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要闻快报

河北农中毕业生分配到农村
河北省各地农业中学第一批学生三万七千余人将于暑假毕业。这批毕业生除一部分继续升学深造外,绝大部分将投入农村建设行列,支援农业技术改造。
这批毕业生在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三年修业期间,迅速成长起来。据不完全统计,这批农中毕业生中,有八千多人学会了驾驶拖拉机,一万二千多人学会了操纵各种排灌机械。不少人还学会了机器制造和检修技术,学会了土壤化验、测量。
  陕西省党组织加强中小学建党工作
陕西省各级党组织注意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全省中、小学校党的组织空前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中小学的党支部比1958年底增加了两倍多,教职员中的党员比例在同期已由7.3%上升到16.47%,党支部的专职书记增加了将近三倍,党员领导干部已由35.4%上升到60%。随着党组织的不断壮大和党员人数的增加,党的领导大大加强,有力地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梧州专区干部大种“食堂试验田”
广西梧州专区广泛开展书记带头、干部会师食堂的大办食堂运动。全专区十五万七千多个食堂,越来越巩固,越办越好。目前,全专区参加种食堂“试验田”或“指挥田”的有县委书记十三人,公社党委书记三百四十人,大队党支部书记二千四百七十四人和各级干部一万四千四百二十三人。由于各级干部深入食堂,大种食堂“试验田”,就更便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试验田”示范,更有力地以点带面办好食堂。
巴吉垒公社组成农民讲师团
吉林省农安县巴吉垒人民公社社员结合生产,学习毛主席著作。目前,全社共有一万零五百多人参加学习,占成年人90%以上。随着学习运动的发展,公社党委不断加强领导,从上而下地建立学习组织,扩充师资队伍,从机关干部、小学教师、优秀民师和文化理论水平较高的党员、团员中挑选四百多人,组成农民讲师团。
农民讲师团分别按管理区和生产队分工包干,负责给社员讲课和做辅导工作。
长石公社建立起科学研究网
贵州长石人民公社现已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的科学研究网。公社办起了综合研究所,下面分设五个分所,九十个研究站,三百八十三个研究小组。
生产任务逼出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又造就人才。长石公社现有农民科学研究员四百八十四人,技术员七百七十三人,其中有重要发明创造的农民科学家六十二人。


第4版()
专栏:

