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早稻春小麦油菜空前丰收
农业部发表公报说:早稻总产量比去年增长126%,春小麦增长63%,油菜增长56.5%
新华社12日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58年早稻生产公报。全文如下:
今年早稻获得了大丰收。全国一亿四千六百多万亩早稻,平均亩产五百九十六斤。总产稻谷八百七十多亿斤。单位面积产量比1957年的三百二十七斤,增加二百六十九斤,即增长82%。总产量比1957年三百八十七亿斤,增加四百八十多亿斤,即增长126%。今年早稻增产数,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稻谷产量逐年递增总数多一百二十多亿斤。
今年全国早稻亩产千斤以上的共有一千五百多万亩。占早稻播种面积10%以上。其中三千斤到五千斤的有十四万亩左右,五千斤到一万斤的有二万五千亩左右。千斤省市有四个。江苏省二百六十四万亩,平均亩产一千零四十斤。湖北省四百六十二万多亩,平均亩产一千零三十三斤。上海市四万九千四百亩,平均亩产一千零一十九斤。安徽省六百一十二万九千多亩,平均亩产一千零五斤。早稻亩产千斤以上的县(市)共有一百一十五个,计:湖北省三十个,江苏省二十一个,安徽省二十个,浙江省十四个,四川省十二个,云南省十一个,湖南省四个,贵州省二个,广西省一个。亩产量最高的是湖北省孝感县,全县三十万二千多亩早稻,平均亩产一千八百五十五斤。其次是江苏省涟水县,三万四千七百亩早稻,平均亩产一千五百斤。安徽省桐城县四十五万三千亩早稻,平均亩产一千四百八十五斤。安徽省郎溪县幸福乡一万六千四百五十亩早稻,平均亩产三千零八斤,仅一季早稻,全乡每人平均即达五千一百零四斤粮食。
今年早稻亩产万斤以上的高额丰产田,有三百多亩。湖北省麻城县平清乡第二农业社一亩零一厘试验田,亩产一万六千二百六十斤。安徽省枞阳县高丰社一亩零四厘二毫试验田,平均亩产一万六千二百二十七斤。湖南省醴陵县鳌仙社一亩四分五厘试验田,平均亩产一万五千六百六十五斤。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建国第一农业社一亩零一厘六毫早稻,采用并秧办法,平均亩产干谷达三万六千九百五十六斤。
今年早稻大丰收,是贯彻执行了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结果;是经过全民整风、反右派斗争,大胆革新技术和向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结果;是广大干部和群众敢想、敢说、敢干、发扬共产主义新风格的结果。
今年早稻丰收,和其他作物一样,不是由于风调雨顺。今年南方早稻地区一般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云南省出现六十年来未有的干旱。四川省沪州专区干旱一百八十天。不少地区,从开春起,就进行了抗旱播种,抗旱插秧。插秧后,各地又批判了“靠天等雨”思想,提出了“人定胜天”“无雨也要保丰收”的口号,集中劳力,歇人不歇车,拦河打坝,开泉引水,千方百计,日夜苦干,终于战胜了干旱。6、7月间稻瘟病、稻飞虱、浮尘子,普遍发生,各地都采取了土洋结合的办法及时消灭了病虫为害。
今年各地早稻在贯彻农业增产措施上,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去冬今春扩大了灌溉面积,改善了灌溉设备。积肥数量,比去年增加了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耕作栽培方面,主要抓住了深耕、密植、早播、早插和一系列田间管理的技术,耕深比过去增加了一到二寸,插秧比过去增加了一到二万兜,并且适当增加了每兜插秧株数,打破了过去小株密植靠分蘖吃饭的论调,创造了多种多样插秧形式和密植方法,找出了密植增产的规律。在深耕多肥精细整地的条件下,均匀直播也是一种高度密植的方法,在适宜的播种时期,只要田里没有庄稼,就可以采用。有些单位部分稻田采用并秧办法,实行高度密植。这种办法,在旱情严重时,可以移苗就水;也可以腾出土地,多种一季。只要移苗时间适当,移植密度适当,并加强培育管理,是可以增产的,有些没有经验的单位,进行这方面的试验,也是有科学价值的。但对晚熟水稻抽穗以后,在自然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是否需要普遍提倡并秧,需要进一步研究。
