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领导思想明确 群众认识一致
常汉大队集中优势劳力大办粮食
80%劳力投入秋收冬种,各项生产任务提前超额完成
本报讯 湖南双峰县石牛公社常汉大队(基本核算单位),总结运用各个大忙季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成功经验,在秋收冬播战斗中集中82.5%的劳力投入田间生产。到11月10日止,全大队按原计划提前三天完成了晚稻收割任务,超过计划19%完成了小麦、蔬菜等冬播任务。
集中劳力主攻农业第一线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思想明确,人人树立以粮为纲的思想。大队党总支在各个时期,都很重视组织干部和群众学习上级党委的文件和指示,使群众懂得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道理。道理清楚了,“以粮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就能够很好的贯彻执行。如大队的联合工厂和石灰厂,平时为粮食生产提供生产工具和肥料;在大忙季节,就主动地调出人力,参加田间劳动。大队还明确规定春收春种、收早稻插晚稻、秋收冬播为三大农忙季节,其他工作和生产都按照“农闲多干、农忙少干、大忙不干”的原则,保证不误农业生产。这个大队还本着从长远着想、从目前着手的原则,规定一切基本建设都必须在保证完成当前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去干。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不断跃进,大队党支部积极对社员进行了加速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教育,对不安心农业生产的社员,通过表扬好人好事,进行正面教育。
在提高社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为了保证以粮为纲的方针的贯彻,大队制定了五项原则安排劳力:一、参加粮食生产的劳力,大忙季节保证80%以上,平时不少于60%;二、大队、生产队举办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不得影响粮食生产,大忙时要集中劳力支援第一线;三、食堂炊事员、种菜员、饲养员,尽量安排辅助劳力和半劳力去干,腾出强劳力参加农业生产;四、干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干部家属和社员一样干活;五、参加田间的劳力,固定到基层生产单位使用;组织协作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这五项原则实行后,常年参加田间生产的劳力占评级劳力总数的76%,达到了平均每九亩田土有一个男全劳力和一个多半劳力;大忙季节,可以集中80%以上劳力参加田间生产。这样既保证了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的生产需要,又促进了其他事业全面跃进。
为了充分调动社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这个大队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还坚持了定额记工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大队和生产队都具体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积极培训了记工员。坚持按日记工、定期预支工资,促使每个社员从切身利益上去关心劳动成果。在各个生产运动中,发动群众自觉地制定和遵守劳动纪律,并广泛组织队与队、组与组之间开展劳动竞赛,推行兵对兵、将对将的对手赛、及时总结评比,大插红旗,大树标兵,促进你追我赶,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干部改进领导作风,也是搞好生产的重要一环。全队五个县级工作组干部、十二个大队干部、三十二个生产队干部,都分别固定到作业组,住在贫农和新老下中农家里,并和老农、技术员相结合,搞一条丰产垅,推动一个工作片。干部同样确定劳动底分,实行定额辅助和评工记分。8、9两个月,全队四十九个干部共做工日一千八百多个,平均每人每月做了二十个,超过以前一倍多。
要搞好生产,必须搞好生活。全队二十二个食堂小家底生产发展很快,为办好食堂准备了物质基础。在劳逸结合上,这个队严格执行了作息时间,使干部、社员干劲越来越足,生产越搞越好。(附图片)
到农业第一线去卢柏森作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抽调优秀干部办食堂
甘肃省平凉专区抽调两千多名优秀干部,深入农村公共食堂当炊事员和管理员。这些干部中,有专、县、社级以上领导干部一百九十三名,一般干部二千二百二十八名,其中共产党员占59.4%,共青团员占12%。这些同志绝大多数都是从事农村工作有经验的干部,具有大公无私、忠心耿耿、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
农业参谋网显示作用
河南孟县城关公社红星大队党支部在领导生产工作中,充分运用农业参谋网的作用。这个参谋网是1959年秋天建立起来的,其中成员都是贫农、下中农,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一年多来,农业参谋网的作用主要是能使党的方针政策迅速贯彻到群众中去;能够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避免干部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收集稻根作猪饲料
稻根加工后是一种很好的猪饲料。上海郊区水稻地区松江、金山、青浦三县的各个公社,发动广大社员在秋耕、秋种中大量收集稻根。
松江全县的小学生大部分都参加拾稻根。金山县各公社组织辅助劳动力在翻地的时候拾稻根,随翻随拾,既省力又不影响秋种。江苏突击采摘棉花
江苏省产棉区各人民公社在突击秋种扫尾的同时,都安排一定劳力,抢晴天,抓阴天,突击收摘棉花。
为了保证后期棉花收摘质量,做到精收细摘,各地都严格按照棉花等级分拾分晒,好花、次花分开。
陕西复收复拾棉花
陕西产棉地区各人民公社在棉花收获末期,积极开展复查复拾运动,使今年的收棉工作善始善终。
铜川市共出动三万五千劳力,逐段逐块地复查复拾,把抛落在棉田里、棉壳里的籽棉尽量地拣回。
各地在复收复拾中,坚持贯彻评工记分、多劳多得的政策,部分地区还将细收细拾作为评比“五好”社员的内容之一,都促进了运动的开展。
储备大量干菜、腌菜
云南省各地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在收好秋菜种好冬菜的同时,抓紧当前秋菜大量收获的有利时机,大力为明春蔬菜淡季储备干菜。目前,全省十万多个公共食堂已储备各种干菜腌菜六千七百八十万斤。
粮、菜、草一齐安排落实
江苏高邮县临泽公社太山大队桃园小队在交售征购粮食的同时,把社员的口粮、吃菜、烧草一齐安排落实。人人心中有数,家家生活有底。
安排粮食,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以人定量,计划用粮;对蔬菜是把消费和生产两者结合起来,统一安排;为了安排好用草,社员们根据生产、生活、饲料全面兼顾、精打细算的原则,合理分配。
制订甘薯窖藏管理档案
河南滑县老店人民公社实行红薯窖藏管理档案制。全社五百零五个红薯窖,已有四百五十二个窖分别薯秧、薯种、餐薯等进行档案记载。记的项目主要分为:种类、窖号、入窖时间、数量、窖温、检查时间、窖内变化、技术管理措施等。


