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不用砖、瓦、砂、石、木材、钢材、水泥、暖气片、铸铁管
哈尔滨建成新技术试验楼
用炉灰渣、矿石渣、稻草等作材料,成本低、建设快、经济适用
本报哈尔滨26日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在党的领导下,本着多快好省地进行基本建设事业的精神,用炉灰渣子盖大楼,用热风取暖试验成功。他们和哈尔滨市设计院协作,新近建成一座面积八百九十六平方米三层民用楼房——新技术试验楼。
这座新技术试验楼是去年哈尔滨市建成的“四不用”大楼的新发展,它的全部建筑材料不用砖、瓦、砂、石、木材、钢材和水泥,而用炉灰渣、矿石渣、浮石等原料制成的预制矽酸盐砌块作建筑物主体,用稻草制成人造纤维板作门窗框,整个大楼70%的建筑材料用的是炉灰渣子。同时不用锅炉、铸铁管和暖气片来送热取暖,而是用红砖砌成空气加热炉,把空气加热后通过地下缸瓦管道送入屋墙孔道里,通过散热板辐射热风取暖。这就摆脱了建筑史上惯用材料的束缚。为建筑事业开辟了广泛的材料来源。
哈尔滨市建成的这座新技术试验楼有五个优点:(1)在建筑材料使用上,由于利用了炉灰渣、矿石渣和稻草等工农业生产废料,节约了大量的建筑材料。这座楼房和同样的混合结构建筑物比较,可以节约钢筋七点四吨,水泥四十吨,铸铁管、锅炉、暖气片等十二点八五吨,木材二十六立方米,毛石、河流石等三百一十立方米,砂子二百一十立方米,红砖二十万块,瓦五千六百块。(2)用炉灰渣等原料预制矽酸盐砌块作建筑物主体,作到了轻质、高强度。由于这座楼房用炉灰渣、矿石渣和浮石等多孔轻质材料代替了河流石等重骨料,并在结构上采用了空心构件,就使整个建筑物的重量比一般混合结构建筑物减轻三分之一。而建筑物的抗压强度,经反复试验证明超过设计要求。它的保温性能也强,室外气温在摄氏零下十五度时,隔日放一次热空气,室内温度经常保持在摄氏零上十五度左右。(3)由于采用炉灰渣等为原料预制的矽酸盐砌块为建筑材料,为机械化吊装的装配式快速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因此,这座楼房只用十多天的时间,施工人数最多时才用二十八名工人就建成了。(4)利用工农业生产废料作建筑材料,比一般砖木混合结构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每立方米矽酸盐砌块比红砖砌体降低成本14%,比混凝土砌体降低成本11%,而用稻草人造纤维板更比用木材降低成本50%。(5)用热风辐射取暖,不仅节约24%的燃料,而且室内温度均衡。它所用的空气加热炉,燃烧过的煤烟经过过滤袋收回炭黑,然后将剩下的废气送入住宅卫生间的排气管道排出屋外,这样就不用大烟囱,对改善城市卫生有很大好处,而大楼室内取暖,是用空气加热炉加热净洁的空气。
这座新技术试验楼,是在党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总路线实现大跃进的产物。中共哈尔滨市委非常重视这一新鲜事物的成长。这座楼房从破土动工,就曾有人怀疑用炉灰渣子能盖起楼房。在试制矽酸盐砌块时,一连十几次都失败了,这时,就有人主张“不要盖三层楼了”,“盖个小平房试验试验吧”。这个公司党委针对这种情况,向职工提出“不试验成功不罢休”的口号。经过六十次的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矽酸盐大块。当楼房盖起来后,按照原设计方案,在现场研究试验中,热风总通不到室内,因而设计部门和建筑部门对试验信心不大。哈尔滨市委针对这种情况,决定由基本建设部、建工局等部门的领导同志组成领导小组,加强试验领导。这个公司根据任仲夷同志的指示,结合八届八中全会的精神,鼓起更大干劲,又开始试验,终于把热空气通到室内。
新技术试验楼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大搞群众运动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经验。这个公司领导干部都参加劳动,深入到具体关键中去解决具体问题。在工地组织了有老技术工人参加的三结合小组,共开了一百多次三结合会议,解决了无数的技术问题。(附图片)
  哈尔滨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用炉灰渣子盖成的新技术试验楼的外景 新华社记者 刘志伟摄


第3版()
专栏:编后

  好!
