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发挥各族人民干劲智慧 利用高山地区有利条件
剑河在技术革新中跨入先进行列
本报讯 剑河县是贵州高原上著名的高山地区。耕地多在半山腰,造成耕作上的极大困难。人民公社成立后,由于各族人民发挥了冲天的干劲,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山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劳动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走入剑河县境,面前就呈现一片美丽动人的景象。在河边水旁,木质水轮机飞速地转动,机器的隆隆声冲破了山林的寂静,许多峭壁陡坡上架起梭槽,修成滑道。在平地和缓坡上,木轨车、牛马车和驮牛往来如梭。这些河边转、天上飞、地下推的高工效工具,代替了手摇脚踩、肩挑背驮等笨重体力劳动。
自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在全国展开以后,中共剑河县委从实践中认识到,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是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的道路。为了打好思想基础,县委组织发动全县干部和广大群众,细致分析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使广大干部和社员认识到,山高坡陡虽然给技术革新造成一定困难,但是有利条件仍然是主要的。如山区河流多、耕牛多,可以广泛应用水力和畜力;山高便于架设滑道,坡陡是自然的梭槽;山区资源丰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更重要的是山区劳动强度一向较高,群众迫切要求实行技术革新,以提高劳动效率。经过这次分析讨论,干部和社员的信心足了,干劲更高了。县委即向全县提出“大搞技术革新,向水力、畜力要劳力,争取一人顶五人”的号召。各公社、管理区和生产队,都先后建立了领导组织。全县将技术革新的矛头指向广泛利用水力、畜力和改变运输落后状况两个重点。在干部和党团员中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今年1月,全县参加技术革新活动的人数,较去年增加两倍。各族社员的豪迈口号是:“没有电力用水力,没有汽车用牛驮,工具不足自己造,人人革新插红旗”。搞钢丝滑道缺少铁丝,社员们就用山区盛产的竹篾和黄线藤编成索子代替;修木轨车道要大量的铁钉,就用硬木削尖了代替。截至2月上旬为止,全县已建成水力带动的油榨、碾子、解板机、?子共八百六十部,钢丝、竹缆滑道和梭槽十万零七百七十六条,木轨平车、牛马车一万三千多部,并有二万多头耕牛先后参加了驮运。使运肥、碾米、榨油和解木板等工效分别提高五倍到四十倍,基本上消灭了人挑背驮的现象。
由于贯彻执行了因地制宜的方针,剑河县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迅速发展,立竿见影。台拱人民公社水源充足,就在河边建立了水力解板机、水?、水力油榨一百八十一部,只此一项,全年即可节约二十五万个劳动日。许多公社推广了综合利用水力的经验,使一架水轮机同时带动几部榨油、碾米或解板机具。施洞公社改人拉风箱为水力带动风箱后,不仅节约了十一个劳动力,而且提高了深耕犁的产量和质量。全县90%以上的耕地是梯田坡地,田高村寨矮,往年运肥都是从下往上挑,每年运肥用工几乎等于插秧、中耕和收割用工总和,劳动强度也大。今年,各公社都采取了上山积肥办法,并将猪牛圈搬上山,改变运肥方向,用滑道、梭槽自上而下把肥料放到田间,使运肥效率提高十几倍。新柳公社今年施粪肥将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如果单由负责积肥的社员挑运,要运四百五十天;利用滑道和梭槽运肥,人数不变,一个多月即可全部运到田间。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各族人民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干精神,不会就学,学会就做。台拱公社“巧木匠”杨昌禹在创造水力解板机过程中,虽多次失败仍不灰心,终于制成工效比手工操作提高二十倍的新机具。革新中各地还采取“见缝插针”的方法,在抓住大的项目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小的项目。目前全县九百多个食堂都根据靠山近水的优越条件,安装上土自来水。有的食堂切菜机也改用水力带动,或者在食堂内铺上木轨车道,用木轨车送菜饭到饭桌。加上采用了一灶多锅等革新措施,食堂服务人员减少将近一半,还能保证社员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及时。
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既改变了山区的生产面貌,又解决了劳动力紧张的困难。最近这个县接连上调了几千个劳动力参加工业建设,农村劳动力普遍感到不足。据太雍公社交密管理区重点调查,全年农业上需要二十一万个劳动日,而参加农业生产的社员只能作十五万个劳动日,相差29%左右。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后,劳力紧张的困难基本上得到解决。交密管理区多方面利用水力、畜力,大造牛马车、滑道和梭槽后,劳动力不仅够用,而且还有节余。
剑河县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已经深入人心。许多社员初次看到肥料筐顺滑道直飞而下和水轮机带动各种土机械急速转动时,高兴得拍起手来高呼“共产党万岁!”说技术革新解放了肩膀和脚板。
(王青海)


第6版()
专栏:

学剑河 赶剑河 超剑河
贵州开展水稻亩产千斤运动
本报讯 最近,中共贵州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剑河县为全省的红旗县,并号召全省各县学剑河,赶剑河,超剑河,都要像剑河一样达到水稻亩产千斤,开展水稻千斤运动。
剑河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去年却获得水稻平均亩产一千三百二十八斤的惊人成绩。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了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不断反右倾、鼓干劲;坚持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大搞群众运动;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大改土壤,大战深耕,大战水利,大积肥料,根据季节特点适当早播、早栽、早管、早收;大搞技术革新,开展高工效运动。剑河县的这一大面积高额丰产纪录,为贵州山区人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为学习和推广剑河的经验,全省各部门多次在剑河召开现场会议,许多县还组织参观团赴剑河“取经”。有些县在去年秋后,就立下雄心壮志,制订了学剑河、赶剑河的计划,誓夺粮食高产丰收。
为争取贵州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大面积丰收,目前全省各地都在大抓水稻播种工作,大抓土、水、肥三项措施,大造插秧机,并且普遍建立高产基地。据不完全的统计,全省建立的丰产坝、丰产坡和丰产沟,已占春播面积的40%左右,已造出各种类型的插秧机二十六万多部。
现在作为全省各县竞赛主要对手的剑河县,又提出了新的跃进规划。他们的行动计划是:插秧实现机具化,每亩插三万蔸以上;继续改良土壤,改造好六万九千亩阴山田和冷浸田;每亩稻田施底肥五万斤,十余万亩缺磷的稻田每亩加施五十斤钙镁磷肥;大造提水工具,保证去年受旱的九万亩稻田不再受旱,争取水稻生产“更上一层楼”,得到更大的丰收。目前,全县人民已按照这一计划积极行动起来。(附图片)
剑河山区的农民在提前播种早稻 程明贵摄


第6版()
专栏:

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
柳川人民公社生产迅速发展
本报讯 剑河县柳川人民公社各族社员,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革除了各种妨碍生产的风俗习惯,迅速地发展了生产,改变了落后面貌。
柳川人民公社的社员绝大部分是苗族。解放前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大部分地区使用木质农具,采用人拉犁、“脚踩田”和“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每人每年平均收入仅合人民币十一元左右。解放后,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贫穷落后面貌逐渐改变。但是由于原来的基础太差,种种落后的风俗习惯尚未根除,生产发展速度还是较慢。人民公社成立后,经过调整耕地、大兴水利、改造瘦田薄地和推广先进技术,山区面目焕然一新。1959年全社总收入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加四倍以上。粮食总产量较1958年增长155.9%,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一千三百零一斤。每人平均有粮两千斤以上。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并且建立了公社工业。社员的总收入比解放前增加十倍以上。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消除“秧头”、“鬼师”的影响,是柳川公社生产飞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过去,苗族村寨都有“秧头”和“鬼师”,他们不是族佬就是寨佬,在生产上,他们不动手,任何人不能抢先。农业社时期,柳川一带“刀耕火种”和木质农具虽然绝迹了,但这些“秧头”、“鬼师”和一些旧的习惯对生产的影响还很大,许多落后的耕作方法,如浅耕、粗作以及不种小季等,都未得到根本改变,直到1957年,这里的苗族农民还没有种过小麦。公社建立后,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大大加强,党团员和积极分子逐步树立了“人定胜天”的思想,敢于大胆地进行改革。加上党组织对苗族社员进行了耐心的说服动员,汉族社员在技术上给予一定的帮助,1958年秋后全社破天荒地种下小麦和油菜一千七百六十一亩,并且获得了丰收。这一事实,使广大苗族社员进一步认识到接受先进经验的重要。1959年秋收后,全社共播种小麦、油菜二万五千多亩,比1958年扩大了十三倍。目前禾苗生长良好,丰收在望。
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过去,这里成千户人家中难找到一个识字的人,现在全社已有了初中、完小和初小三十三所,在校学生达三千一百多人。通过扫盲,40%左右的青壮年都能识一千多个字。全社还建立了一所医院、五个卫生所、三个保健站,每个生产队都有了接生员。
(王青海、傅畅盛)


第6版()
专栏:

剑河民歌
山区人民跨骏马,
综合用水有办法,
?子碾子水带动,
发电灌溉用上它;
小溪修建水油榨,
大河放排把船划;
水轮??震天响,
锯木机旁飞雪花;
一心加快机械化,
革新红旗遍山插。
(新柳公社社员集体创作)


第6版()
专栏:资料

红旗县——剑河
剑河县是贵州省苗族人民聚居的县份之一,全县十八万人口,70%以上是苗族。剑河县地处苗岭主峰雷公山的边沿。这里峰峦起伏,山势雄伟。在绵延起伏的群峰之间,奔流着无数条河流小溪,著名的清水江横贯全境。
剑河县在解放前是贵州省最落后的地区。解放以后,这里的经济文化虽然都有很大变化,但由于它基础太差,仍然没有能够很快改变原有的落后面貌。
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继续跃进,使一向落后的剑河跃居为全省的红旗县,成为全省跃进的标志。
这里虽然遍山是宝,但从解放到1957年每年供国家收购的只是几百万斤粮食和五万立方米的木材,其他山货特产出售给国家的只不过万元左右。而这里却要向外边购买很多东西。这里虽盛产木材、竹子,而简单的木器、竹器、甚至竹筷子都得从湖南洪江运来。国家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每年给这里的财政补助和社会救济都在百万元上下。
1958年大跃进中,剑河县广大群众和干部大破地区落后论、少数民族落后论,鼓起革命干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争得了上游,1958年粮食总产量比1957年增长88.16%,工业总产值等于1957年五倍多,学校比1957年增加一倍多,学生增加了近一倍半,医疗设备等也成倍的增加。解放以来,剑河县第一次解决了入不敷出的情况,这一年不仅没有要国家补助,而且还上缴给国家四十多万元。1959年的继续跃进,更使剑河县一跃而为富县。在农业生产上摘掉了低产帽子,成为水稻千斤县。水稻亩产一千三百多斤,粮食总产量达四亿一千多万斤,比1958年增长75.6%,全县每人除留口粮和储备粮一千四百斤以及种子、饲料以外,缴售给国家的粮食达二千五百六十五万多斤。轰轰烈烈的“小秋收”运动,更使这个县富上加富,锦上添花。仅是秋收后的二十多天,全县就采了桐集子、茶子、青杠子、药材等七亿多斤,随着山货的大丰收,又掀起了一户一锅,三户一厂的加工运动,加工出淀粉、栲胶、土碱、食油、混合油、糖、糕点等一亿多斤。仅商业部门在这里收购山货特产及加工品,(不包括粮食、木材与工业产品)价值三千零五十六万元,全县每人平均一百七十元。另外,1959年这个县还支援给国家十万立方米最好建筑木材——苗岭杉。解放初期,这里一年运进二百匹布,还卖不出去,而1959年棉布销售量达三万多匹。其他如球鞋、钢笔、手电等的销售量,都增长了数十倍至几千倍,过去剑河县人民生活上的日常用品和生产工具,都是从外地买来的,现在日常生活用品,如饭锅、饭碗、斗笠、雨伞、肥皂、纸张、糖果糕点等不仅能自己生产,满足本县供应,而且还能支援邻县。过去这里连锄头、镰刀都是从外地运进来的,现在已能制造深耕犁、双轮双铧犁、抽水机、打谷机和脱粒机等较复杂的农具。  (张之遴)


第6版()
专栏:

剑河县怎样从落后变为先进
中共剑河县委会
我们这些人没有进过军事学校,从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学会了战争。战争结束了要搞建设,我们也没有进过经济建设的学校,怎么办呢?只有坚决“干起来再学习”。这些年来我们牢记着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并遵照这个指示的精神努力去做。一直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当作一项极重要的任务。
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告诉我们:“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这是我们工作中执行阶级路线的指南。但是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执行得很好,特别是解放初期,存在过不少糊涂思想。那时,有的同志被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论所迷惑,在基层工作中,没有认真注意树立贫农和下中农优势。从全县来看,直到1955年以前,还有20%到30%的地区贫农下中农的领导优势没有树立起来。这一问题在1955年给了我们严重的教训。那时剑河县与台拱交界的革东乡,有一帮反革命分子,拥戴着一个“鬼师”闹起“皇帝”来了。事后我们对革东乡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这个地区的基层政权原来掌握在五类分子和富裕中农的手中。少数富裕中农,由于对统购统销等政策不满,也被五类分子所利用。我们就这次事件对全县工作进行了一次大检查。从这个教训中,体会到正确、坚定贯彻阶级路线,是我们在农村工作中胜败的关键。当这问题在我们思想上明确以后,县委立即提出坚决的行动计划,机关里留几个人看家,其余人全下到基层和重点地区去扫边沿,工作目标是纯洁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充分发动贫农当家作主。这次的坚决行动,对于剑河的工作来说,是一个转折点。特别是毛主席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讲话中对农村阶级情况的分析,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基层工作中树立贫农下中农优势的阶级路线。以后经过1956年的继续努力,全县各个村寨贫农和下中农的优势已基本树立起来。
我们坚定的贯彻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农村党员绝大多数是贫农成份,分支书以上的党的核心干部中,绝大多数也是贫农下中农。贫农阶层中有三分之一成为各项生产与技术革新中的积极分子。这些积极分子都达到以下三个条件:一、与共产党一条心。二、忘我劳动,不计报酬。三、有创造发明。从这里得出“没有贫农下中农,就没有农村的大跃进”的结论,是切合实际的。
毛主席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我们全县干部中最熟悉的一篇文章,是我们县委工作中的又一个指南针。革东事件的教训,使我们在这方面有极深的体会,因此,我们在作风上的转变也比较彻底。
这几年中,我们遵循着毛主席的指示,不断的与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现象进行斗争,我们从实际工作中也体会到这是充分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最重要的关键之一。在剑河县凡是工作较先进的地区,都是干群关系较好的地区,在这方面我们首先从县委成员做起,给干部做表率。全县在各项工作和各项生产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与县委更有着频繁的接触。县委干部与群众的直接联系也是很密切的。其次,我们在各级干部,直到生产队的干部中,反复组织学习毛主席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使广大干部从理论上更深刻地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从1959年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看,公社党委书记每人平均劳动日一百八十个,管理区总支书记每人平均劳动日二百一十六个。生产队分支书记平均每人劳动日二百八十八个。县机关干部每人平均劳动日一百六十二个。与群众同吃同住都做得较好。
1959年是我们获得特大跃进,取得卓越成绩的一年,也是我们干群关系、上下级关系最好的一年,干部们都把关心群众当成自己的天职。去年,全县组织了几次生活大检查,公社以下的干部食堂都已取消,每个支部书记,公社党委书记,以至县委委员,都亲自挂帅,领导办食堂。办好公共食堂,成为全县干部的一致目标。去年入冬时,支部书记们都亲自挨门挨户进行过冬检查,全县有组织的加工了三千多套棉衣,帮助衣物单薄的社员过冬。党员和干部还带头替社员修补房屋,使每户都有暖和的房子过冬。去冬,即是在最严寒的日子,我们的生产活动都没有停顿。
毛主席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说:“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主席这指示,给了我们最大的启发,毛主席的思想,使我们掌握了我们地区“人穷志气高”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广大群众和干部的革命热情。坚定了我们领导全县人民搞大跃进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与广大群众和干部一起分析我们县的自然条件,充分认识了有利因素。决心把坏事变好事,勇敢地向大自然进军。高速度发展生产,改变山区面貌,变穷山为粮仓油湖林海,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树雄心,争上游。
我们根据不断革命论与革命阶段论的原理,不断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春季提出抓“早”,播种插秧刚结束,“管”字就上马,秋收刚完,就组织小秋收运动,山货刚采下山,又提出加工问题。环环扣紧,一步不让。使群众的生产热情与积极性一时一刻也不低落。并且及时研究总结新事物,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先进技术,使自己不作空头政治家,跟上形势的发展。
我们牢记着“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不断分析研究工作中的问题,永不骄傲自满,大胆揭露工作中的缺点,并迅速的加以解决。我们对工作中产生的新的矛盾认识不清时,也常求教于理论书籍。当我们曾一度在粮食工作问题上遇到困难时,就学习了列宁的“论粮食自由贸易”,学习了党中央和毛主席有关粮食问题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指示。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粮食问题“是一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最深刻、最根本、最经常、最广泛的斗争。”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在粮食工作上,就采取了主动,在所有工作中,我们也都把争取主动,当成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样样事情不放松,决不让客观条件扯住我们的后腿。


第6版()
专栏:

赵林增和剑河风格
本报记者 萧明
未到剑河以前,就听到许多到过剑河的同志议论“剑河干部风格”,中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负责同志,也向记者介绍“剑河干部风格”。并且认为剑河县在大跃进中,所以从一个最落后的地区,跃居全省之首,成为全省的红旗县之一,正是这风格的伟大力量。当记者来到剑河时,很快感到周围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活跃的气氛。再作深入一点了解,就体会到人们那么热情的议论“剑河干部风格”的原因。
“剑河干部风格”的最恰当的同义语,就是大跃进风格。这风格自从1958年以来,是随处可看到的,不过在剑河则显得分外鲜明、生动和具体。它表现出由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在新事物面前虚心学习以及藐视困难的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剑河县委在谈他们工作时首先是从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开始的。剑河干部特别重视毛主席的“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的指示。并且,把它创造性地运用到一切领域中,做到了作什么就要懂什么,推广什么就得先学会什么。在这方面,剑河县委书记赵林增同志,是全县干部的榜样,剑河县的干部和群众都夸奖“赵书记是个能人”。赵林增同志是贫农出身,他熟悉种庄稼这不奇怪。人们说他是能人,还不是指的这一方面,而是指的人民公社大力发展的农、林、牧、副、渔、工各业中的各种新技术新经验。这些本领,不是一日所能学会的。赵林增同志干什么、学什么,一边搞建设,一边学习搞建设,在新事物面前虚心学习、亲自动手,在干的过程中把自己充实和提高起来,同时也把全县干部一步步充实和提高起来。
剑河县原是个文化技术落后的地区,干部和群众对许多新经验新技术都很生疏,一些技术干部,也常常过不了技术关。赵林增同志不仅亲手干,而且常常是第一个闯过技术关。为提早季节,在农业上打主动仗,他曾花了五、六个白天和黑夜,第一个过了全县温床育苗关。县委计划发动群众大搞土化肥,县里几个技术干部,很长时间没过了制固氮菌肥技术关,赵林增同志就与县人委工业科长周德玉、科学研究所的郑炳奇等几位同志在县委院子里试制成全县第一批固氮菌肥。在去年的“小秋收”运动中,剑河县收集了七亿多斤野生植物,为了组织全县加工运动,赵林增同志与县委机关干部,也在县委院子搭起炉灶,炼出了全县第一锅栲胶。去年冬季,在剑河县开展起来的一户一锅、三户一厂的群众加工运动,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赵林增同志又运用“会会有表演,事事有现场”的办法,使全县所有干部都成为各项生产中的内行。县委机关院子成了技术传授站,每一次开会,总有推广先进经验的现场,向干部传授技术。当中央和毛主席号召以猪为首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时,赵林增同志和县上的技术干部在县委院子里一边自己学,一边教给县级机关干部关于畜牧业生产上的各种技术。对群众中的新创造,赵林增同志常是亲自总结,召开现场会议在全县推广。使剑河县成为水稻千斤县的重要技术措施——火熏肥,就是赵林增同志亲自总结组织推广的。1958年初,剑河从江口县学来火烧堆肥办法。不久以后,磻溪区区委书记石连元同志打电话给赵林增同志,说南明乡改进了堆肥办法,搞“普遍肥”,效果很好。当时,他在电话上虽然问得很详细,但在电话里对“普遍肥”的搞法没有闹清楚。南明离县一百四十里,他第二天一天赶到南明,去看“普遍肥”的搞法。他参观以后,觉得这办法比堆肥好。回到县里,立即把县级机关干部集合起来,召开现场学习会议。上午开了会,下午大部分县干部就到各公社去传播先进经验去了。后来剑河县给这个办法起名为火熏肥。全县推广的结果,火熏肥能增强地力,使土地有充足的底肥。对改良土壤有很好的效果,对抚育山林有积极作用,对灭蚊和灭病虫害也有显著效果。过去剑河县因为山高草深,是病虫害最严重的地区。自1959年普遍推广火熏肥以后,全县除几个管理区发现过稻包虫和钻心虫以外,其他地区都没有发现病虫害。难怪人们说火熏肥是剑河争得水稻千斤县妙策之一。
赵林增同志对待党的政策理论和生产技术的学习,始终抱着“工作越困难越要学习”的态度。因此他不仅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好的领导干部,又是个生动活泼、多才多艺的生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水利工地上,他帮助测量水平线,察勘地形,装炸药,搞爆破。在田里他会化验土壤,会育苗,会治各种病虫害,还会制造土化肥、土农药。到畜牧场他会饲养牲畜,会配种,懂兽医,还会给猪扎针治病、割甲状腺、育肥等等……他真是个万能的技术指导员。赵林增同志这种做什么懂什么,提倡什么先学会什么的思想作风,已经成为全县干部竞相学习的崭新风格。
在赵林增同志的影响下,剑河县的干部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和劳动中,也都成了积极分子。脱产支部书记以上的干部,去年一年的劳动量,平均每人达二百八十八个劳动日,有不少干部都顶上社员中的强劳动力,像排洋管理区的总支副书记李之福,一年作了二百八十个劳动日,工作还作得很出色。县委机关干部,从赵林增同志到每一个干事,都是劳动能手。他们都能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1959年县级机关干部的生产收入,超过自己应得工资的一倍半。他们给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县机关种的菜除自给以外,还供应外地,他们喂的猪,除解决机关干部的肉食外,还上调给国家上百头大肥猪。在县城里,无论走到哪个机关,都是办公室与生产场地相连,机关院子里,粮食仓库的旁边,都林立着炼栲胶,制淀粉,炼混合油等加工野生植物的锅灶和机器。去年上海有三位种植药材的技术人员,到剑河县来帮助培育药材,计划在县城附近培育三十亩药材,要求县委动员一部分群众协助,赵林增同志笑了笑说:“用不着动员群众,我们自己就行。”果然,从第二天开始,县级机关干部全体出动,一天整地,一天栽种,仅用两天的时间,就全部按质按量的完成了。
1959年,赵林增和剑河县的干部们,以身作则的领导剑河县人民向大自然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这一年,剑河获得了水稻千斤县,山货大丰收,由穷县变成了富县。剑河县这块土地,随着全县干部群众的雄心大志,冲天干劲,也变得更加美丽可爱,光芒四射。原被人们咒诅为“人走脱帽,马走离鞍”的高山大岭,现在成了财富的宝库。1959年虽然收集了价值三千余万元的山林产品,而这个数目,还不及山林产品的20%。今年他们已订了山货搜集的继续跃进计划。粮食以及林、牧、副、渔、工业等的跃进计划都已落实到生产单位。为胜利达到跃进目标,剑河县干部和广大群众,正继续向大自然进行着斗争。现在,他们已投入技术革新运动,决心彻底改变山区面貌,要拿出更多的物资支援国家工业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争上游,继续插红旗。(附图片)
赵书记(中)正在和县干部作温床育苗试验


第6版()
专栏:

台拱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正在往田里送肥 民族画报社供稿
台拱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刘永发和社员一起研究利用水力
程明贵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