第2版()
专栏:

执行定期检修制度 管理工作具体到人
宁津充分发挥农械作用
全县形成修配网农业机械平均利用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本报讯 中共河北宁津县委重视农业机械的维护检修和管理工作,使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平均达到80%以上,充分发挥了现有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
宁津县的农业机械设备,逐年增加。加强对这些农业机械的管理、修配和使用,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中共宁津县委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挂帅,把管理、修配和使用好现有的农业机械当作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从县到队层层建立了专门管理的机构(修配站、组),县、社工厂也都重新作了安排,进一步贯彻了以修配为主的生产方针。
这个县还根据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从设备到人员,武装了公社修配厂和生产队的维修组,全面进行农业机械修配的建网布点工作,使全县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小结合的农业机具修配网。宁津县还根据修配站的技术水平和设备能力,合理进行分工:县修配厂负责大修和制造较精密配件的任务;社厂负责机械中修和一般配件的生产;生产队的维修组负责机械维修和保养工作。为了提高修配工作的水平和交流修配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在全县十个公社中,分别建立了机械修配情报站,每站配备情报员二至三人;很多生产队和丰产方还设立了机械修配情报箱,形成一个机械修配情报网,及时了解机械设备的损坏情况,作到坏在哪里,修到哪里,保证全县80%以上的农业机械经常得到正常使用,同时基本上实现了小修不停机、不出队,中修不过夜、不出社,大修不过三天、不出县的要求。
在农业机械维修工作中,这个县认真贯彻了经常维修和突击检修相结合的方针,在社员中普遍加强了爱护农业机械的教育,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和健全了机械的维护、管理、使用等制度,实现了机械管理档案化,作业卡片化,具体记载机械产地、型号、马力、购入年限、主要部件、性能和具体负责人;同时加强了日常操作记录。这样作的好处是:底码清楚,增强司机手的责任心,便于掌握机械情况,并且改变了过去现用现修、不用不修的作法,实现了经常性的机械维修。柴胡店公社建立和健全农业机械管理、维修制度以后,排灌机械的利用率提高到95%。为使机械不发生或少发生故障,规定司机在开车前要进行四查:“查润油多少、查机件和螺丝、查冷却用水、查燃料”;开车时要作到值日不离工作岗位,严格控制负荷,耳听机器响,眼看机器行,这样就使机械损坏现象逐渐减少,增加了正常运转时间。道口公社这样做以后,开动的八十七台动力机械,半年来一直运转正常。


