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大战八、九月 抓秋田管理 争高产多收
青海负责干部到第一线加强领导 云南认真贯彻政策掀起超产运动
河北狠抓中耕追肥促进作物生长 广西保证早中晚稻收好管好种好
青海
本报讯 青海省狠抓锄草、追肥、防灾等关键措施,促使春播作物高产。省委书记朱侠夫、陈思恭、谭生彬、薛宏福,省委常委冀春光、张俊贤、余光等同志最近分别率领大批干部深入田间;各州、县普遍抽调80%以上的干部上第一线,加强后期田间管理。
青海省去冬今春大开荒地,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一倍。当前正是各类作物生长的关键时刻,在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的高潮中,许多地区提出具体指标,要求通过后期管理促使每亩超产十斤、二十斤甚至三十斤。大通县正在开展一个争取每亩超产二十斤的群众运动,县委组织了十四个工作组分别到各后进队加强领导,各公社先后召开了誓师大会,动员所有农业劳力以三抓(抓浇水、抓追肥、抓锄草)、五防(防雹、洪、虫、旱、倒伏)为中心,猛攻关键性增产环节,全县争取在原订产量的基础上再增产粮食两千万斤。化隆回族自治县发现病害虫害开始露头,全县四千名各级干部,率领两万五千多名劳力分片包干,奋战田间,一鼓作气歼灭了刚刚露头的麦锈病和吸浆虫等病虫害。
各地在后期田间管理中,还注意抓重点田和抓关键措施。门源回族自治县五级干部会师田间,集中了90%的劳力,猛攻各类作物的丰产方和三类田,给重点田优先除草、施偏肥、浇偏水,经过十多天突击,丰产方更上一层楼,原来的三类田有一半以上升了级。
夏秋之交是青海省山区发生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较多的季节,山地较多的县和公社普遍设立了防雹防霜指挥所,开展了县与县、社与社的联防工作,确保丰收果实。
云南
本报讯 中共云南省委根据“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动员全党全民,集中力量大抓农业生产。
为了搞好农业生产,省委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分配政策;在抓好生产的同时,认真搞好群众生活,并在各级干部中进一步树立既干劲十足、又踏踏实实的优良作风。目前,各级党委正采取一竿子到底的办法,把党的政策迅速及时地传播到群众中去;许多领导干部已直接到基层干部和群众中去贯彻政策,了解群众思想,解决具体问题。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最近召开了五级干部会议,将省委关于粮食包产、养猪、种菜和社员工资政策的几项规定,直接向基层干部和积极分子交代清楚。各级干部回去后,也都立即召开支委会、干部和贫农、下中农、老农会议和社员大会,向群众说明政策,群众高高兴兴把这些政策称为“四大目标”。大理白族自治州贯彻省委的政策后,许多公社立即集中80%劳动力投入中耕夏锄,掀起了超包产的群众运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宣传政策后,投入中耕夏锄的劳动力,在短期之内就由65%上升到75%左右,现在全州水稻和玉米都已薅完头道,并有一百三十多万亩薅了二道草。
为了保证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云南省委决定:今后工业、财贸等各个系统必须一律严格执行国家劳动计划,不再从农村抽调劳动力,并尽可能地节约出劳动力回农村去。工业部门要积极生产物美价廉的农业机械,以推动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发展。全省的专、县工业与社办工业,今后必须围绕农业生产的需要服务。为了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公社和社员的收入,财贸部门今后必须以自己的主要力量用于指导生产和组织生产,以便农村更好地开展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保证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河北
据新华社天津28日电 河北省各地人民公社抓住7、8、9三个月的关键时期,掀起了以田间管理为中心的超产竞赛运动,力争秋季全面大丰收。
