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阿拉伯集团发言人抨击“艾森豪威尔主义”
  谴责美国推行美元和大棒政策
  约旦首相指出阿拉伯人民不能再对美国存幻想
新华社27日讯 纽约消息:联合国阿拉伯国家集团代理主席法阿兹·萨耶格3月25日批评“艾森豪威尔主义”说:这个“主义”涉及到“共产主义国家的公开侵略行动,而在中东并没有发生这种侵略的实际危险,但是它并不涉及其他国家进行的类似行动。”
萨耶格在对美国中东之友社第五届年会发表演说的时候说,美国的这个中东计划没有提供防止阿拉伯人心目中最严重的威胁的保障,那就是“殖民主义侵略或者犹太复国主义扩张”。
萨耶格还说,有消息说,“艾森豪威尔主义”可能用来从事美元外交和强权政治,以迫使阿拉伯国家追随美国的政策;这种消息使阿拉伯世界在过去几周中感到不安。
他说:“已经有企图收买一位阿拉伯总统的消息。”
新华社27日讯 安曼消息:约旦首相纳布西3月2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从而揭开了它的假面具。这就解除了阿拉伯人民对于美国政策的任何幻想。他指出,这一行动暴露了美国干涉这个地区事务的意图。他说:“阿拉伯人是不会同意这样做的。”
纳布西早一天在杰里科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营中说:“我们反对用另外一个帝国主义来代替一个帝国主义的做法,我们要求自由地生活在不是由外国人统治的我们的祖国土地上。”这些话被认为是针对美国的“艾森豪威尔主义”而说的。纳布西还说,同解放了的阿拉伯国家成立联邦是他的政府的主要目标。
约旦外交国务大臣里马维指出,美国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的目的是破坏阿拉伯解放运动的团结。他说,美英百慕大会谈公报完全暴露了美国政策的真面目。
据开罗电台广播,约旦在同自由阿拉伯国家磋商后已经同意美国总统的特使理查兹去约旦访问。电台援引纳布西对中东通讯社记者的谈话说:“一旦我们的政策和观点被人们了解以后,我们并不反对倾听那些想要教训我们的人们的意见”。纳布西说:“我们几次指责中东真空的理论,并且拒绝任何国家有担当其他国家保护者角色的权利。指导我国按照积极中立政策同其他国家建立关系的唯一东西就是我国的利益。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来接待艾森豪威尔总统的特使。”
新华社27日讯 塔斯社大马士革26日讯:叙利亚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在评论美英百慕大会谈结果时对新闻记者说,艾森豪威尔和麦克米伦的联合公报使某些乐观主义者对美国政策的公正性所怀抱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
贾布里强调指出,阿拉伯人目前的任务就是加强自己的团结。
据新华社27日讯 塔斯社大马士革26日讯:叙利亚舆论和官方人士对于美国决定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一事感到愤怒。
“旗帜报”指出:“美国决定执行加强巴格达条约的政策是在这个条约遭到不小的失败以后。”它强调指出:“艾森豪威尔主义的目的之一是在美国的庇护下复活这个条约。”
“旗帜报”说:“美国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一事证实了美国对获得了解放的阿拉伯国家的侵略意图。叙利亚和阿拉伯兄弟国家不会放弃同巴格达条约的斗争,认为这个条约是用来实现西方在这一地区的自私目的的帝国主义工具。”
叙利亚政界人士激烈抨击美国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的决定。他们说,美国想以这种行动来“强迫他人接受某种政策,而这一地区的国家应当无条件地接受它,不问它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政界人士说:“美国就这样表明了自己的对外政策的真正实质和它同获得了解放的人民正与之进行不可调和斗争的帝国主义阴谋的一致。”


第6版()
专栏:

  我国机械工人
  支持英国工人的罢工
新华社26日讯 中国第一机械工会主席康永和今天打电报给英国造船工人和机械工业工人工会联合会主席布拉塞顿和总书记马丁,支持英国机械工人和造船工人的罢工运动。电报说:“中国机械工人谨向正在为争取提高工资和维护自己的生活水平而进行巨大斗争的英国机械和造船工人表示紧密的团结和坚决的支持,愿你们的斗争获得胜利。”


第6版()
专栏:

