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哪里出现生产关键问题 竞赛的矛头就指向哪里 技术革命就跟到哪里
石钢红旗竞赛集中力量攻要害保高产
生产持续稳定地全面上升,钢铁产量增长铁耗焦比下降
编者按:紧密结合当前生产,持续深入发展,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开展得好的两个重要标志。作到了这两条,才能更好地达到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石钢党委把对生产的科学分析作为竞赛运动的灵魂,经常组织群众分析当前生产,不断发掘新的生产关键问题,然后组织群众围绕生产关键问题开展攻关夺旗竞赛。这样就使竞赛始终同当前生产结合得很紧密,而且经常具有新鲜具体的内容,步步深入,步步提高,促进了钢铁生产持续全面跃进。这一经验值得广泛推广。
本报讯 一个朝气勃勃的红旗竞赛运动,正在石景山钢铁公司深入开展。它的特点是:在群众性的对生产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组织竞赛;哪里出现生产关键,红旗竞赛的矛头就指向哪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也就跟踪到哪里。因此,这种竞赛永远具有新鲜具体的内容,激励着广大职工不断革命,促使生产持续稳定地全面上升。自从8月份全面开展这一竞赛运动以来,全公司钢、铁的产量节节上升。10月份同9月份比较,钢产量提高了14%,铁提高2.3%;每吨钢的铁耗降低2.14%,炼铁焦比降低2.49%。钢和铁的合格率都在99%以上。
过去是比死数据,现在是
“活竞赛”
石钢的红旗竞赛运动是在群众性攻关战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首先开展这一竞赛的是转炉炼钢试验厂。
今年以来,炼钢试验厂的钢产量不断出现新的高峰。但是前一阶段产量常忽上忽下,不能稳定地上升。为什么呢?在工厂党委会的领导下,职工们具体分析了若干炉钢的高产和低产的原因,发现在钢产量高速度增长的过程中,生产的各种条件变化极快,能否及时抓住生产条件变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及时解决,是每次形成高产或低产的决定性因素。于是,他们周密分析了影响钢产量稳定上升的各种具体因素,一共找出了九十六个关键问题,把它们列为竞赛项目,组织职工开展“攻关赛”;谁攻下其中一个关键,就在竞赛牌上给他画一面红旗。他们给这种竞赛起了个名字,叫做“百面红旗竞赛”。
这个赛法很合群众的“胃口”。第一、这九十六个问题,涉及全厂所有职工的工作,人人都可以参加。第二,它和过去的赛法不同,过去只是指标加措施,赛的是几条固定的数据,生产发展了,矛盾转化了,比这几条数据就不够了;现在是“活竞赛”,赛的是解决生产跃进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它赛的具体,赛的实在。这个竞赛一展开,全厂就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景象,围攻关键的群众运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仅仅半个月时间,九十多个关键问题都基本上解决了,钢产量较前半个月猛增17%。
一旗高举万旗飘。试验厂的经验迅速在全公司推广开来,从生产部门到辅助部门,从各个职能管理科室到医院、食堂,每个单位,每个职工,都根据生产和工作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订出了夺旗攻关的奋战目标。人们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都可以得到红旗。竞赛在全公司各个角落沸腾着,几乎所有的人都卷入了竞赛的热潮。许多人成了“攻关迷” ,“革新迷”。
竞赛要打中要害,就要
对生产进行科学分析
在火热的竞赛中,三高炉出现了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竞赛牌上的红旗密密麻麻地贴了三十多面,但是生产水平并没有上去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弄清真相,炼铁厂党委书记带着干部和技术人员到三高炉去,和党小组一起找原因。他们在同工人一起劳动中,发现三班的操作不统一;再从统计资料中分析,三高炉一直亏料线——炉子缺料,高炉填不饱肚子,当然不能多产生铁。他们又回过头来同工人一起座谈。工人们都说:“咱们三班工人不把操作统一了,亏料线的问题一辈子也解决不了。”在这以前,人们却想当然地认为,生产水平上去的不快,是焦炭末子多,烧结矿块度大……。由于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虽然花了很大力气,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这回经过分析,关键找出来了,大家合力改进操作,把竞赛红旗“插”在改进操作上,不到一星期,就把亏料线的问题解决了。高炉生产水平稳定上升,后十天的平均日产量比前十天提高了22%。
