角”为乐。凡是接到任务,不管规格怎样特殊难做,也不论数量多少,都尽量按时按质按量地去完成。
要做一个出色的“配角”并不容易。我们厂里生产的螺钉、螺帽,规格品种千变万化,有的需要量成千上万,有的只要一只二只;有的是一般的“大路”货,有的是稀奇古怪的花色螺钉、螺帽;有的精密度要求极高,有的外形讲究很美。要满足这些五花八门的要求,就要付出艰苦的劳动。有一次,我们接到八万只滚花螺丝帽的任务,是装配国产电动机用的。任务要求三个月完成。但我们用的是手摇车,每天只能生产二百五十只,这样算来要差不多一年才能完成任务。怎么办?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表示:决不能让一只螺丝钉影响电动机不能派用场!职工们动脑筋,革新技术,经过多次失败,终于使每天的产量从二百五十只增加到四千多只,在二十五天当中就完成了任务。
我们有时会接到一些临时任务,也都千方百计地去满足用户要求。有一次,西藏地区要造一批蒸饭机器,这些机器上需要八千一百只特殊螺丝。要货单位对我们说:“西藏高原,米不容易烧熟。党关怀西藏人民的生活,要造一些机器使米容易熟。”我们立即改变了原来的生产计划,放下一些可以稍缓的活儿,生产这八千一百只特殊规格的螺丝,提前三天完成了任务。
工人同志们由于对生产螺丝钉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工作中认真严肃,精益求精。攻螺纹小组的任务是把车工加工好的螺丝用手摇钻钻出螺纹来。这一工作非常平凡,真可说是“配角”中的“配角”。这个小组的工人同志们大闹技术革命,使手摇钻改成机械化,进而实现了半自动化,以至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了二十多倍。
大跃进以来,我们厂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工厂的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变。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全心全意地当好工业战线上的一名服务员。


第4版()
专栏:

以“配角”为荣 以“配角”为乐
中共广州联光汽车零件制造厂支部书记 刘浩明
我们厂的职工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大生产中甘心当“配角”,经过了一段曲折的思想教育过程。
广州市原来有三座汽车零件制造厂,1958年有两座先后转为汽车制造厂。直到1960年春天,我们厂还有不少人热衷于转行制造汽车。春耕开始以后,附近公社、商业部门等有不少人来要汽车、拖拉机和渔船上的零件。
根据生产需要,党支部召开扩大会议,研究了如何当好“配角”的问题。可是,有一部分人还是想不通。他们认为生产零件不如生产汽车“吃香”。我拿“别窑”的戏比喻给大家听:扮演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演员固然很重要,但是要是没有那个三次出场催促平贵回营的传令兵,戏还是演不成。有的职工听了这个比喻还是摇摇头说:“到底还是演主角比演传令兵好!”为了使职工们切实树立起甘心当“配角”的思想,党支部组织职工下乡访问。职工们看到农村对拖拉机等配件、零件的迫切需要,受到很大启发。有的说:“我现在才明白,生产一件零件,就是为农业做一件好事。”有的说:“看来,多生产零件比试制汽车更实际!”
树立了甘心当“配角”的思想以后,要真正当好“配角”还需要经过一番努力。过去我们厂只生产汽车零件、配件,现在还要生产拖拉机、内燃机等零件、配件。产品规格复杂,要求严格。仅是活塞就有二十多种规格;一个拖拉机的输油泵,就是由四十七个小零件装配成的。为了克服生产中的困难,我和厂长、支部委员们分头深入生产第一线,发动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制造专用设备,革新工具卡具,围攻技术关键。到11月中旬,十一种计划产品就全部完成了1960年计划;产品质量良好。
现在,我们厂的职工绝大多数都能真心实意地当“配角”了。他们说:我们的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干它一辈子!


第4版()
专栏:

南昌柴油机厂支援农业负责到底
增产备品配件 传授维修技术
本报南昌4日电 江西南昌柴油机厂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在积极制造农用柴油机的同时,加强了柴油机配件备品的生产;在经常帮助公社检修柴油机的同时,加强了检修、维护和使用技术的传授工作。
南昌柴油机厂采取确定专业队伍、统一安排生产时间、广开原料材料来源等办法,促进备品配件的生产。在广开原料材料来源方面,厂部统一调拨了一部分不合格的成品、次品和废旧材料重新加工利用,既减少了原料材料的浪费,又保证了增产备品配件的需要。1960年下半年以来,这个厂已经根据国家计划,为农用柴油机赶制了大批活塞环、活塞、喷油嘴、轴瓦等配件备品。
认真把柴油机的安装、检修、使用和维护等成套技术传授给农民,已经成为南昌柴油机厂职工们的自觉行动。厂党委抽调了一些有经验的老技工、技术人员当技术训练班的教员,定期给农民讲课;公社派来学习的农民都到机修车间、专业机修小组实习,厂里还指定专人辅导。最近几个月,他们就有计划地帮助附近公社培养了近百名车工、钳工、翻砂工和“万能技工”。职工们平时为农村检修机器时,也进行现场教学,因材施教,把技术传授给农民。有一次,富山公社抽水机手送来一部20马力的柴油机,请厂里帮助检修。修配小组老工人姜云清一检查,机子没有毛病,只是机件不洁净,滤油网滤不出油来,机器开动不了。姜云清便对公社抽水机手讲解保持机件清洁的重要性,并且边擦洗边传授技术。这个抽水机手回社以后,改进了机器的维护管理工作,已经三个多月没有出过一次故障。


第4版()
专栏:

揭阳县公社交通部门和糖厂协力搞好原料供应工作
甘蔗源源进厂 糖厂生产顺利
本报讯 据南方日报消息:广东省揭阳县把蔗区公社、交通部门和糖厂的力量扭成一股绳,抓紧斩蔗、运蔗各个环节,保证糖厂的原料正常供应。揭阳、棉湖、汤坑三个糖厂自1960年11月下旬开榨以来,原料供应既不中断,又不积压,平均日榨量超过了原设计能力和日榨计划。
揭阳县是广东省重点产糖县份之一。1960年第四季度以来,这个县就注意从各方面做好甘蔗供应工作。从县委到各蔗区公社党委都指定一个书记负责抓食糖生产。县有关部门分别在揭阳、棉湖两个糖厂召开了有蔗区公社、大队、公路、航运部门代表和糖厂负责人参加的甘蔗运输会议,签订了工业、农业、交通部门之间的三角合同。同时,在糖厂成立了运蔗指挥部,在各蔗区组织了三十多个甘蔗运输管理组,做到有关部门分工明确,从上到下层层有人负责。县委和糖厂党委还派负责干部深入原料供应第一线,协助开展工作。12月上旬,棉湖糖厂在乌石、南山等地有一百二十九吨甘蔗不能按时运到厂,县委立即通过棉湖等公社党委,动员一批社员突击斩蔗一百五十余吨,保证了棉湖糖厂的原料需要。
各级党委对广大群众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动员,教育蔗区农民和船民正确认识增产食糖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的好处。有关部门坚决执行合理补贴途中消耗损失等规定。这都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无论刮风下雨,斩蔗都没有中断。
各公社妥善安排了斩蔗劳动力,并且组成专业队,实行定额包干、超额奖励制度。县委食糖生产领导小组帮助白塔公社全面合理地安排了劳动力,增强了斩蔗力量,并且实行定领导、定人员、定队伍、定任务、定奖励的办法,保证按照糖厂和公社签订的合同,按量、按质、按时斩够、交足甘蔗。这个社完成斩蔗、交蔗计划的情况比开始时有显著进步。梅岗、新亨、锡场等九个公社,采取同样的办法,组织了一万四千多人的斩蔗专业队伍,都超额完成了斩蔗、交蔗任务。
这个县还切实抓好运蔗各个环节,大搞工、农、交通一条龙协作竞赛。在运蔗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斩蔗、运蔗、榨蔗各部门天天互通情报,加强联系,并且实行定时装船(车)、定时到厂、定时卸蔗。运蔗效率大大提高,基本上做到装得快,载得多,卸得及时。


第4版()
专栏:

·糖厂的竞赛·
座落在珠江河岸上的中山糖厂,这些日子,提高出糖率的竞赛开展得更热烈了。
一天,下班的汽笛声响过,压榨车间的三班工人在俱乐部里,又发起了一场提高出糖率的新的挑战。“我们有决心突破‘九十八’吗(即榨出的糖占甘蔗含糖量的98%以上)?”车间党支部书记的话音刚落,甲乙丙班的工人就不约而同地回答说:“有!”只有丙班的一个工人开玩笑地说:“丙班就是尾的意思,比甲乙班就是要落后一些。”丙班老技工牛苏站起来大声说:“我们丙班不是丙(尾),只要配合得好,完全可以赶上甲乙班。”
第二天上班的汽笛一响,丙班工人们便各就各位,开始了创新纪录的劳动。
开压榨机的工人梁高强熟练地掌握着车速和水量。全班各个环节都拧成了一股劲,让机器吞进同样多的甘蔗,吐出更多的糖汁。
下班时间到了,化验员给大家带来了佳音:丙班的抽出率达到98%以上,超过了甲乙两班的纪录。这天,他们为国家乡生产了一千七百斤砂糖。甲乙两班工人一听说丙班超过了自己,就赶紧学习他们的经验,立即追赶,甘蔗糖分的抽出率也都分别提高到了98%以上。 
(据新华社讯)


