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就地积肥节省劳力 少掺杂土提高质量 常年积肥分期突击
改进积肥方法用工少肥料多
红星一队积足明年底肥,质量提高一倍,节约劳力一半
朱坡公社建锋生产队早动手巧安排已为农作物备足肥料
本报讯 宁夏青铜峡小坝公社红星大队第一生产小队党支部,通过社员广泛讨论,改革了不合理的积肥方法,做到了少用工、积好肥。从6月份以来的五个多月中,已积足明年全年所需底肥,肥料质量比往年提高一倍以上。这些肥料已全部压存在田头。由于改进了积肥方法,今年的积肥运肥比往年节省了一半以上的劳力。
红星大队第一生产小队的积肥工作,年年抓得早。每年都是在当年的夏播作物送足底肥以后,就开始积攒下一年的肥料。今年6月间,夏播一结束,党支部发动群众讨论肥料工作的时候,向社员算了这么一笔帐:每年全小队用于积、造、运肥的劳力占全年总包工数的35%左右。比如小麦,每亩包十二个至十五个工,但每年仅运肥一项(不算畜力),远近田平均每亩就要花三个工,再加上积、造肥料的工,光肥料一项,每亩就要用五个左右,占包工的三分之一。这样,每亩小麦其他方面的用工,如平田整地,播种,追肥,薅草,直到黄熟收割,总共只能用七到十个工,显然不能满足需要。怎样才能减少积肥上的用工呢?党支部号召社员动脑筋,想办法。经过社员的广泛深入讨论,终于找到了办法。
社员们提出:第一,实行畜圈下地,就地积肥。过去不论垫厕所或垫圈,都是先从田里拉土回家,垫好后起出来堆放在庄子里,到播种时再从庄子里拉运到田头,往返白费一半工。如果实行畜圈下地,田头堆肥,就近用土,就地压粪,就能节约四分之三的拉运劳力。第二,提高肥料质量。从公社化以来,第一生产小队已经克服了“黄土搬家”的现象。如果将现在一车圈粪两车土和一车纯粪四车土的掺土比例,再减少一半,就能节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劳动力。第三,要妥善安排劳力,切实抓住积肥时机。过去常年积肥和季节积肥没有抓准、抓狠,积肥旺季劳力嫌少,失去了积肥时机;积肥淡季劳力有余,造成浪费。旺季肥料不抓好,到淡季再去突击,肥料质量就差,用工也多。
党支部采纳了社员们的这些建议,马上行动起来,仅用一个星期时间,就把全小队四十二头大家畜分两个圈,迁移到适合上圈粪的黄土地的田头,把全队猪圈迁移到适合上猪肥的夹沙地的田头。这样就做到了随积、随运、随堆压封闭,既节约了劳力,又提高了肥效。党支部还整顿了积肥组织,建立起一个积肥小组。积肥小组不但要管好常年积肥,使全队大小肥源不流失,还要抓准季节积肥,摸清季节积肥门路和需工数量,提出建议。他们在老农直接参加和指导下,除抓常年肥源,如积圈肥、拾杂粪外,还按季节划分了三个段落:从6月到10月是大打青草、沤杂草、种绿肥的旺季;11月到1月为烧炕肥、拉羊粪、挖草炭、造土化肥的重要季节;2月到5月肥源不多,农活正忙,因此积肥小组除留三至五人坚持积圈肥、扫拾杂粪外,其他人员全部参加田间作业。
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红星大队第一生产小队明年的九百八十亩夏田和秋田,除八十九亩已种上绿肥外,其余八百九十一亩的田头,都已经压封好全部底肥,比以往运肥用工数节约了三分之二。由于改革了积肥方法,肥料工本约为往年的一半左右。以每亩节约二点五个工计算,明年在肥料工作上就能节约出二千二百二十五个工日,加强田间作业。
本报武汉1日电 湖北省襄阳县朱坡公社建锋生产队,采取早动手、巧安排的办法,大抓积肥造肥,为农作物准备了充足的肥料。现在,这个生产队的二千零六亩秋播作物,除每亩已施足了底肥以外,又准备了十四万多担质量很好的足够年前施两次追肥的肥料。
建锋队积肥工作抓得好、成绩大,最主要的关键是早动手、巧安排。今年秋播以前,这个队在党支部领导下,认真总结了历年增产经验,提出了抓肥也要以“早”字当先,在上季就抓下季,在今年就抓明年,并具体要求各小队在秋播前为每亩秋播作物准备一百担追肥。
