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龙烟钢铁公司矿山运输技术改造搞得好
运输畅通无阻 矿工放手增产
坑内:消灭人力推车大搞自动化
坑外:增建储煤仓提高装车效率
据新华社天津29日电 河北省龙烟钢铁公司大抓矿山运输系统的全面技术改造,促进了铁矿石的持续高产。今年以来,这个公司月月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矿石品位显著提高,成本也降低不少。进入7月份以来,连续创造了今年以来的最高日产纪录。
龙烟钢铁公司职工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针对运输落后的关键,提出要以高运保高产,层层制定技术改造规划,组织战役,
对矿山运输系统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矿山运输系统,主要包括坑下采矿面的扒矿,平巷、平峒(大巷)的运矿,以及坑外的储矿和装车等。全面技术改造就是针对以上几个环节进行的。为此,庞家堡矿和烟筒山矿,都专门增设了管理运输的机构和专管运输的副矿长,加强领导矿内矿外运输工作。
改造工作首先是针对着影响生产最大、占用劳动力最多的坑下平巷人力推车。职工们以敢想敢干的精神,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用自己创造成功的土电车和无极车,装备了全部运输巷道,消灭了多少年来一直沿用的人力推车,提高运输效率一倍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平巷运输影响生产的问题。接着,职工们又进一步研究成功矿车挂钩、摘钩、翻车和道岔的自动化,出现了坑内运输的自动化一条龙,进一步缩短辅助时间,增加了生产有效时间。
其次,在采矿面的扒矿运输方面,职工们创造了一种折叠式的电耙子,代替原来的电耙子扒矿,并实行远距离操纵,这不但取消了一道扒矿工序,扒矿效率普遍提高30%以上,绝大部分采矿面放炮后崩下来的矿石,都能及时扒出来,而且节约一半人力。
第三,平峒是把矿石从坑下运到坑外装车点的干道。提高平峒运输的主要措施,是挖掘现有运输设备潜力。一方面,发动职工开展快装、快卸、多拉、快跑的竞赛,一方面,组织机修力量,加强电车、矿车的检修和维护,并且整修了运输轨道和输电线路,为多拉快跑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四,在坑外运输方面,已经扩建了而且还将继续新建储矿仓和木溜子。烟筒山矿扩建的两个土储矿仓,6月底已有一个投入生产,加上原来的储矿仓,目前这个矿已经做到两天不来火车也能照常生产,两天不生产也能照常装车。庞家堡矿整修了原来的储矿仓,增加了防冻设备,但是还不够用,现在正筹集材料,准备新建一个土储矿仓。
通过对运输系统的全面技术改造,这两个铁矿已经实现了坑内外运输机械化、半机械化,运输能力大大提高。今年6月份矿石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3%,基本上做到了坑下采多少,运多少。运输效率的提高,为进一步增产矿石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进入7月份以来,职工们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一个万人大闹采矿方法革命的群众运动,努力增产矿石。仅庞家堡矿的职工,已经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了十多种新的采矿方法,这些方法经过鉴定、配套,初步总结成为八套较好的采矿方法,正在迅速推广。推行先进采矿方法的结果,庞家堡矿从6月份以来,月产矿石高达万吨以上的采矿队,已经由1月份的一个增加到六个。
(附图片)
烟筒山铁矿工人梁溶和刘润明创造了一种土电车,使矿内运输实现了机械化,节省运输工人60%以上,提高工效一倍以上   新华社记者 时盘棋摄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狠抓国家订货合同产品
沈阳扇风机厂千方百计保证完成国家订货合同。在编制计划时,优先安排国营企业的订货;在材料、工具的供应等方面,优先保证国家合同产品的生产。对国家特别急需的合同产品,则采取“五让、一不让”(人力让路、设备让路、材料让路、工具让路、运输让路,不让拖进度)的办法来保证完成。由于这个厂按期完成合同任务,由这个厂供应风机的一百六十多项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电力等工程获得了按期投入生产的有利条件。
车辆翻番运动收效大
牡丹江铁路局职工为了以高运保高产,大搞车辆翻番运动。车辆翻番就是要求一个车在一天内突破原来要求的一装一卸、达到两装两卸,或更高的装卸次数。在运动中,由于领导深入站段,总结先进经验,狠抓生产关键,因而成绩显著。六个月来,每月平均有八千到九千辆车次达到两装两卸到七装七卸,保证了一条龙运输的畅通无阻。
保养修理力量到运输第一线
成都市交通局各汽车队在突击以煤炭为中心的原材料、燃料运输中,集中汽车保修力量到运输第一线,实行“火线保养”和“火线修车”,大大提高了车辆出勤率。各汽车队为了实现快速优质修车,普遍采取“总成互换”的办法:事先准备好配件,车来了马上就换,大大缩短了修车时间。
领导上炉以焦保钢
山西省阳泉钢铁厂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采取包炉、包组的办法,和工人一块猛攻焦炭生产,“以焦保钢”,促进了焦炭生产大幅度增长。七月上旬焦炭平均日产量达到一百五十七吨,比六月份平均日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九,质量、煤耗等指标也达到了计划要求。
机械产品件件配套能用
安徽省合肥市机械工业领导部门大抓产品配套工作。他们根据全市现有大小机械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条件,以及原来生产产品的情况,及时按照配套生产的要求作了调整:大部件由大厂负责生产,小部件由小厂负责生产,最后由一个厂集中装配。在配套生产中,各机械厂互通情报,进度快的主动支援进度慢的。这样,今年上半年如期按质按量完成了机械产品的任务,件件成套,件件能用。
加强机械设备维修工作
宁夏平罗汝箕沟煤矿加强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使设备利用率大大提高。今年一至六月份,全矿机械设备达到优秀维护标准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基本上做到了机械设备无大事故,使正常生产得到了可靠的保证。今年以来,这个矿月月超额完成原煤生产计划。最近,宁夏煤矿管理局召开全区煤矿电煤钻、矿灯维护经验交流会,推广了这个矿机械维修方面的经验。


