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密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密植是农作物增产的中心
1958年农业方面高额丰产的实践,不但有力地打破了稀植论,也大大地突破了原有的密度“极限”。水稻过去每亩只插一、二万穴,约十万至二十万苗。有人认为超过这个密度即增产有限,或有减产趋势。但1958年各地在深耕、增肥的基础上,插秧密度多达三万至五万穴,二十五万至四十万苗。由于加强了田间管理,都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如安徽全省双季早稻每亩插秧约三万三千穴,三十多万苗,比1957年增加约一倍,实现了千斤省。冬小麦过去每亩播种量一般在六斤至十五斤左右。有人认为每亩不能超过五十万穗。但1958年全国亩产二千斤以上的十六块丰产田,平均播种量为二十三斤;一千斤以上的四十三块,平均播种量为十九点五斤。这些丰产田每亩多超过五十万穗以上。春玉米过去一般每亩留二千株左右,1958年亩产千斤以上的丰产田,多在三千至四千株。花生过去每亩种三千五百至四千穴,约一万株,1958年亩产千斤以上的大面积丰产田,多种六千至七千穴,二万株左右(品种为丛生型大花生)。所有这些事实,进一步肯定了密植增产的潜力,并明确了以密植为中心,从而促进其他各项增产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性。
密植为什么能够增产有效地利用光能,充分利用地力
农作物栽培的目的是要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有效产品,而合理密植是实现这个目的的中心环节。农作物产品是通过绿色植物体有效地利用日光能、空气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造成的。研究证明:农作物干物量(组成有效产品的主要部分)的90%—95%是有机物质,其中十分之九是光合作用造成的产品。而光合作用产物的多少,是受作物光合效率大小及光合作用面积(主要是叶面积大小)与时间所支配的。因此在一定的栽培环境条件下,合理密植可以增加叶面积,有效地利用光能。根据小麦的研究资料,自幼苗出土至分蘖停止,叶面积逐渐增加,以分蘖停止期为叶面积最大时期。以后由于后生分蘖的死亡,叶面积反而下降。在合理密植下,单位面积土地上叶面积始终是大于稀植的。与此相适应的是单位土地面积内的植物干物量也是以密植的为高,因而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其次,植物所需的矿物质养料及水分等主要是取自地下,合理密植由于单位面积内株数增多,且均匀分布,可以充分利用地力。在合理密植的情况下,结合深耕、分层施肥,可以相应地扩大了根系的营养面积。
控制无效分蘖 增加主穗率
合理密植表现在禾谷类作物地上部植株生育的特点是: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单株有效分蘖率和主穗率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内的总穗数和主穗数也相应地增多,并且达到穗齐、穗大、粒多、成熟早而一致。这是因为各种禾谷类作物个体间的关系是依靠分蘖的特性来调节的。在稀植的情况下,单株的分蘖增多,分蘖期延长,早晚分蘖不能均衡发展,以致穗子大小不齐,条件稍有不适,就容易形成大量的无效分蘖。在合理密植的情况下,能控制单株的适当分蘖,且分蘖整齐集中,抽穗成熟一致,减少了无效分蘖,提高了有效分蘖数及主穗比重。例如1958年青海省德令哈农场春小麦密度试验调查,每亩播二十八斤、三十二斤、三十六斤、四十斤的平方公尺穗数依次为九百一十、九百零八、九百四十四、九百九十八个。主穗率依次为52.1%、62.9%、71.6%、75.8%。单株无效分蘖数依次为零点六二、零点六一、零点四三、零点四六。各处理间主茎穗或分蘖穗结实粒数的差异不显,但处理内主茎穗的结实粒数均显著多于分蘖穗。密植的由于单位面积内的穗数及主穗率均高,因而获得了增产。产量依次为每亩八百一十五点五斤、八百六十九点七斤、九百三十一点八斤、一千零一十二点八斤。由此可见密植后控制了无效分蘖,增加了主穗,获得了丰产。其他作物如花生密植后可以抑制无效分枝的着生,秕果数减少。棉花密植后增加了靠近主茎的果枝节。这种果枝节结铃多,成熟早。这些都是增产的有利因素。减弱地面蒸发,合理利用土壤水分
密植的作用还在于增加荫蔽,减少了空闲地面,使土壤少受阳光直射和旱风侵袭,从而减弱土壤水分直接自地面的蒸发。据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测定不同行距的小麦田内土壤水分蒸发量的资料表明,自幼苗、拔节以至成熟各期,窄行的土壤水分蒸发量都比宽行的少,且有行距愈窄土壤水分蒸发量愈小的趋势。行距二点二五寸与十八寸相较,在拔节、抽穗、开花各期土壤水分蒸发量后者为前者的二倍左右。这几个时期小麦对水分需要最殷,且密植后总的需水量将相应地增加,但由于地面蒸发量减少,对小麦有效地、经济地利用土壤水分当然是有利的。
抑制杂草 减轻灾害
此外,由于密植后增加荫蔽,也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同时由于地面复盖面大、田间小气候条件的变化不急骤,也可以减轻风霜的损害。据各地调查小麦密植田麦株接近,茎叶靠拢,在夜间可以削减或阻碍近地面的空气散热,侵入密植田里的冷空气也不易在株间流通,因而有减轻冻害的作用。1954年4月20日在山西省汾阳调查春霜冻害所得的材料表明,密植田小麦茎秆冻死率为38.6%,而稀植田冻死率为69.1%。
