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专栏:
四川及时把收购的农副产品运往城市
湖南常德专区完成全年棉花收购计划
云南昌宁新棉采摘、收购、加工、调运一气呵成
新华社成都10日电 四川省各地及时把收购的棉、麻、烟、茶等农副产品运往城市,支援工厂生产。自新棉上市以来,全省调进重庆和运往上海等地的新棉源源不断,同时调运了十四万多担松香、生漆、五倍子等轻化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到省内外许多城市。
四川省各有关部门都抓紧在当前农副产品采摘、收购季节,作好农副产品初加工和调运工作,以大量新原料供给工厂。纺织工业部门在繁忙的生产中,抽出了职工到各棉花主要产区,和公社社员、商业职工一起,采摘、加工、调运棉花。重庆市裕华、六零一等纺织厂,派了一百多名工人到简阳县各公社和生产队,帮助修理轧花、动力等机械,参加轧花、喂花、打包等工作,加快了棉花调运的速度。四川省棉秆皮产量很大,各有关部门除了协助公社合理安排劳力,做到边拔边剥以外,还供应了五千多台剥棉秆皮的机器,使这些棉秆皮能及时剥下来运出去。
为了加速农副产品的调运,各地商业部门与轻工业部门配合,成立了联合调运小组,加强领导。全省商业系统抽出五十多辆汽车,调运棉花、麻类等主要工业原料,供应重庆、成都等地纺织工业。铁路部门组织了调运棉花的直达专车,一次集中大量车皮,把棉花从产地直接运往城市。根据四川河流多、运量大这一有利条件,各地还大搞水上运输和捎脚运输。如南充专区利用载运钢铁、粮食的船只,搭15%到20%的轻化工业原料和小土产品,不到一月就运出棉花六千多担。绵阳专区也利用木船捎运了棉花。为了解决短途运输力量不足的问题,全省十六个重点产棉县,已把商业系统70%以上的运输工具从事棉花运输。三台、简阳等地还开展了群众性的工业原料短途集运工作。
新华社长沙10日电 湖南省的主要产棉区常德专区,已经提前完成今年国家棉花收购计划,并且根据党的政策,妥善安排了群众的消费需要。
常德专区今年种植的棉花,春季遭受寒潮的连续袭击,夏秋又遭受大旱和严重的虫害,但是由于许多地区水利条件改善,抗旱能力提高,人民公社发挥了优越性,各公社、生产队互相在劳力、工具、水源等方面全面协作,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终于获得了丰收。棉区各级党委对棉花收购工作准备的早、动手的早。在新棉收获以前,各地普遍成立了棉花采摘、收购指挥机构,派出大批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认真总结了去年收购工作的经验,在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安排了近二十万社员专门摘花,早晚还组织广大社员突击,做到了及时采摘,朵絮归家。为了加速新棉收购进度,各地认真贯彻了集中采摘、集中加工、集中送售的方法,当天将采摘的棉花晒干,送到国家收购站交售。商业人员深入第一线,增加了收购点,改进了收购方法,便民利民。各地商业部门还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一方面由国营加工厂加工,一方面集中了二千五百多台轧花机,六千多名社员集中轧花,基本上使加工工作赶上了收购的进度。
据新华社昆明10日电 云南省昌宁县新棉采摘、收购、加工、调运一气呵成。
这个县今年大部分棉田成长较好。在棉花大量吐絮的时候,中共昌宁县委就成立了棉花办公室,各公社、管理区和生产队也成立了指挥小组,统一指挥新棉从采摘到收购、加工、调运等工作。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全县分别组成采摘、收购、加工、调运四班人马,开展一条龙竞赛。全县组织了司秤、分晒、炊事和服务人员“四到田”,使采摘进度大大加快。从县到公社的行政干部和财贸干部,还深入第一线保证新棉采摘、晒干、分级以后,及时收购起来组织加工。全县组织了土、洋的加工、运输工具,保证了大批新棉摘下不久,就转运到纺织厂内。(附图片)
照片说明(从左到右):
图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人民公社各族社员,正在复扬玉米,保证把好粮交售给国家。 新华社记者 赵连升摄
图二:贵州仁怀县茅台公社积极把好粮交售给国家。 新华社记者 侯明德摄
图三:山东省临清市中型棉花加工厂附设的收购站正在收购棉花。
