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专栏:湖南通讯
毕生精力献给农村
——记下放干部凌业奇
崔永恩
8月初的一天,湖南省华容县南山人民公社大乘大队的社员,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抢收抢种和抗旱。一个脚穿草鞋、头戴草帽的中年汉子,一会跑到田里和妇女们插秧比武,一会又跳上水车和小伙子比快。他边干、边问、边谈,老农王冬生跑到车架旁向他瞧了半天,摸着胡子笑道:“你这个‘新农民’硬干得像个样子了呀!”小伙子们听了马上补充说道:他不止是“新农民”,而且是我们公社的党委副书记哩。
在农村干一辈子
这个被称为副书记、“新农民”的人,名叫凌业奇,今年三十六岁。他原是湖南省百货公司供应批发站储运科的副科长。1957年秋天,党向全体干部提出了上山下乡、建设社会主义的号召,凌业奇就想:“我出身农村,当过看牛娃,做过零工,受过苦。现在党领导农民翻了身,要把‘一穷二白’的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我应该把毕生精力献给农村。”于是他一连向党组织递了三次申请书,要求到农村去落户。10月的一天,凌业奇的愿望实现了,他和本机关的十六个干部,一同来到了华容县景港乡华英高级农业社,负责帮助办好这个社。
当时,华英高级社办得还不大好,生产老是赶不上附近的几个社。寒冬腊月,北风劲吹,有些社员怕冷不想出工,田里的肥料却不多。“没有肥料怎么能增产?”凌业奇想到这里,立即背起铁锹,邀了几个社员带头跳进结了冰的泥塘里,你一锄,我一锹地干起来。社员们看了,很受感动,纷纷拿起铁锹、畚箕,跟着出工了。在凌业奇的帮助下,华英社生产终于赶上了先进社。
1958年2月,因为工作需要,同来的十六个干部,有十三个陆续调回机关去了。华英社的社员们关切地向凌业奇问道:“凌同志,你们同来的人好多又调回去了,你不会走吧!”“凌同志帮助我们把生产搞得这样带劲,要是去了,我们真舍不得。”凌业奇也想:我是抱着献身农村的志愿来的,可不能帮帮忙就走啊。他于是向本机关和乡党委打了报告,坚决要求把自己留在农村。领导上根据当时的情况,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这年3月他到长沙把爱人和孩子一起接到乡下,在华英社安了家。
就在这个时候,和他一起下去的何士谷却有点不安心工作。在一次会后,他问凌业奇:“我们真的在农村干一辈子吗?说实话,短期的我还搞得下去,要是时间长了……。”说到这里,何士谷不作声了。凌业奇严肃而又亲切地对何士谷说:“过去,我们坐在办公室,就是不晓得白米饭的香味是那来的。现在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把农村建设好,不大大发展农业生产,能行吗?”凌业奇的话,句句打中了何士谷的心,接着,他也向组织上提出了留在农村的申请。
“全 把 式”
凌业奇深深懂得,做为一个农村工作干部,不仅要有一颗献身农村的红心,而且要有丰富的生产知识和领导经验。因此,他下定决心向农民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每到一个地方工作,就拜老农为师,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学习生产知识。
1958年3月底,乡党委调凌业奇到景二高级社工作。凌业奇到了景二社,就在贫农社员孙老头家里落了户。不几天,孙老头去洞庭湖修水利工程了,他的老伴突然害了病,儿子又太小。凌业奇便担起了这一家的炊事工作,每天麻麻亮就起身挑水,做饭。看到他家缺钱,又拿出二十元为孙老头的老伴看病。孙老头治湖回来后,听了老伴告诉他的情况,又看到社里的生产搞得热火朝天,感动得流下泪来,他主动地向凌业奇提出:“老凌,大跃进把我的老劲也‘跃’出来了,我们合伙搞丘田试验吧。”凌业奇听了非常高兴,立即拜孙老头为师,天天跟他一起劳动,边学边做。那时正是插秧季节,凌业奇开始插秧时,常常把秧插在脚迹凼里,浮蔸很多。孙老头就告诉他两脚要跨宽些,插左边移左腿,插右边移右腿。这样果然不浮蔸了。同时,孙老头还传授给他一整套掌握农事季节的知识。
景二社种的五百亩棉花,长得不大好。听社员说,先一年这个社的棉花也长得不好,产量很低。“这是什么原因呢?”凌业奇日夜考虑着。这时社里来了一个植棉技术员,名叫达楚雄。凌业奇就马上拜达楚雄为师,向他学习植棉技术,终于掌握了从播种、间苗到整枝治虫等一套植棉的新技术,并在全社作了推广。这一年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全社棉花长得很好,产量比上一年大大提高。
公社化以后,凌业奇先后在中南、大乘等大队担任总支书记,他又拜了罗三元、言清德等老农为师,一遇到生产上的问题,就虚心向他们请教。现在,凌业奇除犁田还不大顺手外,已是一个种田的“全把式”了。
优秀的生产领导者
经过几年来刻苦学习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凌业奇不但熟悉农业生产,而且成为一个优秀的生产领导者。他在南山、中南等大队担任总支书记时,生产工作都很出色。1959年冬他还出席了县农业群英会。今年省委提出“深入第一线”的号召后,他更是勤恳踏实,坚持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战斗在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前些时候,大乘大队鹤龄、永斗两个生产队发生旱象,近二百亩早稻田没有水插晚稻,凌业奇和社员抬着抽水机在黄龙嘴安装了三天,使这些田及时灌满了水,并扩种了几十亩湖田。
第4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厦门职工支援农业第一线
福建厦门市工交、财贸等系统和所属的同安县、社工业部门抽调了二万多个干部和职工开赴农业第一线,有的从事农村的长期建设,有的作短期支援。这些新到农村的劳动大军,情绪高涨,干劲冲天。马巷织布厂青年女工朱英几到达农村的第二天清晨,没等生产队长安排农活,就自己卷起裤管跟社员到远隔五六华里的塘厝港挑海泥肥。
