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中柬邦交万古青
王昆仑
中国潮剧团在柬埔寨王国作友好访问演出,行踪历九个省市,所到参观之处,常于临行时嘱为题词,匆促之间,应以七绝,不及计其粗浅也。
题柬埔寨国家博物馆中柬由来亲戚邦,古今文化共明昌。此番喜得同瞻仰,心祝繁荣日月长!
题柬埔寨国家艺术学校喜为交流入艺林,开来继往有新人。雕龙织凤多精湛,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柬苏友谊医院疗疾扶伤同此心,北天南海友情深。如何永济苍生苦,赢得和平天下春。
题西哈努克—周恩来胶合板厂兴邦共仰栋梁高,愿助芳邻尺寸劳。举世人民胶合固,和平大厦永坚牢。
题王廷驻白马市代表丁东市长纪念册
青山碧海两情亲,白马风光印象深。
归去定当传厚意,繁荣幸福祝无垠!
题柬中友谊纺织厂
连宵献演傍湄江,更喜来观机杼忙。
万缕千丝织不尽,绵绵情意两邻邦。
金边机场告别口占
临别依依不忍行,何年能忘此深情?
山川风物期长好,中柬邦交万古青!


第8版()
专栏:

水调歌头
(中国潮剧团在金边演出《陈三五娘》)
中柬邦交好,海外送新声。争看五娘遗事,哀乐动金城。灯市欣逢心许,楼外惊蒙投荔,好梦苦难成。卖身甘役辱,矢死抗豪横。
伤弱柳,怜双蝶,守前盟。赖他小婢周旋,百计护多情。人愿团圆康乐,国愿和平建设,举世绝侵凌。歌舞频来往,百代永安宁!


第8版()
专栏:

胶合板(二首)
刘岚山
〔祝西哈努克——周恩来胶合板厂投入生产〕
我早晨站在明镜前,
望远方金湖水和绿山林;
在明媚的湖光山色里,
飞腾着季雨般的欢呼声;
这欢呼和象山丛林内
丁丁冬冬伐木声一齐飞腾;
这欢呼和荡荡的金边湖畔
胶合板工人的歌声一齐飞腾;
这欢呼传到东北林场,
激起木工们更大的跃进;
这欢呼传到红水河边,
引起了新刘三姐们的新歌兴。
哦,这不是一面镜子,
这是块胶合板透出的光明,
它凝结着中柬人民的情谊,
照耀着绿色的万里晴天空。
一个中国人
〔纪念在柬埔寨牺牲的中国工程师罗锦春〕
一个年轻的中国工程师,
走在柬埔寨高峻的山岭,
他奉着亲爱祖国的命令,
向友邦献出自己的热情;
他敲打着柬埔寨每块石头,
向每一个地方作着访问,
柬埔寨的山岭和村路哟,
你多熟悉他那结实的脚步声!
他永不疲倦地走着走着,
一路上播种着人民的友情:
他把祖国教给他的一切,
全部教给柬埔寨工人弟兄;
要高山地带交出水来,
他同山民一起炸开吃水井;
为了友邦的火车头飞快奔跑,
他背起雷管和炸药翻山越岭;
他以毛泽东时代中国人的风格,
勇敢地去攀登巍峨的高峰;
啊,就在这高高的山崖上,
他蘸着鲜血栽下一路青松!……
祖国的好儿子,安眠吧,
你栽的青松已蓊郁成林;
在那巨伞一般的绿荫下,
人们正在歌唱你和你的母亲!


第8版()
专栏:

扎扎实实
陈实
在公社里,常常可以听到一些领导人赞扬某村支部书记的工作扎实。或者是批评某队的工作不够扎实。的确,“扎扎实实”这四个字是富有概括性的,它包涵着很多意思。究竟怎样做才算扎实呢?有人说:到生产中去领导生产,“又当司令又当兵”;到生活中去安排生活,“政治进食堂,干部下伙房”等等,都是党的传统办事作风的发扬,因此,扎实也就是深入。
不错,扎实和深入不能分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没有深入的功夫,闭目塞听,要想做好工作就很困难,更不用说扎实了。但深入毕竟还只是扎实的第一步。打个比方,不少同志背起铺盖卷,踏上第一线,到田里干,在食堂吃,进饲养棚睡,真可说万事皆备了吧,但只欠东风,掌不稳舵,预想的目的照例难以达到,仍算不得扎实。“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毛主席的这些指示,就是教导我们只有借政策之“东风”,并且像舵手一样稳稳掌握自己手里的工具,并很好地运用,变党的政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把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造成汹涌澎湃之势,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乘风破浪地、一浪高一浪地向前跃进。
最近,听到一位灾区的基层干部说过“党的政策是条根,根深叶茂花更红”这样一句话,这的确是他们在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深切体会。今年,他们那里由于大雨成灾,淹没了大部分庄稼,但是,群众动起来,困难迎刃而解,全队由减产六成降为二成。群众是如何“动”起来的呢?这一面是靠群众的觉悟、更重要的是另一面:靠领导的组织和发动。拿什么去发动?政策是动力。为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党总支组织各小队干部和老农深入田间,逐块检查了各种作物的受灾情况,并研究了具体修订办法,从而达到小队干部和社员双满意,群众生产劲头一鼓再鼓。结果,产量赶了上来。
只有干部了解了党的政策,下决心贯彻党的政策;群众了解了政策,坚决要求实现党的政策,这样就会使领导和群众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地结合起来,形成广泛热烈的群众运动,切实有效地执行和贯彻党的政策。而一旦领导抓起政策这条“根”,又深深地扎到群众中去,就会开出鲜艳的花,结出丰硕的果。灾区党组织既有把“失去的夺回来”的坚强信念,又有把“政策贯彻执行到底”的决心,因而领导和群众拧成一股绳,赢得与老天搏斗的胜利,这正是扎扎实实工作的一个例子。


第8版()
专栏:

三川的早晨
江之水
火车爬过秦岭又穿过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山洞,终于开到了略阳。它在这里抛下了我们,只稍作喘息便又向着巴山之巅奔去了。
我沿着碧绿的嘉陵江走着。我打听前面那个背了一“背兜”萝卜的行人,问他到县委会怎么走,他回头望望我,又往前呶呶嘴说:“瞧见前面那座凤凰山了吗?山下边的嘉陵书院里就是。”我往他说的山那边望去,在群峰中间,确实有一座像打开了的羽扇似的山平稳地歇在那里。满山是金黄色的青棡树,火红的二月枫间杂在这一片金黄中,给这山增添了颜色。远远看去,整个大山俨如一只正铺展开羽翼的美丽的凤凰。
略阳县地处秦岭巴山之间,交通困难,土薄人少,是个夏旱秋涝的万山之地。解放前人民的生活穷得可怕。刚解放第一个到任的县委书记是骑着一头小毛驴进山来的。他来的时候,满街看到的是背负着一点可怜的山中土产、长途跋涉地到县城来换盐巴的农民,他们缺衣少裤,就睡在一片乱草堆里,旧社会又给他们不少人留下了痛苦的大脖子病……。直到解放之后,人们才结束了这般生活。而粮食呢,不少地方却年年还得依靠国家供给。但是,自从1958年大跃进以来,情况就改变了。县委书记跟我说许多公社的情况都是如此,他一下子就举出白水江公社三川大队的例子来。这个大队地处拔海一千七百米的高山上,平地只占了十分之一,历年来人民生活很苦,1957年还缺粮两万多斤。人民公社成立以后,这三年来却连年增产,每年卖给国家的余粮都在增加。他说我来得正巧,领导三川大队改变落后面貌的总支书记刘俊林正在县里开扩干会,可以找他去谈谈。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遇到了刘俊林。他穿了一身黑布棉衣,满嘴是短胡楂,两只眼睛却显得分外有精神。我们趁着大会还没有开始,便相对谈起来了。
刘俊林今年四十岁刚过。他从小给地主当雇工,解放前被拉了壮丁,1948年参加革命,后来入了党。1951年便由部队复员回乡,曾经担任过高级社的主任和乡长等工作,1957年起担任了三川生产队的支部书记。他回来以后还不忘部队生活,如今自己喂了两条猎狗,逢到外出时总要背上猎枪打野兽。他少年时就枪法很准,在部队里更受过严格的锻炼,最近一年多,已打得两头金钱豹、几支麝和黑熊了。如今他打猎的兴趣不减当年,然而这又不单单是为了个人的喜好。原来在三川的深山老林里为害庄稼的鸟兽很多,有一年的庄稼竟让它们给破坏了60%。
刘俊林到三川带来了党的具体指示,他决心要在党的领导下改变三川的落后面貌。他紧紧抓住党的指示,想尽办法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他看到三川的大山,想的便是:山多粮就多。他访问群众,就记住了群众说的:
“要让粮满仓,还得上高山;要想吃得饱,还得满山跑。”为了实现党的这项方针,他发动群众,把党的思想变成全支部、全体干部、全体社员的行动,仅去年就开荒好几千亩土地。他生动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支部活动。就以三川的老汉们来说吧,过去他们有的说,咱人老不中用了,说话没人听。这话被刘俊林听到,他跟着就组织起一个“老农参谋部”,把有生产经验的老农们团结起来,让他们在生产上出谋献策,关心起集体生产来。“老农参谋部”还经常举行座谈会交流经验,支部也经常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今年坡地垅作,陡坡玉米点播、撒播相结合防鸟害等办法都是他们出的主意。由于对老农宣传的结果,在推广新式农具和新耕作方法时,他们不仅没有阻力而且成了积极的宣传者。不仅老农如此,三川的青年们在支部的领导下还组织了“政治思想工作网”,妇女们组织了“妇女联合网”。刘俊林还种了“指挥田”,办了“指挥食堂”,试验和带动全队的工作。队里70%的干部和社员也都搞了丰产试验方。平时全大队的各路人马分兵活动,各项工作开展得很活跃,因此贯彻党的政策很快也很广泛。三川大队办公室靠近刘俊林家,夜里他常要在这里参加电话会议。不管是县、公社发来的任何一项重要通知,或是紧急气象预报,他总是放下了电话,马上提起一只马灯或是点着火把,在山里四处传递消息。夜里山路难走,甚至有时要走上几十里,可是他兢兢业业地一贯如此。所以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们都亲热地称赞他这是“政策不过夜”。
三川边远的深山老林过去很少人到过,刘俊林每年总要翻几座大山到这些地方去检查工作。有一次他背了满“背兜”的盐、茶叶又出发了。在一座高山顶上,他找到几间房子,那是社员傅怀玉的家。进屋后四处空空的,只看到一位老妈妈。经过谈天,这老妈妈反映家离食堂太远,每天吃饭由人往山上送,饭菜难免有冷热迟早的问题。为了安排好老人家的生活,他征得老人全家的同意,亲自翻山越岭地把七十多岁的老人背到了山坡下的公共食堂来住。最近刘俊林又来到了这里,重又看到了老妈妈。那时她正坐在土炕上晒太阳,吃公共食堂的饭只吃得她满脸红通通的好气色,闲时也以编织草鞋自娱,见了刘俊林还谢长谢短,夸说食堂好。然而,谁知道就在这座大山上,解放后,我们的干部上山来访贫问苦时,在这些空屋里曾经发现过不少全副尸骨摆在地上,人不知是什么时候竟活活地病饿而死了!……
夜里,我在灯下翻看三川生产队写给县里的增产总结报告。这里面有不少的数字,每一个对比数字都在我眼前跳跃着,它们好像发出声音似地唱着欢乐的歌,让人读了又吃惊又兴奋。看着这材料,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刘俊林魁梧的身影,我仿佛觉得他已经开过了扩干会回到了三川,他又手持火把在深山里传送光明,把党的政策带给每个山村人家……。
远处呜呜地传来火车的汽笛声,有一列火车又从宝成路上奔驰而过了。我想,我是等不得刘俊林散会了,明天清早我将先搭车到白水江车站,然后再翻过几座大山,我要早一点亲眼看看那阳光四射的三川的早晨……。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喜雨知多少?
之光
今冬华北地区已普降瑞雪,南方地区则又遍获喜雨(11月25日《人民日报》载)。这等于进行了一次冬灌,可以防止天气骤然变化降温冻坏冬小麦,对冬小麦的分蘖、生长、播种和出苗有很大好处。
那末究竟降了多少雨水呢?请看下表:名称 1分钟雨量(水深) 状况微雨 0.02毫米以下 地面不湿或稍湿,如不加注意似无雨小雨 0.02—0.05毫米 地面已全湿,但无积水中雨 0.05—0.25毫米 地面积水,可闻雨声大雨 0.25—1毫米 遍地积水,雨声激烈可闻,薄的布伞湿透并渗进水滴暴雨 1毫米以上 大雨倾盆而下,下水道不及排水常有外溢,一开窗子,室内即听不见说话声以上是指短时间(1分钟)内雨“暴”的程度,而现在我国气象台发布的雨级标准是按一天内雨量的总量来划分的:0.1—10毫米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则是大雨,50毫米以上则称暴雨了。我们如果知道某级雨下的时间,利用上表就可以大致知道今天是大雨或者是小雨了。