三高炉的经验给人们一个重要的启示:红旗竞赛的旗究竟插在什么地方,是竞赛的核心问题。它体现着党对竞赛运动的集中领导。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生产进行科学分析。没有对生产情况的具体分析,红旗就不能插在最能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促进生产的关键问题上,竞赛就可能打不中要害,虽然也热热闹闹,可就像古玩店里的翡翠苹果一样,好看不能吃。
从此,红旗竞赛运动立了一个新规矩:随随便便订的竞赛项目不算数,红旗必须插在经过分析的生产关键问题上。这样,认真对生产进行科学分析的工作,成了竞赛运动的灵魂。各级生产组织每次确定红旗竞赛项目以前,有的组织职工大鸣大放,广泛揭露生产中的矛盾;有的组织职工对照别人的先进指标,研究自己的薄弱环节;有的干部“解剖麻雀”,进行典型调查;有的干部和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在现场观测、试验……。在对生产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各路大军攻关夺旗,生产潜力不断被发掘出来,竞赛运动深入了一步。
集中攻击目标,小红旗
保大红旗
运动在发展着,各个部门都在跃进。可是,有一段时间,各部门的跃进并没有完全体现在最主要的指标——钢铁的高产上面。有人说:手指伸开了,捏成拳头才好哩!工人们多么希望钢铁的产量能够迅速地全面反映出他们奋战的成果啊。正在这个时候,公司党委根据对当前生产情况的综合分析,向全体职工下达了钢、铁日产量的跃进指标。并且规定凡在一周内实现了这两项指标和有关措施的单位,都可以得到“大红旗”。
两大指标像两盏明灯,高悬在职工们的心头。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奋战目标,和全公司的生产任务联系了起来,大家纷纷用“小红旗”保“大红旗”,把冲天的干劲都集中到钢铁高产的目标上。炼铁厂的每座高炉,每个工段、小组,设备维修工人,清扫工人,化验室的工作人员,围绕着生铁高产的总目标,都订出了本单位的具体指标和措施,作为本单位保“大红旗”的“小红旗”。维修车间为了保证高炉高产,把一周内设备不出任何事故作为车间红旗,把消灭一个设备缺陷作为小组的一面红旗。工人们像机警的哨兵一样,拿着工具和手电筒,登上爬下,日夜巡视检查设备,一个螺丝,一个开关也不放过。三高炉的上料工人把保证高炉吃饱不亏料作为自己的竞赛红旗。各个班为了保证原料供应充足,根据料仓许多仓眼被堵塞的情况,把每通开一个仓眼,算一面小组红旗。乙班工人不顾飞扬的灰尘和烧结矿发出的高热,抓紧每一次装车上料的空隙时间,用大铁棍通开了六个仓眼,得了六面红旗。丙班工人一上班就猛力追赶,结果通开了十四个仓眼,得了十四面红旗。长期被堵塞的二十个仓眼,在这样热火朝天的竞赛中,仅一天时间就全部通开了。
全公司就这样一层保一层,集中火力,猛攻钢、铁高产的总目标。第三天,钢的日产量就超过了“大红旗”指标,合格率达到99%;第四天,铁的日产量也超过了“大红旗”指标,合格率达到100%。
不断向新的薄弱环节进
军,持续稳定地攀登高峰
钢铁的生产水平上升了,与它密切相联的焦炭、烧结矿和石灰石等的产量,同钢铁产量的高峰有了距离。旧的平衡被打破,钢、铁生产的“前后左右”成了薄弱环节。为了稳定和提高钢铁的高产水平,“大红旗”又“插”到围绕钢、铁生产的各个后勤部门。
后勤部门的职工一齐朝着钢铁生产的高峰猛赶。烧结工人采用新技术,使烧结机台车利用系数迅速提高到二点六以上,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高炉配用烧结矿的比例由74%上升到77%;炼焦工人猛攻泥煤浮选关,提高精煤回收率,焦炭产量提高了10.9%;运输工人围绕装卸机械化开展技术革命,使铁路车辆在厂停留时间缩短13%,为及时供应钢铁高产所需物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炼钢、炼铁工人在保持和继续提高钢铁高产水平的同时,也认真对比分析各项指标,向全面跃进中的薄弱环节展开了强大的攻势。高炉工人把红旗插在降低焦比上,努力提高风温,改善高炉煤气的利用;转炉工人采用新技术,减少喷溅损失,争夺降低铁耗的红旗……。
这个公司的红旗竞赛运动持续深入地向前发展着,全公司的生产不断地攀上高产、优质、低耗的新高峰。


