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五千代表十月在京集会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农业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的通知
新华社18日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代表名额的分配等事项的通知
(一)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定于今年10月间在北京召开。
(二)出席会议的代表总名额定为五千名,具体分配如下:
四川省二百八十名;
山东、河南、河北(包括天津市),每省二百五十名;
江苏、安徽、广东、湖南、湖北、浙江,每省二百二十名;
辽宁、江西、广西、陕西、云南、山西、贵州、甘肃、黑龙江、福建、吉林,每省(自治区)一百八十名;
内蒙古自治区,一百四十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百二十名;
青海省,八十名;
宁夏区,六十名;
北京、上海,每市六十名;
西藏地方选派代表的名额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
中央各有关部、局(包括农业、农垦、水电、林业、水产、文化、教育、卫生、交通、邮电、第二商业等部、气象局和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的名额,总计为一百五十名。
(三)选派代表的标准,除了今年4月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召开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的通知已经规定的各项以外,补充以下四项:
(甲)油料作物的亩产量全县(市)平均达到和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所提出的指标的县(市);
(乙)大家畜实现满怀的县(市);
(丙)基本上扫除了文盲的县(市);以上三种县(市)都可以派代表出席会议。
(丁)在农业气象、森林采伐和制材、水土保持、农村金融、发展山区经济和农村体育活动等方面有特别显著成绩的单位,在4月7日的通知中没有列举,这些先进单位应该与其他各方面的先进单位一起,共同推派代表出席会议,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以注意。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中,包括原来归中央直属、现在已经下放的企业、事业单位。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额中,妇女和青年应占适当比例。有民族自治州、县的省,在分配代表名额时,应当注意各民族自治州、县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
(六)民族自治区和广东、福建两省的代表团,除出席代表外,可以根据出席代表的情况,带必需的翻译人员,此项名额不计算在分配给省、自治区的代表名额之内。
(七)为了准备好和开好这次会议,决定成立会议的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由有关各部的部长(或副部长)当任委员,并指定邓子恢为主任,廖鲁言、傅作义、王震为副主任。筹备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农业部,办公室的必要的工作人员由筹备委员会从农业部和其他有关各部门抽调。以后有关召开此次会议的各种准备事项由筹备委员会负责办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有关于此次会议接洽事项,也请与筹备委员会办公室直接联系。
一九五八年六月十六日
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名单如下:
主任 邓子恢
副主任 廖鲁言 傅作义 王震
委员 丁颖 王兴让 王震 邓子恢 刘芝明 刘瑞龙
何英才 宋川 李德全 范式人 陈正人 凃长望
梁希 梁步庭 黄亚光 许德珩 章蕴 傅作义
董纯才 潘琪 裴丽生 廖鲁言 谢觉哉
秘书长 刘瑞龙


第2版()
专栏:资料

我国的水稻
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谷类作物中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在粮食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也最大。据1957年统计,平均单位产量三百五十八点八斤,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6.9%。
我国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种稻已有五千年左右历史,是世界上著名的产米国家和栽稻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从自然情况区分,我国的水稻产区有:南方稻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和台湾等省区),稻田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32%多;中部稻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61%;北方水稻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约占稻田总面积6%多。
从栽培季节早晚和生长时间长短说,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的水稻一般分早稻、中稻和晚稻。早稻是指早春下种,由播种到收割,整个生长期在一百二十天以内的水稻。中稻是指春季下种,整个生长期在一百五十天以内的水稻。晚稻有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两种。一季晚稻春季下种,由播种到收获需要一百五十天到一百八十天。双季晚稻一般在初夏下种,“大暑”插秧,“霜降”收获。
解放以后,稻谷生产发展的很快,自1949到1952年,产量增长40.7%。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稻谷产量提高到一千七百三十五亿斤,比1949年的产量增加78.5%,比战前最高年(1936)的产量增加51.4%。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双季稻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根据各省计划数字,今年双季稻面积将达一亿三千多万亩,比1955年增加近一倍。这是近年来水稻生产上一个重大的变化。


第2版()
专栏:

发动群众做好早稻增产措施
江西十万干部下乡促进
本报讯 为争取早稻大丰收,江西省由十万名干部组成的农业检查团已分赴各地开始工作。现在全省二千四百万亩早稻大都生长良好,丰收在望。
这次大规模的农业评比检查运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动群众,采取更多更好的措施,使早稻生长得更好,使大丰收更为可靠;同时通过这次检查,推动夏收夏种工作,争取实现全年农业大跃进计划。
检查评比的主要内容是早稻及其他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田间管理情况、夏收夏种准备情况,以及水利、肥料等增产措施方面的问题。
省委要求,在这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检查评比运动中,把总路线的红旗插遍原野,在更多更广的田地上树立起跃进的旗帜、丰收的旗帜,把全省农业生产推向一个新高潮。
检查工作从6月中旬起,预计到7月底结束。 (李久泽)


第2版()
专栏:

抓了夏粮抓秋粮 丰收一个接一个
广西打破轻视晚稻的思想,力争一造顶两造
四川早稻丰收在望,晚稻栽插工作提早准备
本报南宁电 本着上步看下步、插完早稻看晚稻这一不断跃进的革命精神,广西僮族自治区已从良种、肥料、密植等方面,为晚稻生产作好物资准备和思想准备。这对改变历史上“早六晚四”(双季稻一年产量早稻占60%晚稻占40%)收成比重,争取晚稻大丰收将起巨大作用。
争取晚稻大丰收,是广西今年粮食增产中一个重大关键。去年冬季以来,自治区连续干旱六、七个月,早稻种植计划因灾缩减二百多万亩,这对全年粮食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全区今年晚稻种植面积决定由去年的一千一百三十万亩增加到一千四百十九万亩,比早稻扩大一百多万亩;并且要大大提高晚稻的产量,改变“早六晚四”的收成比例。
中共广西僮族自治区党委在领导各族农民大力抗旱的同时,就提出一造顶两造、使晚稻生产翻一翻的新的任务;并着手从湖南、湖北、浙江、广东、贵州等省陆续调进两千多万斤晚稻良种;各专区也开展了共产主义大协作,相互支援。大搞夏季积肥运动,是自治区为晚稻大丰收打好基础的另一项重要措施。现在全区夏季积肥高潮已形成,动手较早的容县专区,从5月中旬到6月初已积得各种肥料十六亿六千多万担,平均每亩晚稻达三百多担。提早晚稻的播种和插秧期并进一步推行密植,是争取晚稻丰收的第三项重要措施。造成晚稻产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播种晚,缩短了晚稻的生长期间。现在,全区晚稻播种计划已完成70%,一般比往年提早了十至十五天。晚稻插秧的密度,各地也普遍要求超过早稻,每亩禾苗由过去一万至两万株增加到三万至四万株。
革新晚稻生产,在广西是一次大的移风易俗,也是一场艰巨的思想斗争。各地在学习总路线中,都强调打破晚稻生产中的迷信陈规,解放思想,彻底改变“早六晚四”的状况。
本报讯 空前未有的早稻大丰收即将到来,四川农民积极提早作好收割早稻、栽插晚稻的准备工作。
四川省今年栽种早稻一千九百万亩,比去年增加一倍。目前,双季稻主要产区长江沱江沿岸一带,早稻普遍散籽饱米,正由青转黄;其他地区的早稻,也普遍抽穗扬花。从各地早稻的生长情况看来,今年大丰收大有希望。预计6月底,早稻收割工作即将由南向北展开,约比去年提前半个月左右。
为了尽一切努力及时作好抢收抢栽工作,各地农业社提早将社内各种农活进行妥善安排,把一切能提前做的,尽量在收割前作好。宜宾专区目前正从以下十个方面紧张进行准备工作。一、为解决工作量大、时间短的矛盾,各地正大量改革旧有的脱粒工具、犁耙工具和运输工具。预计到收割时,队队有打谷机,社社有连作耙,人人有栽秧套或指行器。凡有条件的地方都将用车子运输,有坡田的地方将架设架空索道或滑道来运输。二、一百七十万亩早稻要在不到二十天内收完打完,各地将大搞田间晒坝或野外打谷场。三、为了保证绵雨时也能收割,现在各地正赶打炕灶。四、今年的晚稻要求每亩施底肥三到五万斤,各地正大力积造晚稻所需的肥料,提前送到田边。五、全面检查抢收抢栽工具是否准备充足,层层进行技术训练,把各种改良农具的使用方法和栽插晚稻的技术规格教给群众的工作。六、事前作好劳力调配,作好边收、边打、边犁耙、边栽插的一套流水作业法的各种准备,大家的口号是:力求作到头天黄,二天青;早晨黄,晚上青。七、普遍用铲子或铁锹扯秧子,提高扯秧工效。八、推广栽厢厢秧,按厢包工,改变往年秧师先栽,旁人后栽的窝工现象。九、用一半的早稻谷草打丢草作肥料,这就要求事先准备好铡草器,把谷草铡碎丢到田里。十、把以上措施交群众充分辩论,作到人人思想通,办法会。


