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以产品为中心,进行全面技术改造
  中共南京市委第一书记 彭冲
南京市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在短短的几个月
内,已经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全市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提高了20%以上。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今年上半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工业总产值,上半年绝大部分主要产品的产量,已经完成全年计划的一半以上。通过这一时期的实践,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技术革命运动的发展趋势,找到了开展这一运动的正确方法。这就是:以多快好省地生产产品为目标,组织生产流水线,大搞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大闹产品革命、工艺革命和管理革命,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这样做的结果,就可以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一个正确的鲜明的目标下组织起来,使技术革命和当前生产任务拧成一体,使生产和科学技术能够更多快好省地发展。
(一)
今年2月间,我们根据一部分工厂的经验,提出了围绕产品,成线地干、成片地干、成套地干的口号。并且通过现场会议、参观访问、技术革命运动会等各种方式,交流经验,互相补充,逐步发展,逐步提高。在这个期间,全市不少工厂都围绕自己的产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做法。例如,华东电子管厂是以主要产品萤光灯为对象,调整了原有的设备布置,将部分设备改为自动化、半自动化,并增加了部分辅助设备,组成了一条连续生产的流水线,结果使萤光灯的日产量提高了30%。有些工厂改革生产方法的面则更广。浦镇车辆工厂的货车生产,原来分散在十二个地方,工艺路线很不合理。这次他们集中力量,彻底调整了车间、设备和生产组织,同时革新了一部分工艺,实现了货车生产的大流水作业,在全长二百米的车间中,一头进料,一头出车。这种作法比华东电子管厂有了新的发展,因此,在生产上也得到了更大的效果,货车的生产能力在2月到5月这短短三个月之内,增加了将近一倍。
南京第二机床厂的做法就更彻底。他们用土办法自行设计和制造了一整套专用的组合的高效率设备,组成八条生产流水线(工人把这叫做“八龙上天”),加工车床的八个部件,抛弃了旧的生产方法,创造了新的生产方法。在工艺上,以铣代鉋,以磨代刮,以多刀代单刀,变多道工序为一道工序;在设备上,以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代替通用机床,变单一机床为组合机床;在生产组织上,以一个车间生产代替跨车间生产,变分批间断的生产为连续均衡的生产,从而使生产能力提高了两倍以上。
这些工厂,虽然在做法上都是属于生产方法上的改革
(包括工艺、工具、设备和劳动组织的改革等),但对于产品本身却没有触动。另外一些工厂就不同了,他们在环绕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中,很快就把主要矛头指向产品本身,进行了产品大革命。南京机床厂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主要老产品之一的六角自动车床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做到了:三省(省工、省料、省钱)、三高(效率高、标准化程度高、通用化程度高)、三方便(取材方便、制造方便、使用方便)。这种产品打破了原有产品的系列界限,创造了别具风格的中国式的自动车床系列。
现在,全市一部分工厂正在工艺大革命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产品大革命,而另一部分工厂则在产品大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工艺大革命。看来,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以产品为中心,进行技术改造,不论从哪一方面入手,都会发展到对企业生产和技术的全面改造。同时,也只有将产品革命和工艺革命密切结合起来,并相应地进行企业管理上的革命,才能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改造,才能使以“四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与当前生产紧密结合起来,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
全市截至6月底,已经有二百四十九种老产品在产品设计、工艺、设备、生产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技术改造,目前正在改造的还有八十九种。广大干部群众对于这种做法是非常欢迎的。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以产品为中心,进行全面技术改造的共同结果,“省工又省料,生产效率高,优质低成本,产量成倍跃”。南京第二机床厂的C618车床,经过这次工艺、设备大革命以后,工人减少一半,而生产能力却提高了两倍以上。过去用龙门鉋刨一台床身最快也要四小时,现在一次加工好二十二个床身的平面,只用四十分钟;过去加工一台床身要经过十七道工序,跨四个车间,周期需要十五天,现在在一个车间里,经过六道工序,总共只要一百四十分钟;过去大件加工设备的占地面积为七百平方米,现在只要二百多平方米;过去看一台龙门鉋需要四个技工和一个徒工,现在用组合车床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只要老工人把铣刀调整好,一个普通工人就可以看两台机床。通过产品革命,使不少产品由大变小、由重变轻、由复杂变简单、由低效变高效。南京机床厂创制的C1416新型自动车床和老产品六角自动车床比较,使用性能有了改进,主轴转速由每分钟四千转提高到六千三百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零件总数却减少了44%,机床重量由一吨减少到半吨;钢料消耗由每台四百零八公斤减少到二百十二公斤;机械加工工作量减少56%,全年可节约劳动量十五万工时;成本降低一半。南京教学仪器厂改革了袖珍万用电表的结构之后,零件从一百三十九个减到八十二个,不但节约原材料(有色金属)40%,而且质量也有了提高。土壤仪器厂生产的等应变箭力仪,原来重达二百七十八公斤,现在减到十公斤,性能反而提高了。这样的例子,在产品革命中是屡见不鲜的。
