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帮助教师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教学能力
西北大学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
本报讯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和委员深入教学第一线,一手抓教学、科学研究;一手抓生产劳动、生活。
这个学校党委书记,常委和委员共十六名。他们中除了常委郭绳武等七人长期蹲点外,其余的都争取每周至少有三天的时间,通过兼职、兼课、听课和现场办公等方式,到教研组、班级、课堂、实验室、试验农场和工厂去,及时发现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党委书记和委员到了第一线后,先向教师、学生、基层干部请教。他们通过听课、交谈、请师等方法,从教师、学生、基层干部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尽快地熟悉具体业务。党委常委萧克平到数学系长期蹲点后,就经常到课堂听课,阅读数学书籍,参加数学学术报告会,请教师讲解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他开始读“数学分析”一书时,好多名词术语弄不懂,他就一遍又一遍地向教授、助教、甚至学生请教。身边无人可以为他解答时,他就采取联系上下文苦琢细磨的办法揣摩大意。常常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在灯下苦读。就这样,他在蹲点的两年中,已学了“微分几何”等十六门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萧克平读了“数学分析”,发觉这门课程没有很好地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分析极限的原理,就立刻向教师说明数学课程要贯彻辩证唯物论的重要性。启发教师注意及时克服课程中的缺点。
党委书记和委员深入第一线后,都竭力当好基层干部的参谋,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总结各种先进经验。党委书记吴大羽到中文系,帮助师生明确思想,制定计划,集中力量编写“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建国十年文学史”和“张秋香的故事”等书。全校已把各种重要的先进经验编写成四十七篇专题报告。
党委书记和委员在教学第一线,特别注意带头作出样子,用模范行动来带动群众。例如,按照教学的要求,“动力地质学”课程要增加古冰川的内容,但普通地质教研组一些教师却认为这方面的资料少,不能多讲。与这个教研组建立经常联系的党委委员、副校长张伯声知道这种情况后,亲自率领普通地质教研组主任、副教授张耀麟和部分学生,结合科学研究,到秦岭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野外调查。结果,搜集到许多有关中国古冰川的资料。返校后又协同普通地质教研组的教师进行整理,加以总结提高,丰富了“动力地质学”课程的内容。此外,党委书记和部分委员还亲自参加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为了坚持不懈地深入教学第一线,党委会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最近推行了“三二一”制(即每周有三天的时间深入基层,两天的时间开会和处理一般工作,一天的时间学习),保证了党委书记和委员有更多的时间到第一线去。


第4版()
专栏:

整顿劳动基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哈尔滨工大发挥校办工厂作用
本报讯 哈尔滨工业大学领导干部在深入第一线中,帮助各专业和校办工厂解决生产劳动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使校办工厂更加明确了发展方向;使一些专业开始摸到了本门学科的发展规律,从根本上着手来进行科学研究。
从7月初以来,这个学校的党委和各部门负责干部,每周用两天的时间分别深入到系、专业、科室等单位,调查研究,处理问题,推动工作;用一天时间到校办工厂、基本建设工地、农牧场等处劳动,和工人一起干活,共同座谈,认真分析并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个学校的党委第一书记、校长李昌在参加金工厂劳动后,和职工一起座谈讨论,根据低年级学生同样可以大搞科学研究,在劳动技能上能在本系工厂中达到“一专多能”的新情况,帮助这个担负训练全校一、二年级学生操作技能的金工厂,专门与一个系挂钩,结合专业,固定产品,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科学研究服务。金工厂与动力机械系的动力机械厂合并为“红专动力机械厂”后,职工们发挥了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仅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就与学校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合作,设计、制造出了结构简单、一机多用的新型简易拖拉机。
学校领导干部在深入属于电机系领导的电工总厂以后,了解到这个工厂虽然能生产多种类型的电机、电器,但是电机系有关专业设计出的新型产品,却要拿到校外的工厂去制造;这个厂本来可以容纳许多人劳动,但由于过去没有把学生到工厂劳动列入生产作业计划,学生到厂后才临时分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决。现在,这个电工总厂已按照电机系电机、电器等不同专业,建立起了相应的“对口工段”,生产新产品;并且制定了每月接纳一百五十名学生到工厂参加生产劳动的计划。
现在,哈尔滨工大党委,正在把机床专业等单位运用辩证法分析科学技术本身规律的经验推广到各个专业,使全校科学研究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宋振绥)(附图片)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第一书记、校长李昌同志在红专机械厂钳工车间劳动的情况。 田国强摄


