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加强党对文化战线的领导
中共云南、山西省委抽调优秀干部充实文教卫生部门
本报昆明电 为了加强党在知识界的领导,中共云南省委抽调大批得力的党员干部到各中等以上学校、医院和文化艺术团体担任领导干部。
过去,各级党委也曾陆续抽调了一批领导骨干充实到这些单位去,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缺额仍很大。全省五十五所完全中学和中级师范学校,现有党员领导骨干八十八人,平均每校不到二人。省委全面的研究了目前的干部情况后,决心解决这个问题。省委决定:高等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师院附中、昆明第一师范、民族师范、省属医院、高教局、科学及文化艺术等单位所需加派的党员干部六十二人,由省委从各单位抽调解决;各地中学校、医院、县卫生院等单位所需加派的四百十八人,统由各地市委在本地区内统一抽调。抽调的干部条件,必须是政治坚定,具有大学或高中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适于作这方面工作的相当地委或县委级的党员干部。目前,各级党委已开始抽调,大约在9月底10月初将能配备完毕。
本报讯 中共山西省委已决定抽调一批优秀干部加强文教和卫生战线上的工作。
山西省文教、卫生单位,按照需要目前尚缺少领导骨干和政治工作干部。省委决定抽调八百三十多名干部到学校、文教卫生部门中,担任正副校(院)长,专职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省委提出这次所抽调的干部必须是政治上强,作风好,有领导能力、身体健康能坚持工作。为了使被抽调的干部能愉快地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省委指示各级党委,在抽调干部的时候必须作好动员说服和挑选工作。
目前省委开始从各级党、政、工矿企业系统中进行抽调。省委采取了挑选一批,抽调一批,配备一批的办法,预计12月底抽调工作即可完成。
(德淑)


第4版()
专栏:

国庆节前后
故宫博物院有哪些展览?
为庆祝国庆节,故宫博物院开放了许多陈列馆。
宫庭历史部分新开放了养心殿的配殿和后殿;同时开辟了有近一千五百件玉器和一千件漆器的陈列室,是清代宫内造办处工匠所造的极为精致的工艺品。
国际友谊馆将举办我国政府代表团访问亚欧十一国时所收到的礼品展览。
有名的山西省永济县永乐宫的元代壁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最近文物局和中央美术学院曾组织大批美术家前往临摹。这部分壁画临本也将于国庆节后展出。此外,还有以下三个展览:
新辟“清代艺术馆”
“清代艺术馆”在锺粹宫原址,系最近新辟,已在9月19日开放。这个馆是故宫博物院继展出历代综合艺美术品的最后一个馆。展品有我国在世界上驰名的工艺品瓷器、刺绣、漆器、玉器、景泰蓝、铁花等二千余件,极为丰富。
展览古代织绣
宋、明、清三代织绣佳作已于9月17日起在保和殿展出。展品包括宋代缂丝名手朱克柔的“缂丝壮丹图”和宋人的“刺绣梅竹鹦鹉图”,明代的“缂丝三秋图”和“缂丝蟠桃春燕图”,以及清代的“刺绣群仙供寿图”和“刺绣释迦牟尼佛像”等优秀作品一百一十多件。
我国的织绣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秦、汉就有古书记载,至宋代已达高峰。像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展陈的宋代缂丝(通经断纬的丝线编织的画)名家沈子潘的“梅雀图”,那手工的巧妙、色彩的艳丽,逼真的刻画出梅花、喜雀的生命感,真宛如一幅细秀的宋人绘画。
开放绘画馆
我国珍贵的隋、唐、宋、元古画规定在每年秋季展出约两个月的时间,今年已在9月21日开放。
这次展出的作品,除了为大家所熟悉的国内现存最古的名画一百多件外,还增添了不久前新征集到的四幅名画:唐代韩晃“五牛图”卷,宋代王居正“纺车图”卷,宋代杨补之“四梅花图”卷,元代钱选“山居图”卷。其中“五牛图”和“四梅花图”更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前者以粗实流畅的笔线写出五条牛儿的不同动态,神气很是活跃,后者以简洁的干笔绘出未开、将开、盛开、将残的梅花变化。
(田文秀、宗和)


