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改造自然的巨大胜利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 王再天
内蒙古自治区治理沙漠、征服自然的豪迈事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已经进入全面改造的新阶段。这项伟大的共产主义的壮举,对迅速改变自治区的自然面貌,促进工农牧业的高速度发展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有深远的意义。正如毛主席教导我们的“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内蒙古幅员辽阔,资源富饶。这里有肥沃的良田,有广阔无垠的丰美草原,有像海洋般的大兴安岭林区,地下矿藏也极为丰富。但在解放前,由于国内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长期统治,经济上的残酷掠夺和自然界的风化侵蚀等原因,致使森林受到了严重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更加形成和扩大了沙漠。内蒙古各族人民,对于反动统治者这种破坏农田、牧场和山林的罪行,曾进行过无数次的英勇斗争;同时,由于身受沙漠的严重危害,曾自发地零星地进行过一些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斗争是不容易取得胜利的。生活在风沙线上的各族人民只有度着“沙漠无情压良田,十家九户断炊烟”的凄惨生活。到解放时,内蒙古沙漠的面积已扩大到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6%。在这些沙漠地带,气候干燥,雨量很少,流沙常年随风泛滥,淹没了不少农田、牧场、道路、桥梁,甚至有的村庄和渠道也被流沙夺去,严重影响着自治区工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解放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对沙漠的治理工作。在经济恢复时期,曾大力进行了封沙育草育林工作,禁止乱垦乱伐,保护了沙区植被工作。接着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结合各种生产建设,对直接危害农田牧场的沙漠开始了有计划的治理。从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全国第一次六省区治沙会议后,特别是在人民公社化的基础上,全面治沙、改造自然的宏伟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内蒙古党委提出的“党委领导,政治挂帅,全党全民动员,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以乌兰布和、库布齐、毛乌素和腾格里等沙漠为重点,采取植树造林、种草、封沙育草育林、引水灌沙等办法,全面进军。现在,已有四万多平方公里约占17%的沙漠得到初步治理,半固定沙漠植物复被率已达到30%—50%,风沙危害显著减低;固定沙漠植物复被率一般达到了60%以上,现在不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草本植物和灌木,有的已生长起人工乔木和天然乔木。1953年开始营造的内蒙古东部防护林,包括三个盟的十三个旗、县、市,造林面积达一千多万亩,加上大面积的封沙育草育林,已经初步控制了流沙对农田牧场的危害。巴彦淖尔盟在乌兰布和大沙漠的边沿上营造的一条三百五十米宽、一百九十公里长的林草结合的绿色林带,像一座绿色长城,有效地控制了流沙东侵,保护了牧场、农田,并且向沙漠夺回四十多万亩农田和百万亩牧场。这些事实证明,狂暴的风沙不但可以被遏制和征服,而且在有些已治理的沙漠中,将重新收获到丰盛的农产品。当地人民欢唱“东临黄河西靠沙,造林育草好办法,十年苦战‘黄龙’(即风沙)伏,绿树丛中有人家”。
今年的治沙工作,在普遍加强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特别加强了大造防沙林带,同时结合大面积地进行造林种草,今年将要完成的造林种草面积可达三百到四百多万亩,营造防沙林带数百公里。这样便可迅速地分割、包围沙漠,并有利于固定和根治沙漠,从而也就更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沙害,保证农牧业增产丰收,保障包兰铁路和黄河下游水利等工程的安全。
在改造沙漠的群众运动中,我们的治沙队伍已经迅速成长起来。现在从自治区到沙漠地区的人民公社,都建立了治沙组织,在治沙重点地区已设立六十多个国营林场、治沙站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治沙的专业干部和工人有三千多名,沙漠地区的人民公社的治沙专业队伍也有很大发展。目前,社队办林场已达九百多处,固定造林治沙人员八千八百多名。几年来,中央和内蒙古有关部门还派出了近千名干部和科学技术人员,对沙漠进行了全面考察。无疑地,这些都对今后进一步大规模治沙、征服自然奠定了胜利基础。