楼房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钢筋、水泥、木材、沙石料……这是多年来的老规矩。现在,哈尔滨市发展了去年建筑“四不用”大楼的技术,又建成了一座不用钢材、水泥、木材、红砖的大楼;这座建筑,连室内的暖气片、门窗也不用铸铁和木材。老规矩打破了。
这条老规矩打破得好,好处有三:
一好,翻天覆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兴建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材料就需要得越多。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要满足城乡人民居住的需要,今后还得建更多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材料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不是一下可以解决得了的。哈尔滨新技术大楼的建成,就为寻找更多的建筑材料开辟了一条广阔的新道路。
二好,用炉灰渣、矿渣作建筑材料,这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情。炉灰,到处都有;现在是小高炉林立的时代,矿渣也比比皆是。过去,人们把它当成废物,清除起来,往往要用很多人力和物力。现在,这种取之不尽的废物,成了宝贵的建筑材料了。
三好,是新技术楼的设计者建设者敢想敢干的风格高。在新技术楼修建以前,甚至在施工过程中,许多人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现在,楼房摆在那里,说不可能的人,在事实面前哑口无言了。
我们歌颂这座新楼的诞生,因为它不仅闪耀着新技术的光辉,而且也闪耀着敢想敢干的新风格的光辉。


第3版()
专栏:

  为节省建筑材料开辟新道路
  中共哈尔滨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委员会
  中共哈尔滨市设计院支部委员会
哈尔滨新技术试验楼的建成,也和其他新鲜事物一样,从始至终充满着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促进派和促退派的斗争。在开始酝酿建筑时,就有些人信心不足,他们说从来就没听说用炉灰盖房子,因之就认为干不成。当备料中球磨设备磨不碎页岩和浮石时,有些人就开始动摇,要将这座建筑的三个单元改为两个或一个,甚至要改为小平房。但积极分子和老工人则相反,他们要坚决干到底。省、市委和公司党委坚决支持了这些先进思想,并不断地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革新和创造。在各方面的鼓励支持下,职工们树立了必胜的信心;于是他们自己动手改进球磨机,从而解决了争论月余的难题。但在使用炉灰作矽酸盐的试验过程中,又多次发生了裂纹、变形、强度不够等现象,保证不了质量。这时,个别人又对炉灰矽酸盐发生了怀疑和动摇,随着就出现一些冷言冷语,说什么“炉灰能盖大楼还用砖厂干啥!”党委发现这些右倾保守思想之后,立即进行了严肃的批判,并向试制的职工指出,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不成多次试验,直到成功为止,坚定信心决不动摇。许多职工根据党的指示,继续坚持试制,终于取得了最后成功。
但在楼房建成后,有右倾思想的人又说:“盖成了给我住我也不住,塌下来出事故怎么办!”可是参加试验和建筑的工人们则相反。他们说别人不住我们住,我们心中有底。土建工程完毕之后,着手改革采暖设备;经过几天的试验,都失败了。少数人又产生了“不管怎样,楼房盖完了,用土炉子也可对付”的思想,想终止试验。但是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鼓舞下,全体职工深反右倾,大鼓干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新高潮,公司和设计院全体职工,又重整旗鼓,继续试验,最后成功了。正如许多职工所说的,如果没有反右倾、鼓干劲,没有党的坚强的领导,没有政治挂帅,要想建成新技术试验楼是不可想像的,党的领导是取得一切胜利的根本保证。
