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德国朝鲜玉米丰产开始收割
  蒙古达尔罕农牧场新垦地上获得大面积丰收
据新华社柏林讯 今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将收获大约一千五百万吨饲料玉米,七百多万吨甜菜和一千四百万吨马铃薯。这比去年的玉米产量增加45%,甜菜和马铃薯的平均产量也有增加。
农林部宣布,玉米的收获工作已在各地开始。到9月13日止,全国大约有19%的玉米地已经收获完毕,而走在前面的柏林、苏尔和科特布斯专区已分别收获了大约40%。全国马铃薯有11%已经收获完毕,柏林专区已收获了30%。
农林部国务秘书赫尔穆特·科赫最近在奥得河上的法兰克福举行的专区农业咨询委员会会议上,强调指出了群众政治工作和严格的政府监督的重要性,他说,在粮食收割工作中的成绩就证实了这一点。
据新华社平壤讯 朝鲜北部的玉米今年获得了往年少有的好收成。朝鲜北部各地农业社的社员们正怀着愉快的心情收割玉米。
黄海南道的农业社今年比原计划多种了二万多町步(一町步合十五市亩)玉米。据初步计算,黄海南道每町步可收两吨到两吨半玉米。殷栗郡铁山农业社在四百二十七町步玉米田地上平均每町步可收三吨,有的甚至可以收到六吨。
咸镜南道今年一共种了六万八千多町步玉米。由于农业社员们施肥多、锄草勤,所以每町步可以比去年多收五百公斤玉米。
农业社员们为了不浪费一粒玉米,采取了那块地先熟就先收那块、熟一块收一块的办法。咸镜南道永兴郡各农业社还组织了“青年突击队”。在边收边打当中,许多农业社都挑选出最好的玉米向国家交实物税。
新华社乌兰巴托23日电 蒙古新建的达尔罕农牧场今年在新垦地上获得大面积丰收。预计,这个农牧场今年向国家上缴一万三千吨粮食的任务可以大大超额完成。
达尔罕农牧场建立在蒙古北部靠近色楞格河的地方。那里的土壤十分肥沃,气候比较暖和。一年以前,八十多名青年响应蒙古党和政府的号召,来到这片荒原上开荒建场。今年春天,农牧场的工人在两万公顷新垦地上播下了小麦。
目前,在农牧场东南部的大片土地上,有七个农业生产队正在紧张地进行秋收。刚刚学会了技术的男女青年们驾驶着收获联合机在不停地割麦。几十辆载重汽车来回奔驰运送麦子。到农牧场帮助秋收的人民军战士和职工们,在打麦场上用机器扬场。辽阔的田野上到处呈现着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农牧场场长巴达尔对新华社记者说,全场青年工人都是自愿申请前来参加垦荒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他们先学习驾驶拖拉机,等到荒地种上庄稼后又开始学习操使收获联合机。他们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生产。现在,新垦地上的小麦已大部收割完毕,估计每公顷能收十四到十五公担小麦,有的生产队每公顷可收二十六公担。在垦荒、生产中出现了许多先进生产者。
场长还说,明年农牧场将进一步垦荒,并同时发展畜牧业。


第7版()
专栏:

  蒙古各地展开蒙中友好活动
  乌兰巴托中蒙工人举行友谊联欢会
新华社乌兰巴托24日电 蒙古各地人民在“蒙中友好旬”(9月21日—30日)期间广泛开展蒙中友好活动。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许多工厂企业举行了报告会和联欢晚会,在蒙古支援工业建设的中国工人也参加了这些庆祝活动。蒙古工会中央理事会和乌兰巴托市工会在21日晚上联合举办了全市工矿企业的中蒙工人友谊联欢会,工人们在会上表演了许多文艺节目。建筑和建筑材料工业部也举行了中蒙工人联欢会,两国工人还在会上交流了生产经验。
这些天来,后杭爱、色楞格和苏赫巴托尔等省也分别举行了蒙中友好活动。后杭爱省举行了“蒙中友好旬”开幕式,蒙古人民革命党后杭爱省委员会书记纳木南在会上做了关于中国建设成就和蒙中两国人民友谊的报告。在色楞格省的许多工矿企业、农牧场和合作社,连日来分别举行了蒙中友好集会,在省会举办了介绍中国经济文化成就的黑板报。
蒙古“真理报”和首都其他各报为“蒙中友好旬”分别刊登了专文和图片,介绍中国的建设成就。