第3版()
专栏:

压缩非生产人员加强第一线
沓水铁厂矿山人员不增加矿石大增产
据四川日报消息 四川省威远县沓水铁厂从改善劳动组织,合理使用人力,压缩非生产人员着手,积极从企业内部挖掘劳动潜力,加强矿山生产第一线。目前,投入井下生产的人员已占到矿山职工总数的85.7%。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和工效的提高,矿石平均日产量已由1月份的一百七十五吨,跃增到现在的二百三十七吨,不仅满足了高炉的需要,经常还有三天左右的余粮。
沓水铁厂今年以来,对现有高炉进行了技术改造,迅速提高了高炉的冶炼能力,对矿石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这种客观情况,要求矿山生产第一线在大搞技术革新的同时,增加一部分劳动力。人从哪里来呢?有少数干部认为:现在本厂的劳力已很紧张,只有伸手向上级要人;多数干部却主张从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劳动潜力入手,加强矿石生产第一线。厂党委研究后认为:后一种主张是革命的积极措施,决定予以热情支持;前一种主张是眼睛只向农村看,不了解工农业关系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意义,及时批判和克服了这种思想。为了进一步摸清劳动力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厂党委在一矿区进行了典型调查:全矿区总人数四百五十一人,实际井下生产人员二百九十四人,仅占职工总人数的65.2%;到处拣矿石和没有固定工作面的六十五人,占总人数的14.4%;由于开采井零乱,伙食单位多,担负挑米、挑炭等工作的四十五人,占10%;不应脱离生产的段长和伙食团长十五人,占3.3%;炊事员二十人,占4.4%。
对这个调查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以后,厂党委肯定了矿山的劳动组织还不够合理,大有潜力可挖;同时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劳力已很紧张”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接着,厂党委发动群众算细账,把工作量摆出来交给大家讨论,共同审定各个环节需要的劳动力,然后进行全面规划,经过算细账确定各工种的人员后,即不许乱抽乱调,从制度上保证劳力的合理使用。通过这次调整,共压缩了非生产人员、辅助工和杂工等三百多人,加强了矿山生产第一线,使井下生产人员由1月份占矿山总人数的70.9%,增加到现在的85%以上。
沓水铁厂解决井下劳力不足问题的另一个办法,是组织从事地面辅助生产的工人,每天抽出两小时下井参加生产或在地面选矿。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一年可以增加三千多个劳动力投入井下生产,而且地面辅助生产人员通过井下劳动,也更加了解到井下生产对自己工作的要求,使井上井下配合更加密切。六矿区组织铁工、木工下井参加生产,发现井下装车没有土箕影响上车效率后,就连夜用烂锄头打铁铲,帮助井下工人解决了生产关键问题。


