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
专栏:
“赶浪头”颂
陆拂为
“赶浪头”一直是一个带有讽刺和轻视意味的贬词。它使人联想起“学时髦”、“出风头”等等。抱着个人目的而“赶浪头”的,那是应该坚决反对的。但是,“赶浪头”也可以是褒词,有许多人为革命利益而赶革命的浪头。它就含有全新的内容了。
赶,是因为不甘落后。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目前还是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正因为我们“一穷二白”,帝国主义才敢欺负我们,修正主义才攻击我们。我们必须发愤图强,快马加鞭,掀掉穷白两座大山……。赶,是为了赶形势的需要。革命斗争如汪洋大海,汹涌澎湃,波浪滚滚,向前发展。最近党根据革命需要提出主攻方向,号召向农业进军,就需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许多同志争先恐后,赶革命的浪头,到广大的农村去,到斗争的第一线去,正是为了掀起革命的高潮,完成伟大的历史任务。
水沟里只有波纹,海洋上才有风浪。生活中有缓流,有激流;有比较安逸舒适的地方,也有沸腾火热的群众斗争。马克思说:斗争就是幸福。这是许多优秀革命者的座右铭。革命者从不像鸭子似的贪恋水沟的平静和安逸,他们像海燕似地渴望海洋上空的斗争风暴。越是艰苦,越是困难,就越需要革命者去。现在,许多同志奔赴农村,在最穷最白的地方,描绘着最新最美的图画。这正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战士的崇高风格。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勇于“赶浪头”的战士。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许多共产党员响应列宁的号召去文明经商,战胜了资本主义;农业集体化初期,许多优秀工人被党委派去领导农业集体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在农村占领了阵地。我国抗日战争爆发时,许多青年学生跨出课堂,风起云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奔向战场。今天,在大办农业运动中,许多机关干部拿笔的手,举起了锄头,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奔赴农业第一线,到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去大展鸿图。这些赶革命浪头的革命者,尽管性别、经历、年龄、性格千差万别,但他们有共同的誓言,就是:“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奔向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奔向哪里!”他们迎着革命的浪头,以冲锋陷阵的精神,投到革命斗争的激流中去,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去打基础,去挑起了千斤重担。他们是最光荣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他们拥有党和人民无限的期望和信任,对历史的发展背负着特别重大的责任。
革命需要我们去赶革命的浪头,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
第8版()
专栏:
农民刘斌学习的故事
樊述贤 张敏
《毛泽东选集》是指南针,
句句话儿说得准。
千言万语为工农,
它是行路指明灯。
这是老农民刘斌读了《毛泽东选集》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在笔记本上写下的四句话。
刘斌是晋西北五寨县塘涧村人,在山西省谁都知道他九年坚持学理论,边学边用边宣传,是工农学习毛泽东著作的一面旗帜。
这位农民年过半百了,然而精神却很旺盛。他常乐呵呵地说:“我还不老,和年青人没两样,忻定县学理论标兵牛补全老汉说得好,‘桑榆晚景白头翁,马列主义给青春’,我也觉着学毛主席的著作越学越年青了。”
无论是春天的黄昏,还是深秋的子夜,也无论是酷热的夏夜,还是大雪纷飞寒冬的黎明,他的窗上老是透着微亮的灯光,映着他那颤巍巍的身影。屋里的暖炕上摆着一个小方桌,上面放着《毛泽东选集》、《斯大林全集》、《列宁文集》等经典著作和各类理论书籍、报纸杂志、宣传小册子。他老是端庄地盘腿坐在桌旁,全神贯注地阅读。他的好多书已经破旧了,字里行间用红笔和蓝笔画着各种记号。
每天清晨,他就第一个出现在街上,用广播筒宣传国内外大事和党的方针政策。白天在地里干活,老是干在先收工在后,年年是劳动模范。晚上在农民理论夜校,他热情奔放地向大家宣传毛泽东思想……。
1951年,刘斌被选为本村的文教委员,党支部又吸收他为宣传员。刘斌当了宣传员心里热乎乎的。可是宣传什么?怎样向群众宣传?又把他难住了。有一次区委书记郭纶说:“党的宣传员不仅每天要看报纸,而且更重要的是经常阅读毛主席的文章。”这两句话大大启发了刘斌的思想。过了几天,他就一口气跑到五十里以外的神池镇新华书店。
刘斌阅读《毛泽东选集》十分留意有关农村的问题。特别是第一卷《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的“十四件”大事,他看了非常喜欢。首先领会了“普及政治宣传”的意义,就是向群众普遍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毛主席的指示。从此,他逐步摸索到一条宣传门路,就是把学习到的毛主席的话,紧密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在农村中实行的各项政策,大力宣传。
1957年村里有一部分完小毕业生没有考上中学,不安心在农村劳动生产。这时,刘斌在报纸上看到李顺达在农村办业余中学的消息,高兴得他直拍大腿,忙拿着报纸一溜烟地跑到党支部。
“看!看,李顺达办农村业余中学啦,咱们也办个吧!毛主席说农村没有文化人材不行啊!”
