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战胜严重干旱 夺取更大丰收
广大干部走上生产第一线
本报讯 云南省各级干部在紧张的抗旱和春耕生产中,纷纷拿上生产工具和工分手册走上生产第一线。各级干部会师田间,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同甘共苦,已经把以抗旱为中心的春耕生产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现在,云南距离大面积栽插高潮已经为时不远。农业战线正进入争取今年大丰收的关键时刻。但是,全省从去年11月到目前为止,已经一百七十多天没下透雨,据气象预报,今后一个多月中旱象仍将继续发展。中共云南省委讨论了历年经验和今年的客观形势,决定调动一切力量,利用干旱带来高气温的有利条件,克服严重干旱带来的不利条件,战胜困难,夺取大丰收。为了确保把大旱年变成丰年,省委还决定将原来计划的一千万亩大面积高产田扩大为两千万亩,并以种好这些高产田作为争取今年大丰收的决定性战役,通过这一战役,争取在半年无雨的条件下夺取占全年计划70%以上的粮食。这个计划大大鼓舞了全省群众的革命干劲,广大群众在“越旱越要丰收”、“丰收由人不由天”的英雄口号下,立即掀起一个大规模的以抗旱为中心的春耕生产高潮。
在这场“人定胜天”的严重斗争中,各级党委根据省委指示,都十分重视改进领导作风、提高领导方法,以便把全党全民团结成一条心、一股劲、同心同德夺取丰收。省委三级干部会议后,各地都派出大批干部直接深入基层,到生产前线去领导生产。在省委的号召下,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已经在全省成了普遍的行动,从3月初到4月初,省、地、县和公社四级干部,就有七万多人拿上生产工具和工分手册走上生产的第一线。这些干部会同全省五万多管理区基层干部深入生产队,他们在贫农、下中农家里住宿,到公共食堂里同社员们同锅吃饭,一面与群众并肩劳动,一面通过典型指挥全面。现在,全省大部分县级机关直接深入基层的人数都在70%以上,一部分边远民族地区,也都在50%到60%左右。玉溪专区八个县的县委机关,已经全部迁入农村办公;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全州五千多名干部,已经深入基层的有四千七百多人。楚雄彝族自治州走上生产前线的七千多干部中,许多人都拿着镰刀、锄头、粪箕、粪桶和工分手册,做到了人到那里,就到那里参加生产。各级干部在深入基层以后,还与老农、技术人员三结合,大搞指挥田,创造经验指导全面。大关县从县委领导干部到生产队长,各级干部直接经营的指挥田,共达八万多亩,这些指挥田在坚持各项技术措施中都发挥了指导作用,许多干部还通过指挥田创造了新的生产经验。大批干部直接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更加鼓舞了广大社员战胜干旱夺取丰收的信心。干部到那里,那里就出现更大的生产高潮,干部到那里,那里的劳动出勤率就大大提高。现在,全省农村劳动出勤率已经超过95%,许多公社达到全勤出工。广大群众称赞干部深入与群众“三同”,是给以抗旱为中心的春耕生产高潮“火上加油、劲上加劲”。
今年云南省各级干部深入基层的特点是:不仅作风艰苦深入,做到与群众“三同”;而且思想也更加艰苦深入,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不仅能够深入重点,而且通过深入重点取得经验指挥全局;不仅深入解决生产问题,而且深入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对于落后地区和落后单位,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实行分片包干、长期定点参加劳动,包干帮助改变落后面貌。中共楚雄县委第一书记深入下白庙公社下白庙生产队徐兰英小组,通过与群众共同劳动,从思想、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深入细致地研究,同群众一起商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这个小队的劳动出勤率由74%上升到全勤出工,工效提高了一点八倍,全部合乎质量标准。取得了一个小队多快好省地完成深翻任务的经验。接着,县委根据这个经验提出了在二十天内完成深翻任务的十项措施在全县推广。因此,目前全县已经完成了七万五千亩深翻土地的计划,并有60%以上翻了两道。中共永胜县委第一书记为了取得抗旱经验,深入干旱最严重的金官公社,带领群众攀登悬崖绝壁,勘察地形,终于发现了一条可以绕过悬崖绝壁的水沟线路,使原来认为不能当年受益的一条大沟,十天就修通了,社员们感激的唱道:“县委书记来帮助,清水滚滚流下田,要问这水有多大?能灌干田一万三。”玉溪县由县委书记带头,各级干部在全县办起了一百五十多个食堂“试验田”,县委书记深入到一个落后食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帮助这个食堂解决了计划用粮、蔬菜自给和计划管理等问题,不到半月就培养了一个由落后变先进的标兵食堂,并将这一经验在全县推广,使全县七十多个落后食堂全部改变了面貌,一千一百多个食堂也都有了显著改进。
