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以“八字宪法”为纲广泛开展群众性活动
农民研究科学促进农业增产
本报讯 甘肃省的群众性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正在各人民公社中蓬勃开展。人民公社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工农业大跃进,而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
目前,全省五百多个人民公社大部分都已建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和科学研究小组。各人民公社的基层科学研究组织,都以农业“八字宪法”为纲,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紧密结合生产,摸清了一些自然规律,找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宁县山河人民公社已经把群众性的科学试验研究成果写成了“冬小麦主要栽培技术考察报告”、“品种志”、“土壤志”等十三种资料。这些材料对促进生产起了很大作用。兰州市雁滩人民公社的科学研究活动,促进生产连年大跃进。他们先后培育出一棵重二十斤的莲花菜、九斤的油菜、十二斤的菜花、二十六斤的包心菜、十八斤的西红柿和五尺长八斤重的豇豆等。他们根据“八字宪法”结合本社的具体条件进行科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因此这个公社的蔬菜产量在1959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又获得了今年的持续跃进。今年上半年上槎蔬菜平均亩产七千多斤,比去年同期增长19.4%。庆阳县西峰人民公社联合生产队“青年百花科学试验小组”在自己的试验田里试验外地引进品种五十三个,培育出良种十六个,与对照品种比较都增产了5%至10%以上。联合生产队已把他们试验成功的多头高粱、甜菜、冬小麦品种在全队普遍推广。去年种植的三十一亩冬小麦,平均亩产量比当地其他小麦高两倍。宁县城关公社的张家堡生产队,为了合理安排劳动力,做了许多运筹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去年他们采取了合理调整耕作区、马房搬到村边、改弯路为直路等十二条措施,实现了运输上的线性规划和劳动对象的合理布局,一年来共节省了一万二千六百多个劳动力。山河公社宋家崖窑生产队五个老汉组织了一个牧羊研究小组,总结了切实可行的十条放牧经验,创造了两年七个月没伤亡一只羊和百母产百羔的先进经验,使全队羊只增加了三倍。
两年来,全省人民公社的科学研究由于坚持了党的领导,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活动,打破了过去仅限于少数人搞科学的冷冷清清的局面。广大农民群众发挥了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创造出了无数的奇迹。许多过去目不识丁的普通农民,今天已成为真正的科学家。兰州市永登区苦水人民公社的社员苗世统,过去是个贫农,在党的培养下,他大胆地想,大胆地干,经过六年的精心培育,终于找到了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定型优良品种。他进行了二十多种小麦杂交的试验,得出三十四个变种,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育苗学家。
党提出的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为人民公社的科学研究工作提出更大的任务,促进了全省人民公社进一步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各基层科学研究小组的研究工作更加活跃,配合当地、当前生产更加紧密。


第7版()
专栏:

丰富了研究内容 扩大了科学队伍 发展了科学事业
科学工作者扎根农村如鱼得水
本报讯 甘肃省科学技术部门积极支援农业发展,大批科学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紧密结合生产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同广大社员一道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不但丰富了研究内容,而且发展了农民科学工作队伍,使科学研究工作迅速发展。今年农村抗旱斗争中,甘肃农业科学院技术人员在农村,和群众一起开技术研究座谈会,突击编写出四十种重要材料,向各地人民公社介绍了五十多种抗旱良种,和十种主要作物的抗旱栽培技术措施。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冰川冻土研究所等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分别在河西走廊和中部黄土高塬上,跟当地社员一起进行融冰化雪、寻找地下水源的工作,仅在海拔四千五百多米的祁连山上就融冰七千多立方米,灌溉了大量农田。全省科学技术人员配合各地成万的群众,只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五千九百多万亩耕地的土壤普查,编出《甘肃土壤志》。
甘肃省科学技术部门,为了把科学研究活动的根子牢牢扎在农民群众运动的基础上,根据“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农民科学技术工作者,以提高和发展科学工作队伍。省农业科学院和八十九个农村公社挂钩,帮助公社办起试验性的“小农场”五十多个,培养了总面积二万三千亩的九十三个丰产方,今年既获得丰产增收,也培训了成百的农民技术员。(附图片)
