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向第三个红色月亮欢呼
  任晦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在向第三颗红月亮欢呼。把一吨半重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轨道,这是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又一个极大的鼓舞,是对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之流的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从去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红月亮上了天之后,美国帝国主义者使尽了吃奶的力量,才放出了三颗小小的人造卫星,其中最大的一颗——“探险者三号”,计重一四点二九公斤,这和前天上天的红月亮比较起来,在重量上差不多是一与一百之比。蚂蚁与骏马赛跑,优劣、快慢与胜负之数,已经是很清楚了。一百比一是一个压倒的优势,这一个优势说明了在一场决定性的科学技术竞赛中,美国已经远远地被抛在苏联的后面,而且,这一个落后的差距,已经很难有赶上的可能性了。
社会主义世界一马当先,把资本主义世界很远很远地抛在后面,这就使两个世界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苏联可以把一吨半重的人造卫星抛上一千八百公里的高空,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之流就不能不联想到苏联洲际弹道火箭的威力。这个联想可以使他们失眠,可以使他们发抖,也可以使他们比较现实地考虑一下力量对比的问题。社会主义阵营有了这样的力量,世界上的事情就比较好办,和平就比较有了保证,世界五大洲的母亲和孩子,就可以睡得比较安稳了。
这一颗一吨半重的红月亮的升天,对于现在世界上的那些恐美病患者,更有巨大的破除迷信的作用。多少年来,帝国主义者一贯用“谎言的罗网”来吹嘘吓唬,在许多缺乏信心的人们中间,造成了一种什么都是“美国第一”的假象。现在,这些人也应该清醒地想一想了,就在昨天这一天的报上,除出第三颗人造卫星上了天之外,人们还可以看到美国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和尼克松在南美到处挨骂挨打的消息,事实最雄辩,请看今日的世界,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呢,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资本主义制度,帝国主义世界,在过去,的确是曾经强盛过、厉害过的,可是现在,他们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下午六点钟的太阳,已经不是“无限好”而是“近黄昏”了。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世界,正在两条战线上同时的乘胜追击。在地面上,和平力量压倒了战争力量,在天空中,宇宙和大自然也已经不能再保持它的所谓“永恒的神秘”和迷信了。世界在变,宇宙在变,星际旅行已经不再是空想,实现“人支配宇宙”这个愿望的日子,看来是已经不太远了。


第8版()
专栏:

  人人向你招手,欢呼
  ——送第三颗大卫星上天
  臧克家
  你又飞上了天空,
  乘着强烈的东风,
  人人向你招手,欢呼,
  像送一个朋友远行。
  你是一个强健的旅行家,
  脚步神速气魄大,
  负着和平人民的光荣使命,
  到宇宙空间去旅行。
  飞近月球的时候,
  替我们招呼一声:
  人间的客人不久要来访,
  请嫦娥打扫一下广寒宫。
  路上遇见那个倒霉的“探险者”,
  我想他不会有好的心情,
  红色巨人下站个矮子,
  不叫他脸红他也会脸红。
  苏联的卫星壮又大
  美国有个“先锋号”,
  人的肉眼看不到,
  萎萎缩缩虚弱症,
  先天不足身体小。
  苏联的卫星大又壮,
  凌空脚步发声响,
  多数人听了心欢喜,
  少数人听了心发慌。
5月16日早


第8版()
专栏:

  人月圆
  ——庆贺第三个人造卫星
邓拓
  月宫昨夜群仙会,
  世上大星来。
  曲弹姑洗,
  纤阿起舞,
  惊动三台。
  以天为地,
  乾坤倒转,
  惟此奇才。
  和平竞赛,
  东风得意,
  笑逐颜开。


第8版()
专栏:

  阿姨,咱们的人随后就到!
  苗地 作


第8版()
专栏:

  “东风”颂
  一丁
五月十五日下午,中共“八大”代表在怀仁堂外看第一汽车厂出品的我国第一辆小汽车——“东风”牌客车试车。口占一绝志喜。
小小新车众所奇,
怀仁堂外试奔驰,
百花齐放春光好,
喜看“东风”第一枝。


第8版()
专栏:

  欢迎苏联国家交响乐团
  王元方
根据中苏文化合作协定1958年执行计划,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来我国进行访问演出了。让我们向负有盛誉的苏联国家交响乐团表示热烈的欢迎。
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成立于1936年10月,二十多年来,它以独特的风格向广大听众介绍了各国、各民族、各时代的许许多多音乐大师们的交响乐作品,博得了国内外广泛的声誉,为苏维埃交响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当年乐团成立时,“真理报”的评论所说:“乐团的建立对于苏维埃音乐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它能运用世界交响乐实践的丰富经验,成为将我国的交响乐文化推向空前未有的高峰的一个典范的艺术团体。”
乐团聚集了巨大的演奏力量,它拥有一百多位优秀的、具有高度艺术修养的音乐家。其中有卓越的指挥家、苏联人民演员伊万诺夫,功勋艺术家阿诺索夫,有优秀的钢琴家巴斯基洛夫和小提琴家维·皮卡伊增。乐团的成员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训练和丰富的演出经验,而且具有高度的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这就使得乐团和谐团结,成为一个杰出的合作整体,从而在音乐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乐团的节目内容极为广泛,包括有各个国家与各个时代的音乐作品。但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它和现实的密切联系。它总是很迅速地反映着国际和国内生活的巨大事件。比如在伟大卫国战争的年代里,苏联作曲家的爱国主义的作品在乐团的节目中起着首要的作用。又如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候,乐团首次演出了萧斯塔科维奇为纪念1905年革命而写的新作第十一交响乐。
乐团的活动,是和广大工农群众有着紧密联系的。从乐团建立的时候起,它即经常去工厂、农村进行巡回演出。受到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们的热烈欢迎。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里,乐团也曾在部队和医院中进行了不少的工作。
苏联国家交响乐团的这种独特的优良作风,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经过这次访问演出,它定会对我们的音乐团体和音乐工作者产生有益的影响。在访问演出的过程中,乐团还将和我们的音乐团体和音乐工作者进行多次的业务上的接触,这是大好的学习机会,希望我们的音乐团体和音乐工作者抓紧时机,虚心请教,以求从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得到多多的帮助和教益。
乐团的活动,也体现着中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一次音乐会上,我国指挥家李德伦曾担任过乐团的指挥,钢琴家傅聪担任了独奏。在演奏获奖作品的音乐会上,乐团也曾演奏过我国作曲家刘铁山和茅沅的“?族舞曲”。这次访问演出的节目中也有我国著名作曲家马思聪的“思乡曲”和贺绿汀的“晚会”。施咏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也是访问演出的节目之一。我们相信,经过这次的访问演出,乐团将为增进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8版()
专栏:

  观花小记
  谢党哉
访残老教养院
武汉市近千名复员、转业、退伍、残废军人和烈属、军属举行生产大跃进誓师大会,我去讲了话,并接见了一部分代表,他们干劲很大,各人有各人的跃进计划。人是大跃进中的积极因素,复员、转业、退伍、残废军人、烈属、军属,他们在人民革命中贡献过力量,觉悟高,自然在生产革命中也显得先进。
残老教养院在汉口郊外,地址房屋都好,外宾也常去参观。教养院共收容一千六百七十八人,老的约八百人,儿童二十七人,盲人二百三十四人,聋哑人五十人其中病号有五十人,精神病患者二百九十九人。工作人员三十一人,其中医务人员七人,服务员六人。收容人员中有点劳动力的分配做服务员及从事种菜,养猪,糊火柴盒,打草绳等。有个别人剪贴“邮画”,很精美,说可以出国。收容人员大多数是本省的,河南的也有,还有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他们基本上是无家可归的。院内生活每人月供给标准拾元零五角,内伙食约六、七元。从事生产的,生产所得个人得50%,25%作公积金,25%为院民福利费。在生产上猪养得肥而大,但养猪者说没有饲料,已卖了几十头。我看该院有宜于种饲料的地,又有一千六七百人的厨房,猪的青饲料和精饲料,只要动下脑筋,是可以解决的。
消灭灾荒
河南的救灾工作,是坚决贯彻了“防重于救,防救相结合”的灾区工作方针,广泛地开展了生产建设和生产自救运动。他们在全省推广封丘县应举农业社的救灾先进经验:“统一掌握与使用各项经济力量,按劳预支,妥善安排社员生产生活,组织全面大跃进。”它解决了合作化以后生产救灾工作的道路问题。河南日报社论说:应举农业社的经验有“十二好”:一是贯彻执行“防灾重于救灾,防灾与救灾相结合”的方针好。他们不是单纯从救灾出发,而是从消灭灾害和发展生产着眼。以防灾带动救灾,从救灾推动防灾。二是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好。三是水利化完成得好。四是积肥搞得好。五是生产救灾抓得好。动员早,抓的紧。六是社员生活安排好。没有逃灾要饭的,没有闹粮、闹钱的,社员都吃得饱。七是牲口喂得好。没有死亡、上抬和瘦弱现象。八是猪喂得好。九是钱使用得好。每一个钱都从发展生产,调动社员劳动积极性出发,一个钱当几个钱几十个钱用。十是社里的小市场办得好。社员需要的粮食、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由社统一经营,组织出售,每十天一个集市。十一是整改工作搞得好。民主办社,遇事和大家商量,走群众路线。十二是除四害、讲卫生好。
应举社坚决用自力战胜灾荒,“不破产、不贷款、保证自给三不叫”。把全社当作一家,保证都有饭吃,一致努力。发挥所存食料的作用:“红薯打成粉、一斤当二斤”,豆子打油后再打豆腐。从修水利中得到工资,防灾即是救灾。很值得学习。
看了郊区东赵乡的常庄社,全社三个自然村,土地三千四百一十二亩,人口一千一百二十七人。连续四年遭受灾害,每年都有大批人逃荒。去年夏收每亩只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斤,秋被水淹全无收。社里的措施:一、立即补种晚秋作物:白菜、萝卜、荞麦等;二、发动人民采集代食品四十余万斤;三、发动社员割收青饲草料二十四万三千斤;四、大小副业一齐抓,搞有副业约二十余种,到今年3月底共收入一万一千七百元;五、国家发给的救济款、贷款约五千元;六、将灾户分类排队,安排生产,分别评定救济款。去年社里虽受到严重灾害,通过上述措施没有一户逃荒,并且提出今年的生产指标每亩要达到一千一百斤。社长说:修水利、卸石头、每工除吃饭外可剩六角多钱。此项工作多,不愁有力无处使;今年麦子长得好,每亩可打四百来斤;秋季改种水稻,每亩可收六百斤。此处无种稻习惯,已向湖北请来师父。社长说,今年如遇去年样的水,可保证不受灾。社长自说只读过三个月书,但笔记本记得好,说话也有条理。
河南四十八个轻重灾县,已有三十个县称已经消灭了灾荒,其他各县也可很快摆脱。


第8版()
专栏:

人人有分(传单诗)
上海达丰二厂 郑成义
技术革新,
人人有分,
跃进没有到顶,
还要大动脑筋。
只要敢想、敢说、敢做,
加上大家多商量;
创造发明并不难,
实在人多为王。


第8版()
专栏:舞台和银幕

诗剧“棠棣之花”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即将演出郭沫若的名剧“棠棣之花”。
“棠棣之花”的创作经过相当长的时间。1920年,郭沫若写了“聂嫈”,二十年间,诗人不断地充实丰富这个戏,到1941年才完成定稿“棠棣之花”。这个戏首次在重庆演出后,轰动了山城。
这次实验话剧院的演出是这个戏解放后的首次演出。导演耿震、石一夫曾花过不少功夫努力寻求新颖的艺术处理来表现这个诗剧的精神。 (闻津)


第8版()
专栏:舞台和银幕

故事片“牧童从军”
“牧童从军”是根据吴强的小说“他举起了雪亮的小马枪”改编的。影片通过一个给地主放牛的孩子参加八路军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军队的英勇活动。
演牧童李小虎的小演员,基本上表现出这个受过生活的折磨的坚强的苦孩子的形象。当观众看到他几经波折,最后终于被接受入伍,穿上了那件稍嫌宽大的军装时,都不禁为之感动了。 (之)


第8版()
专栏:舞台和银幕

“垃圾千金”
“垃圾千金”是一部香港故事片。从中看得出来,编导者是想着意描绘香港社会的世态炎凉,揭露上层社会的荒淫生活的。
影片通过几个拾垃圾的孤儿的流浪生活,巧妙地展开了剧情。起初我们会觉得一个大富人家硬把个在街头拾垃圾的孤女当作自家的千金,是件十分荒诞的事,等影片终结了,才知道原来是孤儿们睡在别人的凉台上做了一场梦。
揭露和反映香港社会的面貌还不够深刻,有些演员在表演上的追求形式等,是这部影片的弱点;但它仍不失为一部可看的影片。
(水)