集中优势力量狠抓中耕、锄草、追肥、浇水、除虫,千方百计促进各种作物的发育,力争早结穗、早结块、早现蕾、早结荚,实现全面增产,是各地在田间管理中采取的主要措施。中共任丘县委根据今年干旱、水稻播种时间早晚不一致、稻苗生长情况不同的情况,提出了“抢时间、抓关键,插好管好,保证水稻大丰收”的口号,领导各公社、生产队大搞晚稻赶早稻、早淀稻赶水稻,二三类苗赶一类苗,一般田赶丰产田的竞赛,仅十天时间,全县就为稻田积肥两亿多斤,并追肥十万亩,拔草挠秧十六万亩,使大部分稻苗生长茁壮。为了争取时间消灭荒苗,各地都集中力量大搞突击战役。迁安县在灭荒中,采取工农商学兵齐出动的办法,全县各公社共出动七千二百多架耘锄,三千二百架耠子,使全县四十一万亩大田作物普锄一遍。
狠抓高产丰收田,开展“千、百、万”大面积丰产运动,这是各地在今年严重干旱情况下,夺取秋季丰收、实现超产计划的另一战略措施。全省共有四千万亩高产丰收田,为了保证这些高产田方方块块保高产,各地在田间管理上普遍采取了按地块定产量,按产量定措施,建立责任制,固定劳力,并实行劳力、水源、肥料、工具“四集中”的办法。
为了使各种作物都向高产田看齐,力争达到平衡增产,各地在田间管理中,都加强了对弱苗和三类苗的管理,通过加水加肥和仔细管理等来促进三类苗升级。怀来县采取中耕、追肥、浇水一齐上的办法,大搞各种作物全面升级,经过一段精细管理,全县一、二类苗由6月下旬的89.7%增到95%;三类苗由10.3%减少到5%。
广西
本报讯 广西僮族自治区全党全民总动员,大战关键月,保证做好早、中、晚造作物的收、管、种工作。
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争取全年丰收的关键月。目前,全区人民意气风发,纷纷集会誓师,誓把早、中、晚三造收好、管好、种好。
季节紧迫,工作量大和劳动力不足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为了在夏收夏种中打一个漂亮仗,赢得全盘工作的主动,各地采取各种办法,压缩后方,精简机构,增强农业战线的劳动力,保证集中80%的劳动力,投入田间生产。梧州专区几天之内,就从后方调整出六万多劳动力,开赴农业生产第一线。玉林专区已有82.3%的劳动力投入了“双抢”运动。陆川县集中到田间生产的劳动力高达87.5%,大大加快了收种进度。全自治区由六万名干部组成的夏收夏种工作团,已分别深入生产队,加强了基层组织的领导力量。桂林专区所有人民公社都把办公室、电话机搬到生产最前线,参加生产,指挥生产。
开展以夏收夏种工具改革为中心的高工效运动,是当前农业生产大会战的突出特点,经过大搞群众运动,全自治区已制造出成批的插秧机、收割器、脱粒机、运输车子和铁木小农具。仅插秧机就达三十三万多架,比春插时几乎增加一倍。南宁专区三百二十万亩晚稻,有55%以上的面积将用插秧机插秧。容县三千五百多个生产小队,平均每队有打谷机二点二架、收割器四点七架、插秧机一架,每三个劳动力有一架车子,每三头牛有一架新式犁耙,因此夏收夏种进度成倍加快。
(附图片)
北京郊区房山县长沟人民公社社员,及时地给春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王力加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彻底消灭病虫害 确保秋季丰收
本报评论员
今年上半年,各地农村人民公社在农业生产中,同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从而保证夏收作物获得了丰收。现在,以“保秋”为中心的群众性的防治病虫害运动,又在更广大的规模上开展起来,这对于保证禾苗健壮生长夺取秋季丰收,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目前,天气炎热,正是各种病虫大量发生的季节。从各地虫情来看,今年病虫发生种类多、分布广,而且来势较猛。据调查,长江流域为害水稻的螟虫、为害棉花的红蜘蛛和跳虫;北方地区的稻瘟病、粘虫、玉米螟、马铃薯晚疫病和棉铃虫等病虫,近来都有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如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把粮食、棉花真正拿到手,在加强田间管理的同时,还必须要把“保”字抓紧、抓实。