各级领导大力改进领导作风、深入基层以后,已经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目前,云南农村在大力改造落后地区、落后单位的同时,又进入了一个突破中间状态、克服中游思想,把整个春耕生产运动推向更高的标准的新阶段。力争上游、争取更大成绩,这个思想已经在农村干部中成了人人议论的问题。在广大干部雷厉风行、生龙活虎、踏踏实实、艰苦深入的作风影响下,全省农村以抗旱为中心的生产高潮,正一浪高过一浪。目前,各专区在抗旱斗争中,都已经修起了几万件到十几万件小型水利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经有一百八十多万亩田地解决了栽插、播种用水问题。干旱严重的曲靖专区,还给一百五十多万亩小春作物普遍润了一次水。全省抗旱播种的各种作物,现在已达一千八百多万亩,许多作物的播种进度都比去年快一倍到数倍;在积肥、深翻、小春收割等方面,也都比去年抓得早、进度快、质量好。全省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普遍有了提高,现在办得较好的食堂,已占全省食堂总数的72%以上。随着干部作风的改变不断深入下层,全省以抗旱为中心的春耕生产运动,现在正向着更加深入、细致、具体、踏实的方向迅速发展。(附图片)
中共云南省委领导同志在昆明钢铁公司劳动休息时,在听取公司负责干部汇报。自左至右为省委书记于一川、公司党委副书记赵培宪、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省委书记郭超      本报记者 王传国摄


第4版()
专栏:

宣威县四千多干部深入农村
领导群众战胜干旱霜冻
本报讯 云南省中共宣威县委领导干部率领全县四千多名干部深入农村,与全县五十多万人民同甘共苦,并肩劳动,细致地调查研究,艰苦地谋划思考;发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在指挥全县抗旱、防霜、防冻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全县已打井八万多眼,赶制出各种提水工具二十二万多件,使全县能保证得到灌溉的旱地增加了一倍多,保证能得到灌溉的水田由占总面积的60%扩大到现在的77%。
今年,宣威县旱、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交加,小春作物受到了几十年来未有的霜灾和冻灾,目前,旱象正在继续发展,与大旱的去年同期比较,降雨量减少了四成以上,严重地影响了大春作物的栽插。
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宣威县委认为加强领导、深入群众把全县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创造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经验以推动全局是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关键之一。全县四分之三的机关干部都携带锄头和粪筐等工具到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查水源打水井。文兴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浦周彦率领公社的干部以文兴管理区为重点,一边发动群众,一边亲自挽起裤脚管带头车水、挑水抗旱,有的干部十天内在半里路的距离内来回挑水一千一百多挑,有的干部长时间坚持在水车上戽水把脚搞肿了。这样,带动了全区二千多人抗旱,小春作物由于得到足够的水,都长得很好,许多到这里参观的人都赞扬这里的小麦是“麦王”。全公社一万多人连续进行了十六次抗灾活动,战胜了旱、冻、霜、虫等灾害,使今年的小春可望增产七成左右。干部雷厉风行、生龙活虎的作风给各族人民以深刻的影响。在全县遇到了冻灾时,县委宣传部长、龙潭公社党委书记和龙潭公社的党员积极分子一道,砍树枝烧烟火抢救小春,翌晨,检查证明烟雾能战胜冻灾,当晚便在全社推广了这一经验,全社燃起了二十万堆烟火,乌蒙山中大雾弥漫,终于抢救住了全社的一万多亩小麦。
宣威县的各级干部在深入基层中,不仅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各族人民奋战各种自然灾害,而且十分注意调查研究,“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指导一般。县委第一书记宋丙寅同志率领干部和技术人员,跋涉几十里,踏勘水源,访问农民,和农民一起谋划,根据玉米播种和苗棵生长所需的水量以及水井的出水量,得出了在平均每五亩玉米地里开一眼井抗旱最合适的结论;又通过总结,解决了如何选择打井的地点和如何打井等技术问题。组织全县公社党委书记参观传播经验。全县马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亩地一眼井”运动,不到半月,水井的数量从四千眼迅速增加到八万眼。现在,领导干部深入实际、艰苦地进行思考、创造典型经验,带动全面。已在宣威县形成一种风气。近一个半月来,由宣威县和公社领导干部总结并在全县推广的有关抗旱、超包产等典型经验有十五件,对当前生产运动起了很大作用。
(田良耕)


第4版()
专栏:

干部到田间
谭百辛 林德宏作


第4版()
专栏:

人民公社更加巩固 农业生产进入高潮
寻甸各级干部大搞食堂“试验田”
