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所有的厂矿、公社、机关、学校、部队,都要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节约活的劳动和节约粮食、棉布、钢铁、煤炭,爱护机器工具,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物资。我们不仅要勤俭建国、勤俭办厂、勤俭办社,而且要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我们要通过这次运动,在全国人民中进一步养成以艰苦朴素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风气。 
——摘自本报“立即开展一个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社论


第4版()
专栏:

四川广安县石桥公社干部勤俭节约成风气
李玉福以身作则和社员同甘共苦
据新华社成都19日电 四川广安县石桥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李玉福,处处克勤克俭,领导群众坚持勤俭办社。现在在全社干部、群众中已形成了以勤俭朴素为光荣、以奢侈浪费为耻辱的优良风气。最近,中共南充地委号召广大干部向李玉福学习。
李玉福是在1958年石桥公社刚建立时,到这里担任党委书记职务的。那时,有的干部认为建立了公社,经济力量雄厚了,办事应该“大方”些,不必再“小手小脚,斤斤计较”。因此,主张修新办公楼、建大礼堂;有的建议花一万多元修饲养场。李玉福很重视这些情况,立即在党委会上提出讨论,讨论结果认为这是不符合勤俭办社方针的,决定不办。接着,就在干部中辩论这样的问题:“这样办合不合勤俭办社的方针?对生产有没有好处?”。在辩论中,李玉福反复向干部说明:勤俭节约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十分重要,讲排场、闹阔气不仅对发展生产极其不利,并且会严重脱离群众。同时,他还引导大家细算节约开支能增产多少粮食的账,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影响大家。他带头搬砂筑墙,和大家一起把一幢破烂的民房整修成办公室,并因陋就简地修好了一个能养五百多头猪的饲养场。石桥公社一些干部的铺张浪费思想,因而及时得到纠正。
在李玉福艰苦朴素作风的影响下,石桥公社做到了因陋就简,少花钱多办事,处处都精打细算。近两年,公社生产大发展,行政管理费用却反而大大减少,仅去年一年就比规定指标节约了三百六十多元。
石桥公社不仅节约行政管理费用,生产开支也力求节省。李玉福经常教育干部,要尽一切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今年春天,社里养蚕数量增加很多,需要新制三万多件工具。李玉福就要求各管理区组织竹器生产小组,发动社员赶制工具,仅半个月时间就把需用工具都制了出来,为公社节约了一万多元资金。根据这一经验,现在,各管理区农副业生产所需的箩筐、围席、戽斗等许多工具农具,都作到自产自用,不向外购买,为公社节约了很大一笔开支。往年,购买肥料是生产费用中最大的一项开支。李玉福认为,要降低生产成本,必须解决肥料问题。于是,一面带领群众大积大造肥料,一面通过组织发动群众,在公社和管理区都开办了土化肥厂,生产了大批肥料,既节约了资金,又解决了缺肥的困难,这样就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李玉福到石桥公社以来,处处以身作则,吃苦在先,享福在后,一直坚持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他总是一边检查生产,一边参加生产,走到那里,就在那里和社员一起劳动。他每月做的劳动日在二十个以上。公社的会议一般都到管理区和生产队召开,结合生产进行研究。在党的教育和李玉福的影响下,石桥公社的干部都养成了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
由于在以李玉福为首的公社党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了勤俭办社的方针,石桥公社已经改变了过去长期落后的面貌。1959年,仅行政管理费用就减少10%以上,为公社节约了大批资金。(附图片)
江苏省常熟县西张公社第六大队支部书记徐俊生(前)和社员在一起盖水车,避免风雨侵蚀 新华社记者 鲍春光、古平摄


第4版()
专栏:

增加生产 厉行节约 减少开支
忻城县级机关勤俭过日子
据新华社南宁19日电 广西忻城县直属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的干部,克勤克俭,厉行增产节约,半年来节约了经费开支十二万多元。
中共忻城县委根据“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今年初就号召县直属机关干部和企业单位的职工,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尽量多生产主副食品。县委的这个号召受到了直属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六百三十多名干部的热烈响应。今年春季,留驻机关的三百一十五名干部在中共县委第一书记袁邦殿率领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垦荒地,种玉米、早稻等粮食作物五百六十六亩,毛豆、木茹、木豆、红茹等五千七百八十二亩,油料作物二百九十三亩。现在,已经收获的早稻和早玉米共有八万七千六百多斤,可供所有干部吃四个多月;收获的早花生可榨油一千三百多斤,够全体干部吃八个月。在已经收获的土地上,又种下晚玉米、秋红茹、晚稻共七百七十五点七亩。各单位还大力养猪养鱼,繁殖鸡鸭,现在共有存栏猪五百一十四头、鸡鸭二千五百五十三只、鱼十二万尾。各单位并充分利用屋边、沟边、路边的小块空地,大种瓜菜。
在增加生产的同时,各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还厉行节约,减少经费开支。县兵役局上半年自己造猪栏、自己挖煤、运煤,节约开支八百六十元。县设的四所农业中学在开办时师生一齐动手,自己砍伐木料,自己制造桌椅,砖瓦、石灰都是自己烧的,共节约经费一万六千元。据各直属单位统计,上半年共节约经费(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在内)十二万三千六百多元。
忻城县直属机关在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中,十分注意贯彻工作、生产两不误和劳逸结合的原则。他们一般利用晚饭后的休息时间,以小单位进行生产。在抢农业季节的情况下,他们就采取短期突击的办法,以一两天时间完成生产任务,然后照常办公、学习。


第4版()
专栏:

为下学期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作好准备
武汉积极培训中小学教师
新华社武汉19日电 武汉市教育部门采取多种办法积极培训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现在,全市绝大多数的中、小学教师正在利用暑期一部分时间进修备课,为下学期开展教学改革作准备。
从下学期开始,武汉市将有一些学校试行新学制,采用新教材;暂不试行新学制的学校,也将对原有教学内容作修改、补充,以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迫切需要补充师资力量和提高在职教师水平。因此,从今春开始,各级党组织和教育部门采取了多种办法培训和提高中、小学教师,以适应教育工作发展、提高的需要。市内各个师范院校都根据需要,有计划地为各学校培训师资。各校还根据长期培养和短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举办了各种短期训练班,分科、分期地培养师资。为了培训外语教师,各师范院校和各区的教育部门举办了外语短期训练班,专门培训中、小学的外语教师。
武汉市教育部门特别注意在职教师的提高工作。市、区两级的教师进修学院,都根据“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别举办各科进修班,吸收了数千名中、小学教师学习。许多学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教师业余研究活动。武汉市第一中学数学教研组为了迎接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从上学期起就坚持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的新知识。各个教育部门和学校还举办多种新科学技术报告会、座谈会和参观活动,帮助教师了解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扩大知识领域,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市、区专门为中、小学教师举办了广播进修学校、函授班和各科讲座,有上万名教师参加了学习,对提高教师水平也起了积极作用。
在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中,武汉市各学校、各部门发挥了共产主义协作精神,许多高等学校和师范学校都热情地参加了这一工作。有的高等学校组织师生成立了讲师团到各地巡回讲学,有的部门成立了工作组,深入到各个学校里同教师们一起备课,一起研究,细致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第4版()
专栏:

