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江西越冬作物超额播完
在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鼓舞下,江西省冬季作物播种成绩巨大。截至十一月下旬,冬种面积已达三千零五十三万零三十一亩,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八十四点九。其中,小麦、大麦、蚕豌豆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六百四十七万零五十五亩,占原计划的百分之一百零七。
在已完成或即将完成冬种的地区,本着“走第一步就抓第二步”的精神,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到边种边管,种好管好。
贵州展开冬种超包产运动
贵州省农村各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在秋收三包一奖兑现之后,进一步认真制订夏收作物的三包方案,推动了冬季生产热潮不断高涨。十一月中旬,全省已种下夏收粮食作物和油菜一千三百六十二万亩。目前全省秋播工作正由平坝地区推向高寒山区,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扩大播种面积,提高播种质量,展开了超包产竞赛运动。
昌都专区各县抢收二季作物
西藏昌都专区南部各县的农民,在夺得今年第一季农业大丰收之后,现在又在九万多克土地上紧张地抢收第二季丰收的庄稼了。
这里的广大农民在收获了第一季青稞、小麦之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进行了大面积复种工作。复种作物大多是荞麦、苞谷、花生等。
在种植和管理复种作物的过程中,农民们还根据第一季作物丰产的经验,加强了田间管理,因而复种作物收成很好,荞麦每克地产量平均达到一百多斤。
柴达木地区栽培温室蔬菜
为了增加冬季鲜菜供应,青海柴达木地区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单位,掀起了大建温室种菜的群众运动。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全区已修建成温室七万多平方米,其中已经种菜的有三万余平方米。柴达木地区在修建温室中,本着因陋就简、土洋结合的精神,多方寻找代用品,利用废旧物资,节约材料,争取多建。
饲养大牲畜八年无一头死亡
辽宁盘山县沙岭公社拉拉大队第一小队饲养员刘恩田,一贯爱社如家,他所饲养的大牲畜膘肥体壮,八年多无一头死亡,因而荣获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为全省农村人民公社的饲养管理人员树立了榜样。最近,刘恩田已把全队牲畜分类排队,贮备饲草,安装暖缸,做好了牲畜过冬的一切准备工作。他所在的这个小队共有骡、马、牛、驴四十八头,头头膘肥体壮。


第2版()
专栏:

抗洪抢险身先社员 依靠群众克服困难
张启福领导生产救灾有成绩
安丘县凉台公社尚家庄生产大队由减产六成降为二成
本报讯 山东安丘县凉台人民公社尚家庄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启福,领导社员生产抗灾,大大减轻了洪水灾害,并取得生产救灾工作的胜利。
张启福今年四十二岁,他从1953年办初级社起,到1956年成立高级社止,始终担任合作社的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以后,才被选为这个队的党支部书记。几年来,他一直是忠心耿耿、埋头苦干,只要是对党、对社员有利的事,总是尽力办好。
抗洪抢险身先社员
今年8月16日,由于倾盆大雨一连下了一天一夜,尚家庄西面的渠河决口了。洪水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一股劲地倾泄下来。这一夜,张启福正在公社党委开会。因会散得太晚,宿在公社。拂晓,忽然听得有人喊叫:“渠河决口了,快去防水呀!”这时,他披上衣服就跑出村庄。一看,果然水头来了。怎么办?他首先想到了村西地里的养猪场:那里地势很洼,定会被水淹没。“对,先去救猪!”他自言自语地加紧了脚步,向养猪场奔去。当他跑到猪场时,水已冲来了,可是,饲养员们还在熟睡。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他一面喊叫饲养员,一面动手开栏抢猪。这时,场长孙传礼也和饲养员们一起从屋里跑出来。有的从栏里向外赶猪,有的用囤底、大瓮充当小船,抢运小猪,……由于他们奋勇抢救,当洪水淹没整个养猪场的时候,二百多头小猪除了几头被水冲走以外,其余都赶到安全地带。