第二,便于更好地巩固、推广和提高技术革命的成果。生产产品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而技术革命以多快好省地生产产品为中心,就有了鲜明的奋斗目标,就可以和当前生产紧密结合,拧成一体。这样,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必然会成为技术革命的主攻方向;而技术革命的一切成果,也必然会充分地反映到生产上来,成为整个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任何新技术、新工艺都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得到巩固、推广和提高。当新技术和新工艺纳入了整个生产过程,成为它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后,也就形成了一种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逼人形势,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巩固、推广和提高非常有利。例如,南京第二机床厂组织的八条生产流水线,开始也存在一些缺陷。但是,既然原有整个车间的机床已经全部搬家,加工C618机床的床身完全依靠这些新的设备,因此谁也不考虑再走回头路了,而是一心一意地去解决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厂在这八条生产流水线上,已经畅行无阻地通过了二百多台机床床身,从而使这些新的设备在生产实践上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第三,带动了企业管理的大革命。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流水线,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而且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过去,由于大量的零件部件在各个车间流动,需要不少专业人员来进行频繁的调度工作。这好比医生配中药方——“现抓现配”,非常吃力。即使这样,领导上还常常心中无数,有些问题往往要等到“成堆”以后才能发现。这种状况,影响了工人参加管理的效果。在生产流水线组织起来以后,情况就起了很大的变化,使上、下道工序之间密切衔接,工人在生产中也直接携起手来;整个生产情况一目了然。这就大大有利于工人参加管理,有利于发挥工人在生产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生产流水线的建立和技术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也给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使管理工作必须越做越细,具有高度的战斗性、准确性、群众性和高度的共产主义协作精神,以适应生产大跃进的需要。
第四,为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向高、精、尖进军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改造老产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向高、精、尖、新进军的过程。有些老产品的设计经过彻底改革以后,已经脱胎换骨,成为独创的别具风格的新型产品。例如,鼓楼电讯仪表厂生产的热偶式Q表,经过三次革命,革掉了一百九十多个零件。最近,他们又来了一个“兜底革命”,把仪表上的这个一般人认为必不可缺少的部件,也革掉了,工人称它为中国式了。有些工厂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使用的那些专用的、高效的组合设备,本身就是高级、新型的产品。而且在使用这些新设备以后,还可以腾出一批通用设备和技术力量来加强科学研究和试制新产品。南京第二机床厂在“八龙上天”之后就“解放”了二百多台通用设备和大批技术工人。最近他们已经试制成功了三种精密的新型齿轮机床,并开始了成批生产。许多单位在改造老产品的过程中,还组织了多种形式的“三结合”,提出了“人人当设计师,人人当工艺员”的口号,大大加强了群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
第五,以产品为中心进行技术改造,不仅为企业的全面改造找到了一条多快好省的道路,也为新企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样板。以机器工业来说,过去要建设一个年产三千台机床的新厂,需要大批投资、大量设备,很多技术力量和相当长的设计和建设时间。但是,南京第二机床厂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同时,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只花了二十多万元,就自行设计和制造了一套年产C618车床三千台的新型设备,等于新建了一个中型机床厂。因此,可以设想,今后搞新厂的基本建设,除了国家的重点项目之外,一般说,在开始的时候规模可以小一些,首先集中力量掌握产品、投入生产,然后一面生产、一面建设,用土办法制造专用的高效的组合的设备来武装自己、扩大生产能力。这种“以战养战”的做法,对于多快好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三)
以产品为中心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的过程,也是充满着尖锐的思想斗争的过程。在这个期间,全市各个厂矿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理想会”,不断地解放思想,破除迷信,集中地批判了不敢革命的“贾桂思想”和不准革命的
“赵太爷作风”。拿产品革命来说,有一些人把原有的设计奉为金科玉律,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但是,广大职工却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有些产品的设计,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有些资本主义国家设计的产品,更有一股子“洋气”、“阔气”和“娇气”,往往结构复杂、臃肿庞大、花工费料、使用不便。这种产品尤其是非进行革命不可。在这次产品革命中,有很多新的创造,都是工人群众敢想敢干的产物。鼓楼电讯仪表厂改革外差式频率表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小厂过去向一个大厂借了一架外差式频率表,靠它校验产品。最近这个大厂由于生产需要把这架仪表收回去了。鼓楼电讯仪表厂就请求他们帮助自己制造一架,但是这个大厂有一位技术人员却说:“这样复杂的东西,你们搞不了”。这个小厂却不气馁,决心发动群众,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经过一个多月的顽强努力,反复试验,果然造出了一架外差式频率表。它不但结构新颖,性能良好,而且用料节省,容易制造,完全跳出了原有设计的老框子。