第7版()
专栏:

  抗旱耐涝能力强 不同气候都适应
  我国“金皇后”玉米在苏联东部获丰收
据新华社讯 据塔斯社伯力讯:在苏联东部伯力边疆区种植的约三千公顷的中国玉蜀黍品种“金皇后”,获得了特大丰收。
在阿穆尔河(即黑龙江)沿岸的田野上,现在开始了玉蜀黍的收获工作。玉蜀黍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金皇后”玉蜀黍比其他品种有更强的抗旱、耐涝能力。这种品种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得到比较稳定的收成,每公顷可以收获七百五十公担青贮玉蜀黍和一百——一百二十公担的棒子。
预定在今后几年内,将在阿穆尔河沿岸地区把“金皇后”的播种面积再扩大几倍。


第7版()
专栏:

  澳大利亚人士谈访华观感
  中国人民热爱劳动要求和平
  指出台湾是中国领土美帝国主义必须滚出台湾
  新华社23日讯 悉尼消息:今年8月间访问中国的澳大利亚人士回国后说,中国要求和平。他们并且盛赞中国建设的巨大成就。
新南威尔士南海岸的工会理事会和和平委员会的代表斯蒂尔,22日晚间在为欢迎他归国而举行的宴会上说,中国要求和平。他说,在中国,“人与人之间亲如兄弟,已经成为实际”。
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工党议员尤伦最近在一次集会上说:“不管你抱着什么样的政治见解,你不能不由于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得到深刻的印象。”他说,中国人民已经建立起一个伟大的国家,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受到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爱戴。尤伦说,他在中国没有看到乞丐和饥饿的人,他所看到的人民是勤恳地劳动着,而且热爱劳动。到处的工人都很快乐。
他在谈到美帝国主义占领中国领土台湾时说,美国必须从台湾撤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第7版()
专栏:

  哥斯达黎加议员访问我国后指出
  中国正在胜利地建设社会主义
新华社24日讯 圣约瑟消息:哥斯达黎加议员马西亚尔·阿吉卢斯最近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的一次群众集会上谈到他最近访问中国的观感。阿吉卢斯说,我个人的意见是:中国革命是最深刻的一次革命。他强调指出,曾经充满着各种疾病、文盲和由于战争造成大量死亡的国家,现在正在胜利地进行着社会主义建设。
阿吉卢斯是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在8月间到中国访问的。
阿吉卢斯说,他的访问证实了那种硬说中国的工人、农民是在军事恐怖下从事劳动的宣传是帝国主义的诽谤。他说,“我看到中国人民都以饱满的热情在进行劳动,但是没有见到任何人在挥动武器。”他又说,中国人民热情地劳动着,因为他们知道,劳动的果实将通过例如工资、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等方式归还他们。阿吉卢斯说,他从接受访问中国的邀请那一天起,就遭到美国大使馆的压力,因为帝国主义惧怕诚实的人在访问社会主义国家以后会说出这些国家的真实情况。
阿吉卢斯还谈到了他访问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印象。他对苏联政府在提高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水平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钦佩。
跟阿吉卢斯同时访华的另一位哥斯达黎加议员、民族共和党的内斯托·洛佩斯不久前曾向哥斯达黎加“民族报”记者说:“在中国,人们正在改造自己的生活条件,这无疑将在人类的命运上发生深刻的影响。人们正把一个贫穷的国家——以前这里每年要饿死成千上万的人——变成一个广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地。”
内斯托·洛佩斯还指出:中国的社会政治面貌是令人惊奇的。对这个事实不应该采取闭起眼睛拒绝承认的态度。


第7版()
专栏:

  皮克骨灰在柏林安葬
  德党政领导人和成千上万的居民参加葬礼
新华社柏林23日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已故总统威廉·皮克的骨灰,今天下午安葬在柏林—腓特烈费耳德社会主义者纪念公墓。
参加葬礼的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乌布利希,以及统一社会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其他领导人。
德共中央代表团和各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外交使团也参加了葬礼。
在统一社会党中央书记诺登讲话后,盛着皮克总统的骨灰罐被安放在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墓旁的墓穴中。
诺登在讲话中赞扬皮克总统的一生。他说,威廉·皮克站在人类的最前列,为人类解放、和平和社会主义而斗争,他反对帝国主义战争,阻止机会主义对工人运动的出卖。
今天下午,成千上万的柏林居民排列在公墓门前,参加皮克总统的葬礼。许多居民在他的墓前献鲜花致敬。


第7版()
专栏:

恩克鲁玛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谴责帝国主义在刚果的阴谋
美国代表反对联大讨论裁军问题和消除殖民主义问题
新华社24日讯 纽约消息:联合国大会昨天继续进行大会发言。
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在上午会议上发言时谴责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非洲大陆的统治和掠夺。他说,多少年来,非洲大陆一直是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枷锁之下呻吟,在剥削和退化之下呻吟。在整个非洲大陆,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它的儿子在奴役和屈辱之下生活,而非洲的剥削者和自命的它的命运的监护人,却以前所未有的残暴蹂躏我们的土地。但是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恩克鲁玛指出,非洲正在为自由而奋斗,而且它一定会得到自由。这是一个简单的呼吁,同时,这也是对无视这种趋势的人的一个警号。
恩克鲁玛接着指出,在现代的二十世纪中,某些国家仍在宣扬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他强调,只要非洲有一寸土地仍旧处在外国统治之下,世界就不会得到安宁。
恩克鲁玛坚决谴责帝国主义在刚果的阴谋,他说,非洲独立和统一的敌人依然在刚果顽固地执行
“分而治之”的政策。恩克鲁玛认为新殖民主义者在刚果的行动“是用一只手把独立给予非洲人民同时又用另一只手夺走它们的独立”。
恩克鲁玛强调说,刚果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应当记住这个事实,并且永远记住这个事实。他主张应当由独立的非洲国家来帮助刚果。对刚果的一切财政和技术援助只能在刚果合法政府的同意下来实现。他谴责殖民主义者在他们的傀儡们帮助之下力图分裂年轻的刚果共和国的活动。他说,刚果,包括加丹加和开赛在内,是一个单一的不可分割的国家。他要求联合国“保证刚果的领土完整”,改组在刚果的“联合国部队的全部结构……使它完全由目前在刚果服役的非洲独立国家的部队组成”,并且“采取明确的积极方针来支持以卡萨武布为总统以及以卢蒙巴为总理的合法政府”。
恩克鲁玛要求停止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所进行的殖民主义战争。他指出,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的任何途径都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事实:阿尔及利亚是非洲人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也不能改变这个基本的地理事实。他说,“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在非洲是注定要失败的,殖民主义国家承认这个事实愈快,那末,这对它们和对全世界来说将愈好”。
恩克鲁玛坚决要求结束军备竞赛,他指出,非洲国家应当尽力使自己的大陆摆脱核战争。为此,加纳政府认为,必须使任何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能在非洲大陆建立军事基地,必须使任何一个非洲国家不能同任何一个外国一起参加军事联盟。
在谈到远东问题时,他指出有必要及早在全朝鲜和全越南举行普选以消除这两个国家继续存在的分裂状态。
恩克鲁玛建议,鉴于非洲大陆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应当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为非洲国家设置一个常任席位。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代表团团长赫鲁晓夫在大会下午的会议上发表了长篇演说,谈到裁军问题和消除殖民主义制度等问题。赫鲁晓夫提出了一项关于消除殖民制度的宣言草案和一项“全面彻底裁军条约的基本条款”供大会讨论。
美国代表华兹沃斯在下午会议上发言。为了掩盖美国不愿意裁军,不愿意停止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事实,他反对在联大全体会议上讨论裁军问题和消除殖民主义问题。华兹沃斯还力图把十国裁军委员会会议破裂的责任推到苏联身上,并且反诬苏联是“共产帝国主义”。华兹沃斯还诬蔑赫鲁晓夫的发言是在联大散布“不和和报复的精神”。
比利时外交大臣维尼要求发言为比利时武装侵略刚果的罪行辩护。他宣扬说刚果的独立是比利时
“给予”的,比利时“一直尊重刚果的独立”。在维尼发言时,加纳、几内亚和埃塞俄比亚的代表退出了会场。
在昨天大会上发言的还有土耳其和伊朗的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将在26日举行。
大会总务委员会23日也继续开会,讨论本届联大的议程问题。会议决定把苏联对美国的侵略行为威胁世界和平的控诉问题和摩洛哥提出的毛里塔尼亚问题等列入议程。委员会在美国的操纵下不顾社会主义国家的抗议把所谓“匈牙利问题”也列入议程。委员会下次会议将在26日举行。