要取得防治病虫的彻底胜利,首先必须根据病虫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防治技术,而及早防治、争取主动,又是战胜病虫害的基本环节。浙江省黄岩县今年由于动手早,采取全面预防和突击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已将早稻螟害率降低到0.2%以下,飞虱和浮尘子的为害也比往年大大减轻。黄岩县的事实证明,虫害是可以彻底扑灭的,办法就是早,就是根据虫害发生的规律抓住关键时期,迅速扑灭;不仅第一代或第二代虫害要治得早,而且要做到“代代治早”。在虫害一露头的时候,就采取发动群众防治与专业队防治相结合、人工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治虫与当时的农事活动相结合等等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全面围歼,就能够把虫害彻底扑灭。
事先作好准备,切实解决治虫药械和作好劳动安排,是夺取防治病虫害的根本保证。当前农活多,劳动力比较紧张是事实;但是对治虫丝毫也不能放松,越是事先准备工作作得好,越是能争取主动,就越能节省劳动力。因此,对劳动力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平时,由少数人组成的治虫专业队负责经常的病虫防治工作;虫害一旦发生,则开展群众性的突击治虫灭虫运动。今年国家供应的化学农药虽比去年有所增加,但仍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各地须继续贯彻“土洋并举”的方针,大量制造土农药。目前正是各种植物性农药大量生长季节,各地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应进行大量采集,就地取材,就地制造,解决本社本队所需要的农药问题。
做好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像做好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治虫工作抓起来,切实掌握虫情,准备好药械和人手,一旦虫害发生,立即行动,迅速把病虫彻底消灭。


第2版()
专栏:

互通情报 统一行动 合力围歼
四川各地联合防治病虫害
三台县不断改进土农药质量提高治虫效果
本报讯 四川省在防治作物虫害中打破地区界限,实行专区与专区、县与县、公社与公社的联合防治。全省划分成四个大联防区,以下又分成许多小联防区。参加联防的地区随时交换虫害情报,统一行动,密切协作。岳池与潼南是不同专区的邻县,经常互通情报,合力围歼害虫。潼南县从岳池县得到螟虫情报,便及早防治,目前水稻枯心率已下降到1%以下。
参加联防的专区、县、社还本着又赛又帮的精神,开展了检查、评比和友谊竞赛,并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相互支援。温江、乐山两专区最近互派代表检查夏季灭虫的效果,发现薄弱环节,立即组织力量突击。目前正在开展治虫竞赛的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县,共同提出了“片不漏块、块不漏行、行不漏株、株不漏叶”的条件,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按高标准防治虫害,力争全面丰收。老棉区内江专区除帮助江津、泸州专区等新棉区培训植物保护技术人员外,还派人前往传授防治虫害的技术。
四川省去冬今春气温较高,害虫死亡率低。前段时期部分地区发生旱象,水稻螟虫、玉米钻心虫和甘薯猪儿虫繁殖较快。最近连续降雨,高温多湿,棉田发生红铃虫。
为了把害虫消灭在危害作物之前,各地在及早预防、经常防治的基础上乘胜前进,先后多次展开了歼灭害虫的突击战,保护大春作物健壮生长,力争全面丰收。
本报讯 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土农药生产红旗的四川省三台县,今年进一步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加强精制提纯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农药质量,并积极创制新品种。
今年三台县从1月到6月,已生产土农药七千三百多万斤。由于农药多,保证了全县在提早治、连续治、彻底治的方针下,开展了四次全民性的治虫突击运动,使全县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和目前正在生长管理期间的水稻、红苕、棉花等秋熟作物,都普遍受到了三次到八次的防治。由于有效地打击了病虫害,今年夏收的四十九万多亩小麦,就从病害中夺回了一千多万斤粮食。