勤俭的人们
精打细算用口粮
湖北省应山县余店人民公社合作管理区红光第十队生产队长汪大英,是一个勤俭过日子的好当家人。她不仅自己带头节约用粮,而且还经常深入到食堂、菜园和面粉加工厂,帮助制订节约用粮计划。
麦子丰收后,汪妈妈召集全家大大小小十一人开了个家庭座谈会,个个订了节约用粮计划,6月上旬就节约了七斤多面粉。在汪妈妈的影响下,全食堂的一百多个人,都自动订了节约用粮计划。同院的傅本树家里,过去吃粮没有计划,不精打细算,这次汪妈妈帮助他家安排好了生活,使粮食按定量够吃有余。
汪妈妈非常关心食堂和面粉加工厂的工作,亲自深入食堂协助炊事员订好用粮计划。她发现面粉加工厂出粉率低,就找工人一起研究,把小麦多磨两遍,结果每百斤小麦多出了四斤面粉。她还和炊事员一起种菜,使食堂的伙食越办越好。社员们常说:“汪妈妈真是个好当家人。”
用布处处都节约
人民解放军某炮兵分队,一贯坚持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在“大家动手,精打细算,炮要擦亮,布要节省,支援国家建设”的口号下,年年节约公用棉布。1958年节约擦炮用布100%,去年到现在又节约了86.6%。
战士的大炮和工人的机器一样,需要经常擦拭。但是怎样才能做到既把大炮擦好,又为国家节省布呢?早在1958年,部队党委专门组织战士们讨论了这个问题,经过发动群众,算细账,挖潜力,大家认为有过去的“老底子”再加上拣一些旧布,一年也用不完。于是,党委决定一年不向上级领擦炮布,号召大家“见布就拣,寸布必用”。
从这以后,官兵们拣旧布就成为风气,走到哪里拣到哪里,哪怕是一小块布也要拣回来。战士们还把每年穿破了的绒衣、绒裤、背心、袜子等脏布和擦炮用过的旧布,先放在土里埋两三天,散发油腻和臭味,然后再用碱水煮过洗净,分类保管,分类使用,经常晾晒,防止发霉。
战士们在擦炮的时候,按着擦炮布的新旧、大小,分类排队,各尽其用。所用过的布都是用了洗,洗了再用,有的布已经洗过四十次以上。用的时候是寸布不扔,大块用成小块,小块用成布条,布条再捆成刷子,用它擦拭大面的浮土。几年来,他们已经积存的新布三年也用不完。
“仓门上的铁锁”
“他是我们仓门上的一把铁锁”,人们这样称赞严清福同志。
严清福,是湖南石门县皂市公社桅市大队的财经委员,他爱社如爱家,一贯勤俭节约,廉洁奉公。两年来,他经手的账目,大大小小不下四、五百笔,全部有原始凭单可查,做到了账实相符。他平日生活俭朴,把公家的钱财看得比什么都重,一分半文不让,一草一木不丢。
老严对任何人都能坚持财经制度,不管是领导,还是自己的老婆孩子。去年,一个队干部因私事几次向他借二十来元公款,老严考虑到专款要专用,就婉言拒绝了。
去年10月,他的大儿子奉春结婚,需要用些钱,个别至亲为他出主意:“大队里的钱横直是从你手里过,暂时挪用一点,有什么要紧”,可是严清福同志并没有这样作。后来党总支书记知道了,连忙批准他预支了十五元钱,才给儿子办了喜事。


第4版()
专栏:

甘肃永昌县新粮地村小学教师高立孔紧紧依靠党和群众
埋头苦干勤俭办学培养农业建设人才
谁会想到:一个只读过两年书的青年,紧紧依靠党和群众,在过去“糠菜半年粮、户户皆文盲”的“穷棒子村”,白手起家,办起了一所小学。这个学校不但从未领过国家的补助,从未收过学生的学费,它还逐步实现了学生吃粮和书籍文具自给。这个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考试名列前茅,并且个个学会了一些生产技术。这个办学校的青年就是共产党员高立孔,办起的这个学校就是甘肃省永昌县金川人民公社新粮地民办小学。
“一定要办学校”
1952年,经过了土地改革,村里人想办个学校叫孩子们读书识字,可是当时村村都在大办学校,哪有那么多的教师来分配呢!新粮地村请不到教师,开不了学,众人一商量,树雄心,立大志,决定选派孩子去别村学习,培养本地的“秀才”。就这样,“经常向奶奶闹着要念书”的高立孔,被派到陈家沟小学去读书了。这时,高立孔才十六岁呢!
陈家沟距新粮地有五里,中间是一片荒漠的沙滩,野狼、磷火和人们荒诞的传说,确曾使高立孔有些害怕。可是,他一想到自己过去多次要求上学,而奶奶总是说:“咱穷人怎能念得起书呀!”现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再想到乡亲们说的:“立孔,你把书念下了,咱们新粮地村可就有了明眼人”。这些话使他把一切恐惧都忘了。自上学后,他风里来,雨里去,从没间断地辛勤学习。两年后,他带着初小毕业证书回来了。
村里有了“自己的秀才”,人们就张罗着开办学校。学校终于办起来了,啥设备也没有。当时农村生产刚刚恢复,农业社规模小、资金少,又没积累,抽不出钱来盖学校。群众说,孩子们只要能上学就行,没设备咱们用穷办法,把那三间破烂的关帝庙改作教室吧。关老爷、周仓被抬出去了,庙里坐上了一群孩子。村里来念书的孩子有二十多个,最大的十六、七岁,最小的才七岁;教师只有高立孔一人。开学后,高立孔就领着年纪大的孩子,从村里找寻破砖、烂土块,搬来垒成桌凳;找来锅墨,在墙上刷成“黑板”;从五十里路外背来白土,搓成泥棒当粉笔;从陈家沟小学借来一批用过的旧课本。从此,冷冷清清的关帝庙里,每天传出孩子们咿咿呀呀的读书声,给村里增添了一种新的气象。
在愉快的读书声中,困难一个个地向年轻的高立孔逼来了:关帝庙太破烂了,每遇大风天,庙墙就刮得直动弹。高立孔怕它塌下来砸了孩子们,只得让孩子们到庙外去;到庙外,又怕大风把孩子们刮散,他就和孩子们一起,彼此臂挽着臂,蹲在避风的地方,等待风沙过去。夜晚,高立孔要给学生备课或改作业,学校里没有灯,也没钱打油,他只得回家去做。时间长了,妈妈就不乐意,嫌他在家里熬油费灯。然而更大的困难是:高立孔没有一点教书的经验,孩子们上课又不安静地听讲,尤其是一些大孩子,过去和高立孔一起拣过柴,割过芨芨,他们对高立孔毫不尊敬。在课堂上,有些女学生缝衣服、纳鞋底,男学生大吵大闹。有时,他们突然想起该识个生字了,也不管高立孔在讲什么,就大声嚷叫:“高立孔,你看,这是个啥字?”“你怎么不听呢,刚才我不是教过了吗?”
如何才能使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安静下来,把课文听下去呢?他有时胡思乱想,想打退堂鼓:“这碗饭不是你吃的,还是改行吧!”但是他一想到办学校关系到多少人的利益,自己是个党员,怎能半途而废呢?于是他又坚定了决心:“难道让学校散伙吗?不行,绝对不行!”
找到了克服困难的法宝
高立孔去找党支部书记,给他汇报了学校的情况,倾吐了自己的苦衷。支部书记听后,鼓励他说:“学校办起来了,这是个良好的开始。干革命,怎能没困难呢?共产党员应该在排除万难中前进,不然,还要我们干什么呢?”支部书记又说:“只要你紧紧依靠群众,并且自己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影响群众,一切困难,都会被克服的。”
书记的话,给了高立孔无比的信心和力量,像一把巧妙的钥匙打开了高立孔的思路;像火种,燃起了他青春的热情。高立孔回村后,就向群众汇报学校的情况。群众听了,就自动捐出椽子、檁子,每天做完农活后,又到学校来帮助和泥、抹墙、修房子。老木工王玉文,晚上还自带着灯油,到学校来赶做门窗。村里的青年们,还捐出了四十多元现款。没过多久,学校已有了两间虽然简陋但却严实的房子,可供避风和办公用;教室里也有了十八套崭新的桌凳,供孩子们读书写字。
群众的热情帮助,使高立孔劲头更足了。他为了争取群众更多地关心学校,就经常带着作业本去访问学生的家庭,他把孩子们写的字拿给家长们看,把作文读给家长们听;谁家来请高立孔写信,他就领着谁家的孩子去当面写;村里人逢年过节喜欢贴对联,他就领着学生们,带上笔砚,一家家去写。群众看到自家的孩子在学校学了这么多“本事”,一个个眉开眼笑。翘起拇指连声称赞:“高立孔这黄毛娃子,是看不出的木匠修楼哩。”他们越加对学校支持,对高立孔爱戴。上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
有次,高立孔正在批改作业,妈妈又嫌他“熬油费灯”,他心平气和地说:“妈,你忘了从前领我沿门讨饭的生活,那时挨饿受冻,有谁怜惜过?如今有了共产党、毛主席,咱们不缺吃、不少穿,我教书,也是给人民办好事。妈,咱们可不能一饱忘了千年饥”。高立孔还没有说完,妈妈已是热泪盈眶,她说:“娃呀,快不要再提过去的辛酸事了。”她把灯给儿子拨亮说:“你改你的本子吧,从今向后,我再也不数说你了!”
是先生也是学生
高立孔想,群众这样积极地把孩子送来,又这样热情地支持学校,是希望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得更多的知识,可是自己呢,知道的东西太少了。要不辜负党和群众的期望,自己必须迅速提高业务。陈家沟一位教师给他介绍说:“有部‘语文选读’对提高语文教学很有帮助。”他就托人从二百多里外的武威县书店买了来读。可是,这部书上多一半的字他都不认得,意思也看不懂。他看着看着,有些泄气了。但他一想到支部书记说的“共产党员应该在排除万难中前进”的话,眼前就仿佛亮了起来,他觉得只有埋头苦干,虚心学习,才是出路。从此他把书上的生字用红笔圈起来,夜晚,穿过荒漠的沙滩,去陈家沟小学请那里的教师给他教,半夜又从陈家沟跑回家点着灯复习。有时,当夜认会了的字,到复习时又忘记了很多,他再用蓝笔划上圈圈,第二天夜里再去学习。一天,两天,……多少个夜晚这样过去了,高立孔巴不得一下都把它学好。由于休息不足,他脸庞瘦了,头发在脱落。妈妈劝他休息,他说:“妈,不学,教不好学生,怎能行呀?”
每次学区举行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时,高立孔都代表新粮地民办学校去参加。在那里,他从老教师的发言中学到了有用的经验时,他像孩子似的满意地笑了。
学习、学习、再学习,高立孔像小时读书一样,经常风雨无阻地到陈家沟去学习。一天晚上,他回家时,已是夜里两点钟了。他走到半路,遇上了没头没脑的大风。风卷着飞沙,呜呜地吼叫,顿时四处显得更加漆黑。高立孔急忙伏在身边的一个沙丘旁,想等风住了再赶路,可是,等了很久很久,风还是刮个不停。这时,他忽然想起,要是等到天亮了大风刮倒了破庙墙,把孩子们压坏了怎么办?想到这里,他的心再也安定不下来了。他霍地从地上站起来,把衣服往头上一顶,就凭着自己的记忆,对准方向,冒着弥漫的风沙,朝学校走去。到学校的时候,风停了,天也亮了,他看见“教室”安然无恙,孩子们也还没有到学校来,一颗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他拍了拍身上的沙土,等孩子们到齐后,就照常站在黑板前,为孩子们讲课。
