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关于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的几个问题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 史向生
人民公社经过一年半的成长壮大,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从各方面充分显示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两年的高速度发展,是和人民公社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分不开的。我国人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找到了人民公社这一最好的社会组织形式,它不仅能引导农民由目前的基本队所有制逐步过渡到基本社所有制,由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而且又能在将来由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我们有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个法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这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胜利。河南省一千二百一十个人民公社和三十三万多个公共食堂,经过贯彻执行中央郑州会议精神,进行了系统的整顿和巩固工作;经过一年多来生产实践和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去冬以来,又经过了整党、整社运动,系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已经走上了更加巩固和健全发展的道路。它将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这里,仅就发展公社经济、经营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谈一些意见。
关于发展公社经济的问题
目前,河南省人民公社实行的三级管理、队为基础的体制,是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需要和群众觉悟水平的,对于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健全发展起了巨大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由基本队所有制过渡到基本社所有制,并进而由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这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年来,河南省人民公社的社有经济、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公社一级经济占总产值的16.4%,生产大队占72.7%,生产队占6.4%。1959年公社的公共积累比1958年增长一倍。此外,社员家庭副业收入占4.5%。目前公社所有制虽然还是部分的,但是它是带动人民公社整个生产继续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和主要的物质基础,是代表着人民公社的伟大希望和伟大前途。看不到这个趋势和发展方向,没有不断革命的指导思想,这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也必须认识,人民公社更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必须以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只有生产力发展到某种状况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某种变革”。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济,实行商品性生产和自给性生产同时并举,种植业和畜牧业同时并举,农业和公社工业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高速度地发展农业生产。就河南省情况来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基本队所有制的潜力和作用,促进生产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地、逐步地发展社有经济,帮助穷队赶上富队,逐步实现农业半机械化、机械化,继续不断地加强对社员的政治教育,提高社员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以便从经济上、组织上、思想上打下继续不断前进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所指示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原理,来指导人民公社经济的发展,更好、更快地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