今年早稻播种插秧,一般均比去年提早一个节令。由于提早了播种时期,许多地方都采用了温床育苗,冷床育苗,油纸育苗,尼龙育苗等方法,普遍采用了湿润秧田,及时抢晴播种,防风防霜,达到防止烂秧培育壮秧的目的。在水稻生长期间,开展了以早播密植为中心的田间管理工作,采用早追肥、早灌水、早除草和多次施肥灌水的方法,充分发挥了早播密植增产作用。
明年早稻面积要比今年扩大,单位产量要大大提高,各地要认真总结今年早稻丰产经验,做出明年早稻生产规划,为争取明年更大跃进而斗争。
新华社12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58年春小麦生产公报。全文如下:
继冬小麦丰收之后,今年春小麦也获得空前丰收。播种面积四千三百一十九万亩。单位面积产量二百三十三斤,比1957年增产一百零六斤,增长83%,总产量一百多亿斤,比1957年增产三十九亿多斤,增长63%,比今年夏收粮食作物生产公报中估产九十亿斤提高了十亿多斤,其他麦类未计。
今年春小麦亩产千斤以上的面积,据初步统计有一百二十四万多亩。其中亩产二千斤到三千斤的有一万一千三百六十亩,亩产三千斤到四千斤的有四十一亩,亩产四千斤到五千斤以上的有三十八亩。以县为单位亩产千斤以上的有甘肃省的和政县和敦煌县。亩产七百斤到九百斤的有甘肃省的张掖、武威、高台、临夏县、临夏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吴忠市等六个县市。亩产五百斤到七百斤的有甘肃省的玉门、康乐、古浪、永昌、山丹、民乐、广河、渭源、临潭县、兰州、玉门市,宁夏地区的中卫、中宁、宁朔、永宁县、银川市,青海省的贵德县,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乌鲁木齐等十八个县市。亩产四百斤以上,五百斤以下的有三十个县市,其中甘肃省十二个,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七个,宁夏地区六个,青海省五个。
青海省赛什克农场一点零五九亩试验田,平均亩产八千五百八十五斤。甘肃省古浪县土门乡漪泉农业社十七生产队一点二二亩试验田平均亩产六千零二十九点五斤。宁夏地区中卫县东方红农业社第一生产队一点零八亩试验田,平均亩产五千八百零一斤。
今年各地春小麦获得丰收的主要原因是深入贯彻执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不断克服了右倾保守思想,做什么,辩什么,插红旗拔白旗,扫除了跃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召开现场会议,观摩评比,发扬先进,克服落后,充分发动群众,贯彻了增产措施,战胜了自然灾害。
在去冬今春大搞水利、肥料的基础上,各地普遍地推广了水、肥、土、种、密等基本措施,特别抓住了春小麦生长期较短、发育较快的特点,提早了播种期,加强了田间管理。播种期一般比往年提早了十天到半月,普遍进行了种子处理,结合早播施用种肥,早追肥,早浇水。推行了指标、措施、工分、管理人员四到田的制度,开展了五查(查苗补苗、查锄草、查灌水、查追肥、查病虫害),五防(防病虫、防霜冻、防雹洪、防倒伏、防糟踏)运动,做到了锄草、浇水、追肥、防治自然灾害四及时,不断变二、三类田为一类田,变一类田为丰产田,变丰产田为高产田。这是取得今年春小麦丰收的关键。
今年春小麦虽然丰收,但各地生产的发展还是很不平衡的,即在那些高产地区,增产潜力也还很大。以亩产千斤的敦煌县为例,今年麦田还只耕了六寸深,小麦生长期间只浇到二次水,平均每亩施肥量仅施用牲畜粪一万二千斤,每亩种植密度还不到五十万穗,所种的品种“白大头”品种混杂,并且还有倒伏的缺点。亩产千斤的和政县,小麦锈病还很严重,如果再进一步采取措施,产量还可以大大提高。
增产小麦已成为粮食生产战线上重要任务之一,在春小麦地区必须大力发展春小麦生产。各地必须认真总结今年春小麦增产经验,制定明年春小麦种植计划和丰产规划,提前做好准备,力争明年春小麦更大丰收。
新华社12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58年油菜生产公报。全文如下:
今年油菜生产取得伟大的成就,开始改变了油料生产落后的情况。全国油菜播种面积三千七百九十二万亩,总产量达二千七百多万担,比1957年油菜增产约一千万担,即增长56.5%。
单位面积产量全国每亩平均七十三斤,比去年增加41.5%。平均亩产在一百斤以上的有六个省市。计:上海市每亩平均二百斤,甘肃省一百五十五斤,青海省一百三十斤,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一百二十五斤,江苏省一百一十七斤,四川省一百零二斤。
大面积丰产事例到处都有:江苏省的南汇、兴化、太仓,四川省的忠县等县平均亩产都在二百斤以上,南汇亩产平均达二百五十二斤。忠县亩产平均达二百三十一斤,陕西省南郑县亩产平均达一百七十六斤。亩产平均达一百五十斤以上的浙江省有慈溪等五个县,湖北省有松滋等六个县。
全国亩产最高纪录已突破千斤。湖北省麻城闽集乡第一农业社二亩一分油菜,亩产一千一百四十六斤。云南省富源县雨汪乡第一社有三亩油菜,亩产一千零五十斤。湖北省应城陈北乡先锋社有三亩丰产油菜,亩产八百六十斤。安徽省合肥市郊区高潮社三亩丰产油菜,亩产七百五十八斤。青海省德令哈农场一点三○二亩春油菜,亩产二千一百六十一斤。今年还有不少地方发现油菜王,安徽省发现一棵有一万二千个荚;江苏省发现一棵有一万四千个荚;四川省发现一棵有六万个荚(一般每株二百到三百个荚)。
今年油菜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不断地加强了对油菜生产的领导,贯彻了粮、棉、油全面跃进的方针,战胜了自然灾害,加强了油菜田间管理,各级领导实行分工,层层负责,不少县、乡、社建立了油菜试验田,开展丰产竞赛,组织参观评比,鼓舞了广大群众增产热情,推动了油菜生产的高潮。
今年各地油菜每亩施肥量,基肥约增加50%至一倍。追肥一般都比往年多施了一、二次。湖北省松滋县采取了“六施二补”(即施底肥、提苗肥、壮苗肥、保温肥、苔肥和花肥,补落后、补平衡),少吃多餐的均匀施肥方法;江苏省兴化县全县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进行四次追肥,一交稳根,二交发杈,三交开花到顶,四交结子像鱼眼睛。全国约有半数以上的油菜田,追施了苔肥和花肥。
今年油菜良种种植面积达二千万亩,比去年增加一千多万亩。陕西省南郑县全县种油菜四万六千余亩,优良品种扩大一万七千五百余亩,良种比当地种增产45%,共可增产三十七万余斤。湖北省松滋全县种胜利油菜三万余亩,平均亩产达二百五十斤,比本地油菜增产120%。其他如湖北省浠水油菜白,江苏省兴化油菜、湖南省洞口甜油菜、四川省拱宸桥油菜等,均系早熟丰产的地方良种,播种面积均大有增加。江苏省兴化县全县良种已经基本普及。
在战胜自然灾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冬播的油菜,在去年播种阶段,湖北江西等省都开展了轰轰烈烈地抗旱播种运动,战胜了去年的长期干旱,去冬今春在油菜主要产区,又遭到多次寒流袭击,江苏省兴化县2月中旬的一次寒流,温度降至摄氏零下十度以下,河港封冻达十余天。华中一带也出现“倒春寒”,在3月上旬来了一次大风雪,但是,广大农民并没有向灾害低头,浙江省在2月间发出寒潮预报以后,各地连夜进入了防御冻害,在寒潮来时采用熏烟、清除积雪和浇水粪溶雪等办法。其他各省也实行了追施腊肥或盖湖草,打扫花苔上积雪,及时进行开沟排水等工作。由于抓得快,干劲大,大部地区油菜未受到冻害损失。
但今年油菜生产还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在播种前未能作好准备,深耕密植还不够,有很多地方仍然是耕作粗放,有的缺苗很多,没有认真进行查苗补栽,废弃面积还相当多。如果从去年起贯彻深耕密植,加强油菜前期田间管理,今年产量还可大大超过。
为了继续鼓励农民增产油料,争取明年油菜更大的丰收,必须大抓油菜生产,把各省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提到二百到三百斤以上。为达到这个目的,各地应该在总结今年油菜丰产经验的基础上,制订明年油菜生产跃进计划,加强对油菜生产领导,实行分工分业专人管理,抓紧当前冬油菜的播种工作,保证种一亩收一亩,不要把油菜作绿肥。从播种到收获,从头到尾加强培育管理,大搞水、肥、土、良种、密植和工具改革,坚决战胜水旱霜冻病虫灾害,每一段都不要放松,培养大面积丰产田,消灭二百斤以下的落后田,力争油菜更大丰收。