  合肥城市公社大力增产副食品
  全市生猪、鱼类和蔬菜生产迅速上升,有的单位已做到自给有余
本报讯 安徽省合肥市在建立城市人民公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在大抓工业生产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副食品生产。几个月来,副食品生产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全市商品蔬菜播种面积已达七万八千多亩,比1959年提高50%。每天蔬菜上市量达五十四万多斤,比建立城市人民公社以前增加54%,品种达到四百八十多种。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市饲养生猪十二万九千多头,现在生猪存栏数仍有九万二千多头,家禽七十八万多只;养鱼四千二百多万尾。已有五十多个单位实现了肉食自给,有的单位还自给有余。住在南市人民公社的有些机关如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省直幼儿园、市公私合营砖瓦商店和西市区人民法院等四个单位,今年1至5月份共养猪一千八百多头。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合肥市各个城市人民公社认真贯彻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方针,加强对副食品生产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结果。首先是各级党委坚持了政治挂帅,加强了组织领导。市委抽出一个常委专门抓这一工作,还由省市直属机关抽调干部成立了副食品生产办公室。各个公社、分社、工厂、机关、学校一般都由管理生活的书记亲自挂帅,并分别成立了领导机构,大抓以种菜和养猪为中心的副食品生产,各个公社、分社都制定了发展副食品生产的计划,确定了专人负责。从而保证了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副食品生产。第二,为了保证实现各个城市人民公社副食品生产自给的要求,从有利于全面发展生产出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全面规划和统一安排。各个城市人民公社、分社都划有一定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全市除了有六个分社专业生产蔬菜外,其他一般分社也都根据具体条件设有蔬菜大队和蔬菜生产队,保证蔬菜供给。对饲养家畜家禽的场所,也都作了具体的安排。全市各个城市人民公社和机关、工厂、学校在市郊建立了大、中、小型不等的养猪场有八百多个。除巢湖、蜀山湖、永青湖等养鱼归全市所有外,其余三十七个小塘坝,总面积达二千六百多亩,都分别划给各个公社、分社和大队,作为发展养鱼基地。第三,开展大宣传、大动员、发动群众、一齐动手,大搞副食品生产。如6月中旬,全市各个公社动员了十一万二千多人次,趁雨后突击抢种黄豆等作物,充分利用了道路两旁、塘边田埂以及有些机关征而未用的空闲地,在一周内就抢种了黄豆七千多亩。第四,大搞协作,互相支援、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在各个公社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城市分社和专业蔬菜分社开展了大协作。蔬菜分社积极支援城市分社的家禽、种蛋、仔猪、母猪;城市分社也大力支援蔬菜分社的劳动力和生产工具等。如东市人民公社以生产蔬菜为主的东方红分社,最近支援该社内其他七个城市分社的雏鸡即有三千五百只,雏鸭一千四百只,并由公社畜牧场分配给七个城市分社母猪二十八头,帮助他们筹建饲养场。6月下旬,下了大雨后,东方红分社的很多菜地受涝,这时东市公社立即组织了十五部电动机,出动电工五十余人,职工三百多人,帮助他们抽水,菜地上的积水很快地被排掉了,蔬菜生产没有遭到损失。第五,建立制度,加强副食品生产管理责任制。根据蔬菜生产技术性较强,工作量较大的特点,为了实现更大的大面积丰产,在专业生产蔬菜的分社、大队和生产队内,普遍实行了“五固定”(固定干部领导、固定土地、固定劳力、固定肥料、固定生产工具)和“六包”(包工、包产、包质、包费用、包品种、包时间)的办法。在集体饲养家畜家禽方面,也都确定了专人负责,加强了饲养管理,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目前,全市各个城市人民公社为了更进一步地发展副食品生产,正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鼓足干劲,大搞家畜家禽的繁殖饲养、蔬菜的茬口安排,加工储藏、组织均衡上市等工作。
(中共合肥市委写作组)(附图片)
南京下关人民公社塘塘养鱼,亩亩高产。这是下板桥分社渔业专业队社员正在张网捕鱼   (新华社稿)马天佑摄


第4版()
专栏:

  杨木妹、叶金娘的家乡集会
  拥护我外交部严正立场
新华社福州17日电 芝马圩惨案死难者杨木妹、叶金娘的家乡福清县渔溪公社的社员15日举行集会,一致拥护我国政府向印度尼西亚政府提出的照会。
叶金娘的儿子林秉望愤怒地说:西爪哇军事当局杀害我母亲的凶手至今还逍遥法外。我完全拥护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严正立场,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作出明智的答复。杨木妹的亲属林敦渊说:我国政府提出的各项要求是合情合理的。这不仅为全中国人民所拥护,也将得到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两位死难者的亲属、六十七岁的印度尼西亚归侨林溪孟说:印度尼西亚一小撮敌视中印
(尼)友好的势力杀害我的侄媳妇和侄孙媳妇的罪行是抵赖不了的。它违背了印度尼西亚政府一再作出的诺言和所表示的友好愿望。林溪孟表示完全拥护我国政府向印度尼西亚政府提出的强硬抗议和严正要求。
福清县归国华侨联合会渔溪分会主任黄宗祥在集会上说:印度尼西亚广大人民是同华侨友好的,反华排华只是一小撮反动势力为达到讨好美帝国主义、打击国内爱国民主力量的目的所蓄意制造的。但是印度尼西亚广大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印度尼西亚反动势力企图破坏中印(尼)人民的友谊只是妄想。我们渔溪公社一万多侨眷归侨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强硬抗议,要求印度尼西亚政府从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着想,接受我国外交部照会中的各项合理要求。
在会上发言的人都表示感谢祖国政府维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的严正立场以及对这一事件所表示的关怀。