发展社有经济,主要是依靠扩大公共积累和发展社办企业。要充分发挥现有社办企业的劳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潜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力更生积极发展。实践证明,适当发展社有经济,对于发展生产,壮大社有制巩固人民公社,都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社办工业,一般占社有经济的80%左右,它对于加速农业技术改造,实现公社工业化,更具有重大意义。发展社有经济,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一)社有社营。主要是发展社办厂矿、农业机械站、电力站、农业试验场、大型林业、畜牧、园艺、渔场以及短途运输等。(二)社队合营或社有队营。主要是发展较小规模的与农业生产有密切联系的肥料厂、家畜家禽饲养场、副食品加工厂等。其具体办法,一是公社投资,生产队出劳力,收益分成;二是社队共同投资,生产队出劳力,收益分成。(三)队与队联合经营。主要是发展适宜于生产大队兴办而一个大队又无力兴办的牧场、林场、园艺场等。(四)社办农场、林场、牧场、渔场以及各种专业队等。这些场、队是作为人民公社的直属企业或承包单位,实行几包几定或三包一奖制。由人民公社统一领导,统一核算,工资、供给也由人民公社负责。(五)国家和公社合营。主要是国家财贸部门和人民公社合办的加工企业,统一领导,收入分成。有些地区,县、社共同集资,举办化肥厂、综合农、牧场等。以上这几种形式,可以因地制宜,创造经验。
河南省原有六千三百余个穷队,已经赶上富队的占23.8%,赶上了一般队的占48.1%。应该继续加强对穷队的领导和支持,力争在今年内基本上消灭穷队。要发动和教育穷队的干部与社员,树雄心,立大志,发奋图强,自力更生。认真总结穷队赶富队的经验,分析原因,抓住关键,因地制宜地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健全党的组织,充分发动群众,巩固贫农和下中农的领导优势,切实改变某些生产队的政治落后面貌。国家今年投资于人民公社的资金,必须以不少于60%的部分用于扶持穷队发展生产。人民公社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拿出一定资金支持穷队。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必须把穷队赶富队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出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加强具体领导。穷队赶上富队的标准大体有四个:一是水利和基本建设等生产条件基本上改变面貌;二是单位面积产量、社员平均收入和富队基本趋于平衡;三是生产稳定上升,并且有一定的粮食储备;四是落后队要加以改造,健全党、团组织,树立贫农、下中农的领导优势。
在发展社有经济的同时,必须发展生产大队的经济。必须在充分发挥大队经济的积极性的条件下来适当发展社有经济,无论在资金的安排、生产资料的调拨和劳动力的调配等等方面,都要既照顾到社有经济的发展,又照顾到队有经济的发展。目前,生产大队的经济,仍有很大的潜力,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依靠生产大队,应该大力促进其发展。这对于发展生产,壮大社有经济巩固发展人民公社,都有很大的作用。社有经济和生产大队经济,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适当分工。凡是由生产大队举办较为有利的,应当由生产大队去办。有些项目由人民公社经营更为有利时,应当经过酝酿,通过一定会议作出决定,并且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由社队合营或公社经营。
生产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对于发挥生产队的生产积极性,挖掘生产潜力,发展生产,增加社员收入,仍有一定作用。根据河南省执行的情况,生产队小部分所有制一般占生产大队总收入5%—10%。这个比例是适当的。这部分所有制的收入,主要是超产奖励。在保证完成生产大队分配的任务和服从国家市场管理的前提下,生产队可以经营零星土地、小型鱼塘、小宗副业生产。
关于经营管理问题
一年多来,河南省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有很大提高,各地创造了不少经验,实行了许多好的管理办法。特别是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深入地批判了少数地区“包工包产到户”的错误作法,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界限,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从而使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这对河南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于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目前,在生产和劳动管理方面,绝大多数生产大队对生产队实行了三包一奖制;生产队建立集体生产责任制,对作业组实行定额小段包工;对社员实行评工记分办法。实践证明,这些办法是很好的,既能充分发挥生产队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又能建立明确的生产责任制。
(一)三包一奖制:
包产——根据国家计划,上一年度的实产以及生产条件变化等情况,按照积极可靠,留有余地的精神,确定包产指标。包产指标,一般应相当于上年实产或比上年实产稍高一些。粮食作物包面积、单产、总产,经济作物还要包产值。林、牧、副、渔各业也按任务和产值分别包到承包单位。包产的方法,一种是由生产大队统一划方定产,一种是将生产队划分类型按比例定产。
包工——多数是根据生产任务,生产条件,各种农作物操作规程,劳动定额和劳力负担能力,确定总包工数,并且按包工总数适当包杂活工,余工归队,超工不补。少数是根据承包单位的劳力多少,出勤天数,计算出总劳动日,作为总包工数;杂活用工,实报实销。两种办法以前一种较好。包工后,如果遇有特大自然灾害和农田基本建设用工过多时,可以适当增加包工数。副业包工有三种办法:一是以收入定工(定价格、定质量);二是按完成任务多少提成奖励;三是畜牧业实行五定二奖,即定领导、定任务、定膘情、定工分、定繁殖,增膘奖、繁殖奖。
