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勤俭建国从勤俭持家做起
朝阳县财贸部门许多职工家属回乡生产
本报讯 辽宁省朝阳县县城财经贸易部门,最近动员了一批能够回农村的职工家属回乡参加生产。
朝阳县城财贸部门共十九个单位的一千二百九十二名职工当中,带家属的有八百六十七户,其中由农村迁入的占五百三十二户。这些家属绝大部分是农村的劳动力,进城后脱离生产,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城市生活水平较高,家属进城之后,职工的经济负担加重,有的人工作情绪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进城家属不断增加,几年来修建不少宿舍,仍不能满足需要,这就使国家增加了财政开支。至于职工因为生活困难,时常要求公家补助,也使国家增加了一笔负担。城市人口增多,在物资供应,特别是副食品供应方面,更给有关部门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朝阳县城财贸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动员职工家属回乡参加生产。现已确定回农村的有一百零九户,一部分已经回去。
他们在动员工作当中,首先作好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例如这些家属有无劳动能力,农村是否有家、家庭关系是否正常(如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都事先弄清情况,然后分别进行说服动员。对于回去需要单独立户,小孩无人照顾、不能参加农业生产,或是家乡距离很远,职工回家探亲不便,或男女的一方有病需要就近照顾和家属在城市有临时工作的,除自愿回去以外,一般暂不动员。
其次,针对职工和家属所存在的一些思想顾虑,进行细致、具体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这方面,有这样几个主要经验:一、家属一般都根据丈夫的态度行事,因此关键在于打通职工的思想。二、领导干部和党、团员以身作则。如煤建公司副经理张国栋在动员工作开始以后,先把自己爱人动员回去,对其他职工有很好的影响。三、必须提高家属的思想认识,说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此外,在加强思想工作的同时,有一些具体问题也需要加以解决。如:家属回去以后,应利用假期让职工能回家团聚。家属回农村,如有缺乏路费等经济上的困难,工会和行政也应帮助解决。


第5版()
专栏:

进门养猪 出门作田
贵州湖南大部妇女参加生产
据新华社贵阳5日电 在贵州省农村中,各族妇女有90%以上参加农业生产。目前,她们正在和男社员们一起,做好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争取农业大丰收。
据去年对二十九个县三十五个农业社一万四千七百四十五户的调查,共有劳动力三万三千零五十六个,其中女劳动力占一万五千六百六十六人,而每个女劳动力平均每年做一百五十一个劳动日,劳动报酬占总数40.6%。
几年来,贵州省农村中已经建立了十七所幼儿园,六百九十六个托儿所和一万三千七百一十三个托儿组,共收托小孩十万零九千三百三十二个,解决了九万一千五百二十四个母亲参加生产的困难。
据新华社长沙5日电 湖南省目前有50%—60%的农村女劳动力常年参加农业和副业生产。在农忙季节,参加生产的女劳动力已达到90%以上。据湖南省民主妇女联合会统计,全省妇女所作的劳动工分,平均达到农业和副业总工分的15%—20%,最高的达到30%—40%。
据十八个县的统计,今年从春耕到现在有九十九万多妇女出工。她们在劳动生产中起着显著作用。
山区和丘陵区劳动习惯较好的妇女,在合作化以后劳动积极性更高涨。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妇女,在今年前七个月中就造林七万亩、修防火线六千六百多里,还开垦小米地二万八千多亩。
养猪副业是湖南农业的巨大收入。全省第二季度存栏猪八百多万头,其中80%以上是妇女饲养的。


第5版()
专栏:

湖南祁东县妇女模范李玉英
积极推动农业社节约粮食
新华社长沙2日电 七年中四次被评为工作模范的湖南省祁东县民主妇女联合会主任、共产党员李玉英,最近又推动三官农业合作社社员节约用粮,作出新的成绩。三官社节约用粮的经验,不仅由中共祁东县委通知各乡注意学习,在8月31日闭幕的湖南省专、县妇女干部会上也作了介绍。
李玉英已在昨天动身去北京参加即将召开的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8月中旬,李玉英到步云桥乡三官社了解节约用粮情况,这时新粮收割不久,部分干部认为群众不蒸酒、熬糖,没有浪费现象。但是她在调查中却发现农民在秋收后普遍有多吃一点的思想,有三十几户社员每人每天吃粮达到两斤左右,这样下去全年留粮只够吃八、九个月。全社还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大量用主粮喂猪,喂鸡鸭。
李玉英根据她了解的情况,首先向三官社的干部进行教育,扭转了他们的麻痹思想。在社干部会上,大家都表示要带头节约,并教育社员克服浪费现象。接着,李玉英又召开一次妇女干部会讨论如何节约用粮,大家提出的办法是:有计划地用杂粮搭配主粮食用;掺冷饭提高出饭率;用杂粮、甜菜、南瓜、苋菜、苜蓿等喂猪;不熬糖、煮酒等等。经过李玉英和社干部共同努力,现在全社已有50%的农户订出了今后一年的用粮计划,有的户现在仍在制定中。(附图片)