在抓“早”的同时,这个队还特别注意了积肥工作的巧安排,做到了固定专业和人人动手相结合,突击积肥和经常积肥相结合、集体积肥和家庭积肥相结合、积肥和造肥相结合。这个队,从生产队到各个小队都固定一个副队长专管肥料,全队组织三十六个有经验的老年社员,分成十五个小组,一年四季专搞积肥。同时还发动群众,人人动手,有空就积,见肥就抓。全队一千一百多个社员,每月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就积肥三万多担。这个队还根据季节,抓住生产间隙,大搞突击积肥。今年他们就搞了四次突击积肥。同时,这个队还抓紧了积肥基本建设,全队在地头修建了五十多个大粪池,平均四十亩地有一个。二百一十六头耕牛都有牛栏,每月可积牛栏粪四千多担。十五个大猪圈里,都有一个两千担以上的大粪池,每月可造水粪一万多担。每户社员家里,也都有鸡笼、厕所、小便池子和小粪堆等。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总结经验加强冬菜管理
四川南部县建兴人民公社开展冬菜田间管理突击运动以后,全社七百多亩蔬菜地苗匀、土松、肥足,各种冬菜长得嫩绿、茁壮。小春播种开始后,这个公社部分生产队曾经放松了蔬菜管理。为了力争冬菜多收,公社党委召开了管生活的大队长会议,认真讨论了管好冬季蔬菜的意义和作用,确定对策,加强蔬菜管理。接着,又通过突击管理冬菜现场会,总结了当前冬菜田间管理的经验,加强了管理工作。
利用滩地生产造纸原料
河南中牟县为了给省新闻造纸厂准备大量的造纸原料,决定立即开发利用县内贾鲁河两岸荒滩,栽植新苇田和白杨树,成为生产造纸原料基地。这个县新建的中牟县芦苇农场(包括培植白杨树)现已栽培新苇田一千三百余亩。
充分利用排灌机械冬灌麦田
北京市郊区怀柔县各人民公社,在冬灌中,充分发挥排灌机具作用,抢浇麦田。
今年,怀柔县的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30%多。这些麦田有很大一部分地势较高,需要用机械扬水灌溉。为了使排灌机械都能投入冬灌,他们已在冬灌前把全县应该修理的排灌机械基本修好。
这个县的各个公社还普遍训练了机械手,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度,制订了管好、用好大小机械的措施。
加强养护耕畜耕作效率提高
青海省乐都县汉庄公社光辉生产队第三小队重视耕畜的养护,在每一季、每一个农事阶段,他们都做到农闲抓膘农忙保膘,使耕畜一年四季满膘。在农活特别紧张的阶段,他们采取耕畜分班使用、轮流休息。这个小队还订出了使役耕畜的定额。
由于耕畜养护得好,耕畜的耕作效率大大提高。今年,全小队的耕地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一百多亩,但春耕播种和秋收秋翻工作都比前两年完成得快,完成得好。
湖泊地区大力采集水生植物
安徽湖泊很多的枞阳县各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了十一万人到湖泊地区采集各种水生植物,已采集藕菱、野荸荠等水生植物九百九十六万九千斤。
为了索取这些财富,枞阳县各级党委第一书记亲自挂帅,设立了专门办公机构,加强领导。在水生植物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还专门成立了指挥所,统一指挥。
在大量采集水生植物的同时,枞阳县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了收购工作,在湖泊地区设立了二百七十多个收购站和流动收购站。


第2版()
专栏:

建立管理制度 实行专管专用
窑星生产队保管使用农具有方
本报讯 湖北公安县金狮公社窑星生产队,在修理、补充、改革农具的同时,切实加强对使用、保管工作的领导,保证了全队农具损坏少,使用方便,节省了开支,促进了农业生产。
近两年来,这个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公有公用的农具逐年增加。并且在深耕、播种、开沟、中耕、车水以及运输等方面,因地制宜采用了不少新式的改良农具。由于这个队一贯把农具的修理、补充、改革同使用、保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对使用、保管工作的领导,近两年来农具损坏很少。全生产队去年修理农具所用的木工,只折合七十三个标准工,维修费还节余六十元。今年抗旱时间长,加上开荒扩大耕地面积,使用农具虽然多一些,但到10月底计算,平均每亩田农具维修费只一、二分钱。
