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黄河中游目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雷清溶
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首先应该结合农作物生产大力从农田上做起,这样才能使水土保持工作普遍展开并很快取得成效。农田水土保持就是以每一农田为单位进行水土保持,使降落到本田的雨水尽量均匀分布在整个田面并防止各田洪水串流,以达到水不出田的目的。农田水土保持能对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总流失量的减少起到很大的作用,又同农民当前的利益密切结合,因此应作为这一地区目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严重性直接关系到两项重大的建设:一项是变黄河水害为水利,其中最迫切的是三门峡水库的兴建;一项是发展这一地区的生产事业,改善这一地区人民的生活。这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也就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的任务。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的范围因为涉及多种科学技术专业,所以参加的各行专业人员很多。由于专业角度的不同,于是对这一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究竟应该如何着手的问题就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大约可以分为工程路线和生物路线两派。工程路线的主要内容是用打大坝的办法截拦水土的流失;生物路线所持的武器则是建立植被,其中主要的是森林的被复。这两种路线孰是孰非,目前已经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根据1月10日“人民日报”所载罗来兴同志“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一文来看,我们知道单凭打大坝的办法是解决不了水土流失问题的。至于森林被复的办法,由自然界现实的情况证明,确是解决水土大量流失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树木的生长较慢,在发生效果的速度上比较迟缓,如果把它作为水土保持的重点不免令人有“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感觉。此外,以上两种路线还具备了一个共同的不足之点,那就是它们对目前这一地区农民经济生活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关系是不十分密切的,换句话说,就是同农民当前的利益结合不够。由于这样的关系,就不容易充分激励他们对保持水土的积极性,也就不容易使水土保持工作迅速全面地展开,以赶上国家建设的需要。水土保持工作是带有广泛群众性的一项工作,需要处处动手、人人动手,才可以在广大的面积上发生效果,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条件就是如何使它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但在同群众利益结合的同时,我们也并不能忘记所结合的目标要能在一定限度内取得最大的保持水土的效果。根据这两点要求来考虑,笔者认为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首先应该结合农作物生产大力从农田上做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土保持工作普遍展开并很快取得成效。关于农田水土保持各地方虽多少都在进行,但不是作为一个突出的方向,所以作的不够完整和系统,并且在一般人的思想上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值得把这一问题提出来研究。
黄河中游是一个半干旱的地区(年雨量在四百毫米左右),加之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因此作物产量普遍很低,每亩一般六十到七十斤左右,因此虽然每人一般占有农田十亩以上,但这一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这一地区雨量虽少,但很集中 (7、8、9三月),若能把这一有限雨水用水土保持方法尽量保持在农田土壤中,产量就可望大大增加。关于水土保持能增产的事例是颇不缺乏的。如垅作区田在甘肃天水县示范结果,四十块玉米示范田,平均多打粮食18%,十一块高粱示范田,平均多打粮食10%。由于水土保持的结果,产量显著提高,农民对水土保持的积极性就自然会高涨起来,如定西县安家沟1955年仅有积极分子牛万金一人用七分地试行垅作法种洋芋,七分地产了一千八百斤(七分地一般能产六百斤),大家看到水土保持对增产的好处,于是安家沟1956年不但洋芋田全部进行垅作,而且全部玉米田也都用了这个方法。
进行农田水土保持看起来好像单是农业增产方面的事,对于全地区水土保持所起的作用是不大的,但是如果分析起来,就知道这样的看法是一种错误。如果农田水土保持得宜能使田水不出田的话,对减少一地区从而对减少整个中游地区水土总流失量的贡献将是很大的。
根据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在晋西和陇中六个重点规划沟全沟流域农田所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可以说明这一个问题。其中离山县王家沟的开垦百分数为六八点一,兴县蔡家崖五六点九六,河曲县道黄沟六十三,会宁县梢岔沟四一点八,定西县安家沟六八点九五,兰州小金沟三四点一三。以上数字平均是五三点八二。换句话说,就是每流域的面积平均有一半以上为农田所占有。如果全部农田的水土都得到保持,则一个流域的水土总流失量就可以减少到半数以上,整个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可以得到防止。但是事实上农田水土保持对减少一地区的总水土流失量还不止于此。这一点可就农作物生产本身的特点加以引申。