高立孔的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孩子们。他们在课堂上,再也不胡打乱闹了。就是下课以后,他们也都知道认真读书。孩子们时常这样说:“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呢?高老师为了教好咱们,自己睡不好,吃不好,咱们再不好好地学习,怎能对得起他呢!”
走勤工俭学的道路
新粮地原是个“穷棒子”村,虽然解放几年,人们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可是供孩子上学,对于不少人家来说,还是不大容易的事。有的人家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却拿不出买书、买笔墨的钱来。还有的人家常常把孩子从学校叫回去参加劳动。高立孔想,怎样才能减轻家长负担,解决学校经费,巩固学校?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给他指出了光明的大道。起初,他利用课余时间,领着那些年龄大的学生,到荒滩上去采集野生植物和药材,然后用这些东西换回崭新的课本、笔记本、铅笔、毛笔,还有篮球、排球,发给孩子们。孩子们得到这些东西,乐得不知怎样才好!他们整天画呀,写呀,抱着那新买的球,在庙前的空场子里跳呀蹦呀。高立孔问:“同学们,我们这些东西是怎样得来的?”
孩子们齐声地答道:
“劳动挣来的!”
“咱们不靠父兄供给,自己解决学习费行不行!”
“行,高老师,你说干啥咱们就干啥!”
以后,在空闲的时间里,高立孔就经常带着孩子去割芨芨、挖药材,把这些东西卖给供销社,这样一来,学习上的零用钱逐步解决了。这时,大多数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上学不要家里拿钱,并且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就积极支持高立孔领着学生搞勤工俭学,他们并向高立孔建议说:“咱们的娃娃年龄都在十二、三岁上下,在家也是个半劳动力,学校要是种些庄稼,使学校再多增加些收入,那才好哩!”可是,也有的家长耽心地说:“娃娃们在学校还劳动,能不能念好书呢?”
高立孔仔细地考虑了群众的意见,他觉得组织学生在课余种庄稼的办法很好,可是要搞好勤工俭学,就要安排好学习、劳动、休息的时间。1957年春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立孔经过和学生们反复商量,订立了一个保证“学习、劳动、休息”三不误的制度,他们规定:十二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不参加田间劳动;十二岁以上的,在通常情况下,每天上午上四节课,中午休息两个钟头,下午上两节课,然后参加一至二小时的劳动,晚饭后是自由活动和自修时间。接着,高立孔带着孩子在附近的荒滩上,开垦了八亩地。播种的时候,请老农作指导,孩子们跟着学;书本上学到的农业知识,就到田间来实习。这样一来,田间变成了另一个课堂。这年收获后,学校的收入增加了,对学生的补贴也增多了,大孩子普遍学会了种地技术。
第一年的成功,使高立孔信心更足了,他进一步认识到,勤工俭学不仅是解决经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使学生学会了生产技术。1958年,学校播种的土地有了更大发展,特别是人民公社化后,公社大力支持高立孔勤工俭学的计划,拨出了一部分耕地给学校当农场,抽调劳动力帮助学校建校舍,并帮助学校建起了一幢温室,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栽培蔬菜,供应附近的食堂。这一来,学校的经济情况有了显著的变化,这年学生们每人得到了一套衣服。从1959年起,勤工俭学的收入,不仅全部解决了学生的学费,解决了教师的工资,并且使全校师生实现了吃粮自给自足,冬天,每人还能得到一套衣服,有90%以上的学生,学会一种以上的生产技术,有的还学会掌握新的农业机具。村里人说:“这种不要国家出钱,不要家长交学费,又把孩子培养得能文能武的学堂,才正合我们的心意。”就是那些原来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服输,承认:“共产党的办法就是好!”
白手起家的一面红旗
由于党的支持,群众的帮助,经过高立孔艰苦奋斗,学生勤恳的劳动,新粮地小学在战胜种种困难的基础上成长壮大起来。从此,新粮地的高立孔白手起家勤俭办学的名声传向远方了。周围有不少的人都跑来参观这所学校。凡是参观过新粮地小学的人们,莫不赞扬高立孔埋头苦干的作风,赞扬孩子们一面学习,一面劳动的志气,赞扬新粮地人民发奋图强、白手起家的精神。
但是,也曾经有人耽心“这样的学校教出来的学生,是不是质量很好?”事实是:现在,全校一百七十多名学生,几乎每人平均有一份报纸或杂志,学校的儿童读物,总是供不应求。五年级学生李兰英,去年一年就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狱中纪实”等五十多本课外读物。学生的成绩到底怎样呢?下面就是最好的回答:1959年,经过学区和县上两次统一命题的测验,新粮地学校学生成绩都达到优秀,在学区和全县都是第一。去年,初小毕业的十六名学生中,有十二名继续在高小读书。有四名参加了工作。这四名学生在工作中一个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和优秀团员,一个被评为红旗手;一个在本社当锅驼机手,一个在本社当拖拉机手,都是优秀的工作者。这个学校的孩子们学习好、劳动好、身体好,家长经常给学校写大字报或口头表扬。
五年来,新粮地民办小学,由初小变成高小,校舍由一座破庙改建成五座崭新的教室和一座办公室,教师由一人增加到五人,学生由二十多人增加到一百七十多人。“户户皆文盲”的新粮地村,也变成了“家家院内读书声”的文化村。教师高立孔,现在是新粮地小学的校长,他曾先后十二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出席了省、专、县的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代表会,七次获得党和国家的奖励。今年,又被选为甘肃省的代表,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五年的时间何等短暂啊,而新粮地村的变化多么巨大。新粮地民办小学,像一面红旗,飘扬在文教战线上。
本报记者 甘志昂(附图片)
甘肃永昌县金川人民公社模范教师高立孔指导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田间实习中去,还请老农介绍农业生产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 敏钟杰摄