密植必须配合其他技术措施
密植虽是农作物增产的中心,但必须与其他各项技术措施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增产效果。实践表明:密植后也确乎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或矛盾,但只要认真执行八字“宪法”,这些矛盾是可以克服的。密植后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让植物吃饱喝足。密植虽能充分利用地面和空间,但如果缺少养分和水分,也不能发挥作用。随着密度的增多,必须相应地增肥、增水。因此,为了保证密植后小麦正常发育,以深耕为基础、结合分层施基肥的耕作施肥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过去人们反对密植的理由之一是认为密植后穗子变小,粒数变少,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在合理密植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内穗数增加的幅度永远是大于粒数降低的幅度,且在水、肥条件配合得当时,每穗粒数并不会减少。据1958年江苏省常熟县四十八块单季晚稻田的调查结果,每亩二十五万穗的,每穗有六十七点零三粒,三十万穗的有六十七点一七粒,后者穗数增加了五万,每穗粒数并未减少。三十五万穗的有六十二点四六粒,七十万穗的为五十九点八六粒,后者穗数增加了一倍,而每穗粒数只减少了二点六粒,即降低了4.2%。这是深耕足肥所获得的结果。密植后施肥充足,特别是及时追肥攻穗攻粒,对增加每穗粒数有更大的作用。其次,大家对密植最大的顾虑是倒伏的问题,事实上,导致倒伏的主要原因是浅耕、施肥和灌水不当,或栽培管理未配合好。1958年水稻方面的调查:在加深耕作层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施足基肥、少施勤施追肥、浅水活棵,湿润灌溉,适时烤田等措施,在合理密植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倒伏。小麦方面,结合深耕施足底肥,看苗分期适量追施氮肥,早春追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拔节水以及掌握看天、看地、看庄稼的灌水方法,都是防止倒伏的有效办法。此外,改进播种方式,以利通风透光,选用秆强的优良品种,都是防止倒伏,保证丰产的重要措施。
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密植的增产效果是肯定的,但不能理解为越密越好。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应该确定一个合理的密度,也应该指出:各种农作物的密度是有合理的限度的。所谓合理密植是在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株数,且以保证获得生育健壮的植株,达到苗全苗壮、穗多穗大、粒多粒饱为前提的。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超过了适宜的密度范围,就会遭致减产。过去在各种农作物密植栽培中,也有不少减产的实例。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密植后其他各项措施没有跟上去,二是盲目地增加了播种量,使植株过分拥挤,严重地影响到单株的正常生长。今年部分冬小麦高额丰产试验田,在苗期已发生了这种情况,应引以为戒。根据各研究机关1958年秋季在冬小麦丰产试验田苗期的调查,每亩播种密度超过一百五十万粒时(约一百斤种籽),许多标志着苗期生育状态的特征特性就有了明显的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幼苗徒长,单株分蘖数、初生根和次生根的数目减少,分蘖植株百分率及着生次生根植株所占百分率明显的降低,弱苗率增多,含醣量及单株干物重锐减。又根据我所3、4月间在南部麦区所了解的情况,每亩苗数超过六十万株以上的就显得有些过密,徒长倒伏重。过密以后植株生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光照营养不良,严重地引起了光合作用强度的削弱,不利于积累营养物质。根据最近在广东、云南、四川等省麦区调查了解结果,我们初步认为每亩六十万到八十万穗的表现较好。绝不是越密越好。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确定农作物密植程度的原则