第4版()
专栏:

深入才能“抓紧”
柏生
学校党委书记和党委委员为什么需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第一线后又应该怎样做工作?读了西北大学的新闻,人们可以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
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说:“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因为“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工作还是不能做好。学校党委的主要工作,就是加强政治思想和教学业务的领导,搞好教学工作。要“抓紧”教学工作,就得深入教学第一线。这同工厂和农村党委的同志要“抓紧”生产工作就得深入到生产第一线的道理是一样的。
“抓紧”教学工作,就要对教学工作的各个具体问题深知熟解,就得摸索和掌握教学工作的规律。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对于教学工作来说也是一样,只有懂得和掌握了教学工作的规律,才能“抓紧”领导好教学工作。要懂,第一就得到教学第一线,第二就是到了第一线后,自己要艰苦学习,还要“不耻下问”,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善于向教师、学生、基层干部请教,先做学生,再做先生。西北大学党委常委萧克平就是这样做的,因而使他从不懂“数学分析”的教学到懂得这门课的教学,并且进而发现了“数学分析”这门课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学习运用辩证唯物论去分析课程中的一些原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西北大学的经验中还有一点需要着重提出的,这就是需要深入到一个系、一个教研组、一个班级、一个校办工厂(或农场)中去,亲身参加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或一个车间的生产劳动过程,具体地“解剖麻雀”,自己从实践中取得直接经验,并且及时地发现和切实地帮助教师总结教学中的先进经验。西北大学几年来坚持这样做的结果,已经把很多重要的经验编写成四十七篇专题报告。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它对于不断丰富领导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将会很有益处。
总之,经验一再证明:深入才能“抓紧”,深入教学第一线,才能“抓紧”领导好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得到更好的贯彻。因此,就要像西北大学一样,坚持把深入教学第一线作为学校党委的一条重要的工作方法。


第4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肇东九百多名干部下食堂
黑龙江肇东县九百多名县、社干部深入“三房”(厨房、磨房、仓房),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共谋办好公共食堂的大计,使公共食堂的工作大有改进。
干部下“三房”,不仅安排了社员现时的生活,对社员过冬取暖、储备冬菜、食堂卫生等工作也作了安排。
由于各级干部下“三房”,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广大社员歌颂说:干部下“三房”,食堂变了样,吃饱、吃好、吃的省,生产大军增力量。
浙江二万多医务人员深入农村
浙江省各地两万多名医药卫生人员,手提劳动工具,深入山乡田头,实行跟班劳动,积极开展巡回医疗。海宁县就有一千一百多名医药卫生人员下乡,组成了二百七十六个巡回医疗组。
结合积肥造肥,搞好卫生工作,是各地医务人员为秋收冬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桐庐县医务人员下乡以后,和社员一起大搞卫生,大积肥料,一个月就为冬种增积了各种优质肥一千四百多万担,卫生面貌也迅速改观。
勤丰生产队干部实行“定工生产”制度
上海南汇县惠南人民公社勤丰生产队的干部,参加劳动已经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从今年春天起,党支部就订立了干部“定工生产”制度,就是根据每个干部的工作情况和劳动能力强弱,分别定出了全年应做的工分数,并且在社员大会上当众宣布,以取得群众的监督。
干部经常参加劳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激发了社员的积极性,推动了各项生产。
巨鹿城关公社评比“五好”干部促进生产
河北巨鹿县城关公社通过“五好”干部评比竞赛运动,使全社干部进一步树立了深入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促进了生产,搞好了社员生活。这项评比制度已经坚持了七个月,旬旬检查、月月评比。因此,干部勤奋工作、深入细致,争当“五好”干部蔚然成风。全公社小队以上干部一千七百七十八人中,最近涌现出七百五十名“五好”干部。
开原一批干部、职工和家属奔赴农村
辽宁开原县最近有八百多名干部、职工和家属,热烈地响应党的号召,满腔热情地奔赴农村去落户。他们到农村后,就立即和广大社员一起参加了生产,很快地和社员打成了一片。
广大社员群众对这些新来的干部、职工和家属,热情地欢迎和照顾,有的社员帮助他们买镰刀、锄头,并积极地帮助他们学习生产技术。


