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六年没有一头病猪
四川泸州专区园艺科学研究所养猪场多方增强猪只抗病能力
本报讯 四川泸州专区园艺科学研究所,充分运用大群养猪的优越条件,按照集体养猪的特点,加强了饲养管理,有效地防止了病疫发生,取得了六年不病猪不死猪的优异成绩。现在,这里圈存猪已由1954年的二百七十四头增加到一千零五十二头。今年除了自繁自养以外,到10月底止,还支援了外地优良种猪二百五十四头,外调和自食三百三十二头,春节前还有一批肥猪出槽。现有的各类猪只头头健壮。
这里从1954年起,就坚持贯彻了自繁自养的方针,有效地防止了猪只病疫传染。在自繁自养中,重视了猪种的选择,培育出抗病力特别强的优良猪。他们选择荣昌纯种白母猪同约克纯种公猪杂交,产出的第一代仔猪,不仅抗病力特别强,而且体形大,肯吃,肯长,一年就可长到二百多斤,最快的在三百斤以上。
园艺科学研究所在猪只管理方面,本着勤俭的原则,分点修建了大猪圈,每个猪圈关二、三百头猪。所有的猪,都实行了分类分级关圈。母猪和肉猪是分类上圈,便于分别集中管理,成年母猪都是一猪一圈,肉猪则分级成群上圈。实行这个办法后,每个圈的猪只大小相差不大,避免了大欺小、强挤弱,做到吃食均匀,生长一致,头头健壮,抗病力也就大为增强。
猪只分类分级关圈以后,又针对大小猪吃食的不同特点,确定了小猪一天喂四次,大猪一天喂三次,严格遵守喂食时间,使猪只饮食、活动、睡眠都有一定的时间。在饲料的配合上,采取了青粗为主、多种多样、洗净铡细、生熟搭配、调匀热喂、干清得当等办法。各种饲料喂前都作了精细处理,并实行定量供应,先干后稀,少盛勤添,使猪不择食,达到槽净圈干。
各养猪场都建立了严格的防疫制度。病圈周围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小猪的活动场都设有竹栏,以防止野外牲畜入内传染病菌。平常无故不让人入场;入场得严格遵守防疫制度,作好消毒工作,以免带入病菌。所有猪圈的地板墙壁,都经常消毒,隔绝病疫,防止传播。猪圈每天打扫三至四次,经常保持圈干槽净。打扫清洁的用具分圈专用;所有的养猪场和小猪活动场,每月作一次大消毒。
各养猪场还定期进行预防注射。春、秋、冬各注射一次“兔化猪瘟苗”,预防猪瘟;在7至8月(立秋前)内注射一次丹毒菌苗,预防猪丹毒;2月和7月各注射一次猪肺疫菌苗,预防猪肺疫。如果万一发生了疫病,就立即送往隔离养猪场治疗,防止蔓延。
这里对于防止小猪病疫,采取了三条办法:一、交换哺乳。在仔猪生下的三天内,将这个母猪产的仔猪给另一种母猪喂养,使仔猪能获得许多新的营养素,以弥补先天生长条件的某些不足,促使仔猪更好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二、山林放牧。小猪容易发生白痢病,在仔猪出生十五天后,由母猪带着仔猪在山林放牧,直到满五十天小猪该上圈时为止(春夏秋冬都是如此),就可防止白痢病的发生和传播。原因是母猪仔猪整天在外面活动,经常受日光的照射,增强了体内各种机能的活动能力,抗疫能力也就增强了;同时,仔猪在地里寻找食物,还能获得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微量原素,使猪只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三、随母上圈。由母猪带小猪一同上圈后,小猪可以跟着母猪定时睡眠,定点拉屎尿。待小猪完全习惯圈内生活时,才将母猪与小猪分开。
泸州专区园艺科学研究所的养猪工作搞得好,除了以上技术措施而外,根本的保证在于党支部加强了领导。支部书记随时到养猪场指导饲养管理工作,推行先进的饲养管理方法。其他支部委员也十分关心养猪工作。此外,就是充分发挥了饲养员的积极性。各养猪场都是选择热爱养猪工作、政治责任心强、有一定饲养管理经验并容易接受先进经验的人作饲养员,他们对猪只十分爱惜,管理入微,保证了上述措施的贯彻,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大发展。