大搞群众运动和坚持“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经验,是解决技术问题、突破生产关键的重要法宝。在整个新技术试验楼的试建过程中,由始至终地贯彻了群众路线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经验,充分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到了人人动脑,人人献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但是在解决技术问题上,由于见解不同,也产生过许多认识上的分歧。技术人员有着理论基础和书本上的知识,但是,他们缺乏实际生产斗争的经验,因之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局限性。比如在炉灰矽酸盐试验成功大量投入生产时,大块发生了裂纹、变形、强度不够的现象,工人认为是配合比不均,供气不足的原因;而技术人员则认为,工人操作不细心,没有按操作规程干。为了切实弄清原因,党委决定,从书记、厂主任到技术员全部投入到生产中去,边参加劳动,边和工人一起找原因。事实上工人在“奔尖端”的创造中,态度是十分认真的。矽酸盐大块发生裂纹、变形、强度不够,确是搅拌时间短,配合比还不准,在蒸汽养生过程中产生水分过大等原因造成的。这不仅教育了技术人员,同时又进一步掌握了新技术在生产中的操作技巧。事实证明,新出现的新事物或新技术,在书本上是难以找到的。工人是生产中的直接参加者,最实际,所积累的经验也是极为丰富的。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是无穷的,因此在新技术楼的试建过程中,把解决每项重大技术课题,都首先交给群众,发动大家讨论,集中群众智慧加以解决,并把它纳入工人参加管理的主要中心内容。每天通过班前班后会的形式,讨论问题,提建议,突破难关。有的老工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达百条之多。“三结合”的经验,在这座新技术试验楼的创建过程中,又一次发挥了巨大威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我们针对无数次的重大技术难题,曾先后召开了百余次的“三结合”会议,从而使许多难题迎刃而解。
新技术试验楼的创建成功,是伟大的共产主义大协作的结晶。新技术试验楼是多项技术的综合体,因此,无论是单靠那一个部门,都是难以胜任的。新技术试验楼从开始提出到全部建成,哈尔滨设计院始终是和施工部门紧密结合的。不仅从设计上作到了互相交流经验,共同研究方案,而且在很多重要技术的试验和施工上,也作到了紧密合作。从而解决了设计跟不上施工需要的矛盾。同时,新技术试验楼在建设中,也先后得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院、黑龙江工学院等六、七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派来了技术人员,从技术上帮助研究、化验分析和鉴定,从而得出了最后科学结论。因此,新技术楼的建成是共产主义大协作的产物。
新技术试验楼的试建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在建筑方面进行技术革新的信心,哈尔滨有关领导方面已决定大面积地推广这一新技术。明年建设的职工宿舍,将有部分采用这种新技术、新材料。


第3版()
专栏:工业常识

  工业常识
  怎样用炉渣造楼?
哈尔滨建造新技术试验楼所用的矽酸盐砌块,有一种用量最大的就是炉灰矽酸盐,这座楼的基础和外墙都是用它装配的。这种矽酸盐砌块,经多次试验后确定的用料比例是:预制每立方米砌块要用一千二百七十四公斤炉灰渣,一百二十四公斤生石灰粉,五十八公斤石膏。把这些原料辗压过后,有高压蒸汽锅炉的就用高压蒸汽,没有那样设备的,只用土办法产生九十度蒸汽,把它放进去二十四小时,就可得到轻质矽酸盐砌块。和红砖砌体相比较,每立方米红砖砌体的重量是两千公斤,而这种砌块的重量却不到一千五百公斤。而且,用它装配成三十公分厚的墙壁,得到的保温性能却比四十九公分厚的红砖砌体还要好。
另一种用作拱形楼板的用量较少、而强度更高的砌块,是浮石矽酸盐。它的用料比例是:每立方米砌块要用浮石粉三百二十八公斤,矿石渣一点二立方米,生石灰粉一百四十公斤,石膏二十七点五公斤。它的制作方法,和炉灰矽酸盐相同。
怎样用热风取暖?