农作物生产所要求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土壤要经常松动,如播前整地、播种、中耕除草、休闲期耕作等都能使土壤变松。由于土壤松动的结果,在降雨强度小的情况下,对于雨水的透入反倒有利,减少了水土的流失,但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区并没有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如在夏季作物生长和秋季休闲期间;如果降雨强度很大,松动的土壤因抗冲力减小,最容易受到侵蚀,本地区农田水土流失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如在秋季作物生长和夏季休闲期间,尤以夏季休闲地的流失情况更为严重。仅就这一点来说,就可以看到,农田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远比非农田来得严重。我们在晋西和陇中考察水土保持期间,每逢暴雨以后,就看见农田田面出现无数冲沟,冲沟的数量、深度和宽度都比非农田的荒坡为甚。这是因为荒坡地不但长有野草,而且土壤远较农田致密,所以水的流失虽较多,但土壤则少受侵蚀的缘故;而就农田来说,水和土的流失量二者都较多。根据这种情况推断,如果农田占一地区总面积的50%,实则水土总流失量由农田而来的远不止此数。
所谓农田水土保持,就是以每一农田为单位(因坡地农田有地坎存在,各田块彼此割裂成确定的单位)进行水土保持,使降落到本田的雨水尽量均匀分布在整个田面并防止各田洪水串流,以达到水不出田的目的。
由于农田属于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范畴,而作物的栽培管理如果能同水土保持利益相结合,则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水土保持的作用,如深耕、密植、增加土壤的结构等等。但就这一地区农田坡度的分布情况看来(这一地区农田坡度一般在二十度上下),这些措施对于保持农田水土所起的作用是不大的。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这方面措施的注意,因为水土保持的各种措施一般具有累积的效果,即每种措施的施行都将多少发生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施行农田水土保持措施的同时,再加上这方面的措施,对农田水土总流失量的减少当也有一定好处。本文所指的农田水土保持措施是指利用小型工程和水土保持耕作两种机械方法以截留水土的措施。这种措施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田面措施,一类为田面边界措施。田面措施又分为田面冲沟措施和结合耕作以增加田面粗糙度的措施两种。
冲沟措施的目的在于防止田面继续破碎割裂,同时减缓田面径流的速度,使其他措施易收截拦水流的效果。田面如有冲沟,水流汇集其中流下,冲沟日益加深,同一块田就被割裂为二。田块这样不断缩小,一方面减削了田块的有效面积,同时对耕作的进行也极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就目前利益来讲,如果让冲沟内水流汇集冲下,将会影响到粗糙度和边界两项措施截拦水流的作用。冲沟措施中最有效的是晋西一带有些农民所筑的水簸箕,此外卧牛坑也是一个较好的办法。
所谓增加田面粗糙度就是结合畜力农具的使用并结合作物栽培的可能性尽量使田面到处变为起伏不平的坑和埂,以起到处处就地拦蓄水流的作用。这一措施同作物生产的结合最为密切。因为如果使雨水均匀分布到农田各处,可使同一田中的作物生长均匀整齐,不致因水流集中流失时,水流流过或累积的地方作物生长过于茂盛甚或淹毙,而大部分田面上作物生长细弱或枯死。增加田面粗糙度的措施在目前行之有效的有垅作区田、水平犁沟、玉米连环堆土、玉米沟垅互变、小麦水平抗冲沟、休闲地犁广沟、谷子三串培土、洋芋垅作、谷子串垅培土等等。这些方法中以水平犁沟适应的条件较为广泛,不拘坡度、作物种类都可以应用。
田面边界措施是指一田坡向下界所进行的措施。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因田面径流量或速度太大,超过冲沟和粗糙度措施所能截留的容量时,而把本田中的水土最后截留,防止田同田间的串流现象。所以边界措施是农田水土保持措施最后的一道防线。边界措施中最有效的是地边埂,此外在有些地方也应用软地埂和“金盆养鱼”法等。1956年我们在甘肃考察期间曾因连日大雨滂沱被阻留在静宁县的界石铺镇数日,据农民谈,像那样的雨如果在以往早就应有山洪暴发,因这一带山上、山下,田田都修了地边埂,所以水土流失就被有效地防止了。根据在界石铺的亲身体会和在其他各处所看到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地边埂对防止田的水土向外流失确实是很有效的。
此外地边埂对于梯田的修筑还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值得注意的。
对水土保持的利益和耕作的方便来说,最理想的当然是把坡地农田变为平坦的梯田。但是梯田的修筑如果用一次变平的办法,因费工太多等原因,就整个中游地区的农田来考虑的话,这可以说是一种奢望。因此梯田可以用筑地边埂的办法,使它达到慢慢变平,这样问题就不大了。因为坡地耕作时一定要向坡向降落的一边翻土,每年翻土的厚度有十到二十厘米之多,再一方面有一部分水土向下流失,因此地边埂附近就逐年淤高。这样随着淤积的厚度逐次把地边埂加高,田面就可以慢慢趋于平缓。用这样的办法修筑梯田,既省工又没有其他风险。修地边埂是一种省力的劳动,并且技术较简单,因此妇女、儿童、老人都可以操作;加之修地边埂必须在雨后(因此时土湿容易拍结实),而雨后一时又不能下地作其他工作,所以青壮年拍地边埂对劳力也不致造成浪费。甘肃有许多农业社一遇雨后全社男男女女都上山拍埂,形成水土保持的热潮。像隆德县的许多农业社拍地埂完全由女社员担任,而且她们的工作质量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在进行农田水土保持措施时,以上三方面的措施(如田面无冲沟时,则可略去冲沟措施)一定要全部配合施行,这样方能收到作物增产和田水不出田的效果。有许多地方对农田水土保持仅注意修筑地边埂。这样做是有缺点的。一方面因为同作物生产关系结合不密切,再一方面因上部未行措施,径流量和速度太大,以致地边埂的安全没有保障,容易穿有洞穴。
农田水土保持措施的进行,如果不能一下全面开花,则也要像进行其他的水土保持措施一样,应该遵照“自上而下”的原则,先由梁峁顶部的农田作起,次第及于沟底。
根据以上所述,农田水土保持因为既能对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总流失量的减少起到很大的作用,又同农民当前的利益密切结合,因此应作为这一地区目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如果各方面条件有限制,农田以外的措施不能很快进行时,则应先从农田全面搞起。当然农田水土保持并不能排斥或代替他种水土保持措施的施行,因为有许多的荒坡地还需要治理。此外,有部分过陡农田,在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以后,还需要逐步退耕;如果要发展山区经济的多样经营时,也都需要在水土保持原则下,使其他生产事业如林业牧业得到相应的发展。
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因为所要治理的面积很大,是一项艰巨的建设事业,但是我们只要能充分动员广大群众,从关键性的地方下手,也可以迅速收到功效。