党支部同意他的建议,并大力支持他办,经过动员群众,会上大家都表示同意,但会后就不那么热火了。刘斌一点儿也不泄气,沿门逐户向大家宣传文化运动的意义。他说:
“毛主席早已说过:‘中国历来只有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农民就是咱们,过去咱们村只有四家地主的儿子有文化,咱们都是睁眼瞎。因为没有文化,不知受了多少冤枉苦。今天党和毛主席叫咱办学校,使咱的儿孙后代都成为有文化的农民,这还不赶紧办?”
经他这样宣传,人们就心里亮堂堂的了,业余中学班果然办起来了。
刘斌全家五口人,全靠他一个人劳动维持生活,经济并不宽裕。但他为了学理论,最近几年来,节衣缩食,买了一百七十来本理论书籍。
刘斌不仅自己学习,还想方设法帮助别人学习。常把《毛泽东选集》等理论书籍给乡亲们送上门去。
“老伙计,学学毛主席著作吧,这是‘马列主义幸福经,农民越学越聪明’,毛主席尽说的咱心窝窝里的话,一看就懂,越看越想看。”于是人们笑嘻嘻地把书接过去看起来。几年来,刘斌帮助、带动本村的干部、农民学理论,到1959年底发展到六十六人。
第8版()
专栏:
毛主席著作是宝中宝
——工农兵群众歌唱毛主席著作
是珍宝,还是明珠?
是十五的月亮,
还是初升的太阳?
读过毛主席著作,
思想像开了天窗,
意志如同铸进了万吨纯钢。
张开那矫健的翅膀,
哪怕是摩天岭的悬崖峭壁,
或是波涛汹涌的无边海洋,
也休想挡住巨人的脚步,
因为毛泽东思想在我们身上闪射出灿烂金光! 内蒙古印刷厂工人 海舟
鱼离水怎能生存?
草没土就会死亡。
月靠太阳来发亮,
中国革命因毛泽东思想放红光! 保定油脂化工厂工人刘京立
主席著作是件宝,
无穷智慧用不了,
篇篇章章是真理,
字字句句开心窍,
贴近胸脯浑身暖,
放在屋里金光照。 辽宁本溪钢铁公司 徐竹影
主席著作是百宝箱,
串串珍珠闪豪光,
细琢细磨细咀嚼,
思想营养价无量。
主席著作是开山斧,
揣在怀中力无穷,
巨斧一挥山河动,
“一穷二白”展鸿图。
主席著作是架罗盘针,
雾海航船看得清,
迎着风暴十二级,
追风逐浪奔前程。
主席著作是斩妖剑,
哪怕谬论披彩衣,
宝剑一挥画皮落,
亮了眼睛青了天。
金山银山珍珠山,
人间珍宝万万千,
宝物数啥顶顶好?