第3版()
专栏:

小猪平安闯过十斤关前进
生产队实行分槽喂养母肥仔胖
本报记者 徐寿铿
常言说:“小猪难过十斤关”。其实,只要人肯动脑筋,这个关也是容易过的。上海市金山县朱泾公社前进生产队畜牧场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把“舔盘”猪(即小猪)和母猪分槽喂食,他们的小猪都平平安安过了这个关。今年5月以后,这个畜牧场的母猪生了四百二十七头小猪(只有一只中暑死去),都长得活泼健壮。因此收购站的人都说他们出售的小猪是“名牌货”。
小猪出生以后的个把月里,吃的全是母猪的奶,只要母猪奶水旺,小猪只只吃饱,猪棚讲究清洁卫生,小猪不大会生病。小猪养了一个月,长到七斤左右,就开始“舔盘”,学习吃饲料。这时候如果照料不周到,最容易出毛病。
今年5月份以前前进生产队畜牧场养“舔盘”猪还是用的老办法:小猪和母猪在一个槽里吃食。结果就出了事情。原来小猪都是长得圆鼓鼓的,“舔盘”不久,毛竖起来了,背也弓起来了,瘦得嘴巴屁股两头尖,肚皮大得像个鼓。饲养员很着急,但是猜不透究竟是什么道理。这个队的党支部书记、畜牧场场长和饲养员就到猪棚去研究,观察猪吃食的情形。他们看到吃食时母猪抢着先把精料吃光,剩下的都是统糠、硬草,很难消化,营养又少,小猪吃了当然不好。小猪吃不饱,就整天钻在母猪肚皮下吃奶,难怪母猪吃了料也不见长好。找出原因以后,他们起初想把小猪和母猪分棚饲养,但小猪还要吃奶,分棚很不方便。怎么办呢?三个人就在猪棚里,一边看一边商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原来的猪棚用栅栏隔开,中间开一个口,小猪能过去,母猪过不来。小猪的猪食就放在栅栏外面,小猪出来吃食以后,又可以钻回去吃母猪的奶。小猪吃的精料要多些,但畜牧场每月的精料数量不能增加。他们决定把母猪的饲养标准降低一些,精料由原来的占二成五减少到占一成,省下的精料匀给小猪吃。
他们想出办法以后,先在一个棚里试验。这个棚的一只母猪和十二只小猪原来都已瘦得皮包骨头,有四只小猪还有拉稀屎的病。分槽喂食以后,他们把小猪的猪食煮透、捣烂,青饲料都拣嫩的草。小猪钻出栅栏吃饱以后,回去就呼呼睡觉,再也不去舔母猪的槽了。十天功夫,小猪只只变了样,毛发亮,长起一身肉。畜牧场干部起初还担心母猪吃的精料减少,会养不好。但事实相反,因为小猪吃得饱,就不缠着母猪吃奶了,母猪喂奶的次数减少,一天天胖起来,发情期也提早了。精饲料不要增加,养得小猪肥、母猪胖。


第3版()
专栏:

十五年不死一头猪
记白家沟管理区的饲养和防疫工作
山西兴县吕梁先锋人民公社白家沟管理区,从1944年办起初级社起,就很重视猪的饲养和防疫工作,十五年来没有死过一头猪,最近六年没有发生病猪,使养猪事业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白家沟是兴县贫瘠山区中最贫瘠的地方。办社前,每亩地的单位产量只有四十来斤,遇上丰年,每人才平均二百多斤粮。人们一直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一年四季少衣裳,睡觉不知铺和盖,生下孩子愁死娘”的穷苦日子。1944年,共产党员贾宝执同志组织八户贫农,办起了一个劳武结合的土地合作社。但是,这个社连一根牲畜毛也没有。贾宝执同志提议:“种地没粪,等于瞎混;庄稼要好,离不了黑宝(指猪)。养牛养马买不起,咱们喂一头母猪,起个家吧!”可是拿什么买猪呢?大家都发了愁。贾宝执同志“琢磨”出一个主意来:抽出一些劳力跑运输,赚下钱买猪不是很好么?这个办法一提出来,大家都说好。于是运输工作干开了,一天一天也就积攒了一些钱,政府又给贷了十石小米,到秋后他们就买下六头母猪和三十一头猪娃,开了一个豆腐场带粉场,办起了一个小小的集体猪场。俗话说:“来的不容易,爱的赛珍宝”。全社男女老少把猪看得像眼睛珠子一样,照顾得分外周到。有一天夜里下着大雷雨,西沟猪场一头母猪害上了丹毒。社员王缰拴知道了,马上要去找猪医生。有人拦住他说:“沟里洪水涨得怕人,明天再去吧!”他说:“丹毒传染很厉害,迟一刻也不行!”推开别人,冒着生命危险渡过了齐腰的洪水,往返跑了二十里,请来了猪医生,及时治好了那头病猪,避免了传染。因为社员是这样关心集体猪场,所以他们养的猪一头头都长得个大体圆,膘满肉肥。这批猪一出槽,他们收入现金六百二十五元(折合人民币),又用这些钱买了二头大牲畜和五十六只羊;牲畜多,粪多,这年粮食亩产超过单干农民10%。这个集体养猪场就这样给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打了个基础。他们除了扩大猪场以外,又发动社员家家都养猪,就这样,自繁自养,白家沟的养猪事业一年比一年兴旺。到1952年已养到五百多头,1958年养猪事业比1957年翻了一番,养到一千六百六十九头。今年,由于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建立了饲料基地,改进了经营管理,一面由管理区和生产队大办猪场,一面发动社员大量自养,因而在去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除卖给国家大量肉猪和支援兄弟公社大量种猪以外,现有大小猪共二千六百九十二头,每户平均四头半,每人平均一点二头,养猪收入已占农业总收入的20%。
在十五年的过程中,白家沟管理区繁殖和喂养过九千九百五十二头猪,从来没有因病、因害(山害)、因管理不善死亡过一头,而且从1953年以来,创造了连续六年无病猪的奇迹。这些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他们的经验是什么呢?
最重要的是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人专管、以产计酬和评比奖励等制度,把广大干部和社员的爱猪如子与爱公养猪胜过爱私养猪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和巩固下来。从管理区到生产小队都有一个负责干部专管养猪,饲养员责任分明。由于推行了以产值计算报酬的先进制度,正确地贯彻了按劳取酬的原则,促进了优质高产,杜绝了伤病死亡事故。同时坚持了评比检查制度,每季一评比,年终大评比,掀起了你争我赶的竞赛热潮。由于人人树立了爱猪如子和先公后私的思想,大家都挖尽心思,加强猪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
