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专栏:
大力改革主要农作物的耕作工具
综合利用机具充分发挥设备潜力
各地抓住农具改革的两个重要环节促进农业生产
新华社27日讯 全国各地农具改革运动有了很大发展。
目前农具改革运动的特点之一,是由普遍使用力量对一般农具同时进行改革,发展到集中力量改革主要农作物的耕作工具。各地农业机械部门在全党全民大办粮食的运动中,立即把工具改革的矛头,指向当地麦秋耕作工具,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广西僮族自治区农机部门,在秋种中把制造和推广耘田器,提高耘田速度和质量,作为大办粮食的重要措施之一。仅柳州、玉林、南宁、梧州四个专区,就修制耘田器一百四十多万把。使用耘田器耘田,工效比脚耘提高一至二倍。山东省在三秋之前,专门召开农业机械研究会议,具体安排甘薯收获工具,组织各地农业机械工厂集中力量,分头制造。河北省保定市统一组织市、县、社、队各级领导力量,分工包干,推广耘锄。各地还制造了许多耕作新机具。如江苏、四川创造的脚踏、手摇、牛拉式的水稻收割机,黑龙江、河北等地的高秆作物收割机,山东、河北、河南创制的甘薯联合插秧机、收割机等。水稻插秧机的推广使用也更加广泛,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晚稻机插面积比早稻、中稻机插总面积还要多。贵州、广西等省区有的地方,已经广泛采用水稻插秧机。
一具多用,四季不闲,这是当前农具改革运动另一个发展。农业生产有强烈的季节性,过去许多机具,只适用于某一生产环节,利用率不高。现在很多地方对农具加以改装,变一用为多用,充分发挥了机具的潜力。有些地方还将半机械化农具与机械化农具配套综合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机具效率。河北藁城县在拖拉机后边加上不同用途的农具,使每台拖拉机由原来只能进行耕、压、播三项作业,发展到能担负平地、施肥、收割、脱粒等十项作业,每台拖拉机的全年作业时间,由七十天提高到二百五十天。有的地区还充分利用动力机械,实行操作联动化,用一个动力带动许多农具,节省了大批劳动力与畜力。四川省泸县福集人民公社用六台柴油机装配在两只船上,使这两只船成为“多用船”,既能流动抽水,又能载人载货,从而扩大了沿河地区的灌溉面积,大量的种子、肥料也不需要再用人肩挑背驮了。这个公社还把一台二十马力的柴油机用来装成“多用土汽车”,能抽水,又能开到田间带动四部打谷机收打粮食;还能用于运输,载重量达二吨,时速八至十二公里。
各地还加强了对农具改革运动的领导,积极建立农业机械制造修配体系和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机关。现在全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县建立了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有上万个县社农具制造修配厂。各县社农具修配厂也是团结群众进行农具改革的基地。
第3版()
专栏:
保证公社社员在春耕中使用锹锄镢镰得心应手
山西县社工业抓紧修造小农具
本报太原27日电 山西省的县、社工业正在开展一个大修大造小农具的运动,以便在明年春耕以前使每个劳动力都能得到几件得心应手的工具。目前,各地已经安排生产的锹、锄、镢、镰四种小农具共达三百多万件,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其中的二百万件要在今冬生产出来,其余的也要在春耕前全部造好。
运动开展以前,各地有关单位都深入农村进行了调查,根据农民要求,普遍把锹、锄、镢、镰作为小农具修造的重点。在调查研究中,各县、社工厂还针对山地、平川等不同地区的需要,对小农具生产的规格、品种、数量分别进行了规划。另外,他们还同当地农民一起对小农具作了选型鉴定,找出了生产样本。
山西省农业机械厅最近也对这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调拨了一万八千多吨农具用钢和一千六百多吨刃钢给修造小农具的工厂。
各地在小农具的修造运动中,普遍实行了以修为主、制造和修理紧密结合。专区、县和公社工业作了明确分工:较大的农业机具的制造和修配任务,由专区、县营较大的农具厂担负;一些县营工厂和公社工厂担负小农具的制造任务;小农具修理工作由公社里的农具厂和修配厂等来做。这样,就使各个地区在保证完成大型农业机具的修配制造任务的同时,又固定了专门力量制造和修理小农具。运城县卿桃公社把生产小队的铁匠、木匠组织起来建立小农具修理网,使公社农业机械厂集中精力制造小农具。现在,这个公社已经生产出各种小农具二万一千多件,同时修理了大批旧有的小农具。
