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社论

社干部要参加生产劳动
中共中央三月十五日发出的关于民主办社几个事项的通知中强调指出,社干部要参加生产。
有许多优秀的社干部,受到社员群众的衷心拥护。他们为了集体的事业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们并不愿意离开生产劳动。李顺达、耿长锁、吕鸿宾、饶兴礼等等就都是这样的人。除了这几位大家熟知的人而外,全国各地的合作社也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本报在三月二日的社论和通讯中介绍的湖北孝感县长风农业社主任官木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要参加一些会议,参加一些社外的活动;可是,他们一回到社里,就更加劲地参加生产劳动。社员十分信任他们,全社的人同心协力,什么事情都好办,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在最近各地农村整党整社当中,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刚要整社,一些很久不参加或者很少参加生产的社干部就自动地参加生产了。这样,社干部同社员之间的某些不协调的情绪很快就有所改变,社员的生产积极性立即大为提高,社干部也摆脱了被动的境况,在领导工作当中也就较顺利了。这些事实都可以说明:社干部只有参加生产才能密切联系群众,而脱离生产就会脱离群众。
社干部毕竟还有许多公事要办。有些人觉得:要尽力办公事,就要减少参加生产的一些时间;要多参加生产,就可能办不好公事。究竟怎样做才好?不能不承认,这里的确有一些矛盾。只要好好想办法,这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要善于安排时间,要改进工作方法。福建的千斤县之一龙溪县,有一个农业增产模范乡——园溪乡。这个乡办了一个“安心”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一个高级社,全乡各户都参加了)。这个乡和社的主要干部,1956年都参加了社里的生产劳动,每人平均得了二百多个劳动日;社主任已经是五十岁的老人了,在参加生产中还得了二百五十二个劳动日;担负全乡主要领导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在参加生产中得了二百八十五个劳动日;团支部书记在参加生产中得了三百零七个劳动日。他们从事了这么多的生产劳动,误了办公事没有?没有。看他们把工作做得多么出色:粮食产量比1955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一,多种经营的总收入比1955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三,超额完成了国家统购任务,社员们的收入大大增加,农业社办得十分巩固。他们善于安排时间,工作方法也好。这个乡一年来坚持了白天不开会;多在生产队、组开小会,少开群众大会;不开没准备的会,缩短会议时间。干部有明确的分工,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常参加生产,社员对他们亲近,他们也容易了解社员的思想和生产中的问题,许多具体问题在生产中就随时解决了。其实,社里的最重要的公事就是领导生产。脱离了生产,反而难把公事办好;只有参加生产,才能办好公事。
为了使社干部能更好地参加生产,县、区、乡各级党委应该按照中共中央三月十五日的通知,切实地改进领导方法。不必要的会议不要开,县、区干部要多到社里去,而不要时常调集社干部到县里来。有些地方动不动就召开三级干部会,以至把社干部也“扩大”进去,这种作法应该大大加以节制。这种会最好一年不要超过两次。
社干部的劳动报酬问题也应当加以合理的解决。原则是:既要能鼓励社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又要能鼓励社干部做好领导工作。具体的计酬办法,可以根据各地各社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社的大小不同、生产经营的内容不同;有些社有上级派来的驻社干部,有些社没有;同是大社,有的统一经营,有的分社(或队)各负盈亏;社干部的职务、能力、工作成绩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付给社干部劳动报酬的办法不能作统一的硬性的规定。一般地说,社干部既要办公事,总要误工。因公误工的部分,是应该由社补贴的。有些社由社员按本社具体情况公议各个干部一年因公误工的必要数目,付给固定数目的劳动日作为报酬,发生了特殊的情况误了太多的工,可以再议;工作做得特别好,全社增加收入很多,年终可以评奖。有些社按月或按季分级评定社干部的报酬。有些社采用“定额补贴(一年给以固定的补贴)、定工生产(一年一定要参加一定数额的生产劳动)和年终奖励相结合”的办法。这些办法各社可以灵活采用,总之,要经过群众公议、社员赞成就好。
补贴工分的数目和拿固定报酬的人数,都应当力求其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规定,为社务工作付出的劳动日,至多不能超过全社劳动日总数的百分之二;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不能再高的数目。有些社能够做到不到百分之一,那是很好的。也有些社超出了百分之二,那就太不好了。必须了解,这不只是和社员收入有关,不只是个经济性质的问题,而且影响社员同社干部的关系,影响社干部的思想健康。要知道,办社会主义事业的目的决不是要造成一批有特殊地位的脱离生产的人物。有一个合作社的生产队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领导千亩田,百家户,哪有时间生产?领导有功,不生产也得分红。”这并不是正确的看法。从上面说到的园溪乡的情况就可以了解,各地许多农业社的事实也都可以证明:社干部有可能参加生产劳动,也只有参加了生产劳动,才能紧密地同群众团结在一起,把集体的生产事情办好,而且也只有这样,自己的生活水平才能和社员群众一同提高。