第3版()
专栏:

大型冷藏船在旅大下水
新华社旅大29日电 我国自行建造的一艘大型冷藏船本月26日在旅大下水。这艘冷藏船被命名为“辽海一号”。
“辽海一号”有四个冷藏仓,其中有两个是高速冷藏仓。冷藏仓保温为零下二度,速冷冻仓保温为零下十八度。这艘船的载重量为六百五十吨。


第3版()
专栏:

兰新路铺轨到红胡坎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29日电 兰新铁路铺轨工程高速度前进。到25日止,已经铺轨到红胡坎车站附近,距离乌鲁木齐只有三百二十公里。
铺轨职工在本月10日,创造了日铺轨十公里多的纪录,超过了6月份高速铺轨日进六至七公里的纪录和乌鲁木齐铁路局党委提出的指标;17日,他们在风雨交集的情况之下,又创造了机械铺轨日进十一点一三公里的新纪录。


第3版()
专栏:

繁昌铁矿把紧化验、洗选、分级管理等道道关口
不许低品位矿石下山
本报合肥29日电 安徽省繁昌矿务局职工千方百计地提高矿石质量,使矿石品位稳步上升。今年来,这个局外运矿石的含铁量一直保持在52%以上,最高达到63%,获得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繁昌铁矿是从1958年用土法开采发展起来的,目前生产的矿点有五十多个。今年上半年这个矿已经完成了全年计划的63%。这些“小土群”矿山的特点是:布点分散,矿体含粉量较大,杂质较多,给提高质量带来很大困难。这个矿的职工并没有为困难所难倒,他们首先通过算账的方式,提醒大家认识提高质量的重要。如他们在算矿石每降低一个品位,就要多用多少焦炭、要少出多少铁,要增加生铁的含硫、磷等杂质时,许多职工纷纷表示决心要生产质量高的矿石供应钢铁生产部门。
在思想认识提高的基础上,职工们从生产的各个环节来抓质量。并制定了保证质量的各种规章制度,开展了群众性的检查活动。针对影响质量的一些薄弱环节,他们首先加强了矿山地质工作;从各方面改进生产管理,严格贯彻执行了“三不采、两不调”和“三分”的开采方法。如在开采之前,他们首先对矿石进行化验,凡是没有化验过的,或含铁量低于40%、含硫量大于一的矿体一律不开采;采出来的矿石,不经化验或含粉率、贫化率大于8%的一概不外调。在矿石生产管理上,富矿和贫矿也都做到了分级开采,分级搬运,分级堆存,避免了贫矿混入富矿,保证了富矿的品位。并且加强了矿山的剥离工作,扭转了重采矿轻剥离的思想,做到了剥离领先,这样就使表土层不能混入矿石内。他们把紧了化验关、鉴定关、塘口手选关、码方上堆关、中途运输关、上汽车关,每个关口上发现质量不合要求时,就立即停止开采和调运。由于认真执行了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矿石质量的提高。
采用土法洗选矿石,也是这个矿提高矿石质量和回收率的一个重要措施。由于矿体本身含有一定数量的粉矿,加上开采、破碎、搬运等因素,一般每开采一百吨矿石,就要产生三十吨粉矿。这些粉矿在没有洗选以前,都当作废料堆积在山上,不仅影响了矿山的生产,而且造成资源很大的浪费。这个矿从1958年到现在,已堆积了矿粉三十万吨,而且含铁量比较高。过去,他们认为矿山的资源很丰富,加上强调没有洗选设备的困难,因此这些矿粉始终没有很好利用起来。从今年全国中、小型矿山会议提出充分利用矿山资源以后,他们认识到回收矿粉的重要意义,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大搞土法洗选。洗选的结果证明,每万吨矿粉就可以回收精矿七千吨,经过洗选后的矿粉含铁量一般可提高7%到10%,二氧化矽降低10%到15%。这不仅变无用为有用、变贫矿为富矿,而且经过洗选,粗粮细作,更适合于小高炉冶炼了。