新技术试验楼所用的取暖设备——热风辐射热,是参照了现代通用采暖的锅炉暖气设备和古代宫殿地炕采暖的道理,创造了一种空气加热炉而成的。
现代通用采暖的温水锅炉和蒸汽锅炉,用的都是水热;古代宫殿地炕采暖,用的是烟热;而这里所用的,则是加热后的空气,既没有热水烫人的危检,也不会烟熏中毒。
这种新式采暖设备,是在建筑物附近地面下边用红砖建造一个空气加热炉。炉膛的一边烧煤,另一边装上许多排管,煤烟在排管里通过,就把排管外边、炉膛里边的空气烧热了。在这里,使用通风机将热空气强制送入地下缸瓦孔道,再转入建筑物内空心墙的循环孔洞,最后循环回转到空气加热炉内,反复循环不已。这样,从建筑物空心墙表面辐射到室内的温度,就比暖气片散发的热量均衡,一般在冬季寒冷气候里保持室内摄氏十五度到十七度时,暖气片表面温度却在七十度到八十度之间,而热风辐射热空心墙表面温度则是四十度。至于空气加热炉燃烧的煤烟,则经过袋式烟尘过滤器,在排出炉膛内的排管以前,就收回了炭黑,只剩下废气,而这种废气由地下道转入建筑物卫生间的专用孔道后,从屋顶直接排出建筑物外,就不用烟囱排烟了,因此对城市卫生也有很大好处。
(焦化东)


第3版()
专栏:

  阎九均创制起、运、卸联合机
能从四丈深低处起卸千斤重物 比人工操作效率提高十六倍
据新华社讯 广西全州县沼水人民公社农具厂木工阎九均用木料制成“起、运、卸联合机”。这种机器能从一丈至四丈深的低处,将一千斤以上的大石头或大泥桶吊上来,放在承重车上,自动快速滑走,滑到木轨的盘头,又自动倒卸。全部机械只需四人到八人操纵,十小时能起、运、卸十二万斤土石,比人工搬、运、卸提高工效十六倍。
这种联合机分为起重三角架、绞关、起重绳、起重上吊滑车、鹰爪钩、运输滑车、运转绳、承重车、木轨、木轨启闭接头、活动开关等十一个部分,全用木材制成,构造简单,一般木工就能按照图样制造。目前,已在灌江水利工地推广使用,效果很好。
沼水公社在支援县办的灌江水利工程中,负责开挖一条十二里长的渠道,其中要开凿两个石山岭,工程十分艰巨。公社党委为了加速工程进度,积极领导群众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工效,在水利工地上工作的木工阎九均,在公社党委领导和群众的积极支持下,发挥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经过七天的劳动,首先制成一架木制起重机。它由四人操作,能将八百至一千六百斤的大石头从一丈至四丈深的沟底吊上来。后来经过公社党委负责干部的启发,阎九均又把这架机械与木轨车装配在一起,就制成了“起、运、卸联合机”。


第3版()
专栏:

  加速实现小型煤矿的技术改造
  煤炭工业部副部长 贺秉章
一年来小型煤矿的辉煌成就
总路线的光辉照亮了小型煤矿迅速发展的道路。一年来,小型煤矿的工作,像煤炭工业其他战线一样,也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以跃进的步伐不断地向前迈进。
一年来,在各地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许多地区在去年大发展的基础上,根据钢铁工业布局以及当地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煤的需要情况,对小型煤矿进行了定点、定型、定员、定组织、定领导的“五定”工作。本着“全面改造,重点提高”的精神,对资源丰富、煤质较好、有发展前途、交通运输方便的小型煤矿,进行了技术改造工作。不少小型煤矿经过技术改造以后,从小到大,由手工操作逐步变为洋土结合的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生产。虽然小型矿井的个数和占用的劳动力有所减少,但煤炭产量却有了显著的提高。效率也不断增长,成本大幅度降低。根据湖南、河南、安徽、山东、山西、广东、广西七个省、自治区的统计,今年1—10月份已经改造了六百九十八个矿井,年生产能力比改造前增长了114.8%。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如此巨大,收效如此之快,是前所未有的。
随着小型煤矿的巩固、发展和提高,公社经营的煤矿一般都有了盈利,因而增加了县、社的公共积累,对发展县、社工业,支援农业,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山西省介休县共二十三个人民公社,就有十九个公社开办了小型煤矿,其中有八个人民公社的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它们工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其中兑九峪镇公社的煤矿收入占该社总收入的57%。今年以来,煤矿就给公社交了一万二千多元,并为公社添置了五辆汽车,修建了一批食堂和住房。有不少公社都因开办小型煤矿获得盈利,买了机制农具、开办了工厂。
各地在进行小型煤矿“五定”的同时,就考虑了煤炭的综合利用,一面进行重点矿井的技术改造,一面就建立小型的土化肥厂、土炼油厂。四川、陕西、青海、黑龙江、广西、吉林等省、区在煤的综合利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四川威远煤矿目前每炼一吨焦炭提取的焦油已由五点五公斤提高到十九点九公斤,最高达到二十二公斤。陕西省子长县红全煤矿使用煤炭以土法炼出了汽油、煤油、轻重柴油,不仅增加了该矿的收入,而且解决了附近群众用煤油照明的问题。