本报讯 云南省寻甸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寻甸县)的县、公社、管理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大搞食堂“试验田”。县委书记亲自深入仁德人民公社北观管理区第三生产队食堂搞“试验田”,使这个原来办得不好的食堂一跃而为先进食堂。在县委领导干部的影响下,全县办起了食堂“试验田”六百七十多个,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许多办得不好的食堂迅速改变了面貌,全县原来比较落后的三百九十个食堂,现在彻底转变的有三百三十四个,基本上转变的有五十九个。通过大搞食堂“试验田”,各级干部都养成了越作越细的工作作风。由于食堂越办越好,社员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增长,生产劳动热情更加高涨,使人民公社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又促进了全县以抗旱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热潮。
要认真办好公共食堂,必须克服一般化的领导方法。中共寻甸县委这个食堂“试验田”就是由于县委认真深入下去,具体解决了食堂的领导问题、计划用粮、种菜、基本建设和炊具改革等问题,半个月内就使食堂变了样。寻甸县的四个县委书记轮流下厨房当炊事员,吃第一顿饭时就发现这个食堂只是集体做饭,许多社员都打饭回家吃,有的社员在家炒菜吃、烧开水喝,出工不整齐,每人每天要耽误四个小时。在县委书记和炊事员一起磨面的时候,炊事员告诉他:第三生产队的干部只忙于生产,放松了对食堂的领导。社员早就提议盖一间饭厅,队长怕影响春耕不敢盖;队长知道食堂的工作人员不纯,但是他认为:“河里无鱼虾也贵”,生产队的人手少,只好让这些人干,所以食堂的领导权没有牢固地掌握在贫农、下中农的手里;炊事员还告诉县委书记说:食堂里没有炊具改革,九个人只煮一百四十六个人的饭,仅磨面就用了四个人和一匹马,另外,有五个人煮饭切菜。县委书记又来到菜地里和社员们一起浇水抗旱,蔬菜专业队的社员向他反映:食堂只有六亩菜地,蔬菜的品种安排不当,还差半个月的菜。
中共寻甸县委的负责人当了几天炊事员,具体地摸到了食堂办不好的根子,因此首先从转变干部的思想着手,县委书记对生产队长进行了阶级教育,批判了“河里无鱼虾也贵”的思想。并帮助这个食堂进行了民主选举,社员们选出了共产党员全子良、杨二梅为食堂管理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又选举了四个优秀的贫农社员和一个下中农社员为委员。贫农积极分子杨桂芝当了事务长以后,定期向社员公布粮食和财政开支账目,按吃粮标准计划节约用粮;食堂管理委员会经常听取社员意见,改进工作,出现了民主管理的新气象。县委书记又和生产队长算了集体吃饭好处多的账。生产队长的思想打通后,积极领导社员利用空闲时间盖饭厅,县委书记也和社员们一起砍木料、做土基,很快就盖好了一个饭厅。食堂里还作出了种菜、养猪的计划,为解决蔬菜供应问题,县委书记在菜园里和社员商量抢种长得快的各种小白菜,在烤烟和莲花白地里间种了十亩小白菜。食堂里又造了马拉碾米机、切菜机,实现了煮饭蒸汽化、碾米磨面机械化、引水自流化、切菜机械化。炊事人员由过去的九人减少到三人。食堂里有了饭厅,饭菜质量又比过去大有提高,每顿饭都有一汤一菜和咸菜。过去社员要分散吃饭,现在社员自动来食堂吃饭,社员说:“这回就是赶我,我也不愿意出食堂了”。
寻甸县委在办食堂“试验田”的过程中,及时交流经验。在县委食堂“试验田”完全改变面貌以后,县委请各级干部到这个食堂里吃饭,介绍经验。各公社的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和管理区主任回去后都选择落后的食堂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食堂搞“试验田”。目前全县的落后食堂基本上有了改变。
过去,寻甸县的各级干部在生产上抓得细致、畜牧业也抓得比较紧,但深入食堂不够。一个月以来,中共寻甸县委总结了不少由于生活安排得好,促进了生产的经验。现在,全县各级干部都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凡是生活安排得好的单位,社员的生产情绪都很饱满,生产也搞得好,但是改善生活又必须建立在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之上。懂得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现在干部深入实际更加全面,不仅到田间、到畜厩,也到厨房,和社员共同劳动、同锅吃饭。
中共云南省委认为寻甸县各级领导干部大搞食堂“试验田”的经验很好,要求各地、县委、公社党委、管理区党支部都学习他们的经验。        (叶子健)


第4版()
专栏:

领导干部深入群众以后
一夜之间
自从开展安全、省油、单车月产万吨公里的运动以来,黄炎发经常是早出晚归,严肃认真地劳动着,但是却一直没有达到过月产万吨公里的水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挂车,怎样能够增加货运量呢?黄炎发也向队领导多次建议,把车场上那二十多部烂挂车修理好,他保证在自己那部6069号货车上,带上两个挂车,增加运输量,超过月产万吨公里的水平。可是队领导总是说:“保修工人们修理主车就够忙了,哪有时间来修挂车啊!”