新华社记者 任宗森摄
图四: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兴公社党委书记李景林(左),和民权管理区第三队队长张有生等在一起检查大豆质量。
新华社记者 谭佩全摄
第3版()
专栏:
尖草坪商店同太钢职工开展竞赛
扩大业务范围全力支援钢铁增产
据新华社太原10日电 太原市尖草坪商店职工同太原钢铁公司职工开展店厂竞赛,把商店内部的群众运动和钢铁公司的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同心协力争取钢铁高产,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增长。
尖草坪商店是一个主要为太钢服务的大型综合商店,是山西省财贸战线上的标兵单位。今年以来,这个商店学习、推广了同家梁商店的先进经验,把原有的生产资料供应站、生活资料供应站搬到太钢附近,又新建了副食品加工站和民办代销业务管理站。为了做到送货上门,设在工地、炉旁的固定门市部和代销点,由二十一个增加到五十四个。另外还组成一百二十多人的流动服务供应队伍,经常在工地、车间流动售货。
在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太钢职工围绕原料、运输、设备维修三大关键展开了群众性的攻关活动,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品种急剧增长,需要供应的时间也更加急迫。公司党委在大抓生产的同时,又全面安排职工生活。尖草坪公社和商店党委分析了这种形势以后,认为要更及时、更有效地为钢铁生产服务,必须把太钢的生产关键当成自己的关键去解决;把工厂职工的生活当成自己的生活去安排。为此,紧密配合太钢党委的工作部署,发动和组织商店职工同太钢职工展开了热烈的竞赛。他们提出三项保证条件:(1)生产上急需的三类物资,除地方建筑材料外,五金电料、管道零件、防护用品全部包下来,千方百计保证供应;(2)从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援太钢职工集体食堂,保证工人吃好、吃省、吃得卫生,让工人经常保持充沛的干劲;(3)大抓生活服务工作,保证工人无牵无挂安心生产。这一倡议立即得到太钢职工的热烈响应。第一、二炼钢厂职工提出:保证优质、高产、安全、出勤高。运输部职工提出:保证实现多拉、快跑,给高炉供应足够的原料。为了保证竞赛条件的实现,在太钢、尖草坪商店党委领导下,成立了共同的竞赛委员会,及时组织竞赛和评比。于是店对厂、组对炉的竞赛热烈展开。
尖草坪商店为实现竞赛条件,千方百计把供应工作赶到生产、生活需要的前边。他们抽调了三百多名职工组成了援钢供应专业队和职工经济生活专业队,分赴生产第一线和职工宿舍区,通过访生产、问生活,配合每次攻关活动提出自己的新任务。在太钢设备维修中,他们摸清了高炉、平炉、焦炉大型设备的检修时间和需要的材料数量、品种,除在本店筹集物资以外,还采取了“串连各方、共同援钢”的办法,主动同太原市百货公司等二十八个单位取得联系,共同为太钢储备备品备件。现在,这些单位在尖草坪商店的统一规划下,也都主动把商品送到现场。在组织生产资料供应的同时,商店职工还把大抓钢铁工人集体食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他们对太钢七十八个职工食堂作了全面摸底,先后抽调优秀厨师四十一人,深入后进食堂,传授技术,帮助改进管理。在商店职工的帮助下,这批后进食堂一般都做到管理民主化,用粮有计划,饭、菜分量足,讲卫生,受到职工的赞扬。
竞赛中,尖草坪商店职工在生产第一线看到钢铁工人忘我的劳动热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关心职工生活,扩大服务范围。他们提出了既要当好售货员,又要当工人的“好管家”还要当好宣传鼓动员的行动口号。在太钢职工集中力量支援第二炼钢厂夺取高产的活动中,在这里流动售货的金风英小组和七号炉工人展开了炉、组竞赛。她们按工人的需要,合理供应商品,并在生产第一线代售书报杂志,代送信件,代寄包裹,代汇钱,做到了“天天到炉旁供应,一心为钢铁工人服务”,帮助七号炉工人保持了“红旗炉”的光荣称号。活跃在职工宿舍区的经济生活专业队职工,深入家属宿舍,配合家属委员会对家属代销点普遍进行了整顿,帮助健全了手续制度,改进了经营管理,大大地促进了代销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对家属拆洗、缝补等生产服务组织,也进行了整顿巩固工作。