过去,小型矿井大都是人工开采,手工作业,设备比较简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在北方有“小窑不过夏”南方有“冬季挖煤春季歇”的惯例,一到雨季,经常有大量的小型矿井被水淹没,生产时断时续,产量忽高忽低。但是,今年以来,开始打破了这一历史惯例。经过重点改造的小型矿井一般都渡过了雨季,保持了正常生产。
过去,小型矿井一般都是人力背煤,人力拉筐,劳动强度大。但随着技术改造运动的开展,大大减轻了笨重体力劳动。山西省在今年进行了技术改造工作以后,在县营以上的小型煤矿已基本上消灭了人力背煤、人力拉筐和辘辘绞煤的笨重劳动。安徽省芜湖专区的泾县、宣城、广德,安庆专区的金鸡笼、集贤发、姑塘以及阜阳专区的山金家等煤矿,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先后实现了车子轨道化、井口绞车磨盘化、空中运输绳索化、运煤运土滑车化,基本上消灭了肩挑、人背、人抬现象。
小型煤矿技术改造的方针和今后的任务
1958年以来,小型煤矿已日益显示出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基本上满足了小高炉炼铁和分散性的地方工业、农业、民用煤的需要,而且为南方缺煤地区进一步发展煤炭工业,打下了初步基础。更重要的是小型煤矿在发展煤的综合利用方面,已经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尽管小型煤矿的规模小,办法简单,它所起的作用却不是大型煤矿能够完全代替的。但从小型煤矿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凡是未经改造的小型煤矿,还存在着几个主要的弱点:(1)以人力操作为主,设备简陋,提升运输困难;(2)较多地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安全情况不好;(3)生产不稳定,服务年限短;(4)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
上述情况说明小型煤矿的现有生产能力与满足国家需要发生矛盾;小型煤矿的服务年限短与扩大生产能力发生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除了在有煤炭资源的需煤地区还应积极开发小型矿井以外,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就是加速实现小型煤矿的技术改造,积极地逐步地改变生产技术的落后状态,为提高生产能力,增产煤炭,满足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需要而奋斗。
我们在小型煤矿技术改造中,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全面改造,重点提高”的方针。所谓全面改造,就是对大量的小型煤矿,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条件,采用土改造的办法,逐步改造它们的劳动条件,提高煤炭产量,实现正常生产。所谓重点提高,就是选择一部分条件较好的小型煤矿,根据需要与可能,采用洋土结合的办法加以改造,使其逐步走上“小洋群”的道路。
在开展小型煤矿技术改造中,还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全面规划 统筹安排 凡资源基本可靠,有一定的储量,有发展前途,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分期分批的进行重点改造:(1)与地方钢铁工业对口的;(2)满足附近工农业和民用煤需要的;(3)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4)交通比较方便,煤炭可以外运的。在储量丰富,需煤急迫,而尚未进行开井的地区,仍应积极发展,开小型矿井,以满足当地用煤的急需。在老矿区已有矿井的附近,一般不再另开小井,以免影响大矿区的整体规划和生产安全。
小型煤矿,在实行改造以后,一般要求达到以下标准:(1)用土法改造的矿井,年生产能力一般的要求达到五千至一万吨左右;
(2)土洋结合,以土为主进行改造的矿井,基本上达到“三三制”的标准,即年生产能力达到三万吨左右;服务年限三年以上;提升、通风、排水三大件中,至少有一件采用了机械设备;(3)洋土结合改造的矿井,也就是重点改造的矿井,要求达到“三十十”的标准,即三大件一般都采用动力机械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十万吨左右;服务年限达到十年左右(江南地区可稍低于这个要求)。