许多担负小农具制造任务的工厂都同大厂挂钩,充分利用大厂的废料、边料和余料。沁县农业机械厂锻工车间仅利用各种小料、块料和边料就制出镰刀、铁锹、镢头等小农具近四千件。一些担负修配任务的工厂也采取以旧翻新等办法节约原料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片)
河北省涿县涞水镇农具修配厂职工紧密结合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通过大搞技术革新,及时赶制出许多质量良好的农具和生活用具。这是厂党支部书记刘桂春(右三)和职工们一起检查使用硬模铸造的犁铧质量。 周福占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天津市各农机厂支援农村及时冬修机具
集中主要力量生产农业机械配件
本报天津27日电 天津市农业机械工业部门的职工,集中主要力量,为广大农村生产农业机械配件,保证拖拉机、煤气机等及时冬修,迎接春耕。
天津市农业机械工业局根据“主机和配件并重”的原则,决定把配件生产放在首要地位,在第四季度内以拖拉机配件为主,为各地生产四百多种不同规格的配件。其中拖拉机用的油泵、油嘴、活塞环、链轨轴、轴瓦等易损部件约占50%左右。天津市农业机械工业局以局长为首成立了生产配件的领导小组,并且设立了专管配件生产的机构,加强调度工作,按日按旬检查各厂生产进度,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为了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天津动力机厂、内燃机厂等七个专门生产主机的工厂,也参加制造比较精密的配件,并且担负了为各配件厂加工精密部件的协作任务。
各农业机械厂职工都积极革新技术,热烈开展竞赛,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配件生产计划。天津市第一内燃机配件厂职工改革工艺操作,适当减少工序,一个月就能节约十六万个工时,可以增产十几万片轴瓦。天津市第一轴承厂过去只能生产胶轮大车上的轴承,最近职工们自己制造了一台内圆磨床,并且在研磨时增加了一道精磨工序,使轴承的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件通用化的要求。目前,这个厂生产的轴承可以用在各种不同的农业机械上。
第3版()
专栏:
拉萨手工业工人制成千余种新产品
脱粒机、新式步犁、割草机等农具已能制造
新华社拉萨26日电 拉萨市手工业工人今年已经制成一千多种新产品。其中有脱粒机、风车、新式步犁、割草机、播种耧等三百多种农具,还有各式服装,以及各种手工艺品等。
这些产品都是过去西藏没有生产过的,由于民主改革后工人们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党的领导下,大胆试制,加上汉族技术工人的帮助,终于先后试制成功。
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原已奄奄一息的拉萨手工业,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扶持下,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手工业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经济生活也都得到了改善。政府还为手工业工人兴办了托儿所、理发馆、洗澡堂等集体福利事业。目前,96%的手工业者已经参加了手工业生产互助组。
第3版()
专栏:
西藏用机器榨油了
据新华社拉萨26日电 西藏地区开始使用榨油机榨菜籽油。拉萨、泽当、江孜、日喀则等地都有了第一批榨油机。
这批榨油机是湖南省的一个机械制造厂专为西藏制造的,机器的质量很好,在拉萨第一次试验榨油,出油率达到42%。
西藏过去一直使用原始的榨油设备——一口大锅、几块石头和一根木头,每百斤菜籽的出油率一般只有十五斤。
第3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要不断提高农具修制质量
一件质量规格很好的农具,经济耐久,使用起来轻巧省力,工效又高;一件质量规格低劣的农具,不经济不耐久,使用起来笨重累人,工效又低。前者,一定会受到社员的赞扬,越用越爱用;后者,必然遭到社员的正当批评,甚至厌弃不用。其效果,一个是便利了群众,促进了农业生产;一个是给群众带来麻烦,为农业造成损失。因此,正当农具修理补充运动深入开展的时候,及时提出农具质量规格问题,引起大家注意,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一件事了。如果不切切实实地提高农具质量,即使修得再快,制得再多,也不能收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实际效果,并为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在农具修制工作中,自始至终注意质量规格,为农业生产提供数量又多质量又好的农具,才算真正做到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促进派。