第3版()
专栏:编后

充实最前线
沓水铁厂矿山抽调非生产人员、辅助工和杂工等三百多人,加强生产第一线。由于劳动力增加和工效提高,矿石平均日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这为加强采掘工业,增加矿石和煤炭产量提供了一项重要经验。
为了保证钢铁跃进,各地都在积极发展采掘工业。有些矿山在增辟矿场、巷道,扩大开采面积的过程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劳动力不够。怎样解决这一问题?领导部门的支持是一个方面。但是,就矿山本身来说,主要是挖掘企业内部的劳动潜力。在这方面,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提高劳动效率,是一个主要的途径;而改善劳动组织,压缩非生产人员,也是一个重要方法。
改善劳动组织、压缩非生产人员潜力是很大的。沓水铁厂党委在一矿区作了个典型调查,对井下生产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辅助工人等的比重作了具体分析,发现井下生产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五点二,证明通过改善劳动组织来挖掘劳动潜力确实大有可为。像这种非生产人员、辅助工人比重过大的情况,在采掘工业部门并不是个别现象。只要企业领导人员深入基层,认真解剖“麻雀”,就会发现这种潜力。
压缩非生产人员,不仅仅是解决生产第一线劳动力不足问题的一项有力措施,而且有利于改进企业管理。不断改善劳动组织,经常把非生产人员压缩到最低限度,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工作的根本原则之一。认真贯彻这一原则,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全员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并且推动职能机构改善工作方法。


第3版()
专栏:

既要矿粉好又要矿粉多
南芬选矿厂一面增加选洗次数一面提高回收率
再次夺得全国大型选矿厂的优质高产红旗
新华社本溪29日电 本溪钢铁公司南芬选矿厂,在生产中坚持质量第一,制订了一套保证生产优质高产的措施,使今年以来的精砂含铁量达到了65%以上,铁粉回收率达到了78%以上,两项指标都创造了最高纪录。冶金工业部7月18日在南芬举行的全国黑色选矿竞赛评比会议,再次评选这个厂为全国大型选矿厂的优质高产红旗。
南芬选矿厂按原设计规定,精矿粉的含铁量为60%。1958年这个厂的精矿粉含铁量达到了63%,获得了当时全国大型铁矿厂红旗单位的称号。但是,职工们并不满足这个成绩。他们立志要把精矿粉含铁量再提高2%。可是有些人说:再提高含铁量,铁粉回收率一定得降低;选矿厂提高质量和产量的这个矛盾,好像淘米一样,淘的次数多了,米虽然好了,但米的数量就少了。针对这个看法,党委组织了职工大辩论。大伙辩论的结论是六个字:有矛盾,能统一。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领导干部立即深入生产现场,组织“三结合”小组,通过具体试验,寻找既要“米”好,又不让“米”少的办法。他们首先试验回收尾矿(即矿石选后剩下的岩石、土泥和水等废物)带走的铁粉,为增加矿粉的选洗次数、提高矿粉的质量创造条件。大伙开头设想的办法是造一个二十米长、一米宽的大木槽,让尾矿顺槽流过。尾矿在流动的过程中,铁粉因重量大,便沉淀到槽底,废渣因重量轻便浮在上面流走。后来又加上部分传动设备,改制成了一种自动摇床。这种摇床使回收率比过去提高2%。现在,全厂用六十多台摇床,每天能从尾矿中收回数百吨精矿粉。有了这种摇床工人们说:优质和高产的矛盾可以解决了,咱们的“米”可以多淘几次来提高质量了,反正在淘的过程中被尾矿带走的“米”,还能收回来。从此,全厂矿石的选洗次数一般都比过去增加一、两次,精矿粉的质量提高了1%以上,而铁粉的回收率不仅未降低,而且提高了。
这个厂的领导干部采取了这一措施以后,又用“种试验田”的办法,下车间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总结经验。最后,在冶金工业部的帮助下,全厂拟定了以强磁为纲,以设备维护为基础,实行高电流、低浓度、细磨、勤回收等一整套操作方针,解决了本厂高产和优质的矛盾,使全厂成为全国大型选矿厂的优质高产红旗。


第3版()
专栏:

红石山夺矿记
本报记者 冯健 唐荧
“幸福巷”
动身去龙烟钢铁公司以前,就听说那里的矿山有一个“幸福巷”,矿采得多,运得快,工人劳动条件好,为坑下开采的矿山指明了一个技术改造的方向。刚到矿山,我们由一位年青的副坑长引导,参观了这个有名的坑下巷道。
这“幸福巷”果然名不虚传。沿着缓缓倾斜的阶梯下行,充足、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使人感到凉爽宜人。一长列日光灯,把巷道照亮了,走路不需打手电筒。矿工们在这里劳动轻松愉快,时常抽点时间把巷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很少看到泥水、石碴和烟尘。
幸福巷是龙烟钢铁公司烟筒山矿的一个坑下运输咽喉。上下左右五个平巷的采矿队,每天采出一千几百吨矿,都要经过这里,从溜矿井运出去。过去用人力推矿车,人来车往,挤挤撞撞,很容易发生撞人或矿车掉道事故。那时候,巷道里很暗,推车工要?喝着打招呼。推车工劳累一天,采出的矿石还运不完。
今年春天,技术革命的风暴,把推车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幸福巷里今天呈现出另一番崭新的景象:一列列矿车,从采矿工作面的溜子前面自动装满矿石,由无极绳牵引着,穿梭般地在巷内平稳行驶。它们自动走到幸福巷的溜矿井,自动把矿石倒出去,然后又鱼贯地走回采矿工作面去。所有这一切,都由坑口的工作台操纵着,进行得井然有序。巷道里只有少数几个运输工,照看着矿车运行。
幸福巷的尾部,是一个采矿队的工作面。这个采矿队的产量高,又是技术革命的先驱,被称为“尖兵采矿队”。我们走进工作面时,三部风钻正在打眼,哒哒地响着。这三部风钻只由一个工人看管。风钻的钎杆飞快地旋转着,水顺着钎杆流进岩孔,变成赤色的岩浆淌了出来。这叫水湿风钻打眼,它消灭了往常打眼时呛人的岩粉和飞扬的烟尘。这个采矿队每天分四班作业,只有十一个人。因为打眼、爆破、扒矿都实现了机械化,每人每天的采矿工效平均达到了二十吨左右。
引导我们参观的副坑长谈,目前幸福巷上下左右的采矿队,每天生产矿石一千五百吨左右,比去年这时候猛增一倍半。运矿工人们胜任愉快地做到了采多少,运多少,而且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二。
幸福巷里有饮水桶,还用棉套子裹着;有小卖部,热情的售货员,不分昼夜把一些日用物品送到矿工手里;有时还送来热腾腾的豆腐脑儿。沿着巷壁,装有电话,可以随时向地面上报告生产喜讯。还有干燥的休息棚,矿工们能在紧张劳动的空隙坐下来憩息片刻。
坑下的“红星”
龙烟钢铁公司的铁矿山,包括燕然山和烟筒山,连绵几十里长。因为矿石是红色的,矿工们都叫它“红石山”,这幸福巷只不过是整个矿山的一个缩影。今天,无论是红石山坑下的或露天的采矿场、运输网路和机械修理车间,都在大闹采矿方法的革命,运输工具的革命,凿岩技术的革命。
“千百座高炉等着矿石哩。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利用坑下的空间和时间?”这是千百名采矿工人经常深思的一个问题。
在“红星”采矿队的工作面,我们看到了采矿工人用智慧征服矿层的英雄气概:
一个几十米长的采矿面,被矿工们开辟成了两个阶梯。一个阶梯刚放过炮,崩下来的赤色铁矿石,湿漉漉的,在电灯下闪着亮光。火药的硝烟已经散了,扒运工人正在哗啦啦地往下运矿。就在同时,另一个阶梯的工作面早已收拾得干干净净,支柱整齐地排列着,四部风钻又哒哒哒地向矿层进军了。
这是一种新的采矿方法。队长牛东计告诉我们,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平行作业,打眼、爆破、扒矿、支柱,几种活一起干,矿工们能大显身手。往日工作面上,不是打眼妨碍扒矿,就是扒矿妨碍打眼,这种苦恼,早已离开了他们的身边。
队员们的“较劲赛”搞得热火朝天。班与班,人与人,真是一个赛过一个。下面是发生在一昼夜内的故事:
7月5日夜班,“神枪手”(这是矿工们给打眼能手起的绰号)赵斌,用一台风钻打眼二十三个,深三十七米,创造了一个新纪录。那“红星”队的采矿工作面,有三十多度倾斜,上下不过一人来高,电灯又不算亮,普通人空手站着还很吃力呢,打眼工握着八十多斤重暴跳不息的风钻,创造了这样高的凿岩纪录确实难得。于是,消息风也似地在坑下传开了。
