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为什么要这么多胡琴弦?”
  中共武汉市第一商业局委员会第一书记 赵吉先
今年春天的一天,武昌县金水公社农具厂派人来到了汉口,匆匆忙忙地走进了体育文具仪器商店,他以紧急的心情问了一句:“你们商店卖不卖胡琴弦?”接待这位顾客的营业员回答说:“有!你要多少?”“有多少,我要多少。”这一下,使营业员大吃了一惊,他连忙解释说:“我们卖的胡琴弦是供应娱乐方面拉胡琴用的,你为什么要这么多?”“同志,我们农村正在搞插秧机,急需要用胡琴弦来捆下面的猪鬃哩。”营业员当时没有满足顾客的要求,供应了一部分,并告诉他:“我们马上设法解决。”
当时,营业员把农村插秧机需要胡琴弦的情况,反映到支部,支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全店职工马上行动,分三路进军,一路派人到农村了解需要,一路指定专人清一清仓库,一路确定专人向外地联系采购。出现了“人人为支援农业而战”的动人景象。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农村插秧机需要的胡琴弦得六百斤,而库存只有三斤,向外地打电话、电报联系,也说没货供应。在这关键的时刻,商店党支部又召开了紧急会议,发动群众想办法,出主意,突破胡琴弦关,支援农业大发展。大家议论的结果,武汉只有一家南湖丝线厂生产胡琴弦,就是帮助它再扩大生产计划一倍,也解决不了各县的需要。唯一的好办法,就是派人到工厂去学习生产胡琴弦的技术,然后到农村传授技术就地生产,党支部采纳了这个意见,决心“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提出了“苦战一天,学会制胡琴弦技术”的口号,立即组织了十个职工到南湖丝线厂学习。
连绵的春雨下个不停,但阻挡不了商业职工支援农业的决心。他们冒着大雨,走进了南湖丝线厂,不顾身体的疲劳,马上开始学习浸丝、上耙、倒丝、拔丝、合股、打线、上胶、摊晒等整个生产技术了。特别是上胶这道工序,要在露天广场上操作,又碰上天雨;但他们为了争取时间学会技术,就在雨中干起来。经过这样一天的苦战,终于学会了生产技术,编写了一本生产胡琴弦操作的资料,为下农村传授技术找到了“本钱”。
有了技术,还要有生产胡琴弦的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生丝、鱼胶,都是非常缺乏的物资,农村不容易搞得到,如果不成龙配套的下乡,还是解决不了插秧机上的需要。怎么办呢?全店职工利用关系多,消息灵的有利条件,找有关单位帮助解决。就这样人人动手,处处求援,先后搞到了生丝六百斤,鱼胶一百斤,备足了“粮草”,检阅了技术,开始了对武汉郊区十五县的“远征”。
这批新技术员,背上行李,带上原料——生丝、鱼胶,以喜悦的心情,分五路下乡了。文化用品公司营业员赵静文有个吃奶的小孩,她把孩子交给别人管,也参加了下乡的行列。这些商业职工每到一地,就连夜开训练班,拿出原料,一面操作,一边讲解,起早贪黑,耐心地教,一直到教会为止。就这样,披星戴月地跑遍了武汉郊区十五个县,训练了八十二名技术员,使十八万部插秧机及时投入了春播生产。农民热情地称这些商业职工是“雪里送炭”,是“共产党、毛主席的好干部”。通山县的一个公社来信说:“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城市支援农村,我们一定保证农业大丰收,来支援城市。”
这个支援农业技术改造的光辉范例,迅速成为武汉商业部门全面支援农业的方向。现在已形成一心为生产,人人“为农业大办好事”的热潮,掀起了群众性的下乡访问挂钩,了解农业需要,开展了三帮
(帮助制订生产规划、帮助解决物资、帮助解决技术),三就(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四包(包供应、包教、包修、包用),六变(由无变有、由小变大、由品种少变品种多、由数量少变数量多、由成本高变成本低、由质量低变质量高)的群众运动。从各方面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改造,主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根据农业不同生产季节和农业技术改造的需要,全面作好生产资料供应,同时促进社办工业生产农业需要的生产资料,自己武装自己。现在我们已经支援农村各种生产资料五千多吨,各种工具设备二万三千多件,帮助农村新建和扩建工厂五百多个,配合工业部门修好了农具九十二万多件,呈现出“农业需要什么供应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供应;事事走在农业生产前面,不误农时”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改造。


