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川沙县建立“食堂日”制度
干部包干领导,七天到食堂工作一天;加强政治领导,炊事员干劲更足,抽出一千人参加农业生产,普遍实行计划用粮,家底生产迅速发展。
林县组织社员参加食堂管理,计划用粮贯彻全年
本报上海27日电 上海市川沙县实行了“食堂日”制度。各级干部在深入生产第一线的同时,狠抓生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全县食堂越办越好,社员生产热情更加高涨。
这个县的“食堂日”制度,是干部在执行“二五制”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五天中,留出一天分头到全县一千三百多个食堂工作。县委和公社党委并把每个干部所包的食堂办得好坏,作为鉴定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
川沙县的食堂历来办得较好,实行定人、定期、定食堂的办法后,食堂工作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食堂家底更加充实,菜田迅速由五千八百亩增加到一万多亩;食堂养的猪鸡鸭鱼分别增加10%以上。与此同时,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得到进一步的贯彻,食堂的经营管理制度也更加完善。
最近期间,这个县的广大社员正紧张地从事秋田管理。为了争取秋粮高产,全县经过安排,又从近五千个食堂工作人员中调出了一千一百人去支援农业。县委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把食堂办得更好,而办好食堂的关键是干部重视,经常深入食堂,抓深抓细。这个县从今年5月底实行“二五制”以后,就有一些公社干部每月划出两天或每周划出一天具体抓食堂,并使得那些食堂一般都办得比较出色。县委认为,这种做法保证干部既能领导“前方”战斗,又能抓好
“后勤”工作,丰富了“二五”制内容。在广泛征求公社党委意见之后,县委确定建立“食堂日”制度。
干部定期深入食堂,使党的政策可以更快地和群众见面。前一时期在贯彻食堂计划用粮中,有一百一十个食堂没有建立起制度。“食堂日”制度实行以后,包食堂的干部和小队长、炊事员共同商量,向他们讲明计划用粮的意义,又协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于是,这些食堂的计划用粮制度就迅速建立起来。为了增加食堂蔬菜供应,保证社员吃饱吃好,县委曾号召大种蔬菜。各级干部在“食堂日”这天就和小队干部、炊事员一起制订种菜计划,并一起动手种菜。孙小桥公社党委书记丁明法到他所包的蔡家生产队中心食堂,同小队长、蔬菜种植专业组长、炊事员一起算细账、排茬口,确定在早稻收割后,三麦下种前的间隙里,利用大田抢种一熟蔬菜,并且总结了蔬菜高产经验。这个食堂原有的四片菜地,蔬菜品种和下种期都相同,但是有七亩八分菜地,5月份以来每天收菜五百斤左右,但另有八亩地每天收菜不到一百斤。丁明法和基层干部、炊事员研究后,发现主要原因是蔬菜专业组没有实行责任制。推行“三包一奖”制后,这个食堂不仅原有菜地全部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扩大了菜地。由于干部人人抓食堂,每人都有来自群众的第一手材料,研究食堂工作时,出现了人人有情况、个个有主意的新气象。
各级干部定期深入食堂,大大加强了食堂的政治思想工作。同时由于大批干部和炊事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各食堂的工作人员都深切感到党对食堂的重视,工作更加积极、热情。许多公社炊事员动脑筋,想办法,提高饭菜质量;在早稻抢收、后作稻抢种中,他们纷纷送茶送饭到田头,受到社员欢迎。黄楼公社党委书记王华亭在
“食堂日”到栏杆生产队第四、五小队联合食堂劳动时,炊事员积极提出许多建议和办法。这个食堂原来的锅灶是老式的,每天要烧柴草六百斤以上,经过共同研究,炊事员不辞辛苦,连夜和党委书记一起建造“小口回风保温灶”,每天烧柴节约一半以上。北蔡公社党委副书记单加兴定期到陈桥生产队中心食堂劳动后,帮助炊事员建立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炊事员提高了思想认识,工作更加积极。