支援农业生产的运动进一步增进了城乡人民的感情,给广大社员莫大鼓舞。青年争当农业战线红旗手
内蒙古杭锦后旗二万名农村青年在“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活动的启发下,积极充当农业战线上的红旗手。
二道桥公社团委最近召开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青年红旗手代表会议,号召青年充当农业生产的尖兵和突击手。参加会议的一百一十六名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向党表示一定要红在农村,专在农村,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建设新农村。吉林工业大学夜校特别班学员结业
吉林工业大学的夜大学特别班的学员,经过四年刻苦、顽强的学习,已经胜利地学完了与夜大本科相同专业主要课程的主要内容的教学,于今年结业了。
这些学员大部分都是各工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业余时间很少,但是他们在党的关怀和教育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了学习,尽一切可能争取时间复习功课,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和学习任务。黎明机械厂业余大学生毕业
沈阳黎明机械厂六十六名工人、技术人员和职员在工厂举办的工学院毕业。与此同时,全厂还有五十三名工人被任命为工程师。
黎明机械厂工学院这第一批业余大学毕业生,都是这个工厂选拔出来具有三年到十多年工龄的优秀工人和技术人员。他们经过两年半工半读和四年业余学习,政治和业务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在专业知识方面,他们已学完工科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所需要的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电工学、电化学、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十七门课程。在毕业前全班学员进行的二十五项毕业设计中,有许多项目成绩很好。
第4版()
专栏:
路是人走出来的 办法是人找到的
贾仲高用穷办法办起出色的小学校
本报讯 在陕西省延安地区,人们都知道冯庄公社金马驹民办小学教师贾仲高,是一个用穷办法办学取得很大成绩的人民教师。这个只念过二年书的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在当地党组织领导下,本着勤俭办学的原则,埋头苦干,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办过学校的偏僻深山沟里,办起了一所为社员群众热爱的小学——金马驹民办初级小学。
金马驹生产队包括三个村庄。过去,由于没有学校,孩子要跑到十多里外的冯庄小学去念书,好多孩子不能按龄入学。1958年,党组织决定在这里办一所民办小学,并决定由当时担任生产队会计的贾仲高兼任教师。贾仲高真是又喜又愁,喜的是:咱深山沟里也有了自己的学校;愁的是自己只念过二年书,连个初小都没毕业,怎么能作人民教师?公社党委书记任占保、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叶增宽鼓励他: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路是人走出来的,办法是人找到的。文化程度低,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提高。贾仲高想:听党的话就能进步,听党的话就能克服困难,他下定决心干下去。
干下去,自然不会一帆风顺,贾仲高在干的过程当中,碰到无数次的困难,但是,他硬着头皮一一顶过去了。学校创办之初,底子薄,除了几孔破土窑洞以外,一无所有。自己动手修吧!当时还得兼任生产队会计,每天要到队里记账。怎么办呢?他想:事情刚开始,我难道还能被第一个困难吓倒?不能。他在党支部的支持下,领着几个大些的孩子,自己当大工,孩子当小工,开始补修窑洞,晚上回到生产队记账。那些日子,他天天带着满身泥浆回家,他父亲和爱人都埋怨说:人家教书是怎样教的,看你教书像个啥样子。他却说:只要做好党的事业,这算得了什么。两、三天以后,窑洞就修好了。窑洞修好以后,没有桌子、凳子和其他教学用具,还是上不成课。党支部书记领着他挨家逐户向群众说明办学的好处和困难,群众自动借出一些桌子和凳子。还不够。他就领着大些的孩子,用黄土泥成泥桌和泥凳。他怕孩子坐泥凳会着凉,就到野外捡些破麻袋、碎毡片包上。没有黑板,就用烟煤灰和黑豆水刷在墙上,代替黑板;没有粉笔,就用白土加水,再搓成长条,代替粉笔;孩子写字没有纸、笔,就用黄土磨成粉末,每人做个小木盘,将粉末放在里面,孩子在上面学习写算。就这样,一文钱没有花的民办初级小学,在金马驹偏僻的山沟里诞生了。
学校办起来以后,贾仲高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开始教课时,他拿起书,哎哟!别说讲课,连字还识不全呢!他走上讲台,讲上三、五分钟,就没话讲了。他想:不克服这个困难,就不可能教好书,党的工作还是做不好。他下定决心苦学苦钻。在公社党委的具体帮助下,每星期日都到十五里外的冯庄小学去向人家请教;又参加冯庄小学函授学校学习;平时,他碰到不识的字和不懂的意思,就记下来,有识字的人到他那里去,他就拉住人家问;同时,公社党委书记任占保、生产队支部书记叶增宽亲自听他讲课,指出什么地方讲得好,什么地方讲得不好,更加鼓舞了他的信心。这时,他为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集中精力备课,索性搬到学校来住。他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学习,有时顾不上做饭,就一天吃一顿,后来,生产队党支部和社员知道了,就送饭来给他吃。经过这样艰苦学习,他现在已经具备了高中文化程度,并能看懂毛泽东选集。教课质量也获得显著提高,五十三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好,极大部分成绩都是四分五分。一年级孩子已达到四会:会认、会写、会算、会用。
