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在开发万宝山的日子里
中共福建闽侯县委第一书记 常登榜
从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同志的办公室里出来,已经黑夜九点多钟了,我要求司机开大汽门,恨不得一开车就回到机关。
我为什么这样焦急呢?因为明天就开始对十五万亩万宝山的总攻势。叶飞同志很关心这次战斗,下午把我叫去,作了重要指示:开发万宝山,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百年大计,是繁荣福建经济的根本方向,是培养我省全党全民的新风格新作风,所以这是一场大战斗,只许打好,不许打败。我一回到机关就接连开了常委会、指挥部会、公社党委电话会,作了战前的最后一次部署。等我走出办公室,已经是深夜二时多了,离天亮还得四个钟头,还是休息一会儿好,但刚躺下去,公路上脚步的“沙沙”声,锄头的叮当声,板车的“哄哄”声响成一片,这是城门公社和县直属机关干部的队伍出发了,紧随着四面八方的喇叭声也响了。嘹亮的歌声撕破了沉默的黑夜,在这群情高昂的情况下,我怎么能睡下去呢?因而天没亮就起床,开始了战斗的第一天工作。
要看得远些
朝霞照得五虎山头丹丹红,和风吹得闽江水面微波开,汽车在福厦路上疾驰着,周围山头上人山人海的战斗局面不断地出现在眼前。看!这不是刀石山吗?这块方圆不到二百亩地的石头山上,差不多就集中了三千多人;这不是过去被称为“寒风凛凛毛骨悚”的钟山吗?今天,县直属机关的勇士们,激昂的战歌声,叮当的锄头声震撼了整个山头。这一切,怎能使我安坐车子呢!不是为了赶到黄山迎接叶飞同志,我早就下车跑到山上与大伙一块儿挥着银锄。不久,叶飞同志来到了,他一下车就满面笑容嚷着上山,于是,我们一道来到全国劳动模范黄宝洛领导的连坂营的山头,才上山就看到几十个红领巾队员们在锄草搬石头,叶书记高兴地摸着一位少先队员的头问道:“红领巾小朋友,你们做什么呀?”“我们在创造自己未来的幸福!”这话说得首长们大笑起来。到了山腰,刚好正是“五四”青年突击队和“三八”妇女突击队进入决战的时候,虽然他们所熟识的首长到来,也一锄不停,副营长告诉首长说,今天这两个队要创造平均每人日开五分地的纪录。紧张的场面,使人不觉得累就来到山顶,远远送来锣鼓声,一会儿一队手拿着旗子、肩抬着锄头的老黄忠们来了。领头的七十多岁的潘为增握着叶书记的手说:“叶书记你评评理,年青人不让我们老头开发万宝山,对不对?这是造福百子千孙的大业,我们哪能不参加!”他还没说完,其他的人也跟上了。看来不答应也是不行的,首长含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又高高兴兴地打着锣鼓下去了。
叶飞同志接着对我们说:“你们看,开发万宝山,算是抓住了群众的心了,开了这些山地怎么办呢?要早作个打算,你们眼睛要看得远一些,作个全面的规划。”接着他就指着几个山头说,这里都可以成片种上最有价值的经济林,山腰以下可以把柑桔树搬上来,种他一万亩柑桔,树下还可以套种上杂粮、饲料,山窝建上猪场,每亩山场养上一头猪。这样,既是花果山、畜牧场又是个粮仓,那才真正成了万宝山。
我们的眼睛看远了,胸怀宽大了,信心更足了。