兰州市雁塔公社的温室也是社员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上图是温室外景;下图是社员正给温室培育的早熟西红柿浇水。
本报记者 李生才摄


第7版()
专栏:

开展群众性科学活动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甘肃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允中
(一)
人民公社大办科学技术事业,对于更好地贯彻执行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迅速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有着巨大的深远的意义。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在很大程度上受着自然条件的支配。复杂的、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这些因素在目前来说,有些还是人力不能控制或是不能完全控制的。为了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稳定和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必须发展人民公社的科学技术事业,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使科学技术跟上生产,并抢先一步走在生产的前头,促进生产。
甘肃省的科学技术部门,几年来,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政策,因而全省的科学研究活动,蓬勃向前发展。从组织上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高到低,发展到现在,全省各人民公社、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已经建立了基层科协组织二千二百五十三个,由生产队、车间、工段等组织的各种形式不同的群众性科学技术研究小组二万个,拥有会员二十二万多名。我们已经有了一支群众性的科学研究队伍和一批工农的科学家。
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和人员,正在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紧密结合生产,用各种方法,从事多项科学研究试验。特别是对农业“八字宪法”的研究和试验。例如,在培育作物新品种、合理密植幅度、土壤深翻适宜深度、防治病虫害、灌溉技术、养猪养羊、工具改革等方面,做了不少对比试验研究工作。事实证明,凡是重视这方面研究的人民公社,都能提出适合于本地区条件的具体增产措施。敦煌人民公社山危大队大搞植棉试验工作,写出了“敦煌棉花增产汇编”一书,从理论上总结了棉花增产的措施,指导全县棉花的增产工作。宁县山河人民公社西关生产队的“十女研究组”,今年在十亩试验田里,进行九十三种作物的对比试验,用杂交的方法创造新的品种。她们已经做到对主要作物新品种、新的耕作技术,都经过试验,然后推广应用到大田生产中去。在大田生产中碰到的问题,也都拿到试验田来试验,用试验结果指导大田生产,使大田管理的脉搏随着试验田的脉搏跳动。广大群众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用不断革命的精神,创造和改进了许多新工具,一般地提高工效一倍到几十倍,大大节约了劳动力。
(二)
甘肃省人民公社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几年来是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在实践中,对于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也有一些体会:
一、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委领导。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同各种错误思想斗争的过程。错误思想来自两个方面:有的人认为,科学是洋东西,农民粗手笨脚搞不了;农民研究的东西,学术性不强,价值不大。在农民群众中间,也有人把科学研究和生产对立起来,怕研究科学,耽误生产。加强党的具体领导,就保证了对新鲜事物的鼓励和扶植;就可以批判、驳倒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和言论,从而教育广大群众。事实证明,农民群众不但能进行科学研究,而且大有可为。因为劳动群众是生产的实践者,也是科学技术的缔造者,当然可以进行科学研究。搞试验田也绝不是浪费。试验成功了,推广应用后,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就是试验田本身,一般地要比大田增产许多。
二、密切结合生产,为生产服务。科学的基本来源是生产实践,生产是推动科学前进的根本动力,离开了生产,科学是不能真正有所发展的。因此,必须牢固地树立科学为生产服务的观点。今年春天,永昌焦家庄公社,针对冬麦死苗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了死苗原因,总结了经验,提出了补救的具体办法,为今年发展冬麦提供了一套技术措施。真正解决了生产上的关键问题,科学技术工作也就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获得巨大的发展。