加强领导,贯彻执行政策,是这个队用好管好农具的重要保证。农具保管工作在生产队由一个副队长负责,小队由派农活的副队长负责。小队农具实行固定包干,不随便调动。在农业生产实行“三包”时,就把农具的修理费、修理工一起定好,加强社员爱护农具的责任心。同时,坚持评工记分,执行互利政策,管理和油洗农具都定出了细致的记工办法。在农具准备工作方面,总是事先修理好补充好,闲时办,忙时用,不误农时。今年秋种前,通过摸底算账,需要增添十个鏆头、两个壁耳、一部十行条播器,事先就进行清理和购买,于10月19日开始秋种时准备齐全,保证了生产需要。在秋种中,又派木工下去随坏随修,使农具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
建立制度,专管专用,大大提高了农具的使用效率。这个队的每个小队都有保管仓库,农具不用时洗净晾干,入库收藏。还做到了平时集中保管,使用期间谁用谁管,人下田农具下田,人回农具回。对水车的使用和保管,是采取人包车、车包田的办法。在农具使用中,还注意了合理安排劳动力,以发挥社员们的特长。例如,在确定整田精细而且有经验的社员专门掌鞭用牛时,就把犁、耙等农具也交给他们负责。社员们对自己所用的农具摸熟了“脾气”,就更加爱护了,一般的小毛病都可以自己修理。所以,这个队今年计划的维修费一百六十七元五角,到10月底,只用了七十元五角。为了延长农具使用年限,各个小队还安排了有经验的老农,在错开农活情况下专门油洗农具。这种轮换油洗的办法,既保养了农具,又不耽误生产。
此外,这个队还注意了定期评比,加强检查,对社员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生产队在年终评比时,是由各小队管理干部、作业组长、操作能手等共同参加。通过评比,既交流了经验,又执行了奖赔制度。


第2版()
专栏:

怎样固定使用农具?
——介绍兴化县马家大队第六小队的农具管理工作
江苏兴化县戴南公社马家大队第六小队固定使用农具以来,由于认真管理,各项农具做到保管有账,领用有据,平时有人保养,使用有人负责,坏了有人修,少了有人添,促保证了全年农业生产的需要。
这个小队保管农具特点是“足、好、早、省”。足:有增无减,件件能用,不论车船犁耙等大小农具,都一件不少,配件不缺。每条船的船桩、艎板、篙子整整齐齐,每部洋车、脚车的柫、榷、?和销枕等样样俱全,件件管用。他们还用大队给的奖金添置了木犁、跳板、大锹、拉刀、渣扒、船桅等几十件中、小型农具和整修好了二条木船。好:既管修理,随要随有。农具站不但是保管室而且还是修配厂。他们建立了季前季后小整理、一年一次大修理的制度,一年来修理各种农具五百多件。充分发挥了农具使用效率,延长了使用期限。早:根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精神,早在去年四季度,农具站就全面检修了今年春耕、夏种的车船犁耙及收割脱粒工具,使之配套成龙。在秋收前已备足了成套的秋播积肥工具,同时还为每个积肥社员准备了一副泥箩和一双草鞋。由于工具备足,及时地为明年“三麦”播种准备好了基肥。省:贯彻整修为主,添制为辅的精神,建立农具以旧换新的制度,能修则修,不能修的拼凑合一或加工改制其他小农具。如船篙断了,就改成篷竹或桅把柄,罱网坏了,就剪下来重新拼凑成罱网,使废物旧料得到充分使用,大大地节省了原材料。
这个队的农具管理工作做得这样好,首先是干部和群众树立了管好、用好农具的思想。大队支部不断通过回忆算账的方法,在干部、社员中反复说明了管好、用好农具对生产、对国家、对公社、对生产队、对社员的好处。干部、社员通过漫谈讨论,提高了认识。六队队长说得好:“社员是兵,农具是枪炮,有了好兵,还要有好武器,生产才能打胜仗。”在社员中进一步形成了人人关心爱护农具的新风气。其次,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固定专人负责修管。小队成立了农具保管修配站,由副小队长负责领导,另外专门配备了一名管理员和一名技工,负责小队农具的保管、保养和修理任务。他们还民主订立了管理制度。规定洋车、脚车、木船等农具,固定专人领用;场头、田头工具,由专人领取,集中使用,领取人负责归还。