烈士墓前
今天一早,就渡过乌龙江来到祥谦公社,在“二七”烈士林祥谦的墓前,我们停下车子,再一次祭扫了烈士墓,登上了枕峰山,观察了烈士墓周围的山头。县委这次下定决心,香化,美化,果化这些山头,以慰烈士英灵,以富烈士后代的家乡。我心想对大家作个动员,但用不着了。看!那山头上刚搭的彩门写的那两副对联:“要以当年祥谦闹革命意志,开发今天烈士家乡万宝山”,“祥谦意志改自然,烈士鲜血开红花”。这不代表了林祥谦同志家乡七万多个社员的决心和干劲了吗?就是在这股宏大的力量的推动下,这个社在短短十天中就开了三万亩的荒山。
高山“穷社”
车子到了海拔一千六百米的雪峰山上,我们来到了廷坪公社。这是全县最高的山和最偏僻最贫穷的公社,但你要以此就衡量它最落后,那就大错特错。穷就要变;穷就要革命。这是廷坪公社今年起着翻天复地变化的基本力量。这个社发挥人民公社巨大优越性,采取了大兵团作战,从去年11月到现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内,就打了五次战役,干了五桩大事。他们完全自力更生修了一条长达四十华里的大卡车路,完成了二万四千亩籼田的三改,每亩山田积了精肥三十一担,一举造林二十五万亩,现在又在一万亩山场上开荒。看!沿公路两侧一重又一重的荒山上,搭着一座又一座的山楼,住扎着密密麻麻的人群,遍插着红红绿绿的小旗,打着咚咚??的锣鼓,闹得连土地公也不能安枕。我一口气跑了七八座高山也不感到累,看到梯田开得这么好,丘丘一尺多,昆昆山上有板车路,层层梯田有排灌道。当我来到焦渔山头,天气突然起了变化,浓雾盖得昆昆山头白茫茫,一直走到面前,才发现这里出现一场可歌可颂的“五军夺魁”,原来这个营有三百多位的老年、青年、壮年、少年、妇女,组织了五个突击队,今天进行了一天的集体高工效竞赛。在这穿棉衣还感到冷的天气里,青年赛得赤着上身,中年赛得只穿短裤,老人赛得连烟都不吸,少年赛得一话不讲,妇女赛得忘记回家。孙洪弟老汉在家里,父子孙相敬如宾,但今天谁都关心自己的突击队,谁也不让一步,谁也不服输,一直战了一天。陈学宅夫妇参加集体赛还不过瘾,小两口单独的赛起来。他们就是以这股钢铁的劲头,山锄到处,一层层梯田出现在眼前,真有“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气概。他们编了一首“赞万宝山”诗歌唱道:
昨天路过雪峰山,
雪峰山是光秃山,
野兔山鸡在飞跳,
山猪虎豹伏山间;
今天路过雪峰山,
雪峰山上人满山,
劳动歌声冲天响,
挥锄动斧闹山翻;
明天路过雪峰山,
雪峰山变万宝山,
层层长满摇钱树,
从此天堂搬人间。
看了这些场面,听了这些颂歌,谁能不受感动,谁能不为有这些英雄而感到自豪、兴奋和激动!
一步不能停
全县跑了几天,今天静坐指挥部听了全面的汇报:全县十万大军,苦战五天,已开荒二十万亩,造林八万亩,超过地委分配任务的一倍。
晚上,我在电话上宣布,开发万宝山战役提前结束。
但,一清早我桌子上的电话一直在响,这个社要求延长再干两天,那个社说社员不下山,一定还要再干。我只得来个半动员半强迫,命令他们下山休息两天。社员算是休息了,但我们这些人怎能休息呢?办公室忙于写开发万宝山总结报告,书记处正在研究下一步以抗旱春耕为中心的工作部署。前进一直要前进,一步不能停,一时不能空过!