由于开展竞赛,尖草坪商店职工更加主动、积极地改进服务态度,扩大货源,现在,在生产资料供应方面,他们已把五金电料、防护用品、医药卫生、杂品的供应任务全部承担起来,并且有一定数量的储备。这不仅使太钢节省出二百多个采购员,直接支援生产第一线,而且由于备品备件比较充足,缩短了平炉、高炉的大修时间。在协助太钢安排职工生活方面,全公司八十八个职工食堂,除粮食以外,蔬菜和副食品、杂货都由尖草坪商店包干供应。因此,他们被太钢职工称为生产的“好后勤”和生活的“好管家”。太钢职工在每次召开评比发奖大会的时候,都请商店职工参加,获得红旗的单位都要向商店报喜。商店的商品调运全部由太钢担当起来。
第3版()
专栏:
有趣的竞赛
张澍
太原钢铁公司职工每次召开评比发奖大会的时候,都请尖草坪商店职工参加,获得红旗的单位都要向商店报喜。为什么工厂和这个商店的关系如此亲密无间、而且又分得如此荣誉呢?读一读今天刊登的消息就可以找到答案。
消息告诉我们:尖草坪商店享得的荣誉,来源于它同太钢职工之间的革命竞赛。商店职工向太钢职工提出保证三条,太钢职工也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从此,两方关系愈来愈亲密,太钢内部的红旗竞赛,不管由谁得奖,也少不了尖草坪商店的份儿。
我们曾经看到许许多多的同工种竞赛,而不同行业的竞赛却不多见。尖草坪商店同太钢职工之间的竞赛,展拓了竞赛的天地,这就是说,所有工作上发生关系的单位都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促进双方工作的进展。店厂之间的竞赛,虽然是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的,但它对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对于促进厂、店双方职工互相鼓舞、共同跃进,对于进一步密切工商的协作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为什么店、厂竞赛能够产生这样好的效果呢?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尖草坪商店的政治、生产和群众三大观点十分明确,他们不是先从自己的业务出发考虑问题,而是首先要“把太钢的生产关键当成自己的关键去解决,把工厂职工的生活当成自己的生活去安排”这就是他们在新的形势下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根本所在。
商业工作通常的概念是搞流通、分配和生活服务的。但是,要真正搞好流通、分配,并为群众生活服务得很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要通过业务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的持续跃进并组织好群众的经济生活,更不是轻而易举地得来的。但是,只要树立了坚强的政治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商业工作的天地就会越来越广阔,内容就会越来越丰富,服务生产和促进生产的办法也愈来愈多,取得的成绩也一定越来越显著。尖草坪商店职工同太钢职工之间的竞赛是极有趣味的,也是极有意义的。学习他们这种全力为钢的思想和经营方法,学习他们工作中的政治、生产和群众三大观点,就同样能开展业务,提高效率,也就有可能像他们那样享得应有的荣誉。
第3版()
专栏:
把改善职工生活的好办法制度化
本溪市各煤矿井下送饭制长期坚持越办越好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消息:本溪矿区各煤矿坚持实行井下送饭制度,增进了矿工的身体健康,有效地促进了生产。
实行井下送饭制度,改变了井下职工历来一天两餐的饮食习惯,使他们也和在地面工作的人一样,一天吃三顿热饭,保证了矿工饮食规律化。有二十年工龄的老工人刘希海在解放前因为不得温饱,得了慢性胃病,饮食不适应就犯病,在未实行井下送饭以前,每月平均要请四天假;自去年4月实行井下送饭以来,十九个月未犯一次病,同过去相比,等于多出勤两个半月。实行井下送饭使矿工们更加体会到党的温暖。在本溪各煤矿到处流传着这样一首诗:井下送饭热又香,矿工吃了暖心房。党的恩情永不忘,多挖几吨“工业粮”!
