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迎接更大跃进的一九六○年
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 杨尚奎
1959年过去了,新的1960年已经到来了。
1959年是江西省国民经济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继续跃进的一年。全省人民和全国各地一样,以冲天的革命干劲,英勇忘我的劳动,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地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整个国民经济,无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政贸易、科学文化卫生事业,各方面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
现在,展现在江西省人民面前的1960年,又是一个具有新的重大意义的一年。1960年要继续贯彻反右倾、鼓干劲,使国民经济在1959年继续跃进的基础上,力争实现更大的跃进。
1960年的任务,是非常光荣的,也是更加繁重的。随着经济基数的迅速增大,国民经济的产值在这个基础上每增长1%,就代表着更大的绝对量。在飞跃前进的道路上,由于速度的加快,任务的加大,自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困难,譬如各项任务加大和劳动力之间的矛盾;基本建设与原料、材料供应之间的矛盾;交通运输上的运量和运力之间的矛盾;等等。只看到国民经济高涨中带来某些困难的一面,而看不到克服这些困难占主导地位的有利条件,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因为实现1960年更大跃进的客观可能性是完全具备的。首先随着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和江西省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执行,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极大地高涨了。其次,人民公社更加巩固了,可以更加发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复次,工业更大跃进的有利条件更多,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和1958年和1959年的连续大跃进,工业已有巨大的发展,过去在江西省这张纸上几乎是空白的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水泥工业……等等,现在已画上美丽的图画。过去设备简陋、机器陈旧的机械制造业、电机制造业等等,已得到了新的武装。再次,国民经济的交通运输、财政贸易、科学文教卫生等部门,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有更大的力量来为工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服务。
要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变客观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1960年的更大跃进,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这条总路线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反映了客观经济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和迫切要求,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继续跃进,证明这条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这条总路线是照耀各项工作前进的灯塔,实际工作中离开了这条总路线,就必然要犯“左”的或右的错误。要贯彻执行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最根本的是要贯彻执行“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因为农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两条腿,是两个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这两大部门是互相结合、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这两大部门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大跃进包括科学文化事业的大跃进,都有了可靠的保证。在贯彻执行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时,必须使工业大力支援农业,首先保证农业的大跃进,因为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基本点。首先保证农业的大跃进,不但不会妨碍工业的发展,相反地会继续促进工业的不断大跃进。因为首先保证农业的大跃进,就能给工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提供越来越多的粮食和原料,提供越来越多的建设资金,提供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所以农业的大跃进,就会积极地推动工业的大跃进。在贯彻执行发展工业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上,我们强调首先保证农业的大跃进,还在于使整个国民经济协调的、按比例的、高速度的发展。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国民经济的各项比例关系中,最基本的是保持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这就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能够协调平衡的发展,国民经济就能高速度的跃进。鉴于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大,特别是当前我们还不能完全抵制特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更应该予以极大地注意,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所要求的。为首先保证农业的大跃进,工业必须大力支援农业,逐步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以及使工农联盟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新的经济基础上更加巩固的根本途径。工业要大力支援农业,就必须发展工业本身。
要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实现1960年的更大跃进,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体现总路线精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为此,首先,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我们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运动,过去两年来大跃进的经验证明,是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而要使这种群众运动形成高潮,并持久地发展下去,一定要持续地加强党的领导。必须看到,右倾思想、右倾情绪、右倾活动在当前虽然已经基本上克服了,但是还没有彻底清除;特别是在更大的跃进任务面前,有的看不到有利条件,过分强调困难、夸大缺点,表现畏难情绪和干劲不足;有的在贯彻土洋并举的方针上,对洋的、大的感兴趣,而对土的、小的不予注意,因此必须进一步开展两条建设路线的思想斗争,不断地批判跃进道路上出现的右倾保守思想,以保证总路线的贯彻执行。
