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马钢狠抓节约用矿
马鞍山钢铁公司在狠抓矿石增产与调运的同时,大力节约用矿,使矿石利用率获得显著提高。目前这个公司已能做到不同规格、不同品位的矿石和矿粉都能入炉炼铁,因而矿石的消耗量不断下降。如炼铁一厂6月份平均每炼一吨铁的矿石消耗比5月份降低九十三公斤。
工人自编工艺规程
抚顺煤矿机械厂发动群众编写工艺规程,目前,全厂已编出三千八百多件新工艺规程。6月份由于大量新工艺纳入规程,生产效率比5月份提高26.3%,产品质量提高7.5%。工人自编新工艺规程,大大缩减了生产工序和工艺流程,许多产品由繁变简,生产周期由长变短,质量提高,材料、设备减少。铸工车间在用自编的新工艺作“大槽车轮”活件,六小时就完成了一百一十七小时的工作量。
湖南大造纤维板
湖南省大搞以纤维板为中心的木材综合利用,大办人造板厂和林产化工厂,并积极推广节约和代用木材的先进经验。今年来,全省已办起人造纤维板厂和林产化工厂三千八百多个,共节约木材八万多立方米。
  天津掀起学赶超先进指标运动
天津市已有90%以上的工厂党委书记、厂长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扎扎实实地领导生产。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以后,大抓学、赶、超全国先进指标的群众运动。目前各行各业力争质量、产量、降低消耗等五个方面夺取全国或全市第一的竞赛热潮已经形成。
生活搞得好生产情绪高
四川岳池县观音溪铁厂李子垭铁矿党组织全面关心职工生活,保证生产持续跃进。现在,这个矿已做到平均每两个半人有一头猪,两个人有一只羊,一个人有三只鸭,同时还种了一百多亩蔬菜。居住方面也都住上了自己动手建筑的砖瓦平房;并成立了缝纫、洗衣等各种便利群众的服务组织。人人有劳有逸,生产上出现了人员大减,生产加番的新局面,今年1至6月份和去年同期比较,全矿职工人数减少34%,而矿石日产水平却提高了150%,每吨矿石的成本也由十一元下降到三元五角。
 实现体积大的物资捆包机械化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铁路沿线的二十五个物资发运站,对体积大质量轻的物资,实现了捆包装卸机械化、半机械化;三个站还实现了捆包搬运、装车连续化。提高劳动效率三倍到十三倍,提高货车载重量50%到70%,今年可节省车皮四千多个,节省费用三十多万元。
生产资料万能服务部
重庆五金交电器材公司建立了生产资料万能服务部,开展调剂有无、租赁工具、协作修配、代购代销、代办运输、送货上门、寻找图样、介绍培训等八个服务项目的业务活动。生产资料万能服务部采取“一网、二结合”的办法,开展为生产服务的工作。
“一网”即建立生产万能协作网:在服务部内部设立一批万能服务员;再聘请有关的厂为万能协作厂,厂矿的采购员为万能协作员。“二结合”即万能服务员与商店采购员、营业员结合;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部门相结合,从内部到外部拧成一股绳。
五边快速修船法
湖南省常德县运输人民公社创造“五边一条龙快速修船法”,做到木帆船大修不过两天,中修不过班,小修油修不停航。“五边”,即:边刮船、边补、边捻缝、边打油、边烘烤。采取这种快速修船法,可提高修船工效八倍多。为了突破“干油”关,最近,工人周海清、丁天青等又制成了“活动鼓风干油机”,进一步加快了修船进度。


第3版()
专栏:

  沈阳机电系统开展“多宝配套”运动
  全市涌现多宝机床一万七千台 多宝小组七百多个 多宝工段一百五十多个
本报沈阳13日电 沈阳市机械电器工业职工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性“多宝配套”运动,把技术革新中的新技术新经验
迅速配套推广。目前机械电器
系统已涌现出配有数种到十几种先进经验的“多宝机床”一万七千六百多台,台台设备配上了多种先进经验的“多宝小组”七百多个,“多宝工段”一百五十多个,对促进生产持续跃进起了很大作用。
沈阳市机械电器工业开展
“多宝配套”运动,由于能够充分发挥各种先进经验的综合效果,保证各工序生产全面提高,因而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这一运动从5月下旬起,迅速由少数工厂扩展到全市各个机械电器工厂,成了巩固、推广、提高革新成果,保证大面积丰收的有效方法。
过去沈阳市各机械电器工厂由于没有充分发动群众,许多先进经验一直推广不开;有的一个工序推广了,其他工序没有推广,结果推广了的工序也巩固不住。在这次“多宝配套”运动中,各厂通过群众运动的形式,把厂内外的先进经验,按工种工序精选定型配套推广,大大巩固了革新成果。沈阳第一机床厂职工,在“多宝配套”运动中,仅十天时间,就在各个工种推广了近千种先进经验。由于各个工种和各工序普遍成套运用了先进经验,结果生产效率提高了25%到50%。
“多宝配套”运动,也是职工自觉地学习先进的运动。过去有些工厂领导方面只注意鼓励工人创造,忽视先进经验的推广,在不少工人中产生了
“创造光荣、学习无能”的思想,因而许多先进经验不易推广。在这次运动中,由于充分地进行了思想发动,造成了推广先进经验的群众运动,广大职工学习先进经验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在不少工厂出现了你追我赶、竞学先进经验的局面。沈阳第三机床厂工人刘广志,在运动中把五十多种先进经验配套推广,生产效率提高了将近两倍,被工人们称为“多宝大王”,并纷纷向他学习。沈阳矿山机器厂“三八”机床上的四名女工,在运动中打破了“低级工不能革新配套”的迷信思想,经过向先进工人学习和刻苦钻研,先后配成了多刀多刃等十三种经验,提高生产效率一倍到二十倍。
沈阳市各机械电器工厂开展“多宝配套”运动,是领导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产物。“多宝配套”的经验是不少工厂领导干部集中群众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的多种有效方法,经过不断充实补充,逐渐形成的。而且,还采取大表演,大参观,大评比等办法,帮助职工群众克服运用先进经验过程中的困难,有效地巩固了“多宝配套”运动的成果。
群众性的“多宝配套”运动,正在有力地改变着沈阳市机械电器工业的生产面貌,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中共沈阳市委最近召开现场会议,向所有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推广了这一经验。


第3版()
专栏:

  一人顶几人 一厂顶几厂 一份材料顶几份材料
上海一批工厂实现“一顶几”
  七百多个工厂按六大指标提前完成了全年计划一半
新华社上海13日电 上海工业战线继今春掀起技术革新技术革命高潮之后,密切结合技术革新成果的巩固、推广、提高工作,又广泛展开了“条条革新结满果,人人力争一顶几”的群众竞赛活动,全面贯彻总路线的多快好省要求。
中共上海市委早在5月初就根据技术革命运动的发展趋势,概括了广大群众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强烈愿望,向全市职工提出了以下的战斗号召:让革新项目普遍开花结果、不断开花结果,极力争取一个人顶几个人用,一份材料顶几份材料用,一厂顶几个厂用,一件产品顶几件产品用,实现今年更好更全面的跃进。这一号召发出之后,立即得到全市百万职工的热烈响应,“一顶几”的竞赛活动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展开,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现“一顶几”的单位和个人。据有关部门6月下旬的统计,普陀区八十七家重工业工厂中,6月中旬已有六十家工厂实现了一个厂顶两个到三个以上的厂、一个人顶两个到三个以上的人的目标。南市区80%以上的工厂投入了这项竞赛,达到一顶一个半到三的工厂、车间、小组和个人,成批出现。
“一顶几”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对于全面完成国家计划起了极其显著的作用。全市十二个区到6月下旬为止,共有七百零二家工厂,按照六大指标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一半。
两个月来,这项竞赛活动的兴起和发展情况充分表明:它集中反映了技术革命运动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大大促进了技术革新成果的巩固、推广、提高工作;而“四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老产品改革和新产品试制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普遍发展,又为实现“一顶几”开拓了广阔的前途。上海避雷器厂老工人徐东海大胆废除旧工艺,采用新材料,试制成功一种新型避雷器,一举而全面实现了一个人顶三个人用,一份材料顶四份材料用,一个厂顶三个厂用,一件产品顶几十、几百件产品用,成本也降低了80%。求新造船厂一级女车工王淑珍,过去常常完不成计划;在技术革命高潮中她发奋图强,猛赶同车间的全国先进生产者王娟娟,在自己操作的皮带车床上运用了三十五项革新项目,使用了八把先进刀具、十项新技术,终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四倍,跃入先进行列。
为了实现“人人力争一顶几”,就必须使“条条革新结满果”。上海电机厂七车间热处理工段工人,在“一顶几”竞赛中开展了“算一算,比一比,查一查,想一想”的活动,全面复查技术革新项目,组织力量攻关键,使全工段一百二十五个技术革新项目,条条开满花结满果。周顺昌机器厂钳工团小组在竞赛开展的时候,部分青年还有些怀疑;后来一讨论,就发现有些新设备还没有投入生产,有些革新项目还不完善,生产潜力还很大。经过学先进,找窍门,人人参加巩固、推广和提高的工作,从而使投入生产的二十一项革新项目“更上一层楼”,一些由于屡次失败而被认为无法实现的革新项目也实现了;同时,还发现了不少过去没有涉猎到的技术革命“新天地”。结果,全组每个人都做到一顶三个半,取得了革新、生产的双丰收。
在“一顶几”竞赛活动中,上海工人阶级表现了豪迈的气概和崇高的风格。大批实现“一顶几”的出色标兵,在广大工人群众中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科培仪器厂青年工人于志达,立下“在科学技术上同帝国主义较量一番”的雄心大志,大胆跳出仿造圈子,创制成功中国式高级仪器“多用高温校验仪”,做到人工一顶三,材料一顶四,产品一顶六。他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经过共青团市委的总结和广泛宣传,顿时就在全市青年工人中掀起了一个“学赶于志达,力争一顶几”的热潮,到处出现了打破陈规、破除迷信、大胆创造、猛攻尖端的于志达式的闯将。
许多工厂企业的领导干部在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也抓住开展“一顶几”竞赛这一重要环节,把全面抓生产、抓技术革命和贯彻劳逸结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上海机床厂二车间5月份任务较重,干部忙于抓生产,没有认真抓技术革命,因而影响到任务的完成;党支部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且介绍了这个车间第二小组天天都能完成任务的经验,把月度和一周的计划落实到每个机台和每个人,发动职工认真推行了先进刀具、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结果不仅完成了当月的任务,技术革命也有了新的发展。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第二金工车间党支部以开展“一顶几”竞赛为纲,充分发动群众,通过谈形势、交任务、算细账,大大增强了实现“一顶几”的信心;然后又向职工介绍了本车间一个车工由于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新技术而达到
“一顶几”的事迹,树立了标兵;同时,车间主任、工段长又同工人一道劳动,一道商量,一道解决问题,扎扎实实地在生产中领导生产。这样做以后,全车间每个工人都有革新项目,先进刀具得到了普遍使用,实现了一个人顶二个人以上,更好地贯彻了劳逸结合。
目前,上海的许多工厂企业都在继续围绕“一顶几”和“第一流”的要求,进一步发动群众,广树先进标兵,统一安排工作,力争在下半年创造更大更出色的成绩。(附图片)
上海金星金笔厂检验笔尖圆滑小组的共青团员在“一顶几”运动中,展开了取长补短的比、学、赶、帮运动,现在他们已经达到了一人顶二人的先进指标 新华社记者 夏道陵摄