第8版()
专栏:

废物不废
张先甲
看到3月6日人民日报第七版综合利用专页,知道我们过去所说的许多废物,其实是有很多用处的,废物不废,不禁深有所感。
首先想到了晋朝的陶侃,这个主张要爱惜每一分光阴的人,对于废物,也是很爱惜的。他曾经把竹木工弃置不用的竹头、木屑都收集起来。当时人们都笑他。后来,造船正好缺少钉子,他把竹头拿了出来,削成竹钉,造成了船。又一天大雪之后,路滑难行,他把木屑都撒在路上,便利了人们的行走。这样,人家才知道他收集的竹头、木屑之类,其实并非无用之物。陶侃可说是古人中对于废物利用的有心人了。
不过,陶侃所收集的竹头、木屑,只不过是用来造竹钉和铺路,用处并不很大。而且他在收集时也很可能并没有预见到就有这两项用途。这和我们目前的废物利用、物资综合利用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现在,岂仅是竹头、木屑之类有很大的用处,像鱼鳞、猪胆,乃至污泥、废气也都成为有用之物了。就拿木屑来说,就可以做胶合板、人造丝、人造毛、酒精、葡萄糖,还可以用来烧砖、喂猪等等,比陶侃用来铺路,用途就多得多和大得多,意义更深远得多了。
我还连想到“废地”的问题,“废时”的问题。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年代里,每一块土地,每一分光阴,在我们新时代的英雄人物手下,都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正同现在没有废物、没有闲人一样,废弃的土地,片刻的光阴,也是不会让它浪费的。
就拿我所在的公社情况来说吧:自从成立了人民公社以后,真是没有闲人了。二流子早就被消灭,老大爷照料牲口,老大娘在托儿所看小孩,托儿所的小孩也利用游戏时间在地里挖野菜补充副食。敬老院的老人们也都不愿闲着,要种种菜,养养鸡,为社会生产增加一分财富。以农业为基础,大抓生产以后,农村中也已经没有废地了。在“寸土必争”的口号下,所有废地都开了荒。扩大了耕地面积之后,连宅前屋后的隙地,也都种上了瓜类和蔬菜。麦地里有好多座老坟,今年也都种上了南瓜,让它成为青青麦地里的点缀。城市里的人也许说,农村中的废物一定很多吧?那才不对呢!农村中也是一样,所谓废物也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不但人畜粪便早就是上好的肥料,连废墙屋土也都浇上人粪尿作成土化肥;各种野生植物,也在充分利用,或作副食品,或作牲畜饲料。至于在生产大跃进的日子里,农民们对于光阴的宝贵更不必说,目前正在大抓麦田管理,春耕生产,积肥送肥,种菜开荒。大家起早贪黑,努力奋战,喜逢春雨,马上就要积水保墒;偶遇降温,立刻就要燃火防霜冻,真是一分一秒时间也都紧紧抓住。在公社化后的大跃进的农村中,很多地方做到了无闲人,无废地,无废物,无废时了。
让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战线上都做到人无闲人,地无废地,物无废物,时无废时吧!让每一个人、每一块地方、每一件物资、每一刻光阴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吧!


第8版()
专栏:

废料变成宝
刘有常
传说济公活佛当年在杭州西子湖畔监造净慈寺,可是没有大梁,济公急中生智,大显神通,用木工场废弃的刨花搓成了一根大梁,终于完成了净慈寺的建筑。这个传说,神话色彩很浓,不过到了今天,用刨花搓成大梁的这种“神通”也算不了怎么一回事了。今天,用刨花、木屑等制成的木材、木板,已是很平常的东西;甚至经过化学方法一处理,刨花、木屑还会摇身一变,变成许多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漂亮的生活用品。
木材在加工过程中,剩下的梢头、边料、刨花、木屑,往往要占原有木材的20%—30%左右,有时甚至还要多些。这些废料,以前除了木屑有部分用作土蚊烟的基料外,多数是作为燃料烧掉的。至多也只是作为造纸的原料。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做到物尽其用,这些所谓“废料”已经成为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了。
在刨花或木屑中加入一些胶合物质,经过加压处理后,就可以制成大张的刨花板或纤维板。这种人造板不但面积大,花纹美观,价格低廉,而且在隔音、绝热等方面,还远较普通木板为佳,因此只要不是负荷过大的地方,都可用它代替普通木材。如用作天花板、地板、房间隔板、绝热板、隔音板等,都很适宜。
已经粉碎并加入胶合物质的木材,如果在特制的模型中加压,还可以直接压制成各种木质家具或零件,不但外观美丽,而且也颇经济实惠。在我国某些地区出现的经济住宅,不但室内采用了大量人造板,就是屋面也是用人造板做的,这是在里面加入了防水物质,并且压制成波浪形的大张木屑板,用来代替砖瓦。
如果将木屑、刨花或其他废木料,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强热,即所谓干馏,就可以获得固体(木炭)、液体(水层和木焦油)和气体(可燃气)三个部分。这里面除了木炭以外,液体部分是特别重要的产物,它含有多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如醋酸、甲醇、丙酮等。在木焦油中则含有相当量的酚类物质。这些物质本身是重要的溶剂或杀菌剂,而且它们还是制造人造香精、人造纤维、塑料、炸药、药物的重要原料。干馏剩下的木炭,经过活化炉的活化处理后,就变成了活性炭,可大量的用于化学、制药、制糖等工业。
木材废料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一般占木材的50%—70%左右。其他还含有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将木材废料粉碎后,并经过强烈的化学方法处理后,就能够将各种杂质除去,而得到比较纯净的纤维素。纤维素是制造多种人造丝的原料。常见的赛璐珞制品,就是纤维素经过硝酸的硝化后,再和樟脑一起制成的。赛璐珞的用途很广,美中不足的是它极易燃烧,因此以后又将纤维素和醋酸酐作用,制得醋酸纤维,它是比赛璐珞更为优秀的物质,因为它不能燃烧,是制造塑料、电影软片、人造丝、玻璃纸、防水胶等的优秀原料。
为了更好地利用大量木材废料,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已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工业——水解工业。水解工业可以将木材废料,在用浓硫酸低温或稀硫酸高温高压的情况下进行水解,而制得葡萄糖。我国浙江林业科学研究所从每百斤木屑水解制得二十斤食用葡萄糖。从木材水解得来的葡萄糖,通常是不经提纯就直接用来发酵成酒精的。根据苏联的资料,从一吨干木材废料中,除了可以得到二百到二百五十公升酒精外,还可以得到三十到四十公斤蛋白质酵母,二十五到三十公斤液体二氧化碳,四到七公斤糠醛,二百五十到三百公斤脱水木质素,以及十到十五公斤其他化学产品。显而易见的,用木材废料代替粮食来制取葡萄糖、酒精,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