包投资——多数是种籽、饲料、化肥、农药、烤烟用煤等由大队统一掌握,但必须专款专用,按生产季节分配到生产队。小件农具修补费、灯油费、办公费、牲口医药费等,一般有三种办法:一种是直接包给生产队,由生产队掌握使用,节约归队,超者不补。另一种是资金指标分到生产队,不付现金,由大队统一掌握,生产队按计划领取实物。还有一种是按地亩平均包投资。上述三种办法,以第一种为好。
奖励办法——各人民公社普遍执行了多奖少罚的原则。多数生产队是超产的,得了奖;少数队减产,分别不同情况,也作了处理。超产部分的分配,多数队按照二、三、五的比例(大队二十、生产队三十、社员五十),部分队按照三、二、五的比例,个别队按照三、三、四的比例。在目前情况下,一般以第一种比例较适当。正确贯彻执行多奖少罚的原则,应作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分配时,必须首先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发动群众,报实产量。只要没有其他特殊情况,应该作到使多数队有产可超,有奖可得。第二,夏季预奖,全年统算。一般应奖励现金,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前提下,也可以奖一部分粮食。第三,有些生产队虽然没有完成包产任务,但是比上年增产,或者抗拒自然灾害成绩显著,也可给予适当的物质奖或荣誉奖。第四,对减产队要分析原因,条件具备但因主观努力不够而减产者,必须受罚。因为包产指标过高,严重自然灾害袭击等原因而造成减产者,一般不予处罚。
总之,三包一奖制是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国家计划的重要保证。在领导上必须贯彻全年,抓紧抓好,一次包好,落实到生产队。这样,就能进一步调动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保证生产计划的实现。由于作物种植计划和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应该在春播前后、夏收夏种前后、秋收秋种前后,进行三次检查修订。秋后分配决算时,最后核定。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充分发动群众,召开代表会议,进行分析和研究,既要鼓足干劲,又要留有余地,既要有先进指标,又要有积极可靠的措施。目前应该结合春季生产和整社工作,把今年的三包工作认真检查一次,特别是对小麦和春播作物的三包工作,必须确实做好。
(二)建立与健全集体生产责任制:
建立和健全集体生产责任制,加强劳动管理,是发展生产,巩固提高人民公社的重要问题。随着生产高速度发展和适应大集体生产方式的需要,生产管理、劳动组织必须逐步实现生产基地化,劳动专业化。目前生产队的劳动组织,应当以常年作业组为主,并且根据需要建立各种类型的专业队(组)。生产队一般应根据作业组和所辖范围,划分若干个作业区进行管理。
生产队对作业组或专业队主要推行定额小段包工的集体生产责任制。其作法:第一,生产队统一计划,统一领导,统一定额,根据季节、农活、作业范围提出小段生产计划,向作业组或专业队进行包工。第二,组织生产,开展劳动竞赛。第三,在实现小段包工过程中,生产队应根据情况,对劳力、牲口、农具进行适当调剂。第四,评比验收,表扬先进。大农活由队验收,小农活由小组验收。第五,在坚持集体劳动为主的原则下,对于某些不适于集体操作的农活,可以由个人去做,责任到人。例如管理零星果木,收集粪便等。
上述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提高。但其主要关键是发扬适合专业、适合大生产的集体劳动,建立集体生产责任制,同时也允许某些农活责任到人。
(三)评工记分:生产队、作业组对社员主要实行评工记分。这是目前发挥群众生产积极性,贯彻执行多劳多得政策的好办法。河南省有些地方继续采用了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办法,应该继续实行,总结经验。对于评工记分,在具体执行中,主要是根据农活的不同,灵活采用死分活评、按件记工、死分死记等形式。在任务完成后,发给社员工票,按旬小结,月终总结,按工发资。随着工具改革和半机械化、机械化的逐步发展,要不断修订劳动定额,提高劳动效率,使劳动定额与技术革新的新情况相适应。
(四)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实行劳动协作,是组织大生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协作的形式一般是:几个大队统一组织劳力,统一筹集资金,协作进行基本建设;某一个生产队生产任务完不成时,组织其他队进行协作;为了完成某项突击性生产,组织大兵团作战,如进行抢收抢种,战胜自然灾害等。在进行劳动协作时,要注意解决协作和生产队包工计划之间的矛盾。根据各地经验,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有四个:(1)根据农事季节,需要社、队制订协作计划,把协作用工列入全年包工和劳动调配计划之内。(2)生产队抽出5%—10%的机动劳力组成协作专业组或突击组,有事参加协作,无事参加本队生产。(3)需要抽调较多劳力参加协作时,应根据各队劳力多少,按比例抽调,不要过分集中。(4)队与队订立协作合同,互相帮工、换工,有来有往,互相支援。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当坚决执行等价交换、按劳分配的原则。
(五)加强计划管理、民主管理和财务管理:
加强计划管理。人民公社是生产的组织者,又是生活的组织者。生产、交换、消费和积累,都必须有计划。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都应当根据国家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制订工农业生产计划和劳力、财务、分配计划。通过规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工农业生产全面的、高速度按比例的发展。
