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重要矿产产量显著增加
蒙古社会主义劳动队运动对提高职工政治水平起巨大作用
德国化学工业发展迅速产品按人口平均计算占世界第二位
新华社地拉那28日电 阿尔巴尼亚国家计划委员会统计局今天发表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的公报说:今年上半年,工业计划完成了99.6%,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7%。许多重要的采矿部门的产量比去年同期有了显著的增加。例如,原油增加了41.3%,铬矿增加了14.9%,铁矿增加了42.7%。
公报说,今年上半年各工矿企业的产品质量都比往年有了改进。
公报指出,地质部门的钻探计划完成了104.2%,钻探工作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3%。
公报在谈到今年上半年的农业情况时指出,尽管今年气候条件很坏,但到6月底为止,播种面积仍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棉花种植计划完成了101%,水稻——102%。
公报说,今年上半年零售商品周转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8%。今年十一年制学校的毕业生数目比去年同期增加32%。
新华社乌兰巴托28日电 蒙古在一年多以前开展的“社会主义劳动队”运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对推动生产、提高职工的技术、政治和文化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在蒙古工矿、交通和农牧业部门中,已经有十一个生产队获得了“社会主义劳动队”的光荣称号。全国共有五百七十六个生产队正在争取成为“社会主义劳动队”,其中有一百零二个是农牧业部门的生产队。
首先倡议开展“社会主义劳动队”运动的蒙古铁路工人,走在这个运动的最前列。全国铁路系统已有五个“社会主义劳动队”,还有三百一十八个生产队正在为争取这个称号而努力。乌兰巴托铁路局机车修理厂由于全体职工都投入了这个运动,因而成了全国最早的一家争取“社会主义劳动队”的工厂。
在其他工厂中,争取成为“社会主义劳动队”也形成了群众性的运动。在工业联合工厂中,就成立了十多个争取“社会主义劳动队”称号的生产队。它们都提出了奋斗指标,并积极努力实现自己的诺言。选毛车间的一个生产队在建队以来的六个月中,每月都完成计划112%到160%,为工厂增加收入十一万八千图格里克。另一个生产队每月完成生产计划176%到210%,全体队员还掌握了两种新技术。
与此同时,在知识分子中开展的“社会主义协作队”运动一年来也有很大发展。他们和工人、牧民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帮助工人、牧民实现争取成为“社会主义劳动队”的竞赛计划,提高政治、技术和文化水平。现在,全国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六名各行各业的知识分子组成了一百二十七个协作队。
新华社柏林28日电 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周报”报道: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化学工业最近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全国的化学产品按人口平均计算,已经占世界第二位。出口化学产品的品种达二千五百种左右。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化学家最近几年来创造了许多种奇异的物质,其中一种“皮阿克里尔”可以制造各式各样的物件,如机器零件、纺织品、家具、医疗器械、人造关节和人造瞳孔等。最近在杜塞尔多夫举行的一个展览会上展出的一个用这种物质制成的人体模型,它能够显示人体器官许多非常复杂的过程,如血液流动的情况等,受到了观众普遍的赞赏。
在塑料生产方面,根据目前的统计,全国的塑料产量按人口平均计算占世界第六位,平均每人六公斤。预计到1965年,每人平均将达十六公斤。各种塑料的产量都将大大增加。其中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的产量到1965年将分别达到十二万吨和二万吨。
这家周报还报道,西方国家化学工业垄断组织长期以来对化学工业中一些触媒剂的处方保守秘密。但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化学家经过刻苦的钻研,不但自己发现了这些秘密,而且还获得了许多珍贵的发明。例如制成了生产合成燃料、人造纤维、塑料等的触媒剂,发现了生产更便宜的聚乙烯的方法等。最近,生产硫酸的“沃尔芬”工厂由于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工作方法,生产成本是世界上最便宜的。


第6版()
专栏:

用坚决斗争反对美吴集团的罪恶政策
越南南方人民怒烧“稠密区”
新华社河内28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被美吴集团强迫集中到所谓“稠密区”的越南南方人民,由于无法忍受暗无天日的生活,纷纷放火烧毁这种变相的集中营,逃回家去。
据报道,今年4月间,美吴集团出动军队和“保安团”在建祥省同塔梅反复地进行“扫荡”,把丰富和盛和两乡人民赶进“经则稠密区”和“新设稠密区”。被集中到这里的越南南方人民受到严密的监视。“稠密区”四周都围着铁丝网,人们只能在规定的时间经过一个小门出入。
被赶进这两个“稠密区”的人民向吴庭艳统治集团展开了多次斗争,要求自由来往,照顾庄稼。6月7日,他们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非人的生活,愤怒地放火烧毁了“稠密区”,捣毁了岗哨,高呼“打倒稠密区”,逃脱出去。
据报道,同塔梅地区的“曼大稠密区”也在今年3月28日被群众烧毁了。吴庭艳集团的士兵在汹涌澎湃的群众斗争面前恐慌万分,纷纷向人民投降,有的被吓跑了。4月4日晚上,安江省“巴替稠密区”也被群众放火烧毁。
(附图片)
这就是美吴集团所谓的“稠密区”
(原载“越南新闻”)


第6版()
专栏:

朝鲜中央通讯社访华代表团成员分别著文
介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本报平壤27日电 应新华通讯社的邀请在今年“五一”节前后来我国进行访问的朝鲜中央通讯社访华代表团,返国后陆续发表文章,热情赞扬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中取得的成就。
“劳动新闻”从6月12日到7月15日的期间,连续刊载了代表团成员写的四篇文章。
这家报纸在6月12日和13日连载的代表团的团长、朝鲜中央通讯社副社长高成淳写的题为“毛泽东思想遍地开花”的文章中,论述了我国人民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运动。文章指出:“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的历史条件中,在长期的人民革命斗争中,战胜了国内和国外的一切敌人,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
6月17日刊载的代表团团员、朝鲜中央通讯社驻北京记者吴相根写的题为“白手起家办工厂”的文章,介绍了郑州市的一个城市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办工厂的事迹。作者说,我们从这个公社看到了城市人民公社的生命力和城市居民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生活的巨大变化。并指出,城市人民公社在生产上白手起家,在白纸上画着美丽的社会主义花园。文章赞扬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劳动,介绍妇女思想变化:过去比吃穿享受,现在比工作学习积极。在7月3日和6日连载的代表团团员方洛信写的题为“人人革新、处处革新”的文章,介绍了上海市各工厂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的成就。
15日刊载了代表团员金永起写的题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成果”的文章。


第6版()
专栏:

李一氓姚仲明欢宴昂季准将
新华社28日讯 我国驻缅甸大使李一氓和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姚仲明,今天晚上联合宴请以昂季准将为首的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缅甸方面的代表、顾问和随行工作人员。
缅甸驻我国大使、缅甸代表叫温和大使馆的外交官员应邀参加了宴会。
参加宴会作陪的有,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中国方面的代表、顾问等。


第6版()
专栏:

苏联就裁军问题复照美国政府
谴责美国用裁军计划掩饰扩军行动
新华社27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苏联政府7月25日就裁军问题给美国政府一份照会。在这前两天,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也就这一问题在23日分别写信给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加拿大总理迪芬贝克。
苏联政府致美国政府的照会是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谢苗诺夫在25日交给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弗里尔斯的。这份照会是对美国大使馆7月2日照会的答复。
苏联照会着重指出,美国提出的新裁军计划只不过是把西方国家3月16日在十国裁军委员会中提出的那个老计划略加修改、拼凑而成。它是一个想迷惑各国人民的新企图,是一个烟幕,是用以掩饰美国政府继续扩充军备(包括核武器方面的军备)的方针。
照会说,美国的文件同西方国家3月16日的建议一样,从第一阶段就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没有裁军的广泛的监督措施上,把事情归结为只就这第一阶段签定协定。美国没有建议在第一阶段对武装部队作任何裁减。苏联照会强调指出,显然,这只不过是假国际监督之名来收集间谍情报而已。
照会接着指出,美国的建议完全没有谈到关于撤除在别国领土上的外国基地、从这些领土上撤出外国军队等问题。其中没有规定销毁运送核武器的手段和禁止核武器。
照会说,至于说到对裁军计划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规定的裁军措施,美国的计划没有指出实现这两个阶段的任何具体时期,而从裁军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要取决于其他一系列条件的实现,这样就有可能无限地拖延裁军计划的执行。
苏联照会指出,美国政府建议在十国委员会中围绕美国的“新”计划简单地恢复空泛的辩论,但是,必须直截了当地说,这个建议不能作为谈判的基础,也无助于委员会的工作。
苏联照会指出,苏联政府一贯主张就迫切的国际问题举行谈判;它仍然认为,对等原则有助于有利地探讨裁军问题。但是,考虑到十国裁军委员会讨论裁军问题的经验,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除那些已经在这个委员会中有代表的国家外,还应吸收其他一些国家参加谈判。