要保证修制农具的质量规格,必须因地因事因时制宜。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要提前调查,提前修制,而不要临时赶工,以免粗制滥造。除了因地因事因时制宜以外,在企业内部,也要注意因人制宜地分配修制任务,比如,张三做锄头很有经验,李四打镰刀是个能手,这部分人善制岗地的农具,那部分人做河畈地农具有很高的手艺,在分配修制农具时,就要考虑到这些人的技术特长。应由小队和社员直接提出要求,因地因事因时制宜地修制,因人制宜地合理分配制造任务。
在农具修制的实践中,前人给我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例如,为了保证农具质量,在群众中流传着:“三分热活,七分冷活”,“冷锤点一百,没钢也用得”,“一钢二火三镪四磨”,这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对这些经验必须正确对待,加以继承、改革和发展。再如,在经营农具中有一种在产品上打火印的办法,又有一种实行包用、包修、包换的办法,这都是吸引群众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的好办法,也应该加以发扬。
(摘自《湖北日报》)
第3版()
专栏:
计划修配 上门修配
进一步做好农具修配工作是当前工业支援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进一步做好,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变“等货上门”为“上门修配”,把“计划修配”和“随到随修”结合起来,使农具修配工作更加适应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新形势的需要。
自从党中央发出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伟大号召以来,不光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机械修造厂做到了“农民送什么,我们修什么”,其他厂矿企业也踊跃接受农民送上门来的修配活。这是博得了广大农民的热烈称赞的。可是,根据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这一新形势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随到随修”。一些工厂的经验证明,如果改变“等货上门”的现象,主动走出工厂,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调查了解需要修配的农具的品种、数量、先后、缓急,然后本着“赶在农事季节前面”的精神,提前一个季节,有准备有计划地生产配件,有计划地“上门修配”,这会更加博得广大农民赞扬。这样做,可以更加主动地支援农业,让农民在生产季节之前就有足够的工具,并在“上门修配”的过程中,教会农民使用,传授修配技术。同时,不用农民跑路送农具,替农村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这样做,还可以使工厂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产,统一组织劳力,事前做好原料材料等准备工作,在省人省料的前提下来完成农具修配任务。
各个厂矿企业在进行上述工作的时候,特别要抓紧农业机械和新式农具的配件生产,只有有了足够数量的配件,才能使现有农业机械和新式农具马上发挥作用。任何忽视配件生产的思想,都是必须坚决纠正的。此外,要有计划地做好农具修配工作,必须提早安排。这个“早”的标准,就是按农事季节提前一季做好农具修配工作,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赶到农事季节前面。
(摘自《宁夏日报》)
第3版()
专栏:
大小化工厂齐争化肥增产
当前工作重点是:千方百计节约原料燃料,集中力量过好小合成氨厂正常生产关,整顿提高现有小化工企业
据新华社27日讯 随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的深入贯彻,全国化工生产战线上为粮备“粮”,增产化肥支援农业的运动蓬勃发展。9、10两月全国氮、磷、钾三种化肥的产量,都有很大增长;进入11月以后,据部分企业的材料,化肥产量还在继续上升。