第4版()
专栏:

一批介绍北京的书籍
为迎接国庆,北京人民出版社在国庆节前夕出版了“天安门”、“北京的诗”二书。前者述叙了天安门久远的历史和封建帝王在此颂诏、秋审等事例,直到解放后人民在此欢庆节日的盛况;介绍了天安门美丽的建筑,并深入解说细部。后者选录了郭沫若、臧克家等四十多个诗人对北京新事物以及美妙景色的热情洋溢的歌颂。
在此以前,该社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介绍北京的书籍。去年10月出版的“北京”画册,用一百四十多幅照片介绍了解放以来首都的重大变化。今年4月出版的“北京游览手册”,比较完全地介绍了北京文物古迹、公园名胜、文娱交通等。已经出版的还有“永定河水到北京”(画册)、“把永安定水引进首都”,描述了这条经常泛滥成灾的河(原名无定河)如何被人民征服而实现了千年的理想。
该社即将出版的还有“我热爱新北京”、“圆明园”。前者是作家老舍、曹禺等描述北京的抒情散文选集;后者介绍了我国十七世纪一座闻名世界的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的兴建、全盛时的面貌和它惨遭焚掠的经过。还将出版的有大幅彩色画图的“北京名胜图”和“北海导游图”,这是用国画精细地描绘的北京景色,图上附有照片;还有“北京一条街”、“北京图书馆”等等也将出版。
北京曾是辽、金、元、明、清历代帝都,解放后日新月异地变得更宏伟、壮丽、繁荣了。人们特别是游客希望了解这座封建古老的消费城市怎样变成新进的年轻的生产城市,北京出版社的这批介绍北京的书籍,有助于这种了解。
(绍介)


第4版()
专栏:友好往来

苏联两个青年代表团应邀访问黑龙江省
据新华社哈尔滨26日电 苏联共青团沿海边区代表团和伯力边区代表团今天早晨乘火车到达哈尔滨,受到哈尔滨市一千一百多名青年的热烈欢迎。
这两个代表团是应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邀请前来黑龙江省访问的。
这两个代表团将和哈尔滨市青年一起欢度我国国庆节。


第4版()
专栏:

印度副总统离沪去杭州
新华社上海26日电 印度共和国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由郭沫若副委员长、印度驻中国大使拉·库·尼赫鲁夫妇陪同,今天上午乘专机离上海去杭州。
拉达克里希南副总统在机场上接受了少先队员的献花。他合掌向前来欢送的宋庆龄副委员长,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刘季平、金仲华、荣毅仁和各界人士道别,并和欢送的人合影留念。
今天到机场送行的还有各国驻上海领事及印度在上海的侨民。


第4版()
专栏:

匈宗教事务局长到京
据新华社25日讯 应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的邀请前来中国访问的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局局长霍瓦特·雅诺士,今天下午乘飞机到达北京。
到机场欢迎的,有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何成湘,以及匈牙利驻华大使馆人员。


第4版()
专栏:

缅甸青年代表团到京
据新华社26日讯 应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邀请来我国访问的缅甸青年代表团一行十八人,在团长吴波阵率领下今天乘飞机到达北京。
代表团的另外四名团员将在稍晚些时候到达北京。
当晚,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接见了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黎巴嫩和平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26日讯 应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邀请前来我国参观访问的黎巴嫩和平代表团一行十七人已经在今天到达北京。
代表团是由黎巴嫩文化、新闻、艺术和商业等各界人士组成的。


第4版()
专栏:

巴经济农业水利考察团应邀来访
新华社广州26日电 巴基斯坦经济农业水利考察团一行六人,今天下午到达广州。
考察团是应我国农业部的邀请前来进行访问的,考察团的团长是巴基斯坦计划委员会副主席赛义德·哈桑。
今晚,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贾柏林设宴招待客人。
考察团定明晨赴北京。


第4版()
专栏:

日总评访苏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26日讯 日本工会总评议会访苏代表团在访问苏联后,应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在昨天乘飞机到达北京。前往机场欢迎的有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董昕以及邮电、重工业、食品、教育、煤矿、公路运输等产业工会负责人。
代表团团长岩井章在访苏后,转往亚非各国访问,预定10月7日来我国访问。代表团将在北京参加我国国庆节观礼。并到各地作友好访问。


第4版()
专栏:

罗谢罗举行辞行酒会
据新华社26日讯 以亨利·罗谢罗为首的法国访华经济代表团今天晚上在北京举行酒会,向我国经济、贸易和工业界人士辞行。


第4版()
专栏:

哈达博士在鞍山参观访问
据新华社鞍山26日电 印度尼西亚前副总统哈达博士在钢都鞍山参观时说,他在中国见到的工业化方面的事实,更坚定了印度尼西亚走工业化道路的信心。
哈达博士和随他来访问的高级官员今天参观了鞍钢的炼铁厂、第二炼钢厂、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成群的钢铁工人在工厂门口热情地欢迎贵宾。参观工厂以后,贵宾们又来到居住着数千户钢铁工人的友好街住宅区访问了两个工人的家庭。哈达博士还看了这个住宅区的百货商店,他指着橱窗里放着的各种大衣、彩色被单等商品向营业员一一询问了价格。接着贵宾们又参观了鞍钢技术图书馆,观看了这里的数万册外文藏书。哈达博士坐在图书馆的自修室里对鞍钢经理袁振说,他到这里看到的一切远远超过了他预先的想像。


第4版()
专栏:

民主德国代表团赴上海
据新华社武汉26日电 由厄斯纳副总理率领的民主德国代表团,在此间结束了访问活动后,今日上午十一时五十分乘专机前往上海。
民主德国代表团是23日到达武汉的。在武汉期间,贵宾们参观了长江大桥和正在施工的武钢工地、重型机床厂工地等处。并同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


第4版()
专栏:

周总理接见法国经济代表团
新华社26日讯 周恩来总理今天晚间接见以罗谢罗为首的法国访华经济代表团。
接见时在座的,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南汉宸,副主席雷任民、李烛尘和委员卢绪章,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黄敬,外交部西欧司司长黄华。


第4版()
专栏:

董必武欢宴缅甸友好代表团
新华社26日讯 最高人民法院董必武院长今晚举行宴会,欢迎以缅甸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吴敏登为首的缅甸友好代表团。
董必武和吴敏登先后在宴会上致词祝酒。董必武说,吴敏登阁下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一直为增进中缅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而积极努力,并且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董必武并祝这次代表团的来访将有助于进一步增进两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吴敏登在致词时说,他希望缅中两国能有更多的人士互相往来,互相访问,以巩固和加强两国的友好关系。他并说他自己一向为加强两国友好关系作了不少努力。
今晚出席作陪的有副总理贺龙,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志让、马锡五、陈奇涵,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黄火星,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和中国驻缅甸大使姚仲明等人。


第4版()
专栏:

李德全举行茶会招待哈达夫人
新华社26日讯 全国妇联副主席李德全今天下午举行茶会招待印度尼西亚前副总统哈达博士的夫人。
在茶会上,哈达博士夫人谈到了中国和印尼妇女在反殖民主义斗争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她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妇女们以及全世界的妇女们要努力把人类从战争的灾难中解放出来。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我们已经流够了眼泪。我们大家要努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
哈达博士的妹妹沙努西·加利夫人,哈达顾问黄运周的夫人和印度尼西亚驻中国大使的夫人等也应邀出席茶会。
在一个半小时的茶会上,宾主就两国妇女和儿童情况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出席作陪的,有全国妇联副主席刘清扬,书记曹孟君,食品工业部副部长罗叔章等人。
今天上午,哈达博士夫人等由全国妇联儿童福利部副部长沈元辉陪同,参观了北京的一所托儿所和一座妇幼保健实验院。