贾仲高不仅克服了重重困难,办起了学校,还坚持贯彻了党的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几年以来,公社党委先后拨给学校四亩多地,他自己领着大的孩子开了五、六亩荒地。社员群众热情支持学校,主动送了鸡、兔、羊给学校。贾仲高把这些当作教学的场所,讲课时,有些可以在现场教学的,如庄稼怎样长?鸡怎样喂等等,他就在现场教学。他还把这些当作孩子的劳动场所,大些的孩子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的劳动,小些的孩子也规定一定的时间喂鸡、喂兔,这样既教好了孩子,也增加了学校的收入。今年,南瓜、药材、鸡蛋等等,就卖得三百多元。贾仲高利用这些钱给孩子买了书、纸、笔、小皮球、双杠等等。孩子参加劳动以后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社员群众普遍反映说:贾家娃娃(指贾仲高)不愧是毛主席教养出来的好老师,把咱娃娃都管好了。”
贾仲高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几年以来,他除去开会以外,从没有离开学校一步。对于学校里的孩子,他总是用一颗慈母的心去体贴他们。由于孩子住家较远,还要翻过山岭,他怕小些的孩子走不了,就背着送回家,一到刮风下雨,他就背得更多。今年夏季的一天,下了一场暴雨,河水陡涨二尺,四十多个孩子都要过河才能回家,他不放心孩子自己过河,就背一个,抱一个,就这样,把四十多个孩子一一送过了河。孩子左拴朗生了病,他把孩子背回家,孩子的家长因为忙着干活,一时照顾不了,他跑到十多里外去请医生、买药,感动得孩子和家长热泪盈眶。中午,有些路远的孩子不回家,他就给孩子洗脸、洗手、熬米汤。由于贾仲高热爱孩子,许多家长把一些没有到学龄的幼儿送到学校来,要求贾仲高帮助照看,贾仲高虽然工作很忙,但仍旧欣然答允了家长的要求,将十一个幼儿组成了个幼儿班。
现在,金马驹小学已被评为参加今年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先进集体单位,成为全国民办小学的一面红旗。原先埋怨贾仲高的父亲和爱人懂得贾仲高一心一意为集体,这下不仅不埋怨了,还主动帮助贾仲高。
第4版()
专栏:
陈毅副总理接见也门新闻工作者代表团
新华社31日讯 陈毅副总理今天下午接见了以赛义德·穆罕默德·侯赛因·穆萨为首的也门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并且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第一书记王揖,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邵宗汉等。(附图片)
陈毅副总理于10月31日接见了也门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图为陈毅副总理和赛义德·穆罕默德·侯赛因·穆萨握手
新华社记者 刘长忠摄
第4版()
专栏:
全国青联、全国学联致电
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新华社31日讯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今天就11月1日阿尔及利亚人民武装起义六周年和国际支援阿尔及利亚战斗学生日,打电报给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青年及体育委员会以及阿尔及利亚穆斯林学生总会,代表全中国青年和学生向正在英勇地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阿尔及利亚人民、青年和学生表示衷心的敬意。
电报说:“六年来,阿尔及利亚人民和青年坚持进行顽强的民族解放斗争,是当代殖民地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发展,它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支持的法国殖民主义者的武装镇压政策和侵略政策。阿尔及利亚的事实,再一次说明,帝国主义是不肯轻易放下它的屠刀的,当帝国主义把侵略战争强加在自己头上的时候,也只有用正义战争坚决地、彻底地给予侵略者以痛击,才有可能把侵略者赶走,取得真正的和平和独立。“阿尔及利亚人民、青年和学生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为非洲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和青年从来就把你们的胜利看成是自己的胜利,中国青年和学生永远同阿尔及利亚人民、青年和学生站在一起,永远坚决支持你们的民族解放斗争。我们坚信,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他们一时的猖獗不过是垂死的挣扎,真正有力量的、不可战胜的不是腐朽的帝国主义,而是觉醒起来的、战斗的阿尔及利亚人民。尽管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的前进道路上还会有种种困难,但是,阿尔及利亚人民和青年只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团结,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侵略者,全部彻底地解放自己的国土,取得民族解放的最后胜利。”