在确定农作物密植程度时,不仅应该注意不同类别的作物的区别,还应该注意同一作物,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力、耕作栽培等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品种类型所适应的密植程度的区别。一般说来,禾谷类借分蘖力来调节个体间关系的作物,其密植限度要大些,如小麦、水稻等是。反之不具有分蘖特性而具有分枝特性的作物,其密植程度就小些,如豆类、棉花等是。高秆作物或中耕作物的密度也要小些,如玉米、高粱、薯类等是。按同一作物说,分蘖力强的品种密度应小些,反之应大些。早熟类型可密些,晚熟类型可稀些。株形紧凑直立型的品种的密度可大些,散生匍伏型品种的密度应小些。南方气温较高、雨量较多的地区密度应小些,北方气温较低,雨量较少的地区密度可大些(不具有灌溉条件或地力较差的地区,密度又小些)。早播的密度应小些,晚播的密度应大些。此外,在播种时还应该考虑到整地的质量、土壤水分情况、地下害虫、种子品质、播种质量等条件对出苗的影响,从而适当调节播种量。当然还应该考虑到在密植后加强田间管理所需要增加的人工。总之,影响密植程度的因子很多,应根据具体条件,灵活掌握,具体安排,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相应改进播种方式
随着密度的增加,播种的方式也要相应的改进。根据我所目前占有的材料,小麦方面应以尽可能缩小行距,均匀条播为宜。宽幅条播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幅宽一般以四至六寸,幅距三四寸为宜。水稻方面的经验证明,在密植条件下,采用单行条栽的方式较好,既利于通风透光排湿,又有利于田间管理各项操作的进行。采用行距不等的宽窄行(或大小垅)的方式在玉米密植上也较适宜。甘薯方面的经验,以高垅双行交错栽植法为好。垅间宽3—3.5尺,每垅上插两行,株距0.6—1.0尺,小行距在0.5——1.4尺间。中耕作物在缩小行距时须适当考虑中耕培土管理方便,总之,密植以后确实带来了不少问题,但是,1958年各种农作物密植增产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掌握了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实行合理密植,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第7版()
专栏:

  “实事求是”解
  王澈
什么叫“实事求是”?目前似乎还有一些人对这句话有误解,或者理解得不完全。其实,毛泽东同志早已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非常精辟的解释: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从这个解释里我们可以知道:“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里面去求是,而不是从自己的头脑里去求是。我们的头脑只能够反映“是”而不能创造“是”,只能从客观事物里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而不能臆造出这种规律性。所以,实事求是就是唯物主义的态度,科学的态度。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就要遵重客观事物,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就要反对主观主义,反对自以为是,反对想入非非,反对空口说大话,反对遮盖或歪曲事物的真相。
这样看来,只要“实事”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就能够认识“是”了,不是很容易吗?
并不很容易。“是”诚然是存在于“实事”之中,但是“实事”不就等于“是”。“实事”是有形的,一眼就看得见的,“是”(规律性)却是无形的,不能用眼睛直接看见的,但是它支配着眼睛看得见的“实事”。因此,要从“实事”里得到“是”,还要作一番“求”的工夫。这里不只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且有方法问题。
我们刚才说,尊重客观事实,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这是实事求是。可是我们又要看到,一不会永远是一,二不会永远是二,一能够发展到二,二能够发展到四。这个发展前途就叫“可能性”。可能的东西还不是“实事”,但是它能够变成“实事”,我们应当预见到它。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我们对客观规律(是)的认识去努力促进这个发展,把潜在的可能性变为“实事”。我们通常说“从实际出发”也是这个意思。“从实际出发”是出发到哪里去呢?我们从实际开始,把我们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由此来规定我们的任务,这是“实事求是”,也是“从实际出发”。然后,我们又回到实际中去,改变“实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
所以,“实事求是”不是因循保守。承认客观事实是一回事,安于事物现状的又是一回事,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因循保守的人也往往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作自己的护身符,但其实他们是躺在所谓“实际”的上面,并没有“出发”,这种人总是要被发展着的客观事物抛在后面,他们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际,哪里还谈得上实事求是!