第8版()
专栏:诗画配

多余的狡辩
池北偶 诗 江帆 画
美国间谍被惩处,
美国政府羞成怒,
造谣诽谤兼抗议,
只因阴谋被揭露。
据说罪犯实无辜,
诚心传道为天主。
搜集情报是执行上帝使命,
策划颠覆是效忠圣母。
中国既有宗教自由,
他的活动就应受保护。
圣经上写得清清楚楚:
羊皮盖不住狼的面目。
扯掉了他的宗教外衣,
彻头彻尾一个大特务。
犯罪的都已经供认不讳,
各种狡辩还有什么用处?(附图片)


第8版()
专栏:百花坛

西路评剧花重开
胡沙
中国评剧院近日在首都挖掘演出了失传已达三十多年的西路评剧“夜宿花亭”,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扬;从此,评剧艺术又多了一支鲜丽的花朵。这是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政策的又一胜利。
由于西路评剧是六十多年前在北京发展形成的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剧种,因此她又名叫“北京蹦蹦”。
“北京蹦蹦”曾以其刚健豪放的民间风格,民间口头诗歌情调的剧目,高亢激越的唱腔和优美的表演艺术感动过北京的劳动人民。
比方像众所周知的诗剧“杨二舍化缘”,就是西路评剧的主要剧目之一。其它像“卖水记”、“古存打鸟”、“夜宿花亭”、“窦娥冤”等诗意浓郁的剧目约有六十多个。这是一笔宝贵的民间文学财富。
西路评剧和目前流行全国的评剧是并蒂莲花,她们是同根而生,花分两朵。她们都是在民间艺术形式莲花落和蹦蹦音乐的基础上产生形成的。由于西路评剧在北京及京西一带发展,受到京西一带的古老剧种如梆子、老调和哈哈腔的熏陶,再加上西路评剧艺人的创造性的劳动,所以唱腔变得高亢激昂,板头丰富。男声和女声的唱腔和现行的评剧唱腔音域相比,均宽一倍,因此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西路评剧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并各有各的唱腔。曾出现过像金叶子、挑帘红、王殿佐、王殿良、人人乐、四月仙、小蜜蜂、郭启荣、郭启富等著名的演员。由于反动政府的压迫和摧残,使这一优秀的剧种埋没了三十多年,目前仅剩下三、四个年已花甲的西路评剧老艺人。由于评剧院党的支持和关怀,选择了条件最优秀的青年演员来继承发展西路评剧艺术。西路评剧艺术将在党的领导下得到光辉的发展。评剧艺术有了这两支花朵,就更增强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多了一种更好的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武器。


第8版()
专栏:

织鱼网 陈光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