洪水继续向村庄冲击,威胁着全村一千七百多口人的生命和财产。“能够眼看着村庄和社员们的生命财产遭受灾害吗?绝对不能。”情急智生,他立刻想到要把洪水挡在大渠道以西。于是,他用尽平生之力,冲过洪水,越过堤坝,急忙跑到了村里。这时队里的干部和社员已经组织了一百七十多人的抢险护坝大军,分作四路,奔向渠道坝堤。当他们跑到坝堤时,已有两处出险,向坝里进水。张启福身先士卒,带着一组社员走上了一个最大的险口,马上挖土抢堵。可是没堵几锨,险口越发开大了,水急冲过来,培上一锨土,冲去一锨土。当时,就听到张启福说了一句:“人在江山在,豁上命也要堵住它。”就跃身跳进水中,用身子堵住水流。舍身抢险的行动,鼓舞了社员的抗洪勇气,不多会,险口就被堵住了。
一定要把受灾损失的夺回来
洪水的灾害成为事实了。在水灾面前怎么办?张启福的回答是:一定要把水灾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当时的灾情是严重的。受灾以后,社员们眼看着茂盛的庄稼大都被水淹没了,心里像泼上了一瓢凉水似的,情绪低落下来。有些社员说:“辛辛苦苦半年整,一场大水一场空。”可是,张启福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他和队干部一起,挺起胸膛,发动群众展开了生产救灾斗争。针对部分社员产生的畏难情绪,他首先到处宣传党的关怀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宣传战胜灾荒的有利条件和具体办法,用以鼓舞群众的信心。第四小队灾情重,群众思想不稳定。张启福便亲自找他们谈心。张启福对他们说:“因为水灾是减产了,可是咱是等着挨饿呢?还是想办法救灾?再说,受灾的作物如果抓紧抢救,还是能够收回一部分粮食。”在张启福的耐心教育下,许多社员的抗灾干劲被鼓起来了,积极下地干活。
后来,有些社员在实际抢救晚秋作物中,又发生动摇情绪,说什么:“豆子淤了泥,十荚九秕子,洗出来也不管用。”有的社员又说:“费这个事,还不如趁早收割了利索。”张启福听了这些话,思想上犹豫了一下,但是,他立时又想:“是不是真的没了办法呢?到群众中去访问一下看。”于是,他去找老农徐清溪商量。徐清溪满有把握地说:
“豆叶淤上泥,洗干净了就能正常生长。”同时还介绍了他在1946年抢救水淹庄稼的经验:那一年闹水灾时,西坡的一亩豆子被水淹了,有半亩洗得早,收了七十五斤,有半亩没来得及洗,淤泥干在叶子上,以后只收了十几斤。这一说,张启福心里有了主张。他一面宣传徐清溪的经验,一面通过徐本兰等积极分子,带头做起。同时,通过队委会明确宣布了坚持“三包一奖”政策,具体规定了劳动定额,使洗大豆叶等抢救受灾作物的活动,很快在全队展开。经过洗叶、挑秧、翻蔓、追肥的大豆和地瓜都恢复了生机,为秋收减少损失创造了好的条件。现在,全队据秋收核实的产量,减产由原来的六成降为二成,五个小队中有四个队超额完成了修订后的包产指标。
为了积极增加社员收入,最近他又和干部、社员一起研究大开副业生产门路。缺原料的搜集原料,缺技术的便组织社员到外面学习,使全队的副业生产由原来的五种很快地增加到九种。
受灾以后更要关心社员生活
张启福一贯关心社员生活。他常说:“咱这个当家人,既要管生产也要管生活。社员的生活管不好,他那能有很高的生产劲头呢!”特别是受灾以后,他更加注意了这一条。
他抓生活的主要力量放在食堂工作上。为了帮助全队五个食堂节约用粮,搞好伙食,他以第三食堂作为重点,定时到食堂当炊事员,摸出经验推动一般。他在这个食堂里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是:炊事人员生产救灾的思想还不够明确。张启福一面对炊事人员进行教育,说明炊事人员在生产救灾工作中所担负的重大责任,提高其思想觉悟;一面征求群众意见,研究改进伙食。不多几天,食堂就大大变了样,饭食有干、有稀,既使社员吃的饱,又节省了粮食。社员满意地说:“书记下食堂,生活大变样。”
现在,尚家庄大队的社员在党总支领导下,正乘胜前进,广泛展开生产救灾工作。


第2版()
专栏:

伍佑公社坚持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
公社三级经济全面发展
自力更生发展社有经济,社办企业只从农村抽调八十一人
本报南京28日电 江苏盐城县伍佑人民公社由于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公社、大队(即生产队,基本核算单位,下同)和生产小队的经济收入年年增长,社员的收入年年增加。
社队共商生产大计