在进行工艺、设备的大革命中,各个工厂也遇到了很多思想阻碍。南京第二机床厂的“八龙上天”,就经过了一场几起几伏十分尖锐的斗争。早在1958年,该厂职工就曾经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台加工床身的组合龙门铣床。但是这个新生事物没有能够顺利地成长起来,而被少数主张向上伸手要“洋”设备的领导人一棍子打入了“冷宫”。1959年8月反右倾斗争开始以后,全厂职工贴出了成千上万张大字报,狠狠批判了少数领导干部的右倾保守思想,那台被打入了“冷宫”的组合龙门铣床才恢复了名誉。今年这个厂的机床任务要成倍加番,大件加工跟不上生产需要的矛盾更加突出。为解决这个关键,厂党委召开了一次大型“理想会”,要求大家顺着组合龙门铣床的路子,大胆设想,结果议出一个“八龙上天”的革命方案。在建立这八条龙的过程中,全厂职工用彻底的革命精神战胜了少数人的畏难情绪,以土法上马、自力更生的坚定态度,战胜了少数人伸手等待的懒汉思想。为了显示必胜的决心,在“一切为了八龙上天”的口号下,全厂掀起了一个“没有图纸自己画,没有材料自己找,没有设备自己凑,没有时间自己挤,没有经验自己创”的自力更生闹革命的热潮。很多干部与群众干在车间、吃在车间、睡在车间。就这样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造出了一整套新型的设备。现在,这个工厂已经集中群众的意见,订出了全年打好五个战役的技术革命规划,并决心实现“前门进矿石,后门出机床”的伟大理想。
实践充分说明,要以多快好省的方法生产产品,首先要确立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仅要敢于革命,而且要不断革命、彻底革命。正如有些职工所唱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不断争上游,革命永世无止境,思想解放那有头”。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衡量一个干部有没有革命意志的首要标志,就是要看他有没有无产阶级的雄心壮志和坚决贯彻执行自力更生的方针。以产品为中心进行全面技术改造的工作,也是如此。凡是具有无产阶级的雄心壮志,又充分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地进行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使用的地方,运动就开展得轰轰烈烈,成效显著;凡是迷信“洋”设备、伸手等待的地方,运动必然是冷冷清清,少有收获。
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还需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一方面要有一个以产品为中心的高标准的全面的规划,同时也要抓住每一个时期的主要关键,集中优势兵力,采用多种三结合的方法,一个战役又一个战役地组织突击。例如,在产品革命中,有些工厂首先对全厂的产品进行了排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集中力量进行突击。这样,只要一项产品改革成功,就一通百通,带动了整个系列产品的改革。


第7版()
专栏:工农论文选

  学习“全国一盘棋”,大力支援农业
  沈阳第三机床厂工人 侯锡邦
“全国一盘棋”是我们党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的战略方针。正确地贯彻这个方针,才能使国民经济既高速度又按比例地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国民经济中的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也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密切联系、息息相关的。它们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正如毛主席告诉我们的,全国经济建设事业好比一盘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好比这盘棋的各个棋子。将、士、象、车、马、炮和小卒等在全盘棋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不能说小卒就不重要了;另一方面,每个棋子又只是全盘棋的一个组成部门,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为共同的目的而行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每个棋子都闹独立性,那这盘棋必定要输的。因此,国家经济中的各个单位,必须根据全国经济的需要,该当什么角色,就当什么角色,不能单纯从局部观点出发考虑问题。“空城计”是一出好戏,可是光有诸葛亮也不行,城楼上必须有琴童相配,四门大开没有扫街的老军也不成。如果大家都想当主角,人人都演诸葛亮,戏一开台,出来一群诸葛亮,那还像话吗?主角和配角之分到什么时候都会有,两者都重要,缺一不成。但是有一些人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只想当主角,不愿演配角,喜欢把自己摆的高出一头,把自己单位的利益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利益对立起来,这样的人虽然很少,但也的确起了很坏的影响。
目前全国职工正在“全国一盘棋”方针的指导下,在各个不同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就以我们车间来说吧。我们车间本来是生产机床的,现在农村迫切需要大批柴油机作为灌溉动力,因此国家就交给我们铸造柴油机的任务。当时有少数工人想不通,认为我们厂是生产机床的,今年弄不上个元帅,也要当上个先锋,做柴油机的活是打零杂,机床不应给柴油机让路。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使大家明确认识到全局和部分、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工人们在学习后说:我们车间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闹独立性。为了全局的利益,该当小卒就当小卒,绝不能说我们这个车间非当老帅不可。一台机床少一个螺丝钉都装不好,全国的生产计划这样复杂,如果大家不认真贯彻“全国一盘棋”的方针,怎么能谈得上高速度按比例地发展生产呢?生产机床固然重要,生产柴油机也是重要的。要确保今年粮食更大的丰收,就迫切需要大批的柴油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就应该支援农业。现在党把这光荣任务交给我们,这个角色该多么重要啊!