第3版()
专栏:

  一等于几
  吴滤
“一等于几?”这个问题看来是荒唐的。一就是一,一还能等于几呢?
然而,上海市普陀区的八十多家重工业工厂中,到6月中旬,已经有六十家工厂不是一个厂顶一个厂用,而是一个厂顶两个厂、顶三个厂用。这就是说,一不是等于一,而是等于二、等于三了。
由一等于一,到一等于二、等于三,这是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丰硕成果广泛运用于生产的结果。当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进入巩固、推广、提高的新的阶段的时候,上海工业战线上的广大职工就开展了“条条革新结满果,人人力争一顶几”的竞赛活动。他们的目标是:一个人顶几个人用,一份材料顶几份材料用,一个厂顶几个厂用,一件产品顶几件产品用,实现今年更好更全面的继续跃进。普陀区的战果,不过是其中之一。全上海十二个区中,由于广泛开展了“一顶几”的竞赛活动,到6月下旬为止,已经有七百零二家工厂,按照六大指标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一半。可见,“一顶几”的竞赛运动所收到的实效是大得很的。
我们做工作,搞运动,都是为了收实效,而不是为了务虚名。革命、建设,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务虚名而轻实效,对革命、对建设,都是不利的。要使每一件工作,每一个运动都收到实效,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去做工作。拿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来说,许多革新项目已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十,甚至百分之几百。这就是说:已经使“一顶几”成为可能,已经为提前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如果工作做得不踏实,浮在表面上,虽有“一顶几”的条件,却未必真能做到“一顶几”;虽有提前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条件,也未见得就提前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例如,一项革新成功了,生产效率可以提高一倍,但并没有推广,或者虽然推广了并没有坚持使用,因而这项革新的成功,也就很难在生产上收到实效。一岂不还是一,哪能顶上两个呢?
“一顶几”的口号很好,这是一个讲实际效果的口号。它要求我们从生产的实际效果来考察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发展,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成果充分运用到生产中去。而要实现“一顶几”的目标,必须发扬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工作,技术革新的成果才能不断巩固、不断推广、不断提高,一项一项地都反映到生产效果中来。