第3版()
专栏:社论

组织更多的妇女参加秋收秋种
在10月9日的本报社论“农村劳动力急需全面安排”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把广大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是解决目前劳动力不足的根本措施之一。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妇女是一个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年来的事实,特别是在实现人民公社以后,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示的正确。几个月来,人民公社建立以后,在举办许多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以后,千千万万妇女劳动力从烦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到农业生产战线上去。山东全省办了二十多万处公共食堂、十八万九千个幼儿园和托儿所、二万八千个缝纫组以后,就有六百七十七万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妇女,摆脱了家务劳动的束缚,投进到工农业生产劳动中去。北京市顺义区也有三十二万多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农业劳动。采用这个办法,就可以给工农业生产增加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再加上对劳动力作出全面妥善的安排,那么,目前三秋工作中的劳动力就可以不那么很紧张了。
但是应该说明,还有不少地区的妇女仍然天天在转“三台”(锅台、磨台、炕台),抽不出时间或者只能抽很少时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在农业生产急需补足新的劳动力的今天,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
要组织更多的妇女参加三秋工作,就要让妇女离开“三台”,就要举办能使妇女离开“三台”的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等等集体福利设施。现在许多地方所以迟迟不举办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是有若干客观困难,比如居住分散等等,但是主要的问题还在于某些干部对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妇女在农业生产上“顶不了大事”,只能担任次要劳动,不能胜任主要劳动。这样,他们对于举办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就不是那么积极,大批妇女劳动力也就继续被家务劳动束缚着。因此,只有消除这些错误思想之后,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才能迅速建立起来,妇女劳动力才能迅速从家务劳动转向农业劳动。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上的一支巨大的力量,男子能干的任何农活,她们也都能干;男子会的任何生产技术,她们也都能学会。各地出现的高额丰产的试验田,有许多不就是妇女生产能手种出来的吗?在农业技术改革运动中,不是也有很多发明创造出自女发明家之手吗?
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建立起来以后,巩固提高工作应当立即跟上去。现在有不少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有的人民公社为了做到出工整齐,只是组织主要劳动力在公共食堂吃饭,而一般劳动力仍要回家吃饭,这样仍有一部分妇女劳动力被束缚在家务劳动中;有的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办得不好,饭做得不好,或者没有菜吃。少数托儿所、幼儿园也办得不能令人满意,以致孩子的母亲不能安心生产,或者不愿意把孩子送进去。可见,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的巩固和提高,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种认为组织起来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错误的。每一个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都直接关系着群众的生活和生产,不把这些集体福利事业办好,要搞好生产是很困难的。当然,目前炼钢炼铁秋收秋种工作十分紧张,一时很难拿出很大力量来彻底整顿公共食堂和托儿所等,但是,就是在目前,各县领导机关和各个人民公社的领导干部还是可以抽出一定的力量来加强领导,使公共食堂和托儿所等逐步巩固和提高。这对于鼓舞广大妇女生产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时期河南、河北等省的许多县委,通过召开集体福利事业会议、现场会议等等方式,总结和传播先进的公共食堂和托儿所的经验,提高食堂工作人员、保育人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河南省鲁山县委规定全县各人民公社的党委都要抽出一名副书记管理福利事业。这些做法和安排值得大加提倡。
普及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等集体福利设施,也只是为解放广大妇女劳动力奠定物质基础;要使千百万刚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妇女在农业生产劳动中充分发挥作用,还要配合一系列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现在还有些妇女有自卑感,看到繁重的生产任务时,就失去了信心;还有少数妇女对农业劳动有错误的认识,不愿意下地劳动。因此,需要在妇女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帮她们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帮她们树立起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格。河北省河间县星火人民公社张候村开始进行深翻地的时候,有的妇女说:“男劳力少,妇女弱,两千一百亩麦田普遍深翻,怎么也完不成。”领导上发现后就组织大家辩论。经过辩论,妇女的积极性和信心立即提高,参加深翻地的妇女由六十七人增加到一百一十六人,深耕进度大大加快。湖南省郴县专区宜章等县提出了“男子大力炼钢铁,妇女接班搞农业”的响亮口号,又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广大妇女情绪高昂,干劲很大。她们提出的保证是:一定要把庄稼“收回来,种下去”!
为了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的劳动潜力,必须把劳动力组织好,调配好。在秋收秋种期间,有的地方是妇女单独编队,有的地方是男女混合编队。这两种做法都各有优点,各地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斟酌而行,不必强求一致。河北省昌黎县果乡人民公社八里庄生产大队,组织一百零三名妇女把六十九名食堂炊事人员和三十四名饲养员全部替换下来,投入田间生产中去。这也是挖掘劳动潜力的一个可行的办法。河南省襄城县双庙乡开始进行深翻地的时候,个别妇女感到很吃力;后来把妇女劳动力和工具做了适当调整,使半劳动力翻上层,强劳动力翻下层,结果翻地的效率高,质量也好。在组织广大妇女参加秋收秋种的过程中,各地会不断地创造出一些好的办法和经验,应当及时总结和传播。
要使广大妇女胜任繁重的生产任务,不但需要提高妇女的劳动热情,还要提高妇女的生产本领,使苦干和巧干相结合。在秋收秋种当中,各地妇女的干劲都很大,有些地方妇女同男子一样猛干、苦干,吃住都在田间。但是由于对某些作业不熟悉,生产技术不高,影响了劳动效率。因此,如何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妇女的生产本领,已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河南孟津县在深翻地期间已经培养了犁地能手三千五百多名。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人民公社金田生产大队的妇女,在生产能手的带动下,把过去只有男劳动力才能干的“打田凼”的任务全部担负起来,并且三天之内完成,效率比男劳动力提高一倍。各地在提高妇女生产技术方面还采取师徒包教包学、召开现场会议、办红专学校等等方法。经验证明,只要领导重视,抓紧细致的组织工作,就一定能很快提高广大妇女的技术,使妇女胜利愉快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这个工作做好了,又会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的劳动热情,增强广大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信心,充分发挥妇女在农业生产上的重大作用。