第6版()
专栏:

出席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
我国代表郑森禹到达东京
新华社28日讯 东京消息:世界和平理事会出席即将举行的第六届禁止原子弹氢弹和争取裁军世界大会的代表郑森禹在27日乘飞机到达东京。世界和平理事会代表艾哈迈德·穆罕默德·凯尔(苏丹)和他的夫人也同机到达东京。
他们在机场上受到日本工会总评议会的代表兼田富太郎,日本社会党代表、国会议员田中稔男,日本共产党代表土桥一吉和东京华侨总会会长等约二百人的欢迎。其中约有一百名华侨。
在机场上举行了集会,在会上致欢迎词的有田中稔男,土桥一吉,兼田富太郎和华侨代表。
当郑森禹和其它代表们在机场休息室出现时,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机场上的欢迎者携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郑森禹在致答辞时强调说,世界和平理事会认为,日本人民在反对侵略性的新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中取得的初步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还想向为建立日中友好关系而斗争的你们全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6版()
专栏:

世界教师大会开幕
我国代表到达科纳克里
新华社科纳克里27日电 第三次世界教师大会27日上午在科纳克里开幕。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约二百三十名代表和来自非洲、欧洲的许多观察员。
大会主席、黑非洲教师联合会总书记凯塔·库曼迪安宣布大会开幕后,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致开幕词。
杜尔在开幕词中说,在非洲的土地上,非洲人的文化传统受到可耻的漠视,我们这些国家的人民的历史被粗暴地歪曲。在阿尔及利亚、刚果、南非和西南非洲,我们看到:通过万恶的所谓优越种族和文化的“理论”,进行破坏、压迫和剥削的势力在为所欲为。他谴责这些都是根本否定文化。
塞古·杜尔说,教育不仅应该普及到最偏僻的农村,而且应该坚决地符合人民的正当愿望。
杜尔最后说,和平不再仅仅取决于一些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意愿,和平已经成为各国人民自己的有觉悟的勇敢的行动的结果。
根据大会组织委员会发表的公报,大会的议程包括:发展教育、文化和国际合作的当前问题,关于教师为保卫和平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采取行动的问题以及教师和社会保险问题。
第一次世界教师大会是1953年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二次大会1957年举行于华沙。
由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方明率领的出席第三次世界教师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今天乘飞机到达科纳克里。


第6版()
专栏:

平野义太郎离京返国
据新华社28日讯 日本“中国研究所”访华代表团团长平野义太郎于今天乘机经广州先行回国。


第6版()
专栏:

捷足球队胜“八一”队
新华社28日讯 捷克斯洛伐克赫拉德茨——克拉洛维“斯巴达克”足球队,今晚在北京同“八一”足球队举行友谊比赛,客队以一比零获胜。
这个球是上半场十五分钟时,客队利用发“角球”的机会,由中卫赫莱基克在距“八一”队球门十六米处劲射入网的。
这是客队在我国进行访问的第六场比赛,在这以前,他们已取得了四胜一平的战绩。
7月31日他们还将同北京足球队进行访华的最后一场友谊比赛。


第6版()
专栏:

我国杂技艺术团离摩洛哥回国
新华社拉巴特27日电 由团长屈武率领的中国杂技艺术团今天离开摩洛哥回国。艺术团的部分团员已在早些时候回国。艺术团在摩洛哥各地举行了一个多月的巡回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有五万多人观看了演出。
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和王室成员也欣赏了艺术团的表演。


第6版()
专栏:兄弟国家在前进

罗马尼亚重视工人保健工作
罗马尼亚工人保健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罗马尼亚全国有七十八所工厂医院,一百个工厂诊疗所,一千六百五十四个医疗室。在各工业中心都建立了完善的医院和工业卫生实验室。
工厂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有增加,如底密索拉州工厂医院和诊疗所的专科医生比一九五八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普通科医生百分之十。
目前罗马尼亚人口平均死亡率比一九四五年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婴孩死亡率下降了百分之六十。平均寿命已从一九四五年的四十二岁延长到六十三岁。许多传染病已基本上消灭。与一九四五年相比,一九五九年疟疾病例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九,伤寒病例下降了百分之七十八点九;在同时期伤寒的死亡率下降了百分之九十六点六,猩红热死亡率下降了百分之八十七点八。


