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牧区调耕畜支援农业区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从牧区调剂给农业地区的耕畜,已有一万二千多头运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这批耕畜都经过精细挑选,并加以耕作训练。在调运工作中,商业部门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在严寒的气候条件下,耕畜不掉膘。
扩种木薯等耐旱作物
广西田东县作登公社各个大队,根据去冬今春雨水稀少的情况,总结了去年大旱年头种耐旱高产作物获得增产的经验,决定今年扩种木薯、高粱等耐旱作物。这个公社今年的木薯种植面积将由去年的一千九百亩扩大到一万亩;高粱由一千二百亩扩大到三千亩。
春耕生产两套安排
四川綦江县三江公社总结历年抗旱经验,对今年的春耕生产作了“两手”准备。这个公社今年计划种植的一万六千亩大春作物中,在气候正常或雨水较多的情况下,其中七千五百亩稻田将全部种水稻,如果遇到干旱,决定把三千五百亩水源无保证的稻田在“小满”节令时改种红薯或高粱等耐旱作物。目前,正在准备种耐旱作物所需的种子。
多种早熟作物多种春菜
山西浑源县城关公社顾册管理区为了克服去年受灾减产带来的困难,决定今年多种早熟作物、多种蔬菜,并要求做到适时早种。这个管理区经过群众讨论后,确定在春分种小麦,争取大暑收割;清明种莜麦,小暑可以成熟;清明种白菜,谷雨种菠菜、水萝卜,这些蔬菜可以提前在夏至和芒种时收获。采取这些办法,还可以调节忙闲,争取更多的劳力投入春播。
利用天时地利多种瓜匏
福建龙溪专区充分利用无霜期短的有利条件,大量种植越冬瓜匏。各人民公社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植了不同的瓜匏品种。如在山坡地较多的内陆和沿海的沙滩地,主要种耐旱的南瓜、甜瓜;地形平坦、土质稍好、有水源的地区则多种葫芦和十瓣瓜;靠村旁屋边便于搭棚的地方,则多种香莲瓜等。
确定专人及早培育菜秧
山西沁源城关公社西王勇管理区,及早培育菜秧,准备繁殖菜籽。
这个公社过去没有种菜籽的习惯,去年抗灾斗争中,曾派人到百里以外的安泽、洪洞等地购买,费了时间又多花了钱。管理区接受这一教训,今年及早确定专人进行培育菜秧工作。
计划用水蓄水防旱
河南伊川县彭婆公社为了计划用水,在冬灌中尽先利用河水、井水浇麦,把塘水、库水保蓄起来预防春旱。目前,各大队都采取蓄、引、截、拉等办法,把可以利用的水源都利用起来,浇地日进度达到五百多亩。


第2版()
专栏:

“立春”将到 加紧备耕
青海突击积送肥料整修渠道养好耕畜
宁夏安排劳力畜力分班作业加紧送肥
本报西宁30日电 青海省广大农牧业区备耕活动全面展开。青海省是我国春麦作物主要产区之一,播种较早地区在2月中下旬就要开犁。当前,不论是东部农业区或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五个藏族自治州,不论是丰收地区或是遭灾歉收的地区,各族人民都在“抓肥如抓粮”的口号鼓舞下,集中力量积肥送肥。许多公社和农场投入积送肥料的劳力占总劳力的70%以上,各类役畜和各类车辆几乎全部参加了运肥。
各地在积肥造肥中,采取了质量与数量并重,积造和运送并举,积攒家肥和熏烧野灰结合的办法,并且展开了突击运动。为了提高肥效和节约运力,许多地区强调多积精肥、地头造肥和在山田远田建立肥料基地。大通县本着按土施肥和节省运力的要求,把家肥多用于近地和水地,在山地和远地则大量熏制利于提高地温、抗虫、抗倒伏的草皮灰土块肥。由于各级领导对肥料抓得紧,有的公社和农场已经积够全年需用的全部肥料,送肥进度也比往年快。湟中县维新公社苏尔吉生产队不仅提前积够全年用肥,而且采取地头扎圈、送纯粪纯尿到田、就地掺土等办法,早在去年年底就给全队一千多亩远地送好了春播底粪。各公社和农场还普遍清点了农具,根据需要进行修理、添置。
针对冬季雨雪不多的情况,各地采取了不同措施早防春旱。民和、乐都、贵德等较暖地区,适当组织了劳力整修渠道,千方百计扩大冬灌面积。在较冷的大通、湟源等县和各自治州新兴的农垦区,则注意了打坝积冰淤冰,以便在春暖时利用消冰水浇地。
为给春耕准备足够畜力,各地特别加强了对耕畜的冬季饲养管理,尽量做到合理使役。去年才开始大办农业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入冬以来已将两千四百多头放牧的大家畜训练成耕畜,加上原有的耕畜,已备足占春耕需用畜力的70%以上。
本报银川30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地人民公社,提早送肥迎接春播。
各地人民公社在送肥过程中,都根据因地制宜和因作物制宜的原则,统一安排了劳力、畜力和运输工具以及送肥的次序。一般原则是先送远地、向阳地和早熟作物地,后送近地、阴湿地和晚熟作物地;在劳、畜力的使用方面,都采取了远地、平地用车拉,山地、塬地用驴驮的办法。在劳动组织方面,还实行了定额小包工制。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车辆的潜力,他们都采取两套人马,一套工具,分班作业,换人换畜、车不停的办法来提高送肥效率。海原县为了争取主动,避免在春播中可能出现的人畜力紧张局面,去年刚入冬就以35%的劳力投入积肥、运肥工作,并且实行了定领导、定劳力、定畜力、定工具和定报酬的小包工制。目前全县已把春播期间需要送肥的30%以上的肥料送到田里。
在黄河灌区的各个人民公社,虽然劳力不像山区那样缺少,但也都本着一早百早的精神,在去年12月上旬和中旬就开始往地里送肥。进度较快的中卫、贺兰、平罗、石咀山等县市,已把20%—30%的肥料送到地里。石咀山市各人民公社,由于采取三套人马的办法,使运肥工作轮番进行,劳动效率普遍提高。