第4版()
专栏:

向循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的匈牙利人民致敬
——介绍匈牙利政治文献图片展览
“循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的匈牙利——匈牙利政治文献图片展览(1919—1957)”昨天在首都中山公园开幕了。这个展览全面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一贯地、特别是去年在匈牙利制造反革命暴乱事件的真相,它有力地驳斥了美国操纵联合国特别会议所通过的所谓关于“匈牙利问题”的无耻诽谤。
当我们走进展览会的大门,周围的大小图片和说明,使我们强烈的构成一种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勇敢的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匈牙利人民从1919年建立工人政权的第一天起直到现在为止,同国内外反革命力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当第一幅介绍“匈牙利和匈牙利人民”的图片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它使我们对这个英雄国家表示尊敬。
引人注目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领导人之一的萨姆叶尔·迪波尔的高大照片,说明了在苏联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匈牙利工人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诞生了,匈牙利政权第一次掌握在工人阶级和农民的手里。由于以美英帝国主义干涉军和国内的反革命分子里应外合,年青的苏维埃政权于1919年8月1日被颠覆了。随后,霍尔蒂的法西斯恐怖统治时代开始了。
令人兴奋的“解放纪念像”巨幅图片,说明了匈牙利人民从长期的反动统治的痛苦压迫下解放出来了。在苏联红军的打击下,卑鄙可耻的法西斯恐怖统治和反人民的半封建的制度崩溃解体了。从地下转到公开活动的共产党,在争取“土地、面包和自由”的口号下,领导了国家的民主改进工作。
“匈牙利的奇迹”这个很能使人感到兴趣的标题和图片,说明了匈牙利人民在苏联的援助下,很快地展开恢复国民经济的英勇斗争。矿山、银行、工厂、企业的国有化巩固了工人阶级的政权,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获得了可靠的保证。工厂、桥梁都相继修复。农村开始电气化,农村的卫生、住宅和保健的机构都在建筑中……。
标志着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横幅大图片,说明匈牙利人民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光荣的劳动所创造的美好图景。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这个特别吸引人注意和关心的标题和图片告诉了我们,美国在去年制造的匈牙利反革命叛乱事件中,犯了滔天的罪行。在1956年10月23日午饭后,在反民主势力的倡导下,许多受骗的青年大学生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当夜,反革命分子根据统一的战略计划,首先攻击了广播电台、中央电话局等据点,同时用有组织的突击队攻击了布达佩斯各区兵营、军械库、汽车营等军事目标。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被反革命分子从国旗上扯下来了,工人阶级和国际工人团结的标志——红旗和红星都被烧掉了。在武装叛乱爆发的同时,武器开始从匈牙利的西部边界秘密地运进匈牙利国内。大批受过训练的武装间谍开始在全国活动。“自由欧州”广播电台成为了反革命叛乱的指挥部。屠杀匈牙利人民的刽子手霍尔蒂,请求西方各国干涉匈牙利内政。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子”,表示自己要继承匈牙利王位。为了便于指挥反革命活动,出卖祖国的叛徒——匈牙利前任总理费伦茨·纳吉从美国坐飞机赶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反革命分子打开监狱的大门,释放了刑事犯、间谍、反革命分子。那些在第二次世界战争以后被禁止的法西斯政党也复活了。有组织的暴徒袭击了布达佩斯党委会,大肆屠杀了许多被捕的共产党员、保安人员、人民军官等等,残酷的暴行,绝灭人寰。这就是美国企图把匈牙利人民淹没在血海里的全部真相,它是无法抵赖的。
“自由的雕像”和“谁领导全国”的大字标题和图片,又把人们从痛苦的记忆里转回到欣奋。1956年11月3日,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成立了。应匈牙利政府请求的苏联军队迅速援助匈牙利人民,他们在极其艰苦的巷战中彻底击溃了武装的反革命匪帮。在苏联、中国及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援助下,匈牙利人民在社会主义工人党的领导下,迅速的恢复了社会秩序,医治了创伤。1957年5月1日,布达佩斯市人民举行游行示威,一致表示拥护工农政权——工农革命政府和社会主义工人党。这象征了匈牙利人民正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胜利迈进。
缪群