第4版()
专栏:

取“经”的难易
吴滤
取“经”——学习先进经验,难不难?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看来应该是:第一,不难;第二,但也不易。
说取“经”不难,因为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新技术、新经验,都是全民的财富,在我们的国家里,先进经验的创造者总是为四方来客敞开大门,把自己的经验能够在更多的地方开花结果,视为荣耀。在这种情况下,取“经”好比“囊中取物”,有何难哉?
然而,说不难,却又不是说任何人都能很顺利地把“经”取回去。“宝山空归”的情形也是常有的。
今天本报发表的《取经记》的通讯中有一段写的是青岛国棉一厂炼钢车间摇炉工王俊升向青岛自行车厂零点五吨红旗转炉车间摇炉工宋家善取“经”的故事:开始的时候,王俊升看不出宋家善的操作有什么与自己不同的地方,但是宋家善炉炉都吹出了优质钢,自己吹炼的却多数是二级钢或级外钢。接着,他又仔细地观察起师傅的操作动作来,半天,仍未发现什么特点。于是,一个想法涌上心头:“可能是零点五吨的炉子就是比我们一吨的炉子好操作,叫我操作这个炉子,质量也差不了。”后来,宋家善让他亲自操作。他炼了一炉钢,吹炼时间延长了三分钟,炼出的还是二级钢,最后宋家善把着手教他炼了两炉,他又按照宋家善教的方法炼了四炉,这才把“经”取了回来。
请看,这“经”又是取得多么的不易!
从王俊升取“经”过程的这几个反复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要取“经”先得有决心。第二,有了决心,还要虚心。试想,王俊升若是不虚心,听任“叫我操作这个炉子,质量也差不了”的思想发展下去,他还能取得到“经”吗?第三,还要细心。试想,王俊升若是不细心,总是“看不出有什么与自己不同的地方”,他能取得到“经”吗?
《西游记》上说,唐僧到西天取经,路经十万八千里,身受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才得到成功。这当然是吴承恩特意安排下的情节,为的是显示唐僧取经的虔心诚志。我们现在取“经”,已没有这般的困难,“西天”大门洞开,一路绿灯,直通无阻,真“经”探手可及。但是,尽管如此,要取得真“经”,也还需要唐僧那样的虔心诚志。对于我们说来,这虔心诚志,就是:决心、虚心、细心;也就是要有学先进、赶先进、力争上游的革命意志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4版()
专栏:山东通讯