第4版()
专栏:
尽情欢乐话叙友情漫游昆明湖齐唱“社会主义好”
中朝部队文艺工作者颐和园联欢
新华社31日讯 朝鲜人民军协奏团今天在颐和园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京部队文艺工作者进行了联欢游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上将陪同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张瑞焕少将参加了联欢游览活动。
上午九时,中朝两国部队文艺工作者,喜气洋洋地手挽着手走进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在秋菊盛开、垂柳轻飘的玉带桥畔,萧华上将首先邀请客人们跳起了朝鲜舞蹈,接着,张瑞焕少将和主人一起跳着中国的秧歌舞。这时,人群活跃,翩翩起舞。两支兄弟般的中朝部队文艺工作者,一面尽情欢乐,一面话叙友情。随后,宾主登上小艇漫游昆明湖上,这时候,响起“社会主义好”的歌声。
联欢后,贵宾们在主人的陪同下,参观了颐和园内的大戏台、谐趣园、仁寿殿,并登上排云殿、佛香阁。联欢游览直至下午三时。
晚间,朝鲜人民军协奏团还为各国驻中国使节和外交官员举行了招待演出。演出的节目受到热烈欢迎。演出结束时,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代表在朝鲜驻中国大使李永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上将陪同下,走上舞台和演员亲切握手,并赠送了花篮。
第4版()
专栏:
敢于承担艰苦工作的担子
怡清
“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60页)。小学教师贾仲高工作精神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懂得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教导,敢于承担艰苦工作的担子。
你看:办学的地方是一个历史上从没有办过学校的偏僻深山沟,办学的全部家底是几孔破土窑洞,办学的人是一个只念过二年小学的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贾仲高。工作不能不是艰苦的。但是,这个共产党员终于把这件艰苦的工作办得很有成绩。学校很快办起来了,而且办得很好,为群众所热爱,是全国民办小学的一面红旗。
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奥妙就在于贾仲高是一个坚信“听党的话就能克服困难”的人,一个敢于挑起重担子的人,一个敢于经过艰苦奋斗,用“穷办法”在“一穷二白”的地方创立家业的人。
“穷办法”,对于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名词,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名词。它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采取的办法。因为我们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又是“一穷二白”的国家,无产阶级领导“一穷二白”的国家闹革命,闹建设,就是要白手起家,也就是要用穷办法兴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证明:白手、穷办法不仅起了家,而且使得我们的“家”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越来越富。年龄稍大一点的人大概都还记得: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没有飞机大炮,有的只是小米加步枪,甚至连小米加步枪也很少,怎么办呢?正如当时一首歌谣里所唱的一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就是靠夺取敌人的武器来壮大自己。这是一条绝妙的穷办法。这条穷办法很有效,它帮助了我们终于消灭了敌人,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在建设年代,我们也创造了许多穷办法,有“小土群”,有“蚂蚁啃骨头”等等,这些穷办法也很有效,它帮助了我们取得建设事业的大跃进。贾仲高开始办学时,除了几孔破窑洞以外,什么也没有,只有满山遍野的黄土,他就用黄土造泥桌、泥凳、土石板、土粉笔,这又是穷办法,可是,它使金马驹小学办起来了。穷办法给中国人民写下了光辉灿烂的诗篇。
但是,要善于创造出这种“穷办法”,只有敢于承担艰苦工作担子的人,只有具有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勇气的人,才能做到。有了这种革命精神和勇气,才能发挥出聪明才智,在看来是没有办法的时候,想出无穷无尽的办法。当年,我们连小米加步枪都不够的时候,能创造出“敌人给我们造”这样绝妙的穷办法,就是因为我们有这种革命精神和勇气。贾仲高能够在一个一无所有、看来是很难办起学校的地方,用穷办法办起了学校,也是因为他有这种革命精神和勇气。可见,蕴藏在穷办法里面的灵魂、精髓,恰恰是无产阶级的彻底的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比任何现成的物质条件要强得多,它可以把天大的困难踩倒、踏碎。而这种精神,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有觉悟的人民才能具备。