第8版()
专栏:

  向谁学、学什么?
 曹育三
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的第四天,是我们最难过的一天。腿痛、腰酸、肩肿,手裂不说,特别是脚,担了一天土,休工后还要再跑十五里路回宿营地去。
真巧,从左边的一条道上,开来了一辆空卡车。在离我们约六、七十公尺处,突然停了下来。司机和车上的装卸工人,向我们招了招手,我们蜂涌而上。但远远的还有一个人往这边一拐一拐地跑来。司机没有发觉,车开动了。车上的装卸工人连声大喊:“还有一个!还有一个!”司机还是听不见。
“算了吧!还远着呢!”是徐工程师在说话。车又继续向前开了二三公尺,急坏了装卸工人,他就在驾驶台的篷顶上砰!砰!砰!……连敲了数下。
“快开吧!已经挤不下了。”又是徐工程师不耐烦的声音。卡的一声,车煞住了。装卸工人才松了一口气。那位同志上了车,怀着感激的目光。
事情就这么简单,但应该向谁学习,学习什么?还看不清楚吗?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万能的胶
  夏露
煮烂的面粉,米粉和各种动物胶都有粘性,我们也常利用它们的这种粘性来胶木材、棉布、纸张……。可是这些胶大都怕水,一碰到水,就减低了粘性。同时也怕许多微生物,因为微生物能够慢慢地使它们失去粘性。
对于金属来说,白锡要算是最普通的胶合物质了。许多金属器皿、工业上的许多金属器材,大都是用白锡来焊接的。但是白锡很怕冷,它在摄氏零下十八度以下就渐渐变为粉末状的灰锡而失去胶合作用。
人们还用人工合成的树脂把木板、帆布胶合成层压板和胶合板。可是,虽然这些树脂对于木材、棉布的胶合能力很强,但是对于其他的物质就不完全这样,同时这些树脂使用起来也不很方便。
无论是天然的动物胶、植物胶、金属锡或是人工合成的树胶,都不能令人满意:不是不能耐水或有机溶剂,就是不能耐低温;不是胶合能力不强,就是只能胶合相同的物质而不能胶合两种性质不同的物质。
人们不断地寻求新的胶粘剂,要这种胶粘剂不仅不怕冷和热,也不怕水和微生物……;不仅能够胶合金属、瓷器、玻璃、塑料、橡胶和皮革,甚至能够把石头粘在一起——万能的胶。
万能胶必须是这样一种物质:它的分子对各种固体的“感情”都很好,但是对水和其他的溶剂却没有“感情”。1936年,苏联化学家纳扎罗夫终于研究出了这种万能胶。它是由乙炔的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合成的万能胶。
万能胶不怕水和微生物,也不怕冷,在摄氏零下六十度到零上六十度之间都能保持它的胶合能力。
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把碎的铝片用万能胶粘成一张铝板。然后把这铝板用机器压成一个碟,虽然经过这么大的机器压力,那用胶胶合的地方丝毫没有裂痕。这种性质对于铝来说,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要想把铝片接在一起是不能用焊接的方法的。对于其他的东西来说,万能胶的胶合能力也是如此的大;如果想把已经胶合起来的东西重新弄断,折断的地方不是原来的接缝处,而是胶接物的其他地方。
万能胶还可以代替水泥。建筑桥梁和房屋时,只要把大小合适的石块堆在一起,然后用万能胶粘起来就可以了。莫斯科地下火车站中大理石的墙壁就是用万能胶胶起来的,既美观,又结实。
蓄电池的外壳,总是用耐酸的材料制成的,里面盛着浓硫酸。在过去,要是这个壳破裂后,就无法再用了。可是现在可以用不怕酸腐蚀的万能胶把它重新胶合起来。
万能胶在日常生活中也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儿童的玩具、瓷器、陶器、金属器皿等破裂时都可以用这种胶把它们重新胶合起来。


第8版()
专栏:

奇妙的事实
我国东北生长着一种有趣的野莴苣,叶片都成南北向,人们可利用它来辨别方向,因此又称它为“指南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