3月31日晚上,黄炎发把6069号货车开进昆明运输总站第七车队的修理场,想请他们帮助自己修理,但他发现场上早已放着四十多部货车等待修理。这时他又紧张起来,因为他知道,过去修理场每天晚上最多只能修好十多部汽车,今晚上一下就摆了四十多部,不知要几天才能修完啊!
4月1日一早,黄炎发就来到修理场上,他想看看6069号货车究竟有些什么毛病,如果自己能帮助修,就可以争取提前出场。可是当他走进了修理场一看,车子全没有了,起初他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或者是走错了地方。原来前一天晚上摆着的那四十多部货车都已修好出场了,他自己那部6069号货车已经带上了两部挂车停在场外的路边上。黄炎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为什么修得这样快?一问,才知道昨天晚上省交通厅运输局副局长、机务科长、总站工会主席和队上的全体干部都深入到修理场和保修工人们一起劳动,许多生产上存在很久的关键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大大鼓舞了工人们的劳动热情,一夜之间修好了四十多部货车,效率比过去提高两、三倍,质量也比过去好,并且这天晚上大家还提前一小时下班,真是从来没有过的新气象。黄炎发这时心情非常激动,他大声地说道:“只要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单车月产万吨公里就有了保证,我们全车队很快就要大翻身。”
果然,4月7日,黄炎发就创造了在东川矿区海拔两三千米高的大山上,实现一车三挂,载重十三吨半的新纪录,超过了单车月产万吨公里的水平。
杨道祥的转变
昆明电机厂的白族徒工杨道祥,已经有三天没有来上班了。据小组的工人们说,三天前的早上,杨道祥上班迟到了,生产小组长问他为什么迟到?杨道祥说:“有病!”小组长又说:“别人都干劲冲天,唯有你拖拖沓沓,我看你是思想病。”组长说话时声音大,态度也生硬,话还没有说完,杨道祥一冲就走了,以后干脆不来上班了。事后有人建议,把杨道祥找回来,但有些人不同意。
车间党支部发现这个情况后,感到要挽救杨道祥,必须进行耐心地教育和帮助,这就要打通干部和党员的思想,于是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党支部书记胡国万向大家说:“做人的工作是困难的事。杨道祥这个人,出身好,思想单纯,就是不会处理生活,狠狠批评一顿,他受不了,我们应该耐心地帮助他提高觉悟,热情地关怀他,使他感到在厂里比在家里好,就是找一百次也要把他找回来。党支部书记这些话打动了每个人的心,工段的全体党员和干部都表示,要好好发动群众,一定要让这个掉队的徒工回队来。经过一番思想工作,全工段的人都改变了态度,积极主动地寻找杨道祥了。上白班的晚上去找:上晚班的白天去找。宿舍、食堂、俱乐部,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杨道祥。有些人又沉不住气了,建议不要再找了。工段长兼党小组长邓增禄坚定地说:“一定要贯彻车间党支部的指示,把杨道祥找回来,要诚恳耐心地帮助他,关怀他。”于是大家继续找,直到3月25日晚上一点多钟,大家找到一百四十八次的时候,终于在一间宿舍内找到了杨道祥。同志们看到杨道祥不但没有批评他,大家反而关心地问寒问暖。就在这一瞬间,使杨道祥深深感到,集体是这样温暖!他悔恨自己不该和大家生气,一连八天不来上班。党支部书记见杨道祥对自己的错误思想有了认识,又立即找他个别谈话,鼓励他学先进,搞革新。从此,杨道祥积极搞生产,两天内就搞成功双刀铣螺丝和改进加工螺丝母两项技术革新,分别提高效率一倍到二十倍。目前,杨道祥不仅每天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而且还经常帮助别人搞技术革新。


第4版()
专栏:

上下一心 同甘共苦
本报记者 黄昌禄
一个从外地来到昆明大利化工厂的同志,准备找厂长接洽一件事情。他刚走到门口,看见有一群人从汽车上卸盐巴,便问:“你们厂长在哪里?”有人指着旁边一个衣服上补丁叠补丁的老头说:“就在这里!”那个同志不相信。一直等到老厂长放下活计走过来招呼他,他才惊讶地说:“呵!原来你就是厂长。”