本报郑州27日电 河南省林县认真坚持实行计划用粮,节约用粮,两年如一日,全县86%以上的公共食堂不仅保证了社员吃饱吃好,而且都有了节余粮。绝大部分社队也都有了一定数量的储备粮。
林县县委在广泛进行了节约光荣、计划用粮的思想教育基础上,像抓生产一样地狠抓生活,发动社员制订计划。这个县的食堂除了根据国家规定的粮食标准,按季按月订出用粮计划以外,都普遍推行了以十日饭表为中心的小段生活安排。根据农活忙闲,在饭表上都按天按顿规定了准备多少粮食、蔬菜和油盐,烧多少煤柴。这种饭表每月8、18、28日由食堂管理委员会和社员代表一起,在检查总结前十天饭表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经过社员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这个办法不仅大大加强了食堂工作的计划性,而且丰富了食堂民主管理的内容。推行十日饭表制的好处主要是:一、由于在制订饭表时,能够充分发动群众讨论,大大加强了食堂的民主管理。全县各食堂普遍实行了十日饭表制,都做到了账目旬清月结,按时公布。二、能根据农事忙闲和气候变化,灵活地安排和调剂生活,做到天天顿顿有打算,有利于计划用粮与节约用粮。三、可以做到“三蹬底”:领导有底,能随时查考食堂超吃或节约;管理员、炊事员有底,今天吃啥饭,明天吃啥饭,能早作准备,加强工作计划性;群众有底,可以更好地主动安排自己的生活。全县由于实行了十日饭表制,有93%的农户都订了节约用粮计划。四、能进一步加强食堂安排副食品和燃料的计划性,促进以蔬菜为中心的家底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食堂因为实行饭表制,按天按顿规定了吃菜的数量,都大种蔬菜。现在全县食堂一般每人平均有菜地三分。(附图片)
福建长乐县县委书记、县长延国和(右)率领全县财贸干部,到各公社帮助办好食堂。这是他和食堂工作人员一起,边劳动边研究办好食堂的措施 新华社记者 侯民杰摄


第5版()
专栏:

提早准备一早百早 一步主动步步主动
山东大力准备种麦工作
河南偃师岳滩大队总结小麦丰产经验指导秋种
本报济南27日电 全国主要产麦区之一的山东省,根据一早百早的精神,大力进行秋种准备工作。
山东今年获得小麦丰产地区的主要经验有: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深耕深翻;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播前浇水,施足底肥。具体措施在于抓以下六点:(一)适时早种是保证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今年要求早茬麦在秋分前播完;中茬麦在寒露前播完,剩下的少数晚茬麦也要在霜降前播完。(二)抓紧当前雨季,利用一切水库、塘坝、坑湾,大量蓄水,以保证充足的播种用水。(三)秋收开始,即因地制宜地进行深翻,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四)坚决消灭白茬下种。目前,各地正大积栏圈肥、土杂肥,大造土化肥,大沤草绿肥,大攒人粪尿,大捞海腥肥。(五)全省正普遍采取措施准备良种。(六)全省各地都制订了消灭点种、墩播和改变使用宽行两腿耧的措施。据8月10日统计:全省已制造、修理各种密植耧、条播机三万一千六百零三部。为了提高效率,保证播种质量,各地正在大力开办扶耧手训练班,8月底以前即可训练二十万人。
据新华社讯 河南省偃师县翟镇公社岳滩大队已于8月上旬在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了一个小麦增产指导部,开始了秋季种麦的准备工作。