第4版()
专栏:

  又一批流离失所侨胞回到祖国怀抱
  最近乘“大宝康”号归国华侨拥护我外交部照会
新华社湛江17日电 接运华侨的船只“大宝康”号第七次从印度尼西亚接运一批华侨,在15日下午回到湛江港。
这些华侨来自勿里洞,绝大部分是锡矿工人,一部分是木工和小商贩。他们对离开印度尼西亚前几天发生的西爪哇军事当局残杀华侨妇女的暴行表示异常愤怒。他们在15日到达祖国领海后,在船上举行了集会,一致拥护外交部致印度尼西亚政府的抗议照会。
这批归侨在湛江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他们将在湛江休息几天后去云南省安家。
16日上午,“大宝康”号又从湛江起航,第八次去印度尼西亚接运华侨回国。
新华社雅加达14日电 又一批在印度尼西亚流离失所的和生活贫苦的华侨最近几天先后乘祖国派来接运的三艘轮船回国。
接运华侨回国的“海顺号”轮船在13日离开努沙登加拉的龙目回国。“大宝安号”13日离开加里曼丹的山口洋回国。
勿里洞的一批失业矿工、失业小商贩和贫苦华侨在9日乘“大宝康号”轮船回国。勿里洞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矿业中心。数以千计的华侨在那里开采矿藏。


第4版()
专栏: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广东省分会拨大米救济香港灾胞
新华社香港15日电 香港已有五万六千二百多名受到台风灾害的同胞领得了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广东省分会发放的救济米。
香港在6月中旬曾遭到严重的台风灾害,使港九同胞特别是渔民和木屋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很大损失,据香港报纸估计,风灾灾民至少有八万人。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广东省分会在灾害发生后就拨大米五十万斤,委托中华总商会代为分发给受灾同胞。
目前,市区的发米工作已经结束,新界灾区的发米工作正在继续进行,预计本月底将全部结束。


第4版()
专栏:

  上海九百多个工厂医务人员积极推动“六无全勤”运动
  深入车间炉前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浙江医科大学师生组织巡回医疗帮助工厂搞好降温工作
据新华社讯 在夏季卫生运动中,上海市有二百多家设有保健站的大厂和七百多家中小型工厂,掀起了“六无全勤”运动。“六无全勤”就是:无重症中暑、无粉尘、无化学中毒、无电光性眼炎、无病、无伤,使职工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有些工厂把这个运动作为改进领导作风,关心群众生活,搞好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运动与当前的安全大检查相结合,充分发动群众,由群众自己分析病、伤原因,提出防病、防伤措施。如国棉四厂群众在短短三天中就提出建议八千一百三十九条,现在已经有90%以上得到了解决,其中75%是发动车间、小组群众自己解决的。运动中,广大医务人员更加振作起来,深入生产前线,与工人群众一起,大搞预防工作。他们和工厂医务人员紧密配合,要求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病切实有效,治病迅速及时”。
这一运动的开展,大大促进了工厂劳动卫生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如铁合金厂工人搞了铅丝水幕降温设备,作业地带平均降低了温度摄氏十度。防尘、防电光眼炎的工作也已普遍加强。市区有矽尘的工厂70%已基本上达到了“无尘”,有电焊的工厂82%做到了无电光性眼炎。预防化学中毒工作中,市区80%以上中小型喷烘漆厂空气中含苯浓度已减低到国家卫生标准。
许多厂由于开展了运动,已出现发病率少、缺勤减少、门诊减少的“三减少”现象。鱼品加工厂在总计一百二十二个生产小组中已出现五十四个全勤小组。
据新华社讯 浙江各地医务人员深入车间炉前,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为钢铁战士服务。
在支援钢铁生产中,浙江医科大学师生在半山钢铁厂边劳动,边巡回医疗,帮助工厂搞好防暑降温设备,使炉前温度普遍下降四至九度。他们还在车间开辟了小型休息室和水幕休息室,为工人送茶送水。杭州市第一医院组织眼科、耳鼻喉科和口腔科医师为闲林埠钢铁厂工人进行体格检查,并针对高温季节提出预防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工人的健康。同时,各钢铁厂医务人员也普遍到车间、工地和炉前工作。绍兴钢铁厂焦化车间出焦时温度高达一千二百度以上,医务人员采用2%的硼酸软膏作防护剂,防止工人被强烈的辐射热灼伤皮肤收到显著效果。各地医务人员还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把各种预防的基本知识交给职工群众。
深入食堂做好卫生工作,也是医务人员支援钢铁生产的重要内容。绍兴钢铁厂医务人员先后下厨房一个月,与炊事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加强卫生监督和烹调指导,提高饭菜质量,工人都很满意。(附图片)
石景山钢铁公司炼铁厂保健站的医生,经常携带防暑药品深入到车间、生产现场,开展防暑和劳动保护工作,保障工人身体健康  
                  新华社记者 纳一摄