第6版()
专栏:兄弟国家在前进

越南一辆载重汽车牵引十辆拖车
越南国营汽车运输公司最近第一次以一辆载重汽车牵引十辆拖车进行远程载重运输成功。这是越南运输部门最近展开的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运动的一个新成就。这辆载重汽车牵引十辆拖车,联成长达五十米的长列车。第一程载着二十二吨煤从太原开往越池,行驶一百零二公里。卸下后,第二天又载着二十二吨砖从越池回到太原。全程大部分是在山区,道路弯曲,经过大小桥梁共十四座。


第6版()
专栏:兄弟国家在前进

苏联各地成立群众性发明组织
苏联许多企业里最近兴起了一种新形式的群众发明创造组织——社会设计局,职工群众通过这种组织利用业余时间、不要报酬地为建立新技术而进行着大量工作。
这种组织刚一出现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各地迅速生长起来。据报道,在斯维德洛夫斯克市,在很短期间就建立了约一百五十个社会设计局。乌拉尔电缆工厂所有的主要车间都建立了社会设计局。
这种组织在推动生产,使生产过程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方面有重大作用。例如,乌拉尔电气设备工厂在试制一台世界上最大的、十五万瓩的水力发电机时,在搪定子壳时遇到了困难。工厂没有一台机器能搪这么大的部件。如果要把旧机床改装使用,至少要四个月的时间。社会设计局的成员们给机床增加了一种零件,就免去了改装的过程,使这道工序缩短到一个月就完成了。


第6版()
专栏:兄弟国家在前进

平壤市郊美林农业社的社员在收摘第二批黄瓜
朝鲜中央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蒙古通讯

