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怎样巩固人民公社?
河南采取五项措施:加强共产主义教育 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 正确解决体制问题 切实做好秋季分配工作 办好公共食堂
本报讯 “书记挂帅,全党全民总动员,从政治思想、分配、生活、管理制度、组织建设等方面,把人民公社办好,促进工农业生产全面大跃进。”这是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部于8月26日到9月7日召开的地(市)、县农村工作部长会议,对当前巩固提高人民公社提出的战斗任务。
会议认为,河南省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完全符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和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因此,人民公社运动是健康的。各地人民公社建立后,都有许多社员自愿地将自留地、成片林木、大型农具以及猪、羊等交公社所有,进一步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残余,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良好条件。由于生产关系的改变,更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跃进,到处出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产主义新风尚。随着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不仅大大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大大地改变了农村社会的面貌。
会议指出,当前的任务是如何巩固提高人民公社的问题。会议认为:应当密切结合大办钢铁和秋收秋种,对人民公社普遍进行一次巩固提高工作,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促进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更大发展。在目前应当抓好五项工作。
一、向所有社员进行一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继续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今冬明春在农村中普遍展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是提高和巩固人民公社的关键。进行这一工作的内容首先是通过总结夏、秋两季农业空前大丰收的经验和讨论社章,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其次,继续宣传贯彻民主办社和“勤俭办社”的方针,在先国家、后社、再个人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积累和分配的关系。第三,还必须继续开展两条道路的斗争,用铁的事实彻底驳倒“观潮派”、“秋后算账派”、“生产悲观论者”,并坚决打击地、富、反、坏分子的破坏活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二、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进一步组织全面大跃进,为巩固提高公社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当前应抓紧有利时机,大办钢铁生产,继续加强秋田后期管理,以争取更大丰收。同时,大力开展农具改革运动,保证10月份全省实现农业半机械化。适时做好秋收秋种工作,特别要集中社内一切人力、畜力、物力突破深翻土地关。
三、正确解决体制问题,加强经营管理。要根据集中领导,民主管理,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原则,健全公社中的各种组织机构。社的规模要暂时稳定下来不再变动,集中力量大搞生产建设。公社内各级组织的职权范围,要根据“统一经营,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确定,并积极改进管理制度。
四、切实做好公社的秋季分配,坚持“先公后社再社员”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公社和社员的关系。今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应首先保证完成国家公粮和粮、烟、棉、油料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的征购任务;积极扩大社内公共积累,一般应以总收入的70%左右作为积累(包括公粮和社内的一切扣除),扩大再生产;其余的30%左右作为社员分配部分(包括工资和供给制部分),适当改善社员生活。在处理社与社员之间的关系上,应在继续坚持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下,尽力增长共产主义因素。公社应普遍推广吃粮供给制或伙食供给制,实行吃粮或伙食供给制后的剩余部分,再采取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办法。少数经济条件好、生产收入多、社员觉悟较高的社,已宣布实行了生活供给制加工资制的,可以巩固下来。“按劳取酬”部分的分配,一般以采取工资制为宜,可以采取“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办法,也可以采用“固定工值,按劳动日付资”的办法。少数确实条件较差,暂时不能实行工资制的,还可以采取“全年两次分配,统一决算”的办法。在分配工作中,还要充分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坚持统一分配的原则,妥善处理原小社之间生产好坏悬殊和劳动报酬高低悬殊的问题。
五、大力办好以食堂为中心的集体生活。办好公共食堂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而且是一项政治工作,它是办好人民公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对广大社员的政治教育,批判少数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巩固公共食堂。公共食堂的管理工作,应以吃饱、吃好、不浪费为原则;应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社员参加管理。对于老年、病人、幼儿、产妇,必须很好照顾。
会议认为:加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巩固提高人民公社的决定关键。各级党委应该切实贯彻执行党中央所指示的“组织精悍、干部不脱离生产”的原则,建立与健全人民公社的领导机构。公社的干部都应该是贫农、下中农和又红又专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


第6版()
专栏:

水—给东梁山人民带来新生活
整个山区正改变成梯田,地下管道连成网,农民用自来水做饭喂牲口,用电灯照明,上山下山快有电缆车代步。
本报讯 记者顾雷报道:全国引水上山的旗帜——甘肃武山县东梁山开始向高级水利化、电气化道路迈进,给怎样繁荣山区树立了新的榜样。
前年修成的东梁渠引水上山以后,虽然基本上改变了东梁山区的干旱面貌,却有以下问题未获得解决:因耕地有坡度,浇水时仍免不了冲倒土地;东梁山八个山头上的二千八百多亩土地还没有改成水田;枯水期,渠里的水量不足;不少山坡、埂荒还没有绿化;对已有的水能没有充分利用;灌溉渠道多是明沟,不适合于机器耕作。因此,东梁山群众又在当地党委领导下开始了高级水利化、电气化的建设工作。
在高级水利化方面,进行了五点建设。第一,把明支渠改为地下管道,组成地下管道灌溉网,使土地连成一片。引水的方法是通过埋入地下的管道和梯田里的蓄水池一节一节地向各级梯田送水。现在,已完成五个支渠的地下管道建设,并已开始使用。这种灌溉方法的好处是:水不蒸发,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省水,不影响机耕,各级深井可调节水量,保证常年灌溉。第二,建筑导虹吸管,引水上山头。做法是在渠上游的第一山头上修个大的蓄水塘,山下装一台水泵,通过管道把水打到山上。再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山头的水塘之间,用瓷管装上导虹吸管。这样依次把水引上各个山头,使山头上的土地都变成水田。现在,建成的第一根导虹吸管已开始试水。第三,试用人工造雨,发展喷雾灌溉。方法是用管道把水引到每一块梯田里的大水桶或小水泥池里,水桶底下接上装有喷头的胶皮管或水龙带,利用水的自然压力喷水,使水变雾状落在地里。这种灌溉方法的好处很多。过去浇一亩地用水四十公方,现在只用十二公方,过去浇一亩地用五至六个人工,现在三个人一天可浇三十五亩,过去小块梯田无法灌溉,现在可以到任何一块地里喷水,过去用支渠浇灌只浇庄稼根部,现在可以浇庄稼的全身,过去用引水漫地土地容易板结,而今不会发生这种现象。现在,山上已有喷头五百个,准备在大部分土地上推行喷雾浇。第四,充分利用水能建立工业。现在已建成二十瓩水力发电站一所,以及亚麻加工、锯木、磨面等工厂。水力发电站已开始送电,东梁山上的农民已点上了电灯。第五,利用渠道水向下倾泄的压力建设自来水。现在柏家山的自来水工程已经竣工,农民不但使用自来水做饭、喂牲口,而且在新建设的住宅里使用着有自来水的浴室、厕所。
东梁山的人民在利用水的同时,大胆地想到了电气化的问题,并且开始实践。由于建成了水力发电站解决了照明用电,从而想到在其他方面也使用电力。第一个试验从交通运输开始。他们正着手建设由山下通到山上的有轨电缆电车。这个工程将在10月上旬前竣工,以后就将减轻人们上山下山的劳动。在柏家山合作社的食堂里,开始试验用电炉做饭。同时,东梁山乡已计划在逐步实现耕作机械化的同时,试验用电力拖拉机耕种地。为此,第二个水力发电站又开始动工了。
整个东梁山,还将充分利用水能和电能继续发展工业。包括有电气和自来水设备的住宅、俱乐部、学校、医院、电影院、图书馆、公共食堂、饲养场、公园等建筑的新村,已开始在柏家山建设,并将普及各个村庄。照东梁山人民的说法,他们将很快使东梁山绿化、高级水利化和电气化、道路交通标准化、村庄花园化。
这是东梁山走向大繁荣的开始。去年东梁山粮食平均亩产量一百八十斤,今年是八百斤。随着水利的发展,明年的粮食产量无疑会高于这个数字。
(附图片)
甘肃武山县东梁山人民自制的人工降雨器正在浇地
新华社记者 郝常耕摄


第6版()
专栏:

提早揭开冬修水利的序幕
让广大农田喝足水多产粮
本报讯 今冬明春更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兴修高潮的序幕已经揭开。广西、湖南、河北、贵州等省(区)领先开始了大修水利工程,河南、安徽、辽宁、山东、四川等省的部分工程也已陆续动工了。
这次兴修水利运动一开始规模就很大。广西僮族自治区目前已有近三百处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开工,总受益面积一千一百多万亩,几乎占下一年度水利兴修计划的一半。这个自治区从今年5月胜利结束了春修水利运动,就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兴修准备工作。8月份完成了勘测设计工作后,立即调动了大批劳力投入兴修水利工程,仅用十天多时间,计划开工的大、中型工程就全部开工了,形成了一个千军万马热火朝天的兴修水利运动。湖南省已有二千多座水库开工,其中有一百多座已经完工。在办人民公社运动鼓舞下,全省群众干劲冲天,青年、妇女、民兵等纷纷组织兴修“五四”、“三八”、“八一”等水库,做为今年国庆节献礼。常宁县“超英”水库,按以往工效计算,八十万工日才能完工,这次群众采取了先进的施工工具和方法,二万多人经八昼夜的苦战就胜利完成了。湘潭全县民工还展开了每日每人完成土工一百公方、一炮炸石一万公方的高工效运动。贵州省在工业、交通业同时并举的情况下,抽出了20%的劳力兴修水利,到目前已有一百五十九处骨干工程动工兴建。修文县并按照原订的实现水网化、水利化和水土保持化的计划,进入了全面施工。河北省根治海河工程有七十多座大、中型水库工程也已经开工兴修了。这个省最近两个月来还打成机井四万眼,目前还在昼夜鏖战,争取种麦前再完成三万眼,使四千多万亩小麦全部种在水浇地上。
为在今冬明春彻底实现水利化的要求,许多地区已提出了宏伟的水利计划。山东省委要求全省人民苦战一冬一春,完成二百亿土、石方的任务,其中仅省、专区、县、乡、社负责的六级河道工程,就将达到三十万公里。要求各地“早准备、早动工、早完成、早利用”,现在规模宏大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全面展开。省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已分赴各地进行勘察、钻探、测量和设计工作,在秋耕秋种前作好铺工定线工作。9月份所有工程的设计工作都要展开,以保证不影响10月份开工的第一步工程。全省计划训练二百万名群众性的水利技术队伍,目前已有一百多万名开始训练,所有大、中型工程的施工机构,已经建立起来,目前技术队伍大部分都到达了新工地。
人民公社的建立,使这次水利兴修运动中的劳力大大加强了。广西僮族自治区玉林县的灌溉二万多亩地的龙江水库工程,由于山心人民公社的成立,很快(公社成立的第二天)就组织了一千多劳力动工兴建了。湖南省道县西湖、庙后两个农业社早就想开条大渠,但因人力、物力限制一直开不成,并社成立人民公社后,马上抽调劳力,两条渠道同时动工。江苏省淮阴县红旗人民公社,建社前想修一条排水沟都很困难,成立公社后修订了计划,要开二百七十多条中、小沟,同时还要修一条总干渠和三条分干渠,做到旱涝无忧。
为了迅速、全面地开展兴修水利运动,许多省份一面着手施工,还一面继续进行紧张的制定规划、培训技术力量等准备工作。特别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许多地区在积极进行工具改革和推广先进的施工经验。据河南、山西、陕西、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八个省区的不完全统计,已经制造各种改良的运土、挖土等施工工具一千八百多万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正在发动群众献计、献料、献劳力,同时还计划推广改良水利工具二千一百多万件,并争取工程一开工,就全部使用上改良工具。


第6版()
专栏:

变干旱地区为鱼米之乡
广西龙江拦河工程兴工
本报讯 广西僮族自治区一座宏伟的水利工程——龙江拦河工程,不久前在宜山县拉浪乡破土兴工。这一工程建成后,将使沿江两岸二百五十万亩田地彻底消除旱灾,一跃成为鱼米之乡。
改造龙江工程将采取梯级开发的办法,要修两座拦江大坝。一座大坝在宜山县拉浪乡,高二十三公尺,引水量五十秒公方,渠道长八百公里,灌溉二百万亩。这段工程要求在明年3月底完成。另一座大坝在贵州省荔波县捞村乡,高二十八公尺,渠道长三百五十公里,灌溉五十万亩。这段工程要求在1960年春耕前完成。此外,还需穿通万座险峻石山,开凿三十五个共长十三公里的隧洞;在汹涌澎湃的红水河上新架一座高五十公尺的双层渡槽;在环江县建立一个储水四十亿公方的大水库。整个工程共需挖炸土石一亿方,需一亿个工日。


第6版()
专栏:

大面积高产红旗插遍田野
安徽——八百万亩中稻超过千斤
山东——三十多个早秋作物千斤县
据新华社合肥18日电 安徽省战胜九十天的干旱,两千五百多万亩中稻普遍开镰收割。已收割的八百万亩中稻,平均每亩产量都在千斤以上。
在收割得早的地区,已出现许多大面积丰产的社、乡、县。据悉,全省已有近三十个县、市中稻平均亩产在千斤以上,其中郎溪、怀宁、岳西等县平均亩产量都在一千五百斤以上。淮北新稻区临泉县平均亩产一千三百五十八斤。全省中稻双千斤乡有八十九个,双千斤社有三百三十九个,三千斤以上的社有一百六十个。
安徽省今年的中稻从插到收,几乎未得过一场透雨。但是广大农民以藐视天公、气死龙王的英雄气概,与干旱展开了史无前例的搏斗。为了不使一亩受旱成灾,农民们在党的领导下,还大胆地实行了“移苗就水”的抗旱办法。他们把旱情严重而又缺乏水源的部分岗区的中稻苗,移并到有水地区。全省用这个办法就抢救了九十多万亩中稻。
本报讯 安徽郎溪县钟桥乡的红星社,在获得早稻平均亩产三千零一十五斤的丰产之后,又出现中稻平均亩产四千斤的大面积高额丰产纪录。全社今年中稻总面积为三千五百零四亩六分,截至9月2日止,已收割二千八百四十六亩,共收干谷一千一百三十八万多斤,平均亩产超过四千斤。根据已收割的中稻产量预计,尚未收割的六百五十八亩多平均亩产也可达到四千斤。这是安徽省第一个大面积的中稻卫星社。
据新华社济南18日电 山东省早秋作物空前大丰收。到16日止的不完全统计,全省三千多万亩早秋作物,已有二千五百多万亩收割完毕。向来是低产区的菏泽专区,一百四十万九千六百四十三亩谷子、玉米平均亩产量都突破千斤,获得双千斤专区的光荣称号。寿张县六万六千三百四十五亩谷子、玉米,平均亩产都突破五千斤,获得双五千斤县的光荣称号。此外,玉米亩产千斤的有即墨、高唐、临沂、诸城、莒南等二十三县,谷子亩产千斤的有莱芜、莘县、梁山、苍山等十一县,一个高粱千斤县——五莲县。在大面积丰产中,玉米亩产万斤以上的有五百六十六点八亩。谷子亩产万斤以上的有四千三百九十一点九亩。各项作物的高产“卫星”也连续升起。全省继黄县中村乡光明社一点零五亩玉米创亩产二万七千三百一十二斤的高产纪录之后,最近临清县农业试验站二点三三亩高粱和阳谷县石门宋人民公社二点二亩高粱又分别创造亩产一万五千四百六十三斤五两和一万三千零四十八斤十二两的纪录。这些新的成就,与1957年同样作物的亩产比较,玉米增产七倍到一百五十四倍,谷子增产八倍到一百三十二倍,高粱增产七倍到一百二十四倍。
稻禾密密像森林,
稻秆腰际绕彩云;
收割要用大锯锯,
收下要靠火车运。(转载广西日报)


第6版()
专栏:

在白虎山下
——记陆良罗平群众自力修建大水库
本报记者 陈勇进
从陆良西北丛山间奔流下来的蛇长河,在白虎山下被拦腰截断形成一个湖泊。这就是全国少见的由陆良、罗平两县群众自己修建的大型水库——杜木水库。这个水库工程颇为浩大,计划蓄水一亿方,大水坝高三十四公尺,高过北京十三陵水库,现在已经筑了二十多公尺。
对于水,这里的群众又是恨它又是喜它。这里的气候可以四季种庄稼,但冬天春天没有雨,庄稼种不成,别说种庄稼,吃水还要跑到几里到十几里以外去挑。夏秋间,又往往是早上抗旱,黄昏防洪。合作化前,这里的人们说,别处能实行社会主义,这里没法实行社会主义,只有有了水才能过好时光。那时候,陆良县委也想在蛇长河上修个水库,但有关的部门在进行了勘查之后说:这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事情。
社会主义的生产高潮开始后,这里的人民再也沉不住气了。群众说:别处能修大水库,咱们这里就不能修大水库!等几年修,我们怎样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四十条纲要啊!
二月初,陆良县委和罗平县委一起决定立即动工在杜木村修建杜木水库,并要争取在今年完成。刚开工,白虎山就飘起了茫茫的大雪。但不管雪怎么下,不管路怎么滑,不管天气怎么冷,不管白虎山怎么险,人们仍然日日夜夜地工作。衣服被雪打湿了,自己暖干,跌倒了再爬起来。浇灌水泥用的沙子,要到六十里路以外的潦浒去运。为了运沙土,他们组织了六百多匹的马帮不停息地运。这样大的水库工地上只有几个普通的技术员,他们不是用工程师来克服困难而是用集中群众智慧的方法来克服困难。修建钢筋水泥的大排水沟要进行水泥搅拌,虽然他们没见过水泥、钢筋,但在很短的时间里也学会这种活了。在漫长的隧道里,弥漫浓重的火药气味,在里面工作的人最初只能坚持半个小时。按照一般的道理,鼓风机的力量只能在六十公尺的距离之内起作用,而他们采用缩短皮管距离的结果,使工作效率提高到一倍多。对于那经久不散的烟尘,他们用洒水的办法,使炮烟迅速地消掉了。现在,人们在里面工作几个钟头也没什么危险。
现在,长二百多公尺的隧道就要凿通了,水坝也就要完工了。这里的农民从此就要把蛇长河控制起来,使它给山区人民造福。(左图是杜木水库 王伟国摄)
(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劳武结合            靳尚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