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用新方法防治吸浆虫效果很好
  农业部要求各地加强防治地下害虫
本报讯 河南、山西的一些地区将在今秋继续试用华北农科所研究出来的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把6%的“六六六”粉或5%的“滴滴涕”,在种麦以前耕地的时候,或是在早春锄麦的时候施入土中,利用农药杀死土中潜伏的吸浆虫幼虫、蛹和少量羽化的成虫。
小麦吸浆虫是严重为害小麦的一种害虫,许多地区都曾因它的为害而使小麦减产甚至失收。过去扑杀这种害虫的主要方法是撒“六六六”粉杀灭成虫。这样防治有费力较大和不易掌握时机等缺点。用新方法可以更加经济、主动。
由于“六六六”等具有杀死别的害虫的作用,用这种方法防治吸浆虫还可以兼治麦地里的蛴螬、金针虫、蝼蛄和麦园蜘蛛等,一举几得。
本报讯 农业部本月7日向各冬麦区的省、市农业领导部门发出加强防治地下害虫、麦类黑穗病的通知。通知说:地下害虫是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为了保证今年的冬麦苗全、苗旺,各地应该积极加以防治。通知中推荐了几年来试用证明效果良好的用“六六六”拌种和制毒谷、毒土的防治办法。
在播种时对麦种进行消毒处理,是预防麦类黑穗病的一个好方法。通知中也要求各地同时作好这项工作。


第5版()
专栏:

  及早动手抓紧检查
平顺襄阳种麦准备工作做得好
本报讯 山西省平顺县的小麦播种准备工作因为动手早,所以作得较好。
7月下旬,平顺县就召开了石城、龙镇、羊井底、北耽车等二十八个乡的社主任、技术股长和种麦有经验的老农等举行了座谈,总结了去年的小麦增产经验和某些社小麦减产的教训。接着,即普遍开展了小麦准备工作大检查。这种检查是通过两批在乡工作的一百五十多个干部和一些乡、社干部进行的。
据检查,到8月20日全县有一万一千八百三十亩正茬麦地全部耕完一遍,有八千三百亩耕下二遍;调剂和自留的小麦良种共六十万斤,已够用有余;肥料每亩施八十五担的计划已接近完成。但也发现有个别乡、社对小麦准备工作重视不够,如寺头等地耕二遍刚开始,肥料仅达一半。
最近,平顺县的领导部门又派了二十名干部下乡,同原在乡工作的县、乡干部继续进行检查推动,加强对小麦播种工作的具体领导。
本报讯 湖北省襄阳县六百多个农业社的冬播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全县二十多万亩炕地现已普遍耖犁了两道至三道。襄北一百五十多个农业社为了提高播种质量、缩短播种期和逐步推行宽幅条播,正在修补耩子,就地训练耩子手。欧庙乡东明、东元等八个社的木工小组,除全部修整了二十三部坏耩子外,又新做了二十八部。全乡六十一个生产队,队队达到了两部耩子。在种子准备方面,正在大力调换和翻晒,争取消灭杂种,使出芽率达90%以上。全县农民在县委的号召下,乘挂锄期间突击积肥和造肥,姜沟区农民不但在夏炕地里种上了绿肥,还要求家家的粪坑里将籽篙打满。为了使耕牛能适应冬播的需要,县的领导部门除抽人出外添购外,还组织兽医给牛治疗、防疫,以免牛只病弱死亡。


第5版()
专栏:

  江苏为秋播准备大量底肥
  聊城专区积极准备种子和农具
新华社讯 江苏省各地农业社展开积肥运动,为秋播准备底肥,争取明年增产。
镇江专区利用秋收前空隙,发动八十万人割草压的绿肥和拾的杂肥,已足够三百五十万亩秋种田的底肥。预计到秋种前,全专区七百二十多万亩秋种田,90%以上都能施底肥。太湖流域苏州、松江晚稻较多的两个专区,积肥运动是与晚稻追肥结合进行的。常熟县练塘、古里、支塘等三个区,已出动一千七百多只船捞水草,有二万二千八百多人投入割青草。这些地区农业社积的肥料,既解决了晚秋作物缺的追肥,又为秋播作好了底肥准备。在早熟与中熟稻较多的盐城、扬州两个专区,各农业社把秋收、秋耕、积肥三项农活作了合理安排,作到了三不误。
本报讯 山东聊城专区农业社正在加紧进行种麦准备工作。全区计划播种小麦一千万亩,要求每亩施底肥一车半到两车。
种子、农具的准备工作,也都及早注意了。临清县各农业社已将现存的六百六十九万斤种子普遍进行了检查、翻晒,部分经过发芽试验。所备种子每亩合到十二斤,可满足密植需要。为保证适时下种,各地还进行了灭茬保墒。
这里的各农业社在秋种准备中,具体算了时间、任务、肥料和劳力、畜力,克服了“晚不了”的麻痹思想。然后制定了种麦计划。