岳滩大队是偃师县著名的小麦丰产队,种麦有丰富的经验。这次他们发动群众研究丰产田能不能再增产和低产田低产的主要原因,寻找小麦增产的规律。全队分二十一个小组,对今年的丰产方、一般田、粘土、沙土等不同类型麦田的收获情况作了较充分的研究和讨论,总结了三条主要经验:一条是人的增产思想,一条是小麦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一条是不同的自然条件。他们发现有些一般田、低产田土质条件并不坏,由于缺乏增产思想,种得马虎,一些可以办到的措施也没有办到,种得迟,苗不全是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他们发现适时提早播种和种好,保证全苗,是保证小麦健全发育的关键。既要早种,又要防止小麦返青前在越冬期间生长过旺,为此他们又根据偃师的气候特点,研究了各种不同麦田的适宜播种期。他们决定:秋分应种高山,寒露应种平川,霜降应种完河滩地。沙土地和碱地要种早,容易出全苗,丰产田掌握在霜降麦苗出土就可以了,不宜种得过早,以免冬旺。
根据今年收得最好的丰产田也还有缺苗现象,管理上容易发生施肥不当:氮肥多、磷钾肥少造成倒伏。为此,他们肯定丰产田管理上还须进一步改进,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根据总结,岳滩大队已于8月上旬展开了七个方面的秋种准备工作:一、为进一步作好思想准备,岳滩大队小麦增产指挥部已经召开了一次万人动员大会,号召准备种麦,争取明年拿到更多夏粮;号召全队为秋熟作物浇水、中耕,促使早收,保证小麦适时播种。每个生产队也进行了查劳力,查工具,查肥料等工作。二、规划和准备种麦的耕地。为了使丰产方的小麦生长一致,岳滩大队还对现在种着谷子、玉米、红薯等准备种麦的地进行检查,测定了每块地含氮、磷、钾三要素的含量,然后确定施用什么肥料。三、根据施肥要求准备肥料。四、检查和翻晒麦种。五、按需要提前赶制种麦工具。六、积极准备今年麦地全部机耕,以便腾出劳力保证种好种细。七、训练小麦技术人员。现在,岳滩大队各生产队都建立了技术研究小组,正在根据大队印发的小麦丰产经验小册子,进一步研究培育小麦的科学技术。


第5版()
专栏:

查面积 查管理 查领导
吉林开展秋菜生产大检查
本报长春27日电 吉林省各地在超额完成秋菜播种计划的基础上,正全面进行秋菜生产大检查,并普遍掀起秋菜田间管理高潮。
为了管理好今年的秋菜,各地针对今年秋菜面积大,新开地、麦茬地多,阴雨天多等特点,要求做到三早(早间苗、早定苗、早预防病虫害)、二及时(及时铲趟、及时追肥)。
因此,全省于8月中旬展开秋菜生产大检查。检查播种面积、田间管理、生产组织、市场供应、物资准备、工具改革、组织领导等七项。通过深入检查,已把秋菜田间管理推向高潮。全省早播秋菜已基本结束头遍铲趟和间苗工作。长春市郊二遍铲趟已达秋菜面积35%,并有一千多公顷追了肥。吉林市郊区已铲出秋菜四千多公顷,间苗一千七百公顷,追肥和打药共二千五百多公顷。部分受涝地区,正积极挖沟排水和移苗、补种。
今年各地十分强调细致管理秋菜,争取高产多收。双阳县为了管理好秋菜,普遍实行了固定领导、组织专业小组,并实行定任务、定产量、定报酬。全县共建立一千多个专业组八千多人,目前正铲趟二遍。长春市郊城西公社采取“补、间、铲、趟、防、追‘一条龙’作业”方法,提高了秋菜管理水平。这个公社的城西管理区根据秋菜出土后容易遭受虫害的经验,各生产队都抽调一批老农,天天会诊、夜夜巡逻,发现害虫,就地捕灭,保证了秋菜不受虫害。


第5版()
专栏:

秋菜必须管好
本报评论员
今年,全国广大城乡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大种特种秋季蔬菜。菜田面积扩大了,种植秋季蔬菜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我国蔬菜战线的形势是空前的好。
把秋菜种好,这仅仅是给秋菜的丰收开了一个头。结果到底如何,还要看今后几十天的工作。蔬菜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作物,特别需要精心管理,有些种菜新手不懂技术怎么办?新增加的许多菜田,水、肥到底够不够?蔬菜鲜嫩多汁,最容易遭受病虫、霜冻的危害,治虫药械和防霜工作准备好了没有?凡此种种,都是蔬菜生产大发展中必然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呢?我们认为,只要像种菜时候一样地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这些问题都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解决这些问题,最要紧的一条,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像抓“种”一样地把“管”抓起来。