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城市支援农村的一曲凯歌
中共广东佛山市委第一书记 罗汝澄
广东佛山位于经济作物丰茂的珠江三角洲,是轻工业发展条件很好的城市。解放后,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工业生产飞跃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工业原料和副食品的需求愈来愈大,这便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正确和加速农业技术改造的重要。因此,当今年工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后,市委便针对郊区农业技术落后劳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今年副食品生产发展这一矛盾,贯彻不断革命精神,乘工业“四化”胜利之风,用工业“四化”的经验,调动全市各行各业的力量,一鼓作气,一个多月时间内,使市郊三个公社先后基本实现半机械化生产。尽管这仅是改造的开端,业已使农村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在河岸上,建立起大型电动排灌站九个,小型五个,流动的五个,田地实现排灌自流化,在广阔的田野上,公路和河流有规则地纵横交错着,车船基本代替了肩挑;饭堂和猪场用水自流化,切菜和饲料加工半机械化,许多地方在蒸煮上还实现土蒸气化。大部分公共场所都装上电灯,多少年来渴望电力,机械代人忙的日子逐步实现,农民的喜悦难以形容,他们称电源线路为“幸福线”,还说“工人大哥神通广,装上天星照村庄。”
全市工人特别是机电和交通系统工人,不仅是主力军,而且还当了急先锋,他们都以高速度完成任务为最大光荣和幸福。造船厂工人曾用三天为张槎公社抢修三百二十一艘木船之后,紧接着又用两晚一天为石角、澖石两个公社抢修一百五十八艘木船。机修厂组织了一支二十多人的专业队伍,计划四天内完成制造九艘排灌和降雨两用船,大伙儿几天没有休息了,有一晚技工组的组长潘享,孩子发急病,不得不回家一转,但他马上又想到排灌船所用柴油机是从各公社筹集上来,大小型号都不一,别人不熟悉便装不下去,他很快把孩子安顿好,又跑回来。当安装工作大忙时,忽然又下起大雨来,工人们立即用自己的衣服和身躯把机器掩盖好,才迅速把船驶进大棚内躲避。在这些火热的日子里,有两支线路工人队伍,日日夜夜战斗在田野上,他们带了炊具、行李、工具,浴着连绵阴雨,迎着凛冽寒潮,露宿风餐,翻山涉水,汤庆工友一直是带病坚持工作,大家还千方百计地克服原料不足的困难,分秒必争地尽快把电源和幸福送到农村。
他们并不是光靠苦战来达到高速度,而是用巧干实现的。当运动进入高潮,机械行业的切削加工便赶不上去,于是立即开展一个向尖端刀要高速,向刀刃要高产,用巧力挖潜力,用宝刀创优质的刀型刃具革新运动。因之很快便涌现出大批先进刀具和宝刀将,工效一倍、两倍、八倍、十倍地提高,转变了局面。许多大中型农业机械不仅没有生产过,有些还没有见过,但也难不倒他们。工业“四化”推动了农业技术改造,而工业支援农业技术改造的群众运动中,职工们的创造又层出不穷,新产品纷纷涌现,结果也大大促进了工业技术革命的发展。
支援市郊高速度进行技术改造也不是光靠一批专业工厂和专业队伍所能作到的。这次分担支援任务
的工厂便有七十七个。四万多职工掀起了“一人一件好事运动”。财贸、文教、科学技术等各行各业都直接投入运动,根据特点,发挥所长,真是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在整个过程中,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又有了进一步发挥,一方困难,百方支援,七手八臂,如虎添翼,不仅使原来许多认为比较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而且保证了速度。饼干厂、酒厂、酱油厂的职工们利用下班后时间为公社建设副食品加工厂、硫酸厂、碱厂,帮助公社办化肥厂。设计室主任、工程师、建筑工人、农民联合策划,设计出不用木材,十分省料而又合乎科学要求的“现代化猪场”。棉织厂女工们也不甘示弱,她们除保证生产满堂红外,还用工余时间,从废料仓中找出棉絮碎布,为公社托儿所造玩具,以表心意。许多工厂的青年徒工们组织了节约队,“清仓攒废料,光水泵厂便抢回十六万多斤废钢铁。商业部门大搞清仓,回收废品,加强采购,为农业技术改造提供许多原材料。财政、银行部门派人到公社整顿财务,安排贷款,组织储蓄,协助穷队筹划资金。饮食业还派出厨师和管理人员帮助食堂,新华书店及时供应大批参考书。文教、科技部门支持一批仪器电映机,还协助公社总结出一套自动化养猪法。人人有责,个个行动,气象万千。城市支援农村真有无穷无尽潜力,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汇合起来,便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威力,正猛烈地冲刷着市郊农业技术落后的陈迹。
过去,佛山市没有一个机械工厂,向农村要原料多,而直接支援农业的只是木桶竹箩、锄头镰刀之类。在大跃进的两年多来,执行地方工业为农业服务方针,千方百计,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便新建了钢铁厂和十多个机电工厂,生产着水泵、马达、柴油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电线、灯泡、高低压电瓷、开关、各种中小型农产品加工机械。现在还着手生产部分耕耘机械,具备了一定的支援农业技术改造和装备轻工业的能力。不但迅速使手工业古城走上现代工业城市的道路,更重要是这个城市也开始转上有计划地、主动地支援农村的新的阶段。虽然这个基础还很薄弱,工作正开始做,才是第一仗,但是,我们已清楚地看到:佛山市正沿着城乡经济技术革命所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第8版()
专栏:

拿出“支援前线”的劲头来
林旭
“到农村去!支援农业战线!”
最近以来,人们到处传颂着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各行各业千方百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动人事迹。这些事迹表现劳动人民高度的革命精神。
许多地区的领导机关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去了,党委书记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了,大批干部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了,工矿企业把机器送到人民公社生产队去了,工人们把技术传授给农民兄弟了,人民子弟兵在帮助农民弟兄抢收、抢种、抗旱救灾了,文艺工作者下乡演出去了……。
辽宁省许多地方的厂矿企业掀起了工业支援农业的高潮,人们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人人都来支援农业,每个人至少要为农业做一件好事”。
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为了支援农业技术改造,无论是机关、工厂、学校都主动与驻地公社挂钩,订出具体支援计划。他们提出:农业生产需要什么机械,就制造什么,那里遇到技术难关,就到那里支援。
山东省级机关动员了一切人力、物力支援目前农业战线上的抗旱抢种斗争。除了年老体弱和必须留机关坚持工作的人以外,每人参加抗旱三天,各机关投入抗旱的工具有汽车、地排车、三轮车,甚至连自行车和机关提水用的大铁壶也运用起来了。
这真是各行各业大动员,车水马龙,一齐奔向农业前线。
看了这种轰轰烈烈支援农业生产的战斗场面,使人想起了解放区在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那些难忘的情景。那时候,前线上的战斗和人们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前线的需要就是第一需要,人们把支援前线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谁能够为支援前线尽一分力量,那怕是交一斤公粮、做一双鞋子,都是十分光荣的事情。无论是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无论是在多么危险的环境中,人民群众出生入死支援前线的顽强斗争意志总是坚定不移的。那种争先恐后支援前线的革命精神,表现了人民对于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的责任感。后方的人民把支援前线和巩固后方当作一个问题对待,没有胜利的前方,就没有巩固的后方。前方的战士有了这种强大的后盾,就愈战愈强,无往不胜。这种共同的革命信念鼓舞着人们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为集体利益服务,发扬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精神,也正是靠着这种共同的协作和团结一致的力量,才取得胜利。
现在四面八方支援农业生产的革命精神,不正是这种“支援前线”的革命精神的继承吗?把这种“支援前线”的精神,用到今天支援农业战线是多么需要,又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连续跃进的新阶段以后,大力支援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加速农业的技术改造,更加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情。这就需要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人,向广阔的农村一起伸出支援的手,来迅速改变农村的面貌。我们国家的各项工作都是一个整体,人们用大公无私的精神,千方百计地支援农业生产,正是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我们正是要大大地发扬这种共产主义的精神,以支援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
其实,人人支援农业,支援农村,不仅是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进一步密切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增强人们对于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过去,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革命行为,使得军民之间建立了亲密无间、血肉一体的关系;今天,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群众活动,会更加密切工农关系,加强工农联盟,达到迅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生产。


