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人民子弟兵支援农业技术改造
解放军各兵种出人、出物资,热情帮助公社
修理制造农业机械,培养大批技术人材
本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兵种部队,采取层层挂钩、分片包干的办法,热情协助各地农村制造、装修各式农业机械和工具,培养各种技术人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农业机械化运动。
各地部队都把支援农业当作义不容辞的职责;部队机关、工厂、学校和机械修理所都主动与驻地公社挂钩,订出具体支援规划,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做到农业生产需要什么机械,就制造什么,那里遇到技术难关,就到那里支援。空军部队80%以上单位已主动和驻地公社挂钩。北京地区空军某部修理厂三十多个共青团员组成了农具修理队,在农忙时间,一天就为驻地公社突击制作了一百多件各种机件和四百多个插秧机零件。驻福建前线陆、海、空三军和驻守海防的炮兵部队也普遍以团、营、连为单位,和驻地县、公社、生产队层层挂钩。农民抗旱,官兵们就为农民赶制抽水机、动力机和各种排灌机械;播种季节到来,就为公社制造和修配拖拉机、插秧机,农具厂缺少机床,制造农具有困难,部队工厂就派技术人员、工人带着材料工具到厂里去协助制造车床,同时帮助解决鼓风、翻砂、化铁等技术问题。
支援农业技术改造的各军种、兵种部队,大挖技术潜力,充分发挥技术兵种专长,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克服了设备简单,经验不足的困难,千方百计地试制各式新农械,满足农业机械化需要。驻武汉某部修配厂,支援农业,从来是不惜余力,有求必应。他们在给驻地公社试制太谷式马拉收割机时,没有图样,技工们就分头攻关,绘制图样;没有钢材,就用废料冶炼、锻造;没有制造成套设备的工具,就用土法。全体官兵,人人争先,终于试制成功。现在已为公社制造了四十台坚固而又灵巧的太谷式马拉收割机。
为加速农业机械化速度,增强农业技术力量,许多部队采取“厂社挂钩,包干办厂”的办法,出人、出机器、出物资,帮助农村人民公社有重点地建立农械厂、修理站等和培训各种技术人员。驻南京地区某部最近抽调了一千多名干部、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带着各种机床设备和技术资料,协助驻地建立农业机械制造和修配网,用办训练班和带徒弟的方式,为公社培训技术人员。半个多月就使得这个地区社社都有农业机械厂,厂厂都有了技术员。许多地区部队还把培养技术人员工作,和训练、支援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驻广东地区工程兵某部在进行部队架桥训练时,同时在工地培养技术工人,大桥架好了,训练任务也胜利完成了,同时工地上又出现了一批新的架桥工和混凝土、技工。驻黑龙江某部在支援驻地水库修建和架设高压电线时,结合现场施工为公社培养了一批掌握全套爆破技术的专业爆破手和电工,使这个地区每一个管理区都有了一个到两个由部队培训出来的技术工人。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宁乡县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
湖南宁乡县最近集中百分之八十的干部,百分之八十的农村劳动力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青壮年,加强夏种和田间管理工作,使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局面。到目前止,早稻追肥中耕已基本结束;中稻、棉花和旱地杂粮作物已追肥中耕一道;一季晚稻、夏红薯、夏杂粮的播种计划已完成百分之八十九点五,并开荒和利用空坪隙地扩大播种面积六万五千亩。
内蒙古大家畜繁殖率提高
内蒙古畜牧业战线上的“百母百仔”运动,已经使大家畜的繁殖率显著提高。目前,全区接产成活的大家畜仔畜已达六十八万多头,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四十点三。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已经有三十二个牛群和马群实现了百母百仔。
汉中专区号召打井十万眼抗旱