辽宁阜新市郊区清河门公社党委看到今年秋菜种的早、种的多、新菜田多、密植的又多,把菜田管理放在重要地位。他们不仅集中了两千五百多名劳动力管理菜田,还发动一千三百多名学生、五百多名辅助劳力参加管理菜田。这样,劳力问题就解决了。他们开展红旗评比竞赛,普遍推广了定地段、定任务、定时间、定报酬的四定办法,逐块检查,随查随补,三天工夫,把缺苗二成的一百四十垧菜地全部补上。宁夏银川市红花公社民乐大队今年种了许多秋菜,但是技术骨干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每个生产小队组成一两个蔬菜专业组,选派一两名有种菜经验的社员担任组长,实行专业管理;还发动社员跟老菜农、技术员一起,讨论制订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社员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学习了间苗、淌水、追肥、锄草、防治病虫等技术。这都是依靠群众解决问题的办法,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充分地自觉地运用这种办法,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冬春吃菜靠一秋”,秋菜生产是关系全国广大城乡人民冬春两季生活的一件大事。目前,全国已经掀起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高潮,管好秋菜,应该成为当前大办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任何地区种好蔬菜,都有利于安排群众生活,进一步办好公共食堂。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地区,更应该种好蔬菜,节粮备荒。“立秋”过了,正是蔬菜管理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十分重视这件事情,作到种一亩管一亩,种一畦管一畦,一管到底,善始善终,保证秋菜亩亩增产,块块丰收。(附图片)
上图 浙江黄岩县澄江人民公社汇江生产队利用空闲地扩种、套种蔬菜获得了很好的收成 新华社记者 沈楚白摄
下图 天津水利局干部带头、人人动手,开辟了五十多亩园田,种了茄子、西红柿等二十多种蔬菜。现在已经收菜四十多万斤,除自给外,还供应了市场七千多斤,这是职工们在收摘茄子
新华社记者 陈锡珍摄


第5版()
专栏:广东通讯

抓好生产搞好生活的食堂
中共韶关地委工作组对翁源县江尾公社梁屋食堂的调查报告
编者按:广东翁源县江尾公社梁屋食堂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
梁屋食堂的经验表明:搞好集体生产是办好公共食堂的物质基础,而办好公共食堂又必然要反过来成为促进集体生产的重要保证。
梁屋食堂的同志们深深认识到这一点,坚持了组织集体生活的正确道路和阶级路线,坚持政治挂帅搞好食堂生产,把社员的生活安排得很好。不仅做到吃饱吃好,而且连做鞋用的麻、社员吸的烟、孕妇用的姜都安排得很妥善。仅去年出售食堂的多余产品就使每人平均分到九元多的零用钱。食堂办好了,社员兴高采烈,生产热情大为高涨。因而连年来全队生产搞得很好,一直是生产的上游队。
办好公共食堂的关键在于干部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工作方法与工作作风。这是为梁屋食堂证明了的又一条基本经验。那里的干部深入“四同”,发扬民主,带头劳动,全心全意办好食堂,而自己又如此地大公无私,艰苦朴素。因此,在他们的影响下,社员爱食堂如爱家的思想蔚然成风,在人们的精神面貌和人与人的关系中引起了深刻的变化。
食堂办得好 生产干劲高