为了进一步有效地消灭虫害,三台县正大力提高土农药的质量。目前,从县到公社都相继成立了土农药研究机构,同时组织工业、农业、商业与科学研究等部门大搞农药协作试验,种植了三千多亩协作试验田。他们针对历年危害本地农作物严重的小麦锈病、水稻、玉米螟虫、稻瘟病、红苕金花虫、棉花蚜虫、红蜘蛛、红蛉虫、枯萎病等,广泛利用本地野生草药和矿物性原料进行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化学分析,然后在大量制造成功的土农药中,选择原料多、效果大、成本低和当前急需的加以精制提炼,使土中出洋,成批进行生产。
现在全县通过资源调查和多方试制实验成功的土农药,已由原来的二百六十一种增加到八百三十七种,经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鉴定,有二百零五种已具备了成批生产,普遍推广的条件,其中有五十一种达到了高效农药的标准。例如全县已经大量推广使用的万宝全农药,是用石硫合剂、草药,再加少量棉油皂、煤油、滴滴涕制成的,对防治大面积水稻螟虫、稻瘟病、以及小麦、红苕、棉花等病害的效果都很好。这种药每斤可稀释(兑水)一千多倍,成本仅五、六分钱,治一亩地药只一角多钱,价格既低,又便于运输和储存。


第2版()
专栏:

提高劳动效率 保证细收细打
西藏积极准备工具迎秋收
据新华社拉萨电 西藏高原的藏族农民正在及早进行秋收准备工作,迎接民主改革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今年,翻身后的藏族农民普遍地组织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因而改进了耕作和田间管理,全区各地呈现出了一片丰收景象,农作物的成熟期大体一致。为了在今年的秋收中做到收快、收细、收好,保证丰产丰收,并且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给明年的农业生产大发展作好准备,各级党委正领导农民大抓秋收工具的准备工作,及时提出了“向工具要劳动力”的口号。山南分工委把准备秋收工具列为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
各地秋收工具的准备工作以县农具厂为中心,进一步把铁、木、皮、石匠组织起来,实行改革、制造和修理并重的方针。墨竹工卡县在十多天时间内,就新制、改制了各种秋收农具五千多件,超过原有的秋收工具一倍多。山南专区已制成秋收工具三万多件,目前仍在日夜赶制中。
过去在西藏农奴制度下,秋收工具和其他农业生产工具一样非常落后,而且数量也少。据札囊县调查,今年秋收中需要一万二千件农具,而现有的还不到五千件。许多地区的农户连笨重的镰刀也没有,收割时用手拔庄稼,打场用牦牛踩踏,从开始收割到打场完毕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各地在准备秋收工具中,根据当地农民习惯和内地先进经验相结合,改制和创造了多种新式的秋收工具,如锯齿镰、风车等。这将大大加快今年秋收的进度。去年采用石磙打场还是少数地区,今年各地已普遍推广,仅曲水县的曲水区就已准备了六百条石磙。不少的农业生产互助组,为减轻笨重体力劳动,制造了马车和手推车,条件好的互助组还试制成功切穗机、脱粒机。一个大改、大制、大修秋收工具的热潮,正在西藏农村逐渐形成。


第2版()
专栏:

保证猪只在高温季节健康生长
上海郊区猪场大力防暑降温
据新华社上海28日电 上海酷暑,7月份以来的最高温度一直保持在摄氏三十六度左右。炎夏给大发展中的养猪事业带来格外繁重的防暑降温任务。连日来,十一个县由领导畜牧业的书记带头,各级畜牧战线干部纷纷奔赴养猪场,同饲养员一起大战高温。
在养猪场防暑降温工作中,各县把改善猪只的居住条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据有关部门调查,软圈内的温度比硬圈的要高摄氏三到五度,用井水冲洗猪圈比用河水冲洗温度要降低摄氏一、二度;四面通风的猪圈比一面通风的猪圈温度要低摄氏三、四度。因此,养猪场防暑降温战斗一开始,各级干部就率领饲养员大改软圈为硬圈,大挖冲洗猪圈用的土水井,在猪圈中大开窗户,同时又在猪场搭凉棚遮阴,在瓦顶和油毛毡顶的猪圈屋上洒石灰水或复盖稻草,以减少辐射热,从多方面设法降低猪圈温度。松江县各公社经过突击,短短几天内,全县养猪场的软圈,已有二万一千多间改成了硬圈。嘉定县据九个公社的统计,养猪场已经挖掘土水井二百二十口。
由于气温较高,猪只食欲也不及平时旺盛。为此,各县养猪场都把改变喂食方法,作为防暑降温的一项措施。上海县各养猪场广泛实行熟食凉喂、少喂勤添的喂食方法。饲养员们不辞辛苦把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等洗净切细,在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给猪加喂这一类多汁、鲜嫩的青料,以增加猪所需要的水份和营养。


第2版()
专栏:

陆楼生产队猪场综合饲养家禽家畜
本报讯 上海市南汇县盐仓公社陆楼生产队以养猪为基础,综合饲养禽畜,做到了以猪为首、六畜兴旺。
陆楼生产队4月中旬以来,仅增加少量设备,圈存的猪由四百零二头增加到七百四十头的同时,养了八百四十只鸡、二百四十七只鸭、五十只鹅、八十三只兔、十五头羊、一百二十七只供医学研究用的白鼠和一千三百尾鱼,还培植了三十二平方米的木耳。猪场禽畜满棚,一片活跃景象。
这个队是穷队,全面发展禽畜饲养感到资金、棚舍、劳动力严重不足。生产队党支部在4月初,把“赶富队”规划交给群众讨论时,怎样解决发展禽畜生产的这些困难,成了全队议论的中心。干部和社员根据自己饲养禽畜的经验和所见所闻纷纷献计献策。当地社员过去常在猪圈里养鸡鸭,附近公社有的生产队也有的养猪兼养鸡兔。党支部研究以上情况后,认为这是全面发展禽畜饲养的一条途径,确定由养猪场场长和两个饲养员组成小组,着手试养其他禽畜。这个小组养老母猪四十一头,断奶小猪三十九头外,还养了二百六十四只家禽、七十只兔和五十只白鼠。他们喂猪时便喂鸡喂兔,打扫猪舍时捎带清理兔笼鼠窝。实践证明,只要合理安排各项工作,饲养员兼养一些其他禽畜并不增加过多劳动,也不会影响养好猪。根据这一经验,养猪场开始了全面实行禽畜的综合饲养。
综合饲养禽畜,使养猪场的人力、设备和土地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个养猪场的经验证明,综合饲养禽畜,饲料也较单一饲养节省。扁嘴的鸭无法吃净糠秕饲料,猪也常把猪食抛撒槽外,场内的鸡群就来一一啄食干净,还从猪粪堆里寻食猪没有消化的饲料和孳生的小虫。这个场养的鸭子屙在池塘里的粪,也正好是鱼的饲料。据测算,场内每只产蛋鸡平均每天只需喂糠秕二点五两左右,比一般专业养鸡场要少三分之一以上。两个月来,这个养猪场仅出售鸡、鸭、蛋的纯收入就达四百多元,相当于同期全场猪饲料费用的76.1%。如果把继续在饲养中的禽畜繁殖、增重所增加的产值计算在内,这个场两个月内养其他禽畜的收入数字还要高。
(附图片)
上海县新泾人民公社新泾生产队饲养场的小猪有了遮阴的凉棚。
新华社记者 唐允仁摄


第2版()
专栏:浙江通讯

兄弟俩
本报记者 袁绍棠
浙江省余姚县的临山公社和慈溪县的泗门公社,是一堤之隔的两个兄弟公社。这里有这样一对受人赞颂的兄弟:哥哥徐渭江,是临山公社的党委副书记;弟弟徐渭珍,是泗门公社党委书记。这一对亲兄弟,真是一对斗志旺盛、团结互助的好战友,是一对你追我赶、各不相让的竞赛好对手,是一对党扶育出来的与群众同甘苦、共呼吸的好干部。
亲密的战友
6月末,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我到临山公社找徐渭江。徐渭江正和几个社员一起在棉花试验田里锄草。他中等身材,淳朴的脸膛,双腿裤脚过膝,赤着脚,肤色红中透黑,要不是人介绍,真不知他就是公社党委书记,是一位参加革命十八年的老干部。
徐渭江和我边走边谈,他告诉我,今年原来搞了十四亩试验田,上次到他弟弟渭珍的公社去,看见弟弟也搞了十四亩,而且培育工作做得又快又好。他发急了,回来与几个老社员商量了一下,培育管理的措施加了码,试验田的亩数也增加了一倍,争取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要超过他弟弟。我早就听说,渭珍是他竞赛中的对手,他与渭珍竞赛了两年,从来也不肯放松一步。种试验田是他兄弟俩竞赛的内容之一。徐渭江不管是炎热的夏天,严寒的腊月,只要他一有空,总是马上到试验田里去参加劳动,虚心向老农学习生产知识和技术经验,加强田间培育管理,决心与渭珍赛一场。他俩在竞赛中,又是一对坚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社会主义竞赛的好榜样。种油菜,渭江的经验比渭珍丰富,渭江就主动帮助渭珍学习油菜高额丰产的培育管理经验。搞棉花试验,渭江是门外汉,渭珍是内行,渭珍就及时地送去试验田用的棉花良种,并向渭江实地介绍棉花的选种、培苗、治虫防病、整枝打脑、施肥除草等一整套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渭江为了在棉花上赶过渭珍,还上泗门公社拜棉花高产能手干金海为师傅,常常请他来作技术辅导。
徐渭江不仅与自己的亲弟弟进行挂钩竞赛,而且还与社内的各级干部竞赛。他与公社各级干部赛种试验田,季季作物比干劲、比措施、比产量,通过试验田带动自己周围的丰产方;各级干部又与广大社员开展竞赛,带动大田生产。实际上,他的试验田就是各级干部学习的样子,是带动全社大田的指挥田,他搞试验田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徐渭珍也像他哥哥一样,善于运用试验田带动大田的方法领导生产。一进入泗门公社就可看到各级干部和广大社员搞的上万亩的各种试验田、小农场、丰产方,形成了群众性的热潮。你追我赶的竞赛,在他兄弟俩挂钩竞赛的带动下,也有力地促进了两个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社员进行对口赛。现在,这里社对社、队对队、部门对部门、能手对能手,全面地展开了挂钩对口赛。