第3版()
专栏:

打掉自卑感 勤苦学犁耙
卫星公社妇女劳动赛男子
本报讯 江西省高安县卫星人民公社妇女社员在绝大部分男劳动力被抽走搞钢铁的情况下,发挥革命干劲,苦学苦干,出色地完成了田间作业。在最近全县组织的农业生产评比中,卫星社光荣的获得了“上游”红旗。
卫星社是个一万多户的大社,共有十万多亩水田和旱地,全社一万八千多个整、半劳动力平均每人负担五亩多耕地,而其中九千四百多个男劳力一向是生产的主力。妇女虽有劳动习惯,但大部分只能从事附带劳动。为了搞钢铁生产,9月10日有八千多个男劳力被调走了,另一千个男劳力也参加了烧木炭、运输等支援钢铁的工作。这时,全社留下搞农业生产的,除每个队的小队长和会计是男人以外,其余都是妇女了。这个时候,农业生产正值紧要关头。全社一万六千多亩晚稻遭受严重的旱灾威胁,有二千八百亩三类禾苗必须抓紧追肥,一万八千多亩秋田也要翻耕准备秋种。另外棉花、芝麻、红薯等旱作物还要管理和及时收、摘。在困难面前能不能做到不误农业生产,依靠谁来搞好农业生产,成了严重的问题。开始生产队长们不大相信妇女的力量,提出“要上山搞钢铁,不在家领导一群婆娘”。甚至说:“光靠这些妇女,生产受到损失不负责!”妇女呢,许多人有自卑感,认为搞生产这么重的担子担不起。
根据这种思想状况,公社党委会立即召开了生产队长和妇女代表会议,就为什么要大闹钢铁?男人走了妇女能不能担当农业生产的重任?组织了辩论。辩论中,大家首先认识到钢铁生产的重大意义,若把劳动力抽回来是不行的,因此,许多妇女提出了要大胆破除迷信,首先打掉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思想。她们说:男人也不是天生下来就样样会做的,我们不会的就学,苦学苦干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些能犁会耙的妇女并且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在党委会的领导下,人人鼓足干劲立即行动起来。分配抗旱的社员叮叮当当一个晚上就把全部水车装上了滚珠,开始日夜车水大战旱灾。团结大队要引山背后的坝水,但开一条圳需千多个工,劳力和时间都不允许,全队三十八个妇女便集中了十九部水车连接起来,引水过山抢救禾苗,战斗坚持到一天一夜,还不肯下车休息。突击田间管理的女社员更不甘落后,日夜在田间送肥追肥,不到五天即消灭了二千五百亩三类禾苗。9月下旬部分地区落了雨,秋季作物丰收已成定局。这时除少部分劳力收棉花、芝麻以外,大部分劳力又转上了翻田秋种。师傅带徒弟,田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勤教苦练。新学犁耙的妇女开始学习特别吃力,走不多远就扎得手酸臂痛,质量也不够标准,但没一个灰心,一道不行就再来一道。这样坚持苦学苦练,不到几天时间参加犁田耙田的七千名妇女就全部掌握了技术,大大加快了秋耕秋种的进度。梅口大队江上小队原来分配三天完成六十亩田的翻耕任务,最初小队长不肯接受,但全队二十六个妇女只用了两天半就完成了。
战斗在钢铁前线的男社员们听到家里生产没有误事,都称赞妇女们有干劲,有办法,说他们可以放下心了。