第7版()
专栏:

  杜尔总统离新德里去开罗
新华社24日讯 新德里消息: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在印度首都停留十七小时以后,今天清晨离开新德里前往开罗。
杜尔总统是在昨天下午从雅加达乘飞机到达新德里的。
到机场送行的有印度总统普拉沙德和各国外交使节。
杜尔总统昨天到达新德里在机场发表谈话时,重申他毫无保留地支持刚果总理卢蒙巴。他说,因为他是用民主的方法选出的刚果人民的代表。这不是一个个人的问题,这是一个合法的结构。当新闻记者问起卡萨武布时,他说,卡萨武布是由议会任命为总统的,他是刚果的合法总统。他还表示相信:“我确信亚非集团将能拯救刚果人民的统一,拯救它的领土完整”。


第7版()
专栏:

  为国家培养更多建设干部 使工农得到学习便利条件
  苏联大量发展夜校和函授学校
  学生人数已达二百多万 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新华社莫斯科24日电 据苏联报刊报道:苏联现在有二百多万工人、职员和集体农庄庄员在夜校和函授学校学习。苏联全国共有二十四所函授高等学校、九所夜大学,以及附设在各地高等学校的四百三十个函授部和二百四十个夜校部。
苏联很重视夜校和函授学校的发展。它们是苏联国民教育中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近两年来,苏联夜校和函授学校的发展很快。单是高等函授学校的学生就由1957年的七十多万增为一百多万,等于1946年高等函授学校学生总数的五倍多。在1960—1961学年中,苏联高等学校共招生五十五万人;其中就有一半在夜校和函授学校学习,这比1940年苏联高等学校函授学生的总数还要多。
为了适应当前迅速培养干部的需要,苏联自1958年底到现在在夜校和函授学校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夜校和函授学校由大城市扩大到各个工业区和农业区,或者在工、农业区设立夜校部或函授部。例如,过去高等函授学校大部分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大城市,现在函授学校已开始在各边疆区及工、农业区设立。发展特别快的是苏联东部地区——远东、西伯利亚和中亚细亚。莫斯科石油瓦斯工业学院在石油产区——鞑靼和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各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帮助下,在阿尔密皆夫斯克设立了夜校部,并在布古利马和列宁戈尔斯克设立了某些专门科系。直接在大工业企业中开设中等或高等技术专科夜校和函授学校,也是这一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例如,乌拉尔机器工厂开办了夜工学院,莫斯科李哈乔夫汽车工厂也开设了汽车设备制造专科夜校。这些措施可以使学生就地得到教师的辅导,不必在考试期间远路赶到其他城市去考试,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苏联有些高等夜校和函授学校已开始按新的教学程序工作。这种新的教学程序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三年级)是集中学习一般科学和技术知识;第二个阶段(四—六年级)专门学习专业。
苏联夜校和函授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大批干部。今年,俄罗斯联邦的高等夜校和函授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约七万名工程师、教师、农艺师和建筑工作者。乌克兰共和国今年制定了为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培养中等农业专家的十五年计划,而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过函授教育。在今后十五年内,乌克兰要培养农艺师、机械师和土壤改良工作者等四十万名。今年乌克兰的一百二十八所农业函授中等技术学校招收了一万三千名农村青年,这等于1959年农村青年参加函授学校学习的人数的两倍。