陕西省汉中专区在抗旱斗争中,和大量发掘地面水源的同时,还发动群众开展了打十万眼井运动,充分利用地下水灌田、插秧、保苗。十几天来,全区人民突击打好二万五千多眼新井。投入抗旱。
湖南联防联治农作物病虫害
湖南省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展开农作物病虫害联防联治工作。各地县与县、社与社、队与队之间以及与外省交界的县、社,普遍建立联防机构,统一行动,围歼害虫。宜章县和毗连的广东省乐昌县订立联防联治合同,以两县县委书记为首成立了联防委员会。黔阳专区各公社、大队的治虫联防指挥机构,已经先后展开了两次大规模的治虫工作。
辽宁农村公共食堂大发展
辽宁省农村公共食堂大发展,截至六月初旬统计,全省建立农村食堂六万一千多个,就餐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今年四月,省委就向全省发出大办农村公共食堂的号召。会后立即组织六万多名干部,深入农村,结合春耕生产,大抓公共食堂工作。
目前,各地正在以食堂为中心,大搞各项集体福利事业和全面安排社员生活。
柴达木盆地机关厂矿普建农牧场
青海省新兴的工业基地—柴达木盆地的机关厂矿普遍兴办农场牧场,争取蔬菜、肉食两自给,或粮、菜、肉三自给。目前,全区已建立起机关农场九十六个,开垦荒地八万五千九百多亩,播种五万零三百多亩,并饲养了大量的家畜、家禽。仅大柴旦市和冷湖市各单位今年新建温室达四万四千多平方米,使职工们在寒冷的季节也能吃到新鲜蔬菜。


第2版()
专栏:

总结经验,加强领导,使积肥计划化、经常化
四川给秋熟作物积造大量优质肥
新华社成都讯 四川农村正在有计划地积肥造肥和运肥,为大春作物提供充足的肥料。
积肥造肥经常化、计划化,是今年四川农村在解决肥料问题上的一个新的发展。许多地方从历年经验中总结推广了需肥数量、肥源、任务、劳动力、定额、时间“六落实”的办法。首先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检查和算细账,摸清各项大春作物所需的肥料数量、用肥时间和各种肥源,并参照已有的肥料数量,制订出积肥造肥运肥用肥的具体计划,妥善安排劳动力,持续地开展群众运动。
四川各地都以养猪积肥为中心,大积青肥,利用部分小春作物秸秆沤肥,大造土化肥,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积造各种自然肥等等来广开肥源,使计划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目前气温日渐升高,各地正抓紧时机大量采积和沤制青肥。许多地区都利用青草、树叶和部分小春作物秸秆大搞混合堆肥人造水粪。
各地都建立积肥造肥专业队,采取专业队经常积造、发动群众挤时间突击积造,大忙小积造、小忙大积造等办法解决劳动力的矛盾,并且在工作方法上作了许多改进。首先是把各项作物用肥的时间按先后次序逐一排队,然后根据缓急分别采集、沤制和运送。崇庆县为了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各人民公社普遍采取就地采青、就地处理、就地施用的办法,效果很好。各地在把积肥造肥任务落实到生产队、饲养场和肥料厂的同时,都制订了劳动定额,落实到人,并开展超定额高质量高工效评比竞赛。广汉县两路口人民公社在评比竞赛中,对于超额完成定额20%以上的社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充分激发了群众积肥造肥运肥的积极性。
本报成都1日电 四川省乐至县放生公社在为大春作物田间管理积肥的工作中,实行了“六落实”的办法,使各种作物的追肥都有了保证。到6月中止,早稻已施追肥两次,中稻施追肥一次,棉花和玉米已施过一次,甘薯正准备施第一次追肥;小宗作物如甘蔗、花生、烟、麻、瓜、豆等作物也都施过一次到两次追肥。每次追肥不仅数量比往年多,施得也比较及时。
放生公社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大春生产中大小宗作物就有十五种。作物之间争肥很严重,经常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从去年以来,该社逐步加强了积肥造肥用肥的计划性,按作物按季节全面安排,处处落实。今年大春田间管理积肥中,他们总结了去年的经验,并加以发展,系统地归纳为“六落实”,要求作到:要多少积多少;要啥肥有啥肥;啥时要,啥时到。六落实的具体作法是:
一、需肥的数量质量落实。公社党委将各种作物施追肥的次数、需肥数量和质量,向社员公布。如根据今年的高产指标,以三合粪为标准计算,水稻、玉米、红苕一般追肥三次,棉花追肥六次,全社大春作物田间管理共需肥六百多万挑。需肥的数量质量落实后,使干部和社员都心中有底,奋斗目标明确。
二、肥源落实。全社以现有的猪肥和六个土化肥厂的生产量计算,在田间管理期中,尚差三百七十多万挑。缺少的肥料从哪里来?全社经过发动群众献计献策,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缺肥问题:(1)养好现有猪只,出肥量可增加20%;(2)全社食堂灶房改成牛尾灶熏肥;(3)采集青肥;(4)扩建六个化肥厂,新建一个小型化肥厂,扩大生产;这样就基本解决了缺肥问题。
三、任务落实。公社党委根据各种作物需肥量和肥源分布情况,制定出积肥造肥用肥任务,落实到生产队、饲养场和化肥厂,要求按时按质量完成,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同时,该社还进行了一些基本建设,对于重要作物采取肥田对号的办法。
四、劳力落实。全社抽出六百一十个社员组成固定的积肥专业队,使积肥工作经常保持有一定的劳力。同时定期开展群众性的突击积肥运动。从4月份以来,全社已开展七次规模巨大的突击积肥运动。
五、定额落实。分别劳力等级和积肥项目,制定积肥造肥定额,并把积肥造肥定额分别定到人,开展检查评比和超定额竞赛。最近一次全社性的超定额积肥竞赛运动中,有一千人突破定额,一百六十多人受到公社表扬和奖励。
六、时间落实。把积肥造肥和用肥的时间紧密衔接起来。施前期追肥,即准备后期追肥;施早种作物追肥,即准备迟种作物追肥;施上季作物肥,即考虑下季作物肥。要求作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一环紧扣一环。如该社根据各种大春作物需要,5月下旬连续突击积肥二至三天,保证了6月上旬追肥需要,6月上旬又突击积肥二至三天,为中、下旬追肥准备肥料。前几次以积氮肥为主,后几次注意多积钾磷肥,争取积得多,用得好。(附图片)
山东省范县董庄人民公社为确保夏田亩施万斤肥,正抓紧时机,组织专业积肥队大搞地头积肥。
吴泽恩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一路人马加高堤围 一路人马抢收早稻
湛江专区人民奋战台风暴雨
各级党委负责干部一直在最前线领导抗风防洪斗争
新华社广州30日电 广东省湛江专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紧急动员起来,为战胜台风和暴雨的袭击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今年第三号台风已于今晨三时在广东省化州县黄陂登陆。台风登陆后,掠过湛江、遂溪,到达合浦海面,下午五时穿过涠洲岛,靠近江平,今晚将进入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在合浦的台风中心风力达到八至九级,台风中心以外地区的风力,一般为六至七级,海面风力为七至八级。台风带来了暴雨。雷南县南部下雨最多,部分地区由于骤降暴雨,已造成内涝灾害。
在台风到来之前,湛江专区各县已组织了力量进行抢割已熟早稻。当台风暴雨袭来时,中共湛江地委和这个地区的各级党委领导同志和全体干部都奔赴抗风防洪的最前线,领导群众和台风暴雨搏斗。地委第一书记孟宪德,书记兼专员莫怀等,在昨天晚上分别赶到风力较大的两阳、电白和化州等县参加和领导防风抢收的战斗。两阳县委第一书记孙正述昨天晚上十时从湛江赶回儒垌公社,立即带领一千多民工抢修排灌面积万亩以上的水利工程。当青年运河的堤坝出现险情的时候,雷北县委第一书记赵立满和书记陈华荣以及九个县委委员,都身先士卒,赶往险段进行抢险,他们带领三百多个突击队员和九千个民工、战士及机关干部,奋力抢修堤围,终于转危为安。
在台风登陆之前,湛江专区各县都组织了两套人马,一套人马加高加厚堤围,固守堤防;一套人马紧急抢收已熟早稻,与风争粮。据两阳、电白、雷南、化州、东兴等五个县统计,共有已经成熟的早稻四十二万多亩,29日已经抢收回来三十七万亩。各地还同时组织了力量加强经济作物的防风工作。
在抗风抗洪斗争中,各有关部门都全力进行支援。交通运输部门已派出火车载运民工赶到青年运河水库工地防险,并将各工地所需要的木材、草包、麻包等防洪物资连夜送到。卫生部门也组织了救护队前往灾区进行抢救工作。


第2版()
专栏:

马回营——土化肥之乡
中共伊川县委通讯组
河南伊川县宋店公社马回营大队,是全省著名的土化肥之乡。今年全大队的三千多亩小麦,长得好,收得多。社员们说:这样的好收成,多亏了土化肥!