第3版()
专栏:

  把“宝”配起套来
  沈阳变压器厂车工 林国山
“‘多宝配套’是法宝,谁用谁就效率高”。这是我们近来运用“多宝机床”亲自体会到的一条经验。
“多宝配套”是多快好省地推广先进经验的最好形式,是密切结合生产,使各种先进经验,大面积丰收的最好方法。因为,在机床上运用“多宝配套”,可以把大伙创造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系统地总结起来,取长补短,加以提高。就拿我们沈阳变压器厂金工车间来说吧,由于大搞“多宝配套”,全车间有八十多名生产工人天天达到了“一顶两”。
“多宝配套”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推广当中,也不是那么顺顺当当的。我们车间有一些年青人,开始时不太积极,有的认为“不习惯”,不愿意去运用。当然,掌握一件新技术、新经验,不是那么容易的,也不会一接触马上就能掌握起来操纵自如的,必须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过程,从中了解和掌握它的规律。
我们车间党支部为了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和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在车间广泛开展了“多宝配套”运动,比武竞赛,丰富多彩的“赛刀会”、“送宝队”,搞得热火朝天,并组织专人反复表演“多宝配套”的各项经验,做出样子来,从而使一些运用“多宝配套”不习惯的人,思想搞通了,而且还积极的参与了这一运动。因此,全车间很快的实现了“多宝配套”车间。大搞“多宝配套”,成了实现大幅度高产的有力保证。
让我们在高产、优质、多品种、低成本、无事故的大竞赛中,都来充分运用“多宝配套”!并且比一比谁用得最多,最快、最好,看谁在实现今年持续的大跃进中,对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最大!