其次,必须大搞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开展社会主义的劳动竞赛,是广泛地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扬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共产主义风格的最好形式。现在无论农村、厂矿、企业、学校、机关、部队,都风起云涌地开展着“立标兵、学标兵、赶标兵、超标兵”的竞赛运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好的竞赛形式,因为旗帜鲜明,目标集中。全省各个战线都必须将这种竞赛形式更深入、更持久地发展下去。在领导这种竞赛中,全体干部既必须善于使先进的更加先进,使落后的赶上先进;又必须善于发现运动中涌现的新标兵。因为在你追我赶的夺上游、争先进的竞赛运动中,标兵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发现新的标兵,就应以满腔热情的态度,扶植它、支持它、积极帮助它成长壮大,只有不断地提高原有的标兵或树立新的标兵,才能不断地提高竞赛的水平,使竞赛持续地高涨下去。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还必须大力开展先进帮助后进,变先进生产者的生产水平为社会水平的运动。
再次,必须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这也是大搞群众运动、大搞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中心内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重要性,随着生产的连续大跃进,已越来越使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这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把冲天干劲和巧劲结合起来,把劳逸有节奏地结合起来,发展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保证安全,多快好省的实现大跃进的关键所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迫切性,随着生产的不断大跃进,也日益为人们所了解。因为农业要更大地跃进,工业要更大地跃进,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要更大地跃进,都需要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不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单靠发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改善劳动组织,甚至靠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虽然还可挖出一定的潜力,但是有限的,而且是不能持久的,这与国民经济更大跃进的要求是远不适应的。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是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这也是依靠现有人力无限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不断大跃进的决定性的环节。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必须贯彻土、洋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无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都应如此,绝不能单纯进行技术革命或依赖技术革命,而放松技术革新,恰恰相反,必须首先大闹技术革新,因为向现代化迈进,只能逐步实现,不能一蹴而就,同时由土到洋、由小到大是技术不断进步的规律。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必须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对新的创造发明,经过鉴定,实际可行,立即推广,达到遍地开花。发动群众创造发明,既要围攻生产关键,又要加速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当前我省各个战线上,无论对生产关键或整个生产过程都有不少的重大的技术改革成就,如江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制成功的“江西五九型水田插秧机”;丰城紫云山水库全部土机械化施工;省建筑工程局总结和推行的基本建设施工安装土洋结合实行“五化”(水平运输车子化、垂直运输卷扬化、改良工具普遍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安装机械化)的经验等等,认真推广这些成功的技术成就,并继续放手发动群众大搞创造发明,就一定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一定会为实现今年的更大跃进提供技术的保证。
最后,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不断大跃进的根本保证。既抓政治,又抓经济;既抓住重点,又兼顾全面;既搞好生产,又搞好生活;既大搞群众运动,又搞好劳逸结合;制定计划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可靠,这是我们领导大跃进的根本经验,在实现1960年的更大跃进中,必须进一步发扬光大。各地区、各部门直至各个基层单位,要在贯彻一盘棋的方针下,及早制定自己的更大跃进计划,迅速提交群众广泛讨论,以便及早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对于计划偏低和层层加码的现象都要注意防止,以便把1960年的大跃进计划得更好,组织得更好,安排得更好。一切工作都必须从积极促进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着眼,进行安排部署。一切部门也必须从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来规划自己的发展,安排自己的工作。领导上不但要抓紧计划,而且要经常注意检查,作好积极的平衡工作,达到步步落实,以便使整个国民经济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协调平衡的高速度发展。
当我们昂首阔步跨进1960年的时候,真是春色满园,形势极好。只要全体干部和全省人民更高地举起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红旗,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只要我们运用既作好当前生产,同时为下一步作好准备,争取时机、争取主动的工作方法,只要我们不断地鼓干劲、争上游,使增产节约的群众运动高潮,持之以恒,一浪高一浪地贯串全年地发展下去;只要我们切实抓紧第一季度的工作,坚决实现开门满堂红,为以后的季季红、全年红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完全相信,一定能够实现1960年国民经济的更大跃进计划,一定能够为以后连年不断地大跃进创造更好的条件。 (摘自江西“跃进”1960年第一期)


第7版()
专栏:

再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周原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1月5日写的一篇通信。
三十年前,中国革命确实还处于敌强我弱的局面下,可是,毛泽东同志就以高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分析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看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告诉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就阶级斗争的形势来说,现在已不是敌强我弱,而是我强敌弱了。现在我们已处于国际上“东风压倒西风”的新时代,处于中国人民以跃进的雄姿建设着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无论国际形势或者国内形势,都同当年有了根本的变化。可是,我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工作中,都需要切当地估计形势,才能正确地进行战斗,如果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情的实质,就可能当形势发展到一个转折点时,被弄得眼花缭乱,或者产生盲动或者引起悲观。