几年来,本溪市各煤矿贯彻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原则,一直不断设法改进劳动保护工作。1958年大跃进以来,为了满足职工希望在井下吃到热饭的要求,这个矿实行了井下食堂制度,把饭、菜装入保温饭盒运入井下售饭处,工人利用工间休息时间轮流到这些地点用饭。这个办法在当时曾起到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不足之处:有的工作面离售饭处较远,工人怕影响生产,往往不去吃;同时用饭量不定,食堂很难掌握。为了切实搞好职工生活,作到大家方便、人人满意,1959年春节期间,中共本溪市委书记等领导同志利用到各矿慰问的机会,又广泛征求了职工群众对保健饭的意见和要求,并建议本溪煤矿试行送饭到工人手里的办法。本溪煤矿党委当即组织了一部分机关干部在第二采区试点,受到工人的热烈欢迎,这个办法几天之内就在全矿推广开来。井下送饭的作法是:工人在计划供应的粮食内拿出一部分交给食堂,由食堂加工成质量高于一般的饭、菜,按时由专人送到井下每个工作面,交到工人手中。
本溪市各煤矿井下送饭制度能够长期坚持,越办越好,主要是因为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市委一开始就强调要把这一工作制度化,坚持经常。并经常派人深入各矿检查,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商业部门和供应部门也都在各矿住有专人,搞好供应工作。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各煤矿都大办自给性农、牧场。各矿都成立了专门的保健食堂,并实行单独核算,选派最有经验的厨师参加保健食堂的工作。各食堂都组织了改进饭菜质量的“技术研究小组”。为了保证送到井下的饭菜不凉,各矿都用保温棉兜把饭盒包得严严实实送到井下,一般可以保温五小时左右。各矿还积极改进保健食堂管理制度,尽量节省人力。本溪煤矿把送饭由食堂集中管理改成由各采煤区分管,不仅比过去送饭更加及时,而且节省了送饭人力。
第3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抓生活也要扎扎实实
在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中,我们发表本溪煤矿实行井下送饭的消息,其目的是要唤起各厂矿企业的领导干部注意,在大抓生产的同时,也要大抓职工生活,特别是当职工群众生产劲头越大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生活。抓生活不仅是吃饭问题、穿衣问题、油盐酱醋问题,而是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热情和政治热情的问题。
抓生活也和抓生产一样,要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抓生活就要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而且要一抓到底,不能只是一般号召。生活本身就是很具体很琐碎的,而且群众天天都要生活,天天都要吃、穿、休息,如果不抓住具体的而又是主要的问题,或者抓一阵放一阵,一定不会真正把群众生活安排好。我们许多厂矿企业,在生产运动的高潮中,都曾组织过送饭到井下、送饭到炉前、服务到门等活动,可是过些日子,有的又恢复了老样子。这样会不利于巩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必须把那些真正能解决生活问题的好办法坚持下去,用制度巩固下来。
安排群众生活是一项相当细致的工作。方面广,事情多,因此要分别主次,今天能办到的决不推到明天,今天办不到的,一定要向群众说清楚。应该教育群众树立和发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思想。工业战线上的增产节约运动正在逐浪高涨。在狠抓生产的同时,切实抓好职工生活,就能更加激发群众的劳动热情,把增产节约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摘自《辽宁日报》)
第3版()
专栏:
卸车
清晨,二十多名职工家属兴冲冲地奔向鞍山钢铁公司运输部八家子储矿场。一到现场,她们就把装卸队党支部书记唐再民给围上了。
“唐书记,有什么任务就快点分配吧,咱们也要为多产钢贡献一点力量。”
唐书记一面给大家让坐,一面解释:“安排好职工生活也很重要,生活安排好了,让职工一心无挂地参加生产,就是支援钢铁生产。”
唐书记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可是职工家属们的道理更有说服力:“我们既安排好生活,又直接支援炼钢,这不更好吗?”