一年来,他们已做到了农具领用,按生产需要,由小队长统一分配;农具站统一保管、检修、登账记卡片,社员凭牌对号领取,配套点交使用,按期如数归还。农具站做到了:清查登记,账目清楚,保管不少不缺;及时检查,修配成套和及时提出添置农具计划。社员做到了:按制度领取使用农具;及时擦洗归还。第三、贯彻评比奖励和赔偿制度。干部首先以身作则,模范地执行各种规定。如队长用船,照交牌子,用后擦洗干净归还;去年少了一把斧子,主动照价赔偿。同时,小队在每年麦收时,进行检查评比,对保管农具有显著成绩和保管不善、无故散失损失的,按成绩大小和情节轻重,经民主评议,分别给予表扬、奖励或批评、赔偿。例如,保管风车的社员,在不影响管水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空隙时间参加田间劳动,可以另外记工分;如超额完成管水任务,另给予奖励。


第2版()
专栏:

干部下场,猪多肥多增产多
民政大队干部深入猪场加强思想领导农牧业全都发展
掘郊公社十大队扶植小队、社员养猪,饲养量增长迅速
本报重庆1日电 重庆市郊双河人民公社民政大队党支部长期坚持“领导干部到猪场,政治工作和政策进猪场”的制度,实行“以猪养田,以田养猪”的办法,全队年年粮满仓猪满圈,彻底改变了穷队面貌。
这个队养猪生产的主要经验是党支部长期坚持“领导干部到猪场,政治工作和政策进猪场”的制度。在执行这项制度中,全队四个主要干部分别包干了五个养猪场,长期住在猪场。干部到猪场以后,大抓政治工作、政策教育和摸清楚养猪生产和粮食生产的关系。有一个阶段,部分社员对大发展养猪事业有了思想顾虑,他们认为猪只发展多了不好管理,猪舍、饲料问题解决不了;有的饲养员嫌养猪麻烦,愿搞农业生产。深入猪场的大队干部根据社员的思想认识,向社员宣传了大养其猪的好处和养猪对农业增产的重要作用。干部和社员一起还算了养猪、生产、生活的几笔账。通过算账讨论,社员个个都懂了养猪对国家、对集体和个人的好处。社员和饲养员的思想顾虑消除了,干劲也更足了,迅速掀起了养猪高潮。
猪只发展以后,部分人又只愿喂养肥猪,不愿喂养母猪和种公猪。住在各猪场的队干部发现这些思想,立即根据党支部的指示,采取座谈会、谈心等方式,向饲养员和社员讲解自繁自养的方针。社员在干部的启发下又算了自繁自养好处的大账,通过算账澄清了思想。自繁自养的方针得到贯彻执行。现在全队有母猪一百六十六只、公猪十一只,今年12月将有大批仔猪降生。
队干部下猪场以后,饲养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了。队干部经常以猪场为单位召开饲养员、饲料加工采集员的会议,一面交流业务经验,一面深入做好政治思想工作。队的党支部并在饲养人员中开展半月一小评,一月一评比的活动,选拔优秀分子,作为饲养人员学习的标兵。现在全队四十多名饲养人员中已有四分之一以上被评为市、县、区和公社的先进生产者或红旗手。
这个队由于猪舍按土地合理分布,耕地能就近取肥,大大节约了挑粪运粪的劳动力,相对地增加了农、牧业生产的劳力。还由于肥料充足,大大促进了全队社员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干劲,粮食增产的速度加快了。今年虽遭到三十年来没有的大旱,但由于肥足水足全队粮食仍比去年有所增加。从发展养猪事业着手而大翻身的这个穷队,今年不仅不要国家补助粮食,还提前完成公粮入库任务。今年全队卖给国家的肥猪一百三十多头,超过派购任务近两倍。
本报南京1日电 江苏如东县掘郊人民公社第十生产大队妥善地解决了苗猪、饲料等问题,各生产小队和广大社员养猪积极性大大提高,生猪饲养量迅速上升。
这个大队是棉粮夹种地区。过去没有养猪习惯,公社化前全大队只有八十多头猪。公社化后,大队办起了养猪场,以集体养猪带动社员私人养猪,从而生猪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发展速度不快。今年10月间,大队党支部总结各小队今年水稻产量情况,发现八小队产量最高,比土质、水利等生产条件相同的九、十小队增产二成。党支部就发动大队和小队干部总结这个小队的增产经验,大家认为:主要的一条,由于集体和社员个人养猪发展得快,肥料足,水稻田比一般队多施了两遍肥。通过这一总结和以食堂为单位的讨论,大家看到了执行两条腿走路养猪的方针的好处。思想取得一致后,大队党支部通过以下几项办法,安排了小队和社员养猪的饲料、苗猪、火草:一,饲料方面,大队按照规定范围内的饲料粮,及时分配下去,并确定将二百多亩山芋藤划给小队、社员作为猪仔的过冬饲料;二,苗猪方面,由大队统一包干,统一订购,以大队养猪场繁殖为主,购买为辅,保证供应小队、社员;三,火草方面,根据过去的经验,确定养一头猪火草二百五十斤,并分配到队、到户。对于社员的猪粪,民主评议,按质论价,及时兑现。同时,还对养猪的社员在劳动时间上作了适当的规定。