第5版()
专栏:编后随笔

扭转这股逆流
农村人口脱离农业生产到城市去住着“当家属”,这应当说是一股逆流——它违背了发展生产力的原则,不但直接减少了生产力,而且要多消耗许多生产力。要多盖许多宿舍,多供应许多商品,多耗费许多运输力,等等。
要职工家属回农村去,这不又成了“无情的天河”吗?本来,“无情的天河”的比喻就是不妥的。事实上,劳动人民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机会,在我们这个时代,比过去任何时代是更多了而不是更少了。虽然正处在社会生活大变动的时代,并且受着各种条件的限制,但是,对于城市职工回家探亲,在乡村的家属到城市探望亲人,各部门却是力求予以照顾的。(有些单位过去在这方面的工作有缺点,那当然应该纠正。)
最重要的还是劳动生产。我们是人,不能逍遥终日不事生产而又能很好地生活下去。人们幻想出来的神仙,牛郎织女也要从事耕织,也还有天河相隔之类“不自由”的事情,何况我们的现实生活,岂能只图终日相聚而不事生产?让一部分可能回农村的家属回乡参加生产,既有利于工业,更有利于农业,这样才有可能使全体人民都生活得更好。逆流扭转了,它就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澎湃的主流的一部分。
朝阳县县城财贸部门职工家属纷纷回家参加生产的事实说明:减少不直接参加生产的城市人口是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解决职工及其家属的思想问题。同时,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对职工及其家属的一些具体问题必须切实解决。在这几方面都做得很坚决,就可以避免脱离群众,就可以把这件事情办得很好。