第4版()
专栏:

匈牙利政治文献图片展览在京举行
新华社26日讯?“循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的匈牙利——匈牙利政治文献图片展览(1919—1957)”,今天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展览厅开始展出。
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副部长夏衍,以及各国驻华大使或使馆人员观看了开幕式展出。沈雁冰在参观后对记者说,展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可以使中国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匈牙利十月反革命暴乱的真相。沈雁冰还说,展览对正在进行反对资产阶级右派斗争的中国人民,将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匈牙利政治文献图片展览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解放前匈牙利人民在霍尔蒂反动统治时期遭受的痛苦生活及匈牙利人民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匈牙利和匈牙利人民建立起自己的革命政权;匈牙利三年计划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匈牙利十月反革命暴乱及工农革命政府的成立。
展览是根据中匈文化合作协定由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的,预定举行三个星期。


第4版()
专栏:

到农村去的青年人
本报记者 古维进
决心当米丘林的学生
胡迪松从家乡湖北省黄陂县宋店乡来到上海好几年了,他的青春大部分消磨在板箱业的徒工生活里。他对于这个职业没有多少希望,他在工余的时候就上夜校读书。他计划念完小学上中学,然后设法上正规学校……他幻想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个什么人物。但是他念完小学之后,没有考进中学,心里挺难过。这天,他在书店买了一本“伟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读了好几遍,开始琢磨着:米丘林只有高小程度,就能改造自然,为苏联人民创造了那么大的幸福,自己的文化水平也和米丘林当时的差不多,为什么不能像米丘林那样呢?他决心向米丘林学习。他阅读米丘林的许多著作,和一些农业科学技术书籍。1954年,他就决定回农村去当一个米丘林的学生。
但是,曾经介绍他来上海工作的叔父胡启海(是上海电车公司的老职员)不同意他的这个作法,他说:“在上海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去呢?种田,老黄牛翻土块,有什么出息!”
他耐心地给叔父解释说:“我只有高小程度的知识,这在上海说来算什么呢?要是回到农村,倒算是一个知识青年;好好学习米丘林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将来一定有前途的!”
“傻孩子!全世界只有一个米丘林,你怎么能够学他呢?”
“米丘林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他能够研究出东西来,我为什么不能够呢?再说,米丘林研究东西是处在没有人支持的沙皇时代,我是处在毛泽东时代,这个条件好得多了。”
叔父带着严肃的神情说:“真是年青人不懂事!别人都说农村苦,要到城里来,你却要回农村学习什么米丘林。你父亲种田吃了一辈子苦了,你为什么还要去受苦呢?”
“为了发展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吃苦算什么!”胡迪松激动地说:“刘胡兰、董存瑞为了人类的幸福,还牺牲了生命呢!没有这些先烈,就没有今天,今天的青年不去吃苦,就没有幸福的明天!”