第2版()
专栏:

发动社员共同安排劳力
弄哄生产小队因人排工因时干活收种进度加快
据新华社讯 广西龙津县水口公社罗回大队弄哄生产小队,在秋收冬种中,采取因人排工、因时干活、专兼结合、合理定额、工分每天清结等办法,充分发挥了每个劳动力的特长和劳动潜力,加快了秋收、冬种进度。
弄哄小队水田多、旱地少,在秋收大忙前只完成了冬种计划10%左右,大部分冬种任务要等到秋收以后腾出土地才能大力进行。这样,在小雪以前要完成的收种任务就有六百三十多亩,全队四十二个全、半劳动力每人要担负十五亩多。小队长谢国华和小队干部对当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在最短时间内,按量按质完成收种任务,必须科学地安排劳力。于是,他们对全队劳动力进行了摸底,并且组织群众讨论,如何安排才算最科学最合理。在讨论中,有的青年社员主张“兵对兵”“将对将”,把劳动力强的和弱的分开编作业组。但大多数社员不同意这样做法。社员汤正新说:“同一块田里的工夫有轻有重,年青力气大,犁田、挑担固然好,但干撒种、晒谷等活就浪费了劳动力,不如强弱搭配,对生产才更有利。”作业组长汤正明说:“划分作业组,劳动力强弱固然要搭配好,还要根据各人的技术特长来分工,才能真正的发挥每个人的作用。”通过摆情况和民主讨论,生产队决定采取因人排工的办法进行抢收抢种。小队把全队四十二个劳力逐一摸底排队,发现二十七个强劳动力,各种农活基本上都会做,但比较起来,技术水平仍有高低差别。二十七人中,有九人对犁田、耙田、打谷三大农活最拿手;有八个年青社员体力较强,犁耙技术不够高,运谷、运肥最好;有十个妇女对收割、撒种很有经验。另外,根据十五个体弱、年老和其他半劳动力情况排队,有两人是收割老手,一人会种菜,两个老人会编箩筐、粪箕和搓牛绳。余下的半劳动力还可以做一些晒谷、切薯苗和积肥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劳动力排队以后,小队就根据各人的特长,分别组成收打、犁耙、播种、运输等四个作业小组,分收、种两套人马,边收边种。
在因人排工、合理安排劳动力的基础上,这个小队又注意抓住火候,因时干活,把工夫用在节骨眼上。如在收割中,早上露水未干,打谷不易脱粒,他们就突击抢割。中午太阳毒,打谷容易脱粒,他们就突击打谷。在犁耙田方面,对沙质土的田,就边收边犁,以免时间隔得久了,晒干了田土,土质坚硬犁起来花工多,进度慢。对粘土、烂泥土收后稍等一两天才犁最能省工省时省力。由于做好因人因时排工,收种的进度大大加快了。
在秋收冬种期间,挑运的活路很多,这个小队为了及时挑运,除组织好专门劳动力挑运外,还组织捎带运输。例如出工收工就捎带挑运肥料、粮食,送饭到田头,回去时也捎带挑运。捎带挑运的,小队一律按劳记工分。这样,挑运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在捎带运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捎带劳动。如在抢种红薯时,饲养员安排好切猪菜时间,顺便切红薯苗种,结果七十多亩所需的薯苗种全部由两个饲养员包干完成。
劳动力合理安排以后,这个小队又认真推行劳动定额和小包工的制度,进一步调动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小队根据收种要求,每十天做一次长计划,五天作一次短安排,将任务分配到小组。社员劳动工分,每天一记,每天一清。(附图片)
安徽六安县渒东人民公社渒东大队的社员们使用自己创造的播种器播种小麦。这种播种器每人每天可播二十亩。 李显智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编后