第2版()
专栏:

靠人不靠天 无雨也栽秧
阜阳蚌埠地区在大旱中水田不断扩大
本报讯 阜阳专区从今年1月到目前的降雨量不到一般年份的一半,干旱情况为解放以来所少有;但是空前大规模的旱地改水稻田工作,却按原计划照常进行;沟塘到处蓄了水,秧苗一片葱绿。
什么原因呢?去冬今春兴修的水利工程在生产中已经发生了作用。据估计,阜阳专区今年改种水稻田四百多万亩,需要水量二十一亿多方。而从去冬到目前,降雨少,天雨靠不上,地上无水可蓄。但是,淮北广大群众在去冬今春兴修水利中,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下水挖掘出来了。阜阳专区去冬今春兴修水利所做的土方近二十亿,许多地方深沟大塘初步形成了水网,每一个沟塘都挖了四至六公尺深,并在沟塘中大部下了井泉,地下水源源不绝地流出地面,储蓄在沟塘里,因此,在最干旱的时候保证了和田、育秧、栽秧的用水。
现在,随着麦收的基本结束,麦茬稻已经又插秧了数十万亩,全专区提出了“靠人不靠天”,“靠地下水不靠天上雨”的口号,继续和干旱进行斗争。
淮北过去种水稻很少,种春稻的更少,这是因为每年6月以前缺雨,不能保证育秧插秧的用水。今年阜阳专区水稻面积比去年扩大八倍,利用兴修水利中挖掘的地下水,便把这一困难克服了。这种做法,为我国淮河以北春夏缺雨的平原地区大规模改种水稻,开辟了道路。
(于明)
本报讯 横跨淮河两岸的安徽省蚌埠专区,每天有三百多万农民投入抗旱抢种斗争。他们以“一年不下雨,也要保丰收”的豪迈气概,在水源缺乏的严重困难下,每天仍以抗旱栽种水稻二十多万亩的速度向前迈进。
今年蚌埠专区水稻播种面积扩大到一千零六十多万亩,特别是淮河以北八县改种水稻的面积扩大了八倍左右,这就需要更多的雨水来保证夏种。可是这个地区最近五个多月来,降雨量很少,很多地方蒸发量还超过了降雨量。这就给大规模改种水稻带来了困难。但各地农民在旱灾面前并没有畏缩,村村社社,不分男女老幼,都起来向干旱开火。肥东县二十五万农民经过八天苦战,已基本完成一百零四万亩水稻的插秧任务。
近日来,田野里到处都呈现着“白天满地人,晚上万盏灯”的动人景象。很多农业社都派出突击队,到改种水稻的地方去安营扎寨,就地开沟打井,抗旱栽秧。中共怀远县沙沟区委书记吴定云带领三千多农民驻扎在稻改工地,开沟引黄河水灌溉,每天栽秧三百多亩。灵璧县锦新农业社一千五百多名社员在稻改工地安下大营,在田头打井一百七十五眼,日夜车水灌田,已栽秧一千多亩。全区农民下了“向地下要水,向老天争粮”的决心,凡是能利用的水源都利用上,凡是能用来抗旱的工具也都用起来。全区从5月底以来,已打拦河坝四千多条,打土井一万二千多眼,挖深原有沟塘五千多处,开引水沟两万多条,有三千三百多处下泉取地下水,并在四千处沟塘内打了井。各地除有五万多部水车夜以继日地车水外,还利用了三十五万多个木桶、面盆等一切能提水的工具。拖拉机也经过改装,开到田边为农民车水抗旱。在淮河以北八县的十二条主要河流上,都已节节拦河打坝,引水灌田。怀远县东庙农业社的一百多个社员,苦战一夜,就把涡河水拦蓄起来,供应全社一千多亩改种水稻田的需要。


