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念念不忘
苏方
吃饭、乘车、看电影、逛公园等等,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知要重复多少次。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岂不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吗?可是,有这么许多人,他们却能从这些最平常的事情中,受到启发,探索到科学道理,并且把它运用到生产中去,进行技术革新,创造出惊人的成绩。
请看:电车来了个急刹车,坐在车里的上海矿山机器厂的滚齿工葛祖胤,却因此找到了人字齿轮高低不平的原因,改进了生产;华东建筑厂起重工谢德根去买小菜,看到营业员用秤称菜,这个文化水平很低的工人从中揣摩到杠杆的原理,改进了吊车的装置。上海电机厂工人季文虎,坐在大礼堂里看电影,银幕上映出了露天煤矿的电铲掘煤,他忽然“呵”地一声叫起来,顿时得到启发,改进了卸料箱,提高工作效率十倍。……很多工人就像着了迷一样,从小孩荡秋千、运动员玩吊环、糕团店做糕团、火柴盒上的图案等普通的生活现象中,找到了技术革新的窍门。在继续跃进的1960年的春天,这样的技术革新事迹,就如东风和煦中的春花一样,喷吐出浓郁的芳香,四处灿烂地开放了!
革新能手们为什么能从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由此提出革新建议,改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呢?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在于他们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桩桩萦绕心头,处处念念不忘。
他们在车间里辛勤地劳动着,不仅用自己的双手,而且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思想。生产中的关键和技术革新中的难题常常盘据在他们心中,看到这件工序太费时了,他们想,应该想办法改进;看到那种工作太浪费人力了,他们想,应该想办法改进。这些问题,使他们入迷,使他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不仅在车间里想,工作时想,离开车间也想,吃饭想,睡觉想,甚至坐车、看电影、上菜场都在想!人们走亲戚、看朋友,也交谈和研究技术革新。革新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自觉的愉快的创造性劳动。就凭着这股念念不忘的钻劲,工人们发挥出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即使移山填海,铁杵磨针,又哪有不成功的呢!
工人们对于技术革新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表现了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度共产主义觉悟,表现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心。
这些技术革新能手们,朝思暮想,念念不忘地改进生产技术,其目的都在发展生产,迅速地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经济面貌,早日建成社会主义。他们把建设祖国视为责无旁贷的责任,毫不迟疑地挺起胸膛,承担起了这个重任。美好的未来召唤着他们。他们毫不畏惧地勇往直前,任何阻碍和绊脚石他们都要突破打倒的,那么生产战线上、技术革新上的任何难题,他们又怎能不千方百计去克服解决呢?所以说,他们念念不忘技术革新,正是他们念念不忘党的事业、念念不忘集体利益的具体体现。正因为怀着这样远大的理想,他们才能把个人生活溶化在集体事业之中,目光四射,怀着极大的兴趣去研究分析周围的事物,终于有了很大的收获。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各个生产战线上,各个工作岗位上,像这样念念不忘集体事业的人,不知有多少!而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阶级觉悟的提高,这样的人将更多地涌现出来。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旗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合着他们的脚步,向光辉灿烂的未来迈进吧!


第8版()
专栏:

马达问题
李北桂
来到机修工段的门口,望见那满满两个车皮的穿孔机大钎,心里顿时又烦躁起来。
刚才在生产会上,采矿车间提出:因为大钎不足,穿孔机几乎要停产了。今天正好运来了两车皮大钎,因此要求我们车间马上加工一批供给他们。最后,陈矿长还提出要我们在三天内交出二十根来。我一向接受任务都是比较勇敢的,这次虽然也应承了下来,可是心里一点把握也没有。
“主任,能拨给我们一台小马达么?”猛然有人拉了我一下,打断了我的思绪。扭头一看,原来是车工班长小陈。
“没有呀!”我摊开两手答道。心里暗想:这两车大钎就够烦人的了,你还来要什么马达!
“这么说,我们那个革新项目就算吹了?唉!”小陈失望地叹了口气,转身想走。
“革新?”我眼睛忽然一亮,顿时留起神来。当了这些日子的车间主任,深深地领会到“革新”这两个字的强大威力。它就像是一个魔术师,从茫茫的空气中也能给你抓出几卡车物件来。我赶忙问他道:
“是什么革新呵?”
“就是为了它呗!”小陈朝着那堆大钎努努嘴:“我们看见来了这些大钎,感到任务很大。过去加工大钎,一共要经过五道工序,上下四台床子,十分麻烦。我们几个人研究出了一个简易的专用车床,只经过一道工序就可以完工,效率也就高了。可是,马达却没有,……”
小陈还没说完,我就把他揪住,迫不及待地问道:
“有把握么?”
“难说,还没有试验哩。”他苦着脸说道:“再说,马达也没着落呵!”
“不,我去想办法。”我说:“不过这大钎生产上急用。你们的革新得早点搞出来啊!”
“好!明早以前一定搞成!”听我一说,小陈也来劲了。他摩拳擦掌地转身就往车间跑去。
小陈一走,我又犯起愁来。天知道,我上哪儿去弄马达呀!
我跑遍了仓库、车间,还打了许多电话,问了许多人,答复都是一致的:“没有!”我只好没精打采地走回办公室来。
刚到门口,只见车间福利员迎面闯来。他一看到我,高兴地说道:
“正找您哩!咱们食堂闹技术革新,今天自己动手作了个电动切菜机,去看看好么?”说着,他拉着我便跑。
来到食堂,看到了电动切菜机,福利员便滔滔不绝地诉说起它的好处来;可是我的眼睛此时却专心一意地瞅着上面的一件东西。
原来这台切菜机是用马达转动的。如果把这马达用到小车床上去呢?我自己也感到这种挖肉补疮的作法并非上策。但是,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旁的出路,只好横了心,拉着福利员走到一旁,直截了当地提出:把切菜机上的马达拆下来,拿到简易车床上去用。理由是生产任务十分火急,而切菜暂时还可以用手工代替。
“那么,这切菜机就再也开不动了!”福利员面有难色地说。
“这几天我想法从别的地方挤出一台马达给你们!”
“好吧……”福利员泄气地点点头。
“你自己的思想要通,还要作些动员工作……”我努力说服他,直到他驱散愁容时,我才离开食堂。
第二天清晨,早饭没吃,我就往车间跑去。小陈满身油污的正从车间出来,一看见我,便站住问道:
“马达有了么?”
“你们试成功了么?”我急于知道结局如何,没有马上回答。
“您进来看看再说吧!”说着,一把拉住我的手,走进车间。
在厂房的一个角落,一部不大的、外貌不扬的简易车床,正在同时用三种动作加工大钎。特别使我惊异的是:本来应当由马达传动的主轴,现在却用一根皮带挂在另一台车床的马达上。
“这么说,马达不要了?”我惊喜地问道。
“不要了!”小陈愉快地答道:“别看这床子难看,效率可高啦!车大钎二十分钟就一根!比过去提高二十多倍!”
“那么,矿里交来的二十根大钎的任务,不是今天就可以完成了么?”我高兴起来了。
“当然!……”
正说着,福利员领着几个人,用手推车,把切菜机的马达送来了。
“不用了,你们还是拿回去装上吧!”我对福利员说道。
“我们也不用了!”福利员满面春风地说。
“怎么啦?”我又奇怪起来。大概是今天起得太早了,碰到的都是怪事。
“开始听说要拆马达,好些同志思想都不大通。大家讨论一阵后,便由不通变成想办法了。几个由农村来的炊事员同志提出像农村用的水磨那样,利用食堂后面那条小溪作动力,切菜机又能动了!”福利员一气不歇地说完,还不时用手势比划着。
“这台马达不是多余了?”小陈似乎有些惋惜。
“给我们吧!给我们吧!”刨工班长老方不肯错过良机,赶忙向我伸出手来要求着:“我们正在试制一台万能刨床,正缺一台马达哩!”
“好吧!就调给你们!”我一面点头同意,一面走到电话旁边,抓起听筒就喊道:
“喂!你们赶快派车来拉大钎吧!”