第4版()
专栏:福建通讯

出色的农具修造手雷长寿
雷长寿,原是福建省霞浦县城关的建筑工人。为了建设山区农村,他毅然离开县城,回到自己家多——崇儒人民公社崇儒生产大队,当起铁匠来。三年来,他制造了崇儒式插秧机、白薯切片机、水力加工设备等五十八种当地需要的新式农具和农副产品加工工具,多次被评为县和福安专区的模范。
“亲人回来了”
1958年春天,崇儒生产大队掀起热火朝天的春耕生产高潮。队里农具需要量成倍增加。在县城做了六年建筑工人的雷长寿,这时经常接到乡亲来信,要他休假回乡帮助修补农具。一次,雷长寿休假回到家乡帮助亲邻修补好了许多农具。乡亲们都说,长寿修补的农具既好又耐用。
在雷长寿离开家乡前的一个夜晚,乡亲们都依依不舍地聚在他家里围炉闲谈。
“长寿,我们乡里有不少农具需要修补,送到城里去又花费时间,你能不能回来呢?”
“好,我向领导上请示,能回来就尽量争取回来。”雷长寿回到县城,把家乡的生产情况和乡里修补农具的困难,一五一十地向领导上汇报,并请求组织上批准他回乡搞农具生产。这个意见很快得到了领导上的同意。雷长寿回到崇儒山区,乡亲们都高兴地说,亲人回来了。他在生产大队的帮助下,搞起了农具生产。
不会就学
村里开展了运输车子化运动。公社党委拨给一所比较宽敞的房子做工场,并交给雷长寿等人制造三百套滚珠轴承的生产任务。
党的鼓舞,使雷长寿增添了新的干劲。他一面派人去调拨原料,一面自己跑到县机械厂去学习制造滚珠轴承的技术。学了两天,只是看到滚珠轴承的样子,制造技术没有学会。回厂以后他又到处访问铁匠,想从民间发掘土法生产滚珠轴承的门道。
一天,铁匠李成负告诉他,离崇儒三十里外的大山里,住有一个双脚残废的师傅兰朝得,人们都叫他“李铁拐”,年轻时在外面做工,可能搞过滚珠轴承这名堂。雷长寿一听,立即放下手里的活,中午饭也不吃,就朝山里跑。他在大山里果然找到了兰朝得。这位老师傅答应下山帮助农业生产,喜得雷长寿连跳带跑,一口气跑回农具厂,借了担架连夜把兰朝得接到厂里来。
在兰朝得的指导下,四天时间生产了滚珠轴承三百六十七套,使一百八十部车子投入了春耕运肥。六天内全社给二千亩早稻施下九万八千多担肥料,节省了大批劳动力。
最大的安慰
1959年春天,崇儒公社要雷长寿制造插秧机。雷长寿知道这个工作重要,满心高兴地接受了。三天时间,人们看不到雷长寿的影子。他在关门设计插秧机。画图的白纸没有了,用粗纸,粗纸完了,用报纸。他不顾疲劳,全副精力都用在插秧机上。三天后插秧机模型造出来了,党支部组织试验。试验中夹秧盘不会活动,他连夜修改,一次不成再来二次,党支部又派了两个木匠帮助他,经过多次修改终于成功。采用这种插秧机,插秧效率比手工高四倍。
插秧机生产出来以后,雷长寿总是白天黑夜在田头学习使用,先把自己训练成使用能手,然后再教会农民使用。为使农民迅速掌握新技术,他还经常跑到远离村庄的一、二十里外的小村去传授技术。雷长寿常对人说:“新式农具能多推广一部,多使用一部,是我最大的安慰。”三年来,他亲手培养的新农具手就有三百三十六人。
人到哪里修到哪里
雷长寿平日不论是外出开会,或采购材料,总是随身带着工具,人到哪里修到哪里。有一次因公外出,见路旁两部播种机停放不用,他便动手检查,发现下种槽浸水后膨胀,种子漏不下去,于是便拿出钳子,把铁钉松开塞进一小块木片,下种槽马上张开,播种机又可以用了。去年上半年他为群众修理的农具就有一千六百多件。
雷长寿三年来一直勤恳地为农业服务,得到了广大社员的赞扬。前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提升为农具厂副厂长。中共霞浦县委号召全县党员和干部,学习雷长寿为农业服务的精神,共同把农业生产搞好。
(新华社福州电)
中共霞浦县委员会报道组
中共崇儒公社委员会报道组