取经记
刘笃义
9月上旬的一天,一支四十人的队伍,背着行李浩浩荡荡来到了青岛自行车厂零点五吨红旗转炉车间。这是青岛国棉一厂炼钢车间的“取经”队。他们包括了从干部到各工种各工序工人的一整套炼钢人员,在党委副书记李子真带领下,决心兵学兵、将学将、对手对口地全面学习红旗炉的经验。不学好,不罢休。
他们一到车间,就分头找同工种的工人认师学艺。
摇炉工王俊升跑到炉前,拜红旗炉摇炉工宋家善为师。开始他站在旁边看着师傅熟练、紧张地操作着,一时看不出与自己的操作有什么不同,但炉炉都吹出了优质钢,而自己吹炼的多数是二级钢或级外钢。他又仔细地观察起师傅的操作动作来。半天,仍未发现什么特点,于是一个想法涌上心头:“可能是零点五吨的炉子就是比我们一吨的炉子好操作,叫我操作这个炉子,质量也差不了。”想到这里,他就有点跃跃欲试了。师傅好像已经看透了他的心,就叫他亲自操作。他胸有成竹地站在操作室内,铁水包刚刚离开炉口,就开了慢风,把着闸让转炉徐徐地抬起头来,调好了角度,接着又开了快风,转炉呜呜地吼叫着,喷射着金黄色耀眼的钢花。
已经吹炼十二分钟了,按师傅吹炼的时间,这正是应该出钢的时候,但是,看转炉喷出的火焰,却还不能出钢。他有点发急了,额上冒出了汗珠。钢水温度达不到,只好采取后吹的办法,延长了三分钟的吹炼时间才出钢。当写着“二级钢”的化验钢样的单子出现在他的眼前时,他脑子嗡的一声,觉得就像肚里吞下了一团火似地难受。他只好硬着头皮向师傅请教。宋师傅告诉他,这是吹炼的角度不对,没有掌握面吹。接着宋师傅又把着手教他吹炼了第二炉、第三炉,并一遍一遍地教他如何掌握正确的吹炼角度、掌握面吹和防止深吹、后吹的方法。他按照师傅教的方法又吹炼了四炉,炉炉都是优质钢。他这才佩服了。
修炉工姜进同来到了镁砂搅拌室,要学习他们拌修炉镁砂的经验。他刚要抬起腿向门内跨步,就被一位女工急急地喊住了:“同志,你先别进。”他楞了一下,不解地问道:“怎么,这里不让参观学习吗?”“不是不让参观,因为你脚上有泥,落到镁砂里,修的炉子寿命短,你擦擦脚进来吧!” 听了这一席话,姜进同的脑子立刻翻腾起来:“人家是这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工作,而我们拌镁砂从来没有这样注意过清洁。”没进门就上的这一课,使他从心眼里感到红旗炉上的经验到处都有,一点一滴都值得好好学习。
一天的时间过去了,四十个人怀着不同的感受回到宿舍里,交谈起第一天学习的感想来,大家一个共同的感觉是:红旗炉的经验很多,必须全面学、仔细学,不但要学习人家先进的操作技术,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他们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和共产主义的风格。
过了几天。天刚麻麻亮,修炉班长董太德跑得忽嗤忽嗤地来找技术员王从月,对他说:“老王,快去看看吧,昨天修好的转炉,一夜就吹坏了!” 王从月一听吓了一跳,跟着他就向车间跑去。
转炉炉龄不高,是这个车间生产不好的重要关键。前天,他们学习红旗炉的经验回来后,就连夜按照红旗炉修炉的方法修了一个炉子,昨晚吹炼三炉试验时,效果还不错,但到底能吹炼多少炉?心中却没有底。因此,早上四点多钟董太德就来到车间察看转炉吹炼的情况。一检查炉衬,他大吃一惊。仅仅吹炼了二十七炉,风眼周围三十厘米厚的炉衬就化得只剩了三厘米,如果不是检查得早,就有化穿炉体的危险。他找到王从月后,二人立即和修炉工、摇炉工一起检查分析起来:炉衬其他部分都很好,就只风眼周围浸蚀大,是修炉不好呢,还是操作上的问题?如果是修炉的毛病,为什么单单风眼浸蚀大呢?他们分析了一个多小时,仍然找不出原因来。最后大家决定再到红旗炉去求师。
王从月一口气跑到自行车厂,找到了师傅李士友,向他说明了炉子的情况。李士友告诉他,可能打风眼的镁砂不好。打风眼的镁砂最好是用咖啡色的,另外还要严禁后吹,等等。王从月又找到材料管理员张子荣。张子荣告诉他,可能配料比例掌握的不严,要严格管理材料。经师傅们这么一指点,心里亮堂多了,回来后就照师傅的意见进行了改进,但是炉龄仍然不高。他们没有失去信心。他们想:人家用这办法好,我们用着不好,这是我们没学好,不行就再去学,一定要学好!于是王从月又去找到了李士友:“李师傅,炉龄仍然不高。还是风眼浸蚀大。”
“你们打风眼用的料多粗?”
“和其他地方一样粗。”
“加卤水呢?”
“没称。”
师傅一听就发现了毛病,指出:“风眼处冲刷力大,打风眼要多用一些抗冲刷的粗镁砂,打风眼的镁砂要少加卤水,让它干一些,打起来才结实。”李士友还说,“你们是一吨的炉子,不比我们这半吨的,还要根据一吨炉子的特点想些改进的办法。”王从月听了这些话,如获至宝,连忙回去和修炉工一起研究。修起了炉子,一试验,炉龄又有提高。就这样,学一次提高一次,先后去红旗炉车间学了十六次,终于取得了“真经”,突破了转炉炉龄关,使一个炉子由吹炼二十四炉,提高到六十四炉。
(原载《大众日报》,本报有删节)


