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五万干部上山三年成绩辉煌
江西山区百业兴旺
本报讯 江西五万干部上山三年,同山区人民一道,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全面开发山区宝藏。他们在深山密林中兴建起三百多个国营综合垦殖场和农场,大大改变了山区“一穷二白”的面貌。同时,广大上山干部在开发山区的战斗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大大提高,集体主义思想大大加强,形成了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的良好风尚和美德。
江西五万上山干部和山区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伟大斗争中,坚决贯彻执行了“以粮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三年来,由下放干部建立起的三百多个国营综合垦殖场和农场中,大部分都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首要地位,把广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结合起来,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也注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现在他们已开垦的荒地共达一百一十多万亩,复种指数达到了194%以上,从而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今年的粮食总产量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又增产了10%左右。许多垦殖场和农场已实现了粮食自给,有的还有余粮。国营鹤山综合垦殖场粮食播种面积三年中就扩大了一万一千多亩。粮食总产量由1957年的一百一十五万多斤,增加到今年的二百三十三万多斤,把一个缺粮的山区变为余粮的山区。大茅山、华山、鸡冠山等垦殖场,在山多田少的情况下,大力推行了林粮混作,出现了林粮双跃进的新景象。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各垦殖场和农场的棉花、油料、甘蔗、麻类、茶叶和果木生产等都有较大发展。
在加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各垦殖场和农场也因地制宜地发展了林、牧、副、渔和工业。三年来,造林面积达四百九十七万亩,栽植果树十万多亩,培育桑园三万多亩,并采伐了木材二百五十多万立方米,茅竹二千多万根,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发展生猪一百五十九万头,羊二万二千多只,家禽七百七十二万只。山区过去没有渔业,现在也经营了六十万亩水面,共养鱼三亿多尾。干部上山后,在山区建起了二千四百多个包括钢铁、电力、机械、冶炼、油脂、林产化工、造纸、酿酒等工业企业。这些工业都是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因陋就简建立起来的,对服务农业,支援山区建设,和加速开发利用山区丰富资源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山区的文化、卫生、科学事业随着生产的发展,也发展起来。特别是半工半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建立和壮大,已成为江西省培养建设山区的红专人才的基地。目前,各国营综合垦殖场和农场已有二百多个科学研究机构和四百七十多个卫生医疗单位。
五万上山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伟大劳动中,也炼红了思想,增长了才能。他们进一步认识了体力劳动的伟大意义,认识了体力劳动是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道理。武夷山垦殖场一个同志在日记上写着:“人生最大幸福就是劳动,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脱离生产劳动斗争实践,生活就是空虚的,没有意义的。”三年来,上山干部在生产劳动中,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朝夕相处,甘苦与共,一道生产,一同斗争,和广大人民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他们由于不断受到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熏陶,使自己思想和感情同广大人民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逐步克服了资产阶级思想和个人主义思想,树立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增强了群众观点。鄣公山垦殖场邓子健同志在生产劳动中,克服了原先认为劳动农民又“粗”又“脏”的错误思想,认识到只有那些灵魂丑恶外表堂皇的资产阶级才是最脏的人。在生产劳动中几万干部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本领,并且在生产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才智,使理论进一步联系了实际,科学与生产相结合。大茅山垦殖场蓝有福同志破除迷信,发挥首创精神,用土法从石蒜中提炼出丙酮、丁醇等重要工业原料。永新垦殖场全场三百零四名干部中,有二百五十一名达到了初级农业技术员和二级农业技术员的水平,懂得林业技术的有六十八人;学会森林测绘技术的有十五人;学会畜牧兽医技术的有四十四人;掌握烧炭炼铁技术的有一百五十六人。在劳动锻炼的伟大熔炉中,这些上山干部已逐步成长为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坚强战士。
现在,全省国营垦殖场和农场全体干部和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入了热火朝天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生产新高潮,目前他们又新垦湖田洲地三十余万亩,誓夺明年农业生产大丰收。(附图片)
这是江西省机关下放干部建立的云山垦殖场城山分场的羊群
新华社记者 原 苏摄


第7版()
专栏:

农民爱戴的下放干部童文财
共产党员童文财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下放到大茅山垦殖场二分场的炉里农业大队去担任党总支书记。从他到这个队的那天起,不论是数九寒冬或是三伏炎夏,都跟社员们一起出工,一起劳动。田里有什么问题,社员们有什么想法,他都了解。去年夏天耘禾的时候,他看见许多一季晚稻禾苗长得又黄又瘦,田里底肥下得少,耘田以后有的还不追肥。经了解,原来是山区群众素来认为“晚稻是草”,不愿给晚稻追肥。童文财当时跟社员们算了笔账:往年晚稻不下肥,一亩只打一、二百斤,如果抓紧时机追肥,每亩就可以多收百把斤粮,全大队就可以多收二、三万斤。社员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都鼓起劲来,跟他一道上山铲草烧灰,给晚稻追施草肥和灰肥。这样,禾苗不久就长得青壮了。这年晚稻产量比前两年翻了一番,社员们说:“自从童书记下放到咱队里以后,晚禾变成宝,再也不是草了!”
后来,童文财又发现炉里大队在贯彻“八字宪法”中,“密”字是一个薄弱环节。这里种稻历年都是一尺二寸的距离,不仅产量很低,而且浪费很多的田地。童文财经过调查分析后,向炉里大队提出八寸密植的建议,要大家研究。开始有一部分社员不同意,认为这里是冷浆田,气温低,密了会影响产量。童文财便组织干部种试验田。结果,八寸密植的田收了五百二十斤,一尺二寸的田收了三百八十斤。通过这件事实,社员们清楚地看到了密植的好处。社员们思想通了,1959年全大队把稻子全部改为八寸密植,得到了增产。
炉里生产大队的生产赶上来了,这时,童文财又主动要求到最穷的双溪大队去落户。
双溪大队是大茅山的乌风岭下一个山高水冷、土薄田瘦的落后队。全队有一半白沙土的冷浆田,历年产量很低。这个队每年要国家供应十万斤口粮。部分社员认为“沙田一块板,做死也枉然”,有的不安心农业生产,想去做林业工人。童文财到双溪以后,在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了解到群众都迫切要求摘掉“落后”帽子,也摸到了他们心里的顾虑,就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机会向社员们宣传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鼓励社员发愤图强,挖掉穷根,彻底改造低产田。童文财一面宣传,一面率领社员们上山砍草烧灰,突击积肥。早稻扬花孕穗时碰到了干旱,童文财又跟社员们一道下河挑水,上山引水。社员们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都表示要苦干几年,摘掉落后帽子。结果只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双溪大队今年九百七十亩早稻平均亩产四百一十四斤,全年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0%以上。今年他们不但不要国家供应粮食,还卖给国家七万一千斤余粮。


第7版()
专栏:

汪培松爱上了大茅山
在大茅山的万寿山综合垦殖场,一提起汪培松,人人都称他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庄稼汉,但谁也没有想到三年前他却是一个没有参加过体力劳动的营业员。
1957年当他下放到万寿山的时候,正是繁忙的早稻插秧时节。第一次赤脚下田,泥滑如油,他摔了不少跤,秧苗也插不落根,但他还是坚持着干,学习着干。一连几天的劳动,他觉得浑身酸痛。能不能坚持下去呢?汪培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心想:劳动就是锻炼,困难就是考验,现在正是考验自己的时候,于是他仍然坚持劳动。经过五、六天的劳动,困难向他屈服了,就这样他闯过了劳动关。
半年过去了,汪培松变得愈来愈坚强,思想感情也起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他更加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生产了。于是他把爱人也接来在这山村里安家落户了。
由于汪培松上山后思想感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劳动生产劲头就更大了。1958年,山区一百四十天不下雨,他带动全场职工日夜车水抗旱。水车全是用脚踏的,他踏不来,但他还是坚持。他的英勇行为,深深感动了大家。在他的带动下,人们夜以继日地战斗了八十多天,终于战胜了旱魔,使二百七十多亩早稻获得了丰收。
养猪,在过去的汪培松看来,是一个肮脏没出息的活儿。可是在现在的汪培松看来,却是个平凡而又崇高的职业。去年全场大力发展养猪事业,他又响应了场党委的号召,投身到养猪事业中去。场党委派他到畜牧场当场长。他实际上既当了场长,又当了饲养员。


第7版()
专栏:

红色技术员陈葆兰
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江西省巧姐妹的陈葆兰,下放到大茅山以前,一直在学校里读书。来大茅山之初,她连一桶水也抬不起。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锻炼,她越来越坚强了,成了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员和技术员。
去年,陈葆兰被调到食用菌种厂学习培养菌种。她原来对生物、化学、细菌、接种……一点也不摸门。许多复杂的仪器、药品更是不懂。但是,她立志努力学习,迅速掌握技术。她自己买了一些有关培菌的书籍,看不懂就向老同志们请教。别人休息了,她还蹲在试验室里琢磨观察,刻苦钻研。就这样,她逐渐地学会了一些初步的培菌知识。
陈葆兰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工作。因此,她在工作中埋头苦干。即便是生炉子、洗瓶子、挑草、扫地这些琐碎的劳动,她也抢着去干,不怕累不嫌脏。今年春天,陈葆兰白天和大家一道工作,夜里还在培菌室值班。陈葆兰经常通宵守在炉边,弄得双手乌黑,脸上和鼻孔里都是黑灰。培菌室的温度经常高到摄氏四十度,又热又干燥,一般人呆上几分钟就感到发闷,而陈葆兰为了让其他同志睡好觉,她往往一连十几天值夜班。
去年,陈葆兰和同志们一道,不仅用科学方法迅速地在大茅山区栽培了第一代香菇和草菇,而且还从野生石蒜里制取出了珍贵的化工原料——丙酮和丁醇。
上山三年,她从一个普通初中学生逐步地锻炼成了红色技术员。今年6月,江西省科学院还聘请她为特约研究员。


第7版()
专栏:

山川巨变
宋华桔三年只是转瞬间,山头上变化万千。稻花飘香云间,绿水青山镶金边。从前林中地,如今尽变米粮川。炉前红光闪,铁水似河源。古木挺拔参天,建设祖国的栋梁遍山。纵是行路难于上青天,填谷架桥开新道,钢索木轨紧相连,运输不用肩。工厂马达运转,香油美酒轻舟泛,纸张板材数难点,产品俱全。曾几何时,一张白纸,景色新添。再三年,新山区,宏图更大展。


第7版()
专栏:

进一步发展建设山区的伟大事业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邵式平
江西省干部上山下乡开发和建设山区已经三年了。
1957年的冬季,全省有五万多名干部,热烈响应党的号召,组成一支强大的劳动大军,上山下乡,大办农林垦殖事业。在短短的三年中,上山下乡干部和山区的广大人民一起,齐心协力,发愤图强,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在辽阔的红土荒原上和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中,建立起了三百多个国营综合垦殖场。各个垦殖场都根据以粮为纲,农林牧副渔业和工业综合经营的方针,积极发展了各项生产事业。今年,全省国营垦殖场的工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五亿八千万元(包括划归垦殖场领导的集体所有制部分,下同),比去年增长了13%。粮食的总产量达到十二亿多斤,比去年增长10%左右。垦殖场兴办的大小工厂有二千多个,新建的水、火力发电站有一百零五座。垦殖场担负的木竹采伐任务占到全省木竹采伐任务的60%以上。垦殖场完成的生猪、家禽的上调任务在全省生猪、家禽上调任务总数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山区的交通运输、文教卫生事业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所有这些都表明,几万干部上山下乡,为全省山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使山区的面貌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向被人认为贫困落后的山区,正以欣欣向荣的崭新气概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上山下乡干部把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宏大抱负同加强自己的锻炼和改造紧密结合起来。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在山区沸腾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熔炉中,和广大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他们学会了许多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增强了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生产观点,进一步树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正在逐步把自己锻炼成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又红又专的革命干部。几万干部奋战山区的英雄事迹,为江西全省干部和全省人民树立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和新农村的良好榜样。
经过全体上山下乡干部和山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全省的国营综合垦殖场已经逐步地巩固起来了。开发和建设山区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当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整顿、巩固和提高国营垦殖场,使这种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全民运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整顿、巩固和提高国营垦殖场,加速山区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执行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生产的方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山区的其他各项事业才能更快的发展。因此,不论哪种地区的垦殖场,都必须把发展农业生产,首先是发展粮食生产放在首要地位。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都必须服从农业生产的需要。这是各个垦殖场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任务,也是关系着进一步巩固、提高垦殖场,全面发展山区经济的关键。江西省山区的资源丰富,生产门路很多,但是山区的经济能否全面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只有农业不断跃进,粮食不断增产,才能保证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也才能保证山区的林、牧、副、渔业和工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因此,强调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丝毫也不是意味着削弱山区的林、牧、副、渔和工业等多种经济的发展,恰恰相反,这正是为了更有效的实现山区经济的全面跃进。过去三年,江西省绝大部分垦殖场在生产建设中,正是由于紧紧抓住了粮食生产这个主要关键,全面地、合理地安排农林牧副渔和工业各方面的生产,粮食做到了自给,各方面的生产建设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这就是很好的证明。但是,也有一些垦殖场对于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认识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他们把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和发展多种经营彼此对立起来,结果粮食生产上不去,山区其他各项生产也上不去,这是个教训。过去我们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般说来这是对的。但是,必须在以粮为纲的前提下,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山”和“水”的作用。当然,总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粮为纲,但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区别具体情况。比如在一些土地很少而木竹生产任务很重的地区,粮食生产任务就应该适当的减少一些。
保证农业生产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动力,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关键,也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以农业为基础这一根本方针的重大措施。江西省各垦殖场必须坚决纠正劳力使用上的分散浪费现象。从各方面挤出一切可能挤出的劳动力,加强农业战线、首先是粮食生产战线。垦殖场所办的工业,凡是直接为山区建设和农业生产服务的应当予以充实和加强;凡是就地取材利用野生植物作为原料的工业,应当继续办下去;凡是不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又与大工业争原料的工业,应该少办或不办。其他各种多种经营事业,都应根据农时季节,按照“农闲多办,农忙少办,大忙不办”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既要避免与农业生产争劳动力的现象,又不要使季节性的多种经营错过时机。
要保证开发和建设山区的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必须解决山区劳动力不足的困难。要解决山区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当前除了继续提高广大山区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合理使用劳动力,改善劳动组织,努力挖掘劳动潜力之外,根本出路是在加速推行山区的农业机械化。过去几年来,在山区推行农业机械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江西各垦殖场已拥有四百多标准台的拖拉机和许多农业机器,并且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改良、制造和推广了大批的新式农具和改良工具,这对提高工效,节省劳力,促进生产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山区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还很低,许多生产仍是手工操作,为了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全省各国营垦殖场都应该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本着自立更生的原则,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作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山区机械化的规划,力争早日在山区实现机械化,使山区的生产能够尽快地从手工操作转向现代技术生产的基础上来。
为了进一步整顿、巩固和提高国营综合垦殖场,必须按照党的政策,正确处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关系。从干部上山,建立国营垦殖场以来,它在山区广大人民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1958年冬季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当时有一千八百多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九十多万农民自动申请加入了各个国营垦殖场。这些农业社加入垦殖场以后,改为垦殖场领导下的一个生产大队,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国营垦殖场的统一领导下,保持单独经营、自负盈亏两种所有制同时并存的形式。但是,也有个别垦殖场有急于把入场的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情绪。
必须认识,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是长远的发展方向。我们应当肯定这个方向。但是,在现阶段,各垦殖场对于场内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的生产大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应从各方面去帮助它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继续保持两种所有制同时并存的形式,不要急于把它们过渡为全民所有制。经过长时期的努力,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极大的发展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过渡的时候,才能够将这些生产大队分期分批的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对于过去少数已经转为全民所有制的生产大队,转得好的,群众拥护的,可以不予变动,并且把它坚决办好;如果有的确因条件不够,勉强转为全民所有制,现在生产搞得不好,群众要求改变的,也应允许恢复由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形式,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生产水平,到条件具备时再转。同时,各垦殖场都应当坚持贯彻党的政策,妥善处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经济关系。只有认真地、严肃地检查政策、贯彻政策,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更加密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关系,以保证开发和建设山区的事业更快地向前发展。
目前江西省的形势很好。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群众运动已经形成了新的高潮,冬季生产运动正蓬勃开展起来。全省各国营垦殖场都应当动员起来,更高地举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鼓足更大的革命干劲,大抓冬季生产,力争明年大丰收,力争开发和建设山区的伟大事业实现持续的跃进。


第7版()
专栏:

乌风岭上建新城
茅群
奇巍的乌风岭,拔海一千七百米,耸立在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大茅山中心。
乌风岭,是座宝山。山上林木、茅竹取之不尽;山色景致,美不胜收。当年,方志敏烈士曾以此为据点,领导赣东北人民举起了革命红旗。那时,红军东进西出,群众来往频繁,该岭曾是一座繁荣的革命山镇。红军走后,这里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洗劫,房屋烧光,田地荒芜,炊烟断绝。从此,乌风岭就被人称作“苦痛岭”了。
1957年的冬天,江西省直属机关九十六名干部,热烈响应党的上山下乡劳动锻炼号召,来到了乌风岭。经过他们三年来的艰苦建设,今天的乌风岭再不是昔日的样子了,它披上了更美丽的新装,成了一座更繁荣的新山城。
上山创业
记得那是1957年的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
乌风岭下,传来了当年《少共国际歌》的歌声:
走上前去啊!曙光在前。
同志们奋斗,用我们的刺刀和枪炮,
开自己的路……
歌声重新唤醒了沉寂荒凉的乌风岭。这是一支由江西省级机关、企业单位的九十六名下放干部组成的山区建设队伍,在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当年转战大茅山的老红军方志纯同志率领下,又走上乌风岭来了。人们扛着自己的行李工具,冒着暴风雨雪,踏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脚印,以《少共国际》的战歌互相鼓舞着,披荆斩棘,爬上了乌风岭。他们决心在这里安家创业,把当年红军的革命根据地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山区。
他们一到山上,立即开始重建家业。开始几十个人挤在一间临时用芭茅、树枝搭成的茅棚里,睡在用茅草铺成的草铺上,一个人翻身整个草棚振动。晚上暴风掀破了屋顶,屋外下大雪,屋里落小雪。不多时,屋内冰雪变成雨水,大家的鞋子像小船一样飘了起来。但他们没有一个叫苦怕冷,大家毫不在意地从铺上爬起来,撑起雨伞挡住房子的破洞,并且面对面地唱起自编的山歌:乌风岭啊,红又红,我们的心啊像山红,不怕风吹和雨打啊,决心似钢建山城……。
要安家,首先就得把房子盖起来!这是第一步。可是盖房子要砖瓦,他们寻遍了山上,都是一片白沙土,根本烧不成砖瓦。于是他们决定就地取材,用山上茅竹搭屋架,用山草和树皮编屋顶。然而在这险峻陡峭的山上,即使砍一根竹子,也并不那么容易,要攀悬崖绝壁,有时还要遭到野兽袭击。但大家异口同声地争着担当这艰巨的任务。最后党支部选拔了几十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由俞鹤龄担任队长,在风雪中出发了。突击队员们冒着迷漫的雪雾,攀上悬岩峭壁,一根一根、一捆一捆地砍运竹木,采运箬皮,常常一不小心,就从陡斜结冰的山坡上滑下几丈远。滑下去,就抓着树枝再爬上来,拍拍身上的泥雪,又重新投入战斗。就这样,他们经过辛勤劳动,自己扛材料,自己砌泥土,在荒山上盖起了第一批简单的新房,初步定居下来。
当房子盖起时,已经入春,他们刚刚准备开荒生产,山上积雪汇成的山洪却冲断了他们运粮的道路。眼看口粮一天天减少,几十个人被困在山上。生产迫在眉睫,粮道又断绝,党支部研究这个情况,决定派共产党员蒋保安带领十几名党、团员突破洪水包围,渡水下山运粮。山下群众听说建设乌风岭的亲人们快要断绝粮食的消息,纷纷自动拿出自己的粮食借给他们,并推派了三个代表把粮食送上山来。山区人民的关怀和支援,给下放干部们又上了深刻难忘的一课,更加鼓舞了他们建设乌风岭的决心。党支部书记严振有握着送粮乡亲们的手说:我们一定要在乌风岭上创家立业,开花结果,要乌风岭交出更多的粮食,回报乡亲们的深情厚谊。
开荒夺粮
春耕开始了。初春的乌风岭,岩石上还挂着冰霜。
“向山进军,向山要粮”这是党支部向全体同志发出的战斗号召。大家一个个生龙活虎般的投入了开荒战斗。山上多年荒芜的土地,生满了一人深的荆棘野草,堆满了石块瓦砾。干部们首先用火烧掉杂树野草,驱除山禽、蛇、兽。荒地里遍布树根、石头,犁头犁不动,他们就一锄一锄地挖,一下一下地砍。锄头落下去,撞到石头上,碰在树蔸上,震得虎口痛裂,膀臂酸痛。许多人手上磨起了血泡。许多人鞋子、衣服磨烂了。但他们仍然坚持战斗,每天早起晚归,一个劲地干,不停地开。但是开荒进度还是很慢。这时有些人就有些发急了,有的说:“再难的活也不怕,可就是这个锄头太慢了!”有的说:“这得要开到多久才能种上粮食呀!”