二、投资与设备的主要来源 在解决小型煤矿技术改造的投资和设备问题上,我们应当充分依靠专县乡社的力量,和动员广大群众的力量,本着自力更生为主和国家必要的援助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小型煤矿的技术改造工作。任何坐等或是完全指望国家投资来帮助进行改造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三、尽量节省人力,充分使用畜力,争取利用动力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和我们一年来的实际经验,我们认为,在技术改造中必须采取“尽量节省人力,充分使用畜力,争取利用动力”的方针。由于农业生产和建设的大发展,对煤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了。小型煤矿必须担负起满足农村用煤需要的任务。但单纯依靠人力提升、排水和通风的小型煤矿,就不能适应今后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达增产的目的。实现全部动力机械化,是大家所向往的,也是可以解决的,但只能逐步地加以解决,不可能一下子作到。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目前,我们进行小型煤矿的技术改造,最大量的还是土改造,部分的是半土半洋的改造,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才进行以洋法为主的洋土结合的技术改造。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大多数是有使用畜力的习惯与条件的,而且使用畜力带动土机械,技术简单,兴办容易,既可以就地取材,又能缩短技术改造的时间,所以充分使用畜力,是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事实上,在一些已经使用畜力代替人力的小型煤矿中,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山西省介休县义棠煤矿在五十五米深的立井中,过去用辘辘提升每班需十一十二人,每次提煤二百五十斤,每班提煤三十吨,但改用畜力绞车提升以后,每班只需四人,每次提升六百斤,每班提升六十吨,比使用辘辘提升每班减少六—八人,提升效率提高一倍。山西高平人民公社贺岗煤矿以畜力代替了人力拉水车,新疆大黄山煤矿使用马拉磨车提升,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大力发展煤的综合利用 全国小型煤矿的另一个重大任务,是积极发展煤的综合利用。煤的用途并不仅仅局限于用作燃料,从煤中可以提炼出很多种产品来。如焦炭、人造石油、化学肥料、农药、炸药、染料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化学工业原料。总之,煤的综合利用是大有可为的。煤的综合利用也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建设大型现代化的企业,另一方面要采取“小土群”的办法。土法的综合利用,使用的设备和操作方法都比较简单,适合在小型煤矿中普遍进行。
我国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大多数县、社都有煤矿。随着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急需很多的化肥、石油、农药以及其他化学工业原料。小型煤矿积极进行煤的综合利用以后,就可以帮助当地解决化工原料的供应问题。其次,在运输条件较差的地区,还可以缓和一部分煤炭的运输问题。第三,将会使小型煤矿增大收益。可以说小型煤矿搞煤的综合利用是“一举数得”。
经验证明,采取土办法,小规模的进行煤的综合利用工作,是完全可能的。如山西马口煤矿由两名干部和三十八名农村青年办起来的青年红旗炼油厂,设备简单,土法生产,在今年1—8月份生产焦油一百五十一点七吨,还生产了轻柴油、重柴油和沥青等五种产品,还试制成了锭子油等。像这样的例子,各省都有。
开展以“五改”为中心的“四比”红旗竞赛运动
为了贯彻上述的方针和任务,必须深入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以“五改”为中心的“四比”红旗竞赛运动。“五改”是针对小型煤矿当前障碍生产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工具设备、劳动条件和地面运输;“四比”是比产量、比劳动效率、比成本、比安全生产。
一、设法改进开拓方式 煤矿企业是以开采地下资源为目的的,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开采范围、合理的开拓方式和一整套井巷开拓系统。开采范围、开拓方式和井巷开拓系统不仅对矿井发展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又是实现矿井各个环节技术改造的前提。为此,各个小型煤矿,必须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划定开采范围、开采深度和生产能力。按照地形、地质条件,合理地选择露天、平峒、立井、斜井等开拓方式。
二、努力改进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是矿井作业的“心脏”,它直接影响矿井产量的提高和劳动效率、生产成本等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的好坏。同时,对采矿作业的安全和地下资源的回收,以及矿井的服务年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小型煤矿必须根据煤层地质条件,研究制定合理的采煤方法,尽量采用各种短壁采煤法和长壁采煤法,消灭过去那种“采掘不分”和“以掘代采”的作法。提高煤层的回收率,减少资源的损失。