事实也正是如此。今天,我们已经处于胜利的形势下面,每当我们要进一步向前跃进的时候,往往还会有一些同志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情的实质,看不清形势,被一些前进途程中的暂时困难吓唬住了,不能始终一贯地鼓足干劲、勇往直前,而是犹豫畏缩,表现一种右倾情绪。因此,经常地一次再一次地读一读毛泽东同志在三十年前所写的这篇通信,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对于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去看清形势,增强信心,鼓励我们去战胜困难,是大有好处的。
所谓把握事情的实质,就是把握事情的根本发展趋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事情的根本发展趋势。这里面,包涵两层意思:一层,是说新生的事物,那怕只是“星星之火”,但它的根本发展趋势,是一定可以成为“燎原”的烈火,一定可以战胜腐朽的力量,战胜一切阻碍它发展的千万种困难,从而取得胜利;一层,是说处于新生事物对面的腐朽力量以及阻碍新生事物发展的种种困难,尽管看起来力量很大,但它的根本发展趋势是要被“星星之火”所“燎”掉的,要被新生事物所击溃和克服的。
毛泽东同志在这篇通信中告诉我们:犯着革命急性病的同志们,是“不切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有悲观思想的人们,则是不切当地“把革命的主观力量看小了,把反革命力量看大了。”从这里,我们直接得到的教育是:在分析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时,切当地估计敌我双方的力量,是我们正确估计形势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从这里所得到的教育还不应该仅仅限于这一点,应该由此引伸下去,懂得在各项建设工作中,切当地估计困难条件和有利条件,切当地估计客观条件和革命人民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应该是我们正确地估计建设形势的基本要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真理,不是谁主观臆造出来的,而是切当地估计主客观力量所得出来的科学结论。因为,尽管客观的现象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但总有些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而有些因素则不是经常起作用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趋势;那些不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则只能引起事物发展的暂时曲折,却决不能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趋势。新生的事物在不断地斗争、不断地成长,腐朽的力量在不断地溃烂、不断地衰败,这就是在事物发展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因而,这也就决定了新生力量与腐朽力量根本不同的发展趋势。同样的道理,任何困难虽然在阻碍人们的前进,但是,困难有两种,一种是衰落中的困难,一种是前进中的困难。对于腐朽的力量来说,他们的困难是衰落中的困难,他们既然已经被决定要趋向死亡,因而,这些衰落中的困难,对于他们就是不可克服的。对于新生的力量来说,所有的困难,都只是前进中的困难,新生的力量既然富有旺盛的革命斗志,它就可以通过斗争来战胜任何困难。困难可以通过人们的斗争而被人们所克服,困难却又可以征服那些停止了斗争、丧失了斗志的人们。这也是在事物发展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困难,对于革命的新生力量来说,本身就包含着被克服的可能性,这就是决定我们始终富有革命朝气的无产阶级战士和中国人民能够不断跃进的基本根据。
对于我们共产主义者来说,在革命形势的发展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正义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所热烈拥护的;是领导中国革命的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所武装起来的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是亿万劳动人民的革命积极性和无尽的智慧与力量;是我们的党始终和广大人民在一起以不断革命的共产主义精神来进行革命和建设;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和全世界人民的支援。因此,不管在任何时候,形势的发展,尽管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但总的趋势对于我们是一天天好起来和更好起来的。三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准确地分析了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的发展情况,掌握了其中经常起作用的种种因素,因此他能透过“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的现象,作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结论,正确地指出:“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对于革命的敌人来说,在形势发展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他们是腐朽的衰退着的力量,是他们站在历史前进方向的对立面;是他们本身的矛盾,他们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他们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一天天地扩大而无法克服;是他们的反动本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长期地对广大的人民发生欺骗作用,他们愈是穷凶极恶就愈是迅速地为自己挖掘着坟墓。所以,形势的发展,尽管天空中也会暂时布满乌云,但总的趋势对于一切革命的敌人,都是一天天地坏起来和更坏起来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毛泽东同志在三十年前国内外反革命的力量还相当强大的时候,就能够指出:“实质上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落,革命潮流开始复兴的时候。”
毛泽东同志不仅从在革命形势发展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看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且,他也一贯地用这种观点去看待我国的经济建设,看待一切新生的事物。1949年3月,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还没有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建立,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所作出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一方面承认“中国的经济遗产是落后的”,但是,立即指出:“中国人民是勇敢而勤劳的,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加上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援助,其中主要地是苏联的援助,”以及“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这些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从而得出:“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地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的结论。1955年上半年,在合作化运动中曾经遇到过一股要运动赶快“下马”的冷风,但是,毛泽东同志却从河北省一个很小的合作社里的三户贫农坚持要走合作化道路,看出了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得出结论说:“一切个体经营的农民,终归是要走这三户贫农所坚决地选择了的道路的。”