第5版()
专栏:比比·算算·想想·看看

粮价到底低不低? 提高粮价对谁有利?
福建省安溪县美山乡火星农业社在粮食问题大辩论中,就粮价低不低问题展开辩论,批判了少数富裕农民叫喊粮食不值钱的谬论。
什么人叫粮价低?
火星社是个余粮社,从1955年秋后实现合作化以来,连年粮食增产。但有个别人却说粮价太低,有些富裕农民公开叫喊现在粮食不值钱,农民干到死都不会富裕,不如搞副业生产合算,他们主张提高粮价和自由买卖粮食。但是社内大多数贫农和下中农反对这个论调,在辩论会上纷纷起来反驳。曾经替地主当过五年长工的贫农社员苏贮指着发谬论的人说:别说那没有良心话,请问过去粮价忽高忽低,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呢?贫农蔡维生说:就说粮价吧,过去奸商投机倒把,五谷登场就杀价,青黄不接就抬价,例如实行统购统销前一年,一担谷子卖出四元八角,买入时涨到九元七角,相差一倍多。结果是农民吃亏,奸商得利。他还举出该社新路角落二十五户中,有十九户贫农和下中农,在1952年卖出粮食二万八千二百斤,被奸商压价剥削了一千三百八十一元,到青黄不接再向私商买入一万一千四百斤,就被抬高粮价剥削了五百五十八元。贫农陈论激动得下泪说:解放前米价一日千变,奸商把粮食囤积起来,地主、富农乘机放高利贷。贫苦农民没有钱买那样的贵米,上顿接不着下顿,被迫卖掉亲生儿子还填不饱肚子。像我这样卖子度荒的人,仅美榜村就有七十多户,这还不是粮食掌握在地主富农和奸商手里的缘故?由贫农上升为新中农的社员黄沙四说:过去全美榜村能够囤积粮食只有五十三户,占不上10%。90%以上的农民受到剥削,现在有了统购统销政策,保护粮价物价长期稳定,还嫌粮食不值钱?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粮价合不合理?
辩论会上有的人说,粮价稳定好是好,就是价格较低。贫农占清泉说:现在的粮价对勤劳农民来说,是比过去高;对那些地主、富农和富裕中农来说,是比过去低的。他以自己亲身经历事实说,1952年统购统销前一年,他家收成二十四担谷子,因还债、买肥田粉和修补农具,共计卖了十一担谷,每担只卖四元八角,春尾缺粮再买粮时,每担涨到九元七角。现在稻谷每担七元二角,对我来说是增加二元四角;对富农和富裕中农及投机粮商来说,是少卖了二元五角。这就可以看出什么人才叫粮价低了?富裕中农社员占方碧辩解说:粮价低不低要拿它和工业品来对比,这样比粮食却就不值钱了。他又说,以前买一套斜文布的衣服(十二尺布),只需三十八斤稻谷,现在却……。他的话音未落,贫农社员许两站起来说:当时乌斜文每尺三角一分钱,现在一尺三角二分钱。你的稻谷囤至春尾,每百斤卖九元七角,可买三十一尺。我们穷苦农民,没法囤积春头,每百斤只卖四元八角,还换不上十六尺布。现在一年四季谷价每百斤七元二角,可换回同样乌斜文布二十二尺半。这一下把占方碧驳得无话可说了。贫农社员吴气说:过去我一条短裤破了补,补了破,先后缝补共一斤六两重。现在一家七口,不但有粗穿的。而且每人都有一套作客衣服,要说粮食换布不合算,这些新衣服从那里来的?
提高粮价对谁有利?
辩论在进行中,有个从贫农上升为新上中农社员许分说:咱农民都参加合作社,口粮不愁了,去年一年余粮就卖四十五万多斤。如果粮价提高一些,大家不是增加收入更多吗?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立即又展开了辩论。大家都以几年来的亲身感受,集中批判了这种光想赚钱的资本主义思想。社员们在辩论中说,农民只有生产一项粮食,其他都是伸手靠别人供应,农民种植粮食提高价格,工业品同样也要提高,这还了得吗?贫农许婆说:1952年粮食未统购统销,每百斤肥田粉二十七元,现在十八元七角,全社去年购买肥田粉六万斤,就比1952年便宜了四千九百八十元。这就是粮食支援工业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增加生产,否则别想增收粮食,丰衣足食。第十一生产队社员为全社算笔账说,1955年秋后,国家帮助我们修建大型白濑水圳,保证了千亩农田免受干旱威胁,使很多旱地变水田。全社早稻面积从1955年的一千四百亩增加至一千七百五十亩。每亩平均产量由二百九十一斤提高到三百三十六斤,这才是农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越辩越明
火星社经过组织一千零四十人的粮食价格大辩论,对粮价低不低问题愈辩愈明。很多人提高了认识,自动批判了糊涂思想,放弃了只顾自己不顾国家的打算。新下中农李枝说:前些日子,我也随声附和喊叫粮价低,不合算,现在批判了资本主义思想,才认识只顾一时,就会误一世。目前全社除按早季统购任务二十五万斤完成外,又卖了二万一千多斤余粮,比去年早季多卖了九万一千多斤粮食。


第5版()
专栏:

决不在自然灾害面前屈服!
福建陕西农民奋力抗旱保秋
本报讯 福建省农民积极投入抗旱保秋运动,力争秋田增产。8月中旬以来,全省普遍缺雨,溪河水位不断下降,旱情猛烈发展。据有关部门8月26日统计,全省受旱面积已达三百十九万一千多亩。其中尤以晋江专区旱情为最严重,全区受旱面积达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多亩。在受旱严重地区,土地龟裂,作物生长不良。为了战胜干旱,福建省抗旱防旱指挥部(省委书记、副省长魏金水领导)已于日前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迅速采取措施制止旱情发展。现在,每天约有数百万人投入抗旱保秋斗争。受旱严重的南安县,每天出动二十七万多人,使用着一万多架水车,七十多部抽水机,和三万五千多件戽水工具,同干旱作斗争。现在,已有二十五万多亩受旱作物受到一次到六次的灌溉,占受旱总面积的96.4%。该县水利条件较差的焦塘乡,组织了一支六百多人的挑水队,连日到二里路外挑水,灌溉受旱的一百五十亩晚稻。他们提出了“抗到溪干无泉水,还要想法找水灌溉保丰收”的口号。晋江莲塘等乡每夜点着汽灯抗旱保苗。据晋江、南平两专区初步统计,已有六十六万八千多亩旱田得到灌溉。
本报讯 陕西省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开展抗旱保秋运动。
陕西大部地区很久没有落雨,秋田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干旱现象。在关中平原地区,秋田普遍受到旱灾的威胁。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对当前的干旱现象采取了紧急措施,抽调大批干部深入基层,推动抗旱保秋运动。各县都抽调了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和农民一起,千方百计,寻找水源,利用水渠、水车和担水等,浇灌秋田。据统计,渠道已浇秋田几百万亩,灌溉地区的玉米,水稻已浇一遍到两遍。三原县全县展开抗旱运动,泾惠、清惠渠灌区的十一万七千九百多亩棉花,和五万八千多亩玉米,全部浇过一遍,有一部分已浇二遍。各地都积极挖掘一切可行的办法,有的利用洪水灌溉,有的添置水车、辘轳,有的担水点浇,“能浇一分是一分,能灌一亩是一亩”,全力抗旱保秋。