草原英雄
本报记者 周毅之
6月里,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去访问蒙古有名的老合作社——“列宁之路”合作社。
傍晚,汽车走到一片宽阔的草场。火红的夕阳挨近了地平线,几片轻纱般的桃色云彩,在水一样柔和的天空中飘荡。金黄色的草原上,一位蒙古姑娘,骑着骏马,在一大群绵羊周围矫健地来回奔跑。太阳照在她那黑黝黝的圆脸上,照在她的紫红袍子上,从远处看去,像一朵红霞在雪白的羊群前面闪动。
我正在赞赏这如画的草原景色,同行的蒙古同志忽然兴奋地高呼:“咱们快到合作社中心了!”
果然,汽车再走十几分钟,眼前就出现一大片蒙古包,中间还夹杂着许多木屋和瓦房。那里有合作社和苏木(县)的办公室,有奶油加工厂,有饭店、学校、体育场。广场上堆满木料和砖瓦,几座新建房屋,比原有的房子都要高大。离广场不远,有一圈木栅栏,牧民们正在羊群里剪羊毛。合作社旁边的畜牧业机器站,停放着一排排高大的联合收割机和轻巧的畜力打草机;刚从地里回来的拖拉机,像一群铁牛在草场上爬行,发出轰隆的响声……。在茫茫的草原上走了一整天,忽然看到这一片热腾腾的、充满着生命活力的、繁忙欢乐的景象,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
合作社主任奥依道布告诉我们:“列宁之路”合作社是布拉干省的第一个合作社,它曾经有过一段曲折的斗争历史。他指着旁边的一位同志说:“这是奥依力格同志,他就是这个社的创办人和第一任社长。”
奥依力格有着蒙古人壮健的体型。长挂脸、大颧骨、高鼻梁,个子又高又大,腰粗,胳膊粗,身体非常结实,很像那达木大会上的摔跤家。革命前他是封建主的奴隶,后来参加蒙古人民革命党闹翻身,曾在部队里干过几年,复员后党就派他到布拉干省的布拉干苏木工作。
他开始给我们讲合作社的斗争历史。
1939年4月,布拉干省阿布查克苏木的一些党团员,在众议纷纭的情况下,得到布拉干苏木主席奥依力格的积极支持,邀集了二十五个男女牧民,成立布拉干省的第一个牧业生产合作社——“雄鹰”社。社员们推举奥依力格做社长,上级也同意调他去专搞合作社。
那时,这里的人对合作社有各式各样的看法。
有人说:“这是好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社将来一定有前途。”
有人说:“看他们干一个时候再说。”
有些富裕牧民却在背地里讲怪话。他们说:“等着瞧吧,这些人胡闹一阵,把牲畜合并起来,结果给自己和国家带来损失,不打架分家才怪。”一些反动分子更是拼命造谣污蔑,企图打击社干部,搞垮合作社。
地方上有些基层干部对合作社也缺乏认识,他们把好草场划给个体牧民,要合作社社员到三、四百公里以外的坏草场去放牧牲畜。
尽管这样,穷苦的牧民是喜欢合作社的。第二年,“雄鹰”社已经有一百多社员。布拉干省也先后出现好几个合作社。乌兰巴托来了个特派员,他检查了各合作社的工作,同意
“雄鹰”社继续办下去。可是,过几天,奥依力格却被传到苏木去。他走进苏木主席办公室,看见苏木主席、特派员和另外一个人坐在那里。
“你在搞什么反动活动?”那个人怒气冲冲地问。
“我办合作社,不是反动活动。”奥依力格理直气壮地说。
“你盗窃了多少公共财产?”那个人接着问。
“合作社的基金只有几百图格里克(蒙币),我什么也没有盗窃。”奥依力格答。
那个人继续恶狠狠地吆骂着,还转过去对特派员说:“你看,你的阴谋活动嚣张到什么程度?”
特派员也非常生气,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甩在桌上,大声反驳:“你不要随便胡说。我的工作是完全合法的,这是党中央的指示。”
那个人更冒火了,他下命令:“把奥依力格关起来。”就这样,奥依力格莫名其妙地蹲了四十五天监狱。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那个坏蛋是个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反革命分子。
在审讯的时候,奥依力格提出抗议。法院也认为他没有罪。出狱后,奥依力格仍然继续办他的合作社。
那时,合作社的各种制度还不健全,社里头很乱。奥依力格觉得自己没有文化,办法不多,面对着一大堆困难,有时心里不免着慌。但是,他并没有动摇。他想:过去封建主还没有打倒的时候,困难不比现在大得多吗?我是一个党员,不能被这一点困难吓倒。
奥依力格说:“在那艰苦的年月里,有一件事使我终身难忘。”那事情发生在他出狱后的第二年,布拉干省的省委书记来到合作社。他到处走,到处仔细地看,还问奥依力格今后打算怎样办。奥依力格说,合作社想成立党支部,建设一个奶油加工厂,买一部拖拉机,聘请一位文化教员。省委书记走后,奥依力格的心一直忐忑不安。他觉得合作社有不少缺点,社里的福利设备很差,许多该为社员办的事他想到了,却没有力量做……。
过了不久,省里派来三个同志,他们交给奥依力格一封信。他心里想,这次可能挨批评。拆开信一看,哪知道竟是省委表扬“雄鹰”社的决议。决议首先祝贺布拉干省第一个畜牧业生产合作社的诞生,并且指出,这是本省牧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省委批评地方基层组织过去没有支持合作社;批准了奥依力格的几项请求,还拨给合作社一部拖拉机,派三个干部下来帮助工作。奥依力格一面读,一面流着感激的眼泪。他说,我读完省委的决议,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工作中虽然有不少困难,但是,大多数贫苦牧民都积极支持合作社。他们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努力完成社里的各种生产任务。奥依力格就在党的领导下,紧紧地团结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搞好生产,使合作社一天比一天巩固,并且不断地扩大社会主义的阵地。“列宁之路”合作社的前身就是“雄鹰”社,这一带的“和平”、“劳动”、“曙光”等几个合作社,也都是当时“雄鹰”社的一个生产队发展起来的。
从奥依力格的谈话中,我们知道,“列宁之路”合作社有一位老牧民,名叫奥其尔。他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农牧业方面的第一个劳动英雄,也是当年“雄鹰”社的创办人之一。在最艰苦的年月,奥其尔是那些积极支持合作社的贫苦牧民中最积极的老社员。
奥其尔今年五十五岁,十三岁就给牧主当长工。他从小就在这块草地上牧羊、骑马、打猎。他的生活,他的性格,就是在这环境下培养起来的。这个牧民的心像冬天的积雪一样纯洁,身体像石头一样坚实,感情像火一样燃烧。当他还是牧主的长工,夫妻俩住在一个破烂的小蒙古包的时候,他宁可摘下自己帐篷顶上那张唯一完整的毡子,换取一只山羊,杀给过路投宿的穷朋友吃,也不肯叫朋友饿着肚子过夜。革命胜利后,奥其尔成为牧场的主人,给自己的合作社牧羊,他冒着狂暴的风雪,一夜又一夜地跟羊群在一起度过严寒的冬天。奥其尔就是这样一种人,随时都可以把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他所爱的人,献给他所效忠的事业。
