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蒙波两国工业生产进展迅速
蒙古工业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将近一半
波兰去年各重要工业部门的产量均有显著提高
新华社乌兰巴托电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目前,工业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将近50%。
蒙古工业部所属各企业去年的生产总值比1959年增加了32.8%。去年蒙古的煤产量比1959年增加了25.5%,电力增加了7.8%。
据估计,今年工业企业一天的产量就将等于1930年全年的产量。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特别迅速。
在新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中,蒙古工业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将建设几十个大型企业,出现新的工业中心,新的国民经济部门也将获得发展。今年蒙古将开始建设一个热电站,它将向年产三十万吨铁的冶金工厂、年产二十万吨水泥的共和国第一个水泥工厂等企业供应电力。
在蒙古许多地区,洗毛厂、建筑材料企业、汽车修理厂和面粉工业的许许多多企业的厂房将耸立起来。
新华社华沙电 据此间报刊发表的波兰1960年工农业生产成就的最新统计材料,波兰1960年的社会主义工业生产比1959年增长了10.2%,超过原计划将近3.5%。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了约13%;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了7.2%左右。
1960年波兰各重要工业部门的产量均有显著提高。煤产量达到一亿零四百万吨,钢六百七十万吨,钢材四百四十万吨,电力二百九十二亿度。机器工业生产比1959年增长了17%左右,化学工业增长了19.6%。
1960年波兰在农业战线上也获得了不小的成绩。农业总产值比1959年增长了5.5%,超过原计划1.9%。甜菜产量达五千五百万公担,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马铃薯、油料作物、水果、蔬菜均获得丰收。谷物产量接近1959年的水平。畜产品比1959年增长了2.7%。
(附图片)
乌兰巴托市乔巴山联合工厂外景 中国青年报社 洪克摄


第5版()
专栏:

积极展开技术革新和增产节约运动
朝鲜许多厂矿生产不断上升
新华社平壤18日电 朝鲜北部的工人们为了胜利地完成1961年(七年计划的第一年)的增产任务,最近热烈地展开了技术革新、增产节约运动。许多厂矿在“超额完成每天生产计划”的战斗口号鼓舞下,作出了良好成绩,并且提出了新的生产保证。
朝鲜最大钢铁厂之一黄海制铁所开年以来,铁和钢材的日产量比去年平均日产量各增长了24%和14%。今年工人们把出铁次数由六次提高到八次,平均每天产铁八百五十四吨,最高日产量达到九百四十八吨。
位于东海岸的金策制铁所工人们今年头五天比计划多生产了一千一百二十四吨生铁、二百九十一吨钢和七百六十吨焦炭。
兴南肥料厂由于不断采用合理化建议,最近化学肥料的平均日产量由去年的一千二百吨提高到一千五百吨,最高曾达到一千九百吨,他们决心在今年生产五十三万七千吨化肥支援农业生产。
各个煤矿之间展开了热烈的社会主义竞赛。朝鲜最大的无烟煤矿——新仓青年煤矿去年产煤达一百万吨,今年决心产煤一百五十万吨。
平壤铁道工厂全体职工在9日一致通过决议,不仅要在今年生产十辆电气机车,比计划多修理一百辆货车,而且要节约五百六十吨钢材,一百零五吨有色金属、二千一百吨煤、五百六十八立方木材、九十五万度以上的电。


第5版()
专栏:

巴基斯坦电台评“在中国的二十七天”一书
赞扬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新华社19日讯 卡拉奇消息:巴基斯坦电台最近就巴基斯坦前工商部长伊斯巴哈尼所写的《在中国的二十七天》一书发表评论,热烈赞扬中国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家电台说,巴基斯坦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悉“我们伟大的隔壁邻居以惊人的速度取得的巨大进展。尽管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同中国有分歧,它正在各方面迈开巨大的步伐,并且正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使我们高兴的事情”。
电台说,“虽然这本书满是统计资料,可是并不使人厌烦”。“我们大家知道,在共产党政权在中国建立以前,那里是什么样子。”“我们的这位作者以前访问过中国,亲眼见过那里的情景”。电台在这方面引用伊斯巴哈尼描绘旧中国的话说,“西方国家以前认为,中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开发,由于它的贫困,反复出现的灾荒和它迅速增长的人口,它将永远落后。马歇尔将军和艾奇逊国务卿等负责人物曾经在美国国会里着重提出这一点。”
这家电台接着说,“伊斯巴哈尼在记忆中原封不动地保留着这些东西于1959年9月前往中国——并在那里耽了二十七天。他对他看到的中国和中国人发生的变化感到吃惊,那是极其自然的。因此,他在称赞中国人的道德和物质上的成就的时候是雄辩的。意想不到的是,中国的目标是在几年后在工业生产方面击败英国,而伊斯巴哈尼认为,中国会做到这一点。”
电台说,“如果我们作出应有的努力,透过伊斯巴哈尼这种不偏不倚的观察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在长时期沉睡后的东方人民的兴起。”
电台说,伊斯巴哈尼的《在中国的二十七天》一书“对研究国际问题的真正严肃的学者说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件。”
伊斯巴哈尼是巴基斯坦首屈一指的企业家。几年前他担任过巴基斯坦政府工业和商业部长。在这以前,他是巴基斯坦驻美国大使和巴基斯坦驻英国高级专员。他在1959年9月到10月在中国访问了一个时候。他在访问中国归来后写了一本书,题目是《在中国的二十七天》,记述了他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访问时的所见所闻。这本书在1960年5月在卡拉奇出版。


第5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朋友欢度“中国之夜”
庆祝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协成立节日
新华社雅加达18日电 约一千位印度尼西亚朋友17日晚间在雅加达欢乐地度过了丰富多采的“中国之夜”晚会。晚会是由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为庆祝协会成立六周年而举办的。
前来参加晚会的印度尼西亚朋友中包括印度尼西亚国民党第一主席苏维约,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佩里斯·帕尔德德,印度尼西亚党副主席维尔多约,全印度尼西亚中央职工会副主席穆尼尔,以及最高评议院委员、合作国会议员、教授、军人、工人、青年学生和华侨代表。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大使馆的外交官员也出席了晚会。
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查禾多讲话说,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悠久的,是一贯建筑在平等和互相谅解的基础之上的。在争取消灭殖民主义和维护和平的斗争中,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他还说,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对于两国就双重国籍问题条约的实施办法达成协议感到高兴。他说,这将使两国关系更加密切。
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司马文森在讲话中指出,对两国来说,就双重国籍问题条约的实施办法达成协议,是一件大事。它为两国全面解决华侨问题铺平了道路。他表示深信,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精神,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的友好关系在新的一年中必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雅加达市副市长亨克·越统代表市长对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的发展表示最好的祝愿。
随后,印度尼西亚作家、印度尼西亚人民文化协会理事会理事里沙科特拉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学。印度尼西亚的男女儿童朗诵了毛主席的词《昆仑》(念奴娇)、鲁迅的小说《故乡》和杜甫的诗《兵车行》。
著名的印度尼西亚歌唱家埃菲·蔡和安迪·穆尔亚用华语唱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中国歌曲。
雅加达的华侨演奏了中国音乐并表演了中国舞蹈。
最后,几十位印度尼西亚歌唱家和华侨学生合唱歌颂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友谊的歌曲《雅加达—北京》。
新华社雅加达18日电 中国—印度尼西亚友好协会昨天在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成立六周年的时候,送给它三部中国纪录影片和一些中国唱片。
这些影片包括“庆祝建国十周年”和“高举万隆会议旗帜,支持非洲人民斗争”等。
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司马文森代表中国—印度尼西亚友好协会,在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昨天庆祝成立六周年的集会上向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查禾多赠送了这些礼物。


第5版()
专栏:

缅总统设宴招待我云南代表团
我军事、体育代表团继续在缅访问
新华社仰光18日电 缅甸总统吴温貌和夫人今晚在总统府举行宴会,招待正在这里访问的、由云南省副省长刘明辉率领的中国云南省代表团。
出席宴会的有,缅甸联邦政府克钦邦事务部长、克钦邦邦长杜瓦信瓦瑙,克钦邦政府林业和农业部长吴昂陶,缅甸外交部执行秘书吴苏丁,外交部常任秘书詹姆斯·巴林顿,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吴巴茂,以及吴温貌总统的朋友和亲戚等。
缅甸驻中国大使叫温也出席了宴会。
出席宴会的还有中国驻缅甸大使李一氓和夫人。
宴会是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宾主们在宴会上频频为中缅友谊干杯。
中国云南省代表团是在今天下午从掸邦首府东枝回到仰光的。
新华社密铁捞17日电 缅甸国防军副总参谋长(空军)克利夫特准将17日晚上特地从仰光到密铁捞来举行招待会,欢迎正在参观这里的缅甸空军训练基地的中国军事代表团。
克利夫特准将在招待会上讲话说,从军事上来讲,陆海空三军是兄弟,同样地,中缅两国的武装部队也是兄弟。他频频提议为中缅两国武装部队的友谊而干杯。
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张爱萍上将在讲话中说,中国军事代表团能有机会来访问密铁捞——缅甸空军训练中心之一——感到很高兴。他祝缅甸“胞波”在建设自己的空军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招待会上,宾主双方互赠了礼物。宴席后,缅甸艺术家为中国客人表演了缅甸民族舞蹈。曾经访问过中国的缅甸艺术家阿玛盛应宾主一再要求,几次演唱中国歌《东方红》。
中国军事代表团是在昨天下午到达密铁捞的。他们受到当地军官、文职官员和数以千计的人民的夹道欢迎。当晚,兵站指挥官丁瑞中校举行宴会,欢迎中国代表团。今天,代表团参观了密铁捞的空军训练学校和军医院。
新华社仰光18日电 由鲁挺上校率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今天上午从曼德勒乘船上溯伊洛瓦底江,作了一次愉快的旅行,并且参观了伊洛瓦底江旁边的小镇明贡的宝塔和庙宇。
陪同中国体育代表团游览的有貌温中校。
他们在下午返回曼德勒,同曼德勒巴图足球选手队进行了一场友谊比赛。
昨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观了缅甸风景区眉苗。他们受到当地军政负责官员的热烈欢迎。


第5版()
专栏:

我驻马里临时代办
向凯塔总统呈介绍信
新华社巴马科18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里共和国大使馆临时代办田志东今天上午向马里共和国总统兼外交部长莫迪博·凯塔呈递介绍信。田志东代办和莫迪博·凯塔总统曾相互致词。


第5版()
专栏:

在缅甸进行友好访问后
我佛教等代表团回京
新华社19日讯 最近去缅甸进行友好访问的以喜饶嘉错为首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以陈播为首的中国电影代表团和以康矛召为首的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今天乘飞机由昆明回到北京。


第5版()
专栏:

伊朗人民党中央执行局发表公报
完全赞同莫斯科会议文件
新华社19日讯 德黑兰消息:伊朗人民党中央委员会执行局发表公报说:
伊朗人民党中央委员会执行局在1960年12月21日举行的会议上听取并讨论了参加1960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的伊朗人民党代表团的报告后,通过了决议。决议说:
执行局完全一致赞同兄弟党会议所通过的声明和告世界人民书。
执行局认为会议通过这些文件,是国际工人运动中一个极重要的事件。并且指出,它们对和平和和平共处事业的进展,对全世界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的斗争具有原则性和政治上的重要意义。
在兄弟党会议上通过的文件是伟大的国际工人运动团结一致的最重要的标志,而这一工人运动的经过考验的先锋队就是苏联共产党。


第5版()
专栏:

中国非洲人民友协会长刘长胜
电贺杜尔当选总统
新华社19日讯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会长刘长胜今天打电报给几内亚共和国塞古·杜尔总统,祝贺他当选为几内亚共和国总统。
刘长胜在电报中祝几内亚人民在塞古·杜尔总统的领导下,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和建设自己祖国的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第5版()
专栏:兄弟国家文化生活