  我工会代表团访问塞得港
新华社开罗27日电 中国工会代表团27日上午离开开罗前往塞得港访问。在他们离开之前,埃及社会事务与劳工部长沙菲曾经接见他们。
代表团是在26日晚上从约旦回到埃及来继续进行访问的。他们到达后就应邀出席了埃及工会大会举行的茶会。
中国工会代表们在约旦访问时,受到政府领袖、工会工作者和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


第6版()
专栏:

  击败反动集团的凶恶攻击
  意共在省市选举中选票增加
新华社27日讯 罗马消息:意大利许多地方在24日举行了地方自治机构选举。在这些选举中,尽管反动集团在教会的支持下发动了凶猛的攻势,意大利共产党还是在许多地区保持和巩固了自己的阵地,比以往的选举获得更多的选票。
在克利蒙纳市政委员会的选举中,共产党人获得的选票从过去的八千五百五十九票增加到九千七百八十七票,而席位也比以往增加了两席。因此,虽然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所得选票有所减少,左翼政党联盟——共产党人、社会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在克利蒙纳的市议会中仍取得了绝对多数。
在那不勒斯一个地区里举行的省政委员会新委员的选举中,共产党候选人所得到的票数也从总票数的21.8%增加到25.1%。
在马拉诺(那不勒斯省),阿伦扎诺(热那亚省)以及其他地方,支持共产党的选民也增加了。


第6版()
专栏:

  喀拉拉邦人民欢迎印共执政
  高士宣布将同一切人合作
新华社新德里27日电 印度喀拉拉邦的埃纳库拉姆昨天举行盛大群众集会,热烈欢迎南布迪里巴德等在这次大选中当选的共产党议员。在埃纳库拉姆街上欢迎共产党议员的工人、农民和市民队伍,长达三英里。
印度共产党总书记高士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时说,共产党将在喀拉拉邦设法同一切人——包括资本家在内——进行合作。“我们要使工人得到公正的待遇,不过我们也会使资本家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
高士不仅呼吁投印度共产党票的人们同共产党合作,并且还呼吁那些投票反对印度共产党的人同它合作。
他表示欢迎一切同印度共产党对立的党派提出建设性的批评。
当选为邦议会共产党议会党团领袖的印度共产党政治局委员南布迪里巴德,同一天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喀拉拉邦新政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消除腐化和提高农民、工人阶级和其他收入低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说,正在准备组织邦政府的共产党的邦长们将在生活方式上保持勤俭朴素,使人民认识到事物的新秩序已经出现。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将奉行维护工人的政策,对于属于各种不同工会的工人不予任何歧视。他还说,共产党领导的政府不会干涉任何教派的宗教活动或社会活动。


第6版()
专栏:

  黎巴嫩总统和沙特阿拉伯国王联合公报
  两国在运河问题上支持埃及
  主张召开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决定共同政策
据新华社27日讯 贝鲁特消息:黎巴嫩总统夏蒙同沙特阿拉伯国王沙特经过三天会谈后,在3月26日发表联合公报说,亚喀巴湾和蒂朗海峡完全是“阿拉伯领水”,两国决定在苏伊士运河纠纷上支持埃及。
公报还说,他们将合作以重新取得布赖米绿洲和“其它争执中的地区”,这些都是“沙特阿拉伯不可分割的部分”。
公报说,沙特国王和夏蒙总统“完全同意,首先为消除阿拉伯国家间现有的误解而共同努力”。
他们还宣布,一致同意进行合作,为阿拉伯人重新取得他们“对巴勒斯坦的全部权利”,支持阿尔及利亚人争取自由的斗争,支持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阿拉伯人取得自由,并且还要对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以及犹太复国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
据中东通讯社消息说,沙特和夏蒙已经决定要召开一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来针对美英百慕大会谈公报决定共同的政策。


第6版()
专栏:

  英政府不许英国船只
  向埃及缴纳运河通行费
据新华社27日讯 伦敦消息:英国政府不准许英国船只目前向埃及当局缴纳苏伊士运河通行费。
这是英国外交部发言人3月26日透露出来的消息。他说:“根据我们目前的财政条例,只可能用英镑记入被冻结的埃及帐目中。”而埃及政府要求各国船只预先把运河通行费交给埃及当局或它的指定机构。


第6版()
专栏:

  日社会党代表团下月访问我国
  将就恢复两国邦交问题交换意见
新华社27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社会党在今天举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正式决定派遣由书记长浅沼稻次郎率领的代表团到中国访问。
社会党的代表团预定在4月10日前后启程。在中国进行访问期间,代表团将以社会党的正式代表的资格同中国的领导人就恢复日、中两国外交关系问题交换意见。
社会党的代表团将由十人组成:
团长:浅沼稻次郎
团员:胜间田清一(恢复日中邦交特别委员会委员长)、佐多忠隆(国际局长)、曾弥益(企划局长)、成田知已(政策审议会事务局长)、山花秀雄(恢复日中邦交特别委员会副委员长)穗积七郎(外交部长)、佐佐木良作(恢复日中邦交特别委员会事务局长)
随员:米山雄治(政策审议会事务局员)、佐藤拓弥(国际局员)


第6版()
专栏:

  法国政治活动家赫里欧逝世
新华社27日讯 巴黎消息:法国政界元老、国民议会终身名誉议长、激进社会党终身主席爱德华·赫里欧在长期患病之后,于3月26日在里昂逝世,享年八十四岁。
赫里欧曾经获得1954年国际和平奖金,并且曾经担任过1955年世界和平大会名誉主席和法苏友好协会名誉主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赫里欧曾经三度出任法国内阁总理。在希特勒占领法国后,赫里欧因为参加抵抗运动而在1942年被捕下狱,后来又被移到德国监狱。1945年被苏联军队释放。(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銮披汶新阁难产
据新华社27日讯 曼谷消息:据泰国报纸报道,再度被任命为总理的銮披汶在组织新内阁的工作中遭遇困难,原定在3月21日宣布的新内阁名单仍然迟迟未能宣布。
据报纸消息透露,马兰卡西拉自由党内部在内阁人选问题上发生的意见分歧是銮披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据说,銮披汶打算在新内阁中容纳马兰卡西拉自由党以外的其他拥护政府的党派和人士,组织一个“符合民意”的“联合政府”。但是,马兰卡西拉自由党内部的某些势力却主张由马兰卡西拉自由党继续一党专政。马兰卡西拉自由党内部还分成几个派别,分别向銮披汶提出新内阁阁员的人选,其中包括在上届内阁中声名狼籍的阁员。


第6版()
专栏:

  杜勒斯谈百慕大会谈和中东等问题
  美国企图使联合国部队长驻埃及
  并阴谋和其他国家一起使亚喀巴湾国际化
据新华社27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2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在百慕大美英会谈中,曾经就中东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是据他说,由于哈马舍尔德开罗谈判结束以后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两国在中东奉行什么政策方面,两国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杜勒斯说,在百慕大会议上,美国曾经答应向英国供应导弹。至于是不是向法国和其他国家提供导弹,美国还没有作任何考虑。
杜勒斯在谈到美国对中东问题的态度时,表明美国企图扩大联合国紧急部队的职权,并且使它长期驻扎在那里。他说,美国希望联合国部队“横跨”在停战线两边,并且认为这支部队的职权范围应该“广泛到足以包括未来的活动”。他说,在埃及和以色列双方不会再行使交战权利以前,美国并不认为这支部队的起码任务已经完成。
关于亚喀巴湾问题,杜勒斯重申以色列船只有权通过这个海湾的主张,并且说美国仍然在设法同其他国家一起确立在这个海湾的“自由通航”。杜勒斯说,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现在正在考虑寻求要国际法院对这个问题提供咨询性意见的方式。
关于苏伊士运河问题,杜勒斯说,一些“代替或者辅助”苏伊士运河的计划、特别是关于石油的运输的计划正在形成中。其中主要是敷设新油管的计划,也有建造更大的油船的计划。


第6版()
专栏:

  厌恶盲目的和愚蠢的把戏
  英国一片反对试验氢弹声
新华社伦敦27日电 英国报纸和各界人士反对氢弹试验的呼声日益高涨。“新闻纪事报”昨天的消息说,苏联提出的立即禁止试验核子炸弹的要求对西方是一个真正的挑战。这家报纸的社论说,英国应该停止它的试验,“这样它就能够起世界正在希望的带头作用”。
“每日先驱报”昨天的社论也反对氢弹试验,说这是“盲目的、杀人的和愚蠢的”。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写给“曼彻斯特卫报”的一封信中说,核子武器并不能保卫英国,一旦发生战争,拥有核子武器倒增加了英国被毁灭的可能性。昨天“曼彻斯特卫报”发表的另外三封读者来信也反对氢弹试验。
英国自由党候选人协会已经打电报给现在正在百慕大的加拿大总理圣劳伦,请他使用他对麦克米伦的影响以阻止英国即将在圣诞岛进行的氢弹试验。
西尔奈斯区妇女合作公会的年度大会今天送交麦克米伦首相一项决议,要求禁止氢弹试验。