现在晚稻快熟了,更繁忙的秋收秋种任务又到来了。妇女们已经准备即使不从炼铁基地调回一个人来,也要坚决做到随收随种,收好种好。 (马锺明)(附图片)
江西庐山海会区妇女在犁田 涂墨摄


第3版()
专栏:

湖南妇女挑起冬耕冬播担子
每天八百万人下田劳动,深耕进度超过往年
本报长沙11日电 湖南广大农村妇女苦练生产技术,积极参加劳动,已成为农业生产战线上的一支主力军。9月底统计,全省每天出工的妇女有一千零一十五万多人,占农村妇女总人口的64%,较去年同期出工人数增加一倍以上。其中参加农业生产的妇女约有八百万人,占目前农业出工总人数的80%,妇女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战线上的主力军了。
由于妇女接替了农业生产,各地都注意了合理安排劳动力,全省农村虽抽走了40%的男劳力(约六百多万人)搞钢铁生产,全省冬耕播种工作却以每天完成近一百万亩的速度跃进,比以往任何年都快。
目前,全省两千多万亩中稻收割完毕,还播种油菜、小麦等冬作物一千多万亩,完成冬播计划30%。积肥平均每天增长六亿担。全省深耕六寸以上的耕地有九百三十八万多亩。每天约有一百万人投入冬修水利运动。全省各地基本上做到了钢铁、粮食生产两不误。
9月底,全省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各地普遍办起公共食堂、托儿所,使广大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妇女参加劳动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了。但是,当时很多人看不到妇女的力量,总认为妇女是“站灶湾”的,不懂农业技术,附带干点粗活差不多,要以她们为主力搞农业生产,一定搞不好。妇女中也有不少人缺乏信心,怕搞不好生产,惹人耻笑。根据这种情况,很多地方党委及时在群众中展开了大辩论,批判了轻视妇女劳动力的思想。同时,采取老农带徒弟、边学边做的办法,帮助妇女学会犁田、播种等基本农活。全省炼铁基地的邵阳专区,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领导了这一工作,全区有四十万名妇女很快学会了两门以上的农业操作技术,把冬季生产任务担当起来。因此,全区一百万钢铁大军可以无后顾之忧,安心生产。宜章县四万多名青壮年妇女掀起“人人学技术,个个当能手”的学习高潮。全县已有80%的妇女很快学会犁田、整地等基本农活,而且有很多妇女成为“多面手”。在10月初,各人民公社的评模会上,全县九千多名妇女被评为水稻、红薯、养猪等各项生产的能手。
广大妇女的勤劳、苦干精神,很快打破了许多轻视妇女的陈腐观念。邵东县瓢厂乡人民公社抽出三千劳力搞钢铁生产后,家里只剩下妇女和半劳力。当时计算冬耕播种任务要九十六天才能完成,赶不上季节。有人主张发动妇女;有人却认为靠妇女,还不如压缩冬种面积。乡党委书记杨荫支持第一个意见,首先在社里请老农教妇女犁田,三天就有七百八十六名妇女学会了犁田,妇女劲头更大了,每天出勤人数由一千八百多人增加到三千六百多人。苦战二十二昼夜就突击完成全社一万多亩田的冬耕播种任务。不仅深耕达一尺左右,而且作物都赶上了播种季节。
(欧阳贤、胡坚)