新的议事日程
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维修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保护生产力的问题。中共宁津县各级党组织狠抓这一工作,保证全县农业机械经常的平均利用率达到80%以上,使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随着农业技术改造工作的加速进行,农村中的农业机械数量日益增加;如何管理好、维修好、使用好这些机械,已经提到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中来了。宁津县从解决当前的修配任务着手,全面进行农业机械修配的建网布点工作,推行了定期检修制度,并使经常维修和突击检修结合起来。这些办法都是值得各地学习的。
目前,繁忙的农事季节即将过去,许多农业机械经过长期使用,难免有所损坏。为了适应来年生产的需要,各地应该抓紧冬闲时期,把全部农业机械很好的检修一次,并加强养护工作。


第2版()
专栏:

对党无限忠诚 对群众关怀备至 领导生产有胆有谋
余守顺兢兢业业当好生产队长
本报讯 四川三台县黄林公社三管理区三生产队队长余守顺,是一位多谋善断、有胆有略的优秀基层指挥员。几年来,他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公社的优越性,领导全队社员,改变了自己家乡土瘦地薄产量低的面貌。现在这个队的两个食堂都做到了粮有余,菜有余,柴有余。社员的生活水平普遍超过了当地的富裕中农。
变穷山为富乡
余守顺贫农出身,解放前一直在凯江和涪江沿岸拉船。土地改革才使他在农村安了家。解放后经历过土地改革等斗争,使他深切地认识到党所要办的事情,没有那一样不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因此,他坚决听党的话,对党无限忠诚,党叫干啥就干啥。
余守顺所在的生产队土质很坏,原来耕作又很粗糙,一家一户的时候,许多土地杂草丛生,一亩地只能产四、五百斤甘薯。在农业社时期,他领导社员积极改良土壤,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有了增长。1959年,由于出现几十年不遇的大旱,虽然经过多方抢救,仍然少收了粮食。为了克服灾后的困难,余守顺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讨论了“要过好生活,坐着等待行不行?社会主义怎样来?”等问题,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一个自力更生、战胜灾害的群众运动很快就形成了。
要增产,对这个队来说,首先是进一步改良土壤。在向土要粮的斗争中,余守顺充分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例如大搞泥掺沙,沙加泥,薄土加厚,……经过一冬一春的奋战,全队改良了土壤二百多亩。第二步是大抓肥料,除了自己积造外,还组织人力挖树疙蔸,把玉米芯收起来,到城里换回了四万来斤大粪。为了多种多收,他们打破了坡不能间种的迷信,在甘薯和花生地里间作玉米,棉花地里间作花生,早玉米地全部间种了萝卜和秋甘薯,在薯地里同时套种上南瓜、玉米、豇豆,使一亩地当几亩收。经过这场苦战,今年全队光蔬菜、瓜豆就收了八万三千多斤;许多原来栽薯不倒藤的坡顶土,今年又栽甘薯又间种玉米,不仅甘薯增产,每亩还收了玉米六七十斤。
坚决依靠群众
余守顺在工作中,善于团结和依靠积极分子,善于依靠群众。他常说:“一个人再有天大本事,没有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就很难把工作搞好。”在他的周围,经常团结着十六、七个积极分子,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贫农下中农,其中有:敢说敢干、多谋善断的副队长萧辉富;有思想先进,生产经验丰富的作业组长萧辉典、萧汉顺;有做事任劳任怨、做活勇猛顽强,不怕困难、不顾情面的青年萧汉文、萧茂华、萧汉泉;有铁面无私、啥事都爱管的老人萧辉松。另外,种菜、煮饭、喂猪等各方面都有余守顺的得力帮手。
他所以能够团结这样多的积极分子,首先是由于他的优良品质和作风令人尊敬。他当了多年的队长,从没欠缺过公家一文钱;社员多次评他为特等模范,他总是说:“功劳是大家的”,不肯接受。他的立场坚定明确,能抵着各种歪风邪气,辨得清方向,因此群众信任他。其次,他经常对积极分子加强教育和培养,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觉悟;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也放得开手,他们不仅在生产上出谋划策,在劳动上冲锋陷阵,而且随时随地向群众进行政治鼓动工作,团结群众。
精打细算巧用兵
余守顺最善于精打细算,特别是在使用劳动力上精打细算。他经常把精兵用在第一线,儿童和老人也都在他的合理安排下,干着适合自己体力的各种活路。为了减少后勤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他把担水、切菜、拣柴等活路,通过捎带劳动的办法解决了。为了充分调动每个劳力的积极性,这个生产队长期实行了定额评分、超定额给奖的制度。
处处关心群众
余守顺从群众选举他当生产队长那一天起,便意识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他随时都这样想:“四十几户人的事情,不可马虎,领导得好,成家立业在你手上;领导不好,背时倒灶也在你手上。”因此,他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办好。
他牢牢记住党要他关心群众生活的指示,也深深地懂得关心人民生活和搞好生产的关系。全队两百多人的穿衣、吃饭、住房以及生养死葬、婚丧嫁娶等事情,他都经常放在心上。每当严寒酷暑到来以前,余守顺总是要想想全队哪家还缺棉衣,哪家没有蚊帐,并主动帮助解决。在余守顺的影响下,全队社员都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团结互助已成一种风尚。对于社员住房、妇女用的棉线、小孩要吃的甘蔗、社员抽的烟以及日常生活上的琐碎事情,余守顺都依靠群众,安排得十分周到。