当然,上面所说的这些,决不是要我们在分析形势和具体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要去重视困难,那怕是暂时的极小的困难。毛泽东同志历来教导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则要重视困难。只有重视困难,而又千方百计地采取种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去与困难作斗争,才能最后战胜困难。但是,任何困难之成为阻碍,对我们革命者来说,不是经常起作用的;而困难之能够被我们的斗争所克服,却是经常起作用的。我们的革命事业,归根到底是同一切衰亡着的旧事物作斗争的事业,而旧事物是不会愿意轻易地死亡,要为它自己的生存而挣扎,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我们某些大大小小的困难。我们要消灭阶级,就要遇到资产阶级和农村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反抗;我们要战胜地球、征服自然,就要遇到自然界的反抗。这就是我们困难的来源。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既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困难,当然,就不能无视这个客观的存在,就不能不去重视它。但是,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去看待困难:第一,困难,对于我们革命者来说,总是暂时性和局部性的;第二,困难,是要经过一番斗争才能够被克服的;第三,困难,经过了革命人民的一番或者几番的斗争,它就终于不能抗拒事物发展的根本趋势,而不得不终于被克服。因此,我们总是在藐视困难的战略前提下面来重视战术上的困难的。我们所以确信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是因为,我们是革命者,我们代表的是新生的不断上升、不断发展着的力量,我们不是脱离群众的孤独的力量,而是同广大的劳动群众紧密地联在一起的;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是“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人同自然斗争的根本趋势,是人在不断地征服自然,这都是不以人们意旨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从来都是战斗着的劳动人民战胜困难的结果,只有停止了战斗的懒虫,才会被困难所征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不只是革命的英雄气魄,而且是最最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分析。
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过困难没有呢?可以肯定地说,我们遇到过不小的困难。这困难,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国内外敌人和人民内部的各种反社会主义的力量,包括人们思想意识中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及其习惯势力;二是来自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客观状况。可是,事情的发展是怎样的呢?实质是,我们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反右派斗争和全民整风运动,我们继在经济战线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后,又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取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六亿五千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了;党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总路线的灿烂光辉,把我国推进到“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大跃进的新阶段;我国人民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出了无穷的威力;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新,我国人民在各条战线上,突破了种种困难涌现了数以千万计的革新和发明,战胜了一个一个的困难,长了知识,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克服了和正在克服着前进途程中的缺点;我们粉碎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进攻,克服了和继续克服着某些同志的右倾思想,因而,我们是在继续不断的跃进,农村中的人民公社不但更加健全、更加巩固,而且更加发展了。我们不仅在伟大的1960年还将继续跃进,而且将在整个的六十年代里连续不断地跃进。
三十年前,毛泽东同志批判当时在红军中工作的有些人“一遇到败仗,或四面被围,或强敌跟追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这种一时的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仿佛全国全世界的形势概属未可乐观,革命胜利的前途未免渺茫得很。”毛泽东同志说:“所以有这种抓住表面抛弃实质的观察,是因为他们对于一般情况的实质并没有科学地加以分析。”同样,我们有些同志,尽管口头上也承认当前总的形势是非常之好的,但往往在进行某项具体工作时,碰到了一些暂时性、局部性的困难,就把这个总的形势忘却了,以为克服困难的可能性简直是“渺茫得很”。因为他们采取了“这种抓住表面抛弃实质的观察”,所以,他们也就不能够善于利用当前的大好形势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作为一个革命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只晓得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我们的事业在胜利地前进,广大的人民在胜利地前进,他们却背着悲观主义的包袱,蹒跚地落在后面。如果这些同志还不清醒过来,用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通信中以及在其他著作中所阐明的观点来纠正自己的脑筋,他们又能去责怪谁呢?
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通信中,对如何透过现象把握实质,作了最生动的示范。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从整体出发,分析当时敌我双方各个侧面的矛盾,而又把这些矛盾联在一起,这个矛盾引起另一个矛盾,每一对矛盾又都有其主导方面,这些矛盾又在斗争中互相转化,由此就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的适合于当时具体情况的斗争策略,把革命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地调动起来,去促使矛盾迅速向有利于我的方向转化。因而,毛泽东同志就得出了那时的“星星之火”,很快就“可以燎原”的结论;得出革命高潮就快要到来的结论。正因为这是一种科学的分析,这“快要”二字,就决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而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今天,我们在胜利地进行着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我们应该学习毛泽东同志这样的去分析形势,具体分析我们在阶级斗争中和生产斗争中的各种矛盾,分析各种矛盾之间的相互影响,抓住事物发展的主流,透过现象,把握实质,千百倍地重视发挥广大人民的革命的主观能动作用,促使矛盾更迅速地向有利于我的方向转化。从而不断地反右倾,不断地鼓干劲,粉碎国内外敌人的一切阴谋和诽谤,在各条战线上,为高速度地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而斗争!正当1960年喜气洋洋地到来的时候,我们应当用毛泽东同志所教导我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来迎接它。
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奋勇前进,让革命的烈火更加旺盛的燃烧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