当合作社初办的时候,劳动力很少,奥其尔一个人管二千多只羊,让其他社员腾出力量干别的活。当党和政府号召牧民努力增加畜产品的时候,他就整天琢磨,怎样才能使牲畜多长肉,多出毛。羊在牧场上吃草,奥其尔不避严寒酷暑,不怕风霜雨雪,总是跟着畜群认真地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牧羊经验。在别人看来,好像草原上到处都长着一样的青草。但是,奥其尔却能看出,哪些草羊吃了长膘,哪些草不行。为了叫羊吃得好,奥其尔仔细选择草地,有计划地调动牧场。他一次又一次搬迁自己的帐篷,从来不嫌劳累。
奥其尔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熟悉他所养育的羊群。他跟它们说话,骂它们,疼它们,尽心尽意地看管它们。奥其尔牧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方法。夏天,一大清早,他就放羊出去吃草;中午天气热,让羊群到荫凉的地方歇晌;晚上,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才赶羊回家。雨后草湿,羊吃了就不让再多喝水,以防坏肚子。天气闷热的时候,赶着羊群逆风走,让它们出汗,能多长肉。冬天,羊已经长胖,放牧时不让快跑,要它们慢慢走,好保住羊膘。奥其尔放牧的羊,一年四季都很胖。母畜肥壮,生出小羊羔结实,能抵抗疾病,毛多奶也多。夏季,奥其尔的肥羊,不怕蚊蝇咬;冬季,天气越冷,吃饱的羊群越上膘……。
为了合作社,奥其尔献出了他的全部精力。党和人民对他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1949年,奥其尔被选为先进牧民。从1950年起,他连任了几届大人民呼拉尔代表,还得了金星勋章和苏赫巴托尔勋章。1959年,他荣获劳动英雄的崇高称号。
奥其尔说,自从有了合作社,我的生活就一天比一天好。合作社人多力量大,有合理分工,有计划发展生产;有棚圈,有过冬饲料,有畜牧兽医站……。所有这些,都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使我能够做出一点成绩。过去,我给牧主放羊,挨打受气,一顿饱一顿饥,累死了也没有人过问。现在,我刚刚做出一小点成绩,党和政府就给我极大的鼓励。这些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决心把我的整个生命献给合作社,献给祖国的畜牧事业。
在“列宁之路”合作社,还有许多奥其尔式的牧民:先进接羔员丹达尔,管五百二十六只母羊,接了五百三十六只羊羔,成活率百分之一百。挤奶员曾德札布,去年平均每头奶牛的挤奶量达到六百五十二公升,比一般挤奶员多二倍以上。最近几年奥其尔放牧一千多只羊,一直保持着最高纪录;今年,他的徒弟图布登放牧一千五百多只羊,全都胖得滚圆,突破了师傅的纪录……。由于他们的努力,“列宁之路”合作社不断地获得巩固和发展。布拉干省省委派了前省委书记之一奥依道布同志下来领导这个社。现在,全社共有五百九十八户社员,六万多牲畜。社里分两个畜牧业生产队和一个综合生产队,奥依力格是综合生产队的队长。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播种面积六百多公顷的粮食和饲料基地,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定居的建设工作。
在蒙古人民革命胜利的初期,列宁曾屡次谈到蒙古从封建主义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列宁指出,合作化是这个发展的基本环节之一。正是“列宁之路”合作社和另外一些早期成立的合作社,在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坚决地遵循着列宁所指示的方向,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上走出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幸福大道。它们用自己的光辉榜样,吸引着广大的牧民,打下了畜牧业合作化的最初的基础。蒙古人民共和国农牧部的负责同志说: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变化。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1957年),蒙古有了35%的牧户加入合作社。1958年,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作出加速农牧业合作化的决议,并且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合作化运动的措施,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全面合作化的高潮。1959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农牧业合作化。
今年6月18日,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泽登巴尔同志在乌兰巴托会见选民时,曾经谈到蒙古全面实现农牧业合作化的意义。他指出:蒙古的个体牧户走上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道路,这是可以和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胜利相等同的历史性事件。泽登巴尔同志说,蒙古人民共和国农牧业中出现的这种社会变革,曾经花了很长的时间,作了相当的准备,党和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努力。
当我回乌兰巴托读到这些话的时候,奥依力格、奥其尔和蒙古草原上许多英雄人物的可爱的形象,又一个个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附图片)
“雄鹰”社的第一任社长奥依力格
左起第二人是蒙古劳动英雄奥其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