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技术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节约大批技工支援重点企业和农业
重庆三万多工人奔赴农业战线
下乡工人在农业技术改造中大显身手,成为农村的技术骨干
本报重庆28日电 重庆市已经从工业战线节约出三万六千多名技术工人,支援市郊各区、县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改造。
重庆市今年工农业生产跃进的幅度都很大,如何节约和合理调配劳动力,是保证工农业全面跃进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共重庆市委在去年12月份就提出了工业企业必须抽调劳动力支援农业和支援重点企业的问题,提出了“向四化要人”等响亮口号,并及时召开了厂矿企业党委书记会议,把节约劳动力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向各级党委进行了布置。各工矿企业都热烈响应了市委的号召,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技术革命运动,大大提高了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的程度,从而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市各工矿企业共节约十万零九千多名劳动力,除了支援重点企业外,支援农业的就达三万六千多名。
全市各工矿企业抽调去支援农业生产的工人都有一定的技术经验,他们到农村后,积极参加农业的技术改造运动,大大加速了农业技术改造。以巴县为例,全市抽调一万名技术工人回到这个县后,很快成为农业技术改造的一支骨干力量。如原重庆市两个大机械厂的老工人宋仲书、林金城回到巴县一品人民公社,半年内安装、修理了许多加工农具用的车床、刨床、柴油机,使这些设备及时投入生产,制造出了大批急需的农业机具。他们帮助公社的农具加工厂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调整了劳动组织,显著提高了农具加工的工效。他们还先后帮助五十名农民学会了车工、钳工和看管修理柴油机等操作技术。重庆天府煤矿老工人徐国梁帮助巴县第一农械厂锻工车间制造了夹板锤、弹簧锤,使锻工车间实现了机械化,同时还帮助这个车间制订了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了正规的生产秩序,因而使这个车间生产的煤气机、水泵、插秧机等机械的坯件大大增加,6月份超额20%完成了任务。回到巴县的一万名工人在各方面贡献技术力量,有力地推动了这个县的农业技术改造,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制造与推广了收割、脱粒、耕作等新式农具九万多件,节约劳动力九万多个;安装机器抽水站五十四个、六十六台机器,新制各种改良提水工具一万六千多件,农田灌溉面积达到48%,全县还建成了十一个小型发电站。
全市各工矿企业抽调大批劳动力支援农业和重点企业后,进一步推动了这些部门技术革命运动和生产的发展和提高,使各工矿企业用人更加合理,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成本也大大降低。以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比较,全市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4.72%。
中共重庆市委对节约和抽调劳动力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首先采取了定指标、定时间、定领导的办法,把节约劳动力的指标层层下达到车间、小组,确定抽调时间,有专人负责。为了确保按时完成抽调劳动力的任务,市委书记和各级党委的负责同志,都亲临前线,帮助抓工作进度,特别是帮助解决部分干部强调“增产必增人,人多好办事”和“节约到顶,无法再挖”不愿调出劳动力的思想问题。在节约和抽调劳动力的过程中,中共重庆市委和各级党委,还向广大职工明确宣布和反复交代了安排节余人员的四项原则,即待遇不变(不降低工人的工资收入),业务不变(一般不出业务系统、不改行),支援农业,自觉自愿。由于采取了以上各项措施,就保证了大批劳动力边节约、边抽调、边安排。
对于抽调下来支援农业生产的工人,有关单位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使每个工人都愉快地走上新的岗位。
(附图片)
武钢积极为湖北孝感县朋兴公社装备了一座农具机械修配厂。这是武钢派来的技术员王家汉(右)和农具机械修配厂木工车间主任郑福润在试用木工打眼机
新华社记者 于澄建摄
上海工具厂为农村培训技术人才。这是技术员张子文(左)在指导松江县城西公社农具厂来学习的陆桂芳用实物描绘机械制图。
新华社记者 夏道陵摄


第1版()
专栏:

唐山邯郸承德三市采取有效措施
调兵遣将夺铁保钢
本报讯 据河北日报消息:河北省唐山、邯郸、承德三市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优势力量、确保钢铁生产水平迅速增长。
中共唐山市委为了把钢铁生产迅速提到一个新的水平,确保完成今年国家计划,最近由两位书记、一位市长挂帅,吸收市工业生产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组成了保钢指挥部,从全市工业战线调集人力、物力、运输力量,围攻保钢中的关键问题。保钢指挥部在大抓原料供应,提高矿石、焦煤、焦炭的产量,保证高炉吃饱吃好的同时,从各机械厂抽出二百多技术工人为钢厂突击赶制化铁炉和转炉热风系统的技术改造设备。为了加强厂内运输,市委组织了二百多名干部到钢铁战线帮助工作,并决定从基本建设战线抽调一批劳动力充实钢铁煤炭战线。
各厂矿都根据市委这一精神连续召开了会议,制订了本部门如何全力保钢的具体措施。由于各厂矿的协作努力,全市中旬生铁合格率比上旬提高了13%。
邯郸市工业战线全面地发起了以好铁保好钢的运动。中旬以来,全市生铁合格率比上旬提高25%,21日又比中旬提高20%;产量也有增长,21、22日两天,日产水平比中旬提高10%以上。
最近,中共邯郸市委连续召开了各种会议,查思想、查领导,对各炼铁厂的生产情况一一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以好料保好铁”、“以好铁保好钢”的具体措施,动员冶炼战线全体职工迅速掀起多产铁、产好铁的生产新高潮。
根据市委指示的精神,全市冶炼战线立即紧急行动起来,向职工群众进行提高生铁质量、产量的宣传教育。各炼铁厂充实了质量检查机构,并采取层层检查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把紧“三关”(原料、化验、出厂)。在原料管理上,推行了矿石焙烧、原料分级入炉等先进经验。
采矿、炼焦等职工也掀起了以好料保好铁的运动。磁山、矿山村等铁矿,推行了废石不下山,高硫矿不装车,关关设卡,车车检查,山上设化验站,一天一化验等措施,迅速降低了矿石含硫量。各炼焦厂加强了配煤、洗煤、看火、装料等工作,采用了石灰水洇窑、石灰水洗煤,大大降低了焦炭的含硫量。
中共承德市委最近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号召各级领导干部立即深入生产第一线,放手发动群众,大鼓干劲,大战一百六十天,坚决完成今年钢铁煤炭生产任务。会后,市委第一书记赵一民、书记处书记郑?茂等立即率领大批干部组成工作组,分赴各炼铁厂、各重点煤矿,狠抓钢铁原料、运输和生铁的生产。