许多外来的同志都碰到类似的事情。你到这个厂的办公室里,是找不到干部的,要找他们,得下车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找。在这个厂里,你还可以看到,当工人生病的时候,支部书记和厂长亲自把药和饭菜送到病人床前去,给病人送开水、打洗脚水。昆明的天气昼暖夜凉,为了不让工人夜里着凉,支部书记和厂长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半夜还要起来一个宿舍一个宿舍、一张床一张床地去查看,给工人盖被子。在这个厂里,职工年龄相差很大,老的到五十几,最小的徒工才十三岁,但大家亲密团结像一家人,陌生人来,很难分辨谁是干部,谁是工人。工人们也爱夸耀这点:“办公室里无干部,艰苦地方找领导”。
干部和工人的这种血肉关系不但使职工深受感动,而且成为推动厂里生产不断跃进的巨大力量。这个厂去年的生产总值已比1958年增长了三倍多,上级要求他们今年再比去年增加三倍,工人们却决心五个月完成它,争取今年产值比去年翻十番。就是这个不满两百人的小厂,去年却为国家生产出了价值七百多万元的产品,上交给国家的纯利润达三百四十万元,平均每人为国家创造了二万三千元财富。就是这个由一个烂铅池起家的小厂,用自己摸索出来的土办法制造出了在全国只有少数化工厂能生产的氢氟酸等高级化工产品。就是这家过去很不被人注意的小厂,在1959年度成为昆明市和全国化工系统的红旗单位。
大利化工厂原来是一个生产比较落后的单位,过去生产出来的产值还不够发工资,月月靠银行贷款维持。1958年夏天,中共昆明市委先后派了五个工人出身和部队转业的干部到这个厂来担任领导工作。这些同志懂得,在工厂里生产任务是要依靠广大工人群众去完成的,要依靠他们,首先要同他们打成一片,事事同他们商量,了解他们的心思,关心他们的疾苦。汽车司机出身的老厂长袁贞芳和在部队上曾经负过三次伤、现在身上还有一颗子弹没有取出来的支部书记赵炳文,首先带头下车间参加劳动,从开车、拉煤到搬玻璃瓶、打扫厕所,事无大小,样样都干,特别是那里的任务最艰巨,那里最困难,他们就出现在那里。
厂里在1953年就试制成功氢氟酸了,但一直没有大量生产。因为这种酸的腐蚀力量强,性极毒,只要它冒出的烟子沾一点在手上,皮肤就会立刻发黑腐烂。因此大家对制造这种产品的顾虑很大,说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但厂里考虑到氢氟酸是昆明市某些工厂急需的原料,过去完全靠进口,不但价钱太贵,运输不便,而且质量很低,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于是下决心去摸摸老虎屁股。大家有顾虑,老厂长袁贞芳和副厂长傅宝全带着几个党员首先去做,群众看了感动地说:“厂长快五十岁的人了,他都不怕,我们还怕啥?”纷纷参加了氢氟酸的制造。结果在去年就大量投入生产,质量远远超过了进口货,满足了昆明市工业的需要。
随着生产的发展,厂里的运输量也大大增加,每月进出的物资达一千多吨,但厂里不但没有汽车,甚至连一辆马车也没有。运输,成了全厂的生命线。为了运输,老厂长袁贞芳经常在紧张地工作了一天之后,夜里便到对面的昆明冶炼厂去借来一辆汽车,自己当司机,又当装卸工,抢运一个通宵,第二天还是照样工作。为了运输,支部书记和厂长经常带着干部去装卸货物,使外面来的车辆都愿意来支援这个厂。去年十月革命节那天下午,忽然接到通知,有大批煤运到了距厂几公里外的火车站,老厂长一想,按照铁路部门的规定,货物在火车站上过了夜是要罚款的。想到这里,他便第一个跳上了汽车去运煤,好些干部和工人也跟着他跳上了汽车。