第2版()
专栏:

四川达县罗江公社红旗管理区第四生产小队高产田专业队的社员们,正在给早稻田和秧田施底肥。  新华社记者 陈捷摄


第2版()
专栏:

备耕图
石庆寅 作
选出良种保春苗
搞好冬灌不怕春旱
积好肥 送田间
大小农具造齐全


第2版()
专栏:

新疆建设兵团各农场
检修机具农具迎春播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抓紧冬季农闲时期,检修拖拉机和其他农具机具。现在,乌苏垦区所属的几十个农场已完成拖拉机检修任务的一半。有些垦区和农场80%的农业机具已检修完毕。
冬修工作开始以前,兵团党委就根据各级修配厂能力作了全面安排,首先抽出一部分设备和技术力量生产了一批配件,为冬修工作准备条件。兵团各级修配厂、保养间的领导干部并纷纷到车间、小组,和技术员、工人、拖拉机手共同研究,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运动,采取翻修旧件、制作新配件、以旧件改新件、找寻代用品等方法,克服原料、材料不足的困难。


第2版()
专栏:

干部老农技术员实地调查相互启发
三义大队麦田管理细致适时
晚茬麦苗大部升级 远田薄地弱苗有了起色
本报合肥30日电 安徽寿县炎刘公社三义大队党总支和各小队党支部,在麦田管理中依靠群众,采取干部、老农、技术员三结合的办法,不断提高麦田管理水平。
为了争取今年夏收作物均衡增产,三义大队党总支认真总结了以往依靠群众搞好生产的经验,决定进一步发挥老农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聘请了四十八位经验丰富的老农、挑选了三十二名技术员和生产能手当麦田管理顾问,作为发动群众管好麦田的技术骨干。在麦田管理工作中,总支和各支部确定和干部固定联系,遇有问题随时商量解决。有关麦田管理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新的措施,总支和支部就召开顾问会议,集体商定解决办法,研究推广步骤,有效地解决了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许多重要问题。例如,去年12月中旬,各小队都有部分麦苗发生心黄叶枯现象,开始时有些小队干部和社员认为是虫咬的,但是一连撒了几次药也无效。大队党总支就召开顾问座谈会,干部、老农和技术人员临田会诊,认为是基肥不足,土块未耙碎,使没有扎实的麦根吸收不到肥料,同时又受了霜冻。因此建议先盖一次保温肥,增强土壤抗寒能力,然后再锄一次,促使麦根深扎,正常发育生长。大队党总支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帮助各小队发动社员攒积草木灰、陈墙土、锅灶土等暖性肥料,给二千一百二十亩心黄叶枯的小麦每亩盖了七十多担,并且全部锄了一次,不多天这些麦苗便逐渐变青,恢复正常生长。老集生产小队有七十亩小麦,由于生长过旺,经过霜冻侵袭有倒伏趋势。有些干部和社员见了,主张把疯叶割掉。党支部书记和队长亲自邀请老农顾问和技术能手共同逐田检查诊断。原来这些田前茬是黄豆,黄豆根部有根瘤菌,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氮素;种麦时基肥下的多又足,因此麦苗出土之后长得又肥又嫩,经不起霜冻。针对这一原因,老农顾问和技术能手们建议给这些田追一次磷钾肥。党支部动员社员照这些意见做了,给每亩麦田追了五十到七十担墙土和草木灰混合肥,使麦茎长壮,麦苗停止疯长。
为了实现小麦均衡增产,最近,大队党总支又召开了一次麦田管理顾问会议,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讨论。顾问们在发言中具体分析了晚茬和早茬、弱苗和壮苗、三类苗和一类苗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加工管理的具体意见。目前,全大队一千七百亩晚茬麦已有一千一百多亩升了级,四百七十亩弱苗开始变壮,七百九十亩远田薄地三类苗也有起色。