第5版()
专栏:

  把破损的农具重新利用起来
  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供销社派人下乡检修
本报讯 几年来,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供销社供应了农业社双轮双(单)铧犁七十一万多部,播种机、收割机六千三百部,锅驼机、煤气机、柴油机七千三百多部,还有各种铁制水车一百二十二万多部。这些农具和水利工具通过几年来的使用,发现损坏和丢失零件现象很严重。
为了把新式农具水利工具在适合使用的地区好好使用起来,各地供销社加强了零件供应和检修工作。山西省供销社系统已先后抽调技术干部三百八十三人配合制造工厂的技术工人在一千八百个农业社检修农具。夏县通过检修,使90%以上的机器全部使用起来了。山东省的供销合作社和手工业社,还携带零件深入农业社进行全面的检查修配,据四十七个县的统计,已检修好各种农具二十余万件。
为了满足农业社的需要,在检修的同时,积极组织零件货源进行供应。截至目前止,河北省已储备了各种新式农具零件一百二十三种共七十二万多件。山东省供销社,组织当地手工业社自行加工零件。文登县社主动的与手工业社联系,已能自制零件七十余种。 (徐前香)


第5版()
专栏:

浙江将扩大冬种作物面积
据新华社杭州电 浙江省今年冬种粮食作物将扩大到一千一百八十多万亩,比去年增加14.5%。这些冬种作物包括大麦、小麦、蚕豆、豌豆、马铃薯等。一方面要尽量利用冬闲田,一方面要在积极争取农时的条件下,尽量发展间作和套作,并改进耕作方法。在作物品种的安排上,尽量适应地区特点,同时照顾劳动力情况和自然条件。


第5版()
专栏:

泸州桂元“黑山”变“红山”
驰名全国的泸州桂元,今年又获丰收。据有关部门统计,产量约为二百多万斤,较1956年增产30%多。
桂元树本是隔年结果一次,结果的那年叫“红山”,不结果的那年叫“黑山”。按一般规律,泸州桂元去年是“红山”,今年应该是“黑山”不结果。但是,因为去冬今春的雨水调和,果树没有遭受霜雪,加之,农业合作化以后,果农们对桂元树进行了整枝、施肥、除虫,以致今年的“黑山”变成了“红山”。目前,当地商业部门,已开始收购和加工工作。各地消费者在国庆节以前就可以吃到味美的泸州桂元。 (周蜀南)


第5版()
专栏:

烟台香蕉苹果大丰收
著名的烟台青、红香蕉苹果,今年又普庆丰收。据估计今年可收摘一千零八十万斤,比去年增产二倍多,比最丰产的1955年多产三百多万斤。如幸福果树社的六万多株果树,枝条都被果实压得垂地了,该社预计仅青香蕉苹果就可产三百七十多万斤,而且好果率由去年的95%达到了97%以上,出口合格率(一等品)也由去年的80%上升到90%。目前,果农们正在忙着收摘苹果,食品出口公司也在忙着收购。 (苏启颖)


第5版()
专栏:

  半月农情
  处暑(8月23日)——白露(9月8日)
繁忙的秋收工作,已经在各地陆续开始了。到目前为止,山东省的早秋作物——谷子、高粱和春玉米,已进入收获大流;河北省坝上的张北、商都、沽源、康保、尚义等五县已收割豌豆、胡麻等作物二百七十六万多亩,约占五县大秋作物面积的29%。预计到“秋分”(9月23日)前后,各地的秋收工作将进入紧张阶段。今年,各地的秋季作物一般比去年长得好。除一部分遭受水、旱灾的省、区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外,多数省的粮食总产量将超过1956年。
秋收中,各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山东为例,秋收秩序一般不如夏收,吃青、偷盗、私收、私分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从“处暑”前后到“白露”的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开始收摘新棉的已经有湖北、湖南、江西、河南、浙江、江苏、山东、四川、河北、辽宁等十多个棉区。今年,有些地区的新棉采摘工作比去年开始的要早。像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由于早熟的优良棉种面积有了进一步的扩大,新棉采摘时间比去年提早了十天左右。据各地反映,今年的棉花普遍比去年长得好,棉株高大、整齐、结桃多。四川沱江沿岸盛产棉花的简阳县根据实收和可靠的预测,全县十二万亩棉花平均每亩可收皮棉四十五斤左右,比去年(二十五斤)增产80%。全国今年的棉田面积虽然比去年缩小了六百万亩,但从各地棉花成长及实收情况看,总产量可能超过去年。
再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北方地区及长江流域的部分就要开始秋种了。为了给明年的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丰产创造条件,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早在夏收以后,就积极地进行了制订小麦播种计划、积肥、备种、整地等工作;湖北、江西、安徽、湖南等地进行了油菜育苗工作,这就为适时播种冬小麦和移栽油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有些地区的麦田面积有减少的趋势,准备的肥料也不够秋种的需要,小麦种子还没有翻晒,对保墒工作重视不够,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早注意解决。


第5版()
专栏:

  要把辩论领导好,干部思想先交锋
  驳倒错误言论统一思想认识
  安徽四级干部大辩论会结束
本报讯 记者于明报道:安徽省四级干部会议已经结束了。这次会议对于粮食统购统销等问题进行了大辩论。全省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干部,在这里举出无数事实,证明了党和国家根本政策的正确性,耐心地说服有错误思想的同志。除了口头辩论,还以参观工厂、看祖国建设的影片作为辅助教育,使会议进行得生动活泼,富有说服力。
在统购统销问题上,持有错误认识的人,有的认为实行统购统销是“只顾国家工业建设不顾农民生活”,有的则认为统购任务大,农民口粮标准低,完成任务有困难。这些人都说粮食问题不是思想问题,说是思想问题就想不通。
绝大多数同志不同意这些言论,用事实对他们进行了批驳。安徽是经常遭灾的地区,对国家掌握了粮食的好处,干部有切身的体会。淮北阜阳专区的同志们指出,这个地区解放八年就六年有灾,全区从1950年到1956年,调进调出粮食相抵,国家还多调进十亿斤粮食供应了农民,支持了生产。蚌埠专区去年全区征购的粮食只十亿斤,但供应的却有十四亿斤。芜湖专区、安庆专区的干部们也举出了长江沿岸在1954年遭水灾时的情况作了说明。那时国家从四川调来大量粮食,一斤大米的运费比米价高好几倍,但国家还是按一般米价供应,使群众度过了灾荒。群众说:“没有收粮吃米饭,没有柴烧有煤炭。”要不是统购统销,国家能有这样多粮食供应吗?
大家指出,国家工业建设和农民的生活改善是分不开的。阜阳地委算了一笔账,光是前三个灾年国家对全专区救济和贷放的粮款,就足够买使全区耕作机械化的拖拉机了。六安地委的同志说,全专区去年只农业贷款,就比全区所征公粮折价还多20%。辩论中有人还说,如果把治理淮河所用的投资算进去,国家对安徽农民的照顾,那就更难计算了。这些事实证明,国家不是只顾工业建设而不顾农民生活。从另一方面看,国家正因为有了工业建设,才能够大力支援农业生产。
对于借口统购任务大,农民口粮标准低,而不准备完成征购任务的错误思想,在辩论中也进行了批判。地主、富农和一些富裕中农叫嚷着“大口小口每年平均要吃三石六斗”。三石六斗合一千斤稻子,或七百二十斤大米。拿六安专区金寨、霍山、舒城等县已经提高了的粮食产量来算,每年每人平均粮食才不过六百多斤(种籽、饲料在内)。要是都吃七百二十斤粮,国家从哪里找粮食来补这个空?事实上,农民的口粮标准已比解放前提高很多了。据调查,肥东县安乐社解放前贫农吃粮二百五十八斤,贫、中农平均每年吃粮也只有二百八十斤到三百斤。而现在口粮却是四百八十斤。霍山县佛子岭社一个贫农胡家璧,全家八口人,解放前每年只吃粮一千九百多斤,现在的口粮却达到三千八百斤,提高了一倍。
那末,口粮既不低,产量又增加了,有些人却认为任务大,完不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大家认为主要是这些人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并列举事实作了证明。寿县一个区委书记,上级分配他所在区的征购任务是二百七十万斤,他向下面却只分配一百五十万斤,可是他到合肥开会的几天当中,全区入库粮食已有一百八十万斤了。灵壁县的一个区委书记,硬说该区马沟乡只能完成十五万斤的征购任务,可是这个乡各农业社自报的就达到了二十万斤;经过社会主义教育,群众卖粮又达到了五十万斤。这些事实教育了大家,使大家心悦诚服地承认:粮食问题的确是个思想问题。
在会上,大家还对农业合作化有没有优越性、农民生活是否提高了,以及工农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辩论。经过辩论,参加会议的人思想觉悟都有很大提高。