这个大队采取以上措施,广大干部、社员养猪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提出多养猪的保证,立即掀起了发展生猪的热潮。各小队划出一个队长加强领导,一面建猪舍,一面发动附带劳力,抓住有利时机,搞青贮饲料。
这样,掘郊公社第十生产大队不仅集体养猪大大增加,社员个人养猪也有了发展。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大队集体养猪上升20%,生产小队养猪增加了五倍,社员个人养猪也上升了一倍多。


第2版()
专栏:山西通讯

肥料是增产粮食的基础
——山西陵川县古郊公社岭东管理区肥料工作调查
中共陵川县委第一书记 邢德勇 书记处书记 张庆余、冯胜宝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肥料多了,加上勤管巧用,再加上精耕细作,粮食产量就必然会连年上升。山西陵川古郊公社岭东管理区,由于近三年来大抓肥料,连年都是全县的粮食高产红旗单位。
岭东管理区,历来号称“老东山”,北依王莽岭,南连马武山,四十八个大小山头绵延起伏,纵贯全境。全区共有三百一十户,一千二百零五口人。所种的两千六百四十亩耕地,大小就有一万一千多块,土层最厚的也不过一米多,最薄的仅为半尺多一点。解放前,每亩粮田最高年产量只平均百斤左右。在解放以后,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来,就在这同样的土地上,粮食产量连年增加。1957年全区的粮食总产较1949年增长一点四倍。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粮食总产量又比1957年增长30.9%。1959年虽然遭受了严重大旱,粮食总产量仍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长2.7%。今年的庄稼又比去年长得好。
在这石厚土薄的小块地上,能长出好庄稼,产量连年增加,主要是由于党的领导好,由于人民公社力量大,由于“八字宪法”贯彻执行的好。但在这个管理区还特别有一条,就是大抓肥料。
解放前,这里的大牲口和猪羊等圈肥很少,每亩施肥量仅达三十担左右(一担均以百斤计,下同)。解放后,特别是在合作化的过程中,大牲口和猪羊增加了,积肥门路也大大开阔了,到1957年亩施肥料达到一百五十三担。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施肥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全面实现了底一追二(即上底肥一次,追肥二次),亩施肥量增加到一百九十八担。1959年实现了“三圈”(大牲畜圈、猪圈、羊圈)大革新,就地设肥坑,积土肥和造化肥相结合,亩施肥量继续增加到二百三十四担。今年又实现了每户平均一点五头大牲口,每人平均一点三只羊,两户一口猪,再加上广大社员广开肥源,大积大造,亩施肥量比1959年又提高12%。 随着大牲口和猪羊的增加,积肥力量的加强和积造肥料技术的不断革新,肥料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按照他们的划分标准和比较看:一等高质肥1957年占施肥总量的30.1%,今年占52. 1%;二等肥1957年占43. 3%,今年占41.8%;三等肥1957年占26.6%,今年占6.1%。
广开肥源 积肥造肥