第4版()
专栏:

  北京医疗单位大力培训炊事员保育员
  哈尔滨中小学大力培养保健教师
新华社16日讯 北京许多医疗单位采取登门教课、集中训练等办法,帮助街道食堂和托儿机构训练新参加工作的炊事员、保育员。全市各医院、门诊部有二千八百四十多名医务人员先后同三千五百多个街道食堂、二千八百多个托儿所、幼儿园挂了钩,他们到现场传授卫生、保育知识。
医务人员广泛采取定人、定点、定任务的办法,利用业余时间,到公社食堂、托儿组织跟班劳动、登门教课。根据炊事员、保育员不同水平和工作不同的特点,分别用不同办法进行教育。炊事人员中一般年龄大、文盲多,他们采取口头讲、实物看的办法,带着显微镜、图画进行实际教学,讲“病从口入”是消化道常见疾病的病因,说明搞好个人卫生与集体卫生关系着大家健康的意义。在托儿组织,他们给保育员讲解消化道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护理方法,早晨体格检查时怎样检查孩子的口腔,观察孩子的精神、眼神,辨别疾病的常识,以便及早预防。他们还边讲边做,帮助食堂整顿环境卫生,安装通风设备,粉刷墙壁,指导炊事人员进行食具消毒,并且帮助托儿所建立“健康纪录”日记。
在登门讲课普及教育的同时,医务人员协助各区举办了三十三所训练班、保育学校,采取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分期分批的集中培训。在培训时,各医疗单位根据炊事员、保育员水平编写了通俗易懂的讲义,以集体讲课和听、看、做三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
经过训练炊事员掌握了食堂卫生工作的四项要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货款分家、食具消毒)等。保育员普遍懂得日常体格检查和有关防病、儿童体格锻炼、简易治疗、消毒、隔离、食品营养等知识。仅据崇文区对四十一个街道托儿组织的调查,在三千七百多名儿童中,至今没有发现一例痢疾。
据新华社讯 哈尔滨市中小学校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市教育局、卫生局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市医学院的帮助下,举办了保健教师训练班,经过八个月的在职学习,已培养出一百五十五名保健教师。现在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校校有保健教师。这些保健教师,初步地掌握了生理卫生、学校卫生、学校常见疾病防治等一般的卫生知识和治疗方法。这对在学校中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师生健康水平起了很大作用。如哈尔滨市建设小学校的保健教师,一年来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以及流行病的发病情况,向学生进行了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消灭四害、防治砂眼、结核预防、煤气中毒、预防肝炎等十三次讲座,使学生普遍增长了卫生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哈尔滨市道里人民公社安广小学,由于经常向学生进行卫生教育,学生们养成了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一年来,全市有很多学校基本杜绝了传染病的发生。许多教师由于掌握了卫生保健常识,还改进了不合乎卫生要求的各种教学设备。如调整授课桌椅,改进了采光设备以及教学、劳动、生活卫生设备等。到目前为止,全市有95%的教室做到了左侧采光,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劳动和生活。