第1版()
专栏:社论

对生产实际应当深知深解
7月24日,本报发表了重庆标准件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踏踏实实地做工作,使革新项目的利用率由50%以上提高到90%以上的新闻。今天又发表了萍乡煤矿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踏踏实实解决问题,6月中旬和下旬原煤平均日产量比上旬增长了将近30%的新闻。这两条新闻,说明了一个道理:改进干部的作风对于提高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重庆标准件厂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以来,有50%以上的革新项目使用到生产中去,发挥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有些新技术、新经验却没有在生产中得到运用,或者用过一阵又搁下了。为什么呢?难道是工人不愿意使用这些新技术吗?不是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工作还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不够踏实,对于某些新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不尽了解,因而也没有能很好地解决。以后领导深入下去了,解决了这些问题,情况顿然大变,革新项目的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生产的跃进得到更有力的保证。同样地,为什么萍乡煤矿今年第一季度提前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产煤计划,但是4月份和5月份的生产情况就比较差些呢?主要原因也是当时部分干部的工作不够踏实,生产跃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机电设备经常发生故障、运输跟不上生产、掘进落后于回采等等,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或者虽然解决了,由于解决得不彻底,问题又重新发生,以致使生产的继续跃进受到影响。以后改进了作风,领导机构搬到井下办公,领导干部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工作踏实了,机电设备的维护检修问题、运输问题、掘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生产情况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请看:同一个厂、同一个矿,由于干部的作风前后不同,生产情况也大不相同。干部作风对于生产影响之大,由此可见。
为什么干部作风对于生产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是因为领导生产首先必须立足于生产实际。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领导生产也是如此。只有当我们领导生产的计划、方针、措施,符合于或者大体上符合于生产实际的时候,生产才能搞好。而踏踏实实的作风,则是认识生产实际、掌握生产规律的前提。我们知道,生产的规律常常隐蔽在纷繁的表面现象的背后,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只有踏踏实实地深入生产实际,才能认识生产的规律,从而根据生产的规律来安排自己的工作,使主观同客观一致,把生产搞好。为什么重庆标准件厂前个时期有些新技术没有能在生产中得到运用呢?难道他们没有采取过措施吗?当然不是的。为了这件事,厂里开了几次动员大会,要求工人革新一件使用一件;但是由于当时的工作还不深入,并没有摸清这些新技术不能运用于生产的原因,因而采取的措施没有能解决问题。以后找出问题的症结,使不熟悉新技术原理的人熟悉了它的原理,使不完善的革新项目逐渐完善起来,措施符合于实际情况,因而解决了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什么4月份和5月份萍乡煤矿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呢?难道他们没有采取过措施吗?也不是的。只是因为作风不够踏实,对于生产中的问题“只知现象,不明原因”,也就是还“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因而尽管也采取了措施,这些措施并不符合生产实际,并不解决问题,或者问题解决得不彻底。反之,工作深入了,踏实了,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一个一个的问题都得到切切实实的解决,生产就出现了新的情况。可见,生产情况的好坏,除了决定于干劲以外,也还决定于领导作风是不是深入、踏实,对生产实际是不是有了透彻的了解。深知深解,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一知半解,往往作出错误的判断,措施必不能有效。是深知深解,还是一知半解,正是作风深入不深入、踏实不踏实的标志。
作风对于生产的这种重大影响,是工矿企业的每一个干部都必须引起严重注意的。对于共产党员说来,工作深入不深入、踏实不踏实,还是一个党性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的演讲中说:“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又说:“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踏踏实实的作风,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科学态度所需要的作风。作风飘浮而不踏实,对生产实际不甚了解,也就很难有科学态度,很难把生产搞好。
现在,工矿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到生产第一线去,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是,还应该注意,到了生产第一线,并不等于就是工作深入了、踏实了。萍乡煤矿的干部过去也常常到生产第一线去,但是有些同志只是去“走一走、站一站、看一看、说一说”。这比起关在办公室里不走、不站、不看、不说,固然要好一些;但是仅仅去“走一走、站一站、看一看、说一说”,浮光掠影,仍然不可能真正地了解生产实际,掌握生产的规律。我们提倡深入生产第一线,不是形式上深入,而是真正的深入;不是满足于“走一走、站一站、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要在生产中生根,要在群众中落户。只有这样,到生产第一线去才是真正的深入了,才有实际的意义。
作风问题,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注意的问题,决不是“深入”了一两次,就可以一劳永逸,不再注意了的。因为生产是永远处于发展的状态中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发生;即便是一些老问题,在新的情况下,也会有新的发展。难道像萍乡煤矿所发生的掘进落后于回采、运输赶不上生产,以及机电设备常常发生故障是些什么新问题吗?不是的,这些年来,在许多煤矿,生产跃进之后,都发生过同样的问题。只是在不同的矿井、在不同的情况下,发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也各不相同。今后萍乡煤矿是不是就不会再发生掘进落后于回采、运输跟不上生产、机电设备经常发生故障等问题呢?也未必。相反地,生产有了新的跃进以后,需要的掌子面更多了,运输量更大了,机电设备的损耗更多了,掘进、运输和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更可能落后于生产。7月份以来,萍乡煤矿的生产就又遇到采掘力量不足、设备急需检修等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深入生产实际,掌握新的情况,及时采取具体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生产不断地跃进。
目前,深入生产第一线,发扬敢想敢干和踏实苦干相结合的作风,切切实实地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风尚。这种新的风尚,已经对而且必将继续对我们生产事业的继续跃进发生巨大的积极作用。完全可以预见:在上半年的生产取得很大成绩以后,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把成千上万的企业用新的技术武装起来以后,再加上干部的作风更加深入、更加细致、更加踏实了,一个新的生产的飞跃,就一定会在全国的工业战线上出现!