第7版()
专栏:

面向大田面向群众
邓子恢勉励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发扬祖国农业生产的丰富遗产,引进适合我国情况的外国先进经验
新华社2日讯 今天,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为参加大会的二百多个农业科学家作了报告。
邓子恢说:农业科学院,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完成合作化之后和正在掀起的规模更广泛,工作更加切实的新的生产高潮中成立的。由于农业生产的集体化,我国今后的农业生产更加需要取得科学的帮助,农业科学的活动也将有更加广阔的范围,因此,农业科学院的成立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邓子恢说,多年来农业科学工作的成绩是很大的。在帮助农民总结生产经验,推广良种和丰产经验以及发明、研究等方面对生产起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农业科学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科学技术人员。这些成绩首先应归功于亿万农民的辛勤劳动,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经验,从而为科学家提供了宝贵资料。其次是所有科学家技术人员的苦心研究和长期努力,还有苏联专家的无私帮助。此次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亚历山斯基院士亲自出席大会,对我们将有更大的鼓舞和帮助。
邓子恢指出,发展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五亿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没有科学工作者的帮助,光靠群众的积极性也是不行的。这就更加需要科学技术人员帮助农民总结提高他们的经验,具体地说,就是要达到发展农业纲要四十条的要求。为此,农业科学家们要展开引用良种、肥料和施肥方法、新农具、防治病虫害、兽医防疫、技术改进等各方面的研究。并且帮助合作社、农场培养各种技术人才。
邓子恢说,农学家们应该以发扬祖国在农业生产方面极其丰富的民族遗产为主,同时引进适合于我国情况的外国先进经验,特别应该首先向苏联学习。他号召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员面向大田、面向群众,走群众路线。他说,向农民学习,学习感性知识并不是为了做农民,而是为了把经验提高为理论,再用更高的理论去指导实践。


第7版()
专栏:

紧密结合生产开展科学研究
我国农业科学有很大成就
新华社讯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今天在这个科学院成立大会上报告说:中国农业科学家和农业生产者联结一起,不仅使解放前未被重视的已有的成就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推广,而且进一步取得了很多成就。
这位六十九岁的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说,全国各地农业科学工作者所参加的大规模的群众选种运动已得到良好效果。小麦良种“碧玛一号”去年推广面积达到了二千二百万亩,水稻良种“南特号”推广面积更大,这些良种一般比原有品种增产10%到20%,其它如玉米、甘薯等作物也育成了许多新的优良品种。
农业科学家在研究重要果树的生物特性的工作中,使果实品质有了很大改进,并帮助农民总结了果树的等高横沟和梯田栽培经验,使果树在山地栽培得到很大发展。
由于对飞蝗的发生规律和药剂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群众性的防治工作,几千年的蝗患不再成灾了。山东地区的小麦纲腥黑穗病,主要是由于粪便传染,在科学家们提出粪种隔离,净粪的防治方法后,这个地区小麦的病害也已显著减轻。对棉花红铃虫、棉蚜和地下害虫,现在也都有了防治方法。小麦锈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成果也已运用到生产中。
细菌肥料如花生、大豆根瘤菌制剂制造获得成功后,一般增产效果在15%到20%,其中大豆根瘤菌制剂在东北地区推广到一千五百万亩以上,为国家增加了大量财富。另外,红壤、盐咸土的改良利用上也有了初步效果。
兔化牛瘟病毒、反应疫苗、山羊化牛瘟弱毒、绵羊化牛瘟弱毒的研究和培育成功,对扑灭东北、内蒙古自治区和青藏高原等地区牛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防治猪瘟、马癞病以及培育家蚕新品种等方面也有了良好成就。
丁颖说:我国农业科学事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在过去七年中它的发展是很迅速的。现在,我国共有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二百零五处,与解放前相比较,增加到八倍。目前农业部所属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加上各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人员以及中国科学院的有关研究人员,共约有一万一千多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和农业技师以上的就有一千三百四十多人。
丁颖还指出:全国农业基本实现了高级合作化以后,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科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而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上的许多科学技术问题,以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为我国农业科学家在这一个伟大时代的历史任务。
最后,他就关于研究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发展牧畜业、养蚕业、垦荒、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经济区划、农业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意见。


第7版()
专栏: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遗传研究室和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学家们,对中国秋播小麦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的特性研究已经有了结果。这一研究使人们在培养新品种选择亲本时可减少盲目性,同时对各个地区品种的共同性和品种的特性有进一步了解,为品种区域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根据。左图为农学家黄季芳(右)和研究人员刘宗岐(左)在观察温室内的小麦试验。右图为农学家黄季芳(右)在用立体显微镜解剖小麦生长锥的细微构造。 新华社记者 傅军摄


第7版()
专栏:

四川若尔盖人民医院
建立了藏医门诊部
新华社讯 四川西北草原上的若尔盖人民医院,最近成立了一个藏医门诊部。门诊部的一切设置、药品、病历表和处方签,都标有藏文。
目前,若尔盖人民医院已经拨给门诊部一千元,从成都买回了四十多种中药,还在本地采购了八十多种土药。这个门诊部的藏族医生阿灵也把自己行医四十年来所珍藏的藏红花和水银等一百二十多种价值六百多元的药品,捐献给了门诊部;夏天,他还准备带着徒弟上山去采集藏医中的草药。


第7版()
专栏:

法国名演员菲利浦畅谈访问北京印象
新华社1日讯 法国著名电影演员菲利浦今天对北京的记者们说:法国电影界人士对加强法、中两国电影界的联系越来越感到兴趣。今年将在巴黎举行中国电影周。关于中、法两国合拍影片的事情两方面正具体研究中,法国电影剧本作家皮戈耳准备为这部片子写剧本。菲利浦说,如果主题确定,也适于由他来演,他很愿意演这部片子。
菲利浦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还畅谈了他访问北京的印象,并且对中国影片和古典戏剧发表了观感。
菲利浦说,在北京看到的几部中国影片中,他最喜欢“一江春水向东流”。他赞扬这部影片的导演的艺术才能。接着他提出批评说,听说这部影片的导演蔡楚生几年来因为事情忙一直没有时间导演新影片,这是很可惜的。
他说,这次他在北京又看了不少京剧。菲利浦赞扬京剧的表现力,并且对京剧“小放牛”某些情节的改编提出了意见。
当记者问到他对北京的一般观感时,菲利浦说,在北京街头散步时所看到的新气象和生命力给他很深的印象。菲利浦还说,最近许多中国观众陆续到他的住所——北京饭店访问他,他说:每当中国观众来访问我的时候,我就感到同中国更加接近了。这些中国观众们热情的眼睛,使我想起在巴黎国家人民剧院门前用同样眼光看我的法国观众们。


第7版()
专栏:

江苏省教育青年艰苦奋斗
展览革命传统教育影片
新华社南京2日电 江苏省自3月1日到5月间在全省各电影院先后举行为期七天到十天的“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展览”。这次的影片展览是青年团江苏省委员会和江苏省文化局配合“继承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宣传活动而举办的。展览期间,将着重介绍“上甘岭”、“母亲”两部影片。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青年需要,还选择了群众所喜爱的“渡江侦察记”、“智取华山”、“董存瑞”、“南征北战”、“中华女儿”、“上饶集中营”、“为了和平”等十五部影片,供各地加场放映。


第7版()
专栏:

川戏“美洞房”的戏剧性
戴不凡
成都市川剧团来京公演,我已经看过他们五本大戏和四折小戏。在这些戏中,“美洞房”虽不是最好的一个戏,可是,它也给我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美洞房”原是李笠翁“风筝误”中之一折(原名“诧美”)。看了它,我真钦佩古代的剧作家,他们真是懂得戏中三昧!——你看,新娘子詹淑娟把扇子一遮脸,整个“戏”就“出来”了。多么俏皮、聪明啊!
有人说,这折戏不过是一场误会而已!的确,乍看起来,这是误会;但这是建筑在真实基础上的“误会”。真实,一方面在于古代的新娘怕羞是情理中的事;另方面更在于新郎韩仲琦必然不屑去瞧新娘一眼。——因而,他必然把近在咫尺的美妇当作为丑妇,并和她呕气。
从韩仲琦的言语中,观众会逐渐清楚,他所以一人关门去睡,内中是有很多文章的:他的风筝曾经被詹家小姐拾去,而且题上诗,还约他去相会过;詹小姐的奇丑和对他企图非礼,这是韩仲琦万万不能容忍的。而现在,他被养父所逼,竟和他最不齿的女人结婚!要叫他此时去仔细端详一下他的新娘,那一定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在明白事情底细的观众看来(仲琦曾遇到的那位丑女,其实是淑娟的姐姐),韩仲琦此刻是误会了;可是,对于韩仲琦来说,他虔诚地相信,新娘就是他去年见过的那位越礼的丑女,此刻和她洞房花烛,发脾气尚且不暇,那还有心情再去仔细瞧她的“尊颜”!——一个怕羞,一个不愿,同房合卺,却有一条楚河汉界。显然,这条鸿沟不是作者硬给他们划出来,而是顺乎人物感情发展的一条“天堑”。
不过,李笠翁如果仅仅只懂得和熟悉这对新人的心情,我想他还是算不了名家的。妙在他还善于运用戏曲舞台上常用的那把扇子。詹淑娟如果不遮着脸,那就不太像大家闺秀作新娘;韩仲琦不看见她也就不可能了。——那么,“误会”也就没有了,“戏”,也就完了。可是,按照生活和舞台上的惯例,入洞房以后的新娘子,既可以用红纱蒙脸,也可以背身而坐的。——设想一下,如果作者端的是这般处理,那就等于教人“不见庐山真面目”,戏剧效果将如何呢?作者的匠心,就在于他安排詹淑娟以扇子来遮脸。这不只描写了她的怕羞,而且正好遮住了韩仲琦的视线。可是,作者的安排,却没有遮住观众的视线。作者既照顾了台上,又清清楚楚向台下交代:詹淑娟是个正正经经、规规矩矩、漂漂亮亮的“青衣”角色。作者于是放开手,尽量去写韩仲琦如何把这位“青衣”设想成为一个“丑旦”。于是,韩仲琦越是憎恶、痛恨和嘲讽对方,台下的观众越是感到他的可笑。在这里,“戏”的全部关键就在一把奇妙的扇子上面。
我想,假如我是一位小说作者,让我来写同样的故事,我一定会用许多插叙、补叙的笔墨来描述詹淑娟的品、貌如何,甚至加上作者的议论,来说明韩仲琦的幻觉;然而,在这个演出不过三刻钟左右的戏里,却不能许可作者这样做。当然,如果我是一位不高明的剧作者,一面用红纱蒙住新娘,一面也可以让丫环来唱上一段,介绍她小姐的为人如何;但是,丫环介绍的是真是假,不待剧终仍无法使人证实,而韩仲琦一连串的行动和言语,也只有待到剧终来判断是否可笑的了。于是,这就只能成为平铺直叙之文,而不是充满笑料的“戏”了。同时,让丫环来唱一段,既影响故事的进行,又影响主角的突出,是多么不经济啊!聪明的李笠翁,他在扇子上做出了文章,让观众看出一旁坐的是“青衣”,却让新郎去恚恨她是个“丑旦”,既收描写上的淋漓尽致之妙,又收结构上的精练简洁之功。其才思真有可学之处。