第二,选用良种猪。体格健壮的猪,轻易得不了病,就是有时病了,一经治疗就很快恢复健康。反之,孱弱的猪就常肯闹病,遇上重病就不容易治好。十五年前一开始办猪场,他们就特别重视选用优种。留作繁殖的母猪和公猪,都是好的里边捡好的。因为,白家沟的猪个头大,长肉快,好喂养,毛病少,邻近好些地方都到白家沟去买小猪。1954年他们买回了一头苏联大白猪,这种猪体格健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强。贾宝执和贾三孟同志亲自赶上大白猪给社内社外的猪配种,三年就实现了苏联白猪化。最近白家沟又买回五头优种公猪,其中有“约克夏”“巴客夏”乌克兰白猪和哈尔滨优种猪。他们将在苏联白猪化的基础上,继续改良猪种。
第三,一手抓饲养,一手抓防疫。白家沟推行了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就是分圈管理和分槽喂养。圈舍干燥,清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按公母、肉猪、大猪、小猪、好猪、病猪分圈管理。喂食也按以上分法分槽分等喂养。每次喂完以后,如发现有猪嘴慢没吃好,就留下来吃偏饭。喂猪时间要固定,喂多少也要定量,使猪生活规律化。不能过迟、过早或过饥、过饱。猪食要不冷不热,一般是冬不可太热,夏不可太冷。往槽里添食时,要先稀后稠,先少后多,逐步增加。这样猪吃的多,消化正常,不拉稀,不吐食,不闹病。此外,他们还每天赶猪出圈散散风,夜里撵动一两次,让猪增加活动量。
对于猪病,他们采取了“七分防、三分治”的办法,把重点放在防疫上。万一发生了疾病,就采取有效的措施,把病消灭在初期。就是已经连续六年无病猪,他们也从来没放松防疫保健工作。
白家沟上上下下组成了一个严密的防疫网。管理区设了一个兽医站,专门有一个猪医生和两个助手,药品、器械样样俱全,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各个生产队和猪场,都设有防疫员,随时进行防疫检查,一旦发生疫病,能治的就治,不能治的就赶紧请猪医生。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饲养员和防疫员紧密结合是一个好办法。他们共同研究摸索,找出了有效的防治猪病发生的办法。这就是夏季除打防疫针以外,最好给猪吃一次羊腥,就能防治猪瘟。立秋至寒露再打一次防疫针,就可以预防丹毒。每天放风,春夏秋放牧,夏季勤洗澡,都对猪的育肥保健有益。
为了防止外来疫病的传染,凡外来猪入境、过境,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并主动的给毗邻的兄弟公社和区、队进行防疫治疗。
白家沟去年已办起了红专学校,优秀饲养员贾三孟和猪医生贾碰牛都被聘为养猪教员,定期讲授养猪技术。全白家沟的人也都是猪迷,三孟和碰牛差不多每天都要接待几个蹬门“取经”的人。因此,他们的每一种新经验,用不了三、五天就传遍了全管理区,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个养猪的能手。
王志清 国康虎