三、实行领导干部、群众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大搞群众运动。这是把领导力量同群众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技术人员的科学技术知识同群众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好办法。它又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把运动引向正确的、科学的、全民的轨道上的一个重要方法。凡是采用这个方法的人民公社,工作就进行得很顺利,成绩也非常突出。环县曲子人民公社木钵生产队,培育高粱试验田,支部书记姚正杰自始至终和群众在一起共同研究,由技术干部和有丰富经验的生产能手指导,试验结果比一般田增产四倍,并总结出了一套高粱丰产经验。
四、建立科学研究组织机构,组织专业队伍培养工农专家,建立研究基地。这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关键之一。因此,公社要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生产队、工厂、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要设立科学技术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公社建立科学研究所,生产队成立研究小组,广泛地吸收农民群众参加,具体进行研究试验。
(三)
现在,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武装了全体人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成了全党全民的头等重要的任务。当前人民公社的科学技术工作,应当千方百计地为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以粮为纲,以农业“八字宪法”为中心,紧紧围绕增产粮食,广泛深入地探索增产的规律,把工作重点放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明确主攻方向。农业“八字宪法”是毛泽东同志多年来对农业生产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正确地概括了农业作物正常生长和增加生产的客观要求。我们的任务就在于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八字宪法”。当前,尤其要着重研究如何使用最新技术和推广先进经验,以缩短农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例如,引进与选育生长期短的早熟作物的优良品种,作物冬播和提早发芽的研究。另外,要研究解决牲畜饲料来源,牲畜饲养管理,提高繁殖率,防止牲畜疫病等科学技术问题,发展畜牧业,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节约劳动力也是当前农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在科学技术的范围内,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进行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试验研究,从劳动工具上想办法,一方面要研究与掌握运筹学,合理调配劳动力,做好作物种植、土地利用、水渠分布、肥料运送,以及麦场、加工厂、饲养场分布的规划,使在现有条件下,达到多快好省的要求。
(二)大搞技术上门活动。各种形式的技术上门活动,是积极主动、密切协作,更有效地为生产服务的活动形式。甘肃省的各基层的科协组织,将广泛地组织技术指导组、促进团、先进经验推广队和服务队等,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普遍地推广与总结新的技术和经验,解决各地区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当前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问题,并且逐步要把这个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理论总结活动和科学技术研究小组的活动,提倡工农群众写论文,不能自己写的就请别人记。通过群众性的理论总结,把技术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和发明创造,认真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高,进一步指导生产。
为了实现科学技术工作的继续跃进,使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科学工作者必须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踏踏实实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埋头苦干,克服困难。让我们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我国自己的科学技术道路奋勇前进!


第7版()
专栏:

科学珍闻
河西走廊培育小麦新品种
河西走廊选育出能够抗旱、早熟、丰产的四、五、六号小麦新品种。
张掖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张掖专区农业试验站,为了培育适合于河西地区条件的小麦新品种,从1954年开始,采用外地引进的抗倒伏、产量高,但品质差,易散发黑穗病,不能抗旱的774号麦种为母体,用当地穗粒大,抗病力和抗逆性强,但易倒伏、分蘖力弱的白大麦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目前已获初步成果。1959年有三个品系已经稳定,初步鉴定为张掖四、五、六号。杂种后代综合了父母本的优点,克服了父母本的缺点,品质好、黑穗病减轻,不孕和小穗数比774号大大减少,能抗倒伏和抗旱。因此,在1959年水肥条件高的条件下,774号发生中等倒伏,而杂种后代仅轻微倒伏,比774号增产20%以上。今年在大旱的情况下,仍然籽粒饱满,比774号增产。