第2版()
专栏:

余守顺赤胆忠心
苏宜
本报今天发表了四川省三台县黄林公社第三管理区第三生产队队长余守顺同志的先进事迹,读了令人激动,不能平静……
余守顺同志有许许多多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而他的最突出之处,是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劳动人民——阶级弟兄的无限忠诚。由此出发,他有了雄壮的革命气概,立志要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毫不动摇,从不畏缩。
农业生产是有它的艰巨复杂性的。和自然打交道,天有不测风云,各种水旱灾害有些人力还难以完全控制;和各种生物打交道,许多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也不能一下子就掌握;加上他的家乡土地贫瘠,生产水平一向不高,群众生活比较艰苦;农村中尽管已经走上从互助合作到人民公社的大道,但这些还都是困难。
余守顺同志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
家乡的土壤瘠薄吗?他以愚公般的勇气,和许多社员一道挑泥运肥,改良土壤。遭了旱灾,粮食不够吃,他领导群众开展了自力更生、向土要粮的斗争。不到两年,贫困缺粮的家乡面貌改变了,群众个个丰衣足食,思想面貌也焕然一新。
作为农村基层生产单位的领导者,余守顺同志深深了解到他的工作岗位的重要,树立了对党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他曾经这样表达过他当队长的心思:“四十几户人的事情,不可马虎,领导得好,成家立业在你手上;领导不好,背时倒灶也在你手上。”这话很对。生产小队是人民公社生产活动最基层的组织,人民公社的一切生产计划都要落脚到生产小队,人民公社对群众生活的安排要落实到生产小队,关于人民公社的一切政策,很多要通过生产小队具体贯彻到群众中去。一个生产小队,领导得好不好,不仅直接关系到几十户人家的兴衰成败,也关系着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影响到大跃进的速度和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发展。而当好一个生产小队队长,固然需要有智慧和才干,尤其需要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高度的负责精神。余守顺同志正由于具备了这样的优秀品质,才能大公无私,依靠群众,艰苦奋斗,取得胜利。
无疑地,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余守顺式的“当家人”,由于他们和群众一起埋头苦干,我们的农业生产才能这样快地大踏步前进。为了更大的更好的跃进,我们需要更多更多的余守顺式的先进人物,像他那样地赤胆忠心、全心全意为劳动人民服务,而又敢于蔑视困难,迎接困难,战胜困难。这样,我们就会在千千万万个生产队不断创造出奇迹,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彻底改变我国农村的经济面貌!


