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真正的共产党人永远不会死
葛德
10月23日下午,在湖南省祁东县高鱼岐煤矿水口子煤窿口上,有一个共产党员牺牲了,他的名字叫李长足。据报纸的记载:“忽然间,整个厂棚架倾斜成八十度的坡形,并且继续下斜。共产党员刘景华忙用肩去扛住厂棚正柱,还是阻止不了厂棚下斜,眼看厂棚架就要倒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李长足为了要救出厂棚下的十七个工人,连忙从厂棚外跑向棚内,一面高喊大家快躲开;一面跑到刘景华身边,把他推出厂棚外,自己用尽平生之力以肩扛住厂棚正柱,让厂棚慢点倒,好使工人脱险。工人闻声后连忙躲开,刘景华也跑出半个身子在厂棚外,厂棚便“哗”的一声塌下来,一根横梁打中李长足的胸部,一万多斤重的厂棚压到李长足的身上,他为党的事业,为拯救别人而光荣牺牲了。”
读着读着,我不禁热泪盈眶、肃然起敬。一个人倒下了,但我立刻看到了一个光芒万丈的伟大形象树立起来,他微笑着,但又凛凛然用尽平生之力,肩扛着万斤重的棚架。那棚架似乎不再是倾斜的破旧的棚子,忽而化作了巍峨的社会主义大厦,上面飘扬着共产主义的红旗。哗然的倒塌声也化作了雷鸣。那金光闪闪的社会主义大厦的奠基者,永远地永远地矗立着,千秋万代而不息。
我追忆着,在哪里见到过这种形象?是在京剧舞台上吗?那宋朝的虎将高宠,曾经单枪力挑金兵的十三辆铁滑车,终于马倒人亡。不是的!面对着这位古代的英雄,我未曾看到过这闪闪金光,这巍峨的大厦,这飘扬的红旗。是在“说隋唐”的故事里面吗?那时的好汉雄阔海,曾经只身肩住了扬州城的千斤闸门,放所有被困的人脱围,而他也终于马倒人亡。不是的!读时我曾赞叹过他的雄壮和为人,但也未曾看到这闪闪的金光,这巍峨的大厦,这飘扬的红旗。啊!记起来了,是在“红色风暴”的舞台上,当林祥谦同志英勇就义时,那被万道红光环绕着的塑像般的英雄躯体,才与我眼前这伟大形象有共同之处。共产党人就是这样的人,无论在敌人的法庭上,还是在建设的岗位上,在集体的利益前面,他们从不计较个人的生死。他们并不生有高宠、雄阔海般的膂力,但他们却敢坦然地面对更加强大凶暴的敌人和肩扛十倍重量的重担。这正是共产党员之所以被称为“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特殊”处。
伟大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愿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别人到光明中去。同黑暗势力的搏斗,在精神领域里,造就了鲁迅这样伟大的英雄。但是在轰轰烈烈地建设中,造就了更多的这样的英雄,李长足同志不就是用尽平生之力,肩住万斤重的棚架,使十七个工人得到了重生吗?
伟大的李长足同志牺牲了!可是他教会了我们用什么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革命事业和同志关系。真正的共产党人是永远不死的。一个李长足倒下了,千万个甚至万万个李长足会学习他而生长起来。在罗盛教同志牺牲之后,我们不是又在志愿军里看到活的罗盛教吗?像李长足同志这样的光芒万丈的形象,将永远永远地矗立着。那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那伟大共产主义者的处事和为人的态度和方法,也将永远永远地流传着。


第8版()
专栏:

红领巾水电厂
林曾
甘肃省临夏市西川小学的校园里,挤满了大人和孩子,他们怀着又紧张、又兴奋的心情,看着绿色的水从渠里流下,冲动了水轮,发出了电力。站在机房里的少先队中队长侯万祥,神色庄严地启动了开关。一霎那间,校园里的灯全亮了,孩子们高兴地叫了起来:“红领巾水电厂发电啦!”
这个水电厂是谁修的呢?就是这些孩子们。
还是去年8月里,五年级学生在一堂自然课上作了一次水轮实验。孩子们看到水冲动着水轮飞快地旋转,感到极大的兴趣,又听辅导员说,临夏市民生水电厂就是用水力发电的。孩子们的心灵里就产生了一个理想:要是自己做一架发电机,修一个水电厂,那该有多好!
怎么做呢?孩子们懂得依靠集体,他们自己组成了砖工、木工、电工、铁工等小组。第一步是制作发电机。这个任务落在十三岁的侯万祥所领导的电工组身上。辅导员拿来了一张手摇发电机的挂图,这就是唯一的技术资料。孩子们按照图样画了图纸,分头到铁工厂、自行车厂找来了废螺丝和废轴,电厂送来了盘砂丝和废电线……。发电机安装完了,他们拿到校园的水渠里一试验,却发不出电来。有的孩子失望了,说:“发电机不简单,这不是我们小孩能做的,这是大人的事。”侯万祥听了,心想:大人能做发电机,小孩就不能做吗?只要做得对,就一定能发出电来。于是每天下课后,他就去检查发电机的毛病,逐渐地也有一大群孩子跟他一起去围着发电机转了,大家都在为这架机器的疾病担忧。侯万祥决定把它拆卸开来,重新安装。装好后,试验的结果还是发不出电。第二次的失败,他还是没有灰心,他又连续做了几次详细的检查,一切都跟图纸上画的一样,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最后,他们请民生水电厂的哥哥姐姐们作了一次检查,发现发电机的转速太小,没有达到每分钟两千转。为了提高转速,他们又把一辆破自行车里的旧滚珠拿下来安了进去。转速是超过规定了,可是还发不出电来。民生水电厂的哥姐们也检查不出是什么原因。这时他们请求大队部向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的工厂写信,要求帮助解决。
一个星期后,各地的回信来了,他们都表示愿意帮助。孩子们同制造发电机的上海电机厂挂上了钩,把自己作的发电机和图纸寄了去。上海电机厂的回信来了,原来是他们把线圈绕错了。电机厂还替他们换上了一块不易受潮的发电机底板和换了一些零件。发电机制成功了。
有了发电机,红领巾水电厂的工程也立刻全面动工了。没有工具,孩子们自己制造;没有砖头,自己烧窑。发电机安装起来后,没有开关,不能掌握电源,常常烧坏灯泡,侯万祥他们仔细观察了农业社广播器上的开关构造,用铁钉砸扁代替铁片做成了六种开关。他们只要一上完课,立即进入各自的工地。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不示弱,自动担负起运输的任务。为了适合电厂的要求,需要提高水位,他们把全长五十公尺的水渠加高、加宽了一尺。同时,他们还夯实堤岸,打平坡面,种上花草、树木,还修了一个鱼池、一座假山,完成了发电厂的整个基本建设工程。
从此,西川小学里一直亮着红领巾们自己“点燃”的电灯。


第8版()
专栏:

一副新对
晚稻初刈,喜获丰收,一天劳动之余,置酒相慰。灯下听儿孙唱歌读书,欢笑满门。过去乡村中所听到的,只有怨声、哭声、争吵声,今日情形一变,听到的是笑声、歌声、读书声。作联如下:
笑声歌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社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浙江鄞县东风人民公社史大木


第8版()
专栏:

访波杂咏
叶剑英
华沙公园怀萧邦(菩萨蛮)金黄秋色华沙好,肖邦作曲巴黎老,
风柳扫残阳,搔头念故乡。
春来花竞秀,遗曲人争奏,
莫叹少知音,伯牙悔碎琴。
在华沙维斯拉河桥上
弹痕炮隙对难忘,华沙重苏苦战场,
今到维斯拉畔望,楼红草绿靘时妆。
到克拉可夫城
克拉可夫建古都,教堂喇叭至今呼,
波人一午一听省,鞑靼当年射杀吾。
赴卡多维兹道中
茫茫原野绿平芜,十七华亩授一夫,
闻道太阳能量少,至今衣食尚将输。
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
毒尸四百五十万,希姆莱真野兽狂。
奥斯维辛翻作教,教人团结教人强。
奥波莱女孩们献花
几多绿叶几多福,一朵红花一片心。
听得儿娃献花祝,引人诗兴入微吟。
别波兰
金黄秋色缀成图,锦绣山河一览收。
最足使人留念处,临行友谊倍来初。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从绿化到园林化
北京林业学院绿化系副主任 陈俊愉
“深山远山森林山,
近山低山花果山;
农田耕地林网化,
梯田地埂桑园化;
条条道路林荫化,
个个城乡园林化。”
这是山西省在它们的园林化的规划中为人们提供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在全国各地基本实现公社化和粮食大丰收之后,人们都干劲冲天,对绿化工作有了新的兴趣和要求,纷纷提出了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园林化,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大花园。
“园林”本来是个老名词,但是“园林化”却有了新的涵义。所谓园林,过去都指人工布置的花园、公园而言,一般面积较小,大多是仅以美化为主要目的。但是现在提出的园林化,既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建一些园、造一些林,又在范围、内容和要求上远远超过了一般绿化。
园林化大体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园林化的规模异常宏大,气魄无比雄伟。所谓园林化,就是要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在一切必要和可能的城乡土地上,都以生产为中心,结合生活需要,合理而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种草、栽花,并进行其他措施(如经营副业、辟设文化娱乐设施、结合山川名胜增辟水景、修筑假山、亭、榭等)。显然,这已大大超越以往种几盆花、开辟若干花园或公园、四旁绿化或山区造林的范围,而是让全国都成为林木葱茏、百卉争荣、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妙境地。
其次,园林化的内容比一般绿化更为丰富。它不仅有花园、公园,更重要的是有林带、果园;不仅有树木花草点缀山川名胜,而且生产稻、麦、瓜、果、莲、菱、鱼、虾;不仅有供人工作和休息的优美场所,还配备了丰富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娱乐设施。园林化的结果,将使城市和乡村人民工作、生活在清新美丽的环境之中。同时人们还可以从园林化中取得木材、燃料、果、蔬、粮、油、水产、药材、香料、牧草、蜂蜜、蚕丝……众多的农产品,构成一种丰富多采、美不胜收的新型生产事业。
园林化的要求显然比普遍绿化是大大提高了,在绿化的同时,进而要求美化、香化、卫生化、生产化。如果绿化主要指的是在山区、旷地、厂矿、街坊和“四旁”等处普遍植树的话,那么现在还要考虑怎样把树木、花草、稻田、莲池配置得各得其所,参差有致,既合规格,又有变化,并且和山川建筑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片美丽的统一体。以往只考虑遍栽绿树,现在就要适当配合香花、芳草、鱼塘,蜂房,做到有色、有香、有副产。从前对平地种树、坡地种草重视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植物调节温度、湿度、防风、蔽烟、消声、杀菌、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一系列的保健效益,今后便应全面加强,做到处处清洁卫生、空气新鲜。
最近,林业部门已根据群众的这种要求,决定加速实现全国城乡园林化的方针。各地群众对园林化的工作更是热情高涨。例如北京地区的人们决定在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上,大抵三年内就可实现用三分之一的土地种粮食、三分之一的土地休闲、三分之一的地方搞园林的“三三制”。到那时,真要做到朱副主席所指示的“木材用不完、瓜果吃不完、桑茶采不完”而又环境优美的境地。


第8版()
专栏:

“饥饿的草原”
——塔什干诗抄
郭小川
饥饿的草原
一片绿色棉田望不见边,
远处的层层白杨像群山,
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雾,
汽车驰骋在马路上无尘烟。
万树丛中拐了十一道湾,
香花和塑像忽然把路拦,
右面是幢幢米色的宅第,
左面是一座高大的宫殿。
这宫殿从来不属帝王管,
业余剧团的海报挂门前,
这宅第也不住公侯将相,
住的是农学家、教师和庄员。
文化宫那边约摸百米远,
有座小桥弓身在大路间,
桥下的流水叮叮当当响,
千沟万渠像小蛇爬进田园。
出了村庄还是望不见边,
绿色的棉田绿色的长天。
若问此处是个什么所在,
革命前叫做“饥饿的草原”。
夜话
草原的夜呀长又长,
草原的风呀凉又凉,
老主席的话呀清又脆,
像那电灯一般照在客人心上。
“假如时间是在四十年前,
你们谁也进不了‘饥饿的草原’,
假如谁进了‘饥饿的草原’,
包管十有八九不得回还。
“‘饥饿的草原’宽又广,
三天五日见不到甜水和米粮。
草原的气候一天变几次,
午穿单褂,夜间就要穿棉衣裳。
“草原的土地有一百万公顷,
却是满目荒凉,只有野草丛生。
草原的湖泊也有好几处,
却是又咸又苦,喝了就要丧命。
“自从有了运河和灌溉的沟堑,
草原的碱地变成万顷良田。
自从有了树林和绿化地带,
草原的气候也不再乍热乍寒。
“自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各民族的兄弟都来建设草原。
自从列宁下令建设草原,
草原就逐渐成了乌兹别克的乐园。”
草原的夜呀长又长,
草原的风呀凉又凉,
老主席的话呀清又脆,
像那电灯一般照在客人心上。
瓜果的筵席
世界上的瓜果有千万万,
没有比这儿的香瓜更甜,
中国人的朋友遍天下,
没有比同志的友情更美满。
“吃吧,瓜儿出自自家瓜园,
用不着耽心你们会吃完。
吃吧,这儿就是你们的家,
今天谁也不许把家想念。”
主人的话儿说了好几遍,
客人的心儿上了九层天。
席上的笑声还来不及收住,
苹果、葡萄又端上三大盘。
“战斗的年代咱们是伙伴,
休息的时刻也像家人一般。
苏中两国还分什么彼此,
一个根上的枝叶脉脉相连。”
主人喜欢得合不上眉眼,
客人高兴得简直不想回还,
若不是想着明天的工作,
真会饱死在“饥饿的草原”。
集体农庄主席
高大的身体活像一只熊,
说话赛过大狮的吼叫声,
三步两步跳上一座高岗,
五十岁的人腿脚还这么灵。
“看这边,是荒地三千顷,
政府已拨给我们永久使用。
我们定下了三年开垦计划,
现在决心要在两年内完成。”
果然是一片荒原野草丛生,
地上无人,但见天上的鹰,
烈日炎炎撒下了万把火,
黄风像火苗儿烧上高空。
“再看这边,是棉田万顷,
全是我们亲手开垦而成。
列宁叫我们来到这里的,
我们白手起家冲破困难重重。”
好一片绿色棉田葱茏茏,
像块无边的地毯溜溜平,
碗大的棉桃在太阳下头摆,
宛如青青天上闪金星。
“再看远处,那高山白顶,
再高也胜不过咱的原子能;
用不了好久就要它化为平地,
到底试试谁是脓包谁英雄!”
远处的高山实在看不清,
只见主席跑下斜坡一溜风,
他举起大手在空中挥两下,
客人们跟他走向文化宫。……
杨格·叶鲁
一群外宾来到杨格·叶鲁,
刚下汽车就去参观建筑物,
许多高大的楼房已经竣工,
草原的建设者们刚搬进去住。
还有一批建筑群未曾建成,
吊车和机械正在轰轰隆隆。
所有这些并不使客人惊异,
在苏联这是极普通的事情。
主人不经意地说了下面的话:
“这个城市仅仅有一年历史”,
忽然在客人中引起一阵活跃,
几位远方的朋友同声叫奇。
一位朋友说:“在我们国家,
四年还没有建成一座小水坝,
人民扎紧裤带付出大量金钱,
只不过供给统治者贪污腐化”。
另一位说:“你们一年建一个城市,
我自己十年坐了四次监狱。
人与人之间爱好如此不同,
我们政府只对监狱发生兴趣。”
又一位说:“我们并非没有财富,
只是都被掠进帝国主义的仓库。
如果我们获得了主权和独立,
也完全能建设几个杨格·叶鲁。”
主人好一会儿没有插言,
谦逊又同情的目光一闪一闪。
最后才说:“这只是一个小基地,
为了开发辽阔的‘饥饿的草原’!”


第8版()
专栏:

访问中国速写(二幅) 巴西 提别利欧
他们在义务劳动
(在北京郊区)
幼儿园的孩子
(在上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