第4版()
专栏:

  在城市人民公社抚育下
  ——记三个修表刻字工人创办的日用电器厂
  本报记者 纪静如 胡钟才
“我们这个白手起家的工厂,一年以前还是个‘伸手派’;现在,已经变成‘握手派’了。”哈尔滨香坊人民公社日用电器厂厂长汪新国,喜欢用这句话来说明他们工厂所走过的道路。
一年多以前,这个工厂是由三个修表、刻字工人创办起来的。当时,他们没有设备,没有技术,和其他工厂发生关系时,只能做一个“伸手派”。现在他们不仅可以生产安全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焊机、高级电子听诊器等十四种产品,供应市场需要,而且可以专门为其他工厂生产急需的电器设备,支援他们的生产。今年3月,国营建成机械厂制造一种产品,需要大批的直流和交流的小型电动机,日用电器厂很快把这个任务承担下来,满足了机械厂的需要。哈尔滨轴承厂有几条主要的自动生产线急等投入生产,迫切需要三十五个电磁铁,也是他们厂给赶制出来,为轴承厂救了急。所以,现在他们再不是单纯的“伸手派”,而是一个有来有往的“握手派”了。三个修表、刻字工人怎么能办起这样一个电器厂呢?这就不能不说到大跃进和城市人民公社的作用了。
电动玩具的启发
1958年大跃进中,党号召全民办工业,哈尔滨街道居民、各行各业纷纷办起了翻砂、机械、炼铁、轴承等各种小工厂。“我们能不能办个生产小电机的工厂,也给国家工业化出一把力呢?”香坊修表刻字合作社的几个手工业工人汪新国、张季育等在一起议论着。经过一番研究,他们买来几本有关电气知识的小册子,一块儿钻研。一天,他们看到了一架孩子玩的“电动风车”玩具。最爱动脑筋的张季育立即联想到这个玩具可能和风车带动的电动机有相同的地方,于是三个人如获至宝地把这架玩具捧回来。他们把这架“电动风车”玩具当成了活的
“图纸”,拆开它的转动部分,用他们修理钟表的心情,精细地探索着每个零件的作用。同时,找来矽钢片和铜线,照样剪开,又一层层缠上铜线。好容易做成了,可是,接上电不会旋转,这可怎么办呢?
正在这时,哈尔滨市举办了一个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展览会,展出了群众五花八门的创造发明成果。汪新国、张季育等几个人,很快就被这展览会吸引住了。他们钻在“电器馆”里,把陈列出来的各种电机的结构、原理、用途,一直到安装,都追根究底地看了又看,问了又问。回来,再用学到的原理改进试制的电动机。这次再送去试验,这个经过一个月苦心钻研的小电机真的飞转起来了。
小电机试制成功了,他们想早日投入生产,就设法筹借冲压机床等设备。可是跑遍了很多地方,也搞不到一台冲床。这时,一个电器老工人给他们提了个建议:先从制造“安全变压器”入手。这种电器当时非常需要,而设备又比较简单,只要几台手扳压力和绕线机就行了。
他们接受了电器工人的建议,买了个变压器,又拆开来研究它的结构原理。真是俗话说的“一通百通”,有了上次研究电机时的经验,这次一看就开窍了,很快试制了一台“安全变压器”,送到中心变电所一试就成功了。以后,他们在当地党委的支持下,借了几百元资金,买了五台手扳压力和四台绕线机。这样,由三个修表刻字工人创办的香坊日用电器厂就此诞生了。
可是,只有三个工人,怎样成批生产呢?香坊人民公社恰好在这时成立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妇女摆脱家务羁绊,走上了生产岗位。香坊修表刻字合作社社员的家属——王淑华、侯淑芳、李香兰、赵杰等十六名家庭妇女,首先满腔热情地支持了这个新生的小工厂,成为香坊公社日用电器厂的第一批工人。三个修表、刻字工人和从无线电修理合作社转业过来的汪木铎、李会修、张励芳等手工业工人,就算是她们的“师傅”。他(她)们一起摸索着,短短十天时间,就把第一批“国庆献礼”产品——五十台“安全变压器”生产出来了。