野生胡麻与油用胡麻杂交
胡麻是甘肃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主要产地在干旱山区。为了不与粮棉争地,胡麻多种在山坡及山顶上,但是,目前农家的胡麻品种抗逆性不强,一年一熟,亩产不过三十到八十斤。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胡麻新品种,利用野生胡麻的高度抗旱、抗寒、抗病、早熟、多果及一年多熟的优良特性,同农家油用胡麻品种进行了多花授粉的有性杂交,已获得第一代。据生育期中的观察,由油用胡麻作母本的杂交后代,长出的果实显然比未进行杂交的果实小而多,已接近野生胡麻的特征。
西北高原繁殖长江鱼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去冬今春打破常规把武汉长江种鱼运到兰州,进行半人工孵化试验研究,现在已经试验成功。仅今年上半年,估计已有十万鱼苗孵化出来,并已供应甘肃各地农村人民公社喂养。这一成就,不仅缩短了孵化时间,而且进一步为发展西北高原水产事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季长青的西红柿树
在兰州市西固区西柳沟人民公社柳泉生产队的温室里,生长着两株名为“卡得大红”的多年生西红柿树。这是老社员芦永良等1958年8月培育出来的。三年来,它一直生长旺盛,藤蔓长得像伞柄那样粗,株植高达三米以上,有节四十四个,每个杈平均着果四至五个,果实形状正圆,色泽鲜美,具有皮薄、肉厚、籽少、味甜的优点。一年四季都能开花结果。两年多来,已收获西红柿七十八斤。今年这个公社准备了二十六间温室,进行大面积培育。这一创举为蔬菜四季长青的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第7版()
专栏:

气象哨兵
甘肃省已在农村建立气象站(组、哨)一千多个,约有两万名群众担任了气象哨兵的光荣职务。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气象谚语和土法预测天气的经验,组成各个不同地区的补充预报网,既有近代气象科学,又有群众经验,从而提高了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质量,使霜冻、大风、寒潮、冰雹、雨雪大大地降低了危害庄稼的程度。以下就是关于这方面的几个小故事:
平安无事
傍晚,大风骤起,尘土漫天,对面看不见人脸。可是,兰州市秦川公社达家梁大队的麦草堆,却压得严严实实,羊群也在大风到来之前安全地回到了圈里。一切都是平安无事。社员们的脸上都显出了满意的笑容。
就在刮大风的那天下午,达家梁大队穆桂英气象组组长杨清英,从广播里听到大风预报,为了使预报更加准确,立即检查了自己的物验室,并翻阅收集到的有关气象谚语,细心观察天空的变化,还访问对“看天”有经验的老农。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她熟练地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确定大风将要来临的结论,并向大队党总支汇报。
党总支立即组成两路大军,一路骑上自行车分头寻找正在放牧的羊群,一路检查房屋、圈棚等,该加固的很快加固,并给所有草垛压上石块、门板和湿泥等,防止大风把草堆刮跑。
晴空万里抢收忙
著名的甘南草原,天气一向变幻莫测。今年秋收时节,阴雨连绵,看着地里一天比一天黄熟的粮食,人们的心就像火烧油煎一样。
临潭县洮阴公社气候服务站气象员和社员的心情一样,眼巴巴地盼望有个晴朗的天气。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晴天的时机,他们不断地监视着天空的变化,细心地观察各种预测天气的实物,伏在灯下周密地分析所得到的资料,又把研究出来的结果,冒着风雨挨家挨户地找老农座谈……,由于他们的积极努力,终于测定二十五、二十六日两天是晴天,他们怀着喜悦心情,立即发出预报。
洮阴公社党委根据预报,马上动员所有的人马,做好抢收准备工作。预测的日子到来了,果然晴空万里,全体社员喜气洋洋地投入了一场紧张的抢收战斗,由于事先准备充分,经过两天苦战,就把全部成熟的庄稼收割完毕,避免了损失。改变农田气候
号称陇东“粮仓”的董志塬上,每当严冬过去麦苗返青的时候,麦田里常常出现片片被冻死的麦苗;夏天刮风下雨,作物又常常倒伏。因此,怎样保证小麦安全过冬,经受风吹雨打,不致倒伏,就成为每个气象工作人员关注的问题。
庆阳县西峰公社年轻的女气象员武秀珍从公社气象站的气象资料里,知道董志塬上冬春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秋间多东南风的气象规律。根据这个特点,她又考虑到植物生长期间需要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便勇敢地提出一个崭新的建议:把冬小麦由原来的东西播行改为南北播行,给农作物创造有利的农田气候条件。
党委研究了武秀珍的创议,认为这种作法有很多好处,即:把小麦播行与风向平行,风容易流通,麦秆也不容易被风吹倒,同时作物受光面加大,照射的时间也长,植株能均匀地受到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使作物成熟整齐,减少越冬死亡。
西峰公社在去年冬天改变了部分麦田的播行,试验效果很好,有效地降低了越冬小麦的死亡率。今年冬麦播种,就有更多的生产队推广了这项先进措施。


第7版()
专栏:

农业科学战线上的“愚公”
——记甘肃省武都县农民科学家张世清
  本报记者 黄之浜
1957年深秋,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里,一位银须白发的老农,站在颗粒又胖又圆、如同石榴籽一样的“大头连”小麦标本面前,出神地望着,久久不肯离去。解说员发觉这个老头有点面熟,想了一下,哦!原来这位老观众已经几次站在这种展品面前发“呆”了。解说员想了想,从玻璃瓶里拿出两颗麦种,递到老头面前说:
“老人家,这两颗麦子送给你,拿回去种吧!你是哪儿的人呢?”