马回营大队大造土化肥是从1958年冬季开始的。大队支部抽调党员刘好谦和生产队长程逢社专搞土化肥。最初,他们对于化肥什么也不懂。可是,他们在党支部的鼓励下,坚持干下去,到处搜集原料,认真翻阅化学参考书。在熬硝酸钾的过程中,先后失败了二十次,最后终于成功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1959年底,已能制造二百一十五种土化肥、十五种细化肥、九十五种土农药,其中有若干种土化肥和土农药,已经送到北京展览。伊川县在马回营大队连续举办过四次土化肥训练班,培训了七百五十名土化肥技术员。这个大队还供给外省外县二千九百份资料。今年春天,这里的土化肥厂试验烟中取氨已经成功,并且开始生产硫酸铵、氯化钾等优质化肥。
今年全大队的小麦施用了大量的土化肥。麦子返青的时候,全部麦田每亩施了四百斤土化肥,对晚茬苗瘦的麦田每亩又追了六百斤土化肥。3月间每亩麦田又普遍追施了二十斤硝酸钾。4月,每亩又追施十五斤硫酸铵。另外,从去年冬季到麦熟,全部麦田都洒了自造的硫磺合剂药水。今年麦子长有四尺多高,但是没有倒伏;气候不够正常,也没有发生严重病害。
马回营大队的经验已经在宋店公社很快推广。全公社除了社办的一座较大的土化肥厂外,今春又建起了二十四座小土化肥厂,生产出土化肥五百七十多万斤。全公社平均每亩麦田施了一百五十斤土化肥。因为土化肥施得多,全公社三万八千多亩小麦普遍穗大粒满。


第2版()
专栏:

为大秋作物和秋种作物多备肥料
湖北江西趁农隙开展积肥运动
新华社武汉1日电 湖北省各地抓紧农事大忙间隙,掀起了积肥高潮。许多公社不仅已为大秋作物备足了追肥,有的已经开始为秋种作物准备底肥。
中共湖北省委最近发出指示,要求各地抓紧当前野草丛生、水草旺盛的大好时机,集中力量积造肥料,以保证实现秋季作物大面积平衡增产。各地根据指示精神,开展了“三查三算”,即:查现有肥料,查当前禾苗生长情况,查季节需要;算大秋作物需肥量,算秋耕秋种需肥量,算劳力账。黄冈、武汉等地区在开展三查三算时,特地总结了早稻禾苗生长平衡的经验:底肥足,青肥多。同时,在群众中反复分析了当前形势的特点:秋收作物面积大,需要肥料多,而当前又处在大农忙中的空隙,满山遍野青肥又多,时机很有利。因此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肥积极性。他们提出了“上山找,下湖捞”的口号。宜都地区从6月初以来,每天上山下湖积肥的人数达八万人之多。襄阳、荆州、武汉等地区组织了数以万计的突击队,实行了划片包干,定劳力、定任务、定时间、定工分、定质量、定奖励的积肥责任制,使积肥热潮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全省投入积肥的人数现在已达一百万人。许多地区公社与公社、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开展了积肥竞赛。监利县余埠公社社员在比工效、比进度、比质量的积肥竞赛中,分头打湖草,砍旱草,积家肥,拣野粪,沤青肥,七天内不仅为七万多亩中稻备足了追肥,也为十三万多亩晚稻准备好了底肥。
新华社讯 江西各地开展夏季积肥造肥运动,为晚稻和其他秋季作物准备肥料。
各地认真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首先大抓农家肥。抚州专区十万积肥社员,正奋战在山间田野,割青沤肥,积人畜粪肥,烧石灰和火土灰。赣南行政区信丰、大余、石城、宁都等十三个县,出动十万多人,大抓割(青)、铲(草皮)、积(人畜粪和灰肥)、烧(石灰、火土灰)、打(湖草)、捞(水生肥料)、利(利用野生绿肥)、扫(扬尘垃圾)、挖(阴沟污泥)、返(稻草返田)“十字”措施,积肥造肥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赣县、广丰等县许多公社掀起“夏肥超春肥”竞赛,普遍达到了积肥造肥进度快、质量好。赣县江口公社在全县积肥竞赛中名列前茅,已经实现了肥料“三满”(猪牛栏满、肥窖满、粪缸满)。
在大积农家肥的同时,各地都抓紧制造土化肥。目前全省恢复生产和新建的土化肥厂已经有一万多个。不少地区利用草木灰、木梓壳、蚌壳粉、螺壳灰、牛骨粉、土硝、石灰和各种农作物的秆壳作原料,用土法加工制造出大量的硫酸钾、硝酸钾、过磷酸钙、石灰氮等肥料。
各地还抓紧养猪积肥和建立常年性的肥料基地。全省各地养猪场都建立了积肥、管肥制度。吉安专区各地以养猪场为中心,已建立常年性的积肥造肥基地一千八百多个。


第2版()
专栏:

广西玉林专区四十万人大积大造肥料
新华社南宁1日电 广西玉林专区趁早稻收割大忙前空隙,及早为晚稻积肥。全专区投入积肥制肥的劳动力达四十多万人,平均每亩已积肥四十五担,其中沤制好的精肥占一半以上。
早动手、早准备,是这个专区积肥运动迅速开展的主要原因。早在5月中旬,中共玉林地委就指示各地在抓好早稻后期田间管理的同时,抓好晚稻生产准备。各县委和公社党委层层作出积肥规划,具体安排了农活、劳力,采取长期积制与短期突击,固定专人和全民动手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积制肥运动。
各地在积制肥料中广找肥源,使积制的肥料又多又好。博白县鸦山公社组织二十八个干部、社员实地勘察鉴定肥源,找出了十条积肥门路和两千八百多处肥源。陆川县良田公社莲塘大队积厩肥、采绿肥、沤水肥、收家肥、搞堆肥和烧石灰肥,几天内就积得各种肥料十六万多担,制好肥料十三万多担。
各地在积肥运动中都由书记挂帅,干部带头。中共玉林地委书记里林、陆川县委第一书记王英、良田公社党委书记丘健等,到莲塘大队和社员一道上山采绿肥,大大鼓舞了群众,带动了全队六百多个社员迅速掀起积肥高潮,几天内采青六十多万斤。贵县石龙公社干部在县委书记刘玉璇的带动下,都背着行李上山扎营积肥,全社投入积肥的人数占总劳力的80%。湛江公社由于党委书记深入带头,使云柳大队积肥运动由慢转快,成为全社积肥先进大队。


第2版()
专栏:

大举开荒更多增产粮食
中共和田地委第一书记 黄诚
新疆和田专区两年来连续大跃进的经验证明:在积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大量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是因地制宜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高速度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
1959年,和田地区在抓提高单位产量的同时,开荒三十万亩,扩大复播面积十万亩。这年粮食总产量比1958年增长30%多,棉花总产量增长166%以上,油料作物总产量增长70%。
和田解放时,全区仅有耕地一百九十万亩。到1958年,耕地面积扩大到二百四十万亩,平均每人占有耕地三亩。但在这些耕地中,还有近十五万亩的果园和牧草地。耕地少,耕作技术落后,在农业生产上就出现了这样几个矛盾:粮食不能迅速增产,满足不了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和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棉花等经济作物面积不能迅速扩大,收获不能很快增加;不能大量种植牧草和饲料,影响畜牧生产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我们根据和田地区有利的自然条件,主要采取了开荒扩大耕地的办法。
和田专区地处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以南,纵横约二十万平方公里,可耕荒地有一千三百多万亩。这个地区气候温暖,无霜期长,水量充足,适宜各种作物的生长。组织起来的七十八万各族人民生产干劲一直很高。在这样良好的客观条件下,我们下决心向荒地进军,向荒地要粮。1958年和1959年两年大举开荒,随开随种,粮食产量迅速提高,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畜牧业也在农业生产的带动下获得迅速发展。
1960年,我们进一步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公社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生产大队抽调人力、畜力、种籽、农具,组织大兵团作战,进行远距离的大规模的突击开荒。农忙时,则将部分劳动力抽回,留下部分劳力平地、整渠、播种和进行田间管理。这样作既不影响整个生产,又能保证荒地有开、有种、有收。到现在全区已开荒一百万亩,种上六十多万亩,预计到7月中旬全部新垦荒地都可以种上庄稼。