到群众里去找智慧
香坊人民公社三个修表刻字工人大办电器厂的动人事迹,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而来到电器厂的人们,首先被吸引住的就是由工人们自己创造的结构巧妙、工效很高的各种各样机器。制造这些机器并没有图纸,依照工人们的说法,都是根据生产需要,用脑瓜想出来的。
为什么这些工人这样会想呢?这和他们过去修理钟表、修理无线电的职业很有关系。以电器厂三个创办人之一的张季育为例,他从十六岁就学习修理钟表,职业的素养,使他几乎对生活中凡是运用机械的东西都发生兴趣:一个小孩牵着玩具车在街道旁边玩,车轮一转动,车上的木头人就连着拍手。张季育看见了,就停下来研究这辆玩具车的构造。建筑工地安装了运送红砖的动力装置,张季育看见了,就细心观察这个牙轮有几个齿?那个牙轮和这个牙轮又是什么关系。他把这些随时随地观察得来的启发,又密切地和生产联系起来,和其他工人们一起创制和革新各种设备。过去,工厂用锯条拉螺丝帽口,每天要十五、六个女工,既费劳力,又费锯条。开始,张季育根据自行车链子带动牙轮的原理创制出一台人工上料的铣口机。以后,他参观了量具刃具厂自动化生产线,又想把铣口机改成自动上料。但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究竟什么原因呢?有一个工人说:“可能是牙轮齿数有问题,把齿数改成
‘偶数’行不行呢?”这个建议使张季育想到了以前经常摆弄的钟表零件。“钟表的牙轮轮齿不都是偶数吗?而且各牙轮之间,轮齿都有一定比数”。他凝视一下戴在腕上的手表,跑过去一数铣口机的牙轮,发现有的齿数成单,有的成双,互不成“比数”,怪不得不能有规律地自动控制送料。原因找出来后,自动送料的铣口机很快就制成了。拉锯条的女工个个欢呼:这可好了,再也不用累酸胳膊了!
就这样,生产中的每一个关键,都会成为张季育和这个工厂工人们创制或革新设备的课题。从公社电器厂成立一年半以来,张季育和工人们在一起共同创制和革新了“卷铝板机”、“电动锯床”、“切螺丝机”等各种设备、工具,共达二十几种。他还和其他工人一起钻研,由试制变压器到试制成电流互感器、电焊机、小型电动机等,使工厂由建立时只生产一种产品发展到能生产十四种产品。
现在,这个普通修表工人张季育已经成了电器厂技术革命办公室的主任,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张季育一起创办这个工厂的汪新国也入了党,担任了这个工厂的厂长。其他在建厂初期,先后由修表或无线电修理合作社转过来的几个手工业工人,也多已成长为这个工厂的生产股长,工会或共青团支部负责干部或车间主任等。
从家庭妇女到电器技工
随着香坊公社电器厂的发展,在电器工业战线上,一支新生的女职工队伍正在不断壮大成长。这个厂初建立时,只有十六名女职工,现在已增加到四百五十多名