第3版()
专栏:

主要冬麦区深耕进度表
农业部10月8日统计
省 市 计划秋耕面积(万亩) 完成计划的%
北 京  135  105.9
河 北  4,000   82.5
山 东     8,000         45.0
  河 南     8,000         76.6
  山 西     2,076         63.1
  陕 西     3,400         44.1
  甘 肃     2,400         67.6
  江 苏     4,500         25.2
  安 徽     5,863         29.6
  湖 北     4,400         29.6
  十个省、市合计 42,774         50.6


第3版()
专栏:

粮食系统技术革新展览会开幕
沙千里提出:广泛改革工具和技术,更好地为工农业服务
新华社12日讯 全国粮食系统技术革新展览会11日在北京开幕。
参加这次展览会的有二十六个省、区、市单位。展览馆展出了粮食储运和加工等机具三千多件,显示了全国近百万粮食系统职工,在技术革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如江苏省展出的简易耐用的土囤仓、草囤仓;河南、山西等省的无器材粮仓;福建省的土机械化粮仓等,很受参观者的欢迎。各省的上百种薯类加工机具和薯窖模型中,机具工效一般都要比手工高出数倍至数十倍,薯窖的保藏期有的长达一年之久。浙江省的土机械加工厂里,一部木制的水轮机,能带动砻谷机、升运机等七部木制机器。在粮、油、薯类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方面也出现了不少新产品。还有在购销、基本建设、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创造和先进的工作方法。
11日,在展览会开幕典礼上,粮食部部长沙千里讲了话。他说,粮食系统进行技术革新的任务,就在于逐步采用新的技术成就,改革工具和设备,尽可能快地提高劳动效率,节约一切可能节约的人力物力,来支援工农业生产。
沙千里说,随着粮食生产一再跃进,不久以后,国家、人民公社将要积累起相当数量的储备粮和储备油。因此,国家粮食部门不仅要把国家的粮食保管好,而且还要帮助人民公社把粮食保管好。这就必须改革储粮的工具和设备。
沙千里指出,粮食部门的技术革新运动还只是开始,今后应根据不同的条件,广泛地开展改良工具和革新技术的运动,逐步实行机械操作和半机械操作,争取在两三年内改变各项业务工作的面貌。他最后号召粮食系统的全体职工,要互相学习,发扬敢想、敢说、敢作的共产主义风格,共同研究,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全国县以上粮食系统的代表准备分三批来京参观学习。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云南等七个省、区的代表已在北京进行参观学习。
展览会预定在11月上旬闭幕。


第3版()
专栏:

织女牛郎吐舌头
玉米秆儿穿九天,
浑身棒子有几千,
织女牛郎吐舌头:
那有玉米长云间!
(兰永福)


第3版()
专栏:

五子登科
大地瓜,多儿郎,
个个长得赛金刚,
大儿名叫超英美,
二儿外号小月亮,
三儿起名英雄汉,
四儿就叫地瓜王,
落了小五个最小,
它叫一百五十二斤强;
五子登科齐挂帅,
齐和算账派来算账!
算账派一听害了怕,
爬到床下闷了腔。
(马汉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