今年以来,广大化工职工为了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都以增产化肥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1月到8月,许多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采用了不少新工艺、新技术,使化肥产量比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进入9月以后,职工们在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中,进一步采取了很多增产措施。例如,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长等亲自到肥料厂去指挥生产或当重要车间的领导干部,还把一批原来抽出去当干部或作其他工作的熟练技工调回了原工作岗位,全厂许多产品产量迅速上升。其中光是合成氨和过磷酸钙两种,10月份就比8月份增长了2.4%和70%以上。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开展了以同班生产工人为单位的大轮班竞赛,自9月份起硝铵日产量比过去增长了10%以上。
各地小型化工企业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各地今年开始成批建设的年产八百吨的小型合成氨厂,使生产技术十分复杂的合成氨工业突破了非大规模生产不可的狭小范围。现在第一批建成的四十多个小合成氨厂有一部分已经开始正常生产,出产的农用氨水正在源源运往农村。去年才试制成功的利用废弃的小高炉生产钙镁磷肥的办法,现在已经在全国不少地方推行。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云南等磷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南方各省区,目前月产量都在两、三千吨以上。这种钙镁磷肥同各地新建立的许多小磷肥厂生产的过磷酸钙一道,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化学工业过去生产氮肥多磷肥少的不平衡现象,更加符合了农业发展的需要。
各地城乡人民采用因陋就简的方法建设起来的成千上万座土法生产的小化工单位,因地制宜地生产了多种多样的化肥,支援农业生产。吉林、哈尔滨、重庆、郑州等一百多个大中城市今年在大办化工的群众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数以万计的小型化工企业,就有很大一部分是专门利用大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为附近农村生产硫铵、硝铵、钙镁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污泥素、菌肥、骨粉等高效化肥的。广大农民把用土法生产的氨水喜爱地称为“增产水”。浙江省由于发动群众建立了大批土化肥厂,今年1至10月的化肥产量,就比去年全年增长40%以上。广东省七十个县市,已有六十八个县市有了土法生产的化肥工业。
现在,全国化学工业为粮备“粮”的群众运动还在继续深入发展。为了在今后三十多天内增产出更多的化肥,并为明年生产作好准备,各地化工部门正在着重作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千方百计节约焦、煤和硫、磷矿石,争取用最少的原材料生产更多的化肥;(二)集中力量帮助已经投入生产的小合成氨厂过好正常生产关,以便在取得经验以后,再来指导全盘;(三)根据国家计划,建成一批可以迅速投入生产的新建和扩建的氮肥工厂;
(四)整顿和提高现有的小化工企业,使它们更加符合支援农业的需要。(附图片)
山东济南化学肥料厂小合成氨车间职工,在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大力为农业增产化肥。这是待运出厂的大量氨水。王芳洲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充分利用地方天然资源为农业服务
苏州专区用泥炭作燃料制肥料
本报南京27日电 江苏省苏州专区许多人民公社和工厂企业积极利用泥炭作燃料,制肥料,造化工原料,作猪饲料。
苏州地区泥炭藏量丰富,分布面广。为了充分利用这种有不小经济价值的地方天然资源,今年上半年,苏州专区各县都以县委工业部长或财贸部长为首组织了领导小组,摸清资源分布情况,制订开采和综合利用的规划。有泥炭的人民公社农闲多搞,农忙少搞,并结合开荒、修水利等积极开采泥炭。许多人民公社和工厂企业大搞泥炭的综合利用。目前不仅食堂、浴室用泥炭作燃料,工业部门烧锅炉、烧砖瓦等也已大量使用泥炭。吴江县的机械、化工、砖瓦等行业,已有近二分之一的炉、灶、窑掺用泥炭,有的还全部烧泥炭。