第1版()
专栏:

不是形式上深入只见现象 而是真正的深入找到症结
作风大改进赢得了生产大增长
萍乡煤矿领导干部踏踏实实依靠群众一个一个解决生产关键问题
本报南昌28日电 江西省萍乡煤矿6月中旬和下旬原煤平均日产量比6月上旬增长了将近30%。(另外该矿还发动干部和职工家属从矸子堆中筛出了一批煤,没有计算在内)。这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井下,踏踏实实解决问题的结果。
萍乡煤矿今年第一季度提前完成了国家首季产煤计划,但进入第二季度以来,在继续大跃进中碰到了许多具体问题,未能迅速彻底解决,影响了4、5月份的生产。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够踏实。他们也到第一线去,但满足于“走一走,站一站,看一看,说一说”,因而对生产中的问题只知现象不明原因;解决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组织行动也比较迟缓。
针对这一情况,矿党委在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的指导下,批判了某些干部在形式上深入而实际上飘浮的作风。在此基础上,从矿局到区的各级领导机构都搬到了井下办公,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生产第一线,发动群众展开了以加快采、掘进度为中心的连续性高产运动,解决了一些过去一直认为难以解决的老问题,迅速提高了生产。
萍乡煤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以后,首先抓住生产中的关键问题,逐个排队,追根究底,一一找出根源。排队的结果,全矿局当前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机电设备经常出故障;二是运输跟不上生产需要,地面碎煤堵塞影响井下出煤;三是工作面的准备工作落后于回采进度。各级领导干部围绕这些问题,分头深入井下,亲自参加操作,和工人共同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如王家源矿扫边槽区有二十多部电溜子,每月总要出二三十次大小故障,妨碍生产。这次区党支部书记深入井下跟班劳动,又召开机电人员现场会议研究原因,结果发现除部分电溜子本身有问题外,主要是电溜子司机责任心不强,加上没有固定司机,没人检修维护,小问题往往拖成大问题。在运输、工作面的准备等问题上,也通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如运输方面主要是车辆调拨不能紧密配合生产,装运方法也不合理。工作面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某些干部重视回采轻视掘进,造成了人为的工作面紧张。
抓到了问题的根源以后,各级领导干部便进一步同群众商量,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办法,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机电故障问题,首先加强了对机电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同时固定了司机人员,建立了责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产战役开展了机电安全运转红旗评比竞赛。这样就大大加强了司机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许多司机上班自带洋铲和检修工具,勤检查,早预防,根绝事故苗;发现故障立即抢修,做到了“大问题不过夜,小问题不过班”。王家源矿扫边槽区采取这种办法后,由机电事故最多变成了全矿电溜子安全运转红旗。
为了彻底解决运输问题,全矿局按照生产需要,开展了运输突击和改进运输方法。6月份全局动员了三千多名干部和职工家属,突击清理和抢运地面积压的煤渣,空出了大片堆煤区,提高了井下出煤量。同时,各级领导干部与运输工人共同研究出了一种合理的运输方法,即长线路多拉快跑,短线路少拉多循环,加快了煤车周转,保证了生产需要。
各级领导干部同时狠抓工作面的准备工作。一面批判了某些干部重回采轻掘进的片面观点,一面发动群众大闹技术革新,大搞井下挑拖石头和渣子的车子化,在井下十米以外的人力挑拖基本上都被小平车、小绞车运输所代替。结果,掘进工作进度和质量都大大提高,从而适应了回采的需要。
为了保证今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萍乡煤矿各级领导干部还发动群众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如各级领导干部建立了责任区、试验田的制度;在跟班劳动的基础上,建立了下班回报、碰头的制度;在工人中实行了进班三交(交情况、交任务、交措施),出班三查(查计划完成情况、查安全质量、查协作配合)的制度,这样,从领导干部一直到工人群众,层层把紧,使许多问题一露苗头就被抓住,并且立即加以解决。