“种地不上肥,就是胡打混”,这是农民几千年来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但是,对于这一条,在1957年以前却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当时不仅人工造肥很少,就是对于牲口猪羊的圈肥也很不注意,社员家庭积肥处于自流状态。几年来的教训,端正了人们的认识,管理区党支部从1958年春季开始,就在肥料上打过很多主意。他们经过不断研究,反复摸索,终于找到了“积、造、沤、熏、换(拆旧炕换新炕)、烧(烧柏油)、挖
(挖茅底、井底、池底)、压(压青)、扫(路土)、拾(杂肥)”的十字积肥法,并做到了“三改八净”。三改是:改良畜圈、改良肥坑、改良茅坑。八净是:地净、场净、坡净、路净、院净、街净、碾道净、堎堰净。由于广开肥源,此后每年的积肥和施肥量年年增长。他们还根据季节转换、农活忙闲,找出积肥的规律,依照规律,采取了专业积肥和抓季节搞突击相结合的办法,所以肥料积得多,质量好。
其次,在积肥中他们既抓集体,又抓个人。为了鼓励社员家庭积肥,他们采取了思想教育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办法。对重视家庭积肥并积极向社投资肥料的社员进行表扬,并实行了按质论价、现款收购和超额奖励的办法。为了解决社员向社交售和社员自留地施肥的矛盾,又普遍实行了“基本肥料制”,社员在交够基本肥料定额以外的部分,均可以自行处理。这样既便利了群众,又避免了集体与个人之间争肥的矛盾,使社员家庭积肥随着全区土地施肥总量的增长而节节向上。1957年社员家庭积肥仅为七万三千担,今年已达到二十万三千担,占全区全年施肥总量的23.5%。
这里在大积自然肥的同时,又依靠群众,土法上马,建成了小型土化肥厂一座。土化肥厂除采用本地固有的熬硝办法,大量熬制卤水肥以外,并吸取了其它各地制造土化肥的经验,试制成功了尿素、骨粉、硫酸氨、柏叶化肥等多种土化肥。从去年到现在的一年多,已造出各种土化肥六万多斤。
三圈到田 节省劳力
肥料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只要勤动手,到处都能有。但是随着肥料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高,在劳动力的使用上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1958年这个管理区积肥运肥的投工数即达四万四千多个,相当于一百四十多个劳力全年的工作量。而全区男女全半劳动力满打满算才二百二十六个,哪会有这样多的劳力来常年积肥运肥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又采取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三大合一”的办法。这办法是:
一、积肥专业队和牲畜饲养员合而为一。肥料是粮食的“粮食”,而畜牧业又是肥料的重要源泉。要有更多更好的肥料,就得有大量的猪、羊、大牲口。因而他们在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又狠狠地抓住了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向畜牧业要肥料”的行动口号。确定支部副书记董银保专管畜牧业,并兼任积肥专业队队长。把原来组织的积肥专业队解散,由全区现有的四十个羊工和养猪、养羊的饲养员兼管,实现了积肥养畜合一。他们还采取了“以人定畜、以畜定肥”办法,规定积肥定额。饲养员、羊工在不影响肥料质量的原则下,超过积肥任务者给奖。群众说这样做有四大好处:(一)进一步提高了饲养员的养畜、积肥积极性;(二)节省了大批人力,直接参加了田间生产;(三)保证了肥料质量与数量的不断提高;(四)便于管理区有计划的管肥用肥。
二、积肥运肥合而为一。为了彻底解决山区运肥困难和劳力不足的矛盾,1958年一开春,就对肥源进行了一次通盘规划,采取了“三圈大革新,就地建肥坑”的有效办法。根据丰产方、梁、沟的需肥情况,就地建成了养牛场、猪场和羊场。同时并根据地块的大小与地块的毗邻状况,建成了地头肥坑四百十二个。这样每年仅运肥一项用工就节省两万个左右。