“哼!说到那里去了……”叔父听的不耐烦,阴沉着脸,出去了。
初到家乡
胡迪松考虑,回乡参加农业生产要想得到叔父的同意是困难的。他悄悄地回去了。
家乡的人听说胡迪松回来,都去探望——看一看从上海回来的人是怎样的。只见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土著的鞋子,行李简单到只有一个旧木箱子。……这一切都不像从大城市出来的人。副乡长胡东元瞅了一眼,皱眉说:
“出去这么些年,就带这一点东西回来?铺盖、衣服呢?”
“都撂在上海了,只背着一箱子书回来。”他高兴地指着那个旧木箱子说。
胡东元和大家都笑起来。背地里,他们议论这个青年是不是得了神经病。年迈的父亲,看见儿子这副样子,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摇头叹气。这一切,胡迪松满不在乎,他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青年互助组。
但是,干了几天活,胡迪松有点吃不消。夜里,他浑身疲劳不堪;肩膀给担子压得肿起两片红疙瘩,他用手轻轻碰一下,痛得挺难受,他真是害怕再挑担子,甚至干其他的活也有些畏惧。他怀疑自己能否这样吃苦下去了。在上海的时候,他对于回来吃苦,是作了思想准备的,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吃苦,可是,现在到了实际场合为什么吃不了苦呢?既然吃不了苦,怎么谈得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呢?……这一天晚上,他已经很累,眼睛也睁不开,可是不知因为什么缘故,他又睡不着。他走到书箱跟前,找一本红军长征故事来阅读。他被里面的事迹深深吸引住。他把目前的吃苦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吃苦作了对比……他感觉脸孔一阵热辣辣。
经过几个月的锻炼,胡迪松吃住苦了,各种活儿都能干了。
大胆实行技术改革
一年以后,胡迪松参加了幸福高级合作社。他专心致意于实现原来的愿望——在田间休息的时候,或晚上睡觉以前,他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孜孜不倦地研究米丘林的著作,和一些农业科学技术书籍,并且开始进行小规模的技术改革试验。
1956年春天,胡迪松从镇上买回三斤马铃薯。人们以为他是买来吃的哩,等到听说他是买来种的,笑起来了:“这里从来没有种过马铃薯,你怎么想到种这个东西呢?种不活的,傻子!”但是,他根据书上介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以及和老农研究结果,把马铃薯种下不久,长起来了。他同样根据书本的知识,结合老农的经验,试种四川榨菜和河南生姜等也长起来了。
作物没有到成熟期,看不到它的收获成绩,人们都瞧不起胡迪松这个技术改革试验。胡迪松满不在乎,脑子里又在考虑继续搞点别的技术改革试验。
这天,胡迪松向着塆子附近的一片荒山走去。山并不高。山顶有几十亩平畈;黄澄澄的土地,寸草不生。胡迪松在这里走着想着:塆子里人稠地狭,如果把这一片土地种上东西,多么好啊!之后,他阅读有关土壤问题的书籍,晓得这荒山所以长不了东西,是土质太粘,如果把生土挖松,风化,掺上一层熟土,就可以长东西了——根据社里的需要,他计划种上棉花。他把这个作法和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研究,他们说可以试试看。但是,他把这个作法和社干部研究时,他们都摇头摆手说:“荒山种棉花?从来没有听过,荒唐………”胡迪松却并不灰心,他从县农业局搞到二十五棵棉苗种在荒山试验。棉苗长得非常茁壮。上级积极支持胡迪松的这个技术改革。管理委员会便决定在荒山作小规模的植棉试验。
秋季,社里的一季晚粳稻非常缺肥。胡迪松看见报纸介绍颗粒肥的良好的肥效,简单的制法和低廉的成本,建议管理委员会让他制造颗粒肥解决晚粳稻的缺肥问题。管理委员会不相信颗粒肥的效力,他们劝告胡迪松莫操这个心思。