第8版()
专栏:

新媳妇的陪送
程明
鲜嫩鲜嫩的苤兰叶子,在初冬的阳光下闪耀着,真正喜人。王书记很欣慰地看着这五亩见方的苤兰,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新媳妇的陪送呀!”我感到很新奇。因为俺们这儿,自古以来,凡是新媳妇的陪送,都是箱子、桌子、被子、衣服、脸盆……之类的东西,从来没听说过陪送菜的。于是,我好奇地问起王书记,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新媳妇,是五队的生产队长常月娥。她是今年夏天才嫁到这队来的。去年就说要过门的,只是她娘家的大队里不放。她来时,他们的大队书记还恋恋不舍地说:“俺们的‘拖拉机’被你们拉跑了。”
她往这村嫁时,是她丈夫王玉生接着来的。她的全部陪送,是她随身挎的一个竹篮和一斤苤兰种籽。
“那时,俺队到处打听也买不着苤兰种籽,看到她带来的种籽,俺们喜欢的没法说了。”王书记边说边笑:“有这么一斤种籽,不仅能保证俺们食堂今冬明春有菜吃,将来还能供应城市呢!”
她娘家队里的干部说她是“拖拉机”,那真是一点不假,干活真是一个抵个半,强壮的小伙子也不在她手上。她针线活巧,地里活更拿手,不仅犁地锄地在行,就连摇耧播种也呱呱叫。她初来时,正赶上割麦,小伙子跟她较量过,累得汗流浃背,还没有赢她。她的干活本领大,调皮的小伙子见了直伸舌头,老人们也都直伸大拇指称赞。
在三秋战斗中,这队畜力差,为了早日送完公粮,他们除了用牲口拉,还用人拉。一架车能拉一千多斤,这里离仓库八里路,她和另一个妇女合伙,一天能拉四趟。像这样的事,说三天也说不完。
她来这队头一个月,得工资四元五角,她没舍得花,给她婆婆扯了七尺黑布,做了一件布衫,针脚缝得密密的,做好后,她拿给婆婆说:“娘,给你做个布衫,不知可合身?”穿上试试,不大不小,不肥不瘦正合身。她婆婆喜欢得嘴也合不住了,见人就说:“俺那媳妇的手啊,是个金不换,比什么陪送都好!”
她的陪送不是还有一个竹篮子吗?她的篮子用处可大了。自过门那天起,她就不离身地挎着。上地,是个空篮;回来,满满一篮。不是在路上拾麦头、红芋头、豆粒,就是拾碎柴草,回来就交给食堂。队里给她统计一下,光这一秋季,她就拾豆子四十多斤,红芋五百多斤,红芋叶六百多斤,红芋秧、柴草九百多斤。她见啥拾啥,她的篮子真是个“聚宝篮”呀!
以后,俺队的妇女都学她。这些篮子呀,不知给队里增加了多少收入。
“啊!你看,她们队回来了,领头的那个就是她。”王书记说。
我顺着王书记手指的方向看去,一群妇女,都扛着钉把,挎着装满柴草的篮子,边说边笑往村里走来。离得很远,我看不清她的模样,但从她那高高的身材、矫健的步伐上,可以断定,她是个多么能干的农村妇女!
王书记又感叹地说:“看见她,我就想起这苤兰了。她年轻轻的,怎么想得这样远呢?这真是新人做新事呀!”停了停,他又说:“俺们准备苤兰丰收了,食堂一定做几样菜,补补喜酒。到那时,你可要来喝喜酒呀!”


第8版()
专栏:

师徒(油画) 毛凤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