伍佑公社在执行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的政策中,首先注意加强生产大队的生产管理。对于作物安排、产量指标、农田基本建设和技术措施等,公社都不作硬性的统一规定,而是自下而上地发动干部、社员讨论,根据国家计划向生产大队提出建议,由生产小队和生产大队共同商量制订生产计划。例如在增产措施上,各大队都根据本队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抓住增产关键,有的以兴修小型水利为主,有的以改良土壤为主,有的以大搞肥料基本建设为主。枸港大队是一个出名的盐碱滩子,大队根据盐碱地的特点和盐分的不同程度,经社员讨论,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办法,把绝大部分盐碱地改成良田,往年寸草不生的,今年都长上很好的水稻、棉花、玉米,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长22%,棉花总产量比去年增长30%以上,98%的社员增加了收入。在作物布局上,公社也不作机械规定。新河大队第十生产小队地势高低不一,经过发动群众讨论,又和大队共同商量,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和包产指标的前提下,根据地势合理安排作物品种,并按田订出措施。由于布局合理,措施对头,今年这个小队粮食、棉花都比去年增产。
队队都搞多种经营
根据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原则,伍佑公社除搞好农业以外,还积极帮助大队发展林牧副渔生产。各个大队在公社的领导和支持下,根据本队的劳力、资源、技术设备和资金等具体情况,本着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原则,办起了适当数量的养猪场、养鱼场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具修配组、粮食饲料加工厂,有力地支持了本队的农副业生产。
各生产小队在保证完成包产任务的前提下,也因时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到今年10月底止,各生产小队进行多种经营的收入共达二十七万多元,大大活跃了小队的经济和增加了社员的收入。社员家庭的副业生产也得到了适当的发展,全社六千户,基本上达到户户养一头猪。
林牧副渔的发展,又为农业生产增加了雄厚的资金、肥料和物资,支援了农业生产。今年全社养猪积肥六十多万担,三万亩农田平均每亩多施肥二十担。
自力更生发展社有经济
伍佑公社社有经济单位中投放的一千零三十六个劳动力,除蔬菜直属队外,主要是结合改造旧市镇、吸收原来市镇上的市民解决的。全部社办企业单位中,从农村抽调的劳动力只有八十一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0.65%。公社本着苦干穷办的精神,运用“组”“订”“统”“省”的办法,解决了所需的资金。“组”即组织闲散资金;“订”即组织生产单位向购货单位签订购销合同,预付定金;“统”即根据生产淡旺的不同,由公社统一筹划各企业单位的资金,实行相互协作,以淡补旺;“省”即事事精打细算,一切从穷办法着眼。采取上述办法以后,没有向国家贷款,也没有从大队抽调分文,缺少资金的困难也比较顺利地解决了。
大力支持队有经济
社有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扶植了队有经济的发展。两年来,公社农机制造修配厂共制造了各种大中小农具三十八万五千多件;同时,从社有经济的积累中拿出五万多元给大队购买了五台抽水机、六台脱粒机;还供应大队大量化肥和其它生产资料,大大支持了大队的农业生产。
社有经济的发展,对帮助穷队翻身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全社原有四个比较穷的队,公社从社有经济积累中拿出四万多元,以及猪肥、化肥、农具一千多件,支持穷队发展生产。在公社支持下,今年四个穷队的粮食、棉花单产都比去年增产,基本上改变了贫困面貌。
(季一峰 朱士友 姜韦才)(附图片)
浙江桐庐县太平公社八一生产队队长董丁荣(右)和社员们在总结晚稻新品种的高产经验,为明年增产粮食打下基础。
新华社记者 章耕辛摄


第2版()
专栏:

逐队逐户排队摸底 发动群众解决问题
耿庄大队生产救灾工作扎扎实实
深入细致安排社员生活,增加了群众抗灾斗争的力量
本报讯 山东齐河县城关公社耿庄生产大队,采用“三结合”的方法,深入细致地安排社员生活,并做到“三对口”、“三落实”,进一步提高了社员战胜灾荒的信心,推动了生产救灾运动的全面开展。