第6版()
专栏:

  美国对中东扩张的新阶段
  张放
“当英国退出的时候,美国就走进去。任何地方只要英国在军事上或经济上过于软弱,美国的势力就把它接受了过去。”英国工党领袖比万在评论“艾森豪威尔主义”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这是支配西方外交策略的一个简单的“公式”,并且说这个“公式”也将应用到中东了。事实确是如此。“艾森豪威尔主义”便是按这个“公式”办事的,它标志着美国排斥英法在中东的殖民利益的新阶段,标志着帝国主义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又一个回合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美国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政策的一个新的方面。
从“杜鲁门主义”开始
英法帝国主义在第二次大战中削弱了,它们已经不能牢固地控制它们在中东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美国则借着参加第二次大战的机会渗入了中东。同时,中东各国蓬蓬勃勃地兴起了民族独立运动,使英、法在中东的殖民统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所以当战争一结束,美国就逐渐地、全面地、有计划地向英法在中东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进攻。
美国在1947年宣布“杜鲁门主义”,把作为英国的传统的势力范围的土耳其和希腊两国拉入了自己的怀抱。这两个国家最后在1952年被拖进了北大西洋集团。从此,一向作为英国在东地中海门户的希、土两国便成了美国的附庸。
中东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使得英国不能不在1948年结束它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英国曾经制造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民族纠纷,并利用这种纠纷在巴勒斯坦维持了将近三十年的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个纠纷却便利了美国来夺取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地位。美国利用了犹太人的建国的愿望,使以色列从建国之日起便成为它在中东进行扩张的工具。经过1948年到1949年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后,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区。美国以以阿战争“调停人”的身份把自己的势力在中东地区的腹部树植起来了。英国企图利用阿拉伯国家的封建王公,通过约旦策划“大叙利亚计划”来保全自己在中东的地位,和挽救自己在巴勒斯坦的损失。但是这个计划没有得到实现。1950年英美法关于中东局势的三国宣言,实际上是表明英法被迫正式承认了美国在中东的地位。虽然英国这时在中东还控制着波斯湾沿岸地区的各国石油产地,但是由于美国已经完全控制了沙特阿拉伯和巴林岛的石油生产,并且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扩张了自己的势力,因而英美在中东地区力量对比已开始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伊朗战后发生的事变,可以说是几乎重演了巴勒斯坦战后的历史。伊朗是英伊石油公司的所在地,它是英国在中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殖民统治的基地。由于伊朗人民的觉醒,伊朗政府在1951年5月宣布了石油国有化的命令;对伊朗人民进行了半世纪残酷剥削的英伊石油公司的活动,被冻结了。英国采取了派遣兵舰到波斯湾“示威”以及封锁伊朗石油输出等严厉的报复措施。伊朗人民不但没有屈服,而且反英的民族情绪更加激昂。美国照例以“调停人”的面目出现,它一方面支持对伊朗石油输出的封锁措施,另一方面则通过美国进出口银行和“第四点计划”给予伊朗政府以财政上的“援助”。美国总统杜鲁门还派遣石油垄断资本的代理人哈里曼为特使到伊朗活动,并且邀请伊朗首相摩萨台访问美国。美国的企图是要竭力拉拢摩萨台政府,而当时英国的全部力量正是要推翻这个政府。由于伊朗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和发展,摩萨台政府没有变为美国的工具,于是美国转过来同英国在一起通过加紧对伊朗石油输出的封锁和军事政变的办法推翻了摩萨台政府(1953年)。由美国扶植起来的伊朗新政府,马上得到美国巨额的“紧急经济援助”。另一个美国石油资本的代理人小胡佛又以总统特使的身份赶到伊朗进行活动,在1954年8月缔结了由“国际财团”瓜分伊朗石油的协议。“国际财团”是由英、荷、法、美四国的八家石油公司组成的,而其中美国的五家公司占有了伊朗石油公司股份的40%,这就造成了美国在伊朗石油利益中同英国平分秋色的局面,结束了英国对伊朗石油的长期的独占的地位。