李斯特—巴托克音乐年
匈牙利文化教育部16日组成了李斯特—巴托克纪念委员会,主持在今年隆重纪念举世闻名的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费伦茨诞生一百五十周年和巴托克·贝拉诞生八十周年的活动。李斯特—巴托克音乐年的开幕音乐演奏会16日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大厅举行。
纪念委员会将通过在国内、外举办展览会、拍摄电影纪录片、出版有关两位音乐家的书籍及唱片和演出他们的作品等形式来广泛展开纪念活动。
9月间和9月以前将在匈牙利全国各地举行大规模的李斯特—巴托克音乐演奏会,届时列宁格勒交响乐团等外国音乐团体也将参加演出。
根据李斯特—巴托克音乐年的计划,匈牙利科学院将于今年9月25日举行有许多匈牙利音乐家和五十多个外国音乐家参加的音乐科学会议,讨论两位音乐大师的艺术创作。9月26日还将开始举行李斯特—巴托克国际钢琴比赛。


第5版()
专栏:兄弟国家文化生活

工人文学家
苏联马凯耶夫市基洛夫冶金工厂的工人们非常喜爱文学,他们不仅爱阅读书报和杂志,而且自己也写诗歌,短篇、中篇小说和特写。
这个厂的青年工人奥列格·布祖鲁克就是一个诗人。他在自己的诗篇里歌颂他的同行——冶金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他的诗篇也经常刊登在州和共和国的报纸上。不久前,斯大林诺州书籍出版局以《热烈的气息》名为出版了奥列格·布祖鲁克的诗集。
这个工厂的另一个工人弗拉季米尔·鲁登科也是一位诗人,他用充满诚挚感情的诗歌歌颂他的工厂。由于他的诗歌深受读者喜爱,出版局汇集了他的诗篇,以《同年人》为名出版了他的诗集。后来他被调到马凯耶夫市报社工作。人虽离厂了,但是他还经常同他的“老家”保持联系。
基洛夫冶金工厂的司机叶甫根尼·克里敏科,擅长写有趣的短篇小说,深受读者欢迎。十年前,他就在基洛夫工厂自办的厂报《基洛夫式的人》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十多年来,他不断从事写作,先后写了几十个短篇和中篇小说。《考验》就是他的著名的中篇作品。他的全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基洛夫工厂的工人。


第5版()
专栏:兄弟国家文化生活

昔日“文盲里”
“过去是文盲里,现在成了文化里!”这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金策郡芳鹤里的居民们深深引为自豪的事。
芳鹤里共有四百八十户农民,从解放以来共出了五十七个大学生,平均每八户就有一个大学生;现在在大学念书的还有三十七人。全里在高中和专科学校毕业的有一百五十多人,目前在高中和专科学校学习的还有七十多人,平均每两户就有一个高中或专科学校的学生。至于小学生和初中学生就更多了;目前在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共有六百多人,每户平均有一个多。
解放前,这个里的绝大多数农民都是文盲。只有少数比较富裕的农民才能把子女送到附近的私立学校去念书。当时念书不但学费贵,而且还要缴纳重重捐税,因此不少人也是念不了几年书就辍学了。上大学,正像想摘星星一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而现在,这里有不少户已经成为文化户。像旧社会里长年给地主干活的农民许士凤,大儿子进了金日成综合大学,两个女儿已经高中毕业,其余三个儿子在中学里念书。
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使朝鲜人民改善了经济生活,而且还使朝鲜人民在文化方面大步前进。芳鹤里由“文盲里”变成“文化里”,不过是农村文化翻身的千千万万例子中的一个而已。


第5版()
专栏:

亚非妇女会议继续举行会议
苏联、日本、喀麦隆等国代表在发言中谴责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据新华社开罗18日电 亚非妇女会议今天下午在这里继续举行会议。
出席会议的苏联妇女代表团团长哈姆拉·扎伊罗芙娜·塔希罗娃在会上讲话时,首先介绍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苏联妇女的生活条件的变化情况。
她在谈到当前的国际局势时,指责美帝国主义正在继续奉行冷战政策。
她说:“具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是国际关系中的唯一正确和合理的原则。在行动中,和平共处意味着努力结束‘冷战’,解散军事集团、消除军事基地,实现全面、彻底和有监督的裁军,和通过谈判解决一切争端问题。”
苏联妇女代表团团长还谈到彻底消除殖民主义的问题。她表示,苏联妇女支持阿尔及利亚和刚果姐妹们的斗争。
日本妇女代表说,在过去几年中,各国妇女投入了席卷全世界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浪潮。她对为争取独立而进行艰巨斗争的各国人民,特别是阿尔及利亚、刚果、老挝和越南的姊妹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和热烈的赞扬。
她又说,“我们日本妇女热切地希望,我们将生活在和平、繁荣中,希望同世界各国人民,特别同我们亲爱的邻国人民中国、朝鲜、越南和苏联建立友好关系。为此,我们的任务仍然是为废除日美安全条约、为撤除我国领土上的美国军事基地和军队而斗争,从而使我国摆脱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她指出,日本妇女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支持中国人民关于把台湾归还中国的要求。
喀麦隆妇女代表团团长马蒂·乌安迪在发言中指出,“从南越到南朝鲜,从老挝到日本,从中国到阿尔及利亚和喀麦隆,人民已经万众一心团结起来,为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而斗争。”她谴责美国作为帝国主义的祸首反对喀麦隆人民的独立。
南非妇女代表团团长阿德累德·坦博在讲话中说,“由于我们的肤色,我们每天遭受侮辱,黑皮肤被当作劣等的标记来对待。妇女的尊严遭到居少数地位的白种人的蹂躏,他们既不尊重人权,也不尊重人的价值。”她谴责南非当局执行种族隔离政策,并呼吁会议支持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
在今天下午会议上发言的还有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南罗得西亚、几内亚、约旦、突尼斯、伊拉克以及其他国家代表团的团长。


第5版()
专栏:

苏保签订贸易议定书
据新华社19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苏联和保加利亚两国代表于18日在莫斯科签订了1961年贸易议定书和1962—1965年增加换货量的议定书。
1961年两国之间的换货额约为六亿卢布(按新的含金量计算),比1960年增加11%。在1961—1965五年中,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将比过去的五年(1956—1960)增加70%以上。


第5版()
专栏:

苏日两国友好团体签订文化合作协定
新华社19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17日讯:苏联—日本友好协会理事会主席、苏联商会主席涅斯捷罗夫与日苏协会理事长、日本国会议员松本七郎,17日在这里签订了苏日友协和日苏协会的文化合作协定。同时双方还签订了1961年文化合作计划。


第5版()
专栏:

蒙古戈壁行
本报记者 黄远
初冬的蒙古戈壁,虽然稀疏的牧草已经枯黄,但仍然是多彩的,镶着一片片洁白的残雪的无边的金黄色的草原上,放牧着一群群肥壮的白色的绵羊、黑色的山羊、棕色的骆驼和马匹。远处望去,犹如一幅五彩缤纷的万兽地毯。
戈壁地区的自然条件是异常困难的。辽阔的戈壁滩上,到处是砂粒,天气干燥,一年降雨量只有一百多公厘,几百公里以内,除了稀疏的牧草和叫做“哈尔盖脱”的矮树以外,见不到树木,也见不到人烟。在人民革命胜利后,刚强、勤劳的戈壁人民,在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坚持建设戈壁。特别是从1958年年底实现农牧业合作化以后,荒凉、沉睡的戈壁草原上,出现了一座座新的城镇、厂矿。
在中戈壁省省会曼德勒戈壁西南六十公里,就是现今的乌利吉图县。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草原。1958年年底,合作化的浪潮,席卷了这个偏僻、荒凉的地方,刚游牧到这里附近的八百多户牧民,组成了一个牧业合作社。
祖祖辈辈分散游牧的牧民,一旦组织起来,就显出了强大的力量。他们不仅在这里牢牢地扎下了自己的蒙古包,而且用勤劳的双手,建造他们从来没有住过的房屋。于是,一座新的城镇诞生了,地图上从此增添了“乌利吉图”的名字。
我们来访问时,这里已经盖起了社办公室和红色俱乐部等建筑物,洁白的墙壁,朱红色的大门,在这广阔的草原上,更显得美丽。在城镇的中心,几个宽大的蒙古包里,还办起了学校、医疗所、商店、电话局等。人们再也用不着为了买一点吃的、用的而到几十公里外的省会去买了。那些过去跟着父母到处游牧的孩子们,现在能够安静、舒适地在这里上学了。社长告诉我们,最近社里买来了一部小型发电机,不久,这个荒凉的草原上,还将大放光明。
对建设新生活充满着信心的组织起来的牧民们,他们积极地参加生产建设。社长告诉我们,他们社里有个叫阿杜亚的放牧骆驼的社员,他负责放牧五十头母骆驼,由于掌握了满怀、接羔、成活等环节,因此,只只产羔,只只成活。为了使骆驼只只成活,阿杜亚甘愿冒着夜晚的严寒,几天几夜不睡觉,精心地看护。社长说:“有了这样的社员,还能不增殖牲畜!”社长又说:“自从合作化以来,种畜年年增殖,畜毛、奶类产量也都样样超额完成,仅1960年,就纯增各种牲畜三千多头。人们为了今年更多增殖牲畜,为牲畜搭盖了很多棚圈,储备了大量饲草,1960年的打草计划完成了117%。为了保证幼畜成活,还特地储备了专供幼畜吃的储草。”在招待所门口的大堆饲草中,社长抓起一把储草,很有风趣地说:“这就是我们供应幼畜的脂肪。”现在虽然正是蒙古高原雪花纷飞的季节,但这些被人称之为“脂肪”的饲草,却依然是葱绿的,而且老远就能闻到草的青香味道。在这片有稀疏的牧草的戈壁滩上要储备这样鲜嫩的饲草,那是要一棵棵挑选的。
勤劳的人民能创造出丰硕的果实。1960年他们社的收入比1959年增加了二十四万图格里克(蒙币)。社里不但有了发电机,而且还有了卡车、割草机等,为今后更快地发展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我们去南戈壁的路上,像“乌利吉图”这样的新的城镇,就看到了三个。
我们到南戈壁省省会达伦扎特格特时,已经是傍晚了,但人们好像没有发现夜晚已经降临,依然在忙碌地运砖、卸木料,脚手架上刀砖铿锵。
这是一座美好的城市,南边是高大的古尔文赛汗山,北面是广阔的平原。街道两旁,已经树起了一座座崭新的建筑物,宽阔的中央大街的中央,有三个连接着的马路公园,里面还有各种花草树木。在这满是砂粒的戈壁滩上,这样美好的城市,是怎样建设起来的呢?
省委第一书记向我们介绍这个城市的历史时说:“这个城市快要庆祝它的三十周年了!
‘建设’是多么美好和幸福的字眼,但对于几百公里内没有树木的戈壁来说,又包含着多少困难。”他说,我们建造第一间房子的时候,木料是从几百公里外的杭爱地区运来的,而砖则来自六百公里外的乌兰巴托!”
“可是,现在,我们在短短的两年内,已经建成了印刷厂、工人文化宫、中心医院、十年制中学、幼儿园等等百十几座建筑物,几乎超过了过去二十多年建设的建筑物!”
“速度为什么这样快?”他解释说:“这是因为来了很多中国建筑工人,帮助我们建设,同时,我们发动全体机关干部和居民,推广了简易烧窑法,用戈壁取之不尽的沙子,就地制坯烧砖,于是,在这个从来不出砖的地方,烧出了砖、瓦和石灰。”
在这个城市里,已经有了发电厂、食品加工厂、缝纫厂、制靴厂、木工厂、砖瓦窑厂、印刷厂等工厂,还有了采盐、采煤的小矿。我们去参观工业联合劳动组合时,在机器旁操作的几乎全部是蒙古本民族的工人,过去的草原上的牧民,成了今天的熟练工人,为牧民制作靴鞋和衣服,制造蒙古包的木架和家具,而且提前超额完成了三年计划,木工厂里以桑布为首的争取社会主义劳动队的队员查格那道尔吉已经完成了1960年计划的将近200%。
省委第一书记谈到戈壁的建设时,兴奋地说:“现在,我们戈壁地区继续发展了牧业,也有了自己的工业。将来,我们还会有自己的农业。”他说:我们在最近两年里,在有水源的地方,开荒试种了一部分谷物、蔬菜,生得很好,这证明了我们戈壁地区是能够发展农业的。戈壁的自然条件是困难的,但戈壁也是富饶的,我们有个“劳动”农牧业合作社,他们就在这荒漠的戈壁上,采集了大量野生植物,还从卖得的钱里,买了一台拖拉机!而这些仅是地上的,地下的资源更是丰富,已知的就有大量的煤、铜、铁等宝贵的矿藏,而现在地下的秘密还没有全部揭开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