加强民主管理。生产计划社员参加讨论,劳动定额社员参加制定,农活质量社员参加验收,劳力调配社员参加意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同时,要教育社员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缺勤;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维护集体利益,爱护公共财产;互相协作,团结友爱,争取当模范社员。
加强财务管理,建立与健全财务制度。第一,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加强经济核算观念,注意经济效果。第二,建立开支审批制度。合理使用资金,减少非生产性开支。第三,建立粮食管理制度。社、队要加强粮食管理工作,建立粮食管理机构,实行口粮、种籽、饲料、储备粮四分仓的管理办法。种籽、饲料、储备粮,分别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社员口粮指标应分配到户,粮食分到食堂,节约归社员自己。第四,建立物资和工具保管使用制度。第五,财务公开。收入分配、生产费用、公共积累、劳动工分、伙食管理等,要日清月结,定期公布。第六,纯洁财务队伍,积极吸收贫农、下中农参加财务工作。各专、县要举办短期训练班,训练财务、粮食管理人员,健全财务辅导制度,建立财务辅导网(站),以作好人民公社的财务工作。
关于收益分配问题
河南省人民公社的分配决算工作,是正常的、健康的。由于1959年农业生产的持续大跃进,多种经营抓得好,分配的结果,完成了国家征购任务,增加了公共积累,保证了90%以上的社员增加收入,并且有20%以上的人民公社存有储备粮。在分配中,进一步体现了基本队有制和部分社有制的精神,妥善处理了国家、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社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贯彻执行了按劳分配、等价交换的原则。年前结合分配,又全面安排了一次社员生活,从而保证了群众的旺盛的生产情绪。
(一)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积累的多少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的快慢,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决定于生产,二是决定于分配。我们的原则应当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保证90%以上社员增加收入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公共积累。河南省人民公社1959年的分配工作,各项扣除占45.4%,社员分配占54.6%。其中经济作物区和城市郊区,各项扣除和社员分配各占50%,少数灾区和穷队,各项扣除占35%,社员分配占65%,这个比例是适当的。
当前应该注意的问题,是现在生产还不完全稳定,群众基本生活必须保证,而且还要使社员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因此,现在还不能扣除过多,今后应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保证90%以上社员增加收入的前提下,逐步增加扣除比例。
(二)为了正确处理好国家、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社员的关系,根据各地经验,在分配的过程中,要在发动群众核实产量的基础上,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既要保证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又要保证社员生活,并在生产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做到耕三余一,社社都有储备粮。一般应先完成国家公粮任务;并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留够口粮、种籽、饲料;保证完成国家统购任务;适当安排储备粮。人民公社本身的分配工作,应当首先扣除口粮、饲料、种子、工资以后,再按比例提取公共积累。
分配工作,应该采取先预分后决算,先分粮后分钱的办法。在每年的夏收秋收后,进行两次预分,年终进行决算,在12月底以前全部结束。分配指标,一般按预计实产80%—85%进行分配,其余部分在决算时统一结算。每年在夏收秋收之前,县、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要制定分配方案;在夏收秋收之后,要由第一书记挂帅,领导干部、群众、财会人员三结合,集中抓好分配工作。要召开干部会和人民公社代表会,贯彻政策,核实产量,进行分配,作到会内会外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开展鸣放辩论,交心交底交政策;边算账、边征购、边分配,丰产丰收,收、管、用相结合;统一解决国家征购、人民公社积累、社员分配、三包一奖、生活安排等问题,一次落实,一气呵成。