广东翁源县江尾公社梁屋食堂是一个红旗食堂。这个食堂是在1955年春常年互助组的基础上办起来的。公社化后转为常年食堂。五年多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他们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依靠贫农和下中农,把这个食堂由小到大,越办越好,越办越巩固。食堂经济雄厚,副食品丰富,社员吃得饱,吃得好;食堂经济收入较多,不但解决了油盐钱,同时还发给社员一部分零用钱。因为食堂办得好,社员都自觉地把自留地交给了食堂经营,使食堂经济进一步有了发展。社员个个心情舒畅,热爱食堂。自从转为常年食堂后,全队三十六户一百六十四人,没有一个社员退伙,大家都感到食堂就是自己的温暖家庭。由于食堂办得好,对社员生活安排得好,社员一心一意搞生产,干劲持久不衰,因此,梁屋小队连年获得丰收。1956年,这个生产队还是一个缺粮队,全年稻谷产量六万多斤,当年由国家统销粮食一万二千斤;1958年全年稻谷总产量达九万六千斤,开始由缺粮队变为余粮队,向国家出售余粮二万多斤;1959年超额完成了大队下达的包产任务,受到了大队的表扬,得到了五百三十元奖金,评为公社和大队的上游包产队。今年夏粮又获得了丰收,一季便可出售余粮四万斤。
蔬菜吃不完 猪肥鸡鸭多
梁屋食堂办得出色,首先是食堂生产搞得出色,在搞好食堂生产的基础上,搞好了食堂管理。这个食堂的蔬菜种得好,猪养得好,鸡鸭鹅养得好,食油问题解决得好。菜、猪、鸡、鸭、鹅等除全部自给外,还给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以种菜来说,食堂共种有十三亩多,平均每人有八厘菜地,安排三个半劳动力负责管理。由于勤管理、巧安排,十多种鲜瓜时菜,一年四季吃不完,平均一人一天有二斤菜。现在可以吃到的蔬菜有八种之多,既可以吃到苋菜、通心菜、麦菜等粗菜,也可吃到茄子、辣椒、韭菜、黄瓜、豆角等细菜。除鲜菜全部自给,并制了不少咸菜、干菜;食堂还把多余的蔬菜供应给别的公社和墟镇、工矿。去年出售的蔬菜共收入一千五百二十元。
食堂的畜牧业生产也蓬勃发展。去年一年养猪八十头,平均一户二头多;鸡、鸭、鹅四百二十六只,兔子一百只,蜜蜂二箱。食堂的畜牧业生产除全部解决自己的肉食需要外,全年出售给国家肉猪四十三头,平均每户一头多,超额70%完成了国家派购任务。全年出售给国家鸡鸭一百七十只,平均每户四点七只。今年的畜牧业生产又在去年六个项目的基础上发展到“十大养”(即养猪、鸡、家鸭、番鸭、鹅、兔、狗、猫、蜜蜂、鱼)。产品除食堂自给外,还准备出售给国家。
在食堂收入中,还拿出大部分来发给社员做零用钱。去年发给社员的零用钱,平均每人九元二角。
食堂除了管好伙食之外,还从各方面来关心社员的生活。如食堂种有小量的姜,每个产妇都可以得到照顾,领到十斤左右生姜;食堂种有小量黄麻,每个妇女发三斤,做鞋就不愁没线用了;食堂种有小量生烟,抽烟的社员去年每人分到了四斤烟。平时,食堂还特别给老人、病人、孕妇、产妇等准备一些特殊的食品。由于食堂无微不至地关心社员,体贴社员,社员都衷心地热爱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社员说:“食堂比我们自己想的还要周到。”
为了把社员的生活安排得更好,今年小队和食堂在完成大队分配的粮食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已开荒种下番薯二十多亩,计划再扩大到三十亩以上。另外,还利用五边地种上蕉芋、芋头、玉米等杂粮,在番薯地里间种了大量眉豆。收入的粮食和油料都供给食堂用。
食堂环境美 开会又学习
梁屋食堂在梁屋村旁小坡上的一幢新房子里。它是1958年公社化时社员苦战几昼夜亲手盖起来的。环境十分幽美,前面是一片浓绿的沙梨园,不远是一条小河。食堂里面布置得整齐清洁。社员十分喜欢这个食堂,除了一天三餐在这里吃饭外,休息、乘凉也多在食堂,晚上讨论问题、学文化、讲时事、读报纸、文娱活动等都在食堂进行。这里既是食堂,又是课堂;既是会场,又是文娱场。每当课余饭后,幼儿园的几十个孩子,喜欢在这里唱歌、跳舞;老年人捋须摇扇讲故事,论古说今,使这个大家庭显得十分欢乐融洽。
食堂办得好 全靠党领导