第7版()
专栏:兄弟国家新人新事

  志愿捐血者
在苏联滨海区斯巴斯基地方,居民们从广播中突然听到当地医院的一个紧急呼吁:“为了拯救垂危的病人,迫切需要曾经受到火伤的人的血液……。”
这时,在医院里,十三岁的男孩子维佳,正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着。他由于用汽油来点燃大茶炊,结果茶炊爆炸,使他受到严重的火伤。送到医院后,维佳一直昏迷不醒。大夫和护士积极抢救,片刻不离病床,但是一天半过去了,伤者的情况继续恶化。主治医师玛利茨卡雅断定,必须马上给病人输血,而且非要曾被烧伤过的人的血液不可。但是医院里找不到这种血,因此只好向广大居民请求帮助。
呼吁发出后不到一刻钟,第一批志愿输血者已经来到医院。
“马上抽我的血救小孩。”首先赶到医院的车站过磅员、共青团员格列楚克坚决地伸出手来。在他的脸上和手上,可以看到他童年时代烧伤的痕迹。
“我的血最合适不过了。我同维佳同年。”第六中学的学生尤拉·密特维杰夫向医生诉说。
“我也有一个小孩,我了解做母亲的心情,我也知道烧伤的严重性,所以我跑来捐血。”电话接线生玛丽雅·斯塔夫洛娃说。
在半小时内,已经有二十五人来到医院,其中有工人、集体农庄庄员、学生和家庭主妇。
维佳的情况终于逐渐好转了。那些舍己为人的苏维埃人的血液,拯救了这个男孩子的生命。
(叶)


第7版()
专栏:兄弟国家新人新事

  不怕困难的女医生
在苏联鄂霍次克海滨的古比雪夫集体渔场,人们把叶卡契林娜·帕吉迪舍娃称为“不怕困难的女医生”。她冒着风雪长途跋涉抢救病人的事迹,使很多人深受感动。
原来,在鄂霍次克海滨的大森林里,有着线路检查员的一幢孤零零的小房子。不幸,检查员的妻子,一个怀孕的妇女,忽然得了病,病情十分危急。但是,在十公里以内的地方,连一个人也没有,周围是一片大森林和冰封的、死寂的大海。
消息传到了区中心阿扬,区里决定用直升飞机运医生去。但是当时沿海气候极端恶劣,直升飞机不能起飞。
一两天的时间过去了,天气仍没有好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走路去。叶卡契林娜·帕吉迪舍娃自告奋勇,担当了这一任务。
这是一段四十七公里长的十分艰难的路程。这位四十五岁的妇女冒雪穿过山林、雪地和泛滥的溪水,徒步十七小时,直到第二天才到了海滨。当时病人已经失去了知觉。帕吉迪舍娃尽一切力量,终于挽救了那个年青妇女母子的生命。
为此,区党委会和区执委会给帕吉迪舍娃颁发了奖状。  (逸)


第7版()
专栏:

  加拿大舆论盛赞我国艺术团演出
  我艺术团在多伦多演出后到达渥太华
据新华社23日讯 渥太华消息:正在加拿大访问演出的中国艺术团,在结束了多伦多的访问演出后,19日到达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到车站欢迎的有苏联驻加拿大代办斯托乌尼科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外交使节以及加拿大朋友和当地华侨。
在到达的当晚,苏联大使馆举行盛大的招待会,欢迎中国艺术团全体人员。到会的有加拿大首都各界的一些著名人士,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许多国家驻加拿大的外交使节。
中国艺术团在多伦多的演出轰动了加拿大的这个工商文化中心。当地各家大报一致认为,演出是
“第一流的”、“了不起、无与伦比的”。加拿大最大的报纸“环球邮报”说,由于这些表演在我国主要的剧院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传统的优秀剧目,我们看到了完全新的戏剧天地。许多报纸盛赞“白蛇传”和“野猪林”的情节。这两出戏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观众中间很多人来自美国,其中也有华侨,他们怀着最大的兴趣观看了表演。布法罗的一位美国老太太在观看了表演以后感动得流了泪,她到后台向中国艺术家说,“我们是你们真正的朋友。”并且把自己的纪念品赠送给中国艺术家。
艺术团除了正式演出外,还为温尼泊儿童医院(北美最大的儿童医院)的患病儿童作了慰问演出。艺术团的这种慈爱举动得到加拿大报界的好评。
当地著名人士,包括曾经访问过中国的邓肯先生、戈登先生、费尔利夫人等都在自己家里为艺术团举行了热情的招待会。此外,艺术团还同当地的文化和艺术界著名人士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参加了当地的加拿大籍乌克兰人联合会为艺术团举行的有五百人参加的盛大宴会以及华侨为艺术团举行的宴会。