第2版()
专栏:丰产榜

丰产榜
福建紫泥社
早稻亩产1300斤
本报讯 福建省龙溪县紫泥农业社青年生产队早稻开镰,首报喜讯。13日试割的一亩八分早季水稻,每亩高产达一千三百斤又五两,比去年增产六成,首创目前闽南地区早稻最高亩产纪录。今年这个生产队种了十二亩双季丰产水稻。早稻田普遍深翻一尺,畦面复加了大量的河泥,选用南特号良种,采取了早插密植,用肥量也比往年增加一倍。灌溉和烤田尤其讲究,插秧后一直浅水勤灌,有时昼灌夜排。烤田时用人工小水灌浇,因而田泥不烂不硬,禾根牢固,虽遭受过台风的袭击,仍保证了稻禾不倒伏,因此获得丰收。该队还有两亩一类丰产田,周内即将收割,预计可达亩产一千八百斤。
旭升社
山西河津县小梁乡旭升社社干部经营的一亩三分小麦,每亩获得两千一百二十三斤的收成。
前进社
山东寿张县张秋乡前进农业社青年突击队六亩三分小麦试验田,由于深耕达八寸至一尺,播种量增加到三十斤、浇水八次、施肥八次,取得亩产一千八百五十三斤的高额产量。
勤俭社
山西河津县干涧乡勤俭社四亩三分七厘小麦,平均亩产二千一百九十六斤三两。
五星社
山东寿张县张书安乡五星农业社,三亩小麦丰产田,每亩实产一千六百一十二斤五两。
玉皇庙社
山东梁山县黑龙庙乡玉皇庙农业社,一亩八分小麦丰产试验田,每亩实产一千四百六十斤。
宋庄社
山东寿张县清水乡宋庄农业社,二十一亩高额丰产田,亩产一千四百四十斤。
中匈友谊社
山东滋阳县五里庄乡中匈友谊农业社,十九亩丰产小麦,亩产一千斤。
集体社
山东梁山县黑龙庙乡集体农业社,四十亩高额丰产小麦,平均亩产一千斤。
梁王社
山东宁阳县伏山乡梁王农业社,十三亩高额丰产小麦平均亩产一千斤。
联丰社
广东海南区琼山县东山乡联丰社种的二亩半花生丰产试验田,经乡党委和技术站鉴定验收,共收青花生三千八百五十多斤,平均亩产一千五百四十一斤。其中高产的一亩零五厘,平均亩产二千四百十五斤半。这二亩半试验田除贯彻选种、增施肥料等措施外,还抓住了密植这条经验,比一般田多植二千多株(共一万二千多株),收获时,结果最多的每株达一百九十粒,最少的也有五十多粒,一般是八十粒左右。


第2版()
专栏:

现在要看水稻的了!  舒适


第2版()
专栏:

为晚稻增产突击肥料
普宁县鲤湖、梅塘乡的做法值得推广
本报广州8日电 广东普宁县鲤湖、梅塘两乡为了创造晚造丰产奇迹,在夏收大忙之前,迅即组织一个热火朝天的积肥突击运动。以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同志为首的东路农业检查团,在检查了这两个乡的生产情况之后,希望全省农业社学习他们的做法。
今年鲤湖乡每亩早稻预计产四百三十斤,但由于肥料不足,比去年早稻只增产六十斤,这和普宁有些乡社每亩增产一二百斤相较,他们感到早稻增产太少了。他们下了最大决心,要使晚造亩产粮食达到一千五百斤。实现这个战斗的指标的主要办法是多搞肥料和尽量的密植。他们计划每亩插秧数要由二万多棵增到五万棵到七万五千棵;肥料要求比早稻增加四倍,即每亩保证下肥二千担。可是,积肥进度比较缓慢,到6月8日止,离早稻收获大忙时间只有几天了,两个乡每亩积肥还不到三百担。没有充足的肥料,晚稻每亩增产一千五百斤的计划便有落空的危险。鲤湖乡用群众性突击的办法扭转了缺肥的局面。6月9日起,他们拿出早稻插秧时的那股干劲,动员一切人、一切工具去寻找和挖取一切用得着的肥料。9日一个晚上,积肥一百零七万担。现在,鲤湖乡农民正在努力实现“苦战七昼夜,每亩积肥两千担”的口号。相邻的梅塘乡农民听到了,便提出“每亩积肥超过二千担,压倒鲤湖乡,争取全县第一名”的口号。乡社干部估计,按照现在积肥运动的速度发展下去,晚造肥料的问题肯定会如期解决的。
陶铸同志和东路检查团的其他负责同志10日黄昏到了普宁县城,听到鲤湖、梅塘两乡农民挑灯比赛积肥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后,当晚同地委副书记李雪光、普宁县委第一书记张顺同志赶往现场访问。是时,夜色深沉,在方圆二三十里内的村庄里,公路旁,山坡上,处处星光点点,人声喧闹。10时到达鲤湖乡,那里,灯火照耀得如同白昼,三万多积肥大军干得正在热闹。在几百盏汽灯,煤油灯,豆油灯下,大约有几千人在挖取鲤湖村的街道土。大街小巷,人山人海。
省委东路检查团认为:这两个乡对积肥的看法是正确的,积肥指标是可行的,用冲天干劲、日夜突击积肥的做法很值得全省农业社学习。全省农业社应学习鲤湖乡和梅塘乡,立即掀起一个大规模的积肥突击运动,保证今年晚造能获更大的增产。 (杜导正)


第2版()
专栏:

郸城县宋养环等培育的试验田
亩产小麦4116斤
新华社郑州17日电 中共河南省郸城县委副书记兼陆庄乡党委第一书记宋养环等培育的一块小麦试验田,经过县、乡、社干部验收,平均每亩收四千一百一十六斤十一两七钱多。
宋养环和陆庄乡农业技术指导站站长崔占宽、技术员张东勤、东风一社党支部书记陆国保、副社长杨成祥、红旗生产队长杨成俭、杨秀兰(女)等共同培育的这块试验田,面积是一亩四分九厘七,共打小麦六千一百六十二斤又十二两。他们获得高额丰产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深耕细耙。犁三遍,九寸深,每次犁后都细耙十七遍。第二是五水十肥。种麦以前犁最后一遍时浇水灌茬,每亩施底肥两万二千斤粗肥,种时每亩随耧下九斤硫酸铵。浇盘根水时,每亩施十斤硫酸铵、二千斤颗粒肥料。2月间浇返青水时,每亩施五十斤麻饼、一万斤土粪。3月间,每亩施十五斤硫酸铵、两千斤尿水。3月底浇拔节水时,每亩施一千五百斤尿水。4月间浇灌浆水时,每亩施二百斤草木灰。第三,采用碧玛一号良种。每亩下种二十六斤,使用五寸行距密植耧。据收割时检查,每亩合一百三十五万株。第四,及时防治吸浆虫和点火熏烟防霜。


第2版()
专栏:

民歌
夏夜
汉阳夏夜不恬静,
田野到处扬歌声,
社员戴月忙插秧,
力争秋后上北京。
(湖北汉阳)
妇女下田
石榴打花朵朵红,
今年不比往年同,
妇女脱鞋把田下,
推广技术打先锋。
(贵州织金)


第2版()
专栏:

青年农民周汉华的创举震动农业科学界
水稻与高粱杂交良种培育成功
本报讯 记者郑世文报道:新会县共青团员周汉华,采用水稻与高粱杂交创造出“远缘杂交”的成功经验,震动全国农业科学界,纷纷认为这一创举开辟了培育良种的新范例。正在广东参观的由一百二十多名农业部门的负责干部、教授、专家组成的全国种子参观团,7日特地拜访了这位仅念过四年半小学的二十三岁的青年农民育种家。
7日下午,来自祖国各地的代表,在炎热的阳光下兴高彩烈的排着队,分批参观种在两分地的五个水稻—高粱杂交良种(幸福粘、新农粘、马山理达、新粘、矮白粘)。杂交前的五个水稻品种,也是由周汉华于1956年选出的自然杂交奇怪谷穗培育成的优良水稻种。代表们逐棵地观察了正在灌浆的各个品种。表现最好的是幸福粘,茎秆粗大得像小指那么大,剑叶又长又硬又阔,比普通禾苗宽一倍多,根群扎得特别深和发达,谷穗达九寸多长,一穗分十二至十六个穗枝,大穗达四百多粒谷,平均每穗也有三百粒。这个种在杂交前穗长只六寸,每穗仅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粒。其他四个品种也同样表现穗长大,茎秆粗大,不同程度的表现出高粱的性状。周汉华介绍说,去年第一代正在抽穗扬花时遭十级台风的袭击,结实仍然饱满;今年也遇上六至七级台风,旁的禾苗倒伏了,它依然站立不动。各个品种今年还略有分离现象,但仍保持着共同的特点:秆粗壮,穗很少空粒,抗风抗病力非常强。更奇怪的是,不论禾苗高矮,都表现出穗大粒多实重,平均有三百粒,最少的也有二百粒以上。专家们说,按照每穗的粒数计算,一亩田每造可达二千斤产量。
周汉华生长在贫农家庭里,从小就热爱劳动。1955年入社后参加了县举办的技术班学习,从此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钻研更感兴趣。1956年,他用经过粒选金山粘搞的试验田,每亩产量达一千六百二十五斤。可是,这还不合他的理想,他希望有一种像高粱一样的穗大粒多、秆壮、不倒伏、不怕病虫害的水稻新品种。水稻能否与高粱杂交?他开始大胆地想。在乡党支部书记的鼓励下,他苦心钻研,观察高粱、水稻的开花期,进行点滴研究。搞杂交需要有一套工具,但他只有一个温度计和一把大剪刀。杂交时温汤杀雄需要掌握准确的时间,没有时钟怎办呢?他就预先对着农业社的挂钟反复口数五百次,刚好是所需的八分钟。没有热水壶就用茶煲密闭代替。就这样,困难被他一个一个地克服了。
周汉华的成功经验,破除了科学界的长期迷信。过去认定远缘杂交的品种,不易继续保持它原来获得的优良性状和谷粒空白多等权威结论,已被事实推翻。


第2版()
专栏:

乘胜前进,夺取秋季大丰收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有力地鼓舞了四川泸县爱国农业社社员们的生产干劲,他们要做到各种粮食都增产,块块田土齐丰收。这是社员们正在高粱地里锄草。
  新华社记者 张齐才摄
四川省泸州专区各县农民战胜了旱象,不仅保证了早稻满栽满插。还做到晚稻多栽多插。这是泸县的农民把旱田改了水田,正在抢种单季晚稻。 新华社记者 张齐才摄
陕西鄠县五星第一农业社在小麦丰收后,为乘胜赢得今年的第二个大丰收,全体社员们又掀起一个深翻地的生产高潮。白天碾场,晚上翻地,干劲十足。这是社员们和前来支援的鄠县卫生院工作人员在一起翻地,他们三个晚上就翻地两百多亩。
新华社记者 杨绍夫、陈捷摄
一个声势浩大、进度神速的晚造积肥运动高潮已在广东省增城县形成。附城乡现在平均每亩积肥八百六十三担,比去冬今春积肥量增加一倍多。图为该乡和平农业社的社员在村前村后铲草皮泥沤制堆肥。
新华社记者 陈福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