第2版()
专栏:

联群生产队积肥保肥并重
采取了保肥措施节省了运肥力量
本报讯 陕西三原县泾阳公社联群生产队,在大办肥料中经常重视保肥工作。
联群生产队地多劳、畜力少,每年一到农忙季节,劳、畜力就显得紧张。加之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对肥料的需要越来越多,每年仅送肥一项就要花费总用工量的30%到45%。如果继续增加施肥数量,将会使矛盾更加深化。针对这种情况,队党支部在去年为麦田准备底肥时,向社员提出“积肥保肥并重”的口号,要求广大社员力争多积肥,积好肥。随后又召集老农出谋献计,提出五项保肥措施:一、对猪、羊、牲口圈,坚持贯彻勤垫少垫原则,使粪土掺合均匀;出圈后将粪堆成圆形或方形,外面盖土拍实,促进发酵。二、对搜积下的炕土等容易失效的速效肥,暂时不用,要堆在背风向阳处,用泥封闭。三、社员家庭厕所实行水茅化,防止粪便流失。四、草木灰设专库存放。五、送到地头的粪一律盖土密封;施肥时随施随犁或耙耱,防止风吹日晒造成损失。
半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保肥运动是多积肥、积好肥、保证庄稼获得丰收的有力措施。这个生产队去年的三千多亩秋田,平均每亩施底肥和追肥四大车左右,数量不比往年多,加上其他管理措施,仍然获得了全面丰收,玉米亩产比1959年增加23.7%,谷子增加27.4%。十一小队的一片四十亩玉米,三十四亩施的是保管得较好的牲口粪,六亩施的是未经很好的保管的牲口粪,每亩施的数量一样,都是底肥,结果亩产相差20%。这个队加强肥料保管后,使肥料一车顶两车,节省了运肥的劳、畜力。据估计,全队去年给秋田送、施追肥和给麦田送、施底肥,比1959年少用了25%的劳、畜力。
为了使保肥工作坚持下去,这个生产队还以党支部委员刘汉杰为首,组成保肥小组,半月一次大检查,大评比;各小队设立保肥员,随时到各饲养室、社员家庭检查保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此外,在保肥报酬上坚持按照分等论价原则办事,明确规定出各等肥料的差价,保证执行,进一步调动了社员保肥积极性。


第2版()
专栏:

上海县马桥公社
保护水浮莲苗过冬
本报讯 上海市上海县马桥公社由于加强了养猪饲料水浮莲的保苗越冬工作,为开春大量繁殖做好了准备。
这个公社自一九五八年起就种植水浮莲。通过两年多的摸索,他们已基本上掌握了水浮莲保苗越冬的规律:在霜降前就移苗进棚,加强管理,适当调节棚内温、湿度,以及注意棚内通风透光、施肥治虫等。
由于党委重视,并采取了各项有效的措施,今年虽然天气寒冷,但这个公社三十五个棚、七百六十四缸的水浮莲苗长势普遍良好。社员们对保苗越冬非常认真,如联盟生产队有一百五十多个社员,都利用小缸、小罐保苗,中午搬出来晒太阳,晚上用稻草、棉絮盖好,以保持一定的温度。过去保苗工作很差的民兴生产队九小队也接受了去年的教训,发动群众因陋就简地把水浮莲种苗栽在土中,白天晒太阳取暖,晚上用稻草覆盖保温,效果很好。