第5版()
专栏:

政府免费为农民治蝗
全国今年出动飞机四千七百多架次
除虫面积六百多万亩大大超过年度计划
新华社天津5日电 设在天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专业航空队2日作了今年最后一次农业飞行。至此,今年农业飞机飞行了四千七百四十四架次,除虫面积达六百十一万多亩,相当年度计划规定的灭虫面积指标的281%。
在河北、河南、山东、青海等省的二十八个地方,飞机今年扑灭了夏蝗和秋蝗五百零七万多亩,杀虫效率一般都在95%到100%,而平均每亩地飞行费用仅一角。飞机灭蝗的全部费用(包括药粉)都由政府支出。在著名的小麦和棉花产区的河南新乡、山东夏津和甘肃吴忠、金积等地,飞机还帮助农民消灭棉虫和小麦吸浆虫。山东夏津去年曾由政府出钱进行了飞机消灭棉虫的飞行,由于杀虫效率高、棉田普遍丰收和飞行成本低,今年夏津县几十个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就自己出钱要飞机给他们消灭了棉虫约二十万亩。


第5版()
专栏:

农民们,尽快卖新棉给国家!
各地供销合作社收购工作开始
新华社4日讯 全国各产棉区,除陕西省外,已经开始采摘新棉,各地供销社也已开始收购。河北省邯郸、石家庄两个产棉区从9月1日以来已收购了新棉二十多万斤。河南省到8月底已收购新摘的籽棉五十多万斤。四川开始收购的二十个县近几天共收购皮棉三千担。湖北省的枣阳、汉川等县从8月中旬起新棉就陆续上市,汉川县每天上市量达五万斤。
已经收购的棉花,品质一般比去年较好。河南省收购的棉花一般为五级,山东省多为四、五级,而去年则为五、六级。
各地供销社收购新棉的准备工作早在8月份以前就做好了。为了作到快收多购,便利群众售棉,各地大都调整了采购站。去年撤销采购站过多的地区,今年又适当地增加。河南省设立的棉花采购站比去年收购旺季时增加了24%,山东省聊城、济宁、泰安等五个专区建立的采购站比去年增加36%以上。各省还训练了大批采购人员。棉花包装布和运输工具,多数省市已经备足。今年的棉花验收仪器增加了很多,并且早已运到产棉区。各地动力轧花厂的机器检修工作也已经结束,可以按时开工轧花。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关负责人认为,今年棉花采购准备工作虽然已经做好,但是要完成棉花采购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各地采购部门必须教育采购人员,防止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要切实做到快收多购,并且要向农民宣传多卖棉花支援国家建设的道理,为了保证棉花等级标准,验收人员在验收工作中要多研究多试验,防止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要实事求是,贯彻优等优价的政策,做到农民、国家都不吃亏。
新华社济南4日电 山东省棉花产区部分地区新棉开始登市。今年各地供销社提前做好了各项购棉的准备工作,现在正积极进行收购。临清县于8月25日已收进籽棉二万余斤;高唐、东阿等县收进新棉近二千斤。滨县、齐东、商河等县新棉也正陆续上市。
今年上市的新花,水份少、质量高、品级好,大都在四级和五级。衣分率在三十七斤至三十八斤,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二、三斤。广大棉农对今年新棉初期的售价感到满意,现正将收获的头喷花晒干拣净出售给国家。
新华社南京4日电 江苏省新棉上市。受到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棉农,正在根据棉花成熟情况快拾快晒快拣,尽快地把新棉卖给国家。
省内各地供销社作好了收购的准备工作,并且训练了一千七百多名棉花检验人员,以便正确贯彻“优级优价”的政策来收购棉花。(附图片)
山东省主要产棉区夏津县很多农业社,在“随收随卖”的口号下,纷纷把摘下的新棉卖给国家。从南屯收购站的收购情况来看,目前虽是早棉登场时节,该站从8月27日开秤以来,每日就可收购新棉万斤左右。但去年同期每日收购量只有几百斤。
图为建国农业社的社员,正用大车把前一天收摘的棉花送到国家收购站去。 新华社记者 孙 静摄