第8版()
专栏:剧评

独出一格的话剧
“丹凤朝阳”
严正
这次全国几个话剧院、团来京观摩演出的十几个剧目,都是反映现代革命斗争生活,歌颂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辉煌胜利,歌颂同时代要与天公比高低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像。同时,在艺术创造上,可称为百花争艳,芬芳诱人;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传达出来的新鲜的生活气息深深地感染着观众。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丹凤朝阳”,就是百花园里一支山涧里盛开的红玫瑰。
这个戏是描写山区一群劳动妇女,在党的领导下,开山修堰,大搞水利,建设山区的故事。1958年全国大跃进,广大人民群众意气奋发、斗志昂扬、干劲冲天。“丹凤朝阳”就是描写在这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下,劳动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战线上做出的奇迹;表现了她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
看完“丹凤朝阳”以后,使我特别感到兴趣的是:这个演出是山区劳动人民革命热情和英雄豪迈气概最真切、最生动的反映,所以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观摩演出中可称是独出一格的话剧之一。剧作者根据山区人民劳动和斗争生活的特点,在剧一开头的庆功会场上,年青的共产党员、领导妇女打堰开山的排长张朝凤就说:“我不会讲话,还是按照我们山区的习惯唱个山歌吧!”以后就以山歌贯串着全剧的发展,表达出山区劳动妇女向山岳开战的壮志雄心。在这里,她这样唱道:
云岭山,十二岩,
山高壁陡排对排,
山接青天遮明月,
下挡河水过不来。
想起那,解放前,
妇女受苦实难当,
一年四季为了水,
背起水桶爬高山。
云岭山,不成才,
压得石堡头难抬,
无水种不成稻和麦,
情妹不愿嫁到高山来。
这是旧社会山区人民的穷困悲惨生活的写照。但是全中国解放了,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特别是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山区的人们就唱起:
山高高不过红太阳,
石硬硬不过决心强。
挥动补天填海手呀,
千阻万难一扫光哟。
当年张飞桥上吼,
吼断桥梁水倒流,
妇女更比张飞猛,
要叫河水上山头。
真是气吞山河的气概!她们究竟为什么意志这样坚强呀?作者在全剧高潮上安排了张朝凤只身系挂悬岩打石眼崩山的一场戏。这是一段非常惊险的戏剧情节,但是,舞台上却以山歌重唱表现出优美而富有诗意的场面。它不使观众去提心吊胆,而是以劳动抒情的旋律,洋溢着英雄人物的乐观情绪和主人翁远大的理想冲击着观众的心弦。
在党的领导、支持和关怀下,妇女排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保守思想,冲破了束缚妇女、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残余,使打堰水利工程提前完成,使山区改变了面貌。人们情不自禁地歌唱起来:
东方升起红太阳,
太阳就是共产党。
永远跟着共产党,
龙腾虎跃凤朝阳。
“丹凤朝阳”是一首赞歌:赞美妇女唾弃一切阻碍她们前进的旧传统、旧习惯、旧眼光和旧思想,赞美劳动人民的欢乐。“丹凤朝阳”是一首颂歌:歌颂英明的党,歌颂新生活,歌颂人民劳动和斗争中的英雄主义,歌颂未来美好的理想。
这个戏的演出,不仅运用了山歌生动地表现了大跃进和总路线的主题,同时采用和吸取了民间乐队与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丰满了全剧的乡土气息,使观众感到很亲切。“丹凤朝阳”能给人以这样的新鲜感觉,主要是由于它是大跃进时代斗争生活的产物,也是作者和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全体同志和英雄时代共呼吸的成果。特别是四川人艺的演出全部都是青年演员;无论在山歌演唱和表现山区人民高昂粗犷的性格和情绪上都是比较动人的。
当然“丹凤朝阳”也跟其它新事物一样,还有不够完整,不够成熟的地方。比方,最突出的是:剧作者不能始终如一地紧紧抓住戏剧事件反对保守思想发展的主线,而在后半部用过多的笔墨描写爱情上的误会,把反封建思想残余的斗争与这条线并列,甚至有的地方高于主线,使全剧冲突主次不分,也使得部分戏剧情节落了套子。这种剧作构思,也直接影响了人物的塑造。比如对英雄人物张朝凤的丈夫(王青云)做了不恰当的描写,把他写成既是生产能手、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又是有比较浓厚封建思想并存的人物。除王青云人物不够真实外,也损伤了张朝凤这个英雄人物。