三、尽量改进工具、设备 当前对小型煤矿的工具、设备的改进工作,应以提升、排水和井下运输等主要生产环节的工具、设备为重点,本着“尽量节省人力,充分使用畜力,争取利用动力”的方针,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实现这些环节的技术改造。
在提升方面,井筒过深时,必须消灭手摇辘辘或人推磨车,尽可能采用畜力磨车。在畜力不足的地区,可用锅驼机直接带动木制绞车,或用蒸汽机带动木制绞车。在井下运输方面,尽量实现车子化、轨道化,尽快地消灭人力拉筐、背筐、挑筐等笨重体力劳动。在排水方面,除尽可能利用地形开凿平峒外,应当广泛地推广畜力水车、手压泵。
四、逐步改善安全和劳动条件 当前小型煤矿应当大力改善通风工作。根据现有的条件,我们认为应采用自然通风与简单机械通风相结合的办法。首先在开拓上必须有保证风流畅通的井巷系统。其次,应广泛采用脚踏扇风机、水力扇风机;有条件的,利用废蒸汽帮助自然通风。在瓦斯情况严重的矿井,应设法采用机械通风。
凡有瓦斯的矿井,必须逐步消灭明火灯照明,大力推广湖南式的干电池灯或四川式的蓄电池灯照明。
小型煤矿集中的地点,宜按专县设立瓦斯检查员和通风员,购置必要的仪器,巡回检查。
小型煤矿应当加强劳动保护工作。作到工人下井,带柳条帽、穿胶底鞋、佩带矿灯,并积极地有步骤地解决其他一切劳动保护用品。井口附近应设置简易工人浴室和简易医疗室。
五、大力改善地面运输 为了作到多产多运,多调出煤炭,小型煤矿必须在大搞群众性的短途运输的同时,大力改善运输条件。凡是有条件的,应积极修建轻便铁路,铺设轻轨、土铁轨或带角铁的木轨,采用木矿车运输。北方地区,应充分使用畜力运输;南方地区,应尽量利用水路运输;山地地区,应采用重力滑坡、溜煤槽或土架空索道等办法运输。
为了加速实现小型煤矿技术改造的任务,把以“五改”为中心的“四比”红旗竞赛运动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必须抓紧以下三项工作:
一、广泛开展红旗竞赛 开展以“五改”为中心的“四比”红旗竞赛运动,是今后小型煤矿中大搞群众运动的主要形式,是保证完成小型煤矿技术改造任务最有效的途径。各省区要根据本省区的具体情况,迅速制定竞赛评比的标准。要通过多种多样的竞赛形式,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如组织矿与矿、班组与班组、工种与工种之间的对口赛和一条龙的协作赛以及标兵赛等等。特别是标兵赛,可以层层开展,逐级选拔。通过标兵赛,做到“经验定型,标兵成套”。
二、大力推广先进经验 最近我们初步选定了十五个方面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六十项先进经验,作为小型煤矿推广先进经验的重点。这六十项先进经验包括了小型煤矿生产过程的各主要环节。全面地系统地推广这些先进经验,必将使小型煤矿的生产面貌得到显著的改进。
为了使先进经验推得广,推得快,并且能够不断地提高和发展,推广先进经验的办法也要来个革命,就是要用群众运动的方法来推广先进经验。组织现场技术表演赛、各种类型的现场会议和先进经验观摩传播队是用群众运动形式推广先进经验的主要方法。各省(市)、区、专、县甚至乡社均可采用这种方法,作到大家动手,人人参加,把先进经验的推广工作,搞得轰轰烈烈,踏踏实实。
三、加强企业管理工作 小型煤矿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发展之后,企业管理工作必须跟上去。在小型煤矿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应以改进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为重点。在生产组织上,实行三班生产制,改变有些矿井现行的“日班生产、夜间歇班”的生产制,使矿井由间断生产改为连续生产。并建立和健全交接班制度、调度制度、统计报表制度,推行计划管理。在劳动组织上,固定工种,排定班次,适当地制定工作定额,以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一年来,小型煤矿在生产和技术改造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只要我们继续贯彻执行“全面改造,重点提高”和继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动与依靠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以“五改”为中心的“四比”红旗竞赛运动,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小型煤矿的技术改造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从而使遍布全国各地的小型煤矿不断地生产出更多的煤炭,满足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