第8版()
专栏:支援农业小故事

新结识的旅伴
华北无线电厂 张新良
支援公社麦收的大军早上就要出发,我本来要和他们一块儿去的,但是,为了要完成一台向“七一”献礼的自动机,只好后走了。
我背着行李,迎着晚霞,沿着一条宽阔的公路走去。风,一点也没有,天气热得很。我张眼四望,只见西北天上腾涌着雨云,一道闪电过后,响起了雷声。看情景,一场阵雨就要来临。我算了算离公社还有十几里地,心里有点急了。
走了一阵之后,遇上一个三角交叉路口,我不由得站住了。往幸福公社刘普村去,倒底往西呢还是朝东?如果这时碰上一个过路人多好呢!风更大了,雷声更响了,雨云遍布天际,我呆呆地直发楞。
“同志,你往哪去?是不是支援公社麦收的?”
我回过头来连忙说:“对对,同志,到幸福公社刘普村从哪儿走?”我一边打量着这个人:方额角、四方脸,高鼻大眼粗眉毛,看样儿四十出外,下身是条旧蓝布裤子,上身是条素布衬衫,整洁而利落,像个老工人的样子。
“走,咱俩是同路的!”他推着自行车走了,脸上露出热忱的笑容,接着又问我:“你是那单位的?”
“无线电厂的。”
“你贵姓?”他又笑着问。
“我姓魏。”
“好,咱俩可碰巧了,不仅是同路,而且又是同姓哩!”停了一下,他又问:“你怎么一个人来了?”
我一看这人很热情,也就爽朗地说:“因为我要搞完一项向党的生日献礼的革新项目,所以……”
“魏师傅,你们是大厂,几百人的麦收大军走一趟,好家伙,一天就可以抢几十亩麦子!”他停了停又问:“你去帮麦收还是帮修农具?”
我笑笑说:“我都能。魏同志你怎么一个人走呀?”
他瞧了我一眼,笑眯眯地说:“我们是一块来的,好多同志忘了带雨衣和胶鞋,我是回去拿这的……”
“你们是哪个厂?”我问。
“我们是,我们是区委工业部的。”
一听区委的,我就好奇地又问:
“你们部长也来了吗?”
“当然来啦,甭说部长了,咱们的区委书记和区长也都来啦,昨天市委负责同志也来了呢……”
豆大的雨点落下来了,他关心地问:“魏师傅,你带雨衣没有?”
“我没带,鬼天气真不作谋!”
“来,你的行李给我,我帮你带去!”说着他打开网袋,取出三件雨衣,一件给我的行李包了起来,一件他自己穿,一件扔给我:“喏,魏师傅这件给你!自行车不准带人,否则你坐上多好呀!”说完他一股劲地蹬着车子,飞驰而去。还说:
“快穿上吧,别淋了雨,身体不舒服,还要去麦收哩!”我听着他的亲切的声音,我望着这个新结识的旅伴的背影,不由一股温流直涌心头,仿佛有一张巨手在背后推我,我的脚步觉得更轻快了。
我顶着这么大的风雨,在泥泞的道路上走着……天真怪,一会儿雨又住了。雨过天晴,贪玩的星星又在银河里欢跳着,雨后的风儿使人感到那么痛快。
一个小时后,刘普村快到了。只见村东头人声喧腾,一片灯火亮遍了天。我仿佛闻到了麦香,我的手痒了。我急想把雨衣还掉,取回行李,参加夜战去。从东头那间屋里正好有个人影迎面而来,我问:“同志,区委工业部的魏同志住在哪间屋?”
“哎呀,魏师傅吗?好,你走的真快,你淋湿衣服不?”
我走近一看,正是那位新认识的旅伴。他正挑着两个大木桶,一滑一滑地走来。我问:“老魏,你挑的啥玩艺?”
“送些开水给大伙喝,你喝一杯?”
我看看他这把年纪,要抢过来替他挑,他死也不肯,还说:“今天又是大风雨,跑二十来里地够累的,你进这东头第一间房,先喝杯茶休息一下。”我没有同意,便和他一路去了。你别瞧老魏同志年纪大,拔麦子可真快。他说:“咱们一定要快抢快收,决不许老天抢去!”这夜又抢了几十亩麦子。
回到家里,夜已经很深了。一进门,电灯坏了,老魏同志叫我燃着火柴,他一会就修好了。我问:“老魏同志你还会修这玩艺呢?”没等我的话说完,另一个同志说“这算什么,他还会修机器,装电话哩!”
魏同志笑了笑:“这是几年来下放了几个厂当工人所学的,这是工人老大哥教给我们的!”
第二天天没亮,有人来叫他抢修农业机器去。还没吃早饭他就跑去了,我也跟了上去,看看能不能帮帮忙。
在回去吃中饭的路上,我问他:“魏同志,你说你们部长也来啦,怎么不见呀?”
“唉,瞧你说的多怪,部长脸上还刻字呀!”另一个同志朝我说。
我又问:“那你们的部长呢?”
老魏同志微微地笑着说:“我就是呀!”
我一下呆住了,耳朵里嗡嗡地有点响。我新结识的旅伴,原来是深入麦收第一线的区委工业部长!


第8版()
专栏:

选种
河北兴隆半壁山公社 刘章麦浪一浪高一浪,拖拉机响歌声扬。书记队长和社长,麦田里头选种忙。休息号声山间响,社员田头谈经验。条条经验本上记,字字行行放金光。社员围着书记看,眉飞眼笑把话讲:“你瞧书记那篇字,明年的丰收都已写上。”


第8版()
专栏:

手足情深
——杭州农村速写
庸非
手足情深工人和农民,兄弟手足情;一线传千里,户户放光明。
假日活动一不看电影,二不去郊游,帮助农民修机器,提早实现机械化。
“坦克”和“大炮”“坦克”和“大炮”,工人大哥造。“坦克”攻泥土,“大炮”轰饲料。粮畜大发展,实现四十条。(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把拖拉机送上农村
工人 赵德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