当我们领会了“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以后,“为柴油机而战,为全面超额完成国民经济计划而战!”这个战斗号召就鼓舞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我们集中了车间的优势兵力,组与组、人与人之间发挥了高度的协作精神,过去不团结的,现在团结了,过去有本位主义的,现在树立了集体主义思想。这种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紧密协作的共产主义风格到处出现,从而保证了铸造柴油机任务的胜利完成。
有没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反映出一个人的共产主义觉悟水平,说明他是不是已经跳出本位主义、个人主义的小圈子。认真地学习和贯彻“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可以树立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使人懂得事事不能离开集体。一棵大树是一个根,各个枝叶要和它连接在一起,才能茂盛成长;如果哪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那就只能随风飘扬,最后就会干枯腐烂。
整个国民经济计划又好比是一个人,我们只能是组成这个人体的千百万细胞中的一个,细胞只能为这个人的健康和成长发挥其作用,不能离开这个人去单独行事。因此,我们不能把车间、小组或个人的计划摆在厂计划和国家计划之上,而只有按国家计划、厂计划的要求,落实到小组、个人的计划中去,才能确保国民经济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总的一句话,我们要坚决做这个迅速成长的巨人身上的千百万个细胞中的一个,永远为这个巨人的健康和成长而奋斗。


第7版()
专栏:工农论文选

  到顶与没尽头
  广州大华胶轮厂工人 冯海沅
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差不多了”、“革新到顶了”……。他们不了解“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实践论》)的道理,显然,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没有尽头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展是无穷无尽的,技术革命也是无止境的。这是万古常青的辩证法。
就举广州市共同食品加工厂的技术革命为例。这个厂在初办时只有两支木碓、一只铁锅,舂粉用木碓,运输靠肩挑,生产非常落后,同大跃进的形势很不合拍。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1959年初,工人就大闹技术革命。他们自力更生,采取因陋就简、“矮子上楼梯”,逐步改革的办法。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就革掉了木碓、铁锅,实现了炒米磨粉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七倍。这时有些人就自满起来,认为
“差不多”了,“不能再前进”了。经过反右倾以后,技术革命又向前跨进了一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这时某些缺乏不断革命思想的人又被这个成绩迷住了眼,认为这回可算“到顶”了,没有再改革的可能了。但这个厂的大多数职工,受了毛主席不断革命思想的启发,认识了技术革命是由低级到高级,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的。他们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不断挖掘生产潜力,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又实现了电气控制生产,提前跨进了1961年。这个厂瞬息万变的事实,说明一个真理:潜力无穷尽,挖掘在于人。
我们是不断革命论者,又是革命发展阶段论者。即是在承认客观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又承认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事物的发展有它相对的阶段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革命不能一步登天,它要经历由低到高、由旧到新、由简到繁、由土到洋的发展过程。就像我们将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由机械化实现自动化,由自动化实现遥控化,每向前进展一步,都是事物发展的一定的阶段性。这就是说,从发展观点来看,事物的变化运动是无限的;从事物变化的每一阶段来看,则是有限的。比如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改革了一项生产设备,这是有限的;再想办法再改革,循此继进,这是无限的。今天改了某些设备,这是有限的;明天、后天不断的改革,这又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那些“到顶论”者,其思想方法是形而上学的。他们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的、一成不变的,他们不懂得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拿这种思想去指导实践,必然要犯右倾保守的错误。为了批判生产上的“到顶论”,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跃进,我们必须学会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树立不断革命思想,鼓足干劲,在技术革命运动中,做一个自觉的革命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