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开荒好处很多,它给我们创造了连续全面跃进的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开荒扩大耕地,顺利地解决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过去,和田专区要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产粮食,就不能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56年,全区扩大棉花面积四万三千多亩,粮食播种面积就缩小了五万多亩,1957年春季,还从外区调运来四百万斤粮食。1959年开荒三十万亩,获得了粮棉双丰收。今年全区大量开荒播种,粮食作物比去年扩大35.2%,棉花扩大39%,油料扩大24%。这就进一步解决了粮、棉、油争地的矛盾,保证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业方针的顺利执行。
二,耕地逐年的增加,为畜牧业高速度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过去粮食主要供应口粮和种籽的需要,作为牲畜饲料的不多。所以畜牧业发展较慢,净增率一般是3%—9%。1959年由于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有了大量的农业副产品作为饲料,畜牧业即有较大的发展,全年牲畜净增率达到10%以上。今年全区计划开荒一百二十万亩,大量种植饲草,这样,我区牲畜饲料、饲草不足的困难就可解决,使畜牧业高速度向前发展。同时,在这些新的耕地上还可大量喂养猪、鸡、鸭、兔等家禽家畜。
三,随着耕地的增加,林业、园艺也能迅速地发展起来。和田地区向以盛产核桃、葡萄、桃、杏、石榴、苹果等果品著称。但过去由于耕地的限制,总是不能扩大生产。近两年来,开荒造田扩大耕地,给发展林业和园艺生产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仅去冬今春,全区即新建起园艺场三十个,种植果树面积达两万多亩。今后,随着荒地林带的建立和扩大,用材林、经济林都将迅速成长起来。
四,戈壁深处生长着大量的药材、野麻等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矿产资源如碱、盐等尤其丰富。深入戈壁开荒,就可以就近开展挖药材、剥野麻、采碱、挖盐、狩猎、饲养野生动物。仅据四个月不完全统计,在荒地上的副业收入,就达四十九万多元。
五,大量开荒促进了水利建设的发展。在新疆地区要大量开荒,必须同时兴修水利。没有水根本无法生产。和田专区的灌溉特点是:依靠昆仑山上的融雪灌溉,夏秋水量大,冬春水量小。但是播种季节主要在春季。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修建新的水利工程,进一步改进水利设施,加强水利管理以解决用水问题。这就逼着我们要建立大中型水库蓄洪水和利用洪水进行灌溉。从去冬兴修水利以来,全区已修成水库五座,蓄水五千四百万公方,修成干渠八十三条,长六百三十二公里(其中通过戈壁砾石的干砌卵石渠道十二条,长四十五公里),改建旧灌区一百二十万亩以上,共扩大灌溉面积七十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三十二万亩。
此外,新垦荒地由于一开始就采取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的办法,林带、道路、渠道、居民点、田块都按高标准的要求进行,地一开出,即形成平整的连片的农田,为将来实行机耕打好了基础。
扩大耕地面积对于促进农业、牧业、林业、副业的全面发展,对于壮大社有经济力量,对于改变和田的贫穷面貌等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全区干部和群众对开荒扩大耕地面积表现了空前未有的积极性。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已有经验,进一步做好工作,在已有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向荒地进军,今年冬季再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开荒造田的群众运动,我们就可以在今年内实现每人有地五亩的计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