在干部中最年轻的小赖,一天正在汗流浃背地拼命挖地,忽然“哗啦”一响,锄头下面像有一件什么东西。这时大家都围拢过来,用手在锄头下一掏,掏出两只脱了搪瓷的黑铁碗,拿起仔细看看,在碗底背面还隐约画着一只军用口哨。这是作什么用的呢?经当年在这里闹过革命的老红军战士的分析,大家才知道是当年红军打仗时带的茶碗。顿时,工地上一片欢腾,党支部书记激动地对大家说:“先一辈的老红军过去在岭上坚持革命,流血作战,不惜牺牲;今天我们在红军革命的地方搞建设,一定要继承老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一锄一镐,也不要忘记红军的精神。我们开荒还没几天,有的人就发急了,这就不是红军的精神。”这时同志们一齐响亮地回答:“一定向老红军学习!一定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于是开荒的速度加快了。大家一个决心,一个信念:不怕苦、不怕难,一定要荒地变良田!大家一面苦干,一面巧干,想办法,搞革新,开荒效率比原来提高了一倍。
在下放干部的齐心协力艰苦经营下,仅仅凭着几十双手,半个多月,就在山上开出了七十多亩荒地,山上可以开垦的荒地几乎全部开垦出来了,并且及时施肥播种上了春播作物。
就在当年秋后,这批下放干部开始实现了“一定要乌风岭长出更多的粮食”的志愿。乌风岭上获得了第一次丰收。种植的马铃薯、红薯、玉米等作物总产量,折合稻谷计算共达三万多斤。其中马铃薯、红薯单位面积产量高达八千多斤。又白又大的萝卜亩产三千多斤,一向被认为高山不能生长的西瓜,也长得有八斤多重。
接着第二年、第三年,他们采取林粮混种的办法,又扩大了耕地面积三百多亩。今年粮食总产量已增加到十二万多斤,各种蔬菜总产量增加到十万多斤,做到了粮菜自给有余。
向山取宝
乌风岭上有万宝,
全看干劲大和小;
干劲越大宝越多,
干劲越小宝越少。
山上最多的是松林,除做用材之外,有大量松枝、松蔸被废弃。下放干部看到松树上凝结着许多油质,决定首先利用它提炼松油。可是他们没一个人学过炼油,手头也没有一点技术资料。他们就凭着一股干劲,一股敢于创造的精神,背着锅盆饭甑到山林里安营扎寨,就地研究,就地试验。王启圣、万淑惠几个人开始试用木甑蒸馏,卢春龙、吴明通几个人试用喷雾器煮熬,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反复试验。最后共产党员卢春龙终于用瓦罐子炼出了大半碗浓缩的松油。这就进一步鼓舞了大家的劲头,结果提炼出了大量的松木原油。有了松木原油,他们想方设法又从原油中分馏出来了汽油、柴油、选矿油、润滑油等许多宝贵的工业用油。此外,还从松树身上制取出松香、松节油、松针油、栲胶、活性炭、石腊、酒精等三十多种林产化工原料。这样,仅松树一项,就取得了几十种“宝”。他们又利用竹子造纸,利用各种野果、野生植物造酒……。去年,他们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含毒性很强的野生石蒜,用这种野生石蒜制取出了工业用的极为贵重的丙酮和丁醇。
三年来他们向山取宝,利用山上的一草一木,白手起家,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林副产品和化工原料,为国家创造了价值一百三十七万元的财富。
山城新貌
乌风岭,在九十六名下放干部风浸雨浴的建设中,一幅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它已经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新山城。
干部上山时,到乌风岭几乎无路可走,现在已经修成了宽阔的盘山公路,汽车可直达山顶。登上乌风岭,沿着公路两旁,葱郁魁梧的树木,点缀着整齐油绿的梯田。在乌风岭的中心地,宽阔的街道,一排排乳白色的房子,职工宿舍、科学研究所、医院、百货商店、邮电局、银行、文化馆……,围成了一座山上城镇。
在镇的四周,山坡下面,是一幢幢的林区工厂,包括制材厂、炼油厂、化工厂、造纸厂、造酒厂等,共二十多座,烟囱冒着阵阵浓烟,机器的鸣声日夜不停。现在这里已经是大茅山的一个中心工业基地了。
乌风岭这座当年红军的革命根据地,正变得越来越美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山区建设者。最近又有二千多青年学生和山区群众到这里来参加建设工作。
乌风岭的九十六名下放干部既建设了山区,也锻炼了自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山变人也变,山绿心更红”了。三年来,他们之中,已经有二十六人光荣的参加中国共产党,有五十八人光荣的参加了共青团。同时,还有许多人成为建设山区的农业和工业的技术人材。刚上山时担任炊事员的蒋保安,现在已经是科学研究所的副主任。


第7版()
专栏:

江西省上山下乡干部种植的蔬菜不仅自给,还大量供应了城市和工矿企业。这是下放干部在管理蔬菜    新华社记者 原苏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