第4版()
专栏:

一篇感人的教育诗篇
金民
模范教师高立孔勤俭办学的动人事迹,是一篇感人的教育诗篇,读了之后,很发人深思。
高立孔办学校的新粮地村,在大沙漠的边缘,是个又穷又白的地方,要办学校,没有校舍、课桌,也没有课本和教具,他本人也是个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年,困难的确很多。但是,高立孔为了党的需要,为了人民的需要,一定要把学校办起来,一定要办好。这是一个革命者应当有的气魄和理想。有了这种革命的志气,不管条件如何困难,也会信心百倍地、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有了革命志气,同时要有革命干劲,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于克服困难有巨大的意义,问题在于必须扎扎实实去干。高立孔就是这样一个既有革命志气,又有革命干劲,有苦干实干精神的人,因而能紧紧依靠群众,白手起家,创立起新的事业。物质条件不好,他就在群众帮助下,因陋就简,想出了许多“穷办法”,以破庙当教室,用砖头、土块垒成课桌,用锅烟刷在墙上当黑板;自己文化水平低,就刻苦地学习。经过高立孔的艰苦奋斗,学校办起来了,他自己的知识也增加了。但是他并不就此满足,他又在课余时间领导学生参加生产,勤工俭学,这样,学生的伙食、用费都解决了。学生们思想上也有很大的丰收,学校也有了很大发展。
在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具有不怕困难、发奋图强的革命志气,又能苦干、实干的人,并不是个别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像高立孔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他们为什么能具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呢?根本问题在于,他们在思想上无产阶级的政治挂了帅。他们树立了坚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有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高立孔正是由于具备了这些高贵品质,所以他能够排除万难、百折不挠地对待革命事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