三、修坡与熏肥合而为一。在这里,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修坡、修树,但是,以往修坡的光修坡,不管积肥。如果用修坡砍下的树枝、脖稍熏肥,队里还得另外派人。在大搞劳力综合利用以后,修树人员就是熏肥人员,他们把修下的树枝、脖稍就近熏成荒肥,既增加了肥料,又节省了劳力。
积管并重 提高质量
这里在大抓积肥的同时,还十分注意肥料的管理。有机物质不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沤制腐熟,肥料再多,庄稼还是不能吸收利用。岭东管理区党支部根据这个道理,在积肥当中就同时注意加强肥料管理。他们由支部书记程喜龙挂帅,吸收技术主任程锁贵以及技术老农等七人,组成了积肥技术指导委员会,并训练了技术员三十四人。每个生产小队也由二至三个技术员组成肥料研究小组,对肥料的特点、质量、管理、施用进行重点试验和研究。这样,就把以往的光积不管,变成了积管并重。其办法是掌握特点,分别管理:(一)对沤肥实行三翻两压。所谓“两压”,就是春压秸秆夏压蒿,每压一次都要掺杂少许牲口肥,这样便会提早发酵。所谓“三翻”,就是在5月、7月、8月三次翻堆,使内外混合加速秸秆腐熟。(二)对牲口猪羊肥实行随积随刨,出圈密封,每半个月除圈一次,每天刨圈一次,垫圈一次。在除圈以后,大堆堆积,盖土糊泥,以保存水分和温度,加速腐熟,减少肥效的丢失。(三)对于所熏的荒肥,要尽量多熏。一般是一斤柴禾熏五斤土,熏肥时间最少也要延续到十天左右。荒肥熏好灭火以后,要随时砸实,随开堆随施,以免肥效外流。(四)对于拾来的牲口肥,全部采用掺土、掺人肥尿,大堆密封沤制,提高肥效。
合理用肥 发挥肥效
施肥是技术性最强的活计,不仅要积好管好,而且还要用好。他们是如何做到用好呢?主要是抓季节、找规律、实行“八要八不要”。这“八要八不要”是:要混合施(迟效肥速效肥混合、有机肥无机肥混合),不要单一施;要集中施(穴施、沟施),不要分散施;要分层施,不要表面施;要分底肥、追肥分期施,不要一次施;要因地施(根据土壤性能),不要盲目施;要因时施(根据作物的播种、拔节、孕穗、灌浆等时机),不要失时施;要看作物施,不要不分作物施;要适量施,不要多施或少施。这里还做到羊肥、马肥、牛肥、土肥等迟效肥料,一般都作底肥,不作追肥;茅肥、猪肥、麻饼、豆饼、炕土、路土、熏肥、化肥等等速效肥料,一般作追肥用。
在施用肥料方法上,这个管理区还特别注意了施足底肥,这对增产关系很大。今年他们80%的肥料都作了底肥。
薄弱环节 有待加强
目前,他们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通过总结经验,检阅战果,也发现了肥料工作中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
一、大抓畜牧业的发展,才能更进一步解决肥料来源。但这里的大牲口和猪羊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其中尤其是猪的发展更慢。为此,管理区已经作出规划,要在新的一年中,加速发展畜牧业,使牲畜肥在全部肥料中占到70%以上,成为农田的基本肥料。
二、“三圈”到田,依方建场,这是一条解决积肥、运肥的好办法,但这又必须在合理布局加强管理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此,他们计划:(一)对三圈(猪、羊、牛圈)与地头肥坑再由各生产小队作一次全面规划,做到三亩一坑,百亩一场。(二)地头肥坑由各生产小队自行支配,全面推行责任制。
三、农家肥与化学肥的比重有些失调。就拿今年来看,化肥仅占施肥总量的0.75%,显得太少。因而他们计划再增建小型化肥厂两座。
四、目前对于肥料这门科学,在全管理区除了三十四个技术员刚刚入门以外,还没有被广大社员群众所掌握。因而他们计划要组成更多的肥料研究小组,使社员都懂得积肥、造肥、管肥、施肥的科学知识。
五、在肥料的施用上,还没有完整的文字记载,这就难于科学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因之,管理区已经提出以生产小队建立用肥记录制度,以便从中再作全面研究,得出一套更可靠、更切合实际的施肥标准。


第2版()
专栏:

培育良种〔国画〕
赵华胜 李林祥 张秀时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