我们反对把“实事求是”作庸俗化的理解。一个真正的革命的“实事求是”者决不是眼光短浅,只看到鼻子尖前面一点事物的庸人,而是具有远见卓识,敢想敢做的人物。他不单看到小处,更看到大处,不单看到浅处,更看到深处,不单看到近处,更看到远处。
三十八年以前英国有一个著名的自由主义的作家兼学者威尔斯访问了刚刚经过革命的俄国,他还会见了列宁。当时俄国的贫穷和混乱给这位作家以深刻的印象,但是当他会见列宁的时候,列宁却对他大谈俄国的电气化计划。威尔斯后来在他的“俄罗斯之谜”这本书里,给叙述对列宁的印象的那一章加上这样的标题:“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
威尔斯本人写过不少幻想小说,但是,他在听到列宁向他描绘未来的俄国的共产主义建设时却感到惊异了。他用怀疑的语气写着:
“是否可以设想,在这样一个一抹平川,森林遍布,广大农民目不识丁,水力资源贫乏,没有技术人才,商业和工业几乎停顿的大国里可以实现这一大胆的计划呢?……可以想像,要在俄国实现电气化计划,只是一种想入非非罢了。我没有看到任何魔法镜,我看不到这个未来的俄国……”
但是列宁看到了这个俄国——不是用魔法镜看到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慧眼看到的。没有疑问,列宁的这个计划是大胆的,列宁比善于幻想的威尔斯还要善于幻想得多。那么,在列宁和威尔斯两人之间,谁是实事求是的呢?历史已经作了评判:也是列宁。
只有看得深,才能看得远。新生的力量在起初总是比较幼小,但是它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它有远大的前途。反动的力量貌似强大,但是它在本质上是虚弱的,所以它最后必定完蛋。从表面上看事情的人总以为反动势力比新生力量强大,而从本质上看问题的人则得出相反的结论。帝国主义是老虎,革命力量是星星之火,这只是表面的、暂时的现象;真正深入考察,就会看到这个真老虎正在变成纸老虎,看到它本质上是纸老虎,也会看到这星星之火会造成燎原之势。这是真正实事求是的估计。根据这种估计才能正确地布置自己的战略计划,而这个计划一定是表现出伟大的革命气魄的。去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搞得轰轰烈烈,捷报频传,原因之一就是工农群众破除了迷信,打掉了自卑感,敢想敢做。党提出了跃进的生产指标,提出了“赶上英国”的口号。观潮派说:这不行,这不是“实事求是”,因为历史上没有过这种高速度的记录。但是生产翻一番变成了“实事”,证明这里头有“是”,证明了真理是在党和工农群众这一边。观潮派丢了脸,不“实事求是”的正是他们自己。
“实事”是发展的,“是”也是发展的。我们首先是从“实事”里求“是”,预见到它的发展前途;然后我们又根据这个“是”,根据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改变“实事”,改变事物的现状,造成新的“实事”。当然,“是”也不是一下就求出来的,可能在开始时求到的不是“是”而是“非”,那么我们也只有在实践中发现这个“非”而加以纠正。这里就有唯物论,这里也有辩证法。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然是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同时又一定是高瞻远瞩,志向远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对社会历史所作的科学研究,实事求是地认定唯有无产阶级政党才有资格领导改造整个世界的伟大任务。我们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因为我们既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我们的精神武器,又有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我们的实力依靠。
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顶天而不立地,那是虚无飘渺的神仙,不是现实中的人物。我们要防止被巨大的胜利冲昏头脑,变得飘飘然起来,脱离实际而凌云腾空,那是会摔下来的。但是,我们也不是匍行在地面的侏儒。我们头脑中的理想和心中的干劲要和天一样高,但是我们的双脚又是踏在坚实的地面上的。总之,“实事求是”不能和因循保守等同起来,也不能和敢想敢做截然对立起来(敢想敢做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这才不致陷入片面错误的理解。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既要多谋又要善断
1959年是更伟大的一年,党向我们提出了以钢、粮、煤、棉四大指标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这是一项十分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如何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这必须进一步改善领导方法,使集中领导与群众路线更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毛主席提倡的要“多谋善断”。
客观事物是异常复杂的,它包含着许多的矛盾。办好一件事情,特别是办好一件大事,必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智慧和才能往往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和集中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智慧。所以多谋的含义,最重要的就是遇事要与群众商量,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商量,事事走群众路线。比如,要解决人民公社的重大问题,要和先进分子谋,要和中间分子谋,还要和落后分子谋;要和上级谋,同级谋,还要和下级谋。特别是要和基层干部和群众谋。因为他们直接参加了改变社会和改变自然的实际斗争,他们的经验,上级干部常常不容易取得。