伊朗把石油财产国有化的措施虽然遭到了失败,但这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庄严行动本身却大大鼓励了中东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中东出产石油的国家要求对等地平分在英、法、荷控制下的石油公司的收入,当时几乎形成为一种运动。
埃及的民族独立运动在这种形势下也有了新的发展。埃及政府在埃及人民的要求下在1951年正式提出废止1936年把埃及置于殖民地地位的英埃条约,以及1899年关于英埃共管(实际上是英国独占)苏丹的协定。美国认为从埃及赶走英国的势力,是美国千载一时的好机会。美国立即把自己装扮成埃及和阿拉伯人的“朋友”。丘吉尔当时曾要求美、法、土派兵到苏伊士地区协同英国镇压埃及人民要求英国撤出埃及的民族运动,却为美国政府所公开拒绝。美国并且在英埃谈判中间以“调停人”自居。杜勒斯和史塔生并且在1953年在访问中东的旅途中到了开罗进行拉拢活动,这曾引起英国方面的不满。1954年,英埃签订了关于规定英国从埃及逐步撤退的英埃新条约。美国把这些事件看作为自己对埃及的“贡献”,并且乘机要求埃及参加美国的军事条约体系,但是遭到埃及的断然拒绝。
以色列接受美国的控制,伊朗石油被美国分享,埃及废除1936年英埃条约——这三件连续发生的事件,动摇了英国在中东的殖民统治的基础。
在这同一时期,法国在摩洛哥、突尼斯的统治地位也面临民族独立运动的威胁;法国对这些地方采取残酷的军事镇压,引起了当地人民更加剧烈的反抗。美国却从中假装好人。1954年联大讨论阿拉伯和亚洲国家对法国在北非的暴力镇压的控诉案,美国故意不同法国站在一边。这引起了法国国内资产阶级报纸的反美的浪潮。美国利用法国同北非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迅速地在北非法国的殖民地上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基地。
“先援助然后军旗”
应当指出,美国战后这一时期在中东排挤英法势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它的对外“援助”计划,包括“共同安全计划”和“第四点计划”。但是当时“美援”的重点还是放在西欧,其次是远东,中东还是第三位。1955年以后,逐渐提高了对中东的拨款比额。最近“艾森豪威尔主义”宣布准备每年额外拨款二亿美元来援助中东国家,则达到了最高峰。
美援是美国控制中东国家的钓饵。随之而来的便是企图把中东国家逐步拉进美国的军事同盟系统。
1951年,北大西洋公约理事会会议决定成立同北大西洋公约有联系的“盟国中东司令部”。接着,便由美、英、法、土正式向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也门和约旦提出“邀请”,要求它们参加。这个计划事实上是美国提出的,但因为当时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还不小,因此美国不得不让英法做共同的发起人。英法怕美国独自控制这个集团,也不得不争取参加。但是由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坚决拒绝,这个计划最后破产了。
到1953年,美国认为伊朗石油事件实际上已经结束英国在伊朗的统治地位,而英埃1936年条约的废除和埃及民族主义政府的成立又严重地打击了英国在埃及的地位。根据这种情况,美国便单独提出中东“北层计划”(即所谓“中东防御组织”)。杜勒斯当时提出这样的口号:“北层计划”应由这个地区的国家自己组织,地区以外的大国不应参加。这实际上是要排斥英法。美国打算首先把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拉进这个计划,然后逐渐把阿拉伯国家也拉进来。由于阿拉伯国家的坚决反对和英国的从中破坏,这个计划也宣布流产了。但是,美国还是在1954年开始部分地变相地实现了这个计划。在美国的拉拢下,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定”;美国先后同巴基斯坦、伊拉克签订了接受美国军事援助的协定。这样,美国便把自己的势力直接伸入英国在中东的战略据点伊拉克和英联邦成员国巴基斯坦。这引起英国极大的惊慌。所以在1955年,英国便积极活动,建立了有英国参加的包括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在内的巴格达条约。美国却有意站在英国策划的巴格达条约以外,至今拒绝参加。但是这个条约所有的中东成员国家都接受了美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美国的支配,这个条约事实上也脱离不了美国的控制。
因此英美在利用事军同盟来控制中东国家并排挤对方的剧烈的斗争中,美国也是占了上风。
“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出笼