第2版()
专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天地广阔门路很多
江西冬季副业生产丰富多采
本报南昌30日电 江西各地充分利用山多、水多、资源多的自然条件,抓紧春季大生产前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冬季副业生产活动,并已获得显著成绩。
入冬以来,江西各地人民公社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精神,因地制宜地根据地区特点,副业门路大小和劳力、时间、资金等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冬季副业生产活动。地处山区的铜鼓县,开展了以砍运竹木、挖冬笋、药材、烧木炭和采集野生植物等为中心内容的副业生产活动。全县到目前止,已砍运茅竹四万多根,挖冬笋三万多斤,烧木炭六万多担,制淀粉二十五万多斤。山高林密的婺源县,各公社采取了定领导、定山头、定劳力、定任务、定时间、定工分和超额奖励的“六定一奖”责任制,全县组织了四千多人向深山密林进军,现已采各种野生淀粉、油料、纤维、药材等一百八十一万多斤。鄱阳湖滨地区十数县人民公社,抓住当前冬季鱼汛旺季,大力开展了捕捞水产活动。最近每天有二万四千多人驾着一万多只鱼船,来往如梭地活跃在鄱阳湖的大小湖沼和汊港间。最近捕捞鲜鱼的日产量已超过一百万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以上。丰城、宜春、清江、萍乡、高安等平原、丘陵和交通发达的地区,都组织了10%到15%的劳力,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短途运输,挖小窑煤,烧砖瓦、木炭、石灰等生产活动。丰城县到目前止,已烧砖瓦五十多万块,烧木炭、石灰三千多万斤,打野兽近四千只,搞短途运输的现金收入达一百一十多万元。
各地在开展副业生产中,坚持了以生产大队(基本核算单位)为基础,切实地解决了经营范围、劳动报酬和时间安排等问题,从而使大队、生产小队经营的集体副业和社员经营的家庭副业生产,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宜春县近一个月来,全县副业生产收入现金达一百三十八万多元。铜鼓县大沩人民公社各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在固定专业队伍,因地、因人制宜地发展集体副业生产的同时,还组织社员在假期和休息时间,充分利用屋前屋后、山边、路边零星土地种蔬菜,挖冬笋,打柴,进行家庭编织等小量的副业生产。全社在最近的七天中,集体副业收入达八千五百多元,社员家庭副业生产的收入,平均每人达到了三元多。


第2版()
专栏:

加强领导力量 解决具体困难
杨町公社帮助后进队发展副业
本报讯 河南灵璧县杨町公社大力支持后进队开展副业生产。
杨町公社党委最近对副业生产进行了一次检查,发现各队副业生产开展得不够平衡,一般是先进队搞得较快较好,后进队搞得较慢较差。后进队搞得不好的原因,除了领导力量薄弱以外;在财力、物力、技术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一些困难。为了帮助后进队迅速开展副业生产,公社党委经过认真讨论以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抽调了一名公社党委副书记和八名公社一级干部,到后进队、组加强对副业生产的领导,帮助他们安排副业生产门路、划分经营范围和正确贯彻执行收益分配等政策。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后进队搞副业生产的积极性。如泗湖大队在公社派来干部的具体帮助下,广开副业生产门路,使全大队参加副业生产的人数,由原来的一百八十人增加到三百二十人,副业收入由原来每天平均收入二百五十元提高到四百三十元。
其次,公社党委除号召后进大队自力更生解决开展副业生产中的原材料、资金、技术等问题外,还根据各队的具体情况给以支持。公社除了直接支持后进大队一些芦苇等编织原材料以外,还组织后进大队和当地商业部门签订合同,由商业部门承包副业商品,并先供给原材料,然后从产值中分批、分期扣除原材料价款,以解决生产大队缺少原材料和资金的困难。


第2版()
专栏:

牧业区也应该大办粮食
——青海牧区执行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发展多种经营方针的成就
青海省副省长 扎喜旺徐
青海省牧业区地区辽阔,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有着发展工农牧业生产的优越条件。但在解放前,由于遭受反动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压榨,交通闭塞,一直保持着单一的牧业经济。畜牧业生产也由于完全依赖自然繁殖,发展极其缓慢,致使牧业区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解放后,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青海广大干部和人民坚决贯彻执行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在大力发展牧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在1958年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人民公社发挥了“一大二公”的巨大优越性,又得到国家的农具、技术和资金等各方面的大力扶助,这里出现了农牧业生产的连续跃进。在畜牧业生产获得高速度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也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过去只种少量农作物的地方,几倍几十倍地扩大了耕地面积;过去只单一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地方,也大闹开荒种地,出现了社社办农业、队队种庄稼的新局面。牧业区大量开荒,扩大耕地面积,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青海省的极不合理的农业布局,使牧业区的耕地面积由1958年只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2%左右跃增到43%以上,而且为今后牧业区农业生产以至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海省牧业区大办农业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农业生产的发展,已经在改变着牧业区的面貌,促进着各项建设事业的前进,愈来愈突出地显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作用:首先是结束了牧业区单一的畜牧业经济历史,走上了农牧结合、全面发展的道路。我们知道,粮食是宝中之宝,是头等重要的战略物资,只有粮食生产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才有基本的保证,农、林、牧、副、渔才能并举,富饶的地下资源才能开发和利用。正因为牧业区在保证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发展了粮食生产,就能使我们有计划地进行其他生产建设。如柴达木地区乌兰县茶卡人民公社,由于坚决贯彻了省委的“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不但各类牲畜得到迅速发展,粮食达到了自给,还办起了铁木工厂、奶粉厂、制靴厂等社办工业,并且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了拖拉机、收割机、马拉条播机等新式农牧业机具,其他财经贸易、文教卫生等事业也都有了相应的发展。广大劳动牧民亲自体会到了农牧结合的好处,进一步看到了牧业区发展的美好前景,大大激发了建设新牧区的信心。如果没有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发展,不从根本上改变“千里运粮草”的局面,就会大大延缓建设事业的发展。所以,今天在牧业区大办农业、增产粮食,正是全面发展牧业区经济最重要的措施。其次,牧区大办农业还有力地支援了畜牧业生产的持续跃进。农业的发展,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草、饲料,促进了定居放牧,并为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尽快地摆脱单纯依赖自然繁殖的落后状况,开辟了良好的开端。农业和牧业有着互相依存、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关系。农业生产的粮食和副产品,可以解决牧民的粮食和牲畜的饲料、饲草问题,畜牧业又为农业提供了耕畜和优质肥料。实践证明,在牧业区大量开荒种地,不仅根本不存在“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问题,恰恰是农牧业的密切结合,才有了农牧业的共同跃进。如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公社,1960年粮食总产比1959年增长了十九倍多,而畜牧业生产同样获得了大丰收,牲畜总头数比前一年净增20%,幼畜成活率达到95%以上,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年。其他许多地区也都一样。凡是坚持
“以壮为纲”、全面贯彻八项增产措施,特别是在冬春牧草枯黄季节,有庄稼草补饲了瘦弱幼畜的社、队,牲畜普遍膘肥体壮,产仔多、成活率高,出现了不少一年两产、一胎多仔的大面积丰产群和高额丰产群,改变了解放前“秋肥、冬瘦、春死亡”的常规,出现了“秋肥、冬胖、春健壮”的新气象。这就是说只有发展农业,实行农牧结合,才能使畜牧业生产从自然界的支配和束缚下解放出来,步入全面、稳定、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第三,大办农业的结果又丰富了牧业区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内容,积极促进了意识形态和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随着农业发展,在辽阔的牧业区出现了星罗棋布的定居点和许多新型的城镇,结束了牧民群众逐水草游牧的个体生活,为兴办各项集体福利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开端。现在青海省广大牧业区,普遍成立了公共食堂,办起了托儿所、敬老院,社社、队队都有了保健站,并且根据牧业区的特点,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学校,开展了扫盲工作,使整个草原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生动活泼的繁荣景象。广大牧民群众的意识形态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旧的妨碍团结、进步和生产的陈规陋习正在消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风尚正在不断地增长。第四,大办农业还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现在青海省牧业区除了人民公社、国营农牧场以外,又出现了机关、部队、学校、厂矿企业单位大量开荒种地的群众运动。机关农场办在哪里,哪里就出现了新的居民点和新的交通运输线,哪里的自然资源就可以得到综合利用。因此,机关农场的大量兴办,可以促进广大牧业区工业、农业、牧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广大干部、部队官兵、学校师生、厂矿职工和各民族群众之间的广泛接触、互相往来,大大有利于传授先进经验,移风易俗,积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这种建立在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成为促进牧业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因素。上述一切证明:农牧结合是多快好省地建设牧业区唯一正确的道路,使聚居在牧业区的各少数民族更快地跻于先进民族的行列。正如广大牧民群众歌唱的那样:
满山遍野是牛羊,
草原麦浪闪金光;
工农牧业齐跃进,
感谢恩人共产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