这对亲兄弟,在解放前都是四明山区革命根据地的老民兵骨干。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多次组织民兵伏击日本鬼子、伪军,抢送军粮,通过联络掩护首长。现在,他们又在农业战线上你追我赶,共同跃进了。
万紫千红总是春
7月1日清晨,渭珍从县委会赶回公社。他听说临山公社由三级书记带领大批干部要来泗门参观棉花,他忘掉了疲倦,赶去临山公社。出车站,在试验田里首先相见的又是哥哥徐渭江。“渭珍,我们今年棉花又大大落在你们老大哥的后面了,今天决定到你们那里去取经。”“你们总是那么虚心,你看,你的试验田棉花不就是比我们的长得好吗?今天我是得知这消息特地赶来的,一来陪你们到我们田头会诊一下,给我们提提改进的意见,二来,趁便来看看你的试验田。”渭珍诚恳地答道。
渭江称泗门为“老大哥”有个来由,原来这两个公社和他们兄弟俩开展挂钩竞赛的起因,也就在于这句话。泗门是慈溪县有名的老棉区,临山过去是稻区,公社化后,根据统一的经济规划改为半稻半棉区。当时,党委分工由徐渭江管棉花,他知道,棉花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作物,大家都不懂种法,怎么办呢?他忽然想到泗门公社是植棉经验丰富的老棉区,是他们的老大哥,他就向公社党委提了一项挂钩竞赛的建议,党委同意了。说干就干,他一清早就把大红的挑战书送到泗门公社党委,接待他的就是他弟弟徐渭珍。他与渭珍的竞赛就这样挂上钩了。徐渭珍想:“一树开花万树红,万紫千红总是春”,于是,第二天就把临山的挑战书印发到全社各生产队,传遍各个角落,广泛地发动了群众,两社的挂钩竞赛就这样掀起来了。
中饭后,徐渭珍陪同临山公社党委书记姚敏和副书记徐渭江,带着长长的参观队伍,向一望无际的绿海般的棉田走去。泗门的棉花丘丘是营养钵移植的,种得早,管得好,生得档紧、叶茂、株高,正在开花结铃。一眼望去,实在令人可爱。临山今年的棉花也比往年长得好,不过比较起来,还赶不上泗门。参观队伍到了泗门公社,参观了全省著名棉花高产能手何巧娥和老棉农干金海的试验田后,却像碰到吸铁石一样被吸住了。这个数档,那个看铃……,纷纷议论起来。徐渭江请来了何巧娥和干金海,向大家实地介绍当前中耕、除草、整枝、打脑、治虫、防病等培育管理经验。临山公社来参观的人,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参观结束后,社员们的干劲鼓得更足了。几天后,临山公社的棉花地里草光了,沟深了,垠高了,棉花样子日日更新。
把方便让给别人
泗门通向临山的电话线在嗡嗡地发响,是在传递着两社社员的共同心声:“对,我们的劳力是非常紧张,可是你们更需要劳力……,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好了,你别再说了,我马上派两辆拖拉机来支援你们翻耕。”徐渭珍未等到临山公社党委书记姚敏说个“不”字,电话筒就搁下了。姚敏想,虽然今年临山公社见缝插针扩大了播种面积,劳力比过去任何一年都紧张,可是泗门公社呢?不也是这样吗?怎么能向人家雨天借伞哩!他被泗门公社党委那种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的共产主义风格深深地感动了。
而徐渭珍呢?一谈起去年泗门公社从春花、棉花到水稻一连获得三面大红旗时,总是激动地讲述起临山公社对他们的无私支持:棉花刚下种,天气还是寒风飒飒,徐渭江带着一伙干部到泗门公社来参观了。见到成片的营养钵没有防冻复盖物,一问是买不到稻草。渭江回社后的第二天,船接船、车连车像长龙一样,向泗门载来了五十万斤稻草,给泗门七万多亩棉花苗带来了温暖。在棉花移植的时候,泗门公社劳力十分紧张,临山公社党委组织了一支年轻力壮、连牛带犁的劳动大军,主动去泗门参加突击战。当泗门大搞土化肥而又缺乏原料的时候,临山公社又无私地输送了七十船做土化肥用的泥炭……。
泗门和临山,已经打破了县界、社界,团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意志,一个力量。在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歌:“临山泗门亲又亲,兄弟公社心连心,互相支援大协作,携手并肩齐跃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