第1版()
专栏:

陈毅外长函复范文同外长
必须制止美帝破坏日内瓦协议
中国政府完全同意范文同外长给日内瓦会议两位主席的信中所表明的观点和要求
新华社28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在27日写信答复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范文同7月16日的来信,表示完全同意范文同外交部长给日内瓦会议两位主席的信(本社已在7月19日发表)中所表明的观点和要求。范文同外交部长在这封信中,要求日内瓦会议两位主席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制止和结束美帝国主义对越南南方的一切干涉,同时要求越南南方当局停止对前抗战人员的镇压和迫害,并且严正地履行日内瓦协议。
陈毅外交部长给范文同外交部长的复信全文如下: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范文同同志敬爱的部长同志:
我收到了你1960年7月16日的来信和所附你在同一天给1954年日内瓦会议两位主席的信的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完全同意你给日内瓦会议两位主席信中所表明的观点和要求。并且认为,有关方面有必要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制止美帝国主义对关于印度支那问题日内瓦协议的不断破坏和对越南南方的粗暴干涉,以维护日内瓦协议和印度支那的和平。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 陈毅
1960年7月27日于北京
附范文同外交部长给陈毅外交部长的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同志敬爱的部长同志:
感谢你1960年7月11日的来信。
现在,我谨将我在1960年7月16日为越南日内瓦协议实施六周年给日内瓦会议两位主席的信的抄件送给你。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希望,为了越南、印度支那和东南亚的和平利益,上述信件将会得到曾经出席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并为这个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支持。
趁此机会,谨向部长同志致崇高的敬意。
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 范文同
1960年7月16日于河内


第1版()
专栏:社论

抽调一部分技术工人支援农业
据今天本报消息:重庆市的三万六千多名有一定技术的工人到农业战线上去了。他们都是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掌握了一定现代技术的工人,所以一到达农村,便投入农业技术改造运动的洪流,并且成为运动的技术骨干。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工矿企业开展技术革命运动以后,从节约出的劳动力中,抽调一部分技术工人支援农业,是一个好办法,对加速农业技术改造会有很大的帮助。
工业支援农业实行技术改造,促进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不仅要给农村送去汽车、拖拉机、排灌机械、发电设备、建筑材料、各种改良工具农具、化学肥料、农药等等生产资料,还要给农村送去一定数量的掌握现代技术的人才。没有机器,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技术落后的面貌,有了机器还必须有熟悉机器的人去驾驭,机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在送机器下乡的同时,送一部分技术工人到农村去传授技术,培养大批能驾驭机器的农民技术人材,正是合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是工业支援农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技术下乡、向农民传授现代技术有各种方式:厂社挂钩,组织技术服务队下乡,农村人民公社派人到工矿里学习等等,都是行之有效,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的。但是,抽调一部分从技术革命运动中节省出的技术工人到农村去,更会受到人民公社的欢迎,因为他们不但可以修理现成的机器设备,向农民传授自己所掌握的技术,而且可以和当地农民一道,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根据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从当地原有的技术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农具工具改革的群众运动,更好地贯彻执行农业技术改造中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今年,我国许许多多工矿企业所以能够做到增产不增人,甚至增产减人,所以能够做到不从农业战线上调人到工业战线上来,甚至还能从工业战线上抽调一部分技术工人支援农业,这是在工业战线上广泛地开展以“四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群众运动的结果,是在工业生产和建设中,普遍使用新技术、新经验、新方法的结果。当然,技术进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我国工业交通、基本建设战线上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群众运动也还刚刚开始。每一个工矿企业都要普遍做到增产不增人和增产还减人,并且要跟重庆市一样,妥善地安排节约出的劳动力,使这些劳动力在支援农业和其它新发展的生产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