老头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连忙用纸包好麦子,才笑眯眯地回答:“远道来的,俺家是甘肃武都。”
这个老头就是农民科学家张世清,在武都一带是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他从解放到现在,十年来一直坚持试验,用杂交的方法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用改良品种、间种、复种等各种综合性措施,在高寒山区试种成功水稻和“五熟田”,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赞扬。
培育新品种
张世清今年已经五十几岁了。在旧社会里,全家六口人,只有一亩四分地,终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从小就有一颗热爱山区、热爱农业的心,决心要改变山区面貌。但是在旧社会这个愿望却无法实现。解放以后,他分到土地。当时,城里的工业建设闹得火红,有个朋友知道他过去念过四年私塾,认识字,要给他在城里找个工作。谁知张世清却有他自己的理想。他说:“农业是根基啊!要是人人都嫌干农业艰苦,往外面跑,那农村由谁来建设呢?”他坚定不移地在农村扎下根。
有一天,他从一本《农业技术》书上看到:“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种子很重要,而培育本地方适用的良种,最好的办法是杂交……”。他自言自语说:“对!什么碧玛一号!金皇后!它先都是世上没有的品种,还不是人培育出来的,不过我还嫌碧玛一号的颗儿有点小,要能把小麦颗儿培育成玉米颗儿大,那该增产多少粮食呢!我一定要给后辈人培育出几种新品种!”从此,他每天从地里回来,顾不上喝水,顾不上休息,一转身就钻到后院去了,有时晚上想出门道,便从床上爬起来,打着灯笼去进行试验。不久,他家的后院便成了一座农业试验场,里面种着各种小麦、玉米、洋芋、瓜果……。为了培育新品种,他像一只辛勤的蜜蜂一样,有花的地方就有他的踪影。有一次,他从兰州乘火车回武都,火车快到三羊川车站时,他从车上看见地里有一种新品种,急想拿点回去试种,车刚停下,他便下去采集,但回到车站时,火车早已开走了。
这位老人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劳动,并利用参观、开会、访问等一切机会,搜集、培育了许多新品种。他已经用嫁接杂交等办法培育出小麦、玉米新品种三种,新果树五十二种,还在研究用苜蓿嫁接小麦、用野棉花嫁接家棉花。他要使小麦和棉花将来都变成多年生植物,种一次便可以像果树似的,年年采摘果实。也许有人会说,要棉花变成桃树那样,其渺茫和虚幻,就好比伸手想摘天上星。但是,武都山区的农民,从前想栽水稻,不是也曾经被人讥笑为想摘天上星么?然而幻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水稻上山
1956年春天,张世清在合作化高潮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浑身更充满了干劲。从这时起,他心里就一直盘算着:我在党的面前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那么怎样领导群众把山区建设成美好的社会呢?他给自己定了努力方向:让山区种上水稻,把家乡变成江南!他开始了水稻上山的试验研究。武都隆兴这个地方山高水凉,自古种稻子就不长!所以有些人就说张世清是在胡思乱想。张世清却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问题不在水凉,就看水稻成熟时能不能躲过早霜?他决心在实践中摸索。头一年,他把平川地方的稻秧插上,只抽了一半穗,就遇到早霜,冻死了。第二年提早插秧,结果还是叫早霜冻死了。第三年用浅山地方的稻秧作试验,扬花时又遇到早霜,没有结上籽。但是张世清却从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因素:试验虽然没有成功,效果不是一年比一年好么?早育秧,怕晚霜;迟插秧,又怕早霜。霜,成了水稻上山的大敌!
怎样征服霜呢?张世清日夜为这事琢磨着。有一天,他跑到玉米地里,看到用温水催芽法种的玉米比一般玉米提前成熟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自言自语地说:“这可有了办法了!”于是他就根据催芽法的原理,让稻籽在屋里发芽,然后下种育苗,早晚用草帘盖住。这样,秧苗逃过晚霜关,又提前插了秧。这一年,开天辟地第一次在高寒的山区试种成功了水稻。
攀登高峰
张世清的家乡,群山环抱,峰岳重叠。张世清从小就习惯于翻山越岭,现在,他又在努力攀登另外一种高峰——科学技术的高峰。党号召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支援国家工业建设。他想:光有适合山区的好品种还不够,如果把一年收一季,改成一年收两季,一亩地不就可以变成两亩地么?他又开始了山区复种的试验。他在自己的六分地上收割小麦后,就点上玉米。这事一传开去,又成了这个小山村里的新闻。乡亲们纷纷议论说:“闲地点玉米,迟一点都不得熟,麦茬地里点玉米要能熟,石头上都会开出花来!”张世清说:“这六分地是作试验的,不成了,全当给牲口种草,明年再来!”果然,这一年玉米没有结上籽,就被一场早霜冻死了。
张世清一点没有动摇。他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是:下种迟了。于是第二年,麦一收下,他就种上玉米。但是,秋后只有一成成熟,其余九成,颗粒未圆又被冻死了。这一年有了进展,他心里感到高兴,决定再继续试验。他的知心朋友谭知生劝他:“老弟!咱们这地方山高地凉,我看还是算了吧!”张世清坚定地说:“这两年试验虽失败,可也帮我摸清了玉米的脾气。再说,失败为成功之母,搞研究试验就是要战胜困难,才能取得胜利。”张世清就像愚公移山那样,一块又一块地搬掉通往科学高峰途中的绊脚石,日日夜夜战斗在山区。他详细分析了山区的气候变化,琢磨着玉米的脾气,分析失败的原因,计算出玉米成熟得一百五十天,要能再早种十天,就可以躲过早霜。接着,他又从这一百五十天推算出,玉米要在 “芒种”前四、五天下种,但小麦却在“芒种”后四、五天才能收割,要能解决这个矛盾,就能做到一年两熟。
正在这个时候,地委书记来检查工作,鼓励张世清说:“不要被困难吓倒,共产党员面前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的。”党的教导时时在他的耳边回旋,更增强了他的信心。他就集中精力思索一年两熟的问题。吃饭时想,睡觉时也想。一天,吃过晚饭,他正躺在炕上想着,手掐着指头算着,回头看见老婆在锅头上淘豆芽菜。这时他猛然想到:豆芽菜能在屋里生长,要是玉米也用水催芽,然后下种,不就等于早种七、八天吗?他想到这里,兴奋地拍着炕席,说:“哈!今年有希望!”