1956年,中东的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埃及这一年在迫使英国根据1954英埃条约撤退英国在埃及的驻军以后,接着收回了苏伊士运河公司,并且击败了英法联军的武装侵略。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大大削弱。而美国在埃及战争期间实行两面政策,一方面纵容英法的侵略,另一方面又等待英法在武装干涉中被削弱,同时以置身事外的姿态来为自己谋取政治资本。在英法侵埃失败以后,美国就认为这是它向中东地区“登堂入室”的时机了,于是提出了对中东的“新”政策——“艾森豪威尔主义”。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政策,而是战后以来,美国一向奉行的取代英法地位的政策的继续。不同的是,这次的规模更大了:它要全盘推翻英法在中东的统治,由自己来独占,而不是夺取个别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艾森豪威尔主义”的这种打算,杜勒斯自己也承认。他在他提交给艾森豪威尔的一份秘密备忘录(据“新德意志报”揭露)曾经指出,一方面由于英法的失败在这里(中东)产生了一定的“真空现象”,而英法绝不可能在这一地区应付这种局势;另一方面埃及和阿拉伯国家开始了解它们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务,它们正在力图摆脱它们所憎恨的西方的监护。因此,杜勒斯认为美国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填补在中东所形成的“真空”。这种措施便是
“艾森豪威尔主义”,它将使近东和北非被圈在美国的“战略责任”的范围内,这样可以使美国不要同英法商量就在这一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美国的“责任范围”主要是那些地方呢?据美国“每月评论”杂志揭露,主要是“两个最富庶的经济地区:波斯湾周围的油田和包括尼罗河在内的广大的中非、北非地区的丰富的资源、铀矿,刚果及附近地区的其他宝藏,还有基本上是未经勘探的撒哈拉和非洲西北部的资源”。
从这里,人们不难理解,当“艾森豪威尔主义”出笼的同时,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和美国总统特使理查兹分别在北非和中近东从事广泛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了。
而人们知道,波斯湾周围的油田正是英国在中东殖民利益的最后的也是最主要的基地;而中非、北非也是英、法的残存的势力范围。所以“艾森豪威尔主义”实际上就是要把英法在中东的最后殖民据点连根拔除,而在英法倒下去的地方建立起美国的殖民帝国。
自然,美国的统治者已经察觉到,要在已经觉醒并正在奋起反击西方殖民主义的中东地区建立美国的殖民帝国是困难重重的。因此,“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披上了最狡猾的伪装。第一,它是以巨额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为钓饵的,从表面上看来,它不是像英法那样只是来进行压榨剥削,而却是来“送钱上门”的。第二,它以反对共产主义、保证中东的“安全”、维护中东国家“独立”做幌子,不是像英法那样赤裸裸地采取军事镇压的行动;第三,它比英法更加奸诈地制造和利用中东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极力掩盖自己的殖民主义目的,不像英法露骨地暴露出自己的殖民者的面目。但是美国最近在百慕大会谈中宣布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却把自己一心要镇压中东民族运动的真面目暴露了出来。
“艾森豪威尔主义”的策划者们煞费苦心来给美国的这个扩张计划涂脂抹粉,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想要欺骗中东各国的人民,但同时也是要堵住英法殖民者的嘴巴,使他们无法反对。英法两国刚刚在中东侵略失败,只好自叹不如,眼看着美国在那里去填补它们留下的“真空”。这完全是出于不得已。但是如果认为英国和法国就这样把自己在中东的殖民统治地位拱手让给了美国,那就未免太天真了。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势必努力去保卫自己的殖民利益。因此随着“艾森豪威尔主义”的逐步推行,也就是说,随着美国势力对中东地区的进一步侵入,美国殖民者和英法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必然会日益尖锐起来。同时,由于美国这一侵略性的计划是同中东人民的民族利益毫不相容的,因此即使它目前还可能依靠一些伪装来欺骗某一小部分人,但是终究中东人民是决不会容忍美国的新殖民主义计划的。正如埃及的舆论早些时候所严正指出的:中东人民把英法殖民者赶出去,并不是为了让美国殖民者进来的。也正如英国工党的比万所说的:“美元比英镑来得多些,但是一旦沾上了帝国主义渗入的嫌疑,美元就不一定比英镑更得人心。”


第6版()
专栏:

  百慕大的棋战
 麦克米伦:咱们算和棋,好吧?
 游允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