第4版()
专栏:

适应城市特点 实行半日劳动半日工作 保证深入基层
体育馆路公社干部改进工作方法
本报讯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人民公社党委结合城市的特点,推行半日劳动半日工作的方法,大批公社干部深入社办工厂、食堂、托儿组织和服务站,有力地促进公社各项事业的发展。
体育馆路人民公社党委为了改变部分干部习惯公社成立前在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方法,遇事就开会,整天忙于事务工作脱不开身等情况,根据“二五制”的精神,结合城市公社生产和集体生活服务单位比较集中和交通方便等特点,制定出一套新的工作方法。公社领导干部在一周内,除一天学习、两天开会和处理日常工作外,保证有四个半天深入基层,以领导生产为中心,分工蹲点,抓关键找经验。公社一般干部在学习时间外都实行半日劳动半日工作的制度。为了深入基层,全体干部分别到街道居民食堂和社办工厂食堂入伙,和社员们一桌吃饭。
这个公社改进了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以后,实现了“三抓一深入”,从公社党委书记到一般干部都能做到抓思想抓生产又抓生活,深入生产和生活服务单位第一线,使领导工作愈抓愈准,愈抓愈深,切实解决问题,推动公社各项工作不断跃进。党委书记刘迈到公社制帽厂蹲点,找工厂管理人员谈不出问题,一下子就跑到车间里参加生产。她在劳动中看见有两个生产人员整天做返修活都忙不过来,就进一步检查,发现了制帽质量没有达到指标,当场就找老师傅和大厂派来的检查员共同研究,订出改进产品质量的措施。从此,各车间除每天上下午向生产人员公布当天产品质量情况外,还建立不脱离生产的质量检查员、节约监督员和计产员等,加强了产品质量的督促检查,使这个厂的主要产品皮便式帽的合格率由过去的80%左右提高到95%以上。刘迈又抓住这个典型事例,在工厂进行思想教育,纠正一些管理人员对待生产满足现状的情绪。党委副书记赵书深入食堂和服务站以后,掌握情况更及时更具体,发现一些过去坐在办公室听汇报时没听到的问题,使领导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他到第六管理区发现两个服务站一忙一闲,立即找服务员座谈。原来是由于两个服务站距离较近,活源不足。经过研究后,确定两个服务站合并,服务人员减少一半,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为群众拆洗缝补和其他服务工作做得更好更快了。
由于公社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在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方面作出了榜样,也大大促进了社办工厂和集体生活服务单位的管理人员深入细致地加强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增产节约运动深入展开。公社风镜厂的党支部书记和厂长都到车间参加劳动,遇到问题就当场解决。厂长贾辛丑在纱斗车间劳动时,发现生产人员试验改进做风镜边的操作技术很好,马上采纳推广,结果省去两道工序,每班生产人员由过去二十三人减少到一人操作,每月还节约一百斤面粉。公社所办工厂因厂房分散,厂部和车间距离较远,现在也搬到一起。支部书记和厂长分工包片下车间,和生产人员同吃同劳动,遇到脏活累活都抢着干,给群众很大的鼓舞。这个厂由于加强生产管理,生产的皮带油、洗衣粉等十一种小商品,近两个月都月月超额完成生产计划。
这个公社的干部踏踏实实地下去领导生产,深入细致地安排群众生活后,全公社出现了“两多两少”的新气象。公社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多了,蹲在办公室少了;现场调查研究多了,机关汇报会议少了。在当前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公社生产又出现了一派大好形势,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品种规格也都有了提高。(附图片)
北京体育馆路公社党委书记刘迈定期到公社制帽厂蹲点参加劳动。这是她(左一人)和生产人员一起修理扫毛机,研究技术革新。
本报记者 孙世恺摄