第1版()
专栏:

  江苏安徽农业社干部的新作风
  深入田间参加生产领导生产
新华社南京20日电 农业社干部纷纷下田参加生产是今年春耕中江苏省的新气象。
去年农业合作化高潮后,江苏各地农业社都有相当数量的干部脱离生产,担任社内各方面的领导工作。这些脱产干部绝大多数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经验,但因工作繁忙,会议过多,不能下田劳动,其中有些人逐渐与社员疏远,指导生产也发生了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毛病。加上有些地方的干部报酬制度不尽合理,有些干部产生了好逸恶劳的毛病,脱离了群众。
去年年底,各地党委在总结去年生产、办社经验教训的同时,表扬了一批既参加生产又搞好工作的社干部,动员干部参加生产。不少地方还把对社干部“脱离生产,固定补贴”的办法改成了“定工生产,定额补贴,多劳多得”的办法;同时,减少了社的会议,建立了社干部轮流值日、定期碰头的制度,为社干部下田劳动创造了条件。
现在江苏各地春耕已经开始了,许多农业社过去的脱产干部,现在都参加了生产队下田劳动了。这些干部下田后,对生产活动的变化情况了解得具体了,因而他们领导生产也更加具体,解决问题更加及时了。例如:高邮县双庙社工种定额不合理,社员不高兴参加农业生产,愿意出去搞副业,社、队干部在生产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作了详细研究,把春季的工种定额作了合理修订。句容县城东乡四分社有些困难户生活困难,生产情绪不高,社干部了解后,立即从公共积累中拿出三十五元和二千斤稻子预支给他们。农业社干部参加生产后,也大大改善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盐城县六千五百多个社、队干部,带头参加生产,社员的出勤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90%以上。
新华社合肥21日电 安徽省农业社干部参加生产已经形成一种新的风气,这样,不仅解决了社干部领导生产上的许多问题,而且还密切了干部和社员的关系。
安徽省农业社干部由于很少参加生产,因此很难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自从大批干部参加生产以后,这种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变。芜湖县马塘农业社十四个干部白天深入田间,一面生产,一面了解情况,晚上又到社员家里去访问,一个多月内,他们就做了三十多个劳动日,又访问了一百二十多户社员,及时解决了生产等方面的三十多个大小问题。东流县胜利农业社副主任袁长庚,他分工到生产队去领导生产以后,又重新拿起了锄头和社员一道干活了。在生产中,他利用休息时间帮助社员评好工,派好第二天的农活。这样,劳累了一天的社员晚上就不再开会评工和派活了,青年社员有时间上民校了,妇女社员也有时间做针线活了。滁县琅琊农业社的干部还专门包了几亩地作各种增产试验,以便更好地来领导全社的农业技术改革。
社干部参加生产,鼓舞了社员的劳动热情。芜湖县沙墩农业社在修堤中,社员情绪不高,社主任等七个干部,就带头挑土修堤,结果参加修堤的社员由五百人增加到七百多人,并开展了劳动竞赛,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
社干部参加生产,也减少了农业社的开支。桐城县民主农业社二十一个干部参加生产以后,预计全年可以减少工分补贴一千九百多个劳动日。


第1版()
专栏:

  吴努总理到达昆明
  贺龙副总理和云南各界三千人在机场欢迎
  云南省代省长刘明辉设宴欢迎缅甸贵宾
新华社昆明22日电 来我国云南省昆明市访问的缅甸联邦总理吴努,今天下午二时四十分乘专机到达昆明。为欢迎吴努总理而来到昆明的我国国务院贺龙副总理今天在机场上欢迎吴努总理。
随同吴努总理来到昆明的,有缅甸联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藻昆卓,昂山夫人(都庆枝),掸邦事务部政务次长吴季密和吴努总理的两位公子。我国驻缅甸大使姚仲明也陪同来到昆明。
当吴努总理微笑着出现在机舱门口时,穿着鲜艳服装、拿着中缅两国国旗的三千多名各族群众跳着、欢呼“欢迎吴努总理”、“中缅人民是‘胞波’”等口号。吴努总理走下飞机后,和我国国务院贺龙副总理,云南省代省长刘明辉,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昆明部队首长谢富治上将,昆明市市长潘朔端以及云南省、昆明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负责人等握手见面。
吴努总理检阅了仪仗队后,刘明辉代省长致欢迎词。他代表云南省各族人民对吴努总理和缅甸贵宾们这次来昆明访问表示热烈欢迎。
接着吴努总理在机场上向三千多群众讲了话。他说:“不久前,我曾经来到过昆明。当时,我曾答应要在今年3月份再到昆明来会见我的亲戚朋友们,现在,我的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他接着说:“每当我来到昆明的时候,都发现一次比一次不同,今天在这里,我感到我们之间的友谊又更加加强了。”
吴努总理说,中国的许多领袖,如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和陈毅元帅都曾经两次、三次地访问过缅甸。我也曾经多次地访问过中国。我们互相访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我们两国之间亲戚般的友好关系。吴努总理又说:“目前,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互相仇视,造成了国际上的紧张局势。如果世界上再有另一次大战,那么,整个世界都将处在危险之中。我认为,为了巩固世界和平,发展各国之间友谊的最好方法就是互相访问。”
吴努总理还按照缅甸的风俗,将他的朋友藻昆卓副总理、昂山夫人以及他的两位公子介绍给前来欢迎他的人们。并用中国话高呼“世界和平万岁”、“中缅友谊万岁”等口号。
在机场欢迎吴努总理的,还有缅甸联邦驻我国大使吴拉茂,缅甸联邦驻昆明总领事吴茂茂铎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驻昆明领事馆的官员等。
新华社昆明22日电 云南省代省长刘明辉今天晚间举行宴会,欢迎缅甸联邦吴努总理和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藻昆卓、昂山夫人、掸邦事务部政务次长吴季密。
贺龙副总理出席了宴会。出席作陪的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昆明部队首长谢富治上将,昆明市市长潘朔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长刀京版(傣族)、副州长雷春国(景颇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副州长刀有良(傣族)等。
缅甸驻我国大使吴拉茂,我国驻缅甸大使姚仲明也应邀出席了宴会。出席宴会的还有缅甸驻昆明总领事吴茂茂铎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驻昆明领事馆的官员。
宴会在节奏明快的轻音乐声中进行。出席宴会的人们纷纷以最美好的祝愿与吴努总理一同碰杯。刘明辉代省长举杯,对吴努总理和缅甸贵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吴努总理举杯说:“中国的云南省和缅甸联邦之间是如此亲密,我希望今后我来到云南时,你们把我当家里人一样的来接待我。”他在席间还邀请贺龙副总理、刘明辉代省长、谢富治上将以及出席宴会的全体朋友到缅甸去欢度泼水节。他说:在缅甸,这是一个非常盛大而愉快的节日。我们一定热情地给你们泼水。
宴会后,吴努总理还出席了为欢迎他举行的文娱晚会。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和周总理
  电贺巴基斯坦国庆
新华社22日讯 毛泽东主席致电巴基斯坦总统米尔扎,祝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庆,全文如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伊斯坎德尔·米尔扎先生阁下:
值此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庆之际,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并且以我个人的名义向阁下和巴基斯坦人民致以诚挚的祝贺。祝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日益繁荣,巴基斯坦人民日益幸福,并祝阁下身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 1957年3月21日于北京
新华社22日讯 周恩来总理致电巴基斯坦总理苏拉瓦底,祝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庆,全文如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侯·沙·苏拉瓦底先生阁下:
值此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庆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并且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和阁下致以热烈的祝贺。
在过去一年中,随着中巴两国间日益频繁的接触,特别是两国领导人员的相互访问,两国间的友谊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增进。我衷心地希望:中巴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将继续不断地发展,从而在促进亚洲各国友好团结和世界和平的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1957年3月21日于北京