第8版()
专栏:在我这岗位上

  立志攀登农业科学高峰
  陕西汉中南海公社社员 张朝林
1956年,我从小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刚一进门,就有人讥讽我说:“毕业生当黄泥巴腿儿呀,真没出息!”邻居王妈妈也劝我说:“朝林!你有文化,还是找个轻松工作干,在农村苦,你受不了。”但是,党教导说:青年人要热爱农村,要把知识用到生产中去,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农民。我想,咱祖祖辈辈在农村,解放前吃尽了地主的苦头,解放后翻了身,学得了点儿知识,就能忘本吗?于是,决心听党的话,立志在农村干一辈子,亲手建设新农村。
有一天,从报上偶然看到四川农学院用切割的办法,使一株小麦长出九个头。我就感到很新奇,也想动手试验。可是仔细一想:不行!那是科学,咱这小学毕业生还能办到?这时,我就想起党号召我们青年人敢想敢说敢干,向自然宣战,我是个共产党员,连这么点雄心都没有吗?不!大胆进行试验!后来,我就用别人切割小麦的办法,进行水稻试验。一回生,二回熟,这次试验的成功,使我懂得: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听党的话,大胆想,坚决的干,谁都能攀登上科学高峰。
又有一次,我听到两位老农闲谈,一个说:“稻子能像高粱一样生长在旱地,秆粗穗大,该多好呀!”另一个就说,他在稻田坎上种过几根高粱,他把靠近高粱的稻子弄了些种子,第二年种在旱地里,不浇水生长得很好。在他们的启发下,我像得了宝贝一样,就想马上进行试验。有人听说我要搞“水稻和高粱杂交”,就满城风雨,有人对我说:“搞杂交是科学家的事,你一个十七、八岁的娃娃能搞杂交,还要科学家干啥?”也有人说:“植物是天生的,你要改变它除非你是神仙。”甚至连中学的植物老师也说:“你真不懂科学,不同科还能杂交吗?”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我翻阅了许多植物书籍。但书本上也说“远缘杂交不易保持优良获得性”父亲骂我胡闹,母亲也劝我找别的出路。这时我真有点灰心了。但是团支书杨家珍同志却鼓励我说:实践出真理,实践出科学,大胆地干吧。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党、团给了我力量,增强了我的信心,我就朝着党指引的道路干起来。
三年多来,我做了一百多种试验,经过许多曲折,在党、团的大力支持和教育下,终于用事实摆在思想保守者的眼前,使一些不相信科学的人,热爱了科学。这使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搞试验,搞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和迷信保守思想斗争的过程;同时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科学研究只要贯彻党所指示的为生产服务的原则,只要敢想敢干,刻苦钻研,就是文化水平低,没有经验,也一定能创造出大的成绩。
在党的支持下,我只做了微小的一点成绩,但党却给了我莫大的关怀,送我到湖北、河南等地参观,又多次地出席省、专、市先进生产者代表会,并选我为省、专、市科协委员,1958年还光荣地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这些荣誉首先应归于党。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只要坚决听党的话,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树立雄心壮志,坚决地干,顽强地干,就能打开科学的大门。
〔原载《陕西日报》〕


第8版()
专栏:

  支援热
  ——见闻杂感
  顾明
据说武汉是我国最炎热的城市,我们这次到武汉,才了解到这话一点不假。在武汉的傍晚和深夜,我们总会看到马路的人行道上放着一张张紧挨着睡满了人的竹床,在高楼的平台上也睡了人。我们来到武汉的时候,正赶上开展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群众运动。那种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支援热,实在比武汉夏天的气温还要高得多。
早在去年,湖北省各单位在支援农业抗旱方面,就做了许多工作。今年支援夏收插栽也做得很出色。全省化工企业在第一季度生产的化学肥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四倍。被人称为“一扫光”的高效杀虫农药,去年一季度只生产九吨半,今年一季度就生产了一百二十四吨。襄阳专区农业机械学校为公社培训技术人员。武汉市第四医院在支援农村时用大医院带小医院的办法,抽出了两套班子,到黄陂、安陆县工作。为了把支援农业放在第一位,中共沙市市委曾召开了全市支援农业的“万人誓师大会”。宋埠居民听到今年小麦面积大、长得好,需要更多的捆麦用的草?子的消息以后,就把自己家中垫床的稻草抽出一万二千多斤来赶制草?子。武汉市商业营业人员到农村边劳动、边宣传、边供应,做到吃的送到口,用的送到手。工人们一再向公社表示:“公社的困难就是厂的困难,有事只管叫我们干!”很多工厂都努力创造更多更好更适合“八字宪法”所需要的农业机具,满足农林牧副渔的各项需要,加速农业技术改造。
在支援农业的热潮中,大家充分发挥了“先人后己”、“见需要就帮”的风格,支援的技术力量也都是头等的。长江航运局支援农业的一位工程师到刘格公社后,把长期没有修好的两台抽水机和另外一台机器,经过千方百计,配了二百九十一件零件,使这些机器全部正常使用。武汉市各单位支援咸宁县技工七十二人,替咸宁县修配了动力机械,大大提高了县社工业水平。
各行各业忙的都是支援农业;大街小巷,议论的都是支援农业。我在参观湖北拖拉机厂、武汉机床厂时,看到他们厂里厂外堆满了已经装箱、上面写着某县某公社收的大批各式各样的机械,有的正在装车待发。在车间里,工人们也正在不顾高温,积极赶制排灌机械等农村中急需的设备。武汉市的很多工厂都和一定的地区建立经常的关系,实行厂社挂钩、对口包干、人人动手。哪几家厂包哪一个县:哪一个县由哪几家厂包,规定得清清楚楚。真是对象明确,责无旁贷。
大家都知道农业高速度发展,就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工业原料和副食品,来满足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这样也就促进轻工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对生产资料的购买力,扩大重工业的市场。“一根藤上两个瓜,工人农民是一家”。工农业的关系就是相互支援、相互促进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党的一声号召之下,顿时全国就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城市支援农村的群众运动。真是做到了各行各业、男女老幼、人人动手,各尽所能,把支援农村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
离开武汉已经好几天了,可是那种轰轰烈烈支援农业的热浪,仍然在我的心头保持着。这股热劲,比起武汉炎热的天气给我的印象,是来得更深刻,更难以忘怀。武汉气候的热,在我们身上早已消失了,然而武汉,不,整个湖北人民的支援热,对我来说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


第8版()
专栏:

  抢种
  山东潍坊朱里公社社员 赵超 胡执中大雨劈天盖地下,大风刮断树枝丫,母鸡钻进门洞里,麻雀躲在屋檐下。庄里冷清清,满坡人喧哗,不管风紧雨点猛,书记带头栽地瓜。别看书记挺文雅,干起活来是行家。青年队长暗鼓劲,一点也没拉下他。一气栽完二十亩,汗水倒比雨水大,书记抬头瞅了瞅,一缕笑纹嘴边挂。横成行来竖成垅,稀密规格没有差,雨淋瓜苗绿茵茵,恰似一副彩色画。他擦净泥手抹抹脸,满心欢喜把话啦:“凭着人多干劲足,这仗打得顶呱呱。”大伙听说真高兴,异口同声忙回答:我们有了党领导,翻江倒海算个啥!高山大河听摆布,老天塌了顶住它。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海滨好地方
  石工
在大自然中,海滨的景色最是雄伟开朗,而且变化万千,引人入胜。在海滨,强大的自然力在那里彼此角逐,而生命则在和自然搏斗中旺盛地繁殖起来,使海滨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你看那汹涌的海浪像猛兽一样,不住地向海岸扑去。这个力量是很大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冲击力可以达到几吨乃至十几吨。特别当海水中夹有沙石的时候,就更如沙轮磨擦,破坏力越发大了。正像“愚公移山”一样,经过长久的岁月,在海岸经常受到冲击的部分被海水淘成凹槽。当凹槽淘得很深时,上面残留部分便支持不住了,于是崩塌下来成为碎石。碎石再逐渐破坏成沙砾,在海水退回海中时被搬到海底堆积起来,这时海岸线向大陆方面后退了,法国大西洋岸上的梅多半岛在1842年至1845年间海岸后撤了一百零五米。
正当海岸在受到破坏的时候,另一支巨大的自然力却在向大海夺取土地,把海岸向前推进,这个自然力就是河流。
河流像“精卫填海”一样不倦地把泥沙送到海中。最著名的如黄河,从前每年带进海里的泥沙约有九亿多吨,它使昔日的海变成了今天的平原。目前黄河河口附近的海岸还在以每年三百多米的速度向大海前进。
在河流与海洋斗争的同时,地壳的升降运动也参加进来发生影响。地壳的上升帮助着陆地的扩大,地壳的下降则有利于海洋的推进。然而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在我国,松辽平原、河北平原和江淮平原都是下沉地带,但由于河流带来的泥沙特别多,大海并未能占到优势,相反,倒造成了许多陆地。这些地带的海滨由于泥沙淤积,所以海岸比较平直,海边的水也较浅,缺少曲折的港湾,而这正便于海水在涨潮时漫上大陆,拦蓄起来晒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产盐区。
如果没有足够的泥沙来阻挡海水的进攻,这时海岸就常被破坏成复杂的形状:海陆犬牙相错,港湾错综曲折。这与海岸岩石的软硬也有关系,软的岩石易受破坏,于是那里常常凹了进去,但在自然中,影响海岸变化的因素比我们这里所说的要复杂得多,今天海岸的面貌是受各方面影响的结果。
在港湾众多、海岸陡峭的地方,虽不便于晒盐,却便于发展航运和渔业,而许多著名的避暑胜地也总是在这些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都是我国最古老的陆地,受到破坏的时间很长,海滨残余的山已不太高了,便于人们活动。同时由于长期风化的结果,使地面盖上了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再经过人的劳动建设,因而既有山水之胜,又有园林之美,出现了青岛和大连等避暑的好地方。
海滨的作用远不止供人游憩而已,在靠近陆地的浅海中,由于阳光空气都较充足,生物最为繁盛,是人类未来的重要食料来源。据估计,海洋中生物的总量约为陆地上的五至十倍,而今天我们从海洋取得的食料,仅约占我们所消耗的食料的1% 。因此,海洋特别是浅海作为食料来源的潜力是很大的。
在古代的浅海中曾经形成了石油、锰、铝等许多矿产。今天的浅海中是不是也正在形成并且已经形成了不少这类矿产呢?这是有可能的。我国的沿海一带已有好些地方发现了油气苗。据1月18日报纸消息,苏联已在太平洋的海底发现了锰矿。海滨的地下财富看来是很值得注意的。其实海中的海水也是珍贵的资源,除了可以晒盐外,每立方公里海水中,还含有近千吨的钾盐、镁盐等其他有用的东西,以及热核反应的原料——重水。那咆哮的海水向海岸发泄的巨大力量现在也要被驯服而为人类服务了。我国沿海已建设了一些潮汐发电站。据估计全世界潮汐的能约有四百亿瓩,比大陆上的水力资源大十多倍。此外利用海浪来发电的试验也成功了,海滨正日益成为我们的宝库。我国的海岸线是很长的,从北到南绵延一万四千多公里,如果加上沿海岛屿的海岸线的长度共约二万三千多公里,与此相连的领海,是我们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疆土!


第8版()
专栏:

  为城市生产更多蔬菜 (中国画)  金鸿钧


第8版()
专栏:

  猪肥穗实(剪纸)  晓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