(占全厂职工总数70%左右)。在一年半以前,她们多是连什么叫“电流互感器”都没听说过的家庭妇女。现在,当你走进这个工厂生产电流互感器的“三八”车间,就会看到,成百名的女职工,正熟练地操纵着冲压机、电钻、绕线机等进行生产。这些电流互感器,从断料、钻眼、绕线、绝缘……直到安装等全套工序,都是由“三八”车间女职工们承担的。这些女职工大部分是多子女的妇女。在城市公社化以前,她们虽也想参加工作,但附近没有街道工厂;进大工厂当学徒吧,年纪又稍大了一些。所以当她们听说人民公社的电器厂需要劳动力时,大家真是高兴极了。电器厂绕线组长、市红旗手侯淑芳,是第一批参加生产的女职工。那时,城市公社刚成立,托儿所还没大量兴办起来。侯淑芳决心把孩子托人照管,自己参加工作。她和丈夫说:“哪怕我的工资全部都给孩子做保育费,只要能进工厂生产我就干!”她怀着这样的决心进了电器厂。开始时,虽然什么技术都不懂,可是她专心一意地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冲压、绕线、安装等各种技术,成为全厂女职工的一面“红旗”。小型电动机车间下线组组长王淑华,是和侯淑芳一起进厂的四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每天给孩子喂几遍奶,开始学绕线时,她赶不上同组的伙伴。中午,大家都回家吃饭去了,她把饭带到车间,匆匆吃完就抽空抓紧学绕线,连晚间回家的路上,也用手比划着绕线的动作,这样,几天就赶上了其他女职工的速度。过了不久,她就掌握了生产电流互感器各道工序的全部技术。今年3月,工厂又送她到电工学院去学习小型电动机的下线圈技术,回来就担任了小型电动机车间下线组组长工作。
像王淑华、侯淑芳那样生产上刻苦钻研,迅速掌握生产技术的女职工,在香坊公社电器厂是很多的。现在,第一批进厂的十六名女职工都掌握了生产“电流互感器”、“变压器”等全套技术,成为各个车间的骨干力量。很多后进厂的女职工,在先进厂的工人们热情帮助下,也都迅速提高了生产技术。今年上半年,因为生产上做出了出色成绩,被评为全厂“红旗手”的女职工就有一百名左右。
电器厂女职工们把全副精力都贯注在工厂的生产上,从各个方面关心着工厂。绕线组长侯淑芳,日夜考虑着怎么能使绕线这道工序由手工实现机械化,有时她夜里说梦话也在说工厂里的技术革新,她丈夫说她“成了革新迷了”!工厂绝缘组里,有十八个四十多岁的女工。她们在扎绝缘体上的棉绳时,想尽各种办法不使棉绳有一寸一分的浪费。有的老大娘说:“为了节省棉绳,我们在扎绝缘体时比我们当姑娘时扎花还要细心!”这种爱护工厂的思想,在许多方面都自然地表现出来。有一次,试制成功一批新产品,王淑华、侯淑芳、李香兰、刘恩英等六、七个女工,抬到一家有动力电的工厂去进行成品试验。半途上,忽然下了大雨。几个人谁也不用谁招呼,都自动脱下外衣包在产品的外边。她们宁愿自己挨雨淋,却谁也不肯让自己亲手制成的产品被雨水打湿一点。
正是由于张季育、侯淑芳、王淑华等无数在城市公社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促进了城市公社小型工业的飞跃发展。现在,由三个修表刻字工人起家的香坊公社日用电器厂已经发展成拥有六百多名工人、一千多平方米厂房和六十多台设备的中型工厂。他们成批生产的小电机、电流互感器等电器产品,源源供应着全国十七个省、市和支援了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改造的需要。同时,还承担着每月给哈尔滨轴承厂修理各种损坏的电机,给国营建成机械厂承制电瓶车零件等生产任务,成为大厂生产大跃进中的有力助手。(附图片)
  哈尔滨香坊人民公社电器厂的女工在装配电流互感器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