耿庄大队今年遭受了比较严重的灾害,给安排社员生活带来了困难。为了彻底战胜今冬明春的灾荒,这个大队采用三结合的办法,对社员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安排。“三结合”,即交家底和发动群众相结合,逐队逐户排队和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口粮一次安排到明年夏收和分段执行相结合。在实行三结合安排社员生活中,大队首先向小队、社员交了三个底:①粮食底。向社员讲清全大队实收粮食,扣除种子、饲料,按灾区口粮标准计算,从今年11月到明年6月底,尚缺口粮三万多斤;②蔬菜底。全大队除已积的干菜和现有的秋菜可吃一百七十三天以外,尚缺七十天左右的蔬菜;③烧柴底。全大队现有的草扣除牲口草以后,尚缺烧柴二十五万多斤。在交底的同时,以党团员和贫农积极分子为骨干,带领群众献策献计。在讨论中,大家围绕解决口粮、蔬菜、烧柴等问题,提出了五十多种办法,并做到了边提议、边研究、边行动。第三小队的社员们,在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上,提出了复收复打、多种早熟作物等十几条办法。第二天,社员纪云贞就领着六个社员去打场,八十五亩豆秸普打了一遍,又收了大豆一百二十多斤。第一小队的社员们,在讨论解决烧柴不足的问题时,除提出集体拾与分散拾相结合的办法以外,还建议组织劳力到东北大洼里捞水草作饲料,顶出玉米秸分给社员作烧柴。社员耿乃志领着二十多个社员到黄河大坝拾草,一天就拾了六千多斤。
在交底和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大队又组织干部,逐队逐户进行排队和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全大队共有三个生产小队,经过深入摸底排队,发现小队与小队之间,在口粮、蔬菜、烧柴等方面都有不平衡的现象。如在菜的方面,第二小队大田种的胡萝卜和食堂种的菜共五十五亩,每人平均占有五百多斤,而第一小队每人却平均不到二百斤。在粮食品种上,有的队豆子多,有的队豆子少。对这些问题都帮助小队具体研究了解决的办法。在以小队为单位逐户安排社员生活时,也发现了一些社员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解决。如第二小队共四十户社员,通过逐户访问排队的结果,对其中有病不能参加劳动和人口多、劳力少,造成生活困难的十几户社员,采取大队拨款救济和小队帮助的办法,各户困难得到解决。全大队经过深入细致的逐户安排之后,每户社员都感到满意。
在口粮安排上,这个大队又根据农忙多吃,农闲少吃,精打细算,留有余地的精神,采取了一次安排到明年夏收和分段执行生活计划相结合的办法。
为了使社员的生活安排计划得以顺利实现,这个大队在采取“三结合”办法的同时,又进行了口粮、蔬菜、烧柴“三对口”和“三落实”。在口粮方面,仓库存粮与社员定量对口落实。仓库存粮已全部过秤记账,并根据以人定量的数字,进行了折算,发给社员口粮存折。在蔬菜方面,除对已有的干菜和鲜菜,采取了菜随粮走的办法,做到边收边过秤边分配边记账和人数对口落实以外,同时对已种的越冬菜的管理工作和明年春天计划种植的春菜等,也订出了包产计划,签定了合同,由专人负责。在烧柴方面,以小队为单位进行了普查,对集体用柴和社员自用柴,分别作了核算,做到需用数字落实后,一方面把现有柴草分配兑现,一方面发动和组织社员拾草。
这个大队由于深入细致地安排了社员生活,更加提高了人们生产救灾的信心与决心。到11月19日,已复收地瓜四千二百多斤,复打大豆一千二百多斤,拾烧柴十八万多斤,收集副食品五千多斤。同时,冬季农副业生产也搞得很有起色。(附图片)
山东微山县南阳公社南阳生产大队的鸭群。新华社记者 孔连喜摄


第2版()
专栏:

因地种作物 因人派农活
吴忠市东风公社 新民大队八小队实行“四固定”连年超包产
本报讯 宁夏吴忠市东风公社新民大队第八小队,两年来在公社、大队的领导下,充分运用土地、劳力、耕畜、农具“四固定”的条件,全面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两年来,粮食年年超包产。
土地固定了,这个小队就有计划合理利用土地。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把四百六十九亩土地,逐块进行勘察排队,查清土壤种类、土质的肥薄、分类分等,然后召集有经验的老农开
“诸葛亮会”,根据大队布置的各项生产计划,具体安排,使各种作物种在最适宜生长的土地上。例如这个小队把高田、土质肥沃的田种植小麦、蔬菜和大麻;把土质较差的“二曝田”种杂粮和豆类;在低洼湖田中又把土质较肥的田种植小麦,带有碱性的地种植水稻。由于各种作物种在最适宜生长的地里,保证了作物产量的稳定增长。土地固定在小队使用,增强了社员对土地加工管理的责任心。今年,小麦作业组种植了一百五十三亩小麦,社员们对每块地的土质、每一亩小麦的生长情况、上什么肥最好、数量多少,都了如指掌。同时,社员们特别注意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这个小队原来有九十多亩盐碱地,因排水不利,捉不住苗,产量很低。去年社员积极提出消灭小队的三类田,开挖了两道排水沟,排水洗碱,降低了地下水位,今年这块低产田也获得丰收。