次日清晨,轮到“神枪手”杨士富上班。他和四个伙伴一到工作面,摆好风管水管,就立即打开风门,使四台风钻的钎头,一齐刺进了坚硬的矿层。这一班,他们创造了四台风钻打眼一百一十八米的新纪录。
两个班连续高产,激励了另一个“神枪手”杨明富。班长胡雅民在班前会上,把前两班的新纪录告诉了他。他心里很佩服赵斌和杨士富,一边也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超过他们。”就在这一班,杨明富同他的助手,用一台风钻打眼二十六个,深四十九米,赛过了赵斌和杨士富。
队员们没有辜负“红星”这个光荣的名字。一年来,矿山几十个采矿队当中,数它的产量最高,“红星”队成了闪耀在红石山坑下一颗真正的“红星”。
矿车革命
红石山坑下蜘蛛网般的运输巷道里,几十部土电车来来往往,像穿梭似的。它跑得很稳,可快可慢,少则拉五、六部矿车,多则拉十几部。这种土电车的运矿效率,比人力推车提高一倍以上,又省人力又安全。坑下流传着一首歌谣:矿车、矿车,你听我说:“昨天我推你,今天你驮我!”
只有推车工,才能真正理解从人力推车到土电车这场矿车革命的伟大意义。用人力推车的时候,推车工干一个班,等于推着一吨半的重车在坑下跑几十里路,工作很紧张,生产还不能大踏步前进。——那时候,坑下运输落后,像块石头一样横在跃进的路上。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电工梁溶。他想:“要增产矿石,一定要攻克这一关。”
一次,他看到卷扬机拉矿车,脑子里蓦地闪出一个念头:“把卷扬机放在一个车架上,安上轱辘,这不就能拉着矿车跑吗?”他决心试制一种坑下运矿的土电车。
在党的鼓励和帮助下,梁溶和技术员、老工人一起,前后进行了一百多次试验,花费了无数的心血。
拿土电车的弓子来说吧。为了使弓子和电线保持良好的接触,梁溶他们修改了十几次,花了整整一个多月工夫。在那些日子里,梁溶同别的电工一起,白天一下班,就跑下巷道,坐上晃晃荡荡的土电车,观察弓子运行的情况。那弓子摇摇摆摆,忽左忽右,碰上电线,发出刺刺的微响。闪亮的火花刺痛了电工们的眼珠,他们就戴上墨色眼镜继续观察。发现了问题,就及时改进……
前进道路上的“石头”终于被搬走了。从今年春天以来,坑内坑外普遍装上了土电车,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保证了矿石产量步步高升。
掘进的红旗
凿岩风钻的响声停下来了。过一刻,巷道深处传来了隆隆的爆破声。接着,凿岩机忙碌起来,铿锵作响地把岩碴装满斗车,倾泄到巷外的山谷中。——这是闻名全国的“地下尖兵”马万水快速掘进组的工地。他们正在为矿山开辟新采矿工作面打通运输巷道。
马万水小组是矿山掘进的一面红旗。十年前,他们在这里创造了第一个全国新纪录,以月掘进二十一点三米的速度闻名全国。到今年5月,他们已经创造了十二次全国新纪录,月掘进达到了六百二十八点二米。今天,他们正在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熟悉矿山的人知道,一个月掘进巷道几百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掘进工人们必须摸透地层的秘密,用最顽强的意志去征服倾盆大雨般的地下水,征服松得刷刷直淌的流砂,征服硬的、软的,各种各样的岩石。
有一次,马万水小组碰到了被称为“硬岩石之王”的石英石。它的硬度有二十二级,一触风钻,就火星四射,发出当当的金属响声。最好的合金钢钎头,只几分钟就磨钝了。善于识别各种岩石的组长郭进才,立刻在现场召开了“诸葛亮会”。他们想办法先在岩石的下部打眼、放炮,下部掏空了,再在上部打眼、放炮。结果,爆破效率提高得很快,“岩石之王”被制服了。
矿工们说得好:“政治加技术,岩石变豆腐”!
(附图片)
矿山掘进红旗——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马万水快速掘进小组,今年又创造了月进六百二十八点二米的新纪录。这是这个组的工人正在进行多风钻打眼,准备创造更高的纪录           
            新华社记者 时盘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