第4版()
专栏:

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联合勘察队队长会议公报
联合勘察工作已圆满完成
昂季准将等缅甸贵宾离昆明回到仰光
新华社昆明5日电 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联合勘察队队长会议新闻公报
10月28日至11月4日在昆明举行的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联合勘察队队长会议已经圆满结束。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方首席代表姚仲明,缅方首席代表昂季准将。出席会议的还有双方代表、顾问和联合勘察队双方队长及其他有关人员。会议期间总结了上一阶段的联合勘察工作,一致认为双方人员忠实地执行有关协议,友好合作、互谅互让、共同克服困难的精神是圆满完成工作的主要因素。会议传达了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协议,对下一阶段勘察和树立界桩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双方人员为两国和平共处关系的新发展所鼓舞,对如期完成中缅边界条约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充满着信心。
缅方参加会议的人员在昆明逗留期间,曾受到云南省省长于一川、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昆明部队首长秦基伟中将的热情接待,还参观了昆明的工农业生产,和游览了名胜古迹。
新华社昆明5日电 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联合勘察队队长会议已于11月4日圆满结束。中方首席代表姚仲明和缅方首席代表昂季准将今天上午八时半在这次会达成的协议上签了字。
签字时在场的有双方的代表、顾问和勘察队队长等。
新华社昆明5日电 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缅甸代表团首席代表昂季准将、顾问山友准将,以及其他代表、顾问、勘察队队长、工作人员等,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昆明回国。
云南省副省长刘明辉,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昆明部队首长鲁瑞林少将,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丁西林,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我方首席代表姚仲明,及其他代表、顾问、勘察队队长等到机场欢送。
缅甸联邦驻昆明总领事吴茂茂梭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驻昆明领事武文享,今天也到机场送行。
昂季准将、山友准将和缅甸代表团其他代表、顾问、勘察队队长等是前来昆明出席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联合勘察队队长会议的。会议已于4日结束。
新华社仰光5日电 以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缅方首席代表、缅甸国防军副总参谋长昂季准将为首的缅甸高级官员一行,在出席中缅边界联合勘察队第二次队长会议之后,今天上午从中国昆明乘飞机回到仰光。
到机场迎接的有缅甸军事训练局局长貌貌准将、盛上校、巴伯尔上校(海军)、陆军心理战和教育局副局长吴苏吴、缅甸访华体育代表团团长貌温中校。
中国驻缅甸大使李一氓和副武官路展上校也到机场迎接。


第4版()
专栏:

缅甸即将批准中缅边界条约
吴温貌总统发布召开国会特别会议命令
新华社仰光4日电 缅甸总统吴温貌今天晚上发布一项命令,宣布国会代表院第三次会议——特别会议——将在1960年12月5日开幕。
据报道,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批准中缅边界条约。


第4版()
专栏:

张奚若欢宴柬埔寨前首相黄意
新华社5日讯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今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柬埔寨王国政府前首相黄意来我国访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包尔汉出席了宴会。
张奚若会长在宴会上讲话。他首先对黄意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柬两国是友好、亲戚之邦。我们祖先在一千七百年前就已经有了友好往来。特别是在近年来,我们两国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来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后,我们的友谊又在新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张奚若说,过去我们两国人民都为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今天我们也正为巩固各自的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颠复阴谋和干涉活动、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而进行着共同的斗争。
张奚若说,今天我们两国人民面临着共同的任务是建设自己的国家。中国人民高兴的看到柬埔寨人民在建设自己的国家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令人鼓舞的是我们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联系和友好来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相信,深为柬埔寨人民所敬爱的黄意先生的来访必将进一步增进我们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黄意先生在讲话中对我国人民盛情地招待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中国建设飞跃发展的速度使我非常钦佩。
黄意着重地说,中国建设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是由于中国领导人的英明领导,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的结果。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我们相信,中国建设飞速发展的成就,将会很快地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我们为中国的这些成就感到高兴,中国建设速度越快,成就越大,我们越高兴。我们柬埔寨人民为有着像中国这样一个强大、诚挚可靠的朋友而感到骄傲。西哈努克亲王为进一步增强柬中两国的友好关系所作的努力非常好,非常正确。
黄意说,柬中两国人民有着悠久深厚的友谊,两国人民同欢乐、共患难。他强调指出,柬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坚如磐石,是任何力量破坏不了的。
柬埔寨王国驻中国大使兰·涅特和夫人应邀出席了今晚的宴会。
席间,充满了热烈友好的欢乐气氛。郭沫若副委员长、兰·涅特大使等不断举杯,为中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为柬中两国的繁荣富强、为亚洲和世界和平干杯。
出席今晚宴会的还有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庄明理,中国驻柬埔寨王国大使王幼平和夫人,以及首都各方面人士:乐松生、陈叔亮、吴茂荪、朱毅和吴晓达等。(附图片)
张奚若会长和黄意在宴会上 新华社记者 李长永摄


第4版()
专栏:

前往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途中
朝鲜政府经济代表团路过北京
陈毅副总理到机场欢迎和欢送
新华社5日讯 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副首相李周渊为首的朝鲜政府经济代表团,在从平壤乘飞机前往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途中,今天中午路过北京,在首都机场作了短时间的停留。
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对外贸易部副部长李强,外交部第二亚洲司司长陈叔亮、礼宾司副司长葛步海等,在飞机场欢迎和欢送。
在飞机场欢迎和欢送的还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李永镐,越南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陈子平等。
李周渊副首相等在首都机场由陈毅副总理陪同进午餐以后,登上飞机离开北京。


第4版()
专栏:

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去广州
据新华社武汉5日电 朝鲜人民军协奏团结束在武汉的访问演出后,今天上午乘专车离开武汉去广州访问。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武汉部队首长谭甫仁中将,湖北省副省长韩克华以及省市文艺界代表、部队文艺工作者三百多人到车站欢送贵宾。


第4版()
专栏:

平壤市乒乓球队在京举行友谊赛
据新华社5日讯 朝鲜平壤市乒乓球队,今晚在北京同中国乒乓球队举行访华第一次友谊比赛,中国队在男、女八场比赛中全部获胜。
比赛结束后,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荣高棠接见了双方运动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李永镐和朝鲜内阁体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长金基洙也参加了接见。


第4版()
专栏:

朱穆之欢宴巴西等国家外宾
新华社5日讯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朱穆之4日晚设宴欢迎以巴西全国新闻从业人员联合会副主席伊纳修·德阿伦卡为首的巴西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和秘鲁“纪事报”编辑安东尼乌·费尔南德思和秘鲁“太平洋新闻报”编辑劳尔·比拉伦,同时欢送以也门“胜利报”主编赛义德·穆罕默德·侯赛因·穆萨为首的也门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宴会的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第一书记王揖、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邵宗汉和首都新闻界人士。
巴西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和秘鲁两位新闻工作者是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邀请,在3日到达北京的。
也门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已于5日离京返国。


第4版()
专栏:

一批拉丁美洲国家文化代表团回国
新华社3日讯 由团长卡斯多·卡奈尔率领的乌拉圭文化代表团和由团长艾克多尔·马尔长诺·古艾约率领的委内瑞拉文化代表团,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
智利文化代表团和巴拿马文化代表团在访问了北京、洛阳、郑州、武汉、上海、杭州等地后,已经在今天离北京回国。这两个代表团部分团员已在10月31日回国。今天离开北京回国的,还有巴西文化代表团团员二人和多米尼加文化代表团团员二人。多米尼加文化代表团团长胡安·杜古德累已先期在10月14日回国。
今天到机场欢送客人的有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周而复、总干事陈金,文艺界人士欧阳予倩、华君武、侯金镜、王元方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