贾仲高办起一所小学校,看来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不平凡的事情,但是,他的工作精神的确是不平凡的。做工作就像挑担子,“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有的同志不是这样,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这种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我们都要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60页)贾仲高就是有这种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因而我们要向他学习。
第4版()
专栏:
我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阿联和阿尔巴尼亚后回国
新华社30日讯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宗逊上将率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友好代表团一行十三人,在先后访问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后,今天乘飞机回到北京。
到机场迎接代表团的,有王树声大将、张爱萍上将、甘泗淇上将、谭家述空军中将、吴西海军少将、王兴纲少将、钟人访少将、汪克明少将等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司长何英也到机场迎接。
到机场欢迎的,还有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塔拉齐,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帕里夫蒂以及各国驻华武官。
第4版()
专栏:
墨西哥工会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三十一日讯应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来中国访问的墨西哥工会代表团一行四人,在团长、墨西哥医务工会联合会总书记阿贝尔·拉米罗·摩莱诺率领下,于今日乘飞机抵达北京。
在机场欢迎的有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国水利电力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黄民伟等。
第4版()
专栏:
芬兰文化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三十一日讯应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邀请来我国访问的芬兰文化代表团一行六人,在团长亨利克·舒曼率领下,在三十日到达北京。
第4版()
专栏:
巴拿马音乐教授桑蒂索夫人到京
新华社三十一日讯应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邀请前来我国访问的巴拿马音乐教授、民间艺术专家凡利西亚·桑蒂索夫人今天上午乘飞机到达北京。到机场欢迎的有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总干事王家宾等。
第4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穆萨莱回国
新华社三十一日讯应邀来我国访问的阿尔巴尼亚作家艺术家协会秘书长谢·穆萨莱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
到机场欢送的有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杨朔等。
第4版()
专栏:
摩洛哥记者萨卡利回国
新华社三十一日讯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邀请来我国访问的摩洛哥国家广播电台记者拉比·萨卡利,结束在我国访问后,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
第4版()
专栏:
中朝人民友谊万古常青
10月30日,我国访朝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开城时,受到开城市民的热烈欢迎。这是在欢迎我国访朝军事友好代表团的大会上。前右第三人是罗瑞卿大将 朝鲜中央通讯社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10月31日,我国访朝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黄海制铁所。图为代表团参艰黄海制铁所时的情形 朝鲜中央通讯社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前左四)、原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仵凤岭(前右四)等陪着他们亲密的老战友——朝鲜人民军协奏团的团员们游览颐和园 新华社记者 张赫嵩摄
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张瑞焕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上将和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员们一起,在昆明湖畔愉快地跳起了朝鲜舞蹈 新华社记者 张赫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