张世清采用温水催芽法,使玉米巧妙地躲过早霜,全部结上籽,一亩打了五百三十斤。这时节,人们都争着来看张世清试验的二槎玉米,纷纷称赞他敢想敢做的崇高风格。张世清却认为,这仅仅是个开端。他想:既然一年能够两熟,是不是还能三熟、四熟甚至五熟呢?于是他在一年两熟的基础上提出一年三熟:小麦地里套种玉米,小麦收后,玉米行间套种蔬菜,使土地一年到头都能利用。当他把这个计划在当时的农业社社委会上提出后,多数干部都极力支持他,只有监委主任何遵洲把头摇得像货郎鼓那样。会后,张世清亲自泡了三十斤种籽,背到地里准备套种。谁知何遵洲在地头上挡住了他。说:“不成!快把泡的籽给牲口拉成麸子吧!”张世清说:“能成!社委会上通过了,就得按规定办事!”何遵洲坚持说:“硬要种,你这个研究组长就把产包下来,减了产你负责!”张世清想起了地委书记的话,他拍着胸膛说:“包就包,每亩五百斤,减一斤我赔一斤!”就这样,张世清领导社员,按计划套种、间种了八亩地。经过大家的精心培植,三种庄稼都获得丰收,每亩收小麦四百四十斤,玉米七百七十六斤,白菜一千五百斤。
在获得一年三熟的胜利基础上,张世清并没有停滞不前。他对山区无霜期和作物生长期作了仔细计算后,在去年种冬麦时,又对土地、温度、阳光等自然条件作了研究,在冬麦地里种上冬菠菜(麦子四行,二尺宽,中间隔二尺撒菠菜),第二年春天,菠菜收后,又在种菠菜的地上种上玉米,玉米出土不久,麦子即成熟收割。在收麦后,再种上生长期约一百天左右的洋黄豆。与此同时,又在玉米株间撒种胡萝卜。这样间种、套种的结果,今年在八亩地上每亩平均收了小麦七百四十七斤,洋黄豆三百五十斤,玉米三百斤,菠菜一千五百斤,胡萝卜二百斤,共计收粮食一千三百九十七斤,蔬菜一千七百斤,比当地一般田产量高出好几倍。因为是五种作物间种、套种,所以人们把这种耕作方法称作“五套连环”。甘肃省的科学领导部门认为这种充分利用地力,合理倒茬,高秆和低秆作物间作的方法,不仅是完全符合植物群体生理的原理,而且在作物配置上还合乎运筹学的原理,相对地节约了劳动力。因此,今年7月,武都县在隆兴公社召开了现场会议,决定今年秋播冬麦时,在五万亩地里推广“五套连环”这一先进耕作经验。
光荣归功于党
张世清在农业科学上攀登了一个高峰又一个高峰,取得了一个成就又一个成就,党也不断给予他鼓励。他先后出席全国省、专区、县各级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十三次,受奖励八次,还到北京见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并被聘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今年7月他又到苏联参观学习了二十多天,大大开阔了眼界,更加增长了他的创造智慧。张世清把一切成就都归功于党。他在今年秋收摘下自己精心培育出来又大又甜的桃子时,首先挑了一个最大最甜的桃子,要送到北京去献给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并作了一首诗:
千桃园里千株桃,
色红味甜赛蟠桃;
献给领袖毛主席,
祝他福寿比天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