梁屋食堂从发展到巩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论底子,这个生产小队的自然条件不好,有近四成的田地是缺水的“望天田”,过去产量很低,每年要由国家统销一万二千斤粮食。社员的收入水平也不高,在高级社时,有70%的社员是超支户。这里坝地很少,原来种植的蔬菜品种不多,只有麦菜、苋菜、通心菜等几种粗菜,而且数量也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把食堂办得这样出色,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了许多曲折的斗争和艰苦的工作的结果。1958年秋,这个食堂由二十多户社员的食堂成为全队社员都参加的食堂。一部分上中农参加后犹豫不决。上中农梁典生说:“我一家十二口人,还经常争争吵吵闹分家,想把一百多人合在一起,没有这样的本事。”当时在公社化的高潮中,这部分上中农虽然勉强随大流参加了食堂,却是“身在食堂,心在家”,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趁机会闹起来。去年春季,实行分级管理时,这部分人就钻空子要搞“食堂下放”。当时小队领导为了把食堂坚持下去,第一条措施就是强调政治挂帅,依靠贫农、下中农,同部分上中农的动摇思想开展斗争。当时总支委员、小队长梁远成提出:“就是留下十户八户贫农,也要坚持办下去。”他的决心得到了全队贫农和下中农的支持。在全队开展了一场“要不要办好食堂”的大辩论,把当时那股歪风顶了回去。小队领导接受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加强了领导,成立了包括大队副支书(分工驻小队)和党员小队长共七人的食堂管理委员会,并挑选出贫农、下中农积极分子来担任食堂工作。
要真正显示食堂的优越性,必须突出抓好生产,抓好生活,建立食堂家底,使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都赶上和超过上中农水平,才能使食堂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梁屋食堂就是因为生产搞得突出,在生活上和生产上已经大大超过了上中农的水平,因此原来动摇不定的上中农梁典生,也看到食堂好,表示再不动摇了。
干部领导好 民主管理强
梁屋食堂能够办得这样出色,和这里干部的优良作风是分不开的。总支委员兼小队长梁远成同志不但深入食堂当炊事员,而且经常倾听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食堂工作。小队的其他干部和党员,也善于走群众路线,听取群众的意见,并且千方百计来满足这些要求。开初,食堂的饭菜比较单调,他们就在计划用粮的原则下,按照社员的需要,做到每餐有干有稀,任由社员选择。由于食堂的蔬菜种多了,猪多了,饭食不断得到改进。
发扬民主、实行民主管理,这是梁屋食堂办得好的又一条重要经验。在几年来办食堂的过程中,他们逐步建立了一套民主管理食堂的制度。例如,在财务管理方面,十天一小结,每月一公布账目,从办食堂到现在账目都清清楚楚。在粮食管理方面,真正做到粮食指标到户,食堂统一保管,吃多吃少完全由社员自己掌握,节余归社员自己。食堂以户为单位将各户的姓名列在黑板上,每餐愿意吃多少饭,多少粥,自己填写在空格里,炊事员便按照数量做饭。这样,每餐吃什么,吃多少,都做到完全符合社员的心意,同时还可以节约粮食。今年上半年全队节余粮食的就有二十七户,共节余粮食五百九十一斤。在食堂资金的开支方面,他们也订出了批准权限,规定凡超过五十元的开支,要经社员大会批准;十元至五十元的开支要经代表会批准;五至十元的开支,要经管委会批准;五元以下的由队长批准。
心心向集体 人人为大家
食堂办好之后,生产生活面貌大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在大改变。热爱公社,热爱食堂,热爱集体的思想正在成长。例如社员原来都有一些自留地,但由于食堂种的菜比私人种的更好、更多,食堂的猪比私人的养得更好、更多,食堂把大家的生产和生活都安排得妥妥贴贴,十分周到,生产和生活都已超过了上中农水平。因此,社员感到自己经营自留地,不但不能比食堂好,反而每天还要花很多时间。从去年8月份开始,大家便自动把自留地全部交给食堂经营,全体社员都一心一意为集体生产。
心心向集体、人人为大家的新思想也正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社员在田里拾到的番薯,小孩们捉到鱼虾、捡到柴火,都自觉地交给食堂支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