第5版()
专栏:

  湖北省七万名农村干部参加大辩论
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省约有七万名农村工作干部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大辩论,这是截止8月底的统计。辩论的问题有:粮食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工农联盟和城乡关系问题。辩论会是以县为单位、由中共各县委员会领导举行的。参加辩论的有县、区、乡和农业社的干部。各县辩论会的时间一般是一周左右。
在这一场热烈的争辩中,大多数人列举出无可辩驳的事实,肯定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揭发了农村工作中一些缺点和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并批判了某些农村干部的严重的右倾情绪和资本主义思想。如应山县参加辩论会的一千三百多名干部中,大多数人拥护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有部分人对统购统销有误解,只有极少数人提出一些谬论,企图否定这个政策的重大意义和成就。许多干部驳斥了这些谬论。指出解放前粮食市场的情况是“大雪纷纷下,大米就涨价”;如今国家掌握了粮食,粮价稳如泰山,余粮户留有充足的口粮,缺粮户保证供应。在襄阳县的辩论会上,石堰乡个别干部也企图以口粮留得紧作为借口,有意拖欠夏季粮食统购任务,遭到了到会干部的批评。
在农业合作化及其他几个问题的辩论中,贯彻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斗争的精神,使到会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有些出身富裕中农、存在严重的资本主义思想的干部,企图否认合作化的优越性,许多干部列举了本乡、本社历年农业增产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湖北省全面实现合作化后连续两年的农业大丰收的事实,很快就驳倒了这种歪曲事实的谬论。在应山县三级干部会上,个别干部的“合作化没有优越性”的谬论被驳倒后,又发表谬论说,“合作化分配上没有优越性。”“幸福之路”农业社主任郭华柏当场举出本社社员普遍增加收入的具体事实反驳说:“我们社里调查了五个生产队二百三十一户社员的生活变化:解放前有五十一户讨饭,九十六户缺粮;解放初期虽然大大减少了,但是由于个体生产抵抗不住自然灾害的袭击,还有九户讨饭,三十五户缺粮;合作化以后农村大大变了样,如今缺粮户只剩下二户,讨饭的早已绝迹了。”驳得这些人哑口无言。
各县干部辩论会结束后,接着将分批分片集训农村党员和共青团的骨干,进一步发动大鸣大放大争。


第5版()
专栏:当前农业生产上应注意的事情

  防旱保墒以利秋播
今年秋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许多地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干旱。既不利于晚秋作物的生长,也给今年的秋种带来困难。
不少有秋种任务的地区,都经历过这种困难。以河南省去年的情况来说,花了几倍于常年的力气,到10月20日才完成种麦总任务的80%多。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去年也有类似的情况,江西、安徽、湖北等省的不少地区的油菜硬是因干旱不能下种,严重妨碍播种任务的完成。秋旱并且会影响秋种的质量。河南、山东等省抗旱播种的小麦,普遍有缺苗的现象。河南灵宝县缺苗20%—25%的麦田,占总麦田的十分之一。
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对今年的秋种来说,防旱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能不能完成秋种任务的一个关键。
黄河流域各省的农民有丰富的防旱、抗旱经验;长江流域一些容易发生干旱的地区的农民,也不断和秋旱作过斗争。这些地区的农业社,应该立即总结当地群众在这一方面的经验,从当地今年的具体情况出发,定出防旱、抗旱措施,积极行动起来。
从多数地区的情况来看,缺乏肥料、耕畜不足也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有秋种任务的地区,还要尽力为秋种准备肥料和耕畜。
大部地区目前距秋种还有二十天左右,如果能抓紧这段时间,付出一定的力量,一定能把今年的秋种工作做好。


