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从两个产品看综合利用
上海泰山有机化工厂 陈任之
从数字谈起
现在很多化工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很大,尤其在有机化学工业中更为突出。以医药工业的几种主要产品为例,制造一吨合霉素要六十三吨原料,制造一吨磺胺噻唑要十三点三吨原料,制造一吨异烟肼要十一吨多原料,制造一吨阿斯匹林要十七点七吨原料,制造一吨糖精要十吨半原料。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副产品连同一些不参加反应的溶剂等等,一般被我们称为“下脚废料”。但是从化学的观点来看,世界上根本没有废物。然而恰好在我们这些化工厂里,每天几吨、几十吨,甚至几百吨宝贵的原材料变成了“废气”“废液”“废料”,从天上,从地下,从我们这些化学工作者的手里跑掉了。这不是一件很可惋惜的事情吗?
两种不同的做法
对于“下脚废料”,有些人(其中包括很多内行)认为,“下脚废料”总是“下脚废料”,再卖力也做不出大文章来,加上处理起来又麻烦,不值得“小题大做”。因此只是消极的动脑筋,怎样把这些废料销毁了事。花了几千元钱搞了一个废水中和池,每天用几个劳动力和很多石灰来处理废水。但是废水越来越多,无论人力、物力都无法招架。也有人想了个办法,挖个大坑,把对甲苯磺醯氯活埋,以为这一入了土就安全了。谁知它在地下继续分解,酸液渗透出去照样使周围植物枯萎,管道腐蚀,日子稍久,这块地就轰的一下塌陷了。
但是,更多人所想的却是:既然从化学的观点不承认世界上有废物,那么我们把这些本来有用的东西叫做“下脚废料”,千方百计把它销毁掉,岂不是违反科学、浪费国家的物资吗?党支部支持这种意见,提出要把大搞综合利用、回收利用作为技术革命的中心内容之一,并且要求在1959年内基本上实现“天上无废气,地上无废料,地下无废液”,使物尽其用,废料成宝。
赔本变“白吃”
由于全厂职工积极努力,在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以糖精和阿斯匹林为例:用甲苯氯磺酸法生产糖精一吨,要用原料十吨半,现在已经回收的产品和副产品占投入原料的71.7%,尚未回收部分占8.7%,反应中生成的水占6.9%,其他消耗4.7%。在应该回收的十一种副产品中,除食盐和二氧化碳外,已经回收了九种。其中四种又可以制成另外十五种产品,包括制造磺胺嘧啶的原料二氯醛基丙烯酸,以及制造电子计算机、载波机的电讯工业重要原料碳酸锰等。其他几种也是市场迫切需要的物资,如高级防腐剂、五彩影片原料和试剂等。以制造一百吨糖精计算,糖精的全部工厂成本为二百五十万元,而它的副产品经过综合利用,产值达到三百四十三万元,利润达到二百五十七万元。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利润和糖精成本相抵,是白吃糖精还有盈余。通过综合利用大量废气、废液、废料大都派了正当用场。成本降低了,劳动保护问题解决了,生产也提高了。
再以阿斯匹林为例。阿斯匹林是一个很老的、普通的而且工艺过程很简单的解热药。解放十年来,我国医药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最新的、高级的、复杂的药品都已大量生产。但就是阿斯匹林没人做,一直依赖国外进口,使得帝国主义国家嘲笑我们。为什么没人做呢?原因之一就是产值小,成本高,亏损很大。从苯开始做成一吨阿斯匹林要用十七点七吨原料,工厂成本是一万五千七百元,但产值仅五千元,亏损一万零七百元。通过综合利用,我们回收了七吨半,连同产品共为投入原料的48%,价值九万元,单回收冰醋酸制成植物刺激素萘乙酸钠或2.4D就值八万七千元,产值增长了约十八倍,从大亏损变为大盈余,既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又支援了农业大跃进,阿斯匹林本身也就变成“白吃”产品了。
事实说明:综合利用和回收利用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大有可为。