多谋,既然是要和各种各样的人谋,而谋的人,由于他们的立场、观点不同,认识方法不同,自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见;有的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有的只看到事物的现象;有的是从全局出发,有的是从局部着眼;有的是从长远考虑,有的是从眼前打算;有的强调成绩,有的强调缺点;有的只看到有利条件,有的只看到困难条件,如此等等,各有所见。最终就必然会形成正确的与不正确的,或者是先进的与落后的对立的两个方面。这种对立面是客观的存在,它的暴露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它的出现并不以人们主观上的喜爱和憎恶为转移。对立面的存在,就人民内部来说,实质上是反映了先进与落后的差别。这种差别,一万年之后也不会消灭。因为对立面暴露得越彻底,矛盾的各个侧面就揭露得越明显,解决矛盾的办法就越容易找到。如果只愿意听一面话,听顺耳的话,企图使矛盾简单化,甚至企图强制思想问题像出操一样地整齐动作,那就非把事情弄糟不可,根本不可能认识事物的真象,根本找不到真理在什么地方。因此,必须坚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使抱有各种不同意见的人,毫无保留地畅所欲言,开展充分的自由的辩论,让正确的与不正确的意见,先进的和落后的思想,经过争论,经过比较,求得一致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
真理,正确的意见,在通常情况下,是在多数人的方面。但是,在实践中,有时也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即多数人的意见是错误的,个别或者少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因为他们的意见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实际。所以正确的领导,不仅要虚心地倾听多数人的意见,而且要尊重个别或少数人的意见,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的意见。
多谋以后必须善断。多谋为善断提供了条件。但多谋不一定就可以善断。谋而不断,谋而错断,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是没有的。什么叫“善断”?当我们充分了解了客观的复杂情况,倾听了各种人的意见之后,就必须综合分析全面的经济形势,政治空气,思想动态,然后提出任务,制订政策,确定措施。而这些任务、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
要断得正确,就必须把暴露出来的许多矛盾,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找出主要的矛盾,抓住基本环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抓中心工作。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才容易得到解决。否则,不分主次地眉毛胡子一起抓,结果如坠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要断得正确,又必须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灵活地作出新的决断。如果矛盾的斗争已将革命事业推向前进了,而认识仍然停留在旧阶段,思想不能随着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前进,就必然要犯右的错误。相反,如果思想超过革命事业发展的一定阶段,把幻想当真理,把将来才能办到的事,勉强地放在现在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就必然要犯“左”的错误。
善断,还必须是当机立断。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都在分秒必争地与时间赛跑。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在重大事情的面前,优柔寡断,延误时间,就会带来无法计算的损失,造成严重的被动局面。当机立断,就是要在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的时候,敢于快刀斩乱麻,狠下决心,立即决定,只能这样办而不能那样办。当然,当机立断,必须是在多谋的基础上,才能断得准确,否则,就是武断。如果把当机立断当做不谋武断,那就是十分错误的了。
断,也就是集中。没有集中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断的结果也就等于纸上谈兵。所以当决断之后,就必须组织动员干部和群众,坚决贯彻执行。任何分散主义、本位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和行动,都是要不得的。我们的口号是:既要多谋又要善断,既要走群众路线,又要实行集中领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每一个战斗,无往而不胜。
(摘自山西“前进”第五期社论:“论集中领导与群众路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