第4版()
专栏:

袁守明艰苦奋斗建设山区
本报讯 中共福建龙海县县委委员、后房农场党总支书记袁守明,热爱农业劳动、发愤建设山区,领导全场职工开山种粮,变荒山为粮田。
袁守明过去曾当过十多年长工,参加革命后,仍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热爱农业、热爱劳动。1957年底,袁守明来到农场后,以身作则,埋头苦干,带领群众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仅一年多时间,就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种上了一万多亩果树,家畜家禽也成群地发展起来,家业越大人越多,工人从二十多人增到一百三十多人。为了改变山坑冷水田,袁守明处处求教,终于找到了改造冷水田的办法。他带领干部,先动手铲土,然后用火烧土,排出干沟的冷水,改好了一片田。这么一来大伙都干开了,一下改好了一千七百多亩,今年春季全部种上了早稻,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早季获得了丰收。


第4版()
专栏:

帮助兄弟民族发展农业生产
驻云南边疆部队决心把边疆建设成富饶之乡
新华社昆明9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云南边疆部队,大力帮助各兄弟民族发展农业生产,受到兄弟民族的热烈赞扬。他们热情地歌颂道:蝉儿换了声音,马儿换了掌钉。苦日子已经熬尽,太阳照在山顶。太阳是共产党,太阳是毛主席。带来太阳光的,是亲人解放军。
云南驻军为了帮助边疆兄弟民族迅速赶上先进的汉民族,几年来不断抽调大批优秀官兵,组成民族工作队,分散到少数民族聚居的二千多个村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帮助兄弟民族发展农业生产。某部为了使漂泊在原始森林中的苦聪兄弟定居生产,派出战士八次进入深山密林,把他们找出来,帮助他们建寨子,教他们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组织他们建立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佧佤族聚居的西盟山区,1958年每人平均有三百斤粮食,1959年他们在边防军派出的三十多个民族工作组帮助下,认真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粮食生产空前丰收。
在派出工作组的同时,驻云南边疆部队还经常组织人力参加一些突击性的农活。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云南驻军已为兄弟民族做了一百多万个劳动日,帮助兄弟民族开荒、改田一万多亩,修中小型水库两座,筑水坝五个、修水沟九十六条,长达十二万八千多米。积肥二十多亿斤,犁田、锄草、栽种、收割二万多亩。去年,金水河畔的哈尼、瑶和苗族人民要修水库,当地驻军立即派出干部帮助他们勘测和设计。施工开始,全体官兵又一齐出动,一面帮助修水库,一面改田,在短短时间内,旱地改水田二百三十多亩。今年4、5月间抗旱时,他们又全力以赴,为当地人民公社修了一条三百多米长的大水渠,对保证农业丰收起了很大作用。各族人民异常感激部队的帮助和支援。他们把部队修的水库称做“军民幸福水库”,把部队开的田称“大军田”,把部队帮助建立起来的合作社称做“八一农业合作社”。
云南边防部队这种以边疆为家,积极参加边疆建设的模范行动,受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不断赞扬和鼓励。最近,官兵们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下,决心尽更大的力量,同兄弟民族一道,将祖国的边疆建设成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第4版()
专栏:

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会长宋庆龄接见了以团长斯托列托夫、副团长米特罗诺夫为首的苏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图为宋庆龄和斯托列托夫(左一)、米特罗诺夫(左二)在一起亲切交谈。   徐大刚摄(新华社稿)(传真照片)


第4版()
专栏:

石西民欢宴苏中友协代表团
新华社上海10日电 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石西民今晚举行宴会,欢迎由团长斯托列托夫、副团长米特罗诺夫率领的苏中友好协会代表团。
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柯庆施出席了宴会。
出席宴会的还有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陈丕显,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上海市副市长刘述周、宋日昌,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钟民、冯德培,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秘书长李希庚等。苏联驻上海总领事柯立朝也应邀出席了宴会。
席间,宾主一再祝酒,为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干杯。


第4版()
专栏:

苏中友协代表团在上海参观访问
据新华社上海10日电 由团长斯托列托夫和副团长米特罗诺夫率领的苏中友好协会代表团,9日应邀分别参加了上海印染一厂、华东师范大学和少年宫举行的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三周年大会。代表团受到工人、师生和少年儿童们的热烈欢迎。
斯托列托夫团长和部分团员,参加了上海印染一厂举行的庆祝大会。会上,工厂党委副书记李维隆代表全厂职工向苏联贵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并且向伟大的苏联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苏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团员、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工会理事会主席布留姆在讲话中,介绍了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热情地赞扬中国人民十一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米特罗诺夫副团长和部分团员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庆祝会。学校党委书记常溪萍和苏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团员、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卡缅斯卡娅先后在会上讲了话。
9日下午,代表团全体贵宾参加了在少年宫举行的中苏儿童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三周年联欢会。会上,十一岁的儿童张济胜致词热烈欢迎代表团全体贵宾。斯托列托夫团长在会上讲话,他谈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希望孩子们好好地记着革命历史,好好学习。代表团团员、伊尔库次克州劳动人民代表苏维埃主席格里岑科也对孩子们讲了话。


第4版()
专栏:

蒙古驻中国大使举行招待会
庆祝蒙古“真理报”创刊四十周年
新华社10日讯 蒙古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沙拉布今晚举行招待会,庆祝蒙古“真理报”创刊四十周年。
应邀出席招待会的有: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安岗,新华通讯社副社长石少华、穆青,中共中央宣传部报刊处副处长王谟,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康矛召,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司长鲁明、夏荣,以及首都各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各国驻中国大使馆的新闻专员和在北京的外国记者也出席了招待会。


第4版()
专栏:

中非友协设宴欢送索马里贵宾
据新华社10日讯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今晚举行宴会,欢送索马里共和国议员访华代表团。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屈武在宴会上讲话。他请索马里的朋友们把中国人民对索马里人民的深厚友谊带回去。
索马里共和国议员索戈勒·穆罕默德·穆罕默德代表索马里议员访华代表团在讲话中说,我们在中国访问期间,受到了中国人民热烈的欢迎和极其诚挚的款待。
出席宴会的有,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周鲠生,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丁西林,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司长何英,和首都各方面人士吴茂荪、林林、吴晓达、吴青和刘克凡等。


第4版()
专栏:

秘鲁一法律工作者到京
据新华社10日讯 应中国政治法律学会邀请来我国访问的秘鲁法律工作者哥多弗雷多·贾西亚·雷当和他的夫人,今天乘飞机到达北京。


第4版()
专栏:

锡兰一新闻工作者到京
据新华社10日讯 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邀请来我国访问的锡兰全国新闻工作者协商委员会秘书、“每日太阳报”助理主编卡里亚卡腊瓦纳,今天乘飞机到达北京。


第4版()
专栏:

不平凡的种子
新华社记者 段文慧
在滇西北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碧江县六村,傈僳族兄弟一提起解放军战士杨才学,都说:他是我们的好“阿益扒”(阿哥)。这个解放军战士和傈僳族兄弟共同生活了五年,帮助他们改变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使他们贫困落后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杨才学是碧江县兵役局的助理员。当他五年前随部队到边疆时,看到傈僳族兄弟过着贫困落后的原始部落生活,就一心想着帮助兄弟民族改变落后面貌。这时候,部队实行义务兵役制,一部分战士开始复员,他再三请求上级:“把我留在这里吧,我愿意同傈僳兄弟生活一辈子,同他们一齐进入共产主义。”杨才学被批准了,一到碧江县武装部,就被分配到六村帮助群众发展生产。
六村由十一个自然村组成,地区偏僻。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生产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是因为原来的生产落后,生活仍然很苦,人们终年穿麻布,赤双脚,一年收获只够半年的,其余靠打猎和采集野菜、野果来维持。杨才学一到这里,语言不通,风俗不懂,工作很难着手。这时候,他想起了首长的指示:“山区,特别是兄弟民族区的工作是艰苦的,困难的,但是困难并不能吓倒我们共产党人,只要我们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同时,他拿出毛主席写的“为人民服务”的文章,读了又读,每读一遍都觉得增添了无限的勇气和信心。
第二天清早,他穿起了麻布衣,光着头、赤着脚下地了。他见人在山上砍柴就去帮着砍柴,见人挖地就去帮着挖地。过了几天,他索性把行李搬到群众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当时是春耕时期,许多群众没粮吃,他就把自己的口粮分给大家,粮吃完了他就同群众一起吃野菜、野果。不久,他就和群众混熟了,也学会了傈僳话,群众有事也都主动来找他商量。这样,他整天和大家在一起,下田上山,休息时便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号召群众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傈僳人种地没有施肥的习惯,他动员群众积肥时,群众表示怀疑,有的人还说“吃了上粪的庄稼会肚子痛”。怎么办?他请示上级,上级说“做给群众看!”于是,他便种了六分试验田,上了几千斤底肥,庄稼长出来以后他又追了两道肥,杨才学种的庄稼与群众的“刀耕火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收割时,他组织群众来参观、尝新,群众见一些人吃了上过粪的粮食肚子没痛,思想顾虑解除了,开始动手积肥。由于大量施肥,1957年六村的小春作物获得了丰收,产量比1956年翻了一番还多。
1958年的春天,大跃进的战鼓震动了这个偏僻的边疆山区。杨才学为了领导群众搞好生产多打粮食,决心兴修水利。可是在这拔海两、三千米的高山上,那里找水呢?为了找水源,他背起了干粮袋,领了几个积极分子,在碧罗雪山的深山峡谷里到处奔波,饿了他们吃一点干粮,渴了他们就吃一把雪。这样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条水源。但是这条水源离村很远,杨才学为了把这股水尽快的引往村里,他又登上高山,找出一条开沟的捷径。为了保证这一工程能在栽秧前完成,他回到村里,把旱地改水田的工作安置好以后,便带了一支水利队伍来开渠。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劳动,长达十五里的水沟终于挖通了。从此,六村这个山区出现了七百多亩水田。
傈僳族兄弟不懂种水稻的技术。水田开出来以后,杨才学又教群众如何撒秧,如何栽秧。正当稻田里的禾苗茁壮成长时,不幸水沟有一处被山上的融雪冲垮了。这时,天气很热,禾苗被火红的太阳晒得由青转黄。杨才学正在发高烧,听到这个消息,再也在床上耽不住了,他爬起来一面组织群众背水灌溉,一面组织群众抢修被水冲垮的水沟,经过三天的苦战,水沟修通了,水沿着水沟流进干裂的稻田,七百亩稻子得救了。
8月,稻子黄了。傈僳人一边在金黄的谷田里收割,一边唱着:“雪山高,高不过共产党、毛主席的恩德;怒江深,深不过人民解放军的情谊。”六村丰收了,傈僳兄弟有了足够食粮。许多从来没有吃过大米饭的傈僳兄弟,吃饭前总是先满满地盛上一碗白米饭,放在毛主席像前,指着毛主席对孩子们说:“这大米饭是毛主席给我们的,我们要永远记住毛主席的恩德,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经过这五年多来的共同生活,杨才学已和当地傈僳等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每当杨才学要到县里或其它地方开会、学习,傈僳兄弟总是送一程又一程,亲切地对他说:“阿益扒(阿哥),早点回来。”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杨才学就是这样一粒不平凡的种子,他把他的全部热情播在滇西北高原上,播种在傈僳兄弟们的心中,生下了根,开了花,结下果。(附图片)
徐启雄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