第8版()
专栏:影评

新的题材,新的人物
——影片“冰上姐妹”观后
玉册
彩色故事片“冰上姐妹”,是去年丰富多采的国庆献礼影片中的一部,也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冰上运动的故事片。
影片的导演,运用轻快明朗的手法和优美的画面,在党领导体育工作、展开全民性的体育活动和大力培养体育运动人材的背景上,反映了在冰场上、在体育锻炼中有坚强意志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的新的一代,因此,它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引人入胜的力量。
影片中主人公之一的丁淑萍给人的印象最深刻,也最亲切。她是印染工厂的女工;也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业余工人运动员。影片中这个人物的优秀品质,反映了新社会的运动员对待体育运动、对待荣誉的态度,以及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创造新的成绩的高尚风格。
丁淑萍在三千米速滑比赛中,虽然战胜了连获数年冠军的王冬燕,夺得冠军,但她却是那样谦逊。她把个人的荣誉和整体的荣誉溶为一体,并为继续创造更新的成绩而努力。
影片中还描写了她看见于丽萍和几个同学在冰上练习迈步,她便主动地、热情地去帮助她们。从这里更进一步揭示出丁淑萍不仅仅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滑冰技术,创造新成绩,而且热情地、耐心地帮助滑冰爱好者学好技术。
但是影片中另一个人物——有着个人主义思想的王冬燕却不是这样,当于丽萍当面请求她指导滑冰时,她却以“没有空啊”拒绝了。相形之下,丁淑萍的思想行动就更加突出了。
在丁淑萍和王冬燕的关系上,影片鲜明地突出了丁淑萍的新的思想品质。王冬燕在失掉冠军之后,对丁淑萍便怀着妒恨,虽然丁淑萍对她的态度那样诚恳,但王冬燕回答她的却是讽刺。最突出的一次表现在爬山练习的时候,王冬燕离开大家,暗自下功夫,想把冠军的荣誉夺回来,但不幸从山崖上摔了下来,丁淑萍立刻不顾一切地去抢救她,结果自己的腿摔坏了,不得不暂时离开冰场。但是她并没有丝毫后悔和抱怨的情绪,而是以顽强的意志来忍受治疗中的一切痛苦,以便早日回到冰场上去。她的这种爱护同志、舍己为人的精神教育了个人主义思想很顽强的王冬燕,她开始转变了自己的态度。
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于丽萍,是一个天真可爱、感情真挚的小姑娘,和丁淑萍在体育锻炼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不仅把丁淑萍当做自己的老师、朋友,甚至看作是最亲密的姐姐。在她的思想里,在比赛中学生哪能超过老师,妹妹哪能超过姐姐。姐姐得到荣誉,比她自己得到荣誉更要高兴。因此在全国滑冰运动比赛中,丁淑萍和她被分配在一个组里,她要求调组,调组的愿望没有能达到,她又在比赛中放慢速度。她不能跳出个人的小圈子来对待社会主义的体育竞赛。虽然她是出于善意的,她的这种行动也是能被人理解的。这时丁淑萍批评了她这种狭隘的个人感情,并向她说明国家的荣誉高于个人的友谊,运动员的神圣职责,是为国家争光。在她的帮助下,于丽萍真正理解了比赛的意义。
通过丁淑萍对于丽萍的批评帮助,更进一步显示了丁淑萍对体育运动的意义有着正确的认识和顽强的锻炼意志,因此她能克服困难,不断地进步,获得新的成绩。
最后在三千米比赛中,当丁淑萍了解到于丽萍的弱点是最后两圈不能坚持速度,她便提前加速去刺激她,帮助她达到较好的成绩。于丽萍在她的带动之下,终于创造了新的成绩,打破了最高纪录。这件事是令人感动的。
冰上姐妹,这对生动的人物形象,使人久久难忘,是值得人人学习的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的榜样。我们希望电影厂多拍制一些具有高度教育意义的好影片。


第8版()
专栏:春耕谣

机耕队下田花喜鹊,喳喳叫,机耕队,下田了,巧姑娘,开铁牛,轰隆隆,满地跑,泥浪翻起千条线,犁铧好似切面刀。老支书,咧嘴笑:“公社人好机器好。”
河南开封 陈醒民


第8版()
专栏:春耕谣

积肥清晨原野春色娇,积肥军民涌如潮。大步踏醒山河梦,镐起锹落天地摇;密密肥堆满地面,车轮滚滚马萧萧。今朝多撒珍珠汗,秋后粮山入九霄。
中士 胡星五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地球在变动
自从地球在四、五十亿年以前形成一直到现在,它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从来没有间断过。这种过程非常复杂,目前我们还有许多地方没有了解。地球内部一些放射性元素的裂变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据苏联科学家计算,由于地球内部元素原子的裂变,每小时要给地球核心增加四千三百万亿千卡的热量。由于压缩和膨胀过程所产生的能量还要比这个大。一些岩石结晶的过程也可能放出或吸收能量,而它们的体积也可能增大或缩小。这些都是发生地震的原因。
地球的外壳并不像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那样平静。它无论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在变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大地区的地面目前正在逐渐上升,每一百年要上升一米左右。同时,法国的一些地方都在缓缓下沉。格陵兰和欧洲大陆之间的距离如果仔细测量,每年要变动三十米。而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距离从1926年到1933年的七年中,就发生了四点五米的变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都在发生变动。倘使地球上不陆续生长新的山脊,那么,只要经过一百万年,风、水和太阳就能把地球表面弄得像弹子那样光滑。(宇文)


第8版()
专栏:

渔民生涯
智利 胡里奥·爱斯卡麦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