第3版()
专栏:编后

两个榜样
兴县白家沟管理区和泸州专区园艺科学研究所养猪场是防止猪疫的两个好榜样。他们最宝贵的经验,就是从多方面认真贯彻了“防重于治”的方针。
第一,他们强调自繁自育,选择良种猪饲养,这就避免了外地病疫的传播。
第二,他们使用许多简单易行的办法来增强猪只的抗病能力。
第三,饲养管理合理化,使头头猪只生活有规律。这样,他们就做出了多年不死一头猪、不病一头猪的显著成绩。
集体饲养为防治猪疫并进而消灭猪疫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这个有利条件。放手发展集体养猪事业。(附图片)
山东五莲县高泽公社民生六队青年饲养员李建世在给约克夏猪进行防疫注射。
新华社记者 李汉孝摄
甘肃武山县盐井人民公社高锋生产队放牧的猪群。
陆生源摄(新华社稿)
喂猪 (原载青海日报)


第3版()
专栏:

加强油菜越冬管理
本报评论员
今年全国冬油菜超额完成播种计划,是油料生产中的一件大事。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历年产油量占食油总产量的20%左右。因此,多种油菜,管好油菜,力争油菜大丰收,不仅能增加食油供应,而且能鼓舞人们的信心和干劲,千方百计促进各种油料生产全面跃进。
今年绝大部分地区的油菜种的多、种的早、种的快、种的好,既抓住了播种面积,也抓住了播种的时间和质量。在贯彻土、肥、种、密等增产措施方面,一般都比去年有所提高。从目前生产情况看,约有80%左右的油菜苗都生长很好。但是,经验证明,抓生产不仅要从头抓起,而且还要环环抓紧,一环不松,种好还要管好、收好,三好并一好,才能实现大丰收。
油菜是越冬作物,它的生长期较长,从种到收为时达半年之久,既要越过严酷的寒冬,又要越过寒暖交替、变化多端的春季,这就要求更加细致地加强对油菜的田间管理。如果认为今年油菜种的多、种的好,从而产生盲目乐观思想,甚至忽视对油菜加强管理,这是不对的。其次,几年来的经验证明,保证油菜过好“越冬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增产环节。浙江省今年夏收时总结了三十块亩产三百斤以上的油菜丰产田,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在冬季的追肥数量占到总追肥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过去油菜产量之所以不高,也正是由于在冬季没有很好的管理。过去在小农经济情况下,劳力缺、肥料少,顾了年前顾不了年后,这是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在今天,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公社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合理调配劳力,也能够根据生产对肥料的需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肥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加强油菜越冬管理。
加强油菜田间管理,当前需要做哪些工作?主要的是抓紧追肥、防冻、中耕培土,使油菜苗在封冻前有良好发育,达到根粗叶大,增强抗寒能力。根据科学研究,油菜苗在冻前发育的好、植株壮大、叶片多、主根粗、腋芽数目多、叶的细胞浓度大,抗寒能力就强,开春就发苗快、分枝多,开花结荚也多,产量也就高。对种的迟、播种时未施基肥而出现的三类苗,尤其要增加施肥量,加强管理,使它迅速赶上一、二类苗。过去有翻耕习惯的地区(即春播时把生长不好的油菜犁入田内作肥料),特别要重视当前的田间管理工作。经验证明,翻耕的油菜就是不加管理的油菜;只要加强管理,及时的间苗、追肥、中耕,就可以使油菜长得好,产量高。把油菜翻耕到地里作肥料,是一个既不科学又不经济的做法。油菜籽虽然含有油分,但油脂含的肥效却很低,并有害于土壤和植物。如果把油菜籽榨了油,用油饼肥田,肥效却很高。显然,春天把每亩产一、二十斤的油菜籽翻到田里作肥料,就不如当前加强田间管理,使菜籽亩产量达到百十斤,这样,除了多得食油,还可获得更多的油饼作肥料。希望各地改变翻耕油菜的做法,积极加强田间管理,做到“种一亩,收一亩”。
做好油菜田间管理,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像抓粮食一样抓油菜,除了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以外,就是要大抓措施,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优越性,把油菜田间管理的专业队伍固定下来,作到田田有人管,措施件件有着落。江苏盐城县对油菜田除了建立专业队伍,还实行了“田长制”,使措施落实到田、到人,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为了争取油菜高产,浙江省开展的“千、五、万”丰产竞赛运动(即小麦亩产千斤,油菜五百斤,绿肥一万斤),在播种时已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现在又以田间管理为中心,把竞赛运动推向新的高潮。上海市南汇县惠南公社惠东生产队向全市提出油菜丰产竞赛的倡议后,全市各县各公社的不少生产队已纷纷响应,展开了对口赛。有些地方还提出了“一丝不苟,一苗不放,一环不漏,一步不让”等战斗口号,以及“树先进、立标兵”和组织大检查、大辩论等群众路线的方法,大大加强了油菜田间管理工作。现在,群众的信心高,干劲足,我们应该乘此大好时机,合理地组织好劳动力,充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经验,掀起一个既轰轰烈烈又踏踏实实的大搞群众性的油菜田间管理运动,为实现1960年油菜大丰收而奋斗。


第3版()
专栏:

冬油菜播种计划超额完成
大部地区追肥锄草保护油菜安全过冬
新华社17日讯 全国十九个省(市)区的冬油菜播种计划已经超额完成。今年冬油菜比解放以来任何一年都种得多、种得好。目前绝大部分油菜,叶片浓绿,生长良好。各地人民公社正在积极组织劳力,给油菜追肥、锄草、防治虫害、开沟清沟,培育壮苗,争取安全过冬。
今年多数地方的油菜是抗旱播种的。在9、10月间,正当油菜播种的时候,许多地方遭受到干旱,严重地影响了播种工作的进行。但是,各地通过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精神,反右倾、鼓干劲,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组织大协作、大突击,战胜自然灾害,抗旱抢种完毕。陕西汉中市南海人民公社关爷庙管理区在批判了靠天等雨的思想后,采取灌水、抢犁等办法,突击两天就完成了一千亩油菜播种任务。
今冬油菜播种的特点是多、快、早、好。各地人民公社在播种之前总结了去年的丰产经验,进一步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不论直播或移栽,一般都比去年提早十天到二十天,播种速度加快了50%以上,做到了适期播种。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九个省、市播种的油菜,深耕五一六寸以上的达到播种面积80%左右,其中约有10%深耕一尺以上。今年各地油菜每亩大多施基肥三千斤至五千斤左右,肥料质量普遍比去年提高。油菜高产区的四川省,今年有60%以上的油菜每亩施肥万斤以上。湖北省的油菜施肥量,一般比去年增加30%—50%。大多数地区都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进一步做到了合理的密植。四川省一般地区由去年每亩植五千至六千株增加到六千至一万株。湖北省一般每亩植一万到二万株。四川省忠县播种质量普遍提高,全县播种的五万多亩油菜,都是胜利油菜良种,深耕八寸以上的面积约占75%,一般每亩下精肥四至五千斤和堆肥一万斤作基肥,密度普遍比去年增加一倍。
在扩大油菜播种面积的同时,不少地区发动群众利用“十边”等隙地培植“油菜王”,力争多收。目前四川、贵州、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六个省已种十九亿多万株(或窝)油菜王,其中四川省就有十六亿多万窝。
各地冬油菜普遍比去年同期长得好。据江西、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个省、市的油菜分类排队,已经长出六至七片真叶、植株生长茁壮、无病虫、无缺苗的一类苗约占41%;长有四至六片真叶、生长较矮的二类苗约占37%;生长较差的三类苗约占21%。各地在油菜播种结束之后,大都相继转入田间管理。目前,除部分迟种的油菜地还正在查苗补苗外,大部地区正在紧张地追肥、锄草、培土和防治病虫害。据四川、湖北、江苏、上海等十个省、市不完全统计,到本月上旬已有50%—60%,的油菜追过一次肥,40%—50%的油菜中耕除草一次。四川南充专区的五十多万亩油菜田,追肥一次的已达90%以上,追过二次肥的达30%—50%。各地还展开油菜田间管理竞赛。加强油菜田间管理工作。上海市南汇县惠南人民公社惠东生产队向全市兄弟社、队发出倡议,提出:“把右倾反透,把干劲鼓足,大干特干一冬春,闯过油菜千斤关”的行动口号。这个队目前正以田间管理赛绣花的精神,作好田间管理工作,争取油菜安全过冬。


第3版()
专栏:

怎样治小猪白痢
 钱局
现在正是母猪产仔季节。仔猪生后几天,很容易得一种白痢病。致病原因主要是不注意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例如猪圈潮湿、寒冷;仔猪缺乏运动;喂给霉烂的饲料,等等。
治疗仔猪白痢病的方法,有用西药的,有用中药的。我在这里介绍以下几个验方,供各地猪场参考:
一、白龙散(白头翁二份,龙胆草一份),每头仔猪每次喂三钱(老秤),每天灌一次,连灌二、三天。重病或体弱的小猪,可配合生姜、大枣煎汁灌服。
二、大蒜汁(用新鲜的大蒜捣烂,混合温水二倍)每天灌两次,每次二钱。
三、止痢散(姜黄一钱,乌梅一个,柿饼半斤,研碎混合)调温水灌服,一天灌两次,两天灌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