第5版()
专栏:

  他们错在哪里?
  记中共江苏省县委书记会议上对党内右倾思想的一场辩论
  甄为民 薛金鳌
在农村合作化以后的新形势面前,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农村领导干部都能够用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从现实事物的矛盾和发展中,辨明大是大非。但是,也有少数农村领导干部,为少数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的叫嚣所迷惑,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依然存在的今天,迷失了方向,表现了严重的右倾思想和右倾情绪。对于党内右倾思想进行严肃认真的批判,以达到党内认识上的一致,是保证农村全民性的大辩论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中共江苏省委最近为部署和讨论秋前以粮食问题为中心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而召开的县委书记会议上(包括各县县委合作部长和每县一个区委书记),就曾经发生这样一场批判党内右倾思想的大辩论。这场辩论是从仪征县委合作部长徐道宽和仪征大仪乡党委书记张志渠两同志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引起的。在会议一开始讨论农村形势的时候,徐道宽和张志渠就发表了一系列错误的见解。张志渠认为:目前农村中要同(少数)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进行说理斗争,是说不起来的。因为,“不关心集体利益是普遍现象”,只有少数干部在和富裕中农说理,是说不过他们的。张志渠还引证一些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错误观点,他说:目前农村有80%的农民对现实不满,他们不满的实质是要求改善生活。有的贫农劳动一年,连口粮都拿不回来,说没有当雇工好。
这位乡党委书记竟对党的依靠贫农团结中农的阶级政策发生了怀疑,他反映富裕中农的意见说:“建设社会主义依靠贫雇农是靠不住的。有些贫农整天要救济、贷款,说政府是老朋友,靠他们怎能把社会主义建设好呢?”
张志渠的错误言论,在小组会上当时就受到江浦、邗江等县的几位代表的批判,可是,非但张志渠本人以“否认现实就是官僚主义”的借口加以拒绝,而且还有一个人支持他的错误言论,这个人就是仪征县委合作部长徐道宽。他说:“我对农民生活做过若干调查,开过多次座谈会。农民生活究竟改善多少值得研究。我看只是在日用品方面有改善,粮食方面没有改善。合作化以后,大部分农民生活比合作化以前低,甚至不如解放以前。过去仪征农村中“五坊一店”(指油坊、碾坊、糟坊、粉坊、豆腐坊和杂货店)很多,猪子每户四、五头,车水时一天要吃六、七顿,现在连粮食都吃不饱,豆腐也吃不到。”
这位合作部长甚至对党的合作化政策也发生了怀疑。他说:“毛主席提出合作化高潮,我有意见,这句话有盲目性,现在证明合作化的步子跨快了。干部一家一户管不好,能管几百户吗?”
张、徐二同志的错误思想在党内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参加会议的扬州地委会的同志召开了全专区的县委书记会,对他们的错误思想作了专门研究,并开展了辩论和说理斗争。其他专区的代表也对张、徐二人的错误思想普遍展开了批判。
这一辩论,在到会干部中进一步澄清了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认识:合作化以后农村形势如何?
一、合作化以后,农村形势如何?农村形势基本上是好的,我们并不理亏,只要我们依靠群众的大多数,向资本主义思想进行说理斗争,不仅可以发动起来,而且可以取得全胜。江浦县最近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宣传。这个县白马乡乡委书记刘明大用事实说明了目前在农村中开展社会主义大辩论是完全可能的:前一时期,白马乡的地主、富农的气焰很嚣张,造谣惑众,挑拨党与群众的关系。马山社四队有个地主对农民说:“过去你们缴我多少租?现在缴共产党多少粮啊!过去在我们家做工吃的什么?现在替社里做工吃的什么啊!”农民马上反驳了他:“过去缴租是受剥削,现在缴粮是为自己。过去,我们这个社二十五户人家,只有三户有田,其余二十二户种你们地主的地,被剥削得衣食不周,每人只能吃二三百斤粮。现在每人吃上四百八十斤。”这件事证明,群众对敌我是非是看得清楚的。六合县委书记刘济川说: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农村形势看法是这样四句话:“积极办社的人越来越多(据调查绝大多数中农和富裕中农也拥护办社);会办社的人也越过越多;合作社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生产、生活也越过越好。”