(三)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其中供给部分则带有共产主义因素。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是适合当前生产力的发展的。河南省大多数生产大队工资部分占60%,供给部分占40%。少数穷队和受灾队供给部分稍大一些。这个比例,是适当的。在工资制方面,大多数地区坚持了按月发工资;部分地区几个月发一次或一季度发一次。坚持按期发放工资是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形式,是广大社员的迫切要求,对激发社员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都有很大作用。根据各地经验,保证按期发放工资,必须作到:第一,组织专门劳力,大搞多种经营,保证经常有货币收入。第二,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都要经常保持一定数目的工资基金。要另立项目,专款专用。第三,应该发给社员的工资保证要发到劳动者本人手里。第四,如能在生产队小部分所有制和食堂家底生产中,解决或基本解决了食堂的油、盐、酱、醋和用煤问题,生产大队就可以把重点放在保证发放工资上。生产大队对生产队发放工资办法,多数是按包工总数按月预发,也有的是按劳动力的工资级别发放。在供给制方面,全省实行伙食供给制的生产大队占39.6%;实行粮食供给制和基本粮食供给制的生产大队占46.5%;实行半粮食供给制的生产大队占13.8%。供给制保证了社员生活,已经显示了它的巨大优越性,群众十分满意。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努力地把半粮食供给制逐步改变为全粮食供给制,把粮食供给制逐步提高为伙食供给制。
(四)公共食堂家底生产问题。一年多来,河南省公共食堂的家底生产有很大发展,对于改善社员生活,巩固公共食堂发挥了很大作用。实践证明,发展食堂家底生产,是一条好经验。所谓食堂家底生产,就是食堂自己经营的蔬菜地,食堂饲养的猪、羊、鸡、鸭等家畜家禽,食堂举办的自给性的豆腐坊、粉坊、酱菜园等小型作坊,以及食堂的节余部分。这部分生产,是自给性的,主要用于食堂集体消费,改善社员生活。它是供给制的补充,带有共产主义因素。搞好家底生产的经验主要是:第一,坚持自给性的生产方针,在保证搞好生产队集体生产的前提下进行,不得从事商业活动,多余部分应当卖给国家,目前大集体养猪刚刚发展起来,食堂养猪仍应首先保证国家需要,而后自给。第二,食堂家底生产和生产队小部分所有制,一般应当分开,单独建账,分别管理。有的在一起搞得很好的,也不必强求分开,但要定期向群众公布账目。第三,家底生产的劳动力,主要应靠炊事人员的业余时间,或利用炊具改革节省的劳力担负。必要时,生产队可以发动辅助劳力或组织利用社员饭前饭后的时间给以帮助。生产费用和饲料,主要依靠自力更生解决,有困难时,大队和生产队可以暂借少量资金。第四,家底生产的具体用途,主要是解决食堂的油、盐、酱、醋、菜、燃料等费用;扩大家底生产投资;修补餐厅;添置、修理食堂炊具;抽出一定比例作为参加家底生产人员奖励金。第五,生产队党支部和队委会要有专人负责领导食堂家底生产,依靠群众,民主管理,并且定期公布账目。对于家底生产,应当积极加强领导,总结经验,不断巩固提高,但是也要注意,必须在保证搞好生产队集体生产的前提下进行,不能无限制地扩大,更不能削弱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制来扩大食堂家底生产。
关于加强人民公社的领导问题
关于发展公社经济问题,经营管理问题,收益分配问题,是当前巩固发展人民公社的重要环节,但是更主要的还是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和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但是,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政治工作放在首要地位。两条道路斗争是长期的,对农民教育也是长期的。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常地向社员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教育,工农联盟的教育,爱国爱社和维护集体利益的教育,树立不断革命的前进思想。同时,要提高警惕,防止资本主义思想的袭击,并对资本主义思想进行坚决斗争。坚决改变落后队的政治面貌,树立贫农、下中农的绝对领导优势。必须加强对薄弱地区的领导,下放干部、派遣工作组,深入基层,要求今年上半年彻底改变落后队的面貌。
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的中心环节,在于高速度地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鼓足更大干劲,坚持以粮为纲,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全面贯彻执行农业增产“八字宪法”,妥善安排劳力,提高劳动效率。目前春耕生产已经开始,应当突出抓紧麦田管理,战胜春旱,争取小麦大丰收,并且切实作好春耕生产准备,保证适时耕种,掀起更大规模的生产高潮。
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提高领导水平,改进干部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也是巩固与发展人民公社的一项重要保证。继续坚持干部轮流下放当社员的制度,继续发扬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的优良作风。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任务越大,工作越忙,越要遇事同群众商量。群众干劲越大,越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各项工作既要搞得轰轰烈烈,又要扎扎实实;既要有冲天干劲,又要有科学分析的精神。并且要充分运用召开现场会议,举办展览馆,组织辅导团,推广先进经验。领导干部要大搞试验田、丰产方,参加生产领导生产。要插红旗,树标兵,开展“学、赶、超、帮”的红旗竞赛运动。
河南省人民公社已经走上了更加巩固和健全发展的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人民公社经济的大发展,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人民公社一定能够办得更好,它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