劳力固定了,可以更合理地发挥每个劳动力的作用。这个小队按照生产需要,组成三个生产作业组和一个积肥专业组,建立了生产责任制,根据实现“三包”指标的要求,由作业组具体负责贯彻增产技术措施。除了积肥专业组常年固定专门积肥外,其他三个组既有一定分工,又有相互合作,在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期间,由生产小队长根据农活需要,进行统一调配,保证每一时期的农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增产措施全部实现。
耕畜固定以后,社员们建立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由于牲口专管专用,饲养好,社员爱护,使役得当,全小队十五头大牲畜都膘满力壮,保证了小队耕作和运输的需要。
农具固定以后,各种农具也都有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并建立了取用手续。保管员金占海是木匠出身,他经手保管的农具经常整整齐齐,一点不乱,社员们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他看到农具坏了,就自己动手修理,节省了不少添置和修理费用。
最近,这个小队党支部总结出“四固定”有以下几条好处:
第一、“四固定”是实现“三包”合同的重要保证。由于土地、劳力、耕畜、农具固定在小队使用,小队就可以按照小队的具体情况确定播种面积、计划产量和增产措施,节约使用劳力、畜力和工具,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同时,“四固定”后,由于措施落实到田、责任到人,全面地细致地因地制宜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保证了粮食增产。
第二、“四固定”后,更便利开展高工效运动,贯彻评工记分、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这个小队按作物面积把产量落实以后,把劳力、畜力和农具搭配好,一般不再变动,对每项农活都制定了劳动定额,确定了工分标准。社员完成定额后,经过验收,质量达到标准的就按照各人完成的数量质量评记不同的工分。例如,深翻七分地规定六个工分,社员提前完成以后,多干再多得工分,或者早休息。这样,不但提高了工效,而且缩短了劳动时间。
第三、“四固定”后,社员人人关心集体。例如今年有一块三十多亩大的田苗长得黄瘦,社员就自觉地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是肥料没有上足,需要多追肥。其他土地只追二至三次肥,而这块土地却追了四次,赶上一类田,获得了丰收。


第2版()
专栏:山西通讯

科学安排劳力 处处节省劳力
——山西黎城县五星公社劳动管理经验
中共山西黎城县委会
在农业生产上,如何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科学地安排劳力,而又能精打细算地使用劳力,充分发挥劳动效能和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力,这是公社经营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山西黎城县城关五星人民公社,在这方面创造了良好的经验,其办法是:以农为主,合理安排,分口包干,定期使用,超支自负,节余留用。
作好规划 订出方案
要保证粮食生产的需要,又要适当地开展多种经营,在劳力分配上必须有一个恰当的比例。究竟如何安排,他们先算了这样两笔账:
一笔是全社男女全半劳力投工账。算的结果是:全社七千二百九十五个男女全半劳力,根据基本劳动日标准,共可投工二百一十三万四千三百五十个。
第二笔是各业全年需用工账:全社共有农作物八万二千八百亩,总共需要投工一百五十三万一千五百九十八个,占全社总投工量的71.8%。此外,还剩余六十万二千七百五十二个工,占全公社总投工量的28.2%。这些工的分配比例是:林业占3%,牧业占5.5%,副业占4.7%,渔业占0.1%,社办工业占4.3%,生活福利占5.6%,机动工占5%。机动工主要为了保证临时事件的急需,如农业生产遭到自然灾害需要增加投工以及原定投工不合理另需补加投工等。在劳力安排上留有一定数量的机动工,就可以使农业生产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