第7版()
专栏:

  波兰科学院代表团启程来我国访问
新华社华沙23日电 以波兰科学院长科塔宾斯基为首的由四人组成的波兰科学院代表团今天中午乘飞机前往中国访问。波兰科学院负责人员和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曾到机场为代表团送行。


第7版()
专栏:苏联通讯

  在被征服的荒地上
  杨福田
用人的劳动把古老的荒地从世世代代的沉睡中唤醒,使它为共产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这是苏联千百万农业垦荒者近年来为增加粮食生产而提出的战斗口号。最近,我们访问了苏联哈萨克北部垦荒区——库斯坦奈州,在这里,我们看到人们征服荒地的理想已经成为现实,人们的勤奋劳动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富饶的谷仓
我们乘坐汽车,迎着秋日的晨曦,在库斯坦奈州一望无垠的田野间前进,宛如驾着一艘快艇航行在雄浑浩瀚的金色海洋中。极目远望,一片片长着丰茂的麦子和高大的玉蜀黍的田地,从道路两旁一直伸展到远方的天际,其间均匀地散布着一条条狭长的防风林带,联合收割机轰鸣着往来奔驰……,我们的汽车不时从一座座崭新的房屋旁边驶过。面对着这一派充满生气的农村景象,真难相信这里不久前还是杂草丛生、渺无人烟的荒野。
库斯坦奈州在哈萨克共和国的北部,面积有十九万七千平方公里。这个州的北部是黑土地带,中部为土壤肥美的草原,在极南部是灰土壤的半沙漠地带。由于北部地区土壤肥沃,所以全州的春小麦、黑麦、粟、燕麦等谷物耕作业主要是集中在这里。但是,在1954年大规模开垦荒地之前,就是在这土质良好的北部,耕地面积也很有限。六年来,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荒地的面貌,把库斯坦奈州变成了哈萨克的一个极其富饶的谷仓。由于大力开垦荒地的结果,全州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三倍多。在过去四年中,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已经向国家交售了五亿六千五百万普特的谷物,比以前的四年增加了七倍多。
库斯坦奈州农业管理局负责人向我们介绍说,虽然今年的气候条件很不好,但是全州仍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四百七十二万八千公顷土地面积的播种工作,其中谷物播种面积为四百三十三万七千公顷,玉蜀黍约占三十万公顷。今年每公顷谷物的平均产量可望从去年的九点六公担增长到十五公担到十七公担,这使得库斯坦奈州完全有可能在今年就达到七年计划最后一年的谷物生产水平,即收获将不少于三亿一千万普特的谷物,并且将向国家交售二亿五千万普特的粮食,而不是年初提出的一亿九千万普特。为了及时地完成收获工作,今年也大大增加了农业机械。目前在田野上参加收获的有二万多台联合收割机和三万多台其他农业机器。在人力方面,有来自其它州和共和国的一万多名联合收割机手、一万二千多名拖拉机手和一万三千多名农业机械学校的毕业生在这里帮助收割。
征服“第二个荒地”
大片的土地和产量丰富的饲料作物,为在垦荒区大力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可能。这里的人们骄傲地把发展这种经营部门称作征服“第二个荒地”。到今年年底,全州牛的头数将增至四十四万头,猪——十五万头,羊——一百三十万头。全州今年保证向国家交售六万吨肉类、十一万五千吨牛奶和三千五百吨羊毛。为了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者今年提出的保证是,每个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牲畜都达到用多汁的和精制的饲料喂养,在州内建立三千个左右的小型饲料综合加工场,使五十万公顷的天然牧场得到灌溉。
同时,家禽饲养业也在迅速发展,到年底,全州的家禽数目将达到一百六十五万只。引起人们兴趣的是,味美肉肥的北京鸭也在这冬季酷寒的地区繁殖起来,我们在费德罗夫斯基国营农场参观这些“迁居者”时,农场场长对我们说,它们在这里早就生活得很习惯了。
伟大改造的参加者
“人们征服荒地,荒地锻炼人们”——这是我们同库斯坦奈州农业劳动者交谈时经常听到的一句振奋人心的话。它表达了人们战胜荒地的坚强意志,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待自己劳动的真挚情感和热爱。我们在短短几天的访问中就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生产热情充沛、劳动出色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们。