第7版()
专栏:

向石油夺宝
本报记者 高洁
在通常的石油加工厂里,人们可以看到无数根粗大的铁管,连接着一个又一个圆筒形的炼油塔和存储器,有的高高竖起,有的像平地突起的庞大的圆形堡,在太阳光下发射出银色光芒。可是,在上海炼油厂,却是另一番景象:大管子旁边伴随着又细又长的小管子,它的一端连接着高大的炼油塔,另一端通向一个个用旧油桶或是旧铁皮拼起来的圆形或方形小装置。这些就是被上海炼油厂工人们自豪地称为“卫星设备”的东西,是综合利用石油的重要武器。去年以来,他们成功地制造了十九套这样的小设备,使一吨原油创造出一吨半的价值。
全厂目前的综合利用和试制新产品工作搞的沸沸扬扬,热火朝天。
第一批装置的来历
1958年全面大跃进中,这个厂设备加工能力一跃增加了三倍多。1959年初,厂里出现了设备能力大,原油吃不饱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有的干部说:设备能力大,原油少,不好作文章,不能大跃进。可是大多数工人不同意这样看法。他们说1958年是大跃进,1959年也要大跃进。原油少,可以想办法,组织多品种生产,特别是生产高级、尖端产品。厂党委针对这种情况,立即组织全厂职工开展“原油少能不能跃进”的大争大辩,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虽然原油增加不多,但原油大有潜力可挖。一般石油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石油产品有几百种,石油化工产品上千种,而这个厂到1958年止,只生产十七种产品,大量宝贵的石油气都没有利用。于是,全厂职工代表会议发出号召:“向每吨原油要多快好省!”“向高、尖产品方向发展!”“在废气里找宝!”
一场向石油夺宝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裂化车间工人首先打响第一炮。工人们把石油气用管子引出,制成一种产品,代替电石切割钢板。“石油气既能切割钢板,难道不能用它来开动汽车吗?”也不知是哪位工人这样提起。“对,立即试验。”他们将这种产品交给浦东公共汽车公司试用,果然应验。于是,一条细细的管子从裂化塔旁边引出来,把这种产品送到汽车公司加油站。这一试验成功,去年一年就代替了一百四十吨汽油。
蒸馏车间洗涤工段吴顺祥小组也行动起来。这个工段,每天出十多吨酸渣和碱渣下脚,多得无法处理。过去,工人们把这些下脚加石灰中和以后,就在车间后面空地上挖坑埋掉,还是不顶事。车间旁边的柏树被毒死了,脚上的胶鞋给腐蚀烂了,有一次还毒死了附近农民的几百只鸭子,厂里还得赔钱。能毒死柏树、鸭子,就说明里面有好东西。吴顺祥听厂里工程师说,酸渣可以用来制成石油脱盐用的中性酸渣,那正是他们当时十分缺乏的原料。他就立即和小组工人一起研究。车间支部也积极支持他们试验,没有资料,他们就到制造中性酸渣的杭州化工厂去参观,回来反复试验,苦战了四天四夜,终于成功了。不久,他们又用废碱渣制成环烷酸和环烷酸皂等化工产品。
石油醚的故事
裂化车间和吴顺祥小组的先进事例,像野火燎原般地在全厂传播开来。大家在思索着同一个问题:“他们能干,我们也能干。”
蒸馏车间蒸馏工段的工人再也忍不住了。原来他们知道用汽油气可以制造化工、医药部门用的重要溶剂原料石油醚,一吨石油醚的价值等于二十吨汽油。市上供应的石油醚多是用粮食提制的,七吨苞米才能提制一吨。前两年,曾经有工人提出自己制造石油醚。车间技术人员认为制石油醚必须另建加热炉和几十米高的分馏塔,投资十多万元。他们曾经按照书本资料进行过小量试验,一天生产石油醚不到三百公斤,经济上很不合算。试验工作就这样中途停止下来。
“能不能不建加热炉,采取更简便的办法制造石油醚呢?”工人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车间支部领导下,工人们动手搜集旧的换热器外壳和汽油桶焊接起来,七拼八凑地制成了一套灵巧的小设备,经过几番改进,没有多久就生产出来三十号、六十号两种石油醚和香花溶剂油。就这样,厂里没有多花一文钱或是多增加一个工人,每天生产石油醚十吨左右。