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全厂十八个干部都走出办公室,深入生产第一线。干部参加劳动最初是一周两次,后来发展成为经常化,除了开必要的会以外,干部全部时间都在车间,甚至干部开会也要先向工人请个假。开初有少数干部怀疑:“这样搞下去,文件写不出来,报告打不上去,是不是会影响业务工作?”支部坚定地回答他们:“干部下车间,不仅仅是劳动,而且要通过生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走群众路线。”果然,许多过去在办公室里办不好的事情,在干部深入生产和发动群众以后都办好了。厂里有四部发电机,1957年坏了三部,对生产影响很大,工人们都急着把它修好,但是缺一些材料需要领导解决。过去,干部们都坐在办公室里开会讨论,一开就是半天,把事情越说越复杂,三部发电机一直躺着不动。老厂长深入车间同工人一商量,原来问题并不那么困难和复杂,只不过缺一些铜线和炭刷,他马上骑着自行车到城内去把这些材料买了回来,很快就把三部发电机修好了。工人说:“厂长不下来,这个问题再拖两年也解决不了。”
干部成天和工人生活在一起,对工人的思想、困难和疾苦也了解最清楚,对工人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养成了时时刻刻关心和爱护群众的好作风。女徒工梁慧兰快生第一个小孩子,心里很发愁。她的家远在数百公里外的祥云县,丈夫是个汽车司机,经常在外边跑,在昆明无亲无友,为此事她思想上背了个大包袱,生产没有劲,打算等孩子一生,就请长假回家去。哪知干部已从群众中了解清楚了她的困难,诸事帮她安排得妥妥贴贴。支部书记亲自到城里给她找了一间房子,请厂里一个老工人的家属为她作保姆,甚至连小孩的衣裤也请厂里的女工帮她缝好了。生了孩子后,支部书记和厂长还买了红糖、鸡蛋、面条等去看她,她感激地说:“就是我的丈夫在这里,也照顾不了这样周到,厂里比我的家还好。”产假还没有满,她就高高兴兴抱着孩子到厂里来了。
干部对工人这么爱护备至,工人也把干部当作自己的知心人。有时,支部书记和厂长工作到深夜了,工人们就自动地给他们送来馒头和牛奶。他们不吃,要留给工人吃。工人苦苦地劝他们说:“你们的岁数大,挑的担子比我们重,你们的身体好了,就是全厂的幸福!”有一次,天空下着大雪,全厂职工冒着雪到滇池边去运回石灰,赵书记生着病也坚持同大家一道去。大家望着他那一头白发,看着他那负过三次伤的瘦弱身体,想着他现在每天吃三次药支持着工作,都把自己头上戴的篾帽取下来给他戴:“书记,戴上吧!你身体有病。”“不!你们戴上,不要冻病了,生产都靠你们!”书记又把篾帽给工人戴上。这样推来推去,大家的心都暖哄哄地,忘记了头上漫天的风雪。
当一百多颗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跳动时,可以产生多么伟大的力量,创造出多少动人的奇迹呵!同样在这个厂里,过去干部是干部,工人是工人,工人叫干部作“参观团”;现在,全厂上下真正扭成了一股绳,工人说:“赵书记比我的亲爹妈还好!”“老厂长年纪这样大了,还一天干到晚,我们年轻还不能多出些力!”过去的旷工大王,现在成了团支部书记。过去生产不安心想回家的工人,现在变成了先进生产者。厂里出现了困难,全厂男女老少没有哪个人晚上合得拢眼,任务紧张时,支部书记和厂长下命令叫工人休息,也没有人肯离开车间。同样是这些工人和设备,现在生产一天的产值就等于过去生产一年。
在访问这个工厂的时候,我回忆起刘少奇同志在八大的政治报告中这样说过:“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他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能够接受人民的批评监督,不在人民面前摆任何架子;他有事找群众商量,群众有话也愿意同他说。只要我们的党是由这样的党员组成的,我们就永远有无穷无尽的、不可征服的力量。”大利化工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使得全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证。(附图片)
大利化工厂党支部书记赵炳文(左后)厂长袁贞芳(左前)和老工人陈建宝(中)在研究把电解车间盐酸生产系统改为自动流水作业线         本报记者 王传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