在费德罗夫斯基国营农场参观时,我们出乎意料地遇见了哈萨克著名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拖拉机生产队长鲁德斯科依,他是特地从几十公里以外的日阿科里斯基国营农场赶到这里欢迎我们的。这位目光炯炯、身体结实的三十一岁的荒地开拓者,一见面就同我们亲切地攀谈起来。从他的谦虚而热情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他是在七年前响应共青团的号召乘坐第一辆列车从乌克兰的基辅州来到了荒地上,当时他和他的生产队就在人迹罕到的荒野上搭起帐篷,开始了征服荒地的斗争。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冬季,他和同志们仍然冒着草原暴风雪的袭击,顽强地坚持了工作。在第一年,这个生产队就开垦了二万公顷荒地,第二年又开垦了五万公顷,因此这个生产队成了哈萨克最好的农业劳动集体之一。1956年,由于他领导的生产队获得了极高的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国家授予他以“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几年来,他的生产队不仅在劳动方面成绩卓著,而且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也为其它队树立了榜样,因而在今年争得了“共产主义劳动队”的称号。他告诉我们,他学习苏联著名女工加干诺娃带落后赶先进的作法,最近已经到一个落后的生产队去了。当我们问起鲁德斯科依是什么力量鼓舞他在劳动和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时,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当你意识到你是一个祖国伟大改造的参加者时,就会产生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把工作作好。”
强大的工业基地
到库斯坦奈州访问的人,都要去参观正在建设中的全苏最大的铁矿企业之一——索科洛夫斯科—萨尔科斯基铁矿联合企业的。
库斯坦奈州不仅是富饶的谷仓,而且在近年来已经成为苏联的一个强大的工业基地。在这里的地下发现了极其丰富的矿藏,特别是铁矿。谈到铁矿的发现过程是饶有趣味的。1954年,一个姓苏尔加诺夫的普通民航机驾驶员,一天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到达了库斯坦奈州北部托博尔河附近草原的上空,突然他发觉航空仪器失灵,罗盘的指针转起圈来,他立即把这一地区标记在航图上。随后地质学家们肯定了苏尔加诺夫关于在这一地区蕴藏有铁矿的假设。于是政府派遣了一个专门的地质考查队来到这里。考查队经过周密的勘探,确定在驾驶员指出的地方蕴藏有极其丰富的铁矿,并且是全苏和欧洲最大的铁矿之一,其蕴藏量不亚于著名的库尔斯克地质异常区的铁矿蕴藏量。同时,矿层同地面之间的平均距离只有八十米,这就使得有可能采用露天开采的方法。
1955年,索科洛夫斯科—萨尔科斯基铁矿联合企业开始在托博尔河的左岸动工兴建,企业的第一期工程——年产能力为五万吨的索科洛夫斯基铁矿已经按期在1959年投入生产。我们在这里参观时看到,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用最新式的机器装备起来的,强大的电动开采机把矿石采下后,由电气机车牵引的自动卸车运到附近的选矿场。联合企业的总工程师库辛巴耶夫告诉我们说,在选矿场经过加工的矿石含铁量达到60%左右。他说,矿工和建筑工人们已经保证要提前两年于1965年使整个联合企业的工程投入生产,那时联合企业的年产量将达到二千六百五十万吨。
随着索科洛夫斯科—萨尔科斯基铁矿联合企业的建立,一座崭新的矿工城——鲁德内依已经在托博尔河岸诞生,这里修建了大批设备完善的住宅以及学校、电影院和医院等。目前这一城市已经有五万多人口。
在库斯坦奈州已经发现和正在开发丰富的煤矿,大量的煤矿和铁矿资源,使得有可能在未来的年代中在库斯坦奈州和哈萨克斯坦其它地区建立起强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的化学和机器制造企业。现在,这里的人们已经把库斯坦奈州称作未来的“哈萨克的乌拉尔”了。(附图片)
哈萨克斯坦库斯坦奈州维克托罗夫国营农场五年前还是一片荒凉的草原,今天已经出现了一大片金色的麦海。
塔斯社稿(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