敢想敢说创造了奇迹。厂党委立即把这件事在全厂职工中大肆宣扬,推动大家进一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且,明确提出这是“以大(装置)带小(装置)、以洋(装置)带土(装置),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伟大创举,为石油资源的充分利用打开了一条多快好省的路,鼓励大家继续大干特干。
第一次用石油裂化气制成功液态烃的裂化车间工人立即跃马直追。他们用同样原理,进一步用液态烃制出了丙丁混合醇。在试制过程中,要用硫酸做催化剂,可他们是炼油工人,丝毫不懂得化工工艺。为了解决硫酸腐蚀问题,青年工人蔡振德跑遍了上海、南京近二十家化工厂和农药厂,学习耐酸技术。经过不断的试验,他们不仅顺利地生产了大批混合醇,还用石油气、污汽油制出了石油磺酸、洗涤剂等好多种高级化工原料。
向高、尖产品进军
英雄的工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之后,雄心更大、干劲更高,他们决心向石油工业的高、尖产品进军。“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创造。”这是全厂工人发出的豪言壮语。
1958年8月,这个厂第一次生产了当时全国急需要的变压器油,10月间,正式成立润滑油车间。从此石油产品方面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可是普通的润滑油远远满足不了需要。1959年的继续大跃进,各方面要求供应适合高级、精密机械和仪表用的高级润滑油,要求这种润滑油在任何温度条件下不会失去粘性或变得过稠,存放久了不会氧化;有的要求增加滑性;要求久用不会积炭发黑,不磨损机器,等等。这就离不开润滑油添加剂。工人们把添加剂又称做石油工业的
“味之素”。有了它,润滑油立即身价百倍。可是制造添加剂却不简单。许多国家都把添加剂当做保密产品。他们连制造的技术资料都找不到。
能不能生产添加剂,成为这个厂能不能进一步使产品向高、尖方向发展的关键。它像桥头堡,不通过它,就攀登不了技术高峰。厂党委下定决心,号召全厂职工都来支援试制添加剂。生产技术科、设计科、研究室、化验室和车间都抽出主要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很快就和工人一起组成“三结合”技术研究组,有关研究单位的科技人员也闻风前来协助,在两个研究院已经取得的实验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开始试制其中技术上比较最复杂的一种添加剂。真是英雄面前无难事,经过一个半月的紧张劳动,终于在国庆十周年前夕,制出了质量完全合格而成本非常低廉的添加剂。原来研究院在实验室里使用的很多复杂的生产方法,也被大大简化,设备全部是因陋就简、土洋结合。生产成本只及原来实验室生产方法的二十八分之一。
更大跃进的号角
上游无止境,干劲无穷尽。这个厂工人没有满足于去年的跃进成绩。今年一开始,在全市工人大闹“开门红”的当儿,这个厂里真是日赶夜奔,一日千变。很多工人自动组织起来,三三两两地利用工余、晚间进行科学研究。没有场地、没有资料自己找,没有设备自己造,自己研究,自己设计,自己试制和生产。试验工具不够用,工人们用自己的洗脸盆、漱口杯代替,用电风扇当搅拌器,用黑板画流程图。厂里的阅览室、地下室、小阁楼、检修工段的角落里,到处可以看到意气风发的工人在研究、在试验。就这样,几乎没有多花厂里一文钱或是增加一个人,五十多天里,试制成功九十多种新产品,比去年一年试制的新产品还多;提出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项目近一千项。
(附图片)
上海炼油厂技术员张定江(右一)、工人周保祥(左二)和上海国棉十七厂的工人一起在试验新试验成功的“高速锭子油”的性能。
新华社记者 曹兴华 杨溥涛摄


第7版()
专栏:

木屑的妙用