第2版()
专栏:福建通讯

新兵猛将在农业第一线
许由龙 邹潇湘 林仲铿 陈亦进
福建闽侯县城门公社农业生产第一线最近增加了两千多名新兵猛将,涌现了许多新人新事。
“还不是个全劳力吗?”
原在公社农具厂当铸工的泮子时,他回到城门大队第三生产小队,转好共青团员的组织关系后,就卷起裤管,挑了一担大畚箕参加积肥去了。
晚上,小队重新排工时,队长林依泮把泮子时和半劳力一起派去积杂肥。子时知道这是队长照顾他,便挺身而出说:“队长!你把我排错了,我今年二十一岁,还不是个全劳力吗?”队长说:“你才回来,还得锻炼一些时候再干重活!”但子时怎么也不肯,队长最后只得关切地说:“好,让你和全劳力一起上山去积牛粪。但山路崎岖,不比平原,你可不能蛮干。”子时这才欢天喜地回家休息。
第二天一早,泮子时就挑着粪桶迈开大步向城山顶上的乳牛场奔去。从社办农具厂回来的家振和从队办畜牧场回来的林家钦,见子时独自抢先走了,也急步跟上。技术员林华协和中年社员林家春等见年轻人个个争先上山,也快步赶上去。这一天,他们都突破劳动定额,半天一人就积了五担肥。没有几天,十几口大粪池就积满了。
师徒互教互学
念完初中就一直在五金厂担任出纳的林家生,在回到林家溪生产小队的第一晚,队里开过欢迎会,他正想把拜个师傅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提出来,队长好像早就看出他心事似地先说了:“家生是个才拿锄头的学生,农业生产不熟悉,看谁负责包教他手艺?”六十多岁的林家柏自告奋勇地说:“让我来包吧!”
第二天清早,林家柏带着两把锄头来了,递给林家生一把。老汉见家生头上还少了戴的,又拿了一顶竹笠让他戴上,两人才欢欢喜喜地出工去了。
师傅在田头首先向徒弟讲解了种菜打畦的方法,林家生照着老农的吩咐挥动锄头,一股劲大干起来。可是师傅作的畦像一条直线,畦土打得十分均匀,自己的像蚯蚓一样弯来弯去,畦土打得大小不一。他正看着,师傅拍着他的肩膀说:“歇一会再干吧,有信心有决心,总能学得到。”老汉把作畦、碎土的秘诀详细说给他听,还拿着锄头站在一边指导,边作边讲。林家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一番练习,就初步掌握了作畦技术。
从此,林家生紧跟着老汉一起上山下田,一个诲人不倦,一个勤学苦练。不到一个月,林家生就学会了种菜、锄草、翻蔓、积肥等许多农业技术。而家生在晚上就读报给家柏听,并教他认字,互学互帮,无比亲密。
由大队里来的干部
一天傍晚时分,樟岚大队汩边生产小队一个名叫林登营的中年农民背着行李回家来了。林登营原是这个小队的队长,一九五九年底调到大队工作,现在为了加强小队领导,又回来继续担任小队长。
林登营回到小队的那个晚上,男女社员把他围得水泄不通,大家异口同声齐说:“登营,你来了好,我们是一只困龙,要你睁个眼大闹生产!”登营心想:一个队生产好坏,固然领导很重要,而社员的劲头如何调动起来,倒是非常重要的事。
第二天,全小队社员分三路积肥种菜。登营选了到乳牛场积肥的重活,挑起一担大粪桶走了。社员心里也热呼呼兴高彩烈地跟着他走了。这一天,装肥运肥像走马灯一样,每人平均挑了二十五担,比平常多挑了八、九担。
林登营到小队里不到三天,就把每一块地底子都摸了一下。
一天,他在收工路上,看到湖边山坳前有几块边田还未开沟排水。登营心想:为了力争明年春季大丰收,冬种要多多益善,现在劳力增加了,就要改冬闲田为冬种田。当天晚上,他就把这件事提出来让大家讨论。大家信心很足。第二天,林登营领着社员带了铧刀、山锄来到湖边山前。他亲自挡住要害,对着放水口开沟,见软地就用铧挖,见硬地就用山锄刨。不到中午,就提前半天完成了开沟排水任务。小队冬种计划于是从原来的三十九亩扩大到五十亩。
这次,随着农业第一线劳力的大量增加,全公社共有八十一个大队干部下放担任了正副小队长。这些干部几乎个个都像林登营一样,在新的岗位上积极参加生产,出色地领导着生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