唐书记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于是,办公室里组成了临时托儿所,张佩秋主动当了临时保育员,一支妇女装卸队就立即开赴现场了。
下午五点,劳动结束了,唐书记宣布:“家属生产突击队干的又快又好,超额完成了卸车任务……”唐书记的话还没说完,锣鼓响起来了,工人们把一张大字报送给了职工家属们,向她们祝贺;她们也表示要继续鼓足干劲,在安排好生活的同时,再抽时间来参加生产。
(李玉琢)(附图片)
运华 插图
第3版()
专栏:
缝棉衣
一天晚上,鞍山钢铁公司第三炼钢厂副厂长马玉发下班回家,刚进门,居民委员会主任就对他说:“老马呀,咱们家属支援钢铁生产的劲头可足了,今天又开了个会,大家一致要求给咱厂独身职工做棉衣,你给咱联系一下吧。”马厂长忙说:“那太好了,咱们厂子正好有这么一批活,明天就给你们送来。”
第二天,厂里派人把布和棉花送来了。还没等主任通知,职工家属们就都闻风而来,一齐动手,你三件,她四件,不到十分钟就分完了。主任强留下一件,说:“这件你们谁也别拿。前天我到王素清大娘家去,她说别看她年纪大,也要为钢而战,有什么活让给她送点去,这件衣服就留给她做吧,别辜负了她老人家的心意。”
王素清老大娘拿到布和棉花的时候,可高兴了。她精心细致地作这件棉衣,棉花铺的匀,针线缝的密。做完了,老大娘看着自己亲手给炼钢小伙子做的棉衣,低声嘀咕道:“这回我也算为钢出点力了。”
为了让炼钢工人早日穿上棉衣,家属们都是起早贪黑地做,不到三天的工夫,就作好了一百多件,提前交了工。
10月25日的早晨,她们顶着小北风把做好的棉衣送到了独身职工宿舍。职工们穿上暖和可身的棉衣时,感激地说:“我们一定要以厂为家,保证用完成今年的钢产任务,来回答党的关怀和家属们的支援。”
(姜春景)
第3版()
专栏:
好邻居
鞍钢修建部工人王维复这几天特别忙。爱人快临产了,他每天下班以后,还得做些家务事,特别使他发愁的是,家里烧的煤和冬季储存菜还没有买,爱人生孩子总还得有人给请医生和侍候“月子”等等。
这件事,被居民小组长胡爱香知道了。她想:“现在厂里生产很忙,如果我们把王维复的家务事给包下来,他就可以把全副精力都用来为国家多修建高炉、平炉,多炼钢铁。”想到这里,胡爱香马上去找张燕和胡秀芝,三个人来到王维复家里,就分头干起来了,一人去买煤、买菜,一人去挑水渍菜,一人搞室内卫生,很快就把一切都做好了。可巧,正在这个时候,王维复的爱人要生孩子。她们三个人又忙着请助产士、煮饭……。小孩生下来以后,她们又分头照顾产妇,包裹小孩,……一切事情都料理得妥妥贴贴。
夜里十一点钟,王维复回到家里。进门一看,什么都明白了。他激动地对胡爱香她们说:“你们太好了,给我解决了心上的一个大难题。我一定保证出满勤,以满堂红的成绩来回答你们!”胡爱香却谦逊地说:“做这点事算得了什么,咱们邻里互助,都是为了支援炼钢啊!” (胡宗魁)(附图片)
马庆廉 插图
第3版()
专栏:
老两口
一天中午,在鞍山铁西区共和人民公社的小道上,有一对老夫妻一前一后的走着。老头子挑着一担地瓜,老太太挎个盛满地瓜的篮子。走着走着,老头子放下了扁担,回过头去向老伴打趣地说:“你呀!整天给东家买地瓜,西家买白菜的,拿不动还要抓我的差!”
“哎呀,快走吧!我还不是为了减轻双职工的生活负担,让他们多多生产钢铁嘛!”老太太满有道理的对老头子说。
“可是,你也得照顾照顾我呀!”老头子故意地气她。
“照顾,也得分个轻重缓急,你在家休养,他们在班上生产,你说应该先照顾谁?”老太太理直气壮的反问了一句。
原来,这位大娘叫罗素贤,今年六十二岁了,是共和公社第七居民委员会的居民组长。她们宿舍里住着很多双职工户,很少有时间料理家务。罗大娘想:搞好邻里互助就是支援钢铁生产,所以不论邻居有什么困难她总是想法帮助解决。开始,大家觉得罗大娘年岁大了,有事也不肯求她,可是,罗大娘老是找上门来,日子长了,大家有了什么事,也就托罗大娘给办了。就这样,罗大娘每天吃过早饭,就挎着篮子,背上袋子,从粮站到合作社,买这买那,忙个不停,东西多了,拿不动,就请老伴帮个忙。(任郁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