就剧作的风格来说,李笠翁是比较纤巧的。但是,在纤巧之中,仍见一种巨大的魄力。这种魄力是:当他构思的时候,能够放着胆子把韩仲琦安排到和他主观想像截然相反的境遇中去描写——满以为是丑妇而其实是美人;满以为是不幸而其实却是喜事;……。这种善于抓住人物主观生活领域(幻觉、想像、愿望等等)和客观生活领域(处境)矛盾的本领,并不是笠翁一人所专有,而是一切古典作家共同的。川戏演出的“春灯谜”中,那位烂醉的书生,发现自己睡在最尴尬的地方——官家小姐的床上;谭记儿明知故犯地身入虎口——到望江亭上去见她誓不愿嫁、而对方却非得她不甘休的杨衙内,都说明了这个问题。要是韩仲琦一入洞房就看见詹淑娟的真面貌,那将没有“美洞房”这个戏;假如望江亭上不是想夺取谭记儿的杨衙内,而只是一位同样奉着势剑金牌来摘白士中官印的普通钦差,那么,这里就会缺少惊心动魄的场面。然而,如上所说,如果只知道这种矛盾,而不善于把詹淑娟是个“青衣”,杨衙内如何想得到谭记儿,十分具体地显示给观众,那还是构不成戏剧的。
“吓!观看丑女子坐在一旁,用扇遮脸,假作含羞的样儿!丑女子呀丑女子!这是你天良发现,小小的扇儿,怎能遮得你那许多丑态哟!”
这是韩仲琦在洞房后的一段独白。如果旁边坐的果真是一位丑女子,那么,这将成为一段平铺直叙的叙事文,有什么可谈之处呢?然而,在这里却成为笑料;看完了整折戏再来想一下,却耐人回味不已,其原因一言以蔽之,说话者的主观想法和客观实际有矛盾而已矣。“萝卜园”中,“小生下次再也不敢了!”是一句请求宽恕之词;然而,在这里,说此话者意在下次再也不敢“不告而出”去观灯;听此话者——他岳父却以为这是证实他——未婚婿和女儿偷情的招供。化腐朽为神奇,一句普通的语言,成为哄堂的材料,道理正和上面的情况是相通的。“穆桂英”中,桂英夸述自己当年如何破天门阵的大段唱词,如果安在别处,可能是很壮美的诗句,而不能成为“戏”;这里之成为精彩的一幕,不只在于唱词本身的气势磅礴,演员唱得够味,舞得使人眼花撩乱,还在于她越唱越是不自觉地走进在旁激将的寇准的计划中去了,而和佘太君的原意越来越相左了。这才是“戏”,才是“戏”中的语言。总之,戏中的好语言,必然有一股“弦外之音”;它的耐人寻味之处,总是和全剧的戏剧性分不开的。
像“美洞房”这样的戏,当然是属于“传奇”一类。它虽然有些“无巧不成书”,但并不使人感到它的矫揉做作。从满面嗔怒,步法不正常的新郎一出场,观众就在奇怪了:为什么他这样不愿和詹淑娟结婚呢?(还有,为什么这段冤家对头似的婚姻,要取名“美洞房”呢?)……新娘见新郎独自去睡了,于是靦腆地回到她娘柳氏房中;柳氏因而来责问新郎,于是又回房去责问女儿做出丑事;问知底细,因而又去请问新郎,最后将女儿唤来“面相”,真相大白。……这里,情节曲曲折折,波澜纵横,看了前一场,不能不使人看第二场;而决不会使观众“抽签”——中途退席。同时,正是从现场这些曲折的情节里,作者又以虚笔写出了一段曲折的往事:放风筝、题诗、约会、惊丑、逼婚……。我想,作者在这里确实是写人物的;但是,他如果只着眼于人物,只求表现韩仲琦的幻觉与现实的背驰,那么,他完全可以作另外样子的处理:让发脾气的新郎去打下新娘手里的扇子;让丫环出来说破一切,等等。这样,也可以同样写韩仲琦忽然“诧美”的喜剧的。可是,笠翁在这里却不背剧中情理,卖了一下“关子”。他运用了剥茧抽丝的方法,一步步地,原原本本地,曲折地揭穿着“谜底”,也完成了人物描写。这样,才更使这个戏趣味盎然。诱人听闻的故事情节,在这里乃是必不可缺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