第5版()
专栏:当前农业生产上应注意的事情

抗灾保秋仍是当务之急
目前,自然灾害对于农业丰收的威胁尚未解除。东北地区的水情正处在紧急状态;华北地区虽获喜雨,但河南和山西、陕西的部分地区秋旱仍很严重;还有一部分地区发生了虫害。抗灾保秋仍是当务之急。
大家都知道,在现有的条件下,农业生产能不能丰收,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有无自然灾害、灾害发生的大小和我们对灾害的斗争是否取得胜利。今年上半年,全国基本上风调雨顺,大部分地区夏季作物获得了丰收,秋季也只是局部地区遭受了水灾。如果我们战胜了当前的洪水、干旱和虫害,全年丰收就大有希望。因此,紧急动员起来抗灾保秋,就成为争取今年农业大丰收的关键。
现在,遭受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地区的党政负责人员,多已率领大批干部下去领导群众抗灾,广大群众也正在积极地对水、旱、虫害进行斗争。但是,仍有一些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对自然灾害的威胁认识不足,他们盲目地认为丰收已成定局,大可以收兵了。因此,有的放松了对洪水的戒备,有的抗旱、捕虫行动迟缓。其实,我国各主要河流的汛期要延续到9、10月份,稍一疏忽,仍有可能酿成巨灾;许多大秋和晚秋作物,正在灌浆育实或者是种下不久,需要大量水分才能籽大粒满、生长正常;虫害不及早捕灭,也会使丰收的庄稼变成歉收。不可心存侥幸,而应该提高警惕,充分准备,保卫住即将到手的丰收。
凡是汛期尚未过去的地区,都需要抓紧整顿防汛队伍、检查并整修堤防、充实防汛器材,准备战胜任何可能到来的洪峰。当前水情紧急的地区,更需要在防汛抢险的同时作好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准备。黑龙江省要求在险要堤段组织两套人马,一套负责防汛抢险,一套负责转移安置,这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万一河堤出险,手忙脚乱,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要教育农业社社员爱护公有财物。有些常受水灾的农业社,应该制订抢救公有财物的办法。
受旱严重地区要大力抗旱。有水利设备的地区,要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和需水缓急,有计划地日夜轮浇;没有水利设备的地区,要采取各种有效办法,积极寻找水源,提前修建对当前抗旱能起作用的小型水利工程,抢救受旱严重的禾苗;一切地区都要抓紧时间锄地保墒,减少水分蒸发。特别是解除了旱象的地区,更应该积极发动群众抢种。如果抢种粮食作物季节已晚,就要抢种蔓青、萝卜等蔬菜。种菜对帮助灾民度荒能起很大作用。1949年苏北灾区种菜三百万亩,收菜七十亿斤,1956年河南灾区收获秋菜八十多亿斤,使许多灾民赖以度过了灾荒。群众把菜称为“度荒之宝”,各地不可轻视;只要不影响种麦,就应该多种。
发生虫害的地区要发动群众捕打,结合药物防治,迅速扑灭。
要使群众了解:在合作化以前,我们能够战胜多次自然灾害,今天就更有条件战胜目前的灾害。以旱灾为例:广东省茂名县前途社1956年建社之初,就碰到了严重的干旱。春天需要插秧的时候,山塘、水库都干涸了,他们就在离田五里路远,翻越五个山岭,把油柑湖的水引到田里来插秧;夏天抽穗扬花的禾苗受旱枯萎,他们车干了油柑湖的湖水,又架桥开渠,把离田十里路远的鉴江水引到田里来。由于农业社有强大的力量,终于战胜了旱灾;在六十多年没有见过的干旱下面,该社全年粮食增产了18%。因抗灾工作做得好而增产的农业社,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充分运用农业社组织起来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灾害,争取丰收。


第5版()
专栏:

工农情深似海
——记孝感县五四农业社工农联盟问题的讨论
“工农情深似海,谁也离不了谁”,这是湖北省孝感县五四农业社社员最近讨论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以后,普遍反映的一句话。
前些时,五四农业社有些干部和社员对工农联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农关系上提出不少错误意见,还有不少社员不承认工业支援农业,说“这几年我们合作社粮食、棉花增产了,卖给国家很多,就没看见机器下田庄”。“没有工业,田地还是收粮食”。还有些社员说共产党办事“厚此薄彼,工人生活好,农民生活苦”。不安心农业生产而想进城当工人的人,因此一天天多起来。这个社的中共支部为了使社员对这个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于是领导社员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在辩论会上,社员们充分地说道理,算细账,辨明是非。会上,很多人以具体事实驳斥了“工业没有支援农业”的错误思想。他们指出,今年6月间,当早稻正灌浆,中稻在扬花吐穗,一季晚粳正在发蔸的时候,一连二十八天不下雨,北畈四百五十多亩无塘水灌溉的稻田,全部干旱了,车河水需要几十乘水车,时间赶不上,眼看着要减产,社员们焦急万分。就在这个火口上政府贷款四千元,买回一部二十五匹马力的抽水机,日夜抽水,一位工人随着抽水机工作了三天三晚,把受旱稻田全部灌满了水,算算账,仅这一项全社可多收入十二万多斤谷子,除了归还政府贷款以外,还有剩余。还有社员从国家供应农药和农械方面说明工业对农业的支援。今年全社用了各种农药一千多斤,大小农械二十五部,化学肥料八千多斤,这些对水稻千斤丰产和棉花、黄豆和花生的全面丰收起了保证作用。社里春季小麦收成好,每亩平均产三百零九斤,也是多亏国家供应十行条播机和双铧犁才得到的。把大账一算,社员齐声叫好,罗宏国说:“水有源来树有根,发展工业是福音,农业离开了工业化,大量增产不可能。”原来认为工业对农业没有什么支援的社员,听了这些事实,也都无言可答。
接着,讨论的焦点集中到农民的生活同工人比较到底苦不苦,共产党对待工人和农民是不是厚此薄彼的问题。第五队一个社员首先说:“不信我们换个班,叫那些工人来种田,尝尝农民生活苦不苦!”另外有些社员也说食盐、布匹等工业品的价钱太贵,粮食反而跌了价。这些错误的论调立刻遭到绝大多数社员的反驳。社员张国山说:“我过去给地主当几十年长工,解放后土改翻了身,又加入了合作社,有吃有穿,在银行里还存款三百多元,这样的生活还要叫苦吗?”党支部也帮助大家算了一笔生活对比账:社里的农户解放前有60%吃了上顿愁下顿,有20%年年要缺三、五个月的口粮,可是自从办了合作社,就一年比一年强,到现在大多数户都变成了余粮户,去年全社每人光口粮平均就分到五百八十六斤,农民几千年来缺粮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样前后一对比,大家都感到生活提高了。社员罗家榨说,不仅生活过得好,文化也翻了身,解放以前全湾三百零一人,只有十三人识字,现在识字的有一百八十七人了。还有社员指出,日用工业品和农产品贵贱差别大,不符合事实。煤油、食盐等都比过去便宜,现在农产品如猪肉、油料等价格都比过去高;至于绸缎、呢绒和高级纸烟、酒等商品的价格提高点,对农民关系不大。
大家明确了农民生活逐步改善的情况后,又进一步认识到工人生活有所提高也是应该的。社员罗信轩、罗用谟说:工人一月能赚百来八十元的人是少数,就是多拿点也合理,因为工人创造的价值大。
再说,工人不比农民,住在城市生活水平高,没田没地,不管什么东西都要掏钱买。
经过这样讨论,原来有错误论调的社员都悄然无声,有些社员自觉地检查了自己的错误认识。上中农罗仪信说:“入社时说,只要奔得有饭吃,不愁穿,叫我怎样就怎样。现在吃穿都不愁了,社里的事有一点做得不如意,就说没有优越性,这就是资本主义思想在作怪。”原来叫嚷要到城里去当工人的社员,也都放弃了打算,表示安心农业生产。
现在社员们的心情比过去更加愉快,田野里一片丰收景象更给社员们增添了欢乐。他们纷纷表示:必须搞好生产,增加粮食,支援国家工业化。最近,社里计划再增产十四万斤粮食,为了实现这个增产计划,社员们已经在七百一十二亩一季晚粳稻田里施了第三次追肥,每天有90%的社员参加生产。此外,社员们还决定把今年收获的二十八万斤早稻,除留足种籽、饲料和社员的口粮以外,卖给国家二十万斤,并要节约粮食,再卖二万斤小麦给国家。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