第3版()
专栏:上海通讯

  创造中国式的产品
  上海科培仪器厂青年工人 于志达
一种高级精密的六用高温校验仪,在我们上海科培仪器厂诞生了。从而我的“跳出仿造圈子,创造中国式的第一流仪器”的理想,在党的支持和群众的帮助下实现了。这件产品投入生产以后,可以做到一个人顶三个人,一份材料顶四份用,一件产品顶六件用。
创制单只多用高温校验仪的事实,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听党的话,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加上个人不懈的努力,我们工人就能成为神通广大的人,什么困难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道路。
一场新的战斗
我原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通讯兵。1957年5月从朝鲜复员回国的时候,部队首长在临别时教导我们说:“我们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现在,你们复员了,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岗位上再跟帝国主义较量一番。”我牢记着部队首长的教导,来到了上海科培仪器厂。
我进科培厂的时候,厂里只有十七个工人,生产的却是现代化机器的眼睛——仪器。当时,我们厂的产品都是照外国的仪器式样,依样画葫芦地仿造出来的。这种仿造产品,做起来费时间费料,用起来又笨又娇,简直像朝鲜战场上的美国兵!有一次,一个从杭州来的采购员买去了一只仪表,带着它乘上公共汽车,车子还没有走上一站路,仪器上的检流器就被震坏了。当这个采购员跑回厂来责问的时候,我真感到难受。厂里工人也都和我一样,看看这些“老爷仪器”就冒火。大家说:我们要生产一种崭新的仪表。”
为了多快好省
要战胜敌人,先要炼好“枪法”。从此,我就刻苦钻研,摸索仪器的制造原理。每天一早,我就早点上班,利用间隙时间,从一个零件摸到另一个零件,从一条线路摸到另一条线路,仔仔细细地看。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把它记下来,一有空就请教老师傅和技术员;在车站上等公共汽车,我也掏出来捉摸一番。时间久了,看得多了,我就慢慢地发现这种外国型号的仪器有好多地方不合理。我想,这样既浪费材料,又浪费工时,不革它的命,就不能多快好省。这时也有人说:
“人家外国货定型都定了好几十年,能改就早改了,恐怕改不得吧!”我想:我们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难道一辈子就只能踩着外国人的脚印子走路?人家停下来不走,我们也跟着他不走,哪一天才能赶上和超过人家呢?不行!我们应当闯出自己的路子,赶到帝国主义前面去。管它什么定型不定型,能定就能改,什么都是人干的!
就在这时候,党给我撑了腰。厂支部书记对我说:
“小于,你想得对!外国货不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我们就要革它的命!创造我们中国式的仪器!”党支部书记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感到混身是劲,信心十足。从此,每接一段线路,每钻一个眼子,我都要想一想:这到底有没有作用?能不能革掉?可不可代替?对仿造产品所进行的革命,就这样开始了。
跳出仿造圈子
对仿造产品的革命是开始了,但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革下来,我就来个各个击破。今天改进一个零件,明天去掉一只螺丝,后天再压缩几根线路,天天开它一刀,革它一点,不断地革,越革越有门路,越革越有信心。高温校验仪上的开关线路,从三十六根减少到十九根。每革一次,仪器就向多快好省迈进了一步;每革一次,仪器就向“中国式”走近了一步。有一种外国式电桥,我在党的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十三次革命,使它的零件从六十五种减少到三十二种,终于脱胎换骨,变成“中国式”的袖珍电桥了。
改革产品的节节胜利,更加鼓舞了我跳出圈子自行设计的决心。有一天,我走过办公室,偶然看到一张南京永利化工厂和本厂签订的订货合同,上面写着要四百度的、八百度的、一千二百度的、一千六百度的不同规格的高温校验仪。我当时想:为什么不能叫一种仪器兼它四五种职能呢?这样可以节省多少材料,可以缩短多少工时呀!市委不是号召我们要“增产不增人”么,为什么不能创造省工省料、单只多用的仪器呢?主意一打定,我就开始找资料。可是,这种仪器在世界上是没有的,跑遍了大大小小的书店,图书馆,找不到一点资料,出路只有一条:自己摸索,自己创造。我脑子里无时无刻不想着这个问题,吃饭想、走路想、白天想,晚上想。我身上带的那个小本子,横七竖八地画满了许多线路图,可还没有找到门道。党支部知道我碰到了困难,特地召集了一次各车间、小组的“诸葛亮会”,许多老师傅都一起来帮我出主意。经过一个星期的苦战,第一张线路图总算搞出来了。
有了草图,还只是跨出了第一步。在实际制造和试验过程中,还碰到了一连串的技术问题。第一次装好以后,一校验,检流计指针一动也不动,拆开一看,原来是上下电阻没有对准;第二次装好后一校验,指针又一边倒,又只好拆掉;第三次接错一根线;第四次……每一次失败,我都把失败的情形纪录下来。当我有点灰心的时候,上海市长宁区团委正召开青年活动分子大会,会上介绍了王林鹤同志经过三百七十一次试验终于制成高压电桥的事迹。当时,我很感动,心想:自己才不过失败了上百次,决不能向困难低头!我要学习王林鹤,干、再干!
坚持就是胜利
一天深夜,我一个人对着工作台上摆着的零件发呆,这已经是苦战半个多月,失败到第一百三十次了,可是还毫无头绪。正当我感到又着急又难受的时候,突然,一只温暖的手拍在我的肩膀上,我听到了一个亲切的声音:“小于,怎么样,搞得差不多了吧。”原来党支部书记又到车间里来了。党支部书记看到我的精神,严肃而又恳切地对我说,“小于,要坚持,害怕困难,就等于在战场上向敌人投降!”党支部书记这几句话,一下子触到了我的心事。对呀!难道就这样输掉吗?不!不能!党的话像一股暖流,使我感到混身充满了力量。这天晚上,我在日记上写下了第一百三十次失败的原因以后,又接着写了一句:“听党的话,坚持就是胜利!”
第二天是厂休息日,上午轮着我值班。清早六点钟,我就进厂了。找不到其他工人,我就请门房间警卫老姚当我的助手,一起继续试验。老姚很认真地坐下来,戴起眼镜,用一支墨水笔在线路上来回转动,分块检验毛病。从老姚这个动作中,我突然得到了启发:分段校验,不就是个好办法吗?千头万绪的线路一经分段,就容易解决了。于是我立刻试验,一个上午,就把第一段试验成功了;一个星期后,我又在其他几个同志的帮助下,完成了第二段的试验,……就这样逐段试验,逐段获得成功,第一台“中国式”的单只五用的高温校验仪,终于诞生了。思路一打开,办法源源来。接着,我又设计出一种六用的高温校验仪,体积比五用的还小一半,材料又节省了将近三分之一。
在党的支持和集体的帮助下,跟帝国主义在科学技术上较量的第一个回合是胜利了。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附图片)
“一顶几”运动中的尖兵、上海科培仪器厂青年工人于志达(左),跳出仿造圈子,大胆改变产品设计,经过一百三十多次的试验,创造了“中国式”单只六用高温检验仪。它所需的材料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二十,工时节约了三分之二,并且变一用为六用。这是他正在和技术人员一起,积极准备把这种六用高温校验仪投入生产 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