江都县过去称为“穷宜陵”的宜陵区区委书记李魁列举材料说明合作化前后生产、生活、工作的对比。这个区1954年全区单位面积产量是二百九十六斤,1955年三百七十六斤,1956年三百六十斤,今年可收四百斤。大陈乡过去30%的人冬天吃菜根,春天吃“观音粉”,现在每人平均吃粮四百斤;征购工作在合作化前要搞五个月才能完成,今年夏季征购全区七天就完成了。邗江县委合作部长沈寿余说:根据公道镇农业社的调查,过去贫农平均每人只吃粮二百斤,中农三百二十九斤,现在普遍吃到四百二十斤。这些事实证明,说群众生活没有改善,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至于说贫农入社后没有在地主家做工生活好,更是毫无根据。沈寿余过去在地主家做过十年工,他用亲身经历说明那时过的简直是牛马生活,与现在贫农生活比较,真是天上地下。
在辩论中发言的人一致认为:合作化以后,生产有了发展,生活有了提高,群众觉悟也有了提高,绝大部分农民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当前农村形势的基本方面。合作化的步子是不是跨快了?
二、合作化的步子是不是跨快了?泰兴县委书记练元章首先批判了徐道宽对这个问题的错误看法。他说:合作化速度快并不是偶然的,有群众的迫切要求,有党的正确领导,合作化并没有发生大的偏差,合作化以后生产增加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能说是步子跨快了。当然,我们干部经验不够,社会主义教育没抓紧,经营管理还有不少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群众说我们今年办社比去年有了五大进步:①生产布置得合理了,盲目改制现象减少了;②包工到组到户,窝工浪工现象减少了;③粮食随打随分配,霉粮烂草现象没有了;④整账建账,财务账目清楚了;⑤干部有事和群众商量,强迫命令没有了。仪征县委书记陈士民也说:“我们仪征县农村情况,并不像徐道宽、张志渠两同志说的那样糟,总的说来,情况是好的。去年遭灾,还达到常年产量。合作化以后,兴修了一万八千多个塘坝,历史上无法解决的水利纠纷都解决了,这是群众有口皆碑的好事。群众歌颂说:“蒲新洲,十年九不收,组织起来有得收”。至于农村中有个别的人想退社,有些人叫喊“粮食不够吃”,叫喊“五坊一店”不发展,那主要是思想认识的问题。一些人认识不清个人和社、社和国家的正确关系,一些人还留恋资本主义的投机取巧。这正说明我们需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站稳立场才能分清是非
三、究竟站在什么立场去看问题,这是能否分清是非的关键。党内某些领导干部所以对农村形势产生误解和疑虑,主要是光听了少数富裕中农的话,离开了正确的阶级立场。正如高邮县委书记洪坚所说:“看农村形势,必须明确站在什么立场上去看,如果站在大多数贫农和下中农的田头上去看农业合作化,那优越性很大,如果站在少数富裕中农的田头上看,暂时也许看不出多少优越性,但假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还是可以看出很多优越性来的。”高邮武安乡党委书记谢义龙也深有同感地说:“过去我们听到有人说怪话,有人叫困难,就被吓唬住了,闹得凶的就给他解决问题,或者随便许愿。今后一定要用阶级观点,鉴别一下,看是什么人的意见,多数还是少数,合理不合理,暂时能不能够解决,然后分别处理。”
扬州地委书记周泽同志在讨论小结时说:过去我们往往过高估计了富裕中农的动摇性,而过低估计了大多数农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这次学习和讨论给我们最大的教育是:要相信群众的大多数,不要过低估计了群众的力量。兴化县委书记萧九成说:“过去搞武装斗争,要有坚定的立场、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今天搞社会主义同样需要这些,否则,社会主义这一关就过不去。”
经过这些辩论和说理斗争,徐道宽、张志渠两同志已开始承认自己的错误,徐道宽并检讨了自己调查的材料70%是来自中农的意见,其中有些是开过“五坊一店”的上中农的意见。所有到会的同志,都认为在这次辩论中得益不少,认为这是干部进行自我教育的生动的第一课。


第5版()
专栏:

“山上和尚头,沟里没水流,今年盼明年,年年都不收。”
解放前,河南省济源县虎岭一带的农民,经常用这首民歌来倾诉自己内心的悲痛。解放后,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了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农、林、牧生产。“和尚头”又长满了茂密的树林。穷山变成了“绿满山,羊满圈,粮食打的吃不完”的富裕山区。 图为虎岭山村的一角。 李德武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