苏州专区已经创造和推行了许多用泥炭做肥料的好办法。如把泥炭干馏,提取氨水,用土办法制造硫酸铵,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提取氨水后的残渣还是含有磷钾的速效肥,粉碎以后可以直接下田,使庄稼茎秆坚实,不易倒伏。全专区已建干馏炉三万八千多只。泥炭和烧碱等混合,可以炼制胡敏酸钠、胡敏酸钾。今年以来,全专区已生产胡敏酸钠四千六百四十九万斤。泥炭还大量用来制造细菌肥料。用泥炭做肥料,效果好,花钱少,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由于泥炭中含有没有分解的蛋白质和半纤维素,有些公社已把泥炭成功地用作猪饲料。泥炭也可以炼油。震泽化工厂利用干泥炭炼油,出油率达3.3%。原油又分馏出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石蜡、沥青、酚和其它化工原料。
第3版()
专栏:
城市送来肥田粉 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集体创作
第3版()
专栏:
降低原料材料消耗 就地取材就地制造
云南农业机械成本一降再降
本报昆明27日电 云南省农业机械制造部门千方百计地降低农业机械的成本。今年1至10月,全省农业机械的成本平均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0%以上。
云南各地为降低农业机械产品成本,首先在农业机械部门的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中进一步树立
“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今年中共云南省委和人委在联合召开的两次全省农业机械会议上,都反复地向各级干部进行了这种教育。丽江专区农业机械部门在为农业生产服务思想的指导下,挑选了二十种有代表性的产品,反复进行成本核算。经过核算以后,这些农业机械的成本平均降低了49.8%。
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云南各地降低农业机械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今年以来,云南省各农业机械制造厂都围绕着生产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从产品设计、工艺、设备、生产组织等方面,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比年初有了显著的提高,原料材料的消耗定额大大降低。昆明拖拉机厂原来制造的二一六○型三十五马力的煤气机重量达一千三百公斤。后来对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制造出四一一五型煤气机,马力增加为六十匹,而重量减少到八百公斤,节约原料材料38%以上,生产成本比二一六○型煤气机减少了一千六百元。澄江县农业机械厂虽然抽调了大批的职工回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但由于厂里大搞技术革新、改善劳动组织和企业管理,这个厂打谷机的日产量比抽调劳动力以前还提高了一倍以上;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台打谷机的成本也由一百二十五元八角降低到五十七元。
云南农村多山,交通运输不便,而且全省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对农业机械的规格品种要求也多种多样。根据这些特点,全省各级农业机械工厂进行了合理分工,除一些技术条件要求较高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产品分别由省、专区(自治州)和县属农业机械厂分工制造以外,凡是一般的半机械化和改良农具都尽量下放给公社农具厂生产。这样既可以因地制宜,使农业机具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又可就地取材,大大节约原料、材料、燃料和产品运转费用,从而降低农业机械的成本。据调查,大车、木制水轮机和打谷机等产品下放给公社工厂生产后,成本一般下降三分之一至一半。
第3版()
专栏:
多方挖潜力 增产小农具
中共山西省沁县农业机械厂支部书记 杨永茂
我厂广大职工在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和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号召下,千方百计挖掘企业潜力,增产各种小农具,既有力地支援了农业,又促进了企业内部的增产节约运动。
农业需要 我们就干