第1版()
专栏:

  中巴友协举行电影晚会庆祝巴基斯坦国庆
新华社22日讯 中巴友好协会今天晚上在北京和平宾馆举行电影招待晚会,庆祝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共和日(3月23日)。
巴基斯坦影片“苏拉瓦底总理访问中国”、“巴基斯坦民间歌舞”在晚会上受到热烈欢迎,晚会上还放映了中国故事片“沙漠里的战斗”。
中巴友好协会会长刘格平、副会长钱端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张杰,以及首都各界人士三百多人出席了电影晚会。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阿哈默德和夫人以及大使馆人员应邀出席了晚会。


第1版()
专栏:

  捷政府代表团在杭州参观游览
据新华社杭州22日电 威廉·西罗基总理和他率领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代表团全体团员,今天上午由周恩来总理等陪同,参观了都锦生丝织厂。
西罗基总理和周恩来总理在这个丝织厂里参观了各个车间,受到了工人们的热烈欢迎。厂长裘南安代表全厂工人向西罗基总理赠送了萨波托斯基总统的丝织像,向西罗基总理夫人赠送了织锦缎的衣料。
随后,贵宾们乘汽车前往钱江大桥参观。西罗基总理等在桥中心欣赏了钱塘江的景色。
西罗基总理等还登上月轮山,参观了矗立在这座山上的六和塔,接着又参观了虎跑泉。
今天中午,周恩来总理邀请西罗基总理和夫人以及代表团的团员们,在西湖滨的楼外楼共进午餐。
晚间,西罗基总理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代表团全体团员观看了浙江越剧团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周恩来总理也出席了晚会。


第1版()
专栏:

团中央书记处设宴
  欢迎越劳动青年团代表团
新华社22日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今晚设宴欢迎前来我国考察青年团工作的越南劳动青年团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作陪的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胡克实,青年团中央各部负责人和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第一书记王照华。


第1版()
专栏:

  芬合作社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22日讯 应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邀请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芬兰合作社代表团一行九人,在芬兰合作总社主席海利·拉特瓦拉和芬兰消费合作社中央联社主席渣尔马利·拉克索率领下,今天乘飞机到达北京。


第1版()
专栏:

  汕头我军打落蒋机一架
新华社汕头22日电 22日上午九时十二分,蒋军F—八四型战斗机四架窜扰广东省汕头地区上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高射炮部队以猛烈炮火迎击,打落其中一架,坠入广东省南澳岛和福建省东山岛之间的海里。


第1版()
专栏:

黄岐半岛上炮兵
  掩护渔船捕鱼
新华社福建前线18日电 16日,驻守福建东北部黄岐半岛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为掩护渔船捕鱼,两次用炮打击蒋军。
16日上午十时四十分,黄岐地区出海捕鱼的一百多艘渔船刚驶出港湾,马祖列岛上蒋军的几个炮兵阵地向这些渔船猛烈轰击。我炮兵部队立刻进行掩护射击,把蒋军炮兵阵地的炮火压住,使渔船安全返回渔港。在这次炮战之前两小时,我三艘渔船在闽江口以东川石岛附近海面捕鱼时,蒋军汽艇三艘窜近渔船企图拦劫,我炮兵部队迅速开炮,掩护渔船继续捕鱼。


第1版()
专栏:

  谁说乡社干部没时间参加生产?
  林瑜
有些乡干部和农业社干部说: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参加生产劳动。
乡社干部究竟能不能抽出时间参加生产?根据我在福建龙溪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的了解,只要能够减少一些会议和事务,合理安排时间,乡社干部参加生产是完全可能的。
在龙溪县三级扩大干部会议上,检查出了目前县级机关领导上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一、县上电话多,区乡接不了;二、文件多,看不了;三、表格多,统计不了;四、会议多,来不了;五、任务多,完成不了;六、问题多,解决不了。根据几个乡的调查了解,一年中,乡社的主要干部到县区里开会的时间最少也有五十到八十天。看公文(当然还得处理)和统计表格,也占了他们很大的一部分时间。如果县里能少开一些不必要的会议,少发一些文件和统计表格,就能给乡社干部增加很多劳动时间。此外,在乡村工作的县区干部,不论有事没事,都要乡社干部陪着他们;不看是不是确实需要,就召集干部开会,讲起话来没个完,这也占了乡社干部许多的劳动时间。乡社里的会议之多,真是惊人!群众把这种现象编了二句打油诗:“大会三六九(指每旬三、六、九日都有大会),小会天天有。”
这些问题能够解决,乡社干部就会有很多的时间参加生产。乡社干部如果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产时间,做到工作有计划地进行,就能既把工作做得很好,也有时间参加生产。
我在龙溪县三级扩大干部会议期间访问了城关区园溪乡的乡社干部。在谈话中,安心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全乡一百二十五户都参加了这个社)会计员打开笔记本,告诉我下面几个数字:党团支部书记、三个正副乡长、乡秘书、妇联主任、护林员(半脱产)、信用社主任和会计员、农业社主任和会计等十二个主要干部,自1955年11月开始到1956年11月止,十三个月时间参加社里劳动共得工分二万四千多分,每人平均得到二千多分(每十分为一个劳动日)。以人来说,得分最多的是团支部书记,三百零七个劳动日;乡秘书得五十个劳动日;妇联主任得九十个劳动日;农业社会计员得一百零三个劳动日;其余的干部都得了二百个劳动日以上。担负全乡工作主要责任的党支部书记,在生产劳动中得二百八十五个劳动日;乡长虽到建阳合作训练班学习了四个月,但仍得劳动日一百八十三个;社主任年已五十岁了,也得到劳动日二百五十二个。这十二个主要干部,连同家庭辅助劳力的劳动所得,年终分配的时候总共收入四千四百多元,每户平均收入三百七十元,每人平均收入九十元多,比去年大大增加了收入。这只是他们参加生产劳动的收入;如果把农业社和国家补助他们的工分和工资计算进去,收入就更多。
人们可能要怀疑:他们用这样多的时间从事劳动生产,领导工作能够做好吗?告诉大家,他们的工作不仅做好了,而且做得非常漂亮。就拿粮食生产来说,去年比1955年增产了三成一,超额完成了国家统购任务;林业生产,超额完成了造林任务。全社1956年农业、畜牧业、副业及林副土特产的总收入比1955年增加了43%。全乡一百二十五户社员中,有三十四户收入比1955年增加了一倍,有七十五户社员收入增加20%—30%,只有二户社员收入略有减少。合作社巩固得很好。因此,园溪乡荣获龙溪县1956年甲等农业增产模范乡的称号。
这个乡的干部,究竟是怎样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能争取那样多的时间参加生产、改善生活的呢?他们告诉我这样一些事实:这个乡一年来始终是坚持了白天不开会,晚上开会;多下村和生产队、组召开小会,少开群众大会;不开无准备的会。这个乡在去年一年中,在白天只召开过一次会议,那是选举乡人民代表,因为村分散不便晚上召开,才在白天召开的。
这个乡的党支部,一年来坚决执行了十天召开一次支部会,总结检查和讨论十天工作;二十天召开一次学习和过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保证了支部领导的思想统一和行动统一,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支部连这样少而又重要的会议也安排在晚上开。在一个乡里有许多部门,支部加强了对这些部门工作的领导,各部门干部在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地分了工,建立了责任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这个乡支部的这种作风,深受社员群众的欢迎。全体党员、乡社干部在群众中有极高的威信。他们对于这一年的工作经验有深刻的体会。他们说:从前我们当干部的,都是用嘴叫的多,自己没有实际行动,脚穿鞋子不下田,结果是越叫群众越讨厌,生产越搞越没力,群众批评我们是“乌鸦叫,别人死。”去年我们改变了领导作风,除了到县区里开会或者生病以外,白天都和社员一起下田生产,晚上就在组里和社员一起座谈工作、思想等各种问题。有时候社员对一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只要向他们讲清道理,就很顺利地解决了。他们说,同社员们一块劳动生产的好处太多了。社员们看见我们积极,他们也更加起劲;而且可以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同时可以给队长、组长很多具体帮助,使他们能更好地进行工作。


第1版()
专栏:

四川省南部地区的农业社,普遍在“惊蛰”前后开始了双季稻的播种活动。这是泸县泸锋农业社的社员在平整秧田。钱一华摄(四川日报社稿)


返回顶部