把木屑、刨花、锯末混合起来,配上血胶,经过高温压榨就能制成人造木板(即胶合板)。它能抗寒保温,不胀不缩,可用来代替天然木材制成建筑材料,还能制成美观坚固的高级家具。这种胶合板可以代替铁皮做收音机的喇叭外壳。据统计,上海一年至少有四千三百万斤木屑、锯末,如果把这些屑末全部压制成木屑板,就可节省四万立方米的木材,相当于建造两万六千多间工房的木材需要。
木屑、锯末经过不同的化学方法处理后,还能变成甚至比棉花还要长的纤维,这就是再生纤维,也就是人造丝。人造丝经过特殊加工再纺,还可变成人造毛。而且木屑经过在碱液或稀酸内加热处理,分解成草酸,更是纤维工业、纺织和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的物料。
木屑不但可以代替粮食来做制造酒精或葡萄糖的原料,在发展养猪事业中,还是促使猪只发育的良好营养品。木屑经过发酵处理,混和在麸皮和糖饼粉里,加上鲜酵母和温水,等到发出酒香味就可喂猪。
用木屑和陶土混合烧砖,质轻,多孔,又不传热,可使房屋防潮,御寒保温。既可供给滚镀厂、螺丝厂等作为抛光物料,又可供给印花厂印花上浆时吸潮和防止粘并。


第7版()
专栏:

这里没有废物
——介绍上海市物资综合利用展览会
人们往往把一根鱼骨、一棵野草、一股污水、一缕青烟,叫做“废物”,但当你参观了上海市物资综合利用展览会后,便发现“废物”这个词对它们很不确切。它们不是“废物”,而是宝贵的财富。
下脚废料潜力无穷
走进展览会,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许许多多放在小玻璃瓶里五颜六色的固体和液体的东西。这些都是上海化学工厂从废气、废液、废渣中提取出来的新产品。墙上挂着许多图表,上面画着很多化学方程式,尽管内容不一样,而说明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可以发挥出人们难以想像的威力。上海制药、染料行业的工厂,去年就利用废料下脚生产了近三百种化工产品。单单从染料厂下脚中回收制成的化学肥料就有六百多吨,可供四万多亩田用来施肥,因此而增产的粮食,十五万人可吃一个月。
上海第四制药厂生产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病症的药品氯丙嗪,一共用二十四种原料。这二十四种原料经过反复多次的化学反应,制成药品剩下的下脚废料,变成了二十五种。目前已经回收的二十二种中,十二种可以重新用来生产氯丙嗪,其余有的制成了畜用的驱虫剂、有机溶剂等原料,有的变成了制造另外一些重要药品的中间体。
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酸碱,综合利用的潜力更大。上海糠酸商店去年从各方面回收了十万多吨废酸,供给四百多家工厂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和生活用品。过去这些废酸没有利用时,上海每年还要花上十多万元的费用,才把它们运出去倒掉。现在不但可以省掉这笔开支,还增加八十多万元的原料。一进一出,无形中增加了约一百万元的财富。
泥里淘“金”
展览会上有一幅图表告诉人们:上海现在每天有一百八十万吨污水,如果全部加以利用,内中所含的氮,等于一千一百吨硫酸铵。也就是说,用这些污水来灌溉农田,可以发挥二千万担肥料的效能。上海有关部门根据这些引人入胜的数字,已经行动起来了。城市建设局最近正在扩建两座专门处理污水的工厂。他们用污水来试种茭白、水芹等作物,结果比用河水灌溉的都大得多。
上海有些研究单位还开始从污泥里提炼维生素乙12。这是一种促进动物生长的药品。猪吃了,过了两个月,比不吃药的猪多长了20%到30%的肉。
每一百吨污泥,还可以提出二点八吨汽油、三点二吨煤油、二点二吨柴油……。污泥在氧气很少的条件下进行发酵,会发生大量的甲烷气,这是一种有着很高燃烧效能的气体。有的污泥甚至还可以提取制造塑料的原料。
污水污泥,尚且如此,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称得“废物”的呢?