有了这样总的安排,还必须在保证农作物生产的前题下,进一步具体安排各行各业在各个不同季节的用工比例。在这方面他们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农作物播种情况,作了细致的安排。他们把全年分为小忙、中忙、大忙三个时期:从本年11月到次年3月为小忙时期,在这五个月内,农业生产共需要工占全年农业总用工的30.7%,占全社总劳力61.4%;其余38.6%的劳力,具体分配是:林业占2.8%,牧业占5.5%,副业占6.6%,渔业占0.1%,社办工业占8%,生活福利占5.6%,机动占10%;从4月到5月为中忙时期,在这两个月内,农业生产共需要工占全年农业总用工的16.8%,占全社总劳力的72.1%,所余27.9%的劳力,林业占3%,牧业占6.5%,副业占3.7%,渔业占0.1%,社办工业占4%,生活福利占5.6%,机动工占5%;从6月到10月为大忙时期,在这五个月内农业生产共需要工占全年农业总用工的47.5%,占全社总劳力的82.1%,所余的17.8%的劳力,林业占3.1%,牧业占4.5%,副业占1%,渔业占0.1%,社办工业占1.5%,生活福利占5.6%,机动工占2%。
在确定各业在不同时期的用工比例之后,公社党委认为,由于农业生产有强烈的季节性和某些难以预测的自然变化,所以在执行劳动计划中,既要力争按比例按计划办事,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建立用工手册 下放四条权利
劳力分口包干、定期使用的办法,很受干部和社员的欢迎,认为这样办,各项生产都有了保证。但有些人又顾虑难以执行,社员说:“办法虽然好,就怕办不到,各方面要抽劳力,谁能挡得住。”公社党委经过进一步研究,决定根据省委指示的精神,普遍建立了劳动力包干使用手册,由各部门根据手册上的计划数字,按期使用。同时又给各承包单位规定了四条权利:没有省委通知,任何部门派抽劳力,承包单位有权拒绝;各单位在农村动用民工,如果不在计划以内,或已经用完,生产队有权拒绝;管理区与管理区之间搞协作,必须经公社党委批准,并且规定等价交换标准;如果没有公社通知,生产队有权拒绝;各行各业各生产队,在计划以内节余的劳力可以留用,管理区和公社不得无故收回。这样就可以切实保证有计划地使用和节约劳力,避免了乱抓乱调劳力的现象发生。
经验证明,下放几条权利给生产队是很必要的。例如今年正当农村春耕生产紧张的时候,李庄管理区要动工修建公共厕所,管理区党支部书记靳富堂就去向三队要劳力,三队队长赵江拿着劳动力包干手册向党支部书记靳富堂说:“办法是大家订的,大家应该坚决执行。如果按办法办事,不该我们出劳力。”在执行过程中,也还发现有其他方面找公社和公社随便找管理区抽要劳动力的现象,但是由于承包单位有了这样四条权利,也都被制止了。
劳动效率提高,节约劳力成风
五个月的实践证明,这个制度作用巨大,效果很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保证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方针更好的贯彻执行。从农业生产上看,自执行这个制度以来,参加田间生产的人经常保持在70%以上,因此不论夏收夏种还是秋收秋种完成的比任何一年都快、都好。粮食生产的增长,也促进和带动了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使全社的经济生活呈现崭新的面貌。
第二、使人民公社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队为基础、三级核算的体制,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这样就大大调动了管理区、生产队和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由于普遍进行了劳力包干制度,也给全面实现经济核算等经营管理制度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劳动管理是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这项工作做好了,整个经营管理工作就比较好办。正是因为这样,全社的经营管理工作比以前更细、更全面了。
第四、爱惜劳力、节约劳力的思想在人们的脑中普遍地树立起来。人们说:“动用劳力如花钱,一举一动要勤俭。”因此节约劳动力的事迹屡见不鲜,例如下桂花管理区林业队原有八个人。实行劳力包干后,他们自动提出减少两个人。结果六个人除管理着比原来还多的果园外,还在果园中间作了大量蔬菜和粮食作物。改革工具的风气也更盛了,今年从工具改革和合理安排农活中节余了大批用工。因为劳动效率提高,节余了工,各生产队有条件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耕作质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