内蒙古各族人民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在治理沙漠上取得空前的巨大成就,是党和毛主席伟大民族政策的胜利,是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胜利。
治理沙漠、征服自然是伟大的革命事业,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办不到的。党中央在1958年提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号召后,受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热烈响应。内蒙古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地贯彻执行了全国第一次六省区治沙会议制定的总方针,坚持开展了多快好省和少慢差费的两条道路、两种方法的斗争,通过全民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向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大力宣传了治沙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批判了“治沙无劳力”和“治也治不住”等形形色色的右倾保守思想,坚定了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共产主义的雄心大志,为胜利征服沙漠奠定了思想基础。
要治理沙漠取得胜利,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在治沙运动中,我们一方面广泛动员一切力量,使各行各业在物资、技术上予以支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紧密结合农牧业生产,合理地安排了劳动力,贯彻执行了使专业组织长期准备和群众性的短期突击相结合,以群众为主、国营治沙和群众治沙相结合,以土法为主、土法治理与洋法治理相结合的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并适当照顾了各地人民公社和广大群众的放牧、樵采需要和林粮间种,使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的治沙积极性,形成了大家动手治理沙漠的群众运动。与此同时,培养典型、树立标兵,不断开展评比竞赛,也是促进群众性治沙运动的有力措施。几年来,我们在自治区西部和东部分别培养了巴彦高勒市和赤峰市两面治沙红旗,通过总结与推广经验,推动了全区的治沙工作。
开展共产主义大协作,是治理沙漠的重要措施。几年来,我们在中央的统筹安排下,与友邻省区建立了联封联防制度,在种苗、技术等方面互通有无,互相支援。在区内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地区之间进行了密切协作,在种苗、劳力、技术等方面积极支援了重点治沙地区。中央有关部门在物资技术上还给了我们大力支援。这些都是自治区治沙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
大搞技术革命,积极培养技术力量,因地因时制宜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是多快好省地开展治沙事业的重要关键。在治沙运动中,根据人民群众多年来同风沙灾害斗争的实践经验,证明造林是根治沙漠的有效措施。几年来,我们在沙漠边缘、农田牧场边缘和铁路公路两侧,选用速生树种,营造了大面积的防沙防风林带,在丘间低地、平沙地和孤立平缓沙丘上,因地制宜地营造了成片固沙林。但根据沙区植物生长条件的要求,开始不宜直接造林的地方,便种植了适合生长的草木植物。这也就是说,在治沙的具体措施上,实行草林并举、因地制宜、能林则林、能草则草的原则。在造林治沙运动中,除广泛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创造和推行了沙蒿播种器、沙地植树锹和幼林除草机等新工具外,在地广人稀的大沙漠上,正不断扩大使用飞机播种的方法,也有力地推动了治沙工作的进展。为了保护和发展沙区植被,达到固定和改造沙漠的目的,除大力造林、种草外,对有一定植被的流沙和半流沙,进行封育保护,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通过轮封轮放和开采小煤窑等办法,正在有效地解决改造沙漠与放牧、樵采等方面的矛盾,保护和发展了沙区植被。无论造林、种草,都需要用水,几年来,我们曾用大力打井、挖渠、拦洪引水,以灌沙、淤沙,改变了沙漠性质,促进了草木生长。这些措施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由于分别不同地区因地制宜,使我们找到了一条多快好省的治沙途径。