我厂原是沁县联合加工厂(即“万宝全”工厂)的一个机修工段。大跃进以来,开始担负一部分农业机械和社办工业简易设备的制造任务。生产的产品主要有煤气机、收割机、插秧机、玉米脱粒机、动力水车、小钢磨、碾米机、皮带机床等。小农具虽然也生产一部分,但因不在计划之内,有时就重视不够。
今年秋季,在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下,为了使支援农业的工作进一步做到“有的放矢”,我们根据县委的指示,由书记、厂长带领一批干部和技术工人,深入到各个公社、管理区和生产队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今年的农业生产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随着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深入人心,农业战线上的劳动力大大增加,妇女劳力和辅助劳动力的出勤率也空前提高,生产工具需要量大增。据郭村和白家沟管理区部分生产队的调查,锨、镢、镰、锄等四种小农具,按每个劳动力一套计算,缺少30%左右;同时,有一部分经过长时间使用损坏了的小农具也急需修复。我们还访问了一些生产队长、作业组长和老农,他们说:“你们给我们造的机器和新式农具都是好家伙,是提高劳动效率搞好农业生产的‘宝贝’。可是,手头小农具,离了一样也不行。”一句话:小农具的生产很重要。
我们能不能在完成国家产品计划和搞好修配工作的同时,增产一部分小农具来支援农业生产呢?我们把这些情况向工人群众“交底”以后,大部分职工说:“只要农业需要,我们就干!”可是,也有少部分人认为:生产小农具是公社农具厂的事,农业机械厂就应该生产农业机械!造小农具零零星星不合算,等等。针对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党支部领导全体职工开展了讨论。通过讨论,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了大力支援农业的思想,普遍认识到县营工业接近农村,应该农业需要什么,就尽可能地干什么。为了支援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应该不贪图利润,不怕麻烦。
机械厂造农具潜力很大
像我们这样的地方国营机械厂,增产小农具有没有潜力呢?原料、设备、技术力量问题怎样解决呢?
我们组织全厂职工算账。大家都认为:我们增产小农具有许多有利条件。第一,可以充分利用制造农业机械剩下的边料、裁头、斜角等下脚料当原料。制造一部煤气机剩下的截料,就可以制造六把铁锨或镢头;制造一部皮带机床剩余的截料,能造三十把镰刀。此外,机床切屑的钢皮、铁屑,经过回炉烧结,也可以打成镰刀……。我们全厂裁剪和切屑下的钢、铁废料,每年约有两万多公斤,按制造锨、镢、镰、锄等四种小农具的平均用料数量计算,共可生产一万二千多件。第二,制造小农具的技术容易学,我厂工人中又有四十多个人原是农村的铁、木、翻砂工匠,依靠他们带徒弟,增产小农具的技术力量不成问题。第三,生产小农具用的工具设备很简单,除现有的工具外,在技术革命运动中“退伍”的一部分工具也可以修复利用。第四,生产小农具用的工时少,可以利用生产空隙时间,同完成国家控制的产品生产计划没有矛盾。
通过算以上几笔账,广大职工信心更足。在保证完成国家产品计划的前提下,大挖企业内部潜力,增产小农具的热潮很快形成。
比厂内增产 赛支援农业
在增产小农具的活动中,我们把争取厂内增产同支援农业增产结合起来。以人人为农业办好事,支援粮食大增产来推动厂内的增产节约运动,用厂内增产节约的成绩来支援农业。全厂车间与车间,组与组、人与人之间,以比进度快、比产量高、比质量好、比用料省、比充分利用废料、比挖潜力为内容,展开了热烈的竞赛。
全厂职工人人找窍门,个个想办法,千方百计节约用料,提高生产效率,多造小农具。例如,锻工车间利用各种不能制做“正规”产品的短料、片料、边料等,在一个多月内就制造镰刀一千八百四十多把,铁锨五百四十张,镢头一千四百把。在支援秋收赶制镰刀时,这个车间原计划在十天内生产一千张,在劳动竞赛的推动下,七天就生产了一千一百张。
我厂挖掘内部潜力,大造小农具,既补充了公社农具厂力量不足之处,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又促进了本厂原料材料的综合利用,充分利用了废料,提高了工时和设备利用率,从而推动了全厂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开展。仅9、10两个月,我们厂就增产锨、镢、镰、锄等各种小农具八千二百多件,支援了“三秋”的急需。全厂还为国家增产财富一万零四百多元,国家控制产品的生产情况也好。
今后,我们要在完成和超额完成农业机械生产计划的同时,继续挖掘潜力,增产更多的小农具,更好地满足农村多方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