胡迪松私自做了一点颗粒肥施在一蔸秧苗里,过了两天,这蔸秧苗比别的秧苗长得特别好。社委们注意起来了。社主任胡东元给二队长胡启山说:“看来颗粒肥还不坏,你们队上敢不敢使用?”胡启山?了?眼睛,说:“我们不信这个邪;不过,试一试也可!”试验的结果,秧苗的确长得特别好。各队都争着要用颗粒肥,在管理委员会的协助下,胡迪松做了一万八千斤颗粒肥满足各队的要求。
秋收到了。胡迪松没有想到一年来的技术改革获得这样大的效果,上了颗粒肥的一百八十亩一季晚粳稻,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八百斤(未上颗粒肥的只有六、七百斤),节约肥料投资一千七百四十六元(折合购买饼肥计算的);在荒山种的三亩棉花,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一百零七斤(皮棉),比一般田地的棉花增产四、五倍;马铃薯、榨菜、生姜等也获得丰收。
同妻子的一场斗争
技术改革取得成绩,胡迪松非常高兴。但是,想到不久以前和妻子因为对农村的前途认识不一致而发生的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以致家庭不和睦,他心中沉甸甸了。
事情是这样引起来的:春天,乡里在汉口当临时工的工人经常回来。他们头戴呢子帽,身穿卡其棉大衣,足穿新皮鞋。人们看见他们这样阔气,都羡慕到城市当工人。胡迪松的妻子高玉梅,一个爱面子的性情刚强的青年妇女,看见自己的爱人穿的破破烂烂,吃的也不好,就劝他说:
“在农村没有什么前途,趁早到城市当工人吧!”
“嘿!我从城市出来的,还不知道工人的生活?从表面看,比在农村过得好一点,实际上除了各项开支,也不会比在农村好多少,别给他们那种阔气的打扮糊住了。”胡迪松说。
“说是那么说,你在农村住下去究竟有什么前途呢?”
“我搞技术改革,提高生产,办好合作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是前途!”
“这个前途,几时才看得见?你还是出去当工人吧——你出去,不寄钱回来也没关系,我干活可以顾住自己。”
“不,我要搞技术改革;我相信一定会搞成功的!”
“这是幻想,人们都在嘲笑你搞‘歪事’呢!”
“嘲笑又有什么关系。”
“这是没出息!”
“瞧不起在农村的人才是没出息!”胡迪松火了,气呼呼地说。
“你要是不出去,我就不干活,和你离婚!”高玉梅也火了,气呼呼地说。
从此以后,夫妇的感情不大好,见面不多说话,胡迪松有时回家晚了,她不给他留饭,胡迪松换下的衣服,她不给他洗……。
夜话
胡迪松的技术改革成功后,社里非常重视。秋收以后,胡迪松以一个普通社员和普通共青团员的身份,先后当选了社的技术股长、监察主任、共青团分支书记、青年先进生产者和黄陂县甲等劳动模范(出席了湖北省劳模大会)等。
许多人都在羡慕胡迪松,连自己的妻子也不例外。——这从她的眼光,她的微笑,她的声调,完全看得出来。他决定和妻子好好谈一次话。
这天晚上,窗外的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月亮底下,云走得飞快。胡迪松瞅了瞅妻子,柔和地说:
“你现在觉得农村的前途怎样?还要我到城市当工人吗?”
妻子抬起乌溜溜的眼睛瞅他,抿着嘴巴笑,半晌,徐徐地说:
“现在嘛,当然……情况不一样……”
“什么情况不一样?”
妻子又抿着嘴巴笑,轻轻地说:
“瞧你!你技术改革成功了,帮助社里提高生产了,获得许多荣誉了,人们都瞧得起你了——从你的身上,就看出农村的前途——青年人满好的前途!”
胡迪松的脸上快活得放光。高玉梅接着说:
“现在我不仅不让你到城市当工人,我自己也要努力干活。我要不是前些时心情不好,少出了工,我们今年的收入还要比现在增加得多哩。”(附图片)
江西高安县筠阳农业技术推广站除站长吴方德外,绝大多数是高小、初中毕业生,他们热爱农村,安心农村工作。右上图:高小毕业生喻炬文(右第一人)在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指导畜牧工作。上图:休息时,他们一面向老农请教,一面结合实际向大家讲解耕作技术。
新华社记者 漆荒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