几年来,内蒙古在治理沙漠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和根本改造沙漠的历史任务比较起来,还仅仅是开辟了一个前进阵地。现在全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全面的、高速度持续跃进的新阶段,治沙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长期规划,分期分批地全面治理,综合治理。我们初步规划是:从1959年起,在三、五年内基本控制危害工矿、交通、农牧业生产的流沙,争取在十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使全部沙漠基本上都有草木复被。我们一定能够完成治理沙漠的历史任务,从而实现征服自然、改造自治区面貌的宏伟志愿,把沙区改造成为山青水秀、风和日丽、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建设阵地之一,为我们各民族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巨大力量。


第7版()
专栏:

政治挂帅 全民动员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内蒙古治理沙漠六千多万亩
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正在进行着绿化沙漠、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丽的事业。
滚滚流沙,自古被视为不可改变,不受约束的自然力量,严重影响工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十年左右的搏斗,已使大面积沙漠开始披上了绿装,不少半固定沙漠被固定,“瀚海”腹地也出现了新的翠斑和绿带。到今年5月底,内蒙古已治理了六千多万亩沙漠,16%左右的瀚海已经被制服。在巴彦淖尔盟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南边缘,一条一百九十公里长、三百五十米宽的防沙林与五公里宽的草带结成了绿色长城,阻止了流沙的东侵,并向沙漠夺回四十多万亩农田,保护住一百多万亩牧场免受风沙侵害。伊克昭盟境内的库布齐和毛乌素两大沙漠,正被分割、包围,几年内已经营造成三百十一万多亩林地。仅杭锦旗新庙乡新丰一社就通过造林、埋设沙障、引水灌沙等办法改造沙漠两万多亩,使一千八百亩流沙变成了良田。内蒙古东部风沙灾害严重的十三个旗、县,原订营造防护林三千万亩的任务,已接近完成一半,初步形成的防护林带已开始发挥威力。很多地方绿树成荫,起到了防风沙、保丰收、减少自然灾害的作用。群众赞美说:“过去是风沙遮天,少吃没穿;现在是山青水秀,吃穿不愁”。
内蒙古自治区在改造沙漠中,深入贯彻执行了党委领导,政治挂帅,全党全民动员,以群众性的普遍防治为主,结合国家现代化设备的重点治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现在,主要沙漠地带巴彦淖尔、伊克昭、锡林郭勒等三个盟,已建立七百二十多处社(队)办林场、专业队和苗圃等治沙机构,培训了六千五百多名公社治沙技术人员,固定的林业人员约一万多人。每到春、秋两季,投入治沙运动的各族人民达几十万人。在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区,国家建立了治理沙漠工作站三十一处,防沙林场十处,常年在沙漠中进行工作。去年,在中国科学院、兄弟省区和有关单位的大力协作下,内蒙古建立起以巴彦高勒市治沙综合试验站为核心的治沙科学研究网和一支沙漠勘察设计队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基本上摸清了全区沙漠的情况,为今后改造利用沙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今年,内蒙古改造沙漠的工作进度快、来势猛,各地相继形成了群众性的治沙高潮。入春以来,有二十多万人沿着乌兰布和、毛乌素、库布齐等三大沙漠的边缘展开了突击造林运动,开始缔造三条规模巨大的绿色长城。大面积的封沙种草工作,正在各沙漠区紧张进行着。各族人民和国营治沙机构的职工,骑着马、骆驼,在沙漠上播种了大面积的草籽树种。飞机播种工作现已开始。到目前为止,今年全区已经营造固沙林一百三十多万亩,在沙漠中种草二百万亩,封沙育林四百五十万亩。沙漠勘察设计队伍在4月份进入沙漠区,开始了二百十三万公顷沙漠和二百公里铁路线防护林带的勘察测量工作。(毛纯礼)
(附图片)
巴彦高勒市幸福人民公社社员在设置防风沙帐
新华社记者、宝音朝克图摄


第7版()
专栏:

治沙老英雄——常大拉
本报记者 秦继仑
在大规模治理沙漠的宏伟事业中,内蒙古自治区涌现出成千上万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全国林业劳动模范、全国烈军属积极分子、七十四岁的模范共产党员常大拉。
十年苦战