主席著作就是宝中宝。
解放军驻青岛部队 蔡振兴
天空的太阳红燉燉,
万朵花儿开得俊,
公社社员乐开怀,
学习理论起高峰。
主席著作开心窍,
八十老头变年少,
浑身顿长霸王力,
挥动铁镐大山摇。
青年学了劲头增,
如虎添翼腾太空,
手提五湖九江水,
洒到荒山长乌金。
妇女学习更热烈,
胸头烧起跃进火,
干活赛过男子汉,
立誓要把高产夺。
主席著作是真经,
字字如珠撒农村,
胜过春雨赛过油,
山乡一夜鲜花红。
主席著作到农村,
擂动战鼓摧跃进,
幸福歌儿连天唱,
公社更上天一重。
甘肃陇西渭源公社 任国一
第8版()
专栏:
来自北欧的艺术之花
刘章文 李克瑜速写
应邀来我国作友好访问演出的瑞典皇家歌剧院芭蕾舞团,从遥远的斯德哥尔摩来到了我国的首都,作了精彩动人的演出。我国人民和艺术家们用盛情和鲜花迎接了远方来的朋友们。
几天来,瑞典舞蹈艺术家们的绚丽多采的舞蹈艺术,博得了观众的赞扬和好评。其中更耐人寻味的是舞剧团演出的古典芭蕾舞蹈。钢琴奏出了柔和轻快抒情的萧邦舞曲,独幕舞剧《仙女们》把观众引向一个梦幻的世界,萤色水银灯下,静恬恬的出现一群少女。轻盈的细纱、细碎的足尖移动和娴静的舞姿,在华尔兹舞曲的伴奏下像是朵朵飘动的白云。而明库斯的舞剧《唐·吉呵德》中的双人舞,又激起了观众的热情。火红的纱裙,炽烈的情感,急剧的旋转和复杂的托举都赢得了观众的不断掌声。舞剧演员们还演出了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的第二幕,圣桑的《天鹅之死》,睡美人中的《蓝鸟》和《大步双人舞》,亚当的《吉赛尔》中的片断。这些古典风格的芭蕾舞都给首都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还值得我们提起的是根据达拉那的五幅圣经故事古典民间绘画编成的舞剧《浪子》。舞剧中叙述了一个葡萄园主的富于幻想的儿子,厌烦了葡萄园的单调工作,由于假预言家的诱惑走入了歧途,艰难的日子使得这悔怨交加的儿子又回到了家中,父亲张开了双臂迎接回头的浪子。舞剧中运用了古典芭蕾和瑞典的民间舞,在这方面舞剧团做了较好的接合,使得观众感到很亲切。
瑞典皇家歌剧院芭蕾舞团有着二百多年历史,又拥有有才华和丰富经验的芭蕾舞剧编导和艺术指导玛·史吉平先生和奥兰多、波地费克斯、雪林、罗丁、拉许、克劳夫逊、格雷夫堡、西格伦、费里贝利……舞蹈家。他们的严谨的艺术作风和遵循着古典芭蕾舞所发展的艺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瑞典皇家歌剧院芭蕾舞团已经成功地结束了在首都的演出,他们的演出,帮助中国观众更多地了解瑞典的舞蹈艺术,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我们挚诚的预祝他们在我国其他各城市的演出中获得更辉煌的成绩。(附图片)
《仙女们》
《唐·吉呵德》中的双人舞
第8版()
专栏:
人民的长工
河南荥阳中南勘察队 聂子洪
“什么叫受累?共产党员是人民的长工,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那最愉快不过了。”这是六十来岁的老红军团长、现河南林县元康公社秦家岗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生产队公共食堂事务长的顾贵山同志的话。这是革命者的语言。
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特殊材料”是什么?那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即使赴汤蹈火,他们也心甘情愿,敢挺胸前去。什么苦,什么累,哪里看在眼下!
顾贵山同志的话是真正发自心底的。首先,他就认为自己是“人民的长工”,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终身的职责。要真正做好“人民的长工”并不容易。要得到群众的信任,群众的拥护,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这首先要有像顾贵山同志那样高尚的思想,才能够说到做到。
第8版()
专栏:
学习毛主席著作 杜希贤 邵昌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