第4版()
专栏:

扩大纤维资源 增加社员收入
新华公社大量剥制棉秆皮
本报讯 据新华日报消息:江苏省南通县新华人民公社各大队普遍开展剥制棉秆皮的活动,到1960年11月底就剥制鲜棉秆皮四十三万六千多斤,出售了三十六万多斤,既为纺织工业扩大了纤维资源,又增加了社员收入。
在开始剥制棉秆皮时,公社党委和群众共同研究了剥制棉秆皮的具体问题。首先研究解决了剥制棉秆皮和食堂烧草的矛盾。过去棉区食堂烧草主要来源是棉秆,剥制棉秆皮后,减少了烧草来源。大家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设法解决。田埂、沟边、荒地上有许多杂草,都是很好的燃料;棉田的棉花根数量很大,也是一项大宗烧草来源。社员们便收割野草,挖掘棉花根,给食堂增加烧草。同时,食堂里普遍推广了省草的小口回风保温灶,改进烧火技术,节省烧草。实行这些措施后,食堂腾出了大量的棉秆进行剥制。其次,妥善安排了劳动力。各生产小队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抽出部分辅助劳力专门剥制棉秆皮,并且发动社员利用空余时间剥制;同时,组织机关干部、学生、职工家属参加剥制。
新华供销部在搞好棉花收购工作的同时,派出了一百七十多个干部深入生产队,帮助发动群众剥制棉秆皮,并进行剥制、脱胶的技术指导。他们采取大队设点收购,委托食堂代购等方式,便利小队出售棉秆皮,还到处挂出样品,标明牌价,认真贯彻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为了帮助加快剥制进度,供销部及时供应了一批镰刀和锤秆用的木榔头,同时帮助各小队改革工具,制造了一批风力、畜力剥制机代替手工操作。最近又帮助大队制成了电动剥制机,比手工操作提高工效二十倍。(附图片)
四川简阳县大公人民公社社员在剥棉秆皮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第4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多剥棉秆皮
由棉秆加工剥制而成的棉秆皮,是一宗重要的纤维资源。剥制棉秆皮,还可以取得其他有益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例如,把棉秆皮用自然脱胶法脱胶,可以同时生产一种副产品胡敏酸,这是一种速效肥料。有些地区对棉秆皮进行综合利用,生产出了栲胶、糠醛等六、七种化工原料。对于棉区人民公社来说,安排一些辅助劳力剥制棉秆皮,是一种很好的副业。
棉秆在棉区一向是一项主要燃料。各地在剥制棉秆皮时,一定要对棉秆的用途作通盘考虑,首先要妥善解决剥制棉秆皮和做燃料的矛盾。棉秆经过剥皮后,数量会减少三分之一左右,这就使食堂烧草受到一定的影响。能不能做到既不影响社员生活,又能剥制大量棉秆皮呢?南通县新华公社的经验说明是可能的。棉区的各个人民公社应该从尽可能多地增加纤维资源,供应纺织工业的需要出发,积极开辟燃料来源,争取剥制更多的棉秆皮。
有些地区由于剥制棉秆皮还是一项比较新的业务,社员技术不够熟练,工效比较低,容易产生“剥制棉秆皮不如搞其它副业合算”的思想。对于这个问题,要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教育,讲清楚掌握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只要积极钻研,刻苦学习,剥制技术就可以很快掌握。特别要向大家讲清楚,剥制棉秆皮像生产棉花一样,是支援工业生产的实际行动,促使大家去积极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必须坚决执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采取合理的分配办法。
商业部门必须积极支持剥制棉秆皮的工作。首先,要像收购棉花一样做好棉秆皮的收购工作。其次,对一些新开展这项副业的地区,要加强剥制、脱胶技术的指导。第三,要帮助进行工具改革,供应能够提高工效的简易机械。
现在,棉花采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正是剥制棉秆皮的大好时机。棉秆刚从地里拔起,秆上还有水分,不仅容易剥制,而且剥下来的棉秆皮纤维长,质量好。剥得早,还可以早增加集体和个人的现金收入,早供应国家纤维原料。各地棉区应该把剥制棉秆皮作为一项重要副业来安排。
(摘自江苏《新华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