常大拉的家乡——巴彦高勒市幸福人民公社,东临黄河,三面环沙,全社像一条带子紧贴在乌兰布和大沙漠的边沿上。解放前,这里的林木和沙中植被,因遭反动派的大量掠夺和残酷破坏,致使流沙如脱缰之马,随风滚滚东侵。解放前三十多年间,十几个村庄被流沙淹没,三百多户人家被迫迁移,五万多亩良田被流沙夺去。流沙每年都以十米到十五米的速度向农田村庄进逼。靠近沙漠的农田常因风沙侵袭而十种九空,甚至颗粒无收。遇上好年景,每亩产量也不过七、八十斤。各族人民就这样常年过着“沙漠无情压良田,十家九户断炊烟,逼得人们把家搬”的苦难日子。解放后,原中共磴口县委员会发出向沙漠宣战的号召。摆脱了四十多年长工苦役生活的常大拉,立刻积极响应。1951年他首先在自己分到的六亩土地上培育苗木,植树造林,并向群众反复宣传植树育草和治理沙漠的好处。每到植树季节,他就挨家逐户去动员群众植树造林。常大拉坚信“听党的话不会错”。他不顾少数人冷嘲热讽,一面向群众耐心教育,一面率领村里的积极分子在田边沙畔,起早贪黑地栽了五十多亩树。树栽起来后,他们又在林地里培土施肥,打堰灌溉。经过两三年的辛勤抚育,这片幼林很快地成长起来。在林木保护下的庄稼,避免了风沙灾害,1953年粮食产量比过去提高了三倍左右。这个事实,使广大农民认识到植树的好处,破除了一部分人的迷信思想。从此,越来越多的群众,在他的影响下,展开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封沙育草运动。到现在,全社已造林十五万一千多亩,封沙育草七十多万亩,打风墙五万八千多米,挖修沙漠渠道四十多条。在乌兰布和大沙漠的边沿上,他们营造起一条长达七十多公里、宽二百五十米左右的防沙林带。这条林带像一座绿色长城,把漫漫流沙拦截在林带之外。全社基本制伏了流沙,70%多的沙漠已经绿化。免受风沙灾害的农田,每亩产量已由解放前的七、八十斤,上升到三百多斤,木材、燃料和饲草等,也逐年丰富起来。
树老根不老
尝尽旧社会苦难的常大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着坚定的必胜信念,洋溢着热烈的革命精神。人们在他紧张的劳动和健朗的谈笑中,很难看出他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常说:“人老心不老,树老根不老”。的确,常大拉的革命干劲,不能不受到人们的深深赞扬。从1951年以来,无论在风雪弥漫的严冬或烈日当头的酷暑,他几乎每天都是风里来,雨里去,在林地里操劳奔波,还经常到各作业区帮助工作,深入沙漠腹地勘测林地,有时为了看守幼林,他还背着行李,冒着风霜,夜宿林地。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常大拉为了灌溉林地和保护农田,独自冒雨去看管渠道。那时道路泥泞,风雨交加,他失足掉进水深及胸的渠道里,渠水湍急,冰冷刺骨,险些丧失了生命。当他深夜披着湿淋淋的衣服走回家的时候,他妻子关切而埋怨地说:“你七、八十岁了,还是这样不知死活地干活,若是淹死了怎么办!”常大拉说:“人活一辈子,就应当多给群众做些好事。”说完就坦然入睡了。辛勤忘我地劳动,使常大拉摸索出丰富的植树造林和治理沙漠的经验。他根据风沙“一喜三怕”(喜风旱;怕树、怕草、怕水)的规律,近几年来,发动广大社员用封沙育草、植树造林、引水灌沙和设置防风沙障等一系列办法,已使流沙不能再任意泛滥了。“河滩湿地插杨柳,胶泥地里种榆树,沙荒微 栽沙枣,盐碱地里植红柳”,这就是他根据不同土壤找出的因地制宜的植树方法。“挖大坑、栽当中,分层踏实不露风”和“一埋两踩三顺根”,这是他总结出的栽培方法。“造林育草必封沙,引水灌溉效益大,沙坑沙湾芦草地,积成海子养鱼鸭”,这是他和广大社员们对引水灌沙的赞美和结论。现在这些丰富的经验,正在自治区各地广泛传播。
培养年轻的一代
胸前挂着十几枚奖章的“常老”(这是当地人们对他的尊称),不仅非常珍惜党和人民给予他的荣誉,更渴望年轻一代同他自己一样,为征服沙漠的伟大事业,贡献出全部力量。“常老”在十年的造林治沙工作中,把自己的丰富经验,耐心地教给了年轻的男女社员们,并在他的周围培养了三十多名积极分子,作为今后大规模开展治沙工作的骨干力量。现在这三十多名积极分子中,已有四人分别成了全国、自治区的造林模范或积极分子。
在大沙漠的边沿上,“常老”热情地帮助蒙古族农牧民植树造林的故事,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友爱的佳话。 1954年,有些蒙古族农牧民不会种树,也没有树苗。“常老”就把自己的大批树苗送给他们,并教给他们种树方法,经过连续三、四年的热诚帮助,现在十多户蒙古族农牧民,已在沙滩上营造了四十多亩园林,有些树已高达两丈多。每到夏天,在这个古老的沙滩上,绿树垂荫,桂香柳(即沙枣,又称十里香)散发出浓郁的清香。许多蒙古族农牧民为了感谢他的盛情帮助,常邀请他饮酒联欢。
现在,自治区大规模改造沙漠的序幕已经揭开。在这个宏伟的共产主义事业中,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今年春天他又首先响应党的“一年造林任务一春完,全年任务翻一番”的战斗号召,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率领河壕大队的男女社员,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努力,超额五千多亩完成了全年的造林任务。
(附图片)
赵志方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