六畜献百宝
猪肉可食用,猪皮可制革,猪粪可肥田……,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猪肝、胆、心、肺、腰、眼睛和脑子里小得像黄豆的脑下垂体,在工业上有什么用,一般人就不一定知道了。上海现在利用这些东西已经生产和试验成功的产品共有一百多种,它们的总值超过了猪肉的价值。别的不说,单说猪胆。上海肉类加工厂过去一直把它当作废料丢掉。现在却用来做成了好几种产品。其中有一种叫胆红素,是化学工业和科学研究方面极为重要的原料。以前靠国外进口时,一公斤竟要十二万八千元,上海大量生产后,这种原料就不进口了,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还有几家工厂用猪胆制成了胆酸、胆盐、胆粉、胆绿素等十多种原料。各种内脏的一用再用,猪的身价便大大提高。原来一只猪胃只值八角钱,拿到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做药品,价值马上提高七倍。
牛、马、羊、鸡等牲畜、家禽的皮毛内脏,也在为人们更好地效劳。上海几家制革厂,在制革时有许多零零星星的碎牛皮。谁也想不到,这些又硬又脏的碎皮,拿到化工厂蒸煮处理后,竟会变成又软又透明的明胶,质量差的,用来做铅笔、砂皮的胶水,好的用来培养细菌,做鱼肝油胶丸或照相底片。每吨碎皮因此而增加了三千多元的产品。展览会上还有几件摸上去非常柔软的绒衫、绒毯,不看旁边的说明,恐怕很少人能想到,是用鸡毛做成的。
昔日无名小卒 今日座上贵客
展览会里还有瓜、果、花、草等各种各样植物的综合利用产品。最有趣的要算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桔子的综合利用了。一只桔子进了这个厂,几乎全部被利用。完整的桔囊,做糖水桔子罐头;有点破碎的,打成糊状,做桔酱或桔子乳儿糕;桔核和桔络,拣出来给中药店去做药材;很薄的桔子皮被分成两层,外面一层用来榨桔油(香料),余下来的残渣又和内层合在一起磨成粉末,做成各种香美可口的桔子果酱、桔子冻软糖、桔子蜜饯。一吨原来只值六百元的桔子,却发挥出了三千元价值的作用。
过去没有被发现的野生植物,一旦为人们所利用,价值就很难相比了。上海制皂厂、五洲肥皂厂,最近二年来,先后用了十七万斤乌子油、毕橙芥油、海棠油等等野生植物的油脂,增产了两万多箱肥皂。上海香料业在去年一年内,用山苍子油、松节油、扫把油等五十多种野生植物油,制成了二百二十七万公斤的合成香料,价值六千多万元。野生植物的下脚废渣进行再利用,制成了七百多吨化工原料,又增加了两百多万元。这些原来在山间林中的无名小卒,一跃而成了许多工厂的座上贵客。
海水献宝
海里除鱼蚌虾蟹等水产品可以综合用来制造各种鱼鳞闪光粉、人造珍珠、蟹壳牢固剂外,海水更是个大资源。
海水含有多种宝贵的稀有元素,例如锂、铷、铯等等,都是科学研究工作上必不可少的。可是这些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极微,要把它们提出来,确实不容易。按照国外文献规定,要综合利用海水,一定要有许多贵重的仪器,还要有极复杂的分析方法。上海海水化学研究所、华东化工学院等几个单位最近已经联合起来向海水要钾。他们发挥集体智慧,经过无数次的摸索,终于研究成功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效率大大提高,为大量提取钾创造了有利条件。前不久,他们为了适应当前海水资源普查工作的需要,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分析海水的方法,和国外习用的办法相比,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和仪器,而且非常简便,很容易掌握。
本报记者 周永康
(附图片)
上海中国化学工业社职工研究成功以山梨醇代替甘油和用玉米与红薯粉制成羧甲基淀粉代替一向